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党参的处方(七)

浏览

党参(别名上党人参、防风党参、黄参、防党参、上党参、狮头参、中灵草),味甘;性平,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小编整理出含有党参的处方共463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61~420共60个。

处方1、宁坤丸

处方党参6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炙甘草4.5克 姜汁炒生地15克 姜汁炒熟地15克 白芍15克 炒当归15克 炒川芎15克 沉香1.5克 广木香7.5克 制香附15克 西砂仁4.5克 乌药15克 炒广皮15克 川牛膝6克 琥珀7.5克 黄芩6克 苏叶7.5克 阿胶7.5克 益母膏36克

制法上药除阿胶、益母膏外,其余共研细末,再将阿胶、益母膏烊化,加白蜜120毫升炼熟,与诸药末打和为丸,分作四十四粒,每粒约干重6克。

功能主治和气血,调月经。治妇女血虚气滞,经闭经少。

用法用量每用1丸,开水化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2、加减八珍汤

处方党参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当归9克,桂枝9克,川芎9克,熟地15克,鸡血藤15克,制附块6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治调补气血,健脾益肾。主气血两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朱南荪方

处方3、大中汤

处方党参12克 制熟附2.1克 茯苓9克 白术4.5克 当归6克 广皮3克 厚朴3克 枳壳3克 乌药3克 木香1.5克 大枣2枚 姜3片

功能主治主脾虚下痢,食少神疲,胸腹时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4、女金丹

处方玄胡索(醋炒)白术(炒)官桂 川芎白芍 茯苓 没药(炙)丹参 熟地 鹿角霜 吴茱萸(炙)阿胶(炒珠)藁本 白芷 甘草 赤石脂(煅)白薇各3.5千克 橘皮7千克 当归7千克香附(炙)10.5千克 人参(去芦)1千克 益母草10千克 砂仁2.5千克 党参(去芦)2.25千克

制法上药二十四味,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重9克。

功能主治调经养血,温暖子宫。治子宫寒冷,经期不准,腹痛腰酸,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或姜汤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5、香砂六君丸

处方党参 于术 茯苓 制香附各60克 姜半夏 广皮 炙甘草各30克 春砂仁45克

制法水法为丸。

功能主治治中虚气滞,饮食不化,呕恶胀满,胃痛,腹鸣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6~9克。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6、香砂六君子丸

别名香砂六君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处方广木香24克 西砂仁24克 炒党参60克 炒白术60克 茯苓60克 炙甘草30克 炒广皮30克 制半夏60克

制法共研细末,每料用生姜、枣子各30克,煎汤代水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300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化痰和胃。治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次6克,食后开水吞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7、急救回阳汤

处方党参24克 附子24克(大片)干姜12克 白术12克 甘草9克 桃仁6克(研)红花6克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活血化瘀。治霍乱,上吐下泻,转筋,眼胞塌陷,汗出如水,肢冷如冰。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用大量参、附、姜,草回阳救逆,白术健脾补中,以助回阳之力,阳气衰则血不行,故佐桃仁、红花以通血脉。

摘录《医林改错》卷下

处方8、参蛎三荷汤

处方党参31克,生牡蛎31克,荷叶15克,荷梗15克,荷叶蒂15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暑止痢。主湿热内蕴,外受暑邪。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崔宗汉方

处方9、黑归脾丸

处方党参60克 白术60克 茯苓60克 甘草15克 黄耆60克 当归60克 熟地120克 远志30克 枣仁60克 广木香15克 龙眼肉60克 枣子60克 生姜60克

制法上药先将熟地、龙眼肉、枣子三味,共同捣烂(枣子捣烂后去皮、核),然后与诸药打和晒干,研末。再用生姜煎汤泛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养心宁神。治心脾不足,气血两虚,怔忡健忘,食少体倦,四肢乏力,肠红崩漏。

用法用量每次6克,每日二次,用温开水吞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甘草健脾益气,脾气强则生化有源,血可统摄;茯苓,远志、枣仁、龙眼肉、当归养血补心安神,心气壮则神自宁;木香理气醒脾,使诸补药补而不滞;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复加热地黄益肾补血,并助当归补养心血。诸药合用,共奏补脾益肾,养心安神之功。按:本方用量、用法及主治据《中药成方配本》补。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处方10、大顺汤

