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附子的处方(八十五)

浏览

附子,辛;甘;性热;有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小编整理出含有附子的处方共518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5041~5100共60个。

处方1、救呆至神汤

别名收呆至神汤(《串雅内编》卷一)。

处方人参 柴胡 当归 白芍 半夏 甘草 生枣仁 天南星 附子 菖蒲 六曲 茯苓 郁金

功能主治治呆病,因郁抑不舒,愤怒羞恚所致者。

用法用量用量均须大于常人,水煎灌服。少顷人困欲睡,听其自醒,切勿惊动。使其自醒则全愈,惊醒则半愈。

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处方2、桂附理中汤加减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附子10克,肉桂3克(分冲),丹参15克,鸡血藤20克,当归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地胆草15克。

功能主治健脾温肾,化瘀行水。主脾肾阳虚,血瘀气滞,水湿内停。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戴锦成方

处方3、滋阴百补丸

处方香附子5C0克(炒,去毛,分四制,酒浸125克,盐水浸125克,醋浸125克,童便浸125克,俱炒,焙干)益母草250克(端牛:日采,去土)当归180克(酒洗)川芎120克 熟地黄120克(酒洗)芍药90克(炒)白术120克 人参 茯苓 玄胡索(炒)各60克 甘草(炙)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劳伤,气血不足,阴阳不和,乍寒乍热,心腹疼痛,不思饮食,尫羸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空腹时用缩砂汤、或醋汤、或酒、或滚水任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

处方4、木香附子汤

处方附子21克(炮,去皮、脐)南木香30克(不见火)

功能主治治急中风不语,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肢体瘫痪。

用法用量上药切片,量病势重,则分作二服,轻则分作四服。每服用水220毫升,加生姜20片,煎至75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间服小续命汤一服。如急中,附子不炮。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处方5、鹿茸散

处方鹿茸60克(去毛,涂酥,炙令微黄)羊踯躅30克(酒拌,炒令干)韭子30克(微炒)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桂心30克 泽泻30克

制法上药捣细为散。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治小便不禁,阳痿脚弱。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粥汤调下6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

处方6、茸附汤

处方鹿茸(去毛,酒蒸)30克 附子(炮,去皮,脐)30克

制法上药哎咀,分作四服。

功能主治治精血俱虚,荣卫耗损,潮热自汗,怔忡惊悸,肢体倦乏。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0片,煎至240毫升,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7、菖蒲益智丸

处方菖蒲 远志 人参 桔梗 牛膝各38克 桂心23克 茯苓53克,附子30克

制法上八味,研为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心益智。主健忘,神志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7丸,加至20丸,日二次,夜一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

处方8、全蝎散

处方全蝎12个(用新薄荷叶夹缚,慢火炙五次,酒浸开)僵蚕7.5克(炒,用新薄荷叶缚,慢火炙五次,酒浸开)南星(去脐,炮七次,切片,加生姜30克,薄荷5叶,捣成饼)防风 天麻(煨)琥珀 甘草(炙)辰砂(飞)川芎 附子(炮)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痫。

用法用量一岁0.5克,二岁1.5克,薄荷汤下。

摘录《诚书》卷八

处方9、玉肌散

处方绿豆500克 滑石 白芷 白附子各6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湿雀斑、酒刺、白屑风、皮肤作痒者。

用法用量每用30克,早晚洗面时,汤调洗患处。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10、四物补肝散

处方熟地黄(焙干)60克 香附子(酒制)川芎 白芍(酒洗,炒)当归身(酒洗,炒)夏枯草各24克 甘草1.2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养血补肝。治妇人产后血虚,肝火上升,眼目涩痛,午后至夜昏花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6~9克,食后用滚白汤送下。

备注方中熟地黄、当归养血补肝为君;夏枯草清肝泄热为臣;甘草益元气而补脾胃,白芍抑肝木而补脾和血为佐;川芎助清阳之气上升,香附理气散郁为使。配合同用,共奏养血补肝,兼清肝热之功。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处方11、万字丸

