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附子的处方(六十)

浏览

附子,辛;甘;性热;有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小编整理出含有附子的处方共518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541~3600共60个。

处方1、地榆饮子

处方香附子、新地榆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便尿血,凝涩。

用法用量各煎汤,先服附子汤3-5呷,次服地榆汤至尽。未效再服。

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全生指迷方》,名见《鸡峰》卷十

处方2、灵液丹

处方硫黄(打碎)1两,附子(去皮脐,切如绿豆大)1两,绿豆4两(用水1碗煮干,焙)。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中虚寒,聚积痰饮,食饮不化,噫醋停酸,大便反坚,心胸胀满,恶闻食气。及妇人妊娠恶阻,呕吐不纳食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卷十一

处方3、军门一笑膏

处方白芷2两,川萆薢2两,防风2两,罂粟壳2两,甘松2两,川羌活2两,三奈2两,川独活2两,藁本2两,高良姜2两,官桂2两,大茴香2两,秦艽2两,小茴香2两,麻黄2两,威灵仙2两,川椒2两,真附子4两,草乌4两,天南星4两,干美4两,穿山甲4两,大黄4两,闹杨花(火酒拌炒)4两,半夏4两,老葱2筋,老姜2筋,制松香4斤,土硫黄1斤,密陀僧1斤,广木香5钱,乳香(去油)3钱,没药(去油)3钱,潮脑1两,麝香3钱。

制法老姜以上各药用麻油3斤、桐油半斤浸,熬枯去滓,复入净锅内,熬至滴水成珠;入制松香、土硫黄、密陀僧,为细末,收成膏冷定;再下广木香、乳香、没药,为细末,搅匀;再下潮脑、麝香,和匀,收贮。

功能主治寒湿诸疯疼痛,贴骨痈疽。

用法用量任摊用。

摘录《疡医大全》卷七引《邵氏秘书》

处方4、安脾散

处方白术、白豆蔻仁(炒)、香附子(炒)、人参、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脾胃病。

用法用量白汤点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处方5、艾叶

处方艾叶1两(微炒),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龙骨1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芎藭3分,当归3分(锉,微炒),熟干地黄1两半,赤石脂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硫黄3分(细研),缩砂半两(去皮)。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赤白带下,日夜不止,身体黄瘦,不思饮食;妇人漏下,淋漓不断。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6、甘竹沥汤

别名(?堇)竹沥饮

处方甘竹沥1斗,生姜3两,防风3两,甘草(炙)3两,防己1两,麻黄(去节)1两,人参1两,黄芩1两,白术1两,细辛1两,茵芋1两,秦艽1两,桂心1两,附子1枚(大者,炮)。

功能主治卒中恶风噎倒闷,口噤不能语,肝厥,尸蹷,死不识人,闭目,灸针不知痛,风狂。

用法用量(?堇)竹沥饮(《圣济总录》卷六)。

注意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葱、生菜、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深师方》

处方7、白蔹散

处方白蔹(炮)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黄芩(去黑心)1两,干姜(炮)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羊踯躅半两(蒸熟,炒干)。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头项及面上白驳,渐长如癣,但白红色。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1钱匕,酒调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处方8、白吹药

处方山豆根8分,薄荷4分,白附子1片,硼砂5分,青鱼胆5分,细辛5分,真麝香3分(孕妇忌用),僵蚕6分,上冰片5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听用。

功能主治中蜈蚣毒而舌出者。

用法用量用时以雄鸡冠血1碗,入药于血内,将舌放在血内。

摘录《经验秘方》卷下

处方9、加减圣神汤

处方人参1两,生黄耆1两,当归5钱,金银花2两,白芥子3钱,附子1钱。

功能主治阴疽。

摘录《洞天奥旨》卷五

处方10、白花蛇散

处方白花蛇肉1两(酒浸,炙微黄),白僵蚕1两(微炒),麝香1分(细研),朱砂1两(细研),羌活2两,秦艽1两(去苗),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当归1两,牛膝1两(去苗),芎藭1两,萆薢1两(锉),干蝎1两(微炒),防风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更研令匀。

