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车前子的处方(七)

浏览

车前子,甘,微寒。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小编整理出含有车前子的处方共96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61~420共60个。

处方1、安神丸

处方生犀末半钱,雄黄(研)1分,人参1分,茯苓1分,车前子1分。

制法上为末,取桃白皮1两,桃符1两,二味以水3升,同煎至1升,去滓,更煎成膏,和前药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客忤,忽尔连连哭不休,浑身壮热,脉如钩,惊啼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丸,芍药汤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七引《谭氏殊圣》

处方2、还睛散

处方人参、茺蔚子、知母、桔梗、熟地、车前子、黄芩、细辛、玄参、五味子。

功能主治肝肺风热,眼生偃月翳、枣花翳、黄心翳。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处方3、补骨脂丸

处方补骨脂3两,杜仲3两,醋牡蛎3两,五味子3两,车前子2两,艾叶1两。

功能主治年老人久带。

摘录《妇科玉尺》卷五

处方4、和胃散

处方御米壳(去蒂,蜜浴炒)3两,南青皮(去白)1两,车前子(炒)1两,甘草(生)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冷热不调,泻痢脓血,腹痛后重,水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2钱,煎橘皮蜜汤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施圆端效方》

处方5、甘遂丸

处方甘遂(炒)3分,芍药3分,杏仁3分,车前子3分,黄芩3分,猪苓3分,葶苈(炒)3分,鳖甲7分(醋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肿满结实,诸治不效。

用法用量竹叶饮送下。2岁5-6丸,日再量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婴孺方》

处方6、还少丹

处方何首乌(黑豆蒸)半斤,牛膝6两,生地黄(酒蒸)6两,肉苁蓉(酒蒸)6两,黄柏(酒浸,炒褐色)3两5钱,补骨脂(酒浸,水蒸)3两5钱,车前子(微炒)3两5钱,柏子仁(微炒)3两5钱,干山药(微炒)3两5钱,秦当归2两5钱(酒洗),菟丝子(水淘,去砂,酒煮,捣成饼,晒干)2两,人参1两,五味子1两。

制法上俱勿犯铁器,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精补髓,壮元阳,却病延年,发白返黑。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心盐汤、白汤、酒任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六十四

处方7、补肝汤

别名补肝散

处方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车前子1两,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湿纸裹煨)1两,五味子1两,防风(去叉)1两,玄参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雀目。

用法用量补肝散(《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8、决明子丸

处方决明子1两,地肤子3分,车前子1两半,黄连(去须)1两,人参1两,玄参1两,槐子1两,青葙子3分,地骨皮2两,升麻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沙参1两,苦参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肾气虚,风热上攻,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决明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9、决明子丸

处方决明子(炒)1两半,秦皮(去粗皮,锉)1两,甘菊花1两,升麻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车前子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秦艽(去苗土)1两,赤芍药1两半,地骨皮1两半,山栀子仁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青葙子1两半,萎蕤1两半,牵牛子(炒)1两半,蕤仁(去皮)1两半,大黄(锉,炒)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目赤昏暗涩痛,心躁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温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10、补肝丸

处方菟丝子(酒煮,捣烂)3两,柏子仁(炒)3两,枸杞3两,山药3两,白茯苓2两,防风1两,栀子(炒)1两,五味子1两,车前子1两(炒),细辛5钱,甘草5钱,蕤仁3钱,川芎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熟地3两,兔肝1具,捣膏入药,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虚目暗,渐渐昏(??),时见黑花,视一如二。

用法用量每服2钱,灯草煎汤送下。

注意忌萝卜、蒜、椒、姜、鱼腥、犬羊,煎炒、油面、生冷之物。

摘录《异授眼科》

处方11、还睛散

处方独活(去芦头)1两1分,麻黄(去根节)1两1分,白茯苓(去黑皮)1两1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1分,五味子1两1分,蒺藜子(炒,去角)1两1分,槐子1两1分,枸杞子1两1分,菥蓂子1两1分,麦门冬(去心,焙)1两1分,人参1两1分,细辛(去苗叶)1两1分,白芷1两1分,决明子1两1分,车前子1两1分,茺蔚子1两1分,覆盆子1两1分,地肤子1两1分,丹参1两1分,芎䓖1两1分,防风(去叉)1两1分,黄芩(去黑心)1两1分,升麻1两1分,黄连(去须)1两1分,远志(去心)2两,木通(锉)2两,柏子仁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眼见黑花昏暗。或因饮热酒食五辛,致黑风入眼,或因重病后昏暗,或因赤眼不见物,或因虚损视物不明,但瞳子不破者。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后以米饮调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12、攻痹汤