处方白花蛇(去皮、头、脏、骨)1条 白蒺藜21克 白僵蚕30克 白附子30克 威灵仙30克 枫子肉30克 土麻仁180克 川黄连(乳蒸)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治麻疯。

用法用量早、晚空腹各服15克,温开水送下。红晕不退,加白附子15克,僵蚕15克,茶清送下。

摘录《疯门全书》

处方12、附子汤

处方附子15克(炮)茯苓9克 人参6克 白术12克 芍药9克

功能主治温经助阳,祛寒除湿。治少阴阳虚,寒湿内侵,背恶寒,身体骨节疼痛,口中和,手足寒,脉沉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三服。

备注方中重用炮附子温经壮阳;人参补益元气;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芍药和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经助阳,祛寒除湿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13、麋角丸

处方麋角250克(镑细,以牛乳少许拌和得所,于小甑子内以大麦压蒸一伏时)黄耆 补骨脂 当归 龙骨各60克 韭子90克 蛇床子 石龙芮 覆盆子 附子 远志 续断 石斛 柏子仁各30克 人参1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肾气久弱,阴下湿痒,小便遗失,夜梦鬼交,精泄不禁。

用法用量空腹及晚食前以温酒下30丸。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九

处方14、附子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30克 黄耆120克 甘草(炙,锉)15克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50克 防风(去叉)15克

制法上五味,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散寒祛风。治历节风疼痛,日夜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大枣2枚(去核),生姜一枣大(擘碎),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日二夜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15、蛇蝎续命汤

处方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全蝎(炒)独活(去土)天麻 附子(炒,去皮、脐)人参 防风 肉桂(去粗皮)白术 藁本 白附子(炮)赤箭 川芎 细辛(去叶)白僵蚕(去土灰,炒)甘草(炒)半夏(汤浸,细切)白茯苓(去皮)麻黄(去节,水煮三沸,去沫,细切)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卒中急风,牙关紧急,精神昏愦,口眼歪斜,不省人事,痰涎不利,喉中作声。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0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一

处方16、硫黄丸

处方硫黄 矾石 干姜 附子 乌头 桂心 细辛 白术 桔梗 茯苓各60克

制法上十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阳气极虚,寒饮停积胸中,心腹满痛,气急不下饮食者。

用法用量用酒送服10丸,每日三次。渐加之,以知为度。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处方17、增损泽兰丸

处方泽兰 甘草 当归 芎藭各53克 附子 干姜 白术 白芷 桂心 细辛各30克 防风 人参 牛膝各38克 柏子仁 干地黄 石斛各45克 厚朴 藁本 芜荑各15克 麦门冬60克

制法上药二十味,研为细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产后气血阴阳俱虚所致的诸病。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处方18、降气汤

处方前胡 五加皮(姜汁涂炙)厚朴(姜浸一宿炒)黄耆(去芦)当归 紫苏子(微炒)甘草(炙)肉桂(不见火)陈皮(去白)半夏曲(炙)各30克 干姜(炮)人参 附子(炮,去尖)羌活 桔梗(炒)各15克

制法上药十五味,同作粗末。

功能主治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膈壅痰实,咳嗽喘满,咽干不利,头目昏眩,腰脚无力,四肢倦怠,风湿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入紫苏3叶,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食后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19、瘦胎饮子

别名福胎饮(《本草纲目》卷十四)。

处方香附子(炒)120克 缩砂(炒)90克 甘草(炙)3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功用】缩胎易产。妊娠九至十月服之预防难产。

用法用量每服6克,米汤调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处方20、七气手拈散

处方玄胡索 小茴香 白芍药 干漆(炒)枳壳各6克 黄连 石菖蒲 香附子 苏叶各4.5克 没药 乳香各3克 甘草1.8克

制法上药锉散,分二次服。

功能主治治妇女产后心气攻痛。

用法用量每次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证治准绳.女科》卷五

处方21、补元散

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 黄耆(蜜炙)苦葶苈 山药各30克 木香15克 附子1个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水肿消后,服之调补。