功能主治一切风。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暖酒调下。

注意忌生冷、鸡、猪肉等。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11、白花蛇丸

处方白花蛇(酒浸,去骨取肉,炙)1两,人参半两,蝉壳(洗泥土)半两,干蝎(去土,炒)半两,天麻半两,白僵蚕(洗,炒)半两,萆薢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芎藭半两,白芷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狼毒3分(炮),生犀(锉末)半两,龙脑3钱(别研),雄黄1两半(细研,水飞),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风邪客于机关,筋脉缩急,肢体拘挛。

用法用量每服1丸,茶、酒任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处方12、归附汤

处方当归半两(去芦),附子1两(炮,去皮脐)。

功能主治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13、完臂汤

处方当归5钱,白芍5钱,柴胡2钱,羌活2钱,半夏2钱(制),白芥子2钱,陈皮1钱,秦艽2钱,附子3分。

功能主治两臂生痈。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外科医镜》

处方14、附子丸

处方附子半斤(生用),硫黄2两(细研,水飞过)。

制法以新汲水浸附子七复时,每一复时换水一遍,并不令见日气。日数足,阴干,去皮脐,为末,加硫黄搅令匀。以羊肾三对,去筋膜,研,以酒3升煮令稠,和药末,看硬软得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下元。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15、快气汤

处方缩砂仁8两,香附子(炒去毛)32两,甘草(爁)4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快气美食,温养脾胃。主一切气疾,心腹胀满,胸膈噎塞,噫气吞酸,胃中痰逆呕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盐汤点下。

摘录《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处方16、加减右归饮

处方熟地6钱,萸肉2钱,淮山药(炒)2钱,肉苁蓉(酒洗淡)3钱,杞子2钱,肉桂(去皮,另炖)4分,附子(制)1钱,油当归3钱。

功能主治阳虚阴结,而大便不通者。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处方17、立效散

处方白附子(炮)2两,橘红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疟。

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下,未发以前2-3时辰连进1-2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处方18、白术丸

别名桂心白术丸

处方白术1两,木香半两,诃黎勒皮半两,当归半两(锉碎,微炒),桂心半两,芎藭半两,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蓬莪术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脾胃气虚弱,腹中冷痛,时复呕吐,不能下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桂心白术丸(《鸡峰》卷十五)。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19、何首乌散

处方何首乌3分,羌活3分,威灵仙1两,当归3分(锉,微炒),羚羊角屑3分,防风半两(去声头),赤箭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赤芍药3分,芎䓖3分,牛膝2两(去苗)。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身体骨节疼痛,或手足麻痹,腹胯沉重,牵拽不随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豆淋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20、当归汤

处方当归(切,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赤芍药1两,槟榔(锉)1两,木香1两,桔梗(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术1两,诃黎勒(煨,用皮)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寒气入客,胸胁引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处方21、风痫汤

处方生地汁2钱,竹沥2钱,防风2钱,生姜2钱,石膏2钱,麻黄(去节)2钱,龙脑5分,桂枝1钱,防己1钱半,附子(制)1钱半。

功能主治风痰闭膈;烦闷无知,不言目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八

处方22、加味参术附姜汤

处方人参5钱,白术5钱,肉豆蔻1枚,附子3分,干姜1钱。

功能主治冬月伤寒,至10日,太阴脾土受邪,恶寒呕吐。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一

处方23、加味复元丹

处方附子(炮)5钱,桂心5钱,白茯苓1两,巴戟(去心)1两,白术1两,萆薢1两,山药1两,破故纸(炒)1两,砂仁1两,泽泻1两,茴香(炒)1两,肉苁蓉(酒浸,去甲、心,焙)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肾俱虚,发为水肿。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米饮送下。

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六

处方24、防风散

处方防风3分,麻黄3分,芍药3分,防己1两,桂心1两,黄芩1两,白术1两,附子1两(炮),羚羊角屑1两,甘草半两,人参半两,芎䓖半两,独活半两,升麻半两,石膏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卒暴风,口面僻斜,半身不遂,语不转,服竹沥汤方药不除者。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水1大盏半,加竹沥2合,生姜1分,同煎9分盏,去滓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25、艾曲散

处方艾曲1升(生),干姜1两,细辛1两,椒目1两,附子1两,桂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利小便,消肿。主痢后或产后虚肿,水肿。

