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β2微球蛋白测定有何临床意义

浏览

血β 2 微球蛋白测定有何临床意义? 

   

  β 2 m血清正常值为1.0 ± 4.6μg/ mL,β 2 m肾清除率为22~60μg/min。 

  血中β 2 m测定的临床意义,婴儿出生时血清β 2 m浓度较高,后逐渐下降,青春期后随年龄增长,血中β 2 m上升,老年人血中β 2 m增高可能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病理性β 2 m增高的原因较多。 

  因β 2 m每天在体内生成率较为恒定,且只被肾脏排泄。它和血清肌酐一样,和GFR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测定血β 2 m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上海第三人民医院用酶标免疫抑制法对58例各种肾脏疾病测定血β 2 m,结果凡Scr>177μmol/L(2mg/dl)的患者,血β 2 m都大大高于正常;而Scr<106μmol/L(1.2mg/dl)者,11例中只有1例稍正常;Scr在106~177μmol/ L(1.2~2mg/dl)之间的患者,17例中有12例血β 2 m高于正常。此组患者11例Ccr在30~70mL/min之间,另6例Ccr>70mL/min,表明其中大部分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已经受损,而血S cr未见异常。认为用血β 2 m与Scr判断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β 2 m显著地较Scr灵敏。部分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虽已受损,但是Scr往往还不能反映出异常(肾功能不全的肌酐盲区),血β 2 m能显示异常。 

  多种血液系统及实体性肿瘤均可见血β 2 m浓度升高,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增高较多。增高的原因可能是肿瘤细胞合成β 2 m的速度加快。关于肝炎、肝硬化时血β 2 m升高的原因可能和淋巴细胞浸润的程度有关。结缔组织病时血β 2 m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干燥综合征患者不仅血中,而且唾液中β 2 m也增高。部分病例病情恶化时β 2 m升高,而且在治疗有效时下降。文献报道5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β 2 m升高,并且和关节受累数目呈正相关。目前认为测定血β 2 m可用于估价这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程度,并可作为观察药物疗效的指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