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浏览

近几年来,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率有所上升,使很多家庭颇受其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通常病程较长容易复发,因此在临床治疗上也较为棘手。目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方法有很多,一般根据病人病情及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其家属可能会表示疑问,红斑狼疮的治疗原则究竟是什么呢?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而且常常用量大、疗程长,副作用发生机率特别大。因此用药前一定要权衡各项治疗的风险效果比率。治疗的目的是保障重要脏器功能,争取好的转归,但治疗方案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以及危害如何,两者间不能不衡量轻重。以期达到最大程度地控制疾病的发展,同时又要尽可能避免或减轻药物的副作用。各种抗核抗体,包括抗RNP、抗Sm、抗SSA等抗体,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标志,而非考核疗效的指标。如仅有抗核抗体阳性而无临床表现,一般无须治疗,但是对具有高滴度的抗双链DNA抗体的病人,应警惕疾病活动性,特别是狼疮性肾炎。

同时,也不能忽略病人的个体差异,有的病人药物耐受强,有的耐受弱,因此病人的治疗方案和剂量必须个体化,就是同一病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临床表现不一样,治疗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总之,系统性红斑狼疮虽难以治愈病程常迁延,但还是可治的。而且治疗该病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根据病人病情及个人情况有针对的选择对症治疗。

【本文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