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甘草的处方(九)

浏览

甘草(别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甘;平,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小编整理出含有甘草的处方共1747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481~540共60个。

处方1、椒梅汤

处方乌梅、花椒、槟榔、枳实、木香(另研)、香附、砂仁、川楝子(去核)、肉桂、厚朴、干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虫痛。心腹痛,胃口有虫作痛者,时痛时止,面白唇红。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2、干姜丸

处方干姜(炮)半两,葛根半两,枳壳(去瓤,锉,麸炒)半两,橘红半两,前胡(去苗,净洗)半两,白术1两,半夏曲1两,甘草(炙)1分,吴茱萸(汤泡7次,焙)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癖停饮,吐酸水。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葛根气味辛微温,入足阳明,能解酒毒;枳壳气味苦寒,入足太阴;橘红气味辛微温,入手足太阴;前胡气味苦辛微寒,入手大阴;白术气味甘温,入手足太阴;半夏曲气味辛微温,入足阳明;甘草气味甘平入脾;吴茱萸气味辛热,入足阳明、厥阴。此方治酒癖停饮,呕吐酸水,皆中宫脾土受困,以辛温培土之药干健佐运,以辛散升腾之药鼓动阳气,则中土之阳气振,阴浊自然扫除矣。

摘录《本事》卷三引《圣惠》

处方3、碧雪保命丹

处方青黛、牙消、蒲黄、硼砂、朱砂(飞净)、生甘草末、枯矾各等分,冰片少许。

制法共研细。

功能主治红白口疮及喉症。

用法用量吹患处。

摘录《集成良方三百种》卷下

处方4、蹉跌膏

处方当归2两,续断2两,附子(去皮)2两,细辛2两,甘草(炙)2两,通草2两,芎䓖2两,白芷2两,牛膝2两,蜀椒2合。

功能主治磋跌,兼疗金疮。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猪膏2斤煎,以白芷色黄膏成,绞去滓。以摩损处,1日2次。

摘录《外台》卷二十九引《范汪方》

处方5、解毒汤

处方川芎、当归、生地、白芍、黄连、黄芩、山栀、牛蒡、连翘、甘草、桔梗。

功能主治疹出谵语如狂;阳毒得泄,疹出稠密红紫而痢下清水;毒尚留连肺胃,疹发后烦热呕吐。

摘录《仁端录》卷十六

处方6、丁香散

处方丁香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槟榔半两,赤茯苓3分,草豆蔻半两(去皮),白术1两,大腹皮1两,前胡1两(去芦头),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皮1两,桂心3分,紫苏茎叶3分,半夏半两(汤洗七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气不和,吃食痰逆,两胁妨闷,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7、瘰疬结核丸

处方黄耆7分,玄参8分,苦参9分,鼠粘子9分,枳实(炙,去瓤)5分,大黄5分,羚羊角屑5分,麦门冬(去心)5分,连翘4分,青木香4分,人参(去芦)4分,苍耳子4分,升麻4分,茯苓4分,甘草(炙)4分,桂心4分,朴消4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瘰疬结核。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酒送下,日三夜四次。渐加至30丸,以知为度。

注意忌猪肉、五辛、饮酒、热面等。

摘录《外台》卷二十三引《广济方》

处方8、磁石

处方磁石2两半(捣碎,水淘去赤汁),熟干地黄3两,麦门冬1两(去心),桑螵蛸3分(微炒),黄耆3分(锉),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3分,白茯苓3分,五味子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龙骨3分,萆薢半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大渴后虚乏羸瘦,小便白浊,口舌干燥,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用豮猪肾1对,切去脂膜,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入药5钱,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空心温服,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9、橘皮汤

别名橘参散、橘参饮

处方橘皮(去白)2两,人参1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暑,胃虚膈热,痰逆呕吐,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橘参散(《普济方》卷一五七引《如宜方》)、橘参饮(《古今医鉴》卷五)。

摘录《活人书》卷十七

处方10、橘皮汤

处方陈橘皮(去白,炒)1两半,芒消1两半,紫苏叶1两半,白术1两,甘草(炙,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石膏(莹净者,碎)3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大肠热咳,胁满,掌中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淡竹叶10片,葱白4寸(拍碎),煎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处方11、丹参膏

处方丹参、防风、白芷、细辛、芎䓖、黄芩、芍药、甘草(炙)、黄耆、牛膝、槐子、独活、当归。

功能主治生肉。主发背发乳,口己合,皮上急痛;踠折。

用法用量《外台》无甘草、黄耆,有大黄。诸药各一两。

摘录方出《鬼遗》卷五,名见《外台》卷二十四

处方12、川芎散

处方川芎5两,羌活5两,防风5两,细辛5两,旋覆花5两,藁本5两,蔓荆子5两,石膏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头眩痛,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后热服。

