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甘草的处方(五十二)

浏览

甘草(别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甘;平,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小编整理出含有甘草的处方共1747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061~3120共60个。

处方1、柴葛败毒散

处方柴胡、干葛、人参、羌活、防风、荆芥、桔梗、苏叶、甘草。

功能主治疑似伤寒。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三

处方2、解肌汤

处方川升麻1钱,甘草(生用)1钱,干姜1钱,黄芩1钱,赤芍1钱5分,麻黄(去节)5分。

功能主治小儿遍身赤肿,不能睡卧。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3钱,桃、柳枝各7根,水1钟,煎6分,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五

处方3、羚翘解毒丸

处方青叶3两,连翘3两,银花3两,竹叶2两,紫草3两,豆豉1两,甘草2两,芥穗2两,寸冬5两,葛根1两5钱,芦根1两,牛蒡子3两,莲心1两,薄荷1两,元参4两,丹皮3两,小生地5两,花粉3两,泽泻3两,郁金3两,公英3两,姜皮3两,大黄3两,生石膏6两,羚羊1两,苦梗1两。

制法上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金箔为衣,蜡为皮。

功能主治时行感冒。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青岛方)

处方4、黄金汤

处方黄土5钱,扁豆4钱(炒),谷芽2钱(炒),茯苓1钱,黑豆3钱,甘草8分,白芍1钱5分(炒),生姜3片,金银花3钱,五谷虫2钱(炒,研),扁豆花10枚。

功能主治解疫毒,救胃气。主痢疾。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不拘时服。体实受邪者,加黄连1味。

各家论述《证因方论集要》:黑豆、银花解毒;甘草、白芍理太阴腹痛,茯苓、扁豆醒脾开胃;谷芽消滞和中;扁豆花清暑;黄土治泄痢冷热赤白,腹内热毒绞痛;五谷虫止毒痢,且藉其秽以入大肠;生姜畅胃口而下食;是方寓平淡于神奇矣。

摘录《杂症会心录》卷上

处方5、黄芩汤

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栀子仁3分,大青半两,黄连(去须)半两,决明子(炒)半两,地骨皮1两半,木通(锉)3分,秦艽(去苗土)3分,大黄(锉,炒)1两半,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目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入马牙消半钱匕,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6、豉汤

处方香豉2升,萎蕤2两,甘草(炙)2两,麦门冬(去心)3两,小蘖3两。

功能主治服五石散及钟乳诸石丹药等,口中伤烂,舌强而燥,不得食味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6升,煮取2升,分3次温服,能顿服益佳,再合为度。

摘录《外台》卷三十八引《小品方》

处方7、川附丸

处方川乌1两,附子1两,官桂1两,川椒1两,菖蒲1两,甘草1两,骨碎补5钱,天麻5钱,白术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痹。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1日3次。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8、黄连丸

处方黄连半两(去须,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赤石脂半两,乌梅肉1分(微炒),龙骨半两,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芩半两,白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末,软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曰襄)痢,经久不断,增减有时。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粥饮送下,每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9、黄芩汤

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1两,当归(切,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蛇床子(炒)1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齿龈肿痛及虫蚀。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酸浆2盏,煎10余沸,去滓,热漱,冷吐。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10、蛤粉散

处方蛤粉1分,甘草(炙)1握。

制法上药甘草为末,与蛤粉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出疮子后,眼内生青膜翳晕。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新汲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处方11、大黄耆汤

处方黄耆3两,芍药3两,桂心3两,甘草1两,人参1两,大枣20枚,生姜8两,半夏8两。

功能主治五脏内伤。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4升,煮取3升。每服8合,1日2次。

摘录《千金》卷十九引胡洽方

处方12、黄耆固真汤

处方嫩黄耆1钱,官拣参5分,漂白术5分,当归身1钱,炙甘草5分,天圆肉3枚。

功能主治小儿气虚自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四

处方13、大黄散

处方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犀角屑1两,赤芍药1两,黄芩1两,生干地黄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吐血不止,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14、健脾肥儿丸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山药1两,芡实1两,莲肉1两,扁豆1两,山楂1两,麦芽1两,神曲1两,黄连1两,连翘1两,泽泻1两,甘草5钱,砂仁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健脾。