处方野党参30克 当归30克 生赭石(轧细)60克

功能主治主难产。

用法用量用冬葵子炒爆3克作引,或向日葵花瓣3克作引皆可,无二物作引亦可。

备注原书云:用本方治难产,不可早服,必胎衣破后,小儿头至产门者,然后服之。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11、人参再造丸

处方蕲蛇(酒炙)120克 龟版(炙)30克 玄参(去芦)30克 麻黄60克 香附(炙)30克 山甲(珠)60克 天竺黄 30克 白芷60克 地龙肉15克大黄(炙)60克 威灵仙75克 熟地60克 羌活30克 姜黄60克 乌药 30克 首乌(炙)60克 茯苓60克 葛根75克 细辛 30克 草豆蔻60克 紫豆蔻60克 藿香60克 赤芍30克 黑附片30克 虎骨(炙)30克 杭菊24克 川芎60克 青皮(炒)30克 僵蚕(炒)30克 白术(炒)30克 黄耆6O克天麻60克 黄连60克 骨碎补30克 全蝎75克白附子(炙)60克 防风 60克 萆薢60克 桑寄生75克 党参(去芦)30克 沉香30克.肉桂(去粗皮)60克 松香(炙)15克 没药(炙)30克 乳香(炙)30克 血竭花24克 山羊血 S克 母丁香30克 甘草60克 当归60克以上五十味,共研为细粉,过罗。再兑入麝香9克,牛黄10.5克,朱砂粉3O克,犀角粉24克,高丽参粉60克,冰片10.5克

制法上药混合均匀,研细,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金衣十六开,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祛风化痰。治中风中痰,口眼喎斜,言语不清,手足拘挛,左瘫右痪,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12、补元复胃汤

处方党参12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砂仁6克,蔻仁6克,谷芽6克,神曲6克,山楂6克,木香3克,山药15克,鸡内金12克,甘草6克,大枣6枚。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主中气下陷。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士俊方

处方13、膏淋汤

处方生山药30克 生芡实18克 生龙骨18克(捣细)生牡蛎18克(捣细)大生地18克(切片)潞党参9克 生杭芍9克

功能主治治膏淋。小便混浊稠粘,淋涩作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小便混浊但不稠粘者,龙骨、牡蛎宜减半。

摘录《医学哀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14、补肾固冲汤

处方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杜仲15克,川断15克,桑寄生15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阿胶(烊化)12克,党参12克,陈皮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益肾安胎。主脾肾两虚。(习惯性流产)

用法用量水煎服,于流产危险期开始服,直到渡过危险期。

摘录《中国医药学报》

处方15、柏叶汤加减

处方柏叶10克,干姜3克,艾叶10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炙草5克,阿胶(另煎)10克,田三七末(冲服)3克。

功能主治温阳益气活血止血。主虚寒牙衄。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谭敬书方

处方16、健脾化湿清金汤

处方党参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苡仁15克,山药9克,元参9克,鸡内金9克,黄芩6克,白芨6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主风湿瘀积肌腠。(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施访海方

处方17、温肾益气汤

处方党参20克,枸杞子20克,何首乌2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熟地12克,破故纸12克,山药30克,菟丝子30克,覆盆子15克,淫羊藿15克,肉苁蓉15克,甘草5克。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温阳益气。主脾肾两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子维方

处方18、乳癖消方

处方丹参18克,麦芽18克,白芍12克,首乌12克,淮山药12克,当归9克,党参9克,香附9克,女贞子15克。

功能主治疏肝养血,通络化痰。主肝郁血虚,痰凝气滞。(男性乳房发育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周子容方

处方19、补肾益精汤

处方熟地黄30克,枸杞子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巴戟天15克,党参15克,补骨脂15克,仙茅15克,淫羊藿15克,山萸肉15克,露蜂房10克,蛇床子10克。

功能主治补肾填精。主肾精亏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广西中医药》

处方20、二参二藤汤

处方党参15克,北沙参15克,黄芪20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紫草12克,鸡血藤30克,络石藤30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凉血通络。主气阴两虚。(皮肌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伊和姿方

处方21、神效暖脐膏

处方肉桂45克(去皮)丹皮24克 黄耆 党参 归身 生地各60克 白芍 苁蓉 附子(炮)木鳖子各30克(去壳)荆芥 防风 麻黄 桂枝 柴胡 前胡 升麻 葛根 苏叶 薄荷 羌活 独活白芷 藁本 川芎 细辛各15克