摘录《鸡峰》卷十七

处方13、落红散

处方穿山甲(炒)3钱,桔梗(炒)3钱,硇砂(研细另入)3钱,人退(焙)3钱,谷精草(纸焙)1钱,蝉退(去头足)1钱,蛇退(蝉退2退洗净,入甘草水焙干)1钱,鹅不食草(纸烘干为末)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贯瞳神,致成红障。

用法用量造吸筒法:用好筒打成漏斗状,筒上留一窍,用猪脂薄皮扎筒窍上,如临用时,以筒口安病目上,医者吸气一口,次看其翳轻重,渐吸则渐除。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14、聚香饮子

处方檀香1两,木香1两,乳香1两,沉香1两,丁香(并不见火)1两,藿香叶1两,延胡索(炒去皮)半两,川乌(炮,去皮尖)半两,片子姜黄(炒)半两,桔梗(去芦,锉,炒)半两,桂心(不见火)半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七情所伤,遂成七疝,心腹胀痛引腰胁连背,不可俯仰。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三

处方15、麻黄汤

处方麻黄1两,生姜1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石膏半两,芍药半两,杏仁十枚,桂心半两。

功能主治少小伤寒,发热咳嗽,头面热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4升,煮取1升半,分2次服。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16、理中丸

处方高良姜(锉)1两,白术1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浓煎橘皮汤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处方17、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半(锉),麻黄1两半(去根节),赤芍药1两,黄芩1两,石膏2两,桂心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三日,头痛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18、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芎䓖1两,赤芍药3分,白术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1日,头痛,身体百节酸疼,恶寒。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如人行5-6里再服,厚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19、黑豆汤

处方黑豆3合,淡竹叶20片(洗),甘草3钱。

功能主治妊娠不慎饮食,误食毒物、毒药而胎动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处方20、阑尾清化汤

处方银花、蒲公英、丹皮、大黄、川楝子、赤芍、桃仁、生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主急性阑尾炎蕴热期,或脓肿早期,或轻型腹膜炎,见低热,或午后发热,口干渴,腹痛,便秘,尿黄。

摘录《新急腹症学》

处方21、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栝楼根1两,麦门冬2两(去心,焙),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消渴。饮水过多,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黄耆汤”。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22、辨毒散

处方阿魏(研)1两,青盐(研)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毒及药毒。

用法用量如遇有毒物处,每服1钱匕,空心沸汤送下。若食着毒物,立便吐出。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六

处方23、黄连丸

处方黄连(去须,炒)1两,阿胶(炙燥)3分,当归(切,焙)3分,干姜(炮)3分,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24、薏苡仁散

处方薏苡仁1两,羌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汉防己1两,桑根白皮1两(锉),桂心1两,天麻1两,赤茯苓1两,芎䓖1两,酸枣仁1两(微炒),当归1两(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脏风毒流注,筋脉抽掣急痛,头目眩闷,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猪鸡肉、毒鱼、湿面。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25、瘰疬煎

处方大贝母1钱5分,半夏1钱,当归尾1钱,穿山甲(炒)1钱,白附子1钱,连翘1钱,桔梗8分,广皮8分,枳壳8分,白僵蚕1钱5分,甘草节5分,白茯苓1钱。

功能主治瘰疬初起。

用法用量加灯心10根,水煎服。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八

处方26、鳖甲汤

处方鳖甲(去裙襕,醋炙黄)1两,柴胡(去苗)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款冬花1两,甘草(炙,锉)1两,贝母(去心)1两,知母(焙)1两,皂荚(去皮子,酥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咳嗽,胸满气急,发热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小麦50粒,乌梅1个,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27、解肌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细辛半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3日,表不解,热毒相传,或呕或嗽。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28、槟榔散

处方槟榔1两,桑根白皮1两,茯神3分,地骨皮3分,黄连3分(去须),葳蕤3分,麦门冬3分(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川升麻3分,犀角屑1两,赤芍药半两(锉),黄耆半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服乳石致脏腑壅滞,发脚气肿满,四肢烦疼,口干心躁,夜卧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29、槟榔散

处方槟榔1两,车前子3分,冬瓜仁2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木通1两(锉),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滑石1两,川朴消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大小便秘,心腹胀满,气促。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30、鲫鱼膏

处方鲫鱼1个3钱,皮消5分,杏仁1两,木鳖仁1两,甘遂1两,甘草1两。

制法加葱、密同捣。

功能主治食积痞块,疳疾腿肿,湿气疮毒。

用法用量临用掺麝香,贴。

摘录《理瀹》

处方31、丹金散

处方土马鬃(即墙上旧草)2钱,甘草2钱,黄药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新汲水调下,不止再服。