用法用量清米汤化下。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处方15、柴胡二桂枝一汤

处方柴胡6钱,焦白芍2钱,青蒿2钱,桂枝3钱,藿香梗3钱,生姜3钱,半夏6钱,广橘皮3钱,大枣(去核)2枚,黄芩2钱,炙甘草1钱。

功能主治中焦虚寒泄泻,六脉俱弦。

用法用量煮3杯,分3次服。

临床应用泄泻丙寅六月初六日,某,其人本有饮咳,又加内暑外凉,在经之邪倾疟而未成,在腑之邪泄泻未止,恐成滞下,急以提邪外出为要;按六脉俱弦之泄泻,古谓之木泄,即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况加之寒热往来乎?六脉俱弦,故谓脉双弦者寒也,指中焦虚寒而言,岂补水之生熟地所可用哉!现在寒水客气燥金司天,而又大暑节气,与柴胡二桂枝一汤。

摘录《吴鞠通医案》

处方16、黄芩散

处方黄芩1两,木通(锉)1两,黄连(去须)1两,羚羊角屑1两,犀角屑半两,地肤子3分,葳蕤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眼生花翳不退。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竹叶7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17、桂枝栝楼根汤

别名桂枝瓜蒌汤

处方桂心、白芍药、栝楼根、甘草(炙)、川芎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风汗下不解,郁于经络,随气涌泄,衄出清血,或清气道闭,流入胃管,吐出清血,遇寒泣之,色必瘀黑者。

用法用量桂枝瓜蒌汤(《普济方》卷一三四)。头痛,加石膏。

摘录《三因》卷九

处方18、柴胡芍药汤

处方柴胡、黄芩、花粉、甘草、麦冬、白芍、知母、黄连。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主身体黑瘦之人,精血为时令所耗,中暍,口渴喜饮,其人洒洒恶寒,淅淅发热,脉来细数;及上消、中消,气分病。

用法用量中消大便不利,去黄连,加大黄。

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处方19、蚕沙散

处方蚕沙1钱,防己1钱,独活1钱半,杜仲1钱半,枸杞1钱半,防风1钱半,槟榔1钱半,半夏1钱半,羌活1钱半,秦艽1钱半,当归1钱半,川芎1钱半,甘草1钱。

功能主治酒伤经络,筋软,周身不仁。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

摘录《点点经》卷二

处方20、丁香散

处方丁香半两,藿香半两,人参半分(去芦头),桑黄半两,木香半分,甘草半分(炙微赤,锉),葛根半分(锉),枇杷叶半分(拭去毛,炙微黄)。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霍乱,吐泻不定。

用法用量不拘时候,以麝香汤调半钱服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21、楮叶散

别名羌活散

处方羌活(去芦)半两,川芎(洗)半两,旋覆花(去梗,净)半两,防风(去叉股)半两,甘草(炙)1两,苍术(泔浸1夕,去皮,晒干,不见火)1两,楮叶(自采不生楮子者)1两,桑叶(并8月采,阴干)1两,甘菊花1分,楮实1分,蝉退(去头足)1分,木贼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暴赤眼。

用法用量羌活散(《普济方》卷七十一引《龙木论》)。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简易方》引作“楮英散”。

注意忌湿面及酒。诸药合时不得焙及犯铁器。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方中羌活气味辛甘平,入足太阳;川芎气味辛温,入肝胆;旋覆花气味咸温,入手太阴阳明;防风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太阳;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通行十二经络,能缓诸药之性;苍术气味辛温,入足太阴;楮叶气味甘凉,入足厥阴;桑叶气味辛甘凉,入手太阴、足厥阴;甘菊花气味辛凉,入手太阴;楮实气味甘温,入足少阴、厥阴;蝉退气味咸甘寒,入足少阳、厥阴;木贼草气味甘苦微温,入足少阳、厥阴。此亦因肝胆上逆,头目疼痛,将欲降之,必先升之,故虽有咸苦之品而辛散之药居多,且以清茶送药也。

摘录《本事》卷五

处方22、丁香平胃散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制)6两,白术6两,甘草(炙)2两半,陈橘皮(去白)2两半,缩砂仁2两,丁香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理一切气,温和脾胃,大进饮食。主腹痛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水1盏,加生姜7片,大枣3个,同煎至8分,食前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23、换骨散

处方乌蛇(去头尾,酒煮,取肉)2两,白花蛇(同上制法)2两,石菖蒲2两,荆芥穗2两,蔓荆子2两,天麻(酒炒)2两,胡首乌(小黑豆拌,蒸,晒)2两,白杨树皮(炒)2两,甘草(炒)1两,地骨皮(酒炒)1两,枳壳(麸炒)1两,杜仲(盐水炒)1两,当归(酒炒)1两,川芎(酒炒)1两,牛膝(盐水炒)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癞风。面上黑肿,肌肉顽麻,手足疼痛,遍身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送下。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处方24、桂枝葛根汤

