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如何治疗?

浏览

(1)一般治疗:

  ①休息:严重水肿及体腔积液时应卧床休息。

  ②饮食:适量[即1.0g\/(kg·d)]优质蛋白(动物蛋白),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和可溶性纤维的饮食;保证热量不少于126~147kJ\/(kg·d),即30~35kcal\/(kg·d);水肿时应低盐(3~5g\/d)。

  (2)病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要针对基本病因,并根据病理类型定出方案。

  ①微小病变和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有的可自发性缓解;药物处置有效,特别是儿童会迅速恢复。儿童:泼尼松40mg\/d或lmg\/(kg·d),口服4周,约半数的患者出现疗效,但75%易复发。成人:泼尼松1.0~1.5mg\/(kg·d),不超过4~6周,有反应者约75%复发。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高血压的发生,易发生医源性并发症。对一期治疗有反应的病人再经过2周继续用药后,改用维持量治疗,即泼尼松2~3mg\/(kg·2d),持续4周,并在以后的4个月内逐渐减量。对皮质类固醇无反应的或经常复发者,在泼尼松使用的隔日使用细胞毒药物,常用环磷酰胺1~2mg\/(kg·d),共8周,可能会带来长期的缓解。细胞毒药物有抑制性腺的作用(对青春前期少年尤其严重)和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还要定期查血常规和肝功能以排除骨髓抑制和药物性肝损害。

  ②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后大多疗效不佳。仅少数(约占1\/4)轻症病例(受累肾小球较少),尤其继发于微小病变者有可能经治疗而缓解。

  ③膜性肾病:采用隔日皮质类固醇治疗会有明显好处。泼尼松100~150mg,隔日1次,持续2个月,在以后的2个月内逐渐减量。双嘧达莫(血小板解聚药)300~400mg\/d,分次口服。

  本病早期治疗(钉突形成前)约60%病人可缓解,若于钉突形成后治疗,常无效。膜性肾病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④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及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炎:至今无较好的治疗措施,常较快地发生肾功能不全,预后差。一般而言,已发生肾功能不全者,不再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而按肾功能不全处理。若肾功能仍正常,可用激素、细胞毒药物、抗凝药、血小板解聚药及降脂药联合治疗。疗程结束后不管疗效如何,均应及时减量、撤药,但保持维持量激素及血小板解聚药(汉嘧达莫)长期服用,以延缓肾功能衰退。

  (3)其他治疗:

  ①白蛋白应用:由于静脉输入的白蛋白在l~2d内可随尿液丢失,并延迟病情的缓解,增加复发率,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②水肿处理:低盐饮食,应注意长期低盐引起的细胞内缺钠情况;利尿剂,常采用排钾利尿剂与潴钾利尿剂合用;扩容后利尿,当用上述治疗不佳时,可改为扩容后利尿疗法,即在静脉输注白蛋白或血浆扩容后,再静脉注射呋塞米200~400mg常可获得良好的利尿效果。但应注意利尿不宜过猛,以免血容量锐减,形成血栓。

  ③减少尿蛋白:对有肾小球内高压存在的大量蛋白尿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可能通过降低肾小球内高压而减少尿蛋白。

  (4)抗凝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常呈高凝状态,尤其在血浆白蛋白低于20~25g\/L时,易合并静脉血栓形成。目前常用的抗凝、溶栓药物有肝素、华法林、双嘧达莫和阿司匹林、尿激酶。

  (5)高脂血症治疗:饮食治疗(见上述);降低血脂,多推荐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

  (6)急性肾衰竭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及时给予正确处理,主要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血液透析:在补充血浆制品后适当脱水,以减轻肾间质水肿。

  ②加强利尿:加大剂量静注袢利尿剂;或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后,静脉注射呋塞米200mg。

  ③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减少管型形成。

  ④积极治疗基础肾病:尤其微小病变病,积极治疗后有可能缓解。常用甲基泼尼松冲击治疗(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7)对易复发及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可选用免疫抑制剂骁悉辅助治疗,用法为0.75,每日2次,3~6月;再减为0.5,每日2次,3~6月;最后减为0.25,每日2次,6~12月。一般用药时间为1年,该药副作用相对较小(尤其对肝功能),但价格昂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