摘录《凡溪心法附余》卷十一

处方32、磁石丸

处方磁石2两(烧,醋淬7遍,杵碎,细研,水飞过),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令干),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熟干地黄1两,石斛1两(去根,锉),巴戟1两,五味子半两,补骨脂1两(微炒),木香半两,桂心半两,远志1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因患后起早,元气虚弱,目无翳膜,视物昏暗,欲成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33、集香宝屑

处方白豆蔻、缩砂仁、白茯苓、甘草、橘皮、香附子各等分。

制法细锉和匀,入盐少许。

功能主治胃口有痰恶心者。

用法用量时常细嚼。

摘录《杏苑》卷四

处方34、槟榔汤

处方槟榔10枚(锉碎),生姜(去皮,薄切,焙干)3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两,枳壳(去瓤,麸炒)3两,甘草(炙,锉)3两,大黄(锉,炒)2两,木香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腹卒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微利即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处方35、蝉蜕膏

别名蝉退膏

处方蝉蜕(去土)、当归(汤洗,焙)、防风(去芦头)、甘草(炙)、川芎、荆芥穗、升麻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40丸。

功能主治御风邪,辟恶气,透肌表,快疮疹。

用法用量蝉退膏(《婴童百问》卷十)。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处方36、川芎散

处方川芎2两,荆芥2两,甘菊2两,薄荷2两,蝉壳2两,蔓荆子2两,甘草1两(炙)。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诸风疾。

用法用量每服2-3钱,食后茶、酒任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37、解毒散

处方连翘、牛子、知母、玄参、荆芥、前胡、地骨皮、黄芩、山栀、木通、甘草。

功能主治麻疹收后,余毒发热。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一

处方38、藿苓汤

处方藿香、厚朴、白术、赤茯苓、半夏、苍术、陈皮、甘草、猪苓、泽泻、肉桂。

功能主治霍乱,内外两伤,吐泻交作。

用法用量水2钟,生姜3片,大枣2个,煎8分,不拘时候服。口渴者,去桂。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卷三引《济世良方》

处方39、解毒蕲蛇丸

处方蕲蛇4两,蝉蜕1两,全蝎5钱,川连1两2钱,大枫2两,苦参2两,大黄2两,木通1两5钱,防风1两6钱,荆芥1两,羌活1两5钱,独活1两,豨莶草1两5钱,胡麻2两,苍术2两,银花2两,首乌2两,土茯苓3两,山栀2两,薄荷2两,枯芩1两,甘草1两,元参2两,黄柏2两,连翘1两5钱,川朴1两5钱,朴消1两,苦梗2两,苡米4两。

制法上共研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祛风凉血,滑肠利便。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福州方)

处方40、解毒汤

处方荆芥、甘草、鼠粘子。

功能主治痘症14日前后。

用法用量上用水1钟半,加生姜1片,煎至5分。

摘录《痘治理辨》

处方41、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3分(镑),柴胡3分(去苗),鳖甲3分(去裙襕,醋炙),人参3分,知母半两,淡竹茹半两,黄耆半两,赤茯苓半两(去黑皮),甘草(炙)半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

制法上细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伤寒后,烦热憎寒,口苦不思饮食,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每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42、藿叶散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藿香、粟壳(醋制)、芍药、当归、没药、乳香、陈皮、川芎、麻黄各等分。

功能主治痈疽疮疖。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藿药散”。

摘录《袖珍》卷三

处方43、碧玉散

处方滑石1两,青黛5钱,石膏(煅)5钱,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十分潮热,5-7日不退。

用法用量每服2钱,滚汤调服;热不退,柴胡、薄荷汤送下。

摘录《幼科证治大全》

处方44、黄芩散

处方黄芩1两,人参(去芦头)1两,柴胡(去苗)1两,葛根(锉)1两,栀子仁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7-8日,汗后余热不除。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45、解肌宁嗽丸

处方紫苏叶48g,前胡80g,葛根80g,苦杏仁80g,桔梗80g,半夏(制)80g,陈皮80g,浙贝母80g,天花粉80g,枳壳80g,茯苓64g,木香24g,玄参80g,甘草64g。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大丸,每丸重3g。

功能主治解表宣肺,止咳化痰。主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小儿周岁1次半丸,2-3岁1次1丸,1日2次。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处方46、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半分,蝉壳半分,茯神1分(去心),麦门冬1分,柴胡1分,地骨皮1分,黄芩半分,甘草(炒)半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小儿诸惊壮热。

用法用量方中羚羊角、黄芩用量原缺,前者据《普济方》补,后者据《婴童百问》补。

摘录《直指小儿》卷一

处方47、瞿麦散

处方瞿麦半两,滑石3分,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3两,榆皮3两,大腹子3两,葵子半两(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子芩半两,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妊娠,经3-5个月,胎死在腹内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处方48、混元丹