处方桂枝、芍药、干葛、甘草、防风。

功能主治痘疹,如暴风连日而有伤风之症者。

用法用量水1盏,加生姜1小片、大枣1枚,煎7分,热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五

处方25、黄芩清肺汤

处方荆芥、薄荷、黄芩、山栀、连翘、麦冬、白芍、桔梗、甘草、桑皮。

功能主治心火燔灼,胃火助之,元气未损,真精未亏,或因饮酒之蕴热,或因暴热之外侵之实火,目赤,喉痛,胸满,气喘。

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处方26、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10两(镑),黄芩10两,升麻10两,甘草10两(炙),车前子10两,栀子仁5两,草龙胆5两,决明子20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一切风热毒,上攻眼目,暴发赤肿,或生疮疼痛,隐涩羞明。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温热水调下,每日3次。小儿可服半钱。

摘录《局方》卷七

处方27、活血舒筋汤

处方归尾、赤芍、片姜黄、伸筋草、松节、海桐皮、落得打、路路通、羌(独)活、防风、续断、甘草。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舒筋通络。主伤筋与筋错、筋挛,关节行动不舒,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病在上肢,加用川芎、桂枝;下肢,加用牛膝、木香;痛甚者,加乳香、没药。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28、黄芩汤

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萎蕤1两半,木通1两半,甘草(炙)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热毒攻眼,小毗偏赤。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地黄汁半合,芒消1钱匕,再煎取沸,去滓,食后良久分温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29、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半,陈橘皮(去白,焙)2两,陈曲(炒)半两,肉豆蔻(去壳)1两,干姜(炮裂)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五味子1两,甘草(炙,锉)1两,白术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饮食减少,腹中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陈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30、栝楼根汤

处方栝楼根(锉)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止渴。主下痢,冷热相冲,脏腑气不和顺,本来下虚,津液耗少,口干咽燥,常思饮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麦门冬1分(去心),枣2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初不许饮水,毒气更增,烦躁转甚;不得令至过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处方31、黄芩汤

处方黄芩(去黑心)2两,木通(锉)2两,黄连(去须)2两,地骨皮1两半,萎蕤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花翳。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处方32、桂苓五味甘草汤

别名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茯苓五味子汤、苓桂味甘汤、苓桂五味甘草汤、桂苓甘草五味汤

处方茯苓4两,桂枝4两(去皮),甘草3两(炙),五味子半升。

功能主治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

用法用量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原书同卷)、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千金》卷十八)、茯苓五味子汤(《三因》卷十三)、苓桂味甘汤(《普济方》卷一四○)、苓桂五味甘草汤(《类聚方》)、桂苓甘草五味汤(《血证论》卷八)。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各家论述《金匮要略心典》服青龙已,冲气不归,而仍上逆也。茯苓、桂枝,能抑冲气,使之下行;然逆气非敛不降,放以五味之酸敛其气;土厚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

临床应用①冲气上逆(《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6:31):陈某,女,4O岁,1979年10月26日来诊,因情志因素致阵发性脐下悸已8个月,每日发作3-5次,发作时自觉从少腹有气上冲、胸闷喉痒,唇麻齿抖,语言不利,面色潮红,并有冷气下行,足冷腿软,步履困难,近1月来症状加重,头痛畏光,视力减退,发作完毕,一切如常,苔薄白,脉滑数有力。冲气上逆,治拟平冲降气,桂苓五甘汤主之。茯苓,桂枝各12g,甘草9g,五味子24g,共服21剂,诸证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②气厥(癔病)(《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6:31):范某,女,60岁,每因生气出现脐下悸,惊恐气短,四肢发冷,遂即昏倒,小便失禁,甚时每日发作5-6次,历时半年余,西医诊断为癔病,苔薄白,脉滑数有力,辨证为气机逆乱,蒙蔽清窍,发为气厥。方用茯苓、桂枝各12g,甘草9g,五味子24g,服6剂后,除略有心悸外,余证悉平,继服24剂病告痊愈,随访无恙。

