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适合射频消融吗?远期疗效如何?

浏览

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室性早搏,具有如下特点:

  (1)早搏形态: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时限大于0.12秒,早搏时的心电轴常常右偏;其前无P波,代偿间期完整,配对间期恒定;Ⅱ、Ⅲ、aVF导联上呈R型,aVR、aVL倒置。

  (2)早搏较频繁发生,有时呈二联律、三联律,并可见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并可由此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适如心悸、乏力、头昏、黑蒙乃至晕厥等。

  (3)目前认为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多发生于“正常人”,即心脏结构、形态及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

  (4)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发生机制多为触发活动和自律性增高所致,钙离子拮抗剂或受体拮抗剂治疗效果不理想。

  (5)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操作上相对简单、易行,成功率可达95%以上。

  从上述特点可知,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适合于射频消融治疗。由于是根治性治疗,其远期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