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尾孔雀雉的简介、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性行为、保护现状

来源:互联网 作者:小惠惠

摘要:铜尾孔雀雉的简介、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性行为、保护现状。铜尾孔雀雉的身形细小,只有56厘米长,呈深褐色,脚深灰色,头部细小,尾巴有16条长窄的羽毛。尾羽呈栗褐色,末端有金属紫色条纹。雄鸟的尾巴较长,脚上...

关键词:铜尾孔雀雉,介绍,简介,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性行为,保护现状,孔雀雉属,雉科,鸡形目,鸟类百科,动物,生物,百

铜尾孔雀雉的图片

铜尾孔雀雉(学名:Polyplectron chalcurum,英文名:Bronze-tailed Peacock-Pheasant)是雉科孔雀雉属的鸟类。

铜尾孔雀雉的身形细小,只有56厘米长,呈深褐色,脚深灰色,头部细小,尾巴有16条长窄的羽毛。尾羽呈栗褐色,末端有金属紫色条纹。雄鸟的尾巴较长,脚上有两距,瞳孔呈黄色;雌鸟没有距,瞳孔呈深褐色。

中文学名:铜尾孔雀雉

拉丁学名:Polyplectron chalcurum

英文俗名:Bronze-tailed Peacock-Pheasant

命名作者:Lesson, 1831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孔雀雉属(Polyplectron)

繁殖区:东洋界 : Sumatr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铜尾孔雀雉 铜尾孔雀雉

铜尾孔雀雉的身形细小,只有56厘米长,呈深褐色,脚深灰色,头部细小,尾巴有16条长窄的羽毛。尾羽呈栗褐色,末端有金属紫色条纹。雄鸟的尾巴较长,脚上有两距,瞳孔呈黄色;雌鸟没有距,瞳孔呈深褐色。

分类地位

铜尾孔雀雉 铜尾孔雀雉

铜尾孔雀雉其下有两个亚种:

P. c. chalcurum;

P. c. scutulatum。

根据粒线体DNA及细胞核DNA的测试发现铜尾孔雀雉与灰孔雀雉、眼斑孔雀雉及罗氏孔雀雉是同一分支,且是于较近期从灰孔雀雉祖先中演化出来。但是由于它们是岛屿内山区的特有种,故应是从较细小的奠基者衍生而来。虽然两者的结果有所差异,但明显的是它们是由东南亚群落约于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早期演化而来。所以它们没有大眼斑纹是其独征,而在南部的Chalcurus则并非其近亲。

地理分布

铜尾孔雀雉是印尼的特有种,栖息在苏门答腊西部的山区森林。

生性行为

铜尾孔雀雉是很小心及怕羞的。

保护现状

铜尾孔雀雉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

本文《铜尾孔雀雉的简介、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性行为、保护现状》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被阅读次。您可以点击以获取更多相关的知识。

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您可以自由地阅读、参考,或批判或赞同本文观点,但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baiven.com/q/18/218/2016/0802/178191.html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