处方车前子3钱,茯苓3钱,薏仁1两,肉桂5分,木通2钱,白术5钱,王不留行1钱。

功能主治小肠痹。风寒湿入于小肠之间而成痹,小便艰涩,道涩如淋,而下身生疼,时而升上有如疝气。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连数剂而似淋者不淋,似疝者不疝。再服数剂,而痛如失也。

摘录《辨证录》卷二

处方13、补血保胎清痢汤

处方当归身8钱,白芍8钱,川芎1钱,炒枳壳2钱,莱菔子3钱(炒,研),甘草5分,车前子3钱,黄芩1钱5分(酒炒),砂仁3钱(研),甜白术3钱(生)。

功能主治孕妇痢疾。

用法用量煨广木香1钱5分为引,煎服。如夏秋恶心,加广藿香3钱;冬月恶心,加灶心土3钱;如红多热重,加酒炒黄连4-5分;如腰痛,加川续断3钱;如痢甚遍数多,不得不加制大黄3-5钱;看人虚实用之,而且不可迟,迟则反受其累。

摘录《慈航集》卷下

处方14、地肤汤

处方地肤草3两,车前子3两,知母2两,黄芩2两,赤茯苓2两,赤芍2两,枳实(炙)2两,升麻2两,通草2两,甘草(炙)2两。

功能主治妊娠患子淋。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8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女科百问》卷下

处方15、济阴回春饮

处方赤鲜首乌1两(打碎),当归8钱,白芍8钱(酒炒),甘草1钱2分,莱菔子5钱(炒,研),车前子5钱,枳壳2钱(炒),陈皮1钱5分,煨广木香1钱5分。

功能主治痢疾误药伤阴,卧床不起,舌苔中间焦黑,四边红赤,昼夜痢下无度。

用法用量如腹胀下坠,加槟榔1钱5分。

注意此方一服痢轻,再服痢又轻,胃气亦开,病人想吃之物,即与之食,但不可过多。

摘录《慈航集》卷四

处方16、大黄车前子汤

别名卓肝汤、洗肝汤、卓肝散

处方大黄2两(煨、锉),车前子2两,玄参2两,黄芩2两(去黑心),细辛2两(去苗叶),茺蔚子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雀目。

用法用量卓肝汤(《圣济总录》卷一一二)、洗肝汤(《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卓肝散(《普济方》卷八十三)。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17、决明子散

别名决明散

处方决明子(微炒)1两,车前子1两,茺蔚子1两,黄连(去须)1两,防风(去芦头)1两,赤茯苓1两,人参(去芦头)1两,菥蓂子1两,远志(去心)1两,蔓荆子1两,甘菊花1两,白芷1两,秦皮1两,玄参1两,枳壳(嫩炒微黄,去瓤)1两,蕤仁(汤浸,去赤皮)1两,细辛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眼目赤痛,或生翳膜,头面多风,泪出不止。

用法用量决明散(《圣济总录》卷一○七)。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18、补脾和肝饮

处方炒白芍5钱,炙甘草5分,云茯苓3钱,甜白术3钱(土炒),陈皮1钱,神曲1钱5分,车前子2钱。

功能主治痢疾后肝燥脾虚,食物难克,溏泻不实。

用法用量煨姜2钱、大枣3枚为引,水煎服。如胃气不开,加炒谷芽5钱、菟丝饼3钱;如老年人火衰便溏,加鹿角霜3钱,补骨脂2钱(盐水炒)。

摘录《慈航集》卷下

处方19、大连翘饮

别名大连翘饮子

处方连翘1两,瞿麦穗1两,滑石1两,车前子1两,牛蒡子(炒)1两,红芍药1两,山栀半两,木通半两,川当归半两,防风半两,黄芩(去心)1两半,柴胡(去芦)2两,甘草(炙)2两,荆芥穗1两半,蝉蜕(去大脚)1分。