用法用量每用6克,加生姜、大枣各少许,以水150毫升,煎取90毫升,去滓,不计时温服。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九

处方22、聚宝丹

处方人参 茯神 琥珀 天麻 直僵蚕(炒)防风 南星(泡)白附子(生)全蝎(炙)乌蛇肉(酒浸,焙)各3克 朱砂1.5克 麝香少许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慢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菖蒲汤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方》卷二

处方23、过期饮

处方熟地15克 当归9克 白芍(酒炒)4.5克 川芎3克 肉桂3克(去皮)炮姜3克 附子3克 香附(酒炒)6克 艾叶(酒炒)3克

功能主治治不孕,经候过期,脉来迟涩。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七

处方24、熟附子散

处方熟附子(去皮)枯矾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下血虚寒,日久肠冷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米饮送下。

备注本方原书名熟附子丸,但与剂型不符,故改。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处方25、十神汤

处方川芎 甘草(炙)麻黄(去根、节)升麻各120克 干葛420克 赤芍药 白芷 陈皮(去瓤)紫苏(去粗梗)香附子(杵去毛)各12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时气瘟疫,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咳嗽、鼻塞声重及风寒湿痹等。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如发热头痛,加连须葱白三茎;中满气实,加枳壳数片。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26、固经丸

处方黄芩(炒)白芍(炒)龟版(炙)各30克 黄柏(炒)9克 椿树根皮23克 香附子7.5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止血固经。治经水过多,及崩中漏下,舌红,脉弦数。

用法用量每次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白汤送下。

备注方中龟版、芍药壮水制火,潜阳敛阴;黄芩、黄柏、椿根皮清热止血固经;香附调气和血。诸药合用,壮水制火,血热得清,而经血可止。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方类聚》卷二一○引《新效方》补。

摘录《丹溪心法》卷五

处方27、芦荟散

处方芦荟 防风(去叉)各15克 白附子(炮)白术 天麻 白芷各30克 丹砂(研)龙脑(研)各4克

制法上药八味,捣为细散。

功能主治治头风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0.5克,葱白、薄荷茶调下,食后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28、消臌至神汤

别名八宝串、消膨至神汤(《串雅内编》卷三)。

处方茯苓30克 人参21克 雷丸9克 甘草60克 萝卜子21克 白术15克 大黄18克 附子3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消积杀虫。治气臌,血臌,食臌。

用法用量用水2.5升、煎至500毫升,早服250毫升,必然腹内雷鸣,少顷必下恶物甚多,再服药250毫升,又大泻大下,至黄昏而止。淡米饭汤饮之,不再泻。

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处方29、实脾散

处方大附子1个(炮,去皮、脐)草果子(去皮)干姜(炮)各60克 甘草30克(炙)大腹(连皮)6个木瓜1个(去瓤,切片)

制法上药用水子砂器内同煮至水一半,劈开干姜,心内不白为度,不得全令水干,恐近底焦,取出锉焙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阳不足,周身浮肿。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日午用沸汤点服。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四

处方30、举肛丸

处方半夏 天南星 枯白矾各15克 枯红矾 鸡冠花(炒)白附子各150克 诃子肉(煅)黑附子(生)积壳各30克 猬皮2枚(炙)瓜蒌1枚(烧存性)胡桃仁15枚(烧存性)

制法研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收涩固脱,温中祛寒。治寒湿泄泻,延久不愈,肛门下脱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温开水送下。

备注方中半夏、南星燥湿健脾;二矾、胡桃灰、瓜蒌灰、诃子收涩固脱;白附子温中祛寒;鸡冠花、刺猬皮、枳壳祛风胜湿,并兼收敛之功。诸药合用,有收涩固脱,温中祛寒之效。

摘录《医方考》卷三

处方31、半夏饮

处方半夏(生姜汁炒黄)干姜(炮)各30克 枣肉(焙)附子(炮裂,去皮、脐)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15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红豆蔻(去皮)各7.5克 木香4克 草豆蔻(去皮)2枚