用法用量每服2-3钱,温酒调下。

注意忌猪肉、生葱、生菜。

摘录《鸡峰》卷十九

处方26、汉防己散

处方汉防己1两,芎藭1两,桂心1两,麻黄1两(去根节),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锉),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风湿痹,四肢拘挛急痛,心胸壅,气喘促。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27、白蛇浸酒

处方白花蛇1条(半斤重者),虎胫骨1条,当归1两半,川芎1两半,附子2两,桂心2两,熟地黄2两,山茱萸2两,萆薢2两,石斛2两,细辛2两,黄耆2两,天麻2两,独活3两,枳壳1两,肉苁蓉2两半。

制法上锉细,以生绢袋盛,好酒3斗于瓷瓮子内密封,浸7日后开。

功能主治风痹,骨髓及腰脚疼痛,行步稍难;兼风毒走注,皮肤痒痛不知。

用法用量随性暖饮,常令醺醺,勿令大醉。其酒旋添,酒味薄即换药。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九引《可用方》

处方28、壶公丹

处方附子1个(半生半熟,以面包煨),倍子5钱(炒微黑),麻黄5钱,枯芩5钱,甘草节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回阳化毒。主诸般肿毒阴症。

用法用量用米醋调涂留头。

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处方29、附芎散

处方大川芎2个(锉作4片),大附子1个(生,和皮,为末)。

制法上以水和附子末如面剂,裹川芎作四处。如附子末少,加面少许裹毕,以针穿数孔,用真脑麝熏有穴处,纳香后再捻合其穴。如未觉内有香,即再熏一炷。细罗灰,用铫子纳热灰,炮熟末之。

功能主治头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葱茶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本事》卷二,名见《普济方》卷四十四

处方30、乐令汤

处方黄耆2两,人参2两,橘红2两,当归2两,肉桂2两,细辛2两,前胡2两,甘草2两,茯苓2两,麦门冬2两,芍药2两,附子1两,熟地黄1两,半夏1两半,远志1两半。

功能主治下血过多,发为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1盏半,加生姜5片,枣子1个,同煎,食前服。

摘录《易简方》

处方31、加味四柱散

处方人参(去芦)1两,白茯苓(去皮)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木香(湿纸包,煨过)半两,诃子(湿纸包,炮,取皮用)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脏腑虚怯,本气衰弱,脾胃不快,不进饮食,时加泄利,昼夜不息。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2片,大枣1枚,煎至6分服。

摘录《得效》卷五

处方32、白华散

处方蛤粉(水飞,研)、连翘、甘草(锉)、白药子、白附子(炮)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凉膈退热。主小儿肝热。眼赤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用麦门冬。熟蜜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处方33、加参八味丸

处方熟干地黄8两,山药4两,山茱萸4两,泽泻3两,赤茯苓3两,牡丹皮3两,桂(去皮)2两,附子2两,元参2两,赤芍药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虚小便难,并寒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赤茯苓汤送下,日3次;小儿用,丸如绿豆大,量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宋义叔方

处方34、白豆蔻丸

处方白豆蔻1两(去皮),诃黎勒2两(煨,用皮),黄耆1两(锉),沉香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肉桂1两半(去粗皮),木香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厚朴3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气不足,体重胸满,腹胁虚胀,食少无力,水谷不消,或时自利。

用法用量每服2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注意忌生冷、油腻、粘食。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35、附龙丸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伏龙肝(少用)、肉豆蔻(生用)。

制法上为细末,研饭为丸。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脏寒滑泄,或小儿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饭饮吞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引《澹寮》

处方36、独活散

处方独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桂心1两,汉防己半两,白术半两,麻黄1两(去根节),人参半两(去芦头),羚羊角屑半两,细辛半两,茵芋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秦艽半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卒中风。忽倒闷绝,口噤不语,气厥不识人,闭目不开,针灸不知痛处。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加竹沥1合,更煎2-3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37、独活散