功能主治解利心经邪热。主小儿上焦壅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以及风热,丹热,疮疹热,余毒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大钱,水1小盏,煎服。风热、痰热、变蒸热、肝热、大肠热、瘾疹热,加麦门冬去心煎;丹热、实热、血热、三焦热、小肠热、龙带热,加大黄及灯心煎;疮疹热、麻子热、温气热、已出证热、未出证热,加紫草茸、川当归同煎;余毒热、胎热、肺热、伤寒后余毒热、疮疹后余毒热,加薄荷煎;项上生核作热,痄腮热,痈疖毒热,加大黄、朴消煎。

各家论述《医方考》:是方也,防风、柴胡、蝉蜕解热于表,表有热者,自皮毛汗孔而泄;荆芥、牛蒡解热于上,头目咽喉有热者,从口鼻而泄;滑石、木通、栀子、车前解热于里,里有热者,导之从小便而泄;连翘去诸经之客热;黄芩去诸经之游火;乃甘草者,所以解热于气;而芍药、当归,所以调热于血也。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六

处方20、济艰催挽汤

处方熟地2两,山药1两,当归2两,牛膝3钱,玄参1两,车前子1钱。

功能主治纯补精血,通畅上下。主精血津液不足之噎膈翻胃。

用法用量水煎服。1日1剂。

摘录《辨证录》卷五

处方21、阿胶汤

别名阿胶散

处方猪苓4分,茯苓4分,泽泻4分,滑石4分,阿胶4分,车前子2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血淋。

用法用量阿胶散(《古今医鉴》卷八)。

摘录《鸡峰》卷十

处方22、苦参丸

处方苦参(洗)2两,车前子(洗)2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实热,多食壅物,毒气伤眼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23、决明子丸

处方决明子1两,槐子1两,覆盆子1两,青葙子1两,地肤子1两,车前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目,祛风除暗。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24、补益石斛丸

处方石斛1两半(去根),萆薢1两(锉),远志3分(去心),覆盆子3分,泽泻1两,白龙骨1两,杜仲1两半(去粗皮,微炙,锉),防风3分(去芦头),牛膝1两半(去苗),石龙芮1两,薯蓣3分,磁石2两(烧,醋淬7遍,捣碎,水飞过),五味子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耆1两(锉),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补骨脂1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人参1两(去芦头),车前子1两,桂心1两,白茯苓1两,熟干地黄1两,山茱萸3分,钟乳粉2两,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巴戟1两,菟丝子2两(酒浸3宿,晒干别捣为末),蛇床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肾气不足,阴痿,小便余沥,或精自出,腰脚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25、还少丹

处方何首乌半斤(黑豆1碗,水3碗同煮,去豆),牛膝(酒浸,炒)6两,生地黄(酒浸,9蒸9晒)6两,肉苁蓉(酒浸,刮去浮甲心膜,酒拌蒸,酥炙)6两,黄柏(去皮,炒褐色,先用酒浸)4两,补骨脂(酒浸1宿,东流水洗,蒸半日)4两,车前子(微炒)4两,柏子仁(微炒)4两,麦门冬(水润,去心,微炒)4两,天门冬(去心,酒拌蒸)2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煮熟红枣去皮核,同炼蜜共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发白返黑,益精补髓,壮元阳,却病延年。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午前酒送下。至100日,逢火日摘去白发,生出黑发。

注意忌莱菔、猪血、羊肉。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26、导水散

处方当归2钱,瞿麦3钱,车前子2钱,滑石3钱,赤茯苓3钱,泽泻2钱,猪苓2钱,木通2钱,石莲子(去壳)1钱,山栀子3钱,黄连6分,黄柏1钱5分(酒炒),知母1钱5分,甘草8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膀胱有热,小便闭而不通。

用法用量灯心煎,空心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27、还睛补肝丸

处方白术、细辛(去苗叶)、当归(切,焙)、决明子(微炒)、芎䓖、白茯苓(去黑皮)、羌活(去芦头)、五味子、人参、菊花、防风(去叉)、地骨皮、苦参、玄参、甘草(炙,锉)、车前子(微炒)、桂(去粗皮)、黄芩(去黑心)、青葙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虚两目昏暗,冲风泪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4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28、补天五子种玉丹

