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根据胃粘膜相进行微观辨证

浏览

近年来,随着纤维胃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对胃粘膜相认识的不断深化,胃粘膜相正在逐渐引入到中医胃肠病的辨证施治中。胃粘膜相就是指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胃镜和活组织检查等手段获得的有关胃粘膜病变的客观征象,与中医四诊获得信息相比,具有微观、定量的特点。故把对胃粘膜病理改变的微观认识与临床宏观表现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种证型本质的认识,而且可以弥补宏观辨证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水平。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胃镜下粘膜病理改变来辨证可分为以下五型:
  (1)肝胃不和型:胃粘膜明显萎缩,红白相间,线状发红或小片状改变,常呈斑块样充血,线状充血常可见于皱襞隆起处,胆汁返流,胃蠕动快。
  (2)胃阴不足型:胃粘膜多呈暗灰色,深浅不一,萎缩范围可以是弥漫的,也可是局限的,皱襞变细或消失,胃内分泌量少,呈龟裂样改变,粘膜表面不平,可透见粘膜小血管网。
  (3)脾胃虚寒型: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丝状血管可见,但也有相当部分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或花斑样改变,为散在均匀的小红点,且有粘膜水肿,以胃小弯明显。
  (4)脾胃湿热型:胃粘膜有红肿及炎性剥脱及粘液斑,局部或大片发生,可有小丘疹状隆起,顶部有脐状凹陷。
  (5)胃络瘀滞型:胃粘膜红白相间,树枝样血管透见,色暗红,粘膜呈颗粒样或结节样增生。病理活检常示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