制法以真麻油1.5千克,生姜120克,葱头120克切碎,入油内慢火熬焦,去滓,滤净汁;每油500克,入飞净黄丹250克,慢火熬至老嫩得宜,以瓷器收盛。七天后方可使用。

功能主治镇痛止泻,祛风散寒,温中健胃。暖肚。治感受寒邪,腹痛腹胀,呕吐酸水等。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22、调神攻坚汤

处方柴胡15克,黄芩15克,苏子30克,党参30克,夏枯草30克,王不留行90克,牡蛎30克,瓜蒌30克,石膏30克,陈皮30克,白芍30克,川椒5克,甘草6克,大枣10枚。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攻坚破瘀。主肝郁气滞。(乳腺癌)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刘绍武方

处方23、消遗汤

处方琥珀3克,辰砂0.3克,青龙齿15克,木通3-6克,大腹皮12克,桑白皮12克,赤芍9克,桃仁12克,党参15-30克,枸杞子15克,荆芥穗6克,柴胡6克,白芍15克,制香附6克。

功能主治镇心安神,升清降浊,活血化瘀。主头部脉络受损,则血离经,脉而留瘀,气滞血瘀,阻于清窍,致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华江方

处方24、舒胸益气汤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降香10克,枳壳10克,红花10克,麦冬20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舒胸益气,活血通脉。主气虚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陈慕莲方

处方25、加味健脾补肾固精汤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金樱子15克,益智仁15克,莲须30克,薏米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健脾,补肾,固精。主脾肾亏虚,精微下泄,清浊相混。(乳糜尿)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0剂为1疗程(同时口服来滴灵,每日3次,每次0.4克)。

摘录乔家治方

处方26、圆肉党参炖猫肉

处方桂圆肉15克 党参30克 猫肉150~250克

制法将上3味同置盅内,隔水炖熟服食。

功能主治健脾益心。适用于病后体虚、神经衰弱、头晕目眩、阳痿等症。

用法用量吃肉饮汤,隔日1次。

摘录《饮食疗法》

处方27、当归羌活汤

处方党参(去芦,炒)6克 当归 秦艽 独活 钩藤各4.5克 白芍(酒炒)羌活各3克 炙草2.1克

功能主治主风中经络,口眼歪斜,手足拘急。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一

处方28、清胃健中汤

处方党参9克,制半夏9克,黄芩9克,黄连3克,公英12克,炙甘草3克,木香9克,陈皮9克,六曲9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中,理气除满,清热燥湿。主中焦湿热互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毛如宝方

处方29、久痢丹

处方椿皮(醋炒)5千克 广木香 黄连 白术(麸炒)茯苓(去皮)枳壳(麸炒)甘草各250克 当归尾500克 野党参(去芦)250克 厚朴(姜制)500克 鸦胆子仁30克

制法共为细粉,凉开水泛小丸,每500克丸药用滑石粉90克,桃胶6克,化水上衣,每袋装6克。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炎化滞。治久痢,腹疼腹胀,里急后重,不思饮食,四肢无力,身体疲乏。

用法用量每服1袋,小米汤送下,开水亦可。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30、回阳通脉饮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黄芪2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熟地20克,炮姜5克,肉桂5克,附子5克。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主寒湿入络,气血瘀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徐淑芬方

处方31、赭决九味汤

处方黄芪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24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白术9克,甘草2克。

功能主治益气化痰。主气虚痰浊阻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邓铁涛方

处方32、健脾利湿汤

处方党参12克,白术6克,茯苓12克,猪苓9克,泽泻9克,山药9克,扁豆12克,肉豆蔻6克,熟地12克,麦冬9克,五味子4.5克,陈皮9克,通草3克,车前子12克,肉桂3克,葛根2.4克。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分利清浊。主脾虚湿盛,清浊不分。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2剂,日服4次。

摘录郗霈龄方

处方33、胃炎煎剂

处方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丹参15克,香附10克,良姜5克,甘草5克,青黛1克。

功能主治健脾补气,佐以温中、理气、活血。主脾气不足,脾胃虚寒,兼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取上方7剂,煎成200毫升,青黛后加。每日服3次。每次10毫升,或每日2次,每次15毫升。

摘录高寿征方

处方34、桂附理中汤加减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附子10克,肉桂3克(分冲),丹参15克,鸡血藤20克,当归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地胆草15克。

功能主治健脾温肾,化瘀行水。主脾肾阳虚,血瘀气滞,水湿内停。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戴锦成方