处方大原生地8两(清水洗刷净,入瓦罐中,水煮1昼夜,再蒸、晒9次,焙干),山萸肉4两(酒拌炒),准山药4两(乳拌、蒸,晒),丹皮3两(酒炒),块云苓3两(乳拌,蒸,晒),泽泻3两(盐水炒),当归身4两(酒炒),淮牛膝2两(炒),杜仲2两(盐水炒),川续断2两(盐水炒),枸杞子4两(酒拌蒸,炒),五味子2两(炒),女贞子3两(盐水蒸,炒),车前子2两(炒),覆盆子3两(盐水洗,晒,炒),紫河车1具(甘草煎水浸洗净,挑去血筋,煮烂打或焙干炒磨)。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生精益肾,种子。

用法用量每服4-5钱,早晨淡盐汤送下。如气不足,精不射者,加蜜炙黄耆10两熬膏,加入人参更妙;如精薄或精少,加大米鱼肚4两(用蛤粉炒),鹿角胶2-3两(蛤粉炒),猪脊筋10条(取汁拌入茯苓内,蒸、晒、焙干);临事易泄者,加鹿角霜3两(生研和入)、金钗石斛3两(炒),人参1两(焙),麦冬2两(炒);如体热,加地骨皮2两,莲须2两,牡蛎粉2两,金樱子熬膏代蜜;如精冷体寒之人,加肉桂1两(去皮研入),巴戟天2两(炒),鹿角胶4两(蛤粉炒),破故纸4两(盐水炒),或加入鹿茸1对(制);劳心之人,心血耗散,常至临事不举,此心血亏少,非肾亏也,加桂圆肉4两(蒸),枣仁4两(炒),茯神4两(炒),人参、当归、柏子仁、益智仁等1派补心之药。

摘录《产科心法》卷上

处方29、还睛散

处方防风1两,车前子1两,黑参1两,石决明1两,五味子1两,细辛1两,知母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眼痒极难忍外障,初患之时,忽然痒极难忍,此乃肝脏有风,胆家壅热冲上所使。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米汤调下。切宜镰洗出瘀血,火针针阳白、太阳2穴,后服本方。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

处方30、决明丸

处方石决明2两,车前子2两,黄连(去须)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目暴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以米饮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31、连翘饮

处方鼠粘子、连翘、当归、芦根、木通、石膏、瞿麦、车前子、蝉蜕、桅子、柴胡、黄芩、甘草。

功能主治痘第五日,实热、胃热发斑。

用法用量水1钟半,加生姜1片,煎5分服。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处方32、利水渗湿汤

处方苍术2钱,黄柏1钱半,川牛膝2钱,赤茯苓1钱2分,淮木通1钱2分,建泽泻1钱2分,汉防己1钱2分,车前子(去壳)1钱,猪苓1钱半。

功能主治水肿从脚而上,六脉细而迟,小便短少,脚膝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服此而小便不清不长,加萆薢5钱。

临床应用水肿:一人水肿皮破,用此一服,夜间小便遂多,以宿水从小便出也,来日肿消一半,再服4剂痊愈。

摘录《会约》卷九

处方33、补阳抑阴汤

处方大丽参3钱,石菖蒲3钱,柏子仁3钱,菟丝子3钱,远志肉3钱,白蒺藜3钱(炒),破故纸2钱,黄耆5钱,朱茯神3钱,粉甘草1钱,车前子3钱(炒,外包)。

功能主治白昼青盲症,两眼不疼不赤,瞳孔无异常人,外视如无病,但夜明而昼昏。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眼科临症笔记》

处方34、补肝元柏子仁丸

处方柏子仁(研)1两,薏苡仁1两,乌麻仁1两,车前子1两,枸杞子1两,庵闾子1两,菟丝子(酒浸,别捣末)1两,牡荆子半两,青葙子半两,五味子半两,蛇床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菊花半两,山芋半两,熟干地黄(焙)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虚视物漠漠,不能远见,睛轮昏暗涩痛,翳晕时聚时散。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35、补脾清痢饮

处方甜于术2钱,炒白芍5钱,云苓5钱,车前子3钱,五谷虫1钱5分,甘草5分,神曲1钱5分(炒),枳壳1钱。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后,脾虚下痢,面色黄白手足凉,舌苔微白者。

用法用量煨广木香1钱为引,煎服。

摘录《慈航集》卷下

处方36、当归散

处方当归3分(锉,微炒),子芩半两,葵子半两,车前子半两,榆白皮半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小便不通,小肠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暖生地黄汁1小盏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37、还睛丸