制法上九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健脾和胃。主中焦有寒,脾胃不和,不能饮食,见食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4.5克,用水150毫升,蜂蜜5毫升,煎至11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32、附子粥

处方附子7.5克(炮裂,去皮、脐)干姜30克(炮裂,锉)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冷痢,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日煮粥时纳药3~6克,空腹时食之。以愈为度。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

处方33、消积化痞丹

处方白术150克 茯苓90克 六曲60克 地栗粉240克 鳖甲500克(醋炙)人参15克 甘草30克 白芍90克 半夏30克 白芥子30克 萝卜子15克 厚朴15克 肉桂9克 附子3克

制法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软坚消积。治痞块。

用法用量每日临睡服15克,温开水送下,即以美物压之。

摘录《石室秘录》卷二

处方34、顺元散

别名顺元煮散(《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乌头10克 附子(炮)天南星(炮)各5克 木香3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散寒顺气,化痰通络。治内外感寒,手足逆冷,虚汗不止,脉沉细。

用法用量久煎,温服。

摘录《苏枕良方》卷三

处方35、小续命汤

处方麻黄 防己 人参 黄芩 桂心 甘草 芍药 芎藭 杏仁各3克 附子2克 防风45克 生姜15克

制法上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中风垂危,身体缓急,口眼喎斜,舌强不能言语,神情闷乱者。

用法用量用水12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煎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处方36、秘方换腿丸

处方薏苡仁 石南叶 天南星(洗,姜制炒)川牛膝(酒浸,焙)肉桂(去粗皮)当归(去芦)天麻(去苗)附子(炮,去皮、脐)羌活 防风(去叉)石斛(去根)萆薢(微炙)黄耆(蜜炙)续断各30克 苍术(米泔浸)45克 槟榔15克 干木瓜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治肝肾虚弱,风寒湿邪下注腰膝,腿足沉重少力,移步迟缓,筋脉挛痛,不能屈伸,脚心隐痛,有妨履地;干湿脚气,赤肿痛楚,发作无时,呻吟难忍,面色黧黑,大便秘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木瓜汤吞下,日进二三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37、追风散

处方川乌(炮,去皮、脐、尖)防风(去芦、叉)川芎(洗)白僵蚕(去丝、嘴,微炒)荆芥(去梗)石膏(煅、研)甘草(炙)各30克 白附子(炮)羌活(去芦,洗,锉)全蝎(去尾针,微炒)白芷 天南星(炮)天麻(去芦)地龙(去土,炙)各15克 乳香(研)草乌(炮,去皮,尖)没药(细研)雄黄(细研)各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祛风邪,清头目,利咽膈,化痰涎。治新久偏正头痛,头晕目眩,心悸烦热,百节酸疼,鼻塞声重,项背拘急,或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入好茶少许同调,食后及临睡前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38、橘子仁汤

处方橘子仁 当归 萆薢 独活 肉桂 木猪苓 防风 附子 草乌 杏仁 赤芍药 甘草 厚朴 麻黄 没药 羌活 地黄 川乌 川芎 茴香各等分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湿腰脚疼痛,服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木瓜酒调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处方39、麋角既济丸