处方独活2两,赤茯苓1两,汉防己1两,芎䓖1两,赤芍药1两,麻黄1两半(去根节),牛膝1两(去苗),当归1两(锉,微炒),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萆薢1两(锉),桂心2两,茵芋1两,防风1两(去芦头),羚羊角屑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偏风。手足不遂,肌肉顽痹。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食生冷、油腻、猪、鱼、鸡、狗肉。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处方38、白花蛇散

处方白花蛇2两(汤或酒浸,炙微黄,去皮骨),白附子1两(炮裂),磁石1两(烧,酒淬7遍,细研),天麻半两,狗脊半两(去毛),侧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萆薢半两(锉),白僵蚕半两(微炒),细辛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芎藭半两,白鲜皮半两,羌活半两,蔓荆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入磁石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风痹,关节不利,手足顽麻。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39、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1钱5分,白术1钱5分,白茯苓1钱5分,半夏1钱5分,天麻(火煨)1钱,陈皮1钱,僵蚕(酒炒,去丝)2钱,当归2钱,附子(滚汤泡去皮脐)6分,川芎8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下颏脱落。

用法用量加灯心40根,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六引《集验方》

处方40、白蔹散

别名赤小豆散

处方赤小豆4分,黄耆3分,芍药2分,白蔹2分,黄芩3分,桂心3分,附子(炮)2分,牡蛎2分(熬)。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十年痔,如鼠乳,脓出,便作血剧。

用法用量赤小豆散(《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摘录《外台》卷二十六引《古今录验》

处方41、白芷丸

处方白芷5两,干地黄4两,续断3两,干姜3两,当归3两,阿胶3两,附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所下过多,及崩中伤损,虚竭少气,面目脱色,腹中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1日4-5次。无当归,芎藭代,入蒲黄1两妙;无续断,大蓟根代。

摘录《千金》卷四

处方42、加味术苓汤

处方人参5钱,白术5钱,茯苓3钱,半夏2钱,竹沥1合,附子3分。

功能主治气虚呃逆,时作时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四

处方43、长生丹

处方大附子半两(取4两,东流水浸,早晚换之,冬3、春秋5、夏3日,去皮尖,铜刀切,晒干),清水半夏1两(亦浸,同前法,日足捣碎,日干之)。

制法上为末,用生面2两,生姜自然汁为丸,如芡实大,阴干,日日转动。

功能主治秘精壮阳。

用法用量每服3丸至9丸,日晚、空心茶、酒任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引《十便良方》

处方44、立命开阳汤

处方干河车2钱(切),破故纸1钱5分(合桃肉拌炒),益智仁1钱5分,附子片8分,当归1钱5分,茯苓2钱,白术1钱,小茴香1钱,木香6分,乌药1钱,煨姜3片。

功能主治肾气虚寒,腹痛下利,完谷不化,手足俱冷者。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45、百效膏

处方藿香1两5钱,艾绒1两5钱,蓖麻子1两5钱,生草乌1两5钱,荆芥1两5钱,乌药1两5钱,桂枝1两5钱,蜂房1两5钱,藁本1两5钱,秦艽1两5钱,全蝎1两5钱,枳壳1两5钱,灵仙1两5钱,桃仁1两5钱,黄芩1两5钱,玄参(去芦)1两5钱,木香1两5钱,独活1两5钱,杏仁1两5钱,肉桂(去粗皮)1两5钱,麻黄1两5钱,白鲜皮1两5钱,南星(生)1两5钱,归尾1两5钱,檀香1两5钱,僵蚕1两5钱,川附子1两5钱,牙皂1两5钱,竹节香附1两5钱,莱菔子1两5钱,生地1两5钱,苍术1两5钱,羌活1两5钱,紫荆皮1两5钱,贝母1两5钱,牛膝1两5钱,白蔹1两5钱,骨碎补1两5钱,防风1两5钱,赤芍1两5钱,清风藤1两5钱,苏木1两5钱,细辛1两5钱,五加皮1两5钱,川芎1两5钱,蝉退1两5钱,良姜1两5钱,大风子1两5钱,连翘1两5钱,丁香1两5钱,甘草1两5钱,山栀子1两5钱,鳖甲1两5钱,白及1两5钱,续断1两5钱,红花1两5钱,紫丁皮1两5钱,生半夏1两5钱,白芷1两5钱,苦参1两5钱,生血余3两,大黄3两,蜈蚣35条,蛇退2钱,槐枝8钱,桃枝8钱,柳枝8钱,桑枝8钱,榆枝8钱,松香4两,百草霜6两。