摘录《金匮》卷中

处方33、葱白

别名葱白雌鸡汤

处方葱白(长3-4寸)14茎,半夏1升,生姜8两,甘草3两,当归3两,黄耆3两,麦门冬1升,阿胶4两,人参1两半,黄芩1两,旋覆花1合。

功能主治妊娠七月,忽惊恐摇动,腹痛,卒有所下,手足厥冷,脉若伤寒,烦热腹满短气,常苦颈项及腰背强。

用法用量葱白雌鸡汤(《圣惠》卷七十六)。本方改为丸剂,名“葱白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汗不出者,加麻黄2两。

注意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等。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34、鹿角胶散

处方鹿角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人参半两(去芦头),芎䓖1两,当归3分(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动,腹痛闷纵。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葱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35、桔梗汤

处方桔梗3钱,甘草1钱,抚穹1钱,香附1钱,炒栀1钱,前胡1钱,贝母1钱。

功能主治小儿郁火,干咳无痰。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五

处方36、调中汤

处方木香1钱(不见火),防风(去芦)1分,黄耆(蜜炙)1分,炙甘草1分,人参(去芦)2两,白茯苓(去皮)2两,当归(去芦,酒浸)2两,熟干地黄2两(洗),罂粟壳(去顶蒂瓤)半两(剪碎,蜜拌炒令黄)。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赤白痢。由肠胃虚弱,冷热之气,乘虚相博,血渗入肠,则为泻痢,重者血与脓相杂,状如浓涕,轻者浓血上赤脉,状如鱼脑,日夜不绝,脐腹(疒丂)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水1盏,加生姜3片,枣子1个,煎至7分,去滓,食前通口服。如血痢,加竹茹1块同煎。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37、解毒汤

处方防风8分,薄荷8分,荆芥8分,石膏8分,知母8分,桔梗6分,甘草6分,牛蒡子6分,连翘6分,木通6分,枳壳6分。

功能主治痧症初起,天时温暖。

用法用量上加淡竹叶20片,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六

处方38、柴胡化滞汤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枳壳、厚朴、山楂、苏子、桔梗。

功能主治饮食郁遏,少阳三焦之气不得宣通,日晡寒热,头亦微痛,全与风寒无异,神气如故,身无疼痛。

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处方39、麻黄饮

处方麻黄半两(去根留节),防风半两,羌活、石膏6钱半(煅),黄芩4钱,滑石1两,陈皮7钱半,紫萍7钱半,鼠粘子7钱半,缩砂2钱半,苍耳草3钱半,苍术半两,生甘草3钱半,薄荷叶1钱半,荆芥2钱半。

功能主治湿热症,上体生疮,或痒或痛,黄水浸淫,结痴堆起,延蔓于三阳之分,根窠小,带红肿。

用法用量方中羌活用量原缺。

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

处方40、荆芥散

处方防风、荆芥、升麻、甘菊、木通、黄芩(炒)、羌活、甘草、蔓荆子。

功能主治风热上壅,耳闭塞或耳鸣及出脓。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三

处方41、活血顺气何首乌散

处方何首乌1钱,当归1钱,赤芍药1钱,白芷1钱,乌药1钱,枳壳1钱,防风1钱,甘草1钱,川芎1钱,陈皮1钱,香附1钱,紫苏1钱,羌活1钱,独活1钱,肉桂1钱。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顺气止痛。主跌打损伤,瘀血攻心,不能言语。

用法用量用薄荷、生地黄煎,入酒和服。痛甚,加乳、没。

摘录《疡科选粹》卷八

处方42、膏子药

别名蜜调药、膏滋药

处方薄荷、玉丹、川贝母、灯草灰、甘草、冰片、百草霜。

制法先将玉丹、百草霜研和匀后,入灯草灰再研,入薄荷、甘草、贝母,研极细,方入冰片,再研和。

功能主治喉痈、喉癣、喉菌。

用法用量蜜调药(原书)、膏滋药(《疡医大全》卷十七)。本方方名,《杂病源流犀烛》引作“胶子蜜调药”。

摘录《尤氏喉科秘书》

处方43、救苦散

处方牛膝3钱,木瓜半两,防已3钱,防风3钱,川芎3钱,羌活半两,苍术半两,车前子2钱,木通2钱,鹭鸶藤半两,大黄2钱,甘草3钱,陈皮3钱,赤芍药3钱,地骨皮3钱,麦门冬2钱,香附子2钱,甘菊花1钱,夏枯草3钱,莲子半两,金银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脚气。