处方麋角1具(净水浸三日,刮去粗皮,镑为屑,盛在瓮瓶内,以牛乳浸一日,乳耗更添,直候不耗;于角屑上乳深二指以来,用大麦,只看瓶器大小,临时安顿甑内,约厚10厘米,上置瓶,更用大麦周延填实,唯露瓶口,不住火蒸一伏时;如锅内水耗,旋添汤,直候角屑蒸得细腻如面相似,即住火取出,细研)另用下项药:龙骨 山药 人参(去芦头)远志(去心)山茱萸 石菖蒲 赤石脂 朱砂(别研)五味子 全蝎(艾叶炒去毒)各60克 巴戟(去心)附子(炮,去皮、脐)补骨脂(炒)菟丝子(酒浸一宿,焙)天雄(炮,去皮、脐)五味子各00克 柏子仁(另U研)熟干地黄(洗,焙)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各12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以麋角膏子和匀,捣一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阳固精,益血驻颜。治水火不济,精神恍惚,梦寐纷纭,阳道不兴,耳内虚鸣,小便白浊,遗沥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九

处方40、桂枝姜附汤

处方桂枝18克 干姜9克 白术9克 熟附子9克

功能主治治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滓再煮取200毫升,每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41、芎芷香苏散

处方香附子(炒,去毛)紫苏各90克 陈皮(去白)川芎 白芷各60克 甘草(炙)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发热,头痛项强,百节酸痛;伤风咳嗽声重,鼻流清涕,腰背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21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六引《管见大全良方》

处方42、朴消荡胞汤

别名荡胞汤(《千金翼方》卷五)。

处方朴消 牡丹皮 当归 大黄 桃仁(生用)各3克 细辛 厚朴 桔梗 赤芍药 人参 茯苓桂心 甘草 牛膝 橘皮各1克 虻虫10枚 水蛭10枚 附子6克

制法上十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温肾暖胞,荡涤瘀血。治妇人寒瘀阻于胞宫,久不生育。

用法用量清酒1升、水1升,煮取600毫升,分四次服,日三夜一,覆取微汗。

备注原书中云,此方服后必下瘀血如赤小豆汁。如瘀血不尽,可加阴道坐导药(皂荚、山茱萸、当归各3克,细辛、五味子、干姜各6克,大黄、矾石、戎盐蜀椒各1.5克,诸药共为细末,用绢袋装,纳入阴道内,小便时去除,另换新袋)。此外,如病人体质过分亏虚,服本方后胸闷难受,可饮酢饭或冷米饮解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

处方43、七气汤

别名大七气汤(《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京三棱 蓬莪术 青橘皮 香附子(去毛)陈桔皮(洗)桔梗 藿香叶 桂心 益智各45克 甘草(炙)9克(胡氏《经效方》有沉香15克,无陈橘皮)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七情相干,气道壅滞,致成六聚,状如症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疼痛,攻刺腰胁,上气窒塞,喘咳满闷,小腹膜胀,大小便不利,或复泄泻,淋沥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2片,大枣2枚,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处方44、复春丸

处方萆薢120克 破故纸(炒)杜仲(去丝)胡芦巴(炒)木通各60克 骨碎补(去毛)虎骨(酥炙)乳香(研)槟榔 没药 木香各30克 甜瓜子(炒)60克 牛膝(去芦,酒浸,焙干)巴戟(去心)各60克 胡桃仁100个(去皮,另研极细)黑附子30克(炮)

制法上为细末,再与胡桃仁同研极细,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肾不足,风湿侵袭,手足麻痹,筋骨疼痛,不能屈伸。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二

处方45、术附汤

处方白术12克 附子(炮,去皮、脐)4.5克 甘草(炙)6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中湿。脉细,自汗,体重。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7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46、十全济阴丸

处方当归身(酒洗)熟地黄 香附子(童便煮)各120克 干山药 白术各75克 枸杞子 人参各60克 艾叶60克(去梗、筋,同香附用陈醋、老酒煮一时,捣烂焙干)川芎 白芍药 牡丹皮 紫石英(火锻淬)各45克 泽兰30克 紫河车1具(在净水内洗去秽血,用银针挑去紫筋)