制法上药酌予碎断,用香油160两炸枯,过滤去滓,炼至滴水成珠。

功能主治散风活血止痛。主风湿流注,半身不遂,筋骨麻木,跌打损伤,积聚痞块,小儿疳积,女人症瘕。

用法用量每160两油,兑黄丹60两搅匀成膏,取出入水中浸出火毒后加热熔化摊贴。每张油重1钱5分,纸光。微火化开,贴患处。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46、赤金豆

别名八仙丹

处方巴霜(去皮膜,略去油)1钱半,生附子(切,略炒燥)2钱,皂角(炒微焦)2钱,轻粉1钱,丁香3钱,木香3钱,天竺黄3钱,朱砂2钱(为衣)。

制法上为末,醋浸蒸饼为丸,如萝卜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诸积不行,凡血凝气滞,疼痛肿胀,虫积,结聚症坚。

用法用量欲渐去者,每服5-7丸;欲骤行者,每服10-20丸,用滚水或煎药,或姜、醋、茶、蜜、茴香、使君煎汤为引送下;若利多不止,可饮冷水1-2口即止,盖此药得热则行,得冷则止也;如治气湿实滞膨胀,先用红枣煮熟取肉1钱许,随用7-8丸,甚者10-20丸,同枣肉研烂,以热烧酒加白糖少许送下;如治虫痛,亦用本肉加服,只用清汤送下。

各家论述①《景岳全书》:此丸去病捷速,较之消、黄、棱、莪之类过伤脏器者,大为胜之。②《医略六书》:寒凝坚积,症结于中,故痛急肿胀,厥逆不已。生附略炒,补火之功用稍峻;巴豆炼霜,荡涤之勇猛可除;丁香温中散滞;木香调气宽中;轻粉(??)涎透经络;皂角豁痰通窍门;朱砂镇心养液,竺黄凉心宁神,二物并能保护心主,使悍烈之药勿上僭。盖火旺土温则寒邪外散,而坚积自消,症结无不化,疼胀亦无不退矣。此扶阳涤结之剂,为症坚疼急肿胀之专方。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47、附苓丸

处方附子(炮)半两,白茯苓3钱,泽泻3钱,滑石3钱。

制法上为末,糊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溏泄,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3岁每服20丸,灯心汤送下。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处方48、决明散

处方石决明1两,草决明1两,丹丞明1两(又名丹丞石),青葙子1两,白芷1两,甘草1两,黄柏1两,黄连1两,谷精草1两,龙骨1两,蔓菁草1两,枳实1两,牡蛎1两,枸杞子1两,蛇皮(雄者5分,雌者5分,在草木屋上者雄者,沾土在地并谓之雌者)1两,羌活半两,白蒺藜半两,蝉蜕半两,白附子半两,黄耆半两,鱼子(活水中生下者)半两(其子滑,硫黄水温洗过),虎睛1个(切作7片子,每1度,杵罗1片,用文武火炙干入,候杵罗时1-7遍了尽,筛罗为度)。

功能主治一切眼疾。

用法用量上药每服7分,五更时披衣,以陈茶清调下,日午、临卧服之。

注意忌毒、鱼、面、猪肉、酒色等。

摘录《博济》卷三

处方49、加味四逆汤

处方附子、干姜、人参、甘草、吴茱萸。

功能主治伤寒阴毒证。

用法用量烦躁呕逆,加姜汁、半夏;渴者,去半夏,用水浸冷服之;面赤,加葱白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处方50、巴戟丸

处方巴戟天(去心)1两,茴香子(炒)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人参1两,附子(大者,炮裂,去脐皮)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末。别用羊肾2对,细切去筋膜,入盐半两,同研细,将药末同研得所,如干即入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心痛引脊背,如物所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处方51、附矾丸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2两,矾石2两(熬去汁)。

制法上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白淫过甚。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空心、夜卧清茶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三