处方茺蔚子1两,防风1两,人参1两,细辛1两,决明子1两,车前子1两,芎䓖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脏虚,血弱不能上助目力,视物昏暗。绿风内障,为肝肺受劳。初患之时,头旋额角偏痛,连眼睑骨及鼻颊骨痛,眼内痛涩见花,或因呕吐恶心,或因呕逆后,便令一眼先患,然后相牵俱损,目前花生,或红或黑。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茶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38、利水调经汤

处方制茅术3钱,姜川朴1钱,带皮苓5钱,冬瓜皮4钱,车前子3钱,急性子3钱,大腹皮3钱,丝通草1钱5分,建泽泻3钱,蝼蛄虫5只(研,吞),官桂5分。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主妇女脾虚湿阻,先身肿而后经停。

摘录《镐京直指》卷二

处方39、过关散

处方山栀子仁1分,车前子1分,木通1分,甘草1分,瞿麦1分,赤茯苓1分,人参1分,滑石1分,大黄1钱,萹蓄半两(取嫩枝叶)。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通心经。主婴孩斑疮、水痘,心躁发渴,及小便赤色,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入灯心草略煎4-5沸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三

处方40、安儿至宝汤

处方人参5钱,白术5钱,茯苓3钱,巴戟天3钱,附子1钱,麦芽1钱,枳壳3分,槟榔3钱,车前子2钱,白豆蔻3钱,扁豆2钱,萝卜子1钱。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寒,上吐下泻,眼目上视,死亡顷刻.其状宛似慢惊风。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全在用参、附之多,所以能夺命于将危,以人参能回阳于既绝,附子能续阴于已亡也;然非群药佐之,则阴阳不能分清浊,而积秽亦不能祛除耳,故用参、术以补气,少少祛除,自能奏功。

摘录《辨证录》卷十四

处方41、车前子汤

处方厚朴、泽泻、车前子。

功能主治水泄,肠鸣如雷,一泄如注皆是水。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四

处方42、利目汤

处方龙胆草2钱,茵陈3钱,白芍1两,茯苓5钱,泽泻3钱,车前子3钱,白蒺藜3钱,柴胡1钱,草决明2钱。

功能主治开肝气之郁,分湿散邪。主肝疸,肝气郁,湿热团结而不散,两目尽黄,身体四肢亦现黄色,但不如眼黄之甚,气逆,手足发冷,腰以上汗出不止,腰以下无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43、空青丸

处方空青(研)3两,羚羊角(镑)1两半,马蹄决明子1两半,茯神(去木)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大黄(锉,炒)1两半,青葙子1两半,地肤子1两半,龙胆1两半,车前子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一方用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血脉,镇肝火。主目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米饮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44、安神散

处方犀角半两,雄黄半两,人参半两,车前子半两,茯苓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夜啼。

用法用量每服1钱,桃仁汤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七引《吉氏家传》

处方45、补阳滋阴汤

处方当归身4钱,人参2钱,黄耆4钱,生龟版4钱,生牡蛎4钱,知母3钱,柏子仁3钱,云故纸3钱,玄参5钱,金石斛3钱,车前子3钱(外包),锁阳3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神水将枯症属阴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眼科临症笔记》

处方46、连翘饮

处方连翘1分,瞿麦1分,滑石1分,车前子1分,牛蒡子1分,赤芍1分,山栀仁半分,木通半分,蝉退半分,当归半分,防风半分,黄芩1分半,荆芥1分半,柴胡2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小儿表里诸热;小儿痘疹14日时。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风热、痰热、变蒸热、肝热、大肠热、瘾疹热,加麦门冬;丹热、实热、血热、三焦热、小肠热,加大黄、灯心;麻痘热、温气热、已出未出症热,加紫苏、当归;余毒热、胎热、肺热、伤寒后、疮疹后余毒发热,加薄荷;项上生核作热、痈疖毒热,加大黄、朴消。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47、导赤散