制法上药咀片,同河车人砂锅内,用陈老酒750毫升、陈米醋250毫升、清白童便250毫升、米泔水750毫升和匀,倾人锅内,浮于药寸许,如尚少,再加泔米,盖密,用桑柴火慢煮,以河车溶化汁干为度。同取出,用石臼捣烂为饼,日晒夜露三昼夜,焙干为末,炼蜜捣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血,益气,调经。治气血两虚,月经不调,久不怀孕。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渐加至9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月经过期而行,或少或不行,属血寒血少者,加桂心15克(夏月9克)、炙黄耆30克;先期而来属血热者,加炒黄芩60克,酒制生地黄45克;腹痛者,加白芍药30克;经将行而腹先痛者,加酒炒延胡索30克,陈皮24克,广木香、柴胡各15克;经水行后作痛者,加炒干姜9克,白茯苓30克,桂心夏月6克,余月15克;经行三五日后,腹中绵绵作痛,或淋漓不止者,加广木香15克,柴胡18克;经水紫色及黑色者,加黄芩30克,炒黄柏30克,酒浸生地黄45克;过期行经而色淡者,肥人则有湿痰,加白茯苓、陈皮、苍术(米泔浸一宿,盐水炒)各30克,白术15克,减熟地黄30克;瘦人则血虚少,加桂心15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萝卜。

摘录《济阴纲目》卷六

处方47、渗湿汤

处方厚朴60克 丁香 甘草 附子各30克 砂仁 干姜 肉果(面裹煨透)高良姜各24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温胃除湿。治脾胃虚寒,四肢困倦,骨节酸疼,头晕鼻塞,恶风,多虚汗,痰饮不清,胸满气促,心腹胀闷,两胁刺痛,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生姜3片,大枣3枚,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扁鹊心书》卷下

处方48、朴附汤

处方大附子1枚(生用,去皮,碎如骰子块大小,用生姜自然汁浸,炒干)川朴(去皮,与附子等分,碎如骰子块大小,用生姜自然汁三浸三炒)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久发寒疟,心腹膨胀,不喜饮食,脉来浮迟而弱。

用法用量病轻者,每用12克,以水20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7枚,同煎至140毫升,温服。病重者酌情加大剂量。

摘录《续易简方》卷三

处方49、点头散

处方川芎(生)60克 香附子(去毛)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偏正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3克,好茶清调下。

摘录《百一选方》卷九

处方50、实脾散

别名实脾饮(《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厚朴(去皮,姜制,炒)白术 木瓜(去瓤)木香(不见火)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炮,去皮、脐)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温脾暖肾,利水消肿。治阳虚阴水,下半身肿较甚,胸腹胀满,身重食少,手足不温,大便溏,小便短。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1枚,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备注方中附子、干姜温养脾肾,扶阳抑阴;厚朴、木香、大腹皮、草果仁下气导滞,化湿利水;茯苓、白术,木瓜健脾和中,渗湿利水;甘草、生姜、大枣益脾温中。诸药合用,共奏温脾暖肾,利水消肿之功。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51、伊祁丸

别名蛜祁丸(《普济方》卷一一二引《卫生家宝》)。

处方伊祁(头尾全者)桃仁(生)白附子 阿魏 桂心 白芷 安息香(用胡桃瓤研)各30克 没药22.5克(上八物用童便1升,无灰酒400毫升,银器内熬令厚)乳香22.5克 当归 北漏芦 牛膝 芍药 地骨皮(去土)威灵仙 羌活各30克

制法上药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鹤膝风,及腰膝风缩;风疰,手足指节皆如桃李,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暖酒化下1丸。

摘录《苏沈良方》卷二

处方52、益志汤

别名益智汤(《证治准绳·类方》卷六)。

处方鹿茸(酥涂炙,去毛)巴戟(去心)熟干地黄(酒浸)枸杞子 苁蓉(酒浸)牛膝(酒浸)附子(去皮、脐,炮)桂心(不焙)山茱萸 白芍药 防风(去叉)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末为散。

功能主治治右肾虚寒,小便频数,遗精白浊,腰胁引痛,咳嗽短气,四肢烦疼,耳呜面黑,骨蒸潮热,头晕目眩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姜5片,盐少许,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53、生姜五味子汤