用法用量方中金银花用量原缺。

摘录《医方类聚》卷九十八引《经验秘方》

处方44、大黄(庶虫)虫丸

别名妇科大黄(庶虫)虫丸

处方大黄10分(蒸),黄芩2两,甘草2两,桃仁1升,杏仁1升,芍药4两,干地黄10两,干漆1两,虻虫1升,水蛭100个,蛴螬1升,(庶虫)虫半升。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消症。缓中补虚。攻热下血。活血破瘀,通经消痞。主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形体羸瘦,目眶黯黑,潮热,食欲不振;妇人瘀血经闭不行。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妇人经水不利,渐为心腹胀满,烦热咳嗽,面色煤黄,肌肤干皮细起,状如麸片,目中昙暗,或赤涩羞明怕日者;小儿疳眼,生云翳,脸烂羞明,不能视物,并治雀目。早期肝硬化。

用法用量妇科大黄(庶虫)虫丸(《饲鹤亭集方》)。

注意孕妇禁用。若出现皮肤过敏者停服。

各家论述1.《医方考》,是方也,干漆、桃仁、虻虫、水蛭、蛴螬、(庶虫)虫去干血之品也;君以大黄,是听令于将军矣;佐以芍药、地黄,生新血也;佐以杏仁、甘草,致新气也;佐以黄芩,驱游热而坚肠胃也。2.《金鉴》引李中梓:劳伤之证,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此内有瘀血者也。仲景洞见此证,补之不可,凉之无益,而立此方。《经》曰:血主濡之,故以地黄为君;坚者削之,故以大黄为臣;统血者脾也,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又酸苦涌泄为阴,故以甘、芍、桃仁为佐;咸走血,苦胜血,故以干漆之苦,四虫之威为使。3.《张氏医通》:夫五劳七伤,多缘劳动不节,气血凝滞,郁积生热,致伤其阴。世俗所称干血痨是也。所以仲景乘其元气未漓,先用大黄,(庶虫)虫、水蛭、虻虫、蛴螬等蠕动啖血之物;佐以干漆、生地、桃仁、杏仁,行去其血;略兼甘草、芍药以缓中补虚,黄芩开通郁热,酒服以行药势。待干血行尽,然后纯行缓中补虚收功。

临床应用1.慢性活动性肝炎:用本方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40例。治愈17例,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HBSAg转阴;有效19例,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HBSAg呈阳性,或肝功能损害减轻,但未恢复正常,HB-Sag呈阳性者;无效4例。2.早期肝硬化:张某,男,49岁,经某医院确诊为早期肝硬变。中医诊为血瘀气滞而肝硬,处以大黄(庶虫)虫丸,日二丸,早晚各服一丸,并用《冷庐医话》化瘀汤,日一帖,计服(庶虫)虫丸240丸,化瘀汤180剂,其间服柴芍六君汤加当归、瓦楞、橘叶。一年后肝脾不能扪及,肝功化验正常。3.慢性盆腔炎,继发性不孕:孔某,女,32岁。小腹胀痛,腰骶酸痛,经期更剧。月经量少色紫黑有块,经期延后,经前经期乳胀痛,素日白带量多,质清稀,舌质黯红,舌尖有瘀点,苔白稍腻,脉象沉涩。十年前生一女孩已殁。有产后发热腹痛史,后未再孕。检查:阴道分泌物多,宫体活动受限,两侧压痛、增厚,可扪及条索状物。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继发性不孕症。投以大黄(庶虫)虫丸,消其症结,祛其瘀阻,然后以补肾调经法收其全功。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45、大腹皮散

处方大腹皮3分(锉),桔梗3分(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木通半两(锉),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腹内痞结。壮热憎寒,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46、柴胡散

处方柴胡、知母、贝母、茯苓、茯神、干葛、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疳热,四肢如柴,不能起止。

用法用量小麦、药各1匙,水1盏,煎6分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茅先生方

处方47、黑香四神散

处方香附4两,陈皮2钱,乌药2钱,甘草1钱,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气盛瘀血。

用法用量方中生姜、大枣用量原缺。

摘录《妇科大略》

处方48、荆防五积散

处方苍术2钱(米泔浸透),荆芥1钱,防风1钱,陈皮1钱,厚朴(姜汁炒)8分,桔梗8分,枳壳(麸炒)8分,当归(酒洗)8分,干姜8分,白芍(酒炒)8分,茯苓8分,白芷7分,川芎7分,半夏(锉)7分,肉桂7分,甘草6分。

功能主治崩漏初起。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葱3茎,醋、水各半煎服。先服独行散,次服荆防五积散1-2剂。