处方52、加减八味丸

处方熟地5两,附子3两(炮),肉桂3两(去皮),萸肉3两,泽泻1两半,当归3两,吴茱1两半(醋泡,炒),阳起石3两(煅),干姜1两半(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阴内冰冷。不孕,脉细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川椒汤送下。

各家论述熟地补先天之血,附子补真阳之火,萸肉涩精秘气,肉桂暖血温经,当归养血脉以荣经脉,泽泻泻浊阴以清子宫,吴茱温肝逐冷,干姜暖胃祛寒,阳起石以壮阳暖子脏也。白蜜丸之,椒汤下之,使火壮阳回则寒冷消散而子宫温暖,何有阴冷之疴,以致不孕之愆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处方53、二温散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蓬莪术(煨,锉)1两。

功能主治心疝,冷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上锉散。每服1钱,用热酒调下,不拘时候;妇人醋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八

处方54、地黄汤

处方熟干地黄(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焙)1两,人参3分,柴胡(去苗)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芎穷3分,肉苁蓉(切,酒洗,焙)1两,黄耆(锉)1两,芍药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虚热不解,烦倦无力,困瘁。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55、白花蛇丸

处方白花蛇1条(酒浸3夕),白附子1两,天麻1两,牛膝1两,当归(酒浸)1两,何首乌2两,僵蚕1两(炒),威灵仙2两,羌活1两,独活1两,防风1两,萆薢1两,蔓荆子1两,苦参1两,甘草7钱(炒),石菖蒲2两(酒浸),蝉壳1两,白芍4两,川芎1两,苍耳草4两,雷丸3两,赤芍1两,风子肉3两,枳壳1两,雄黄5钱,皂角3两,乌药。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麻风。

用法用量方中乌药用量原缺。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七

处方56、补真丹

处方黑附子1两(煨),阳起石(火烧,酒淬)3钱,海马2钱,乳香3钱,雄黄(为衣)3钱,血竭3钱,石莲子(去壳皮心),黑锡(炒,去砂子)半两,石燕子(烧,以醋淬)1对,麝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兴阳固肾。主男子元脏虚冷。

用法用量方中石燕子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宣明论》卷十五

处方57、加减小续命汤

处方桂枝、白附子、川芎、麻黄、党参、芍药、杏仁、防风、黄芩、防己、甘草、藁本、薄荷分量随证酌用。

功能主治风寒侵入下颌关节,张口动作有响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实用正骨学》

处方58、灵效丸

处方锡磷脂(甘锅内煅通红)1两,白胶香(好明净者,研)1两,五灵脂(如沥青成块者)1两,当归(洗净,去芦)1两,白附子1两,没药1两,香白芷1两,草乌头(去尖)1两,糯米(炒令黄色)1两,桑柴灰(须是纯桑木烧,它木不可杂)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痛风。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心,临卧温酒送下。

摘录《百一》卷三引钱闻礼方

处方59、巴戟天散

别名八气散

处方巴戟天(去心)半两,芎䓖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白蔹1分,黄耆(炙,锉),桂(去粗皮)半两,细辛(去苗叶,炒)半两,桔梗(炒)1两,人参半两,芍药1分,牡荆实半两,天雄(炮裂,去皮脐)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分,萆薢(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山芋半两,菊花(未开者,微炒)半两,秦艽(去苗土)半两,乌喙(炮裂,去皮脐)1两,远志(去心)1两,山茱萸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白术(微炒)半两,石斛(去根,锉)半两,白矾(研如粉)半两,五味子3分,龙胆(去苗土)1分,蜀椒(去目并闭口,炒汗出)1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半两,菖蒲(9节者,去须节,先用米泔浸,后切,焙用)1两。

制法上31味,除白矾别研外,将30味捣罗为末,次入白矾末,拌匀重罗。

功能主治周痹,身体痿弱,不能行履。及诸缓风湿痹。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渐加至1钱匕,温酒调下,日2夜1。未觉身唇口痹热,即渐加至1钱半匕;如觉大痹心烦,以少许豉汤解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处方60、附子丸

处方附子半斤(每日早以新汲水浸,日1度换水,浸经7日,去黑皮,薄切,晒干,为末),石斛4两(去根,锉),肉苁蓉4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补骨脂4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膝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