处方35、益气除痰汤

处方党参18克,五爪龙50克,法半夏10克,橘红6克,竹茹10克,枳实6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楂15克,甘草5克。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除痰通瘀。主气虚痰浊。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邓铁涛方

处方36、疏肝健胃汤

处方柴胡10克,党参10克,百合15克,山药10克,当归10克,郁金10克,乌药10克,乌梅10克,赤芍10克,甘松5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疏肝健胃,益气活血。主肝郁胃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夏度衡方

处方37、党苓姜根汤

处方党参9克,茯苓15克,炒白术9克,肉豆蔻6克,吴茱萸6克,官桂4.5克,附片3克,炮姜3克,煨葛根4.5克。

功能主治温补脾肾,回阳固脱。主脾肾虚衰,阳虚欲脱。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郗霈龄方

处方38、滋阴补髓汤

处方生地15克 龟版24克 黄柏3克《盐水炒)知母3克(盐水炒)虎胫骨4.5克(炙)枸杞9克 当归6克 党参12克 茯苓6克 白术3克 金毛脊4.5克 川断6克 牛膝6克

功能主治滋阴补髓。治骨痿。腰脊不举,骨枯髓虚,足不任地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猪脊髓1条,同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39、惊搐散

处方潞党参4.5克 白术3克(土炒)茯神3克 蔻米1.5克(研)法夏3克 枣仁3克(炒)归身3克 川芎1.5克(炒)冬虫草1.5克 橘红0.9克 制草1.5克 大枣1枚(烧黑)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虚寒,气血双亏,急惊、慢惊,口眼歪斜,手足发搐,天吊痰喘。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40、参芪补膏

处方党参50克 黄芪100克 当归30克 大枣20枚红糖100克

制法将前3味药加水煎煮2次,去渣取汁500克;再将大枣文火炖烂取汁及枣泥入药汁,加红糖收膏。

功能主治补气补血。适用于气不足之痛经。

用法用量每次服30克,每日服3次。

注意阴虚血热、外感实热未清者忌服。

摘录《经验方》

处方41、聚星

处方防风20克,荆芥20克,柴胡15克,谷精草20克,丹参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玄参20克,板蓝根20克,大青叶20克,海藻30克,白芷20克。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化痰解毒,益气养阴。主肝气郁滞,内有痰火,外受风热毒邪。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李永才方

处方42、四君子汤加味

处方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祛瘀通络。主脾虚湿阻,瘀血阻滞胞宫。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曾广盛方

处方43、加味四君子汤

处方党参30克,白术2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祛瘀通络。主脾虚湿阻,瘀血阻滞胞宫。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曾广盛方

处方44、益肝清症汤

处方党参9克,茯苓9克,制大黄9克,栀子9克,阿胶9克,地鳖虫6克,桃仁6克,龙胆草6克,玉米须30克,炮山甲粉1.7克(另吞)。

功能主治健脾清肝,通络消痞。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姜春华方

处方45、跌打营养汤

处方西洋参3克(或党参15克)黄耆9克 当归6克 川芎4.5克 熟地15克 白芍9克 枸杞15克 淮山药15克 续断9克 砂仁3克 三七4.5克 补骨脂9克 骨碎补9克 木瓜9克 甘草3克

功能主治补气血,养肝肾,壮筋骨。主骨折中、后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林如高正骨经验》

处方46、当归拈痛汤加减

处方羌活15克,茵陈15克,苦参15克,防风12克,当归12克,黄芩12克,炙甘草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知母10克,升麻6克,苍术6克,葛根6克,白术10克,党参3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湿热内蕴。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傅作琼方

处方47、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广皮3克,升麻3克,桔梗3克,苍术5克,晚蚕砂10克。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健脾助化。主肾脾气弱,筋脉弛缓,眼胞下垂。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炳凡方

处方48、黄耆九物汤

处方黄耆6克 防风3克 党参15克 茯苓6克 白术3克 鹿胶4.5克(角霜炒)独活3克(酒炒)牛膝6克 甘草1.5克 大枣2枚 生姜3片

功能主治治气虚,手足弛纵,食少神疲,不能步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处方49、启脾散

处方潞党参(元米炒黄,去米)制冬术 建莲肉各90克 楂炭 五谷虫炭各60克 陈皮 砂仁各30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因病致虚,食少形赢,将成疳积者。

用法用量共为末,每服6克,开水送下。

摘录《成方便读》卷四

处方50、益气补冲汤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神12克,当归9克,熟地12克,黄芪9克,枸杞子9克,菟丝子9克,炙甘草9克。

