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前收缩的分类及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浏览

期前收缩(即过早搏动)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界性及室性期前收缩四类。
  (1)窦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
  ①窦性期前收缩在心电图中可见有与窦性心搏相同的PQRST过早出现。
  ②有固定的联律间期(早搏与前一心动的距离称联律间期,一般以P-P`或R-R`表示)。
  ③期前收缩后代偿间歇(即P`-P),与正常窦性周期相等。即P`-P=P-P。
  (2)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
  ①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
  ②提前出现的P`波与窦性P波不同,可呈直立、双相、低平或倒置。P`波形态及方向决定于异位激动点的位置。一般来说,源自高位P`波直立;源自中部P`波多双相,源自房下部则P`波呈逆行型。
  ③能下传心室者,其P`-R间期>0.12秒,而且常较窦性P-R间期为长。这是由于房性期前收缩落于房室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而出现的干扰性P`-R间期延长的缘故。
  ④部分期前收缩的过早的P`波后无QRS波群跟随,但亦有代偿间歇,称传导受阻型房性期前收缩。
  ⑤房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一般正常,如呈宽大畸形者表示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
  ⑥代偿间歇不完全。这是由于窦房结周围无传入单向阻滞,房性期前收缩激动多能侵入窦房结内,干扰其固有频率,提早发放激动所致。
  ⑦如在一导联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不同的P`波过早出现,配对时间不相等的称为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
  ⑧房性期前收缩每分钟在6次以下者称偶发性,每分钟出现6次以上者称多发性,呈二联律、三联律者称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可与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同时存在。
  (3)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如下:
  ①有室上性的QRS波群过早出现;
  ②可见有逆行性P`波。P`波出现的时间决定于激动顺向及逆向传导的速度。常呈下列几种表现之一:
  A逆行P`波出现于过早的QRS波群之前,P`-R间期<0.12秒。这是源于交界区的激动首先传导到达心房,然后才顺传到心室,使心房除极在前的缘故。
  B逆行P`波出现于QRS波群之中,心电图上无P`波可见,或仅见QRS波群有切迹难以辨认。这是房室交界区的激动的传导同时到达心房和心室。
  C逆行P`波出现于QRS波群之后,此时R`-P`间期应小于0.20秒,这表明顺传先于逆传到达心室。
  DQRS波群前后无逆行P`波,表明逆传受阻,此时的诊断需要QRS波群呈室上性才能确定。
  ③多为代偿间期完全。
  ④如果伴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可增宽畸形。
  ⑤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以单源为多见,多源性极少见,但可与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同时出现,而室性期间收缩形态不一,而配对时间相等,并在同一导联者,诊为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这是同一激动点发放的激动其传导方向及时间变异的结果。
  ⑥在同一导联中有多种不同形态的QRS波群过早出现,并且配对时间不一致,则应判为多源性室性早搏。即心室中同时存在多个兴奋灶。
  ⑦如在同一导联中发现期前收缩间配对时间不等,QRS波群形态一致,早搏波群之间有整数倍数关系时则诊为并行心律性期前收缩。此时尚可见室性融合波。
  ⑧室性过早搏动可偶发或多发,可二次连发,亦可与主节律构成二、三、四联律。
  ⑨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位诊断如下:
  a源自右心室:早搏的QRS主波在Ⅰ导联向上,Ⅲ导联向下,V1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V5导联QRS主波向上,类似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b源自左心室:期前收缩的QRS波群在Ⅰ导联向下,Ⅲ导联向上,V1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V5导联QRS主波向下,类似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c源自心底部:Ⅱ、Ⅲ、aVF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
  d源自心尖部:Ⅱ、Ⅲ、aVF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aVR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
  e源自左心室后壁:V1V6导联期前的QRS波群主波向上。
  f源自束支附近:早搏的QRS波群波形接近正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