摘录《叶氏女科》卷一

处方49、大黄散

处方川大黄1两(锉,微炒),犀角屑半两,川升麻半两,当归1分,赤芍药1分,红雪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脏腑壅热,心神烦躁,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6分,去滓,3-4岁温服1合,每日3-4次。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处方50、鳖甲丸

处方鳖甲8分(炙),牛膝5分,芎䓖4分,防葵4分,大黄6分,当归4分,干姜4分,桂心4分,细辛4分,附子4分(炮),甘草4分(炙),巴豆2-7个。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中痞气癖硬,两胁脐下硬如石,按之痛,腹满不下食,心闷咳逆,积年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4丸。平旦空腹温酒送下,每日3次,渐加,以微利1-2行为度。

注意忌生葱、苋菜。

摘录《外台》卷十二引《广济方》

处方51、家传和中丸

处方人参2钱,炙甘草2钱,当归2钱,川芎2钱,车前子2钱,猪苓2钱,泽泻2钱,神曲2钱,麦芽(俱炒)2钱,诃子肉(面裹煨)2钱,石莲肉2钱,白术3钱,白茯苓3钱,陈皮3钱,白芍3钱,黄连(炒)3钱,木香2钱,干姜(炒)2钱,肉豆蔻(面裹煨)2钱。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休息痢,及疳痢。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处方52、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3分,紫菀(去苗土)3分,生干地黄3分,百部3分,赤茯苓3分,甘草(炙微赤,锉)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咳嗽,喘息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处方53、催生柞木饮

别名催生柞木叶饮、催生柞木饮子、柞木饮、催生神柞散、柞木饮子、催生神柞饮

处方大柞木枝1大握(长1尺,洗净),大甘草5寸(并寸折)。

功能主治妇人难产。妇人横产倒生,死胎在腹,胀烂不出。

用法用量催生柞木叶饮(《圣济总录》卷一五九)、催生柞木饮子(《妇人良方》卷十七)、柞木饮(《回春》卷六)、催生神柞散(《寿世保元》卷七)、柞木饮子(《济阴纲目》卷十)、催生神柞饮(《大生要旨》卷三)。方中柞木枝,《圣济总录》用柞术叶一把(并细枝,锉)。

注意切不可坐草太早,及坐婆乱为也。

摘录《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产宝》

处方54、柴胡散

处方黄芩3分,甘草2分,大黄4分,芍药4分,柴胡4分,当归4分,人参5分。

功能主治风食两感发热。

用法用量加大枣,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十二

处方55、黄耆汤

处方黄耆1两1钱,人参6钱,五味子4钱,甘草6钱,当归3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清和匀调镇定。主风寒湿初发,发热及热退后外汗内闷,因热血伤,气失管摄,百脉动摇,有如虫行,自踝骨有气上升,相火上攻心,常烦悸头重脑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6分,临卧服,不拘时候亦得。

摘录《臞仙活人方·附录》

处方56、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分,羌活1分,五加皮1分,白鲜皮1分,桂心1分,麻黄半两(去根节),甘草半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邪滞气所客,荣卫不通,令小儿手不展。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处方57、干枣汤

处方干枣10枚(擘,去核),大黄1两,大戟(切,炒令黄)1两,甘草(炙)1两,甘遂1两,黄芩1两,芫花半两(炒),芒消2两,荛花半两(炒)。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骨极,肾实热,病则面色黑,隐曲膀胱不通,大便壅塞,四肢满急。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1升6合,后下芒消,分为4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58、棘刺丸

处方棘刺1两,萎蕤1两,石斛1两,牛膝1两,厚朴1两,龙齿1两,远志1两,干姜3分,乌头半两,甘草半两,防风半两,细辛半两,菟丝子2两,薯蓣3分,石龙芮3分,枸杞子3分,巴戟3分,桂心3分,萆薢1两半,天门冬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肾气不足,梦泄。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鸡峰》卷九

处方59、救疫神方

处方黑豆2合(炒令香熟),甘草2寸(炒黄)。

功能主治疫证发肿者。

用法用量上以水2盏,煎至一半,时时呷之。

摘录《百一》卷七引《夷坚庚志》

处方60、第一通神散

处方麻黄(去根节)7钱半,官桂(去粗皮)7钱半,大川芎2两,白术2两,藁本半两,独活半两,桔梗半两,防风半两,芍药半两,白芷半两,牡丹皮2钱半,甘草2钱半,细辛3钱3分,牵牛1钱7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时疫毒痢。

用法用量每服2钱,非常熟汤调下,和滓热吃。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