处方五味子9克 生姜15克 紫菀3克 半夏6克(洗)吴茱萸3克 款冬花1.5克 细辛3克 附子9克(炮)茯苓12克 甘草6克(炙)桂心3克

制法上十一味,切。

功能主治温肺化饮,散寒止咳。治咳嗽。

用法用量以水一升,煮职500毫升。分三次温服。老人可服50毫升。

注意服药期间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羊肉、饧、生菜、醋物、生葱。

摘录《外台秘要》卷九引《小品方》

处方54、大活络丹

处方白花蛇 乌梢蛇 威灵仙 两头尖(俱酒浸)草乌 天麻(煨)全蝎(去毒)首乌(黑豆水浸)龟版(炙)麻黄 贯仲 炙草 羌活 官桂 藿香 乌药 黄连 熟地 大黄(蒸)木香 沉香各60克 细辛 赤芍 没药(去油,另研)丁香 乳香(去油,另研)僵蚕 天南星(姜制)青皮 骨碎补 白蔻 安息香(酒熬)黑附子(制)黄芩(蒸)茯苓 香附(酒浸,焙)元参 白术各30克 防风75克 葛根 虎胫骨(炙)当归各45克 血竭(另研)21克 地龙(炙)犀角 麝香(另研)松脂各15克 牛黄(另研)片脑(另研)各4.5克 人参90克

制法上药五十味,为末,蜜丸,如桂圆核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主中风瘫痪,痿痹痰厥,拘挛疼痛,痈疽流注,跌扑损伤,小儿惊痛,妇人停经。

用法用量陈酒送下。

摘录兰台轨范》卷一引《圣济》

处方55、增损乐令汤

处方黄耆 人参 橘皮 当归 桂心 细辛 前胡 甘草(炙)茯苓 麦门冬(去心)芍药各60克 附子(炮,去皮、脐)熟地黄各30克 半夏(汤洗)75克 远志23克(去心)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诸虚不足,小腹急痛,胁肋腆胀,脐下虚满,胸中烦悸,面色萎黄,唇干口燥,手足逆冷,体常自汗,腰背强急,骨肉酸疼,咳嗽喘乏,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个,煎至28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腹满食少,去枣;下焦虚冷,不甚沿,小便数者,倍人参、当归、附子;烦渴引饮,加栝楼根;遗泄、白浊,加龙骨、白蔹;小便急,引心痛者,加干姜。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处方56、麻黄附子甘草汤

处方麻黄6克(去节)甘草6克(炙)附子3克(炮)

功能主治助阳发汗。治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7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摘录《伤寒论》

处方57、加味参附汤

别名加减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卷八)。

处方大附子75克(炮)大人参30克

制法上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脏腑虚寒,下痢纯白,状如鱼脑,脐腹冷痛,日夜无度,手足逆冷,或有呕逆,全不入食,饮食欲温而恶冷,六脉沉绝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0片、丁香15粒、米10克,煎至21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八

处方58、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处方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生姜6克(切)附子5克(炮)

功能主治治太阳病,误用下法后,脉促胸满,微恶寒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调养如桂枝汤法。

摘录《伤寒论》

处方59、加味龙虎散

处方苍术30克 草乌 黑附子各6克 全蝎15克 天麻9克

制法为末。

功能主治治积聚症瘕,内伤生冷,外中风寒,腰脚膝胫曲折挛拳,筋骨疼痛,经年不能常履者。

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淋黑豆酒调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60、伊祁丸

处方伊祁(即全蝎)15克(点醋微炒)穿心巴戟(糯米炒,候黄赤色,去米不用)黑附子(炮,去皮、脐)羌活 沙苑白蒺藜(慢火微炒)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肾虚风上攻,头旋,项筋急,眼有黑花,耳内虚鸣。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盐酒送下15~20丸,食后、临卧米饮下。

摘录《博济方》卷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