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确洗澡开始预防皮肤瘙痒

浏览

造成皮肤瘙痒的原因很多,常见病症下可以将其分类为皮肤发炎、皮肤干燥或皮肤感染等等,还有一种是由于内在疾病引起的搔痒。春季天气干燥多风正是皮肤瘙痒病菌滋生的“温床”,而患者中多以老年人常见。瘙痒发生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内因有关,又或者与外因环境关联,也可能二者兼有。

春季气候多变的季节里,中老年人的皮肤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萎缩和退化,体内的性激素水平降低更容易发生瘙痒症,这些内因和外因都多少诱发了瘙痒症。专家介绍到要防止皮肤瘙痒的发生,要做到平常生活的细节工作。比如防治方法:1、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不少内脏疾病、神经精神系统障碍、内分泌障碍如糖尿病、肝病等等均可引起皮肤瘙痒,对此需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2、温度变化常常引起皮肤瘙痒,突然受热或遇冷,皆可能引起瘙痒的发作。对此避免过冷过热能减少皮肤瘙痒的发生。对老年人予以比较舒适而恒定的室温较为关键,并应注意被褥不宜太热。3、过敏体质者慎用护肤品,皮肤瘙痒症多发生在过敏体质人身上,故应慎用护肤品。对多数人来说更应避免使用劣质护肤品,因为冬季皮脂减少,劣质护肤品中的不纯香料,会使人过敏,甚至使色素增加。

要不想瘙痒来烦恼,正确洗澡很关键,不少瘙痒症病人误以为皮肤瘙痒该多洗澡,其实恰恰相反。瘙痒症病人洗澡每周1至2次即可,老年人或者环境干燥的地区还得减少洗燥次数。洗澡时选用含滋润成分的沐浴露,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保持在40℃以下,不要搓擦,以防止人为破坏皮肤角质层完整性,浴后全身涂抹有滋润保湿功能的润肤剂。洗完澡,患者对衣物的选择,选择好内衣内裤很重要,因为内衣内裤直接与皮肤接触,一些化纤物制成的衣服与皮肤接触后会产生静电,剌激皮肤诱发过敏,对此应选择纯棉或真丝内衣、内裤。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洗澡次数增加及不正确的洗澡方式,是导致皮肤瘙痒症增多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要远离瘙痒,最关键一点是掌握正确的洗澡方法。一些科普文章建议,一周只能洗一两次澡。专家认为,只要方法正确,即使天天洗也是可以的。据介绍,人的皮肤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皮脂膜”,它是由分泌的油脂、汗液和皮肤细胞碎屑构成的,对皮肤起着保护作用,并让皮肤看上去有光泽。冬季皮肤干燥、缺水、瘙痒,就源于这层皮脂膜受到了破坏。正确洗澡,应该是清洁皮肤的同时不破坏皮脂膜。

总之,正确的洗澡方式对调理和预防皮肤瘙痒症起着相当至关重要的作用,洗澡中水温不宜太高,已防破坏皮脂膜。此外在饮食上也需要调节,瘙痒症患者应忌酒和烟,尽量少吃辣椒、蒜葱等有剌激性食物。多吃一些富含维A的食物,如猪肝等。还要在患病时尽量不用手搔痒,以免久而久之表皮更加粗糙。

【本文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