弯嘴鸻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浏览

弯嘴鸻的图片

弯嘴鸻(学名:Anarhynchus frontalis,英文名:Wrybill)是鸻形目鸻科弯嘴鸻属的鸟类,自成一属,又叫歪嘴鸻。仅分布于新西兰,在当地的毛利语中称作Ngutuparore。是世界上唯一的喙侧弯的鸟。该物种的保护等级为易危物种。

中文学名:弯嘴鸻

拉丁学名:Anarhynchus frontalis

英文俗名:Wrybill

命名作者:Quoy & Gaimard, 1832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鸻科(Charadriidae)

中文属名:弯嘴鸻属(Anarhynchus)

繁殖区:澳洲界 : New Zealand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弯嘴鸻 弯嘴鸻

弯嘴鸻身躯短小,成鸟体长20-21厘米,体重在43-71克之间。羽色灰白相间,雌雄鸟的羽毛略有区别:雄鸟的白色的额头与浅灰色的头顶之间有条短黑纹,在繁殖期,雄鸟胸前的黑色环带比雌鸟宽。

弯嘴鸻最独特之处在于它们黑色的喙。它们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喙左右不对称的鸟:从刚出壳开始,这种鸟就具有自然向右弯约20度的喙。这种喙使它们能轻松寻觅石下的食物,并用其捞取浅的泥中的食物。

弯嘴鸻:喙 弯嘴鸻:喙 弯嘴鸻 弯嘴鸻

地理分布

仅分布于新西兰。

保护现状

弯嘴鸻 弯嘴鸻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3.1——易危(V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