处方紫河车2钱,白梅花1两,香附1两(醋制),桔梗1两,滑石2两,人参2钱(去芦),生黄耆2钱,生山药3钱5分,茯苓(去皮)3钱,神曲(麸炒)3钱,远志肉(甘草水制)3钱5分。

制法上为细粉,兑入朱砂面1两,麝香1分,共研细和匀,炼蜜为丸,每丸1钱重,蜡皮或蜡纸封固。

功能主治滋补健胃强脾。主小儿身体衰弱,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消化无力,腹胀泄泻。

用法用量1-2岁每次服1丸,周岁以内酌减,白开水化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49、麻黄散

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赤茯苓1两,桂心1两,桔梗1两半(去芦头),杏仁49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气喘急,腹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50、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葛根1两(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3日不解,头痛,肌肉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衣盖汗出愈。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51、川芎散

处方石膏2两,川芎5钱,白附子1两,甘草、羌活、菊花、地骨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目疾,早晨两眦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52、黑神散

处方当归1两,熟地1两,白芍1两,甘草1两,蒲黄1两,干姜(炒黑)1两,雄黑豆2两(炒有烟),人参7钱,川芎5钱,香附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胎前产后诸证。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酒和童便调下。热甚,减干姜,加黄芩。

摘录《便览》卷四

处方53、麻黄石膏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6两,石膏8两,甘草(炙)2两,白术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

功能主治风水遍身肿,骨节疼痛,恶风脚弱,汗出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2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每日3次。服讫复令汗出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处方54、麻黄如圣饮

处方苍术、麻黄、干葛、川芎、防风、白芷、柴胡、白芍、人参、当归、甘草、半夏、黄芩、乌药。

功能主治刚痉。

用法用量如口噤咬牙,便实,加大黄。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处方55、蠲痛汤

处方金毛狗脊(先用火燎去黄毛,令净,锉碎再炒,以香为度)2两,川萆薢(锉,微炒)2两,天麻(温水洗净,锉,焙)2两,大附子(炮,去皮脐)2两,薏苡仁(炒香)2两,酸枣仁(湿汤浴过,去皮,焙)2两,人参(去芦)2两,杜仲(去粗皮,锉,文武火炒丝断为度)1两半,白术3分,柏子仁(生)3分,甘草(炙)3分,羌活1两,川续断(去苗,焙)1两,当归(温水洗净,切片,焙)1两。

功能主治湿痹,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10片或7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通口服,每日2次。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56、漏芦

处方漏芦3钱,赤芍1钱半,当归3钱,川芎1钱,枳壳1钱半(炒),木香1钱半,桔梗1钱,刺角3枚,白芷1钱半,甘草5分。

功能主治乳汁不出,脉沉滞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素多郁怒,血气壅结而乳窍不通,故乳房肿胀,乳汁不出。漏芦疏利以通乳窍,赤芍破血,以行血滞,当归养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枳壳破滞气以行气化,木香调中气以醒脾胃,桔梗开提气血,白芷通利阳明,甘草缓中解毒,角刺退肿攻坚。水煎,温服,使气行血活,则阳明经气肃清,而冲脉之血无不上荣,安有乳窍不通,乳汁不出之患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57、麻黄散

别名海桐皮汤

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天门冬3两(去心,焙),汉防己1两,海桐皮1两(锉),丹参1两,桂心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甘草2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湿痹,肌肤不仁。

用法用量海桐皮汤(《圣济总录》卷二十)。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58、樗皮散

处方樗根白皮2两,槐角仁4两,枯白矾2两,甘草(炙)。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下血及血痢,下后不止。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用量原缺。

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一

处方59、蠲痛汤

处方陈皮8分,甘草(生用)、当归5分,桔梗(米泔浸,切)6分,茯苓6分,羌活5分,薄桂2分,前胡7分,防风2分,贝母7分(用柳条烧灰水浸透,糯米炒),苍术5分(泔浸)。

功能主治两膊痛,并胳膊肩痛,属痰所为者。

用法用量水1钟半,加生姜3片,大枣2个煎,临服再入姜汁、竹沥各3茶匙。

摘录《便览》卷一

处方60、槐角煎丸

处方天麻1两,川芎1两,甘草(炙)1两,黄药子1两,甘菊花1两,人参1两,何首乌1两5钱,苦参1两5钱,荆芥穗2两,防风2两,槐角(并仁,另放)4两,皂角(不蛀者)4两(水1斗煮软,揉汁去滓,取仁熬成膏子,其皂角取肉研成膏子为用者)。

制法上除皂角膏外,槐仁与诸药为细末,入膏内溲和,炼蜜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疮疡瘰疬,疥癣赤肿等疮。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竹叶汤送下。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