功能主治气血双补,兼滋肝肾。主肝肾精枯,气血亏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51、温肝汤

处方黄芪30克,附片10克,白术10克,香附10克,杏仁10克,橘红10克,党参12克,紫河车12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茵陈15克。

功能主治温补脾肾,益气养血,柔肝。主脾肾阳虚,气虚血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关幼波方

处方52、四六利湿汤

处方党参12克,茯苓9克,生地9克,泽泻9克,牛膝9克,茵陈9克,白术9克,知母9克,菟丝子12克,白茅根12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益气滋阴,清热利湿。主肾阴亏损,兼有湿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斯炽方

处方53、健肾汤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枸杞30克,山萸肉15克,淫羊藿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泽泻30克,苡米根30克,黄柏9克,益母草30克,红花6克,炙甘草9克,干蟾6克。

功能主治调补脾肾,清利湿热。主脾肾两虚,下焦湿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万文谟方

处方54、温肾益脾汤

处方党参20克,黄芪25克,芡实10克,金樱子10克,巴戟10克,仙茅25克,肉桂5克。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主脾肾虚损,气血失和,经脉失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树方

处方55、益气汤

处方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止泻。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施今墨方

处方56、补肝益肾通络汤

处方当归9克,杜仲9克,黄芪12克,党参9克,川断9克,菟丝子9克,羌活9克,鹿角霜9克,枸杞9克,伸筋草6克,何首乌9克,城草3克,山楂9克,谷芽9克。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活血通络。主肝肾亏损,风湿痹阻,经络凝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明智方

处方57、和血通经丸

处方熟地6两,当归3两,川芎2两,益母草3两,白芍3两,香附4两,丹参3两,牛膝2两,玄胡2两,川续断2两,杜仲2两,红花2两,肉桂2两,枳壳2两,艾炭2两,茯苓2两,东党参3两,甘草6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

功能主治气郁血滞,经前腹痛,经后腰腿痛,身体倦怠,不思饮食,日渐消瘦,午后潮热,骨蒸劳热。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58、调经种子第一神方

处方淡吴萸1钱半(平时腹不痛,兼之火旺者,减去5分,体寒腹痛者加5分),全当归2-3钱,正川芎1钱半,杭白芍2钱(酒炒),嫩桂枝(手足常冷兼之麻痹者,用桂尖,否则用桂枝心,火旺者用1钱,火衰者用1钱半,冬月或用2钱),真阿胶2钱(水酒另炖冲),法半夏2钱(体寒痰多者,加5分或加1钱,痰少而口常干者,减1钱,加淡条芩1钱半),台党参1钱半(津液不足,口常干苦,素体火旺者,以洁洋参2钱代之),粉丹皮1钱半(血热者用2钱),拣寸冬4钱(常时口干,唇舌红赤者,用5钱,并加生地2钱),炙甘草1钱半(胸腹胀满者减去,加四制香附1钱5分),淡生姜(切薄片)1钱半(体寒痰多易呕者,用2钱,暑月少减)。

功能主治妇人上热下寒,心中发热,少腹常痛,经寒久不受胎,经水紫黑稀少,或过期不至,两尺迟涩,两寸关洪大或弦数,或腰腹胀痛,或经行干呕。

用法用量水煎,每于经行时服起,日服1剂,每月3-4剂。服至2-3月,经即对期色正,数月必受孕矣。

摘录《寿世新编》卷上

处方59、紧皮丸

处方生地黄(炒松)1两,姜半夏1两,车前子1两,台党参3两,姜厚朴1两半,当归身(酒洗)2两,赤茯苓(去皮,忌铁)1两,苍术(米泔浸,炒)2两,神曲(炒)1两,木通1两,猪苓(去皮,忌铁)1两,泽泻1两,青皮(醋炒)1两,破故纸(盐水炒)2两,陈皮1两半,麦芽(炒)1两半,莪术(醋炒)8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臌胀。

用法用量每日早服40丸,午服30丸,晚服20丸,白汤送下。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二

处方60、茯苓汤

处方茯苓8分,川芎8分,苏叶8分,前胡8分,半夏(制)8分,桔梗8分,枳壳8分,干姜8分,陈皮8分,当归1钱,生地1钱,白芍1钱,台党5分,桑白皮6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经来咳嗽,喉中出血,及肺经枯燥。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易简方便》卷六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