处方木通、甘草、车前子、瞿麦、滑石、赤茯苓、淡竹叶、山栀。

功能主治痘疮收靥后,小便不利,热蓄膀胱者。

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

处方48、导赤散

处方车前子3钱(炒),木通1钱,淡竹叶2钱,生甘草8分,生地6钱。

功能主治心移热于小肠,口糜淋痛。

摘录《医方简义》卷二

处方49、车前子汤

处方蒲黄、芍药、黄芩、生地、当归、牡蛎、车前子。

功能主治产后尿血。

摘录《慈幼新书》卷首

处方50、空青丸

处方空青半两(烧过,细研),赤茯苓1两,甘菊花半两,覆盆子1两,枸杞子1两,羚羊角屑半两,羌活3分,人参3分(去芦头),槐子3分(微炒),车前子2分,玄参3分,决明子1两,楮实1两(水淘去浮者,微炒)。

制法上为末,入空青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黑风内障。肝肾风虚,上焦客热,昏暗不见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竹叶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51、补肝丸

别名兔肝丸

处方兔肝2具,柏子仁1两6铢,干地黄1两6铢,茯苓1两6铢,细辛1两6铢,蕤仁1两6铢,枸杞子1两6铢,防风1两,芎䓖1两,薯蓣1两,车前子2合,五味子18铢,甘草半两,菟丝子1合。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痹所损,眼暗(目巟)(目巟)不明,寒则泪出。

用法用量兔肝丸(《圣济总录》卷一○八)。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于前补肝丸中除去青葙、桂心、葶苈、杏仁、茺蔚、黄芩、地肤、泽鸡、决明、门冬十味,添入山药、柏仁、芎䓖、甘草。较前补肝丸用法稍平而补肝之功最稳。肝肾精血不充、兔肝有同气相感之力,细辛、防风开发经络之滞,则诸药方得上注于目也。

摘录《千金》卷六

处方52、决明丸

处方青葙子1两(炒),防风1两,枳壳1两,茺蔚子半两,细辛半两,枸杞子半两,泽泻半两,生干地黄半两,石决明(烧)半两,土当归(酒浸)2两,宣连半两(去须),车前子2两(炒),麦门冬(去心)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般眼患,因热病后毒气攻目,生翳膜遮障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决明子丸"。

摘录《得效》卷十六

处方53、决明丸

处方石决明1两,车前子1两,五味子半两,细辛半两,大黄1两,茯苓1两,知母1两,茺蔚子1两,黑参1两,防风1两,黄芩1两。

制法上为细未,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行实热。主滑翳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前茶清送下。

摘录《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54、防风丸

处方防风(去叉)2两,细辛(去苗叶)1两半,五味子1两半,茺蔚子2两,黄芩(去黑心)1两,桔梗(锉,炒)1两,车前子2两,知母2两,人参1两,玄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目风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55、地肤子汤

处方地肤草1钱,车前子1钱,知母(去毛,炒)7分,黄芩7分,赤茯苓7分,白芍药7分,枳壳(麸炒黄色)7分,升麻3分,通草3分,甘草3分。

制法上切细,作1服。

功能主治妊娠子淋,小便涩数。

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至1盏,温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七引《录验》

处方56、旱莲车前汁

处方旱莲草、车前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便下血。

用法用量将2味捣自然汁,每日空心服1茶杯。

摘录方出《种福堂方》卷二,名见《医学从众录》卷二

处方57、空青丸

处方空青(研如粉)1两,五味子1两,细辛(去苗叶)1两,石决明(刮,洗,捣研)1两,车前子1两,生干地黄(焙)2两,防风(去叉)2两,知母(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内障沉翳。

用法用量先以金针拨之,然后每服20丸,空心茶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58、补肝散

处方羚羊角、细辛、羌活、白茯苓、楮实子、人参、玄参、车前子、夏枯草、防风、石斛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偃月障症。

用法用量每服钱,食后米饮调下。

摘录《审视瑶函》卷五

处方59、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2两(去心,焙),黄耆1两(锉),茯神半两,栝楼根1两,子芩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蒲黄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车前子1两,木通1两(锉),生干地黄1两,滑石2两,石韦1两(去毛),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便如血色,小腹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60、补肝丸

别名地肤子丸

处方地肤子2合,蓝子2合,蒺藜子2合,细辛5合,桂心5分,车前子2合,菟丝子2合,瓜子2合,萤火虫5合,黄连1两半,茺蔚子2合,青葙子2合,大黄2两,决明子5合。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目。主眼暗。

用法用量地肤子丸(《圣惠》卷三十三)。

注意慎热面食、生冷、酢、滑、油、蒜、猪、鸡、鱼、荞面、黄米。

摘录《千金翼》卷十一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