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附子的处方(三十七)

浏览

附子,辛;甘;性热;有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小编整理出含有附子的处方共518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161~2220共60个。

处方1、独附方

处方附子(童便制)5钱。

功能主治痘疮寒战。

用法用量以水1钟,加灯心7根,水煎服。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处方2、扶阳饮

处方当归1钱半,川芎1钱半,桂枝1钱半,干姜(炒黑)1钱半,附子(熟)1钱半,人参1钱半。

功能主治产后血晕,恶露下多而晕,病人低头,昏闷烦乱,而心下不硬满。

用法用量以水2合,煎取1合,温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三

处方3、灵砂丹

处方皂角(不蛀,肥实者,去皮弦子)2斤(用河水3升,、生姜自然汁半升,揉皂角,取浓汁,滤去滓,于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天南星(生用)4两,半夏(汤洗去滑)4两,白附子(生用)4两,白矾(枯)4两,猪牙皂角(肥实者,去皮弦,涂酥炙赤色)2两,朱砂1两半(研如粉)。

制法上为细末,入朱砂同研匀,将前皂角膏子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别用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痰饮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如积年经久痼冷痰疾,加生附子4两,去皮脐用。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4、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桔梗1两(去芦头),细辛1两,桂心1两,木香1两,干姜1两(炮裂,锉),槟榔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疝,心腹(疒丂)刺疼痛,胁下满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热酒送下,日4-5次。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5、附子散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干姜、桂心、人参、防风、芎䓖、羚羊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风手臂不仁,口面喎[音 wāi]斜。

用法用量水煎,加竹沥,日服1剂。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阳虚风中,遏热伤筋,故筋脉牵引,喎[音 wāi]僻不仁焉。附子、桂心补以温营;麻黄、防风散风发表;人参扶元气;川芎活血脉;干姜暖胃温中,俾邪勿复入;细辛通气散邪,使营卫以行;羚羊平厥阴之火;竹沥滋少阴之津,润则风邪外解,络气清和,脾得为胃行津液于肢臂焉。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6、大排风散

处方天麻3两,羚羊角屑3分,羌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芎䓖1两,甘菊花3分,山茱萸3分,薯蓣3分,细辛3分,藁本3分,独活1两,秦艽3分(去苗),麻黄1两(去根节),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蔓荆子3分,黄耆3分(锉),鹿角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酸枣仁3分(微炒),丹参半两,莽草半两(微炙),地骨皮半两,白鲜皮半两,汉防己3分,桂心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牛膝3分(去苗),薏苡仁3分,杜仲半两(去皱皮,炙微黄,锉),石南半两,当归3分,生干地黄3分,萆薢半两(锉),侧子3分(炮裂,去皮脐),苍耳苗半两,干姜3分(炮裂,锉),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犀角屑3分,人参3分(去芦头),白术3分,川椒3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白芷3分,茵芋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一切风。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生姜、薄荷汤调服亦得。

注意忌生冷、鸡、猪肉。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7、李根皮散

处方李根皮1升,通草1两,白蔹1两,桔梗1两,厚朴1两,黄芩1两,附子1两,甘草2两,当归2两,葛根3两,半夏5两,桂心4两,芍药4两,穹?6两,栝楼根5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及小小瘰疬。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李根散”。

注意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甘李根皮苦咸降逆;栝楼、葛根清胃解毒;通草、白蔹散结利窍;厚朴、半夏破气涤痰;桂心、附子化坚排脓;芎、归,芍药和营止痛;甘、桔、黄芩清热利气,疡溃本虚而脓未透者为宜。

摘录《千金》卷二十二

处方8、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3分(煨,用皮),地榆1两(锉),木香半两,乳香1两,当归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白龙骨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气不和,大肠泄痢,水谷难化,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9、沉香煎丸

处方沉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白附子(炮裂)半两,巴戟天(去心)半两,硇砂(飞,研)半两,补骨脂(炒)1两,肉苁蓉半两(以上并先为末,以酒2升煎成膏,次入下药),干蝎(去土,炒)1分,木香半两,防风(去叉)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1分,茴香子(炒)半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半两,楝实(只取肉,微炒)3分,青橘皮(汤去白,焙)3分。

制法后九味为细末,入前膏中拌和,如未成剂,用蜜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元风虚,面多青黄,腹胁胀满,悒悒不乐,口苦头痛,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处方10、附子粥

处方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干姜1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冷痢,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煮粥,纳药1钱食之。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处方11、沉香煎丸

处方沉香(锉)半两,丁香半两,葫芦巴(炒)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牛膝(去苗,锉,酒,拌炒)半两,骨碎补(炒)半两,茴香子(炒)半两,石斛半两(锉,酒拌炒),芎䓖半两,木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肉苁蓉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摊缓不收,体重无力,肢节缓弱,运动不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炒生姜盐汤送下;酒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处方12、扶阳归化汤

处方党参、茯苓、白术、厚朴、木香、砂仁、附子、当归、青陈皮、白蒺藜、木瓜、牛膝、车前、生姜。

功能主治木旺土败,鼓胀,腹起青筋。

摘录《谦斋医学讲稿》

处方13、大圣通真丸

处方马鸣退2两,人参1两,甘草2两(炮),防风1两1分,当归2两(炙),芍药2两,桔梗3两,石膏2两(研如粉),白芷1两1分,干姜1两(炮),附子1两(炮),川芎1两,藁本1两,泽兰3两1分,白芜荑1两,川椒3两(出汗,取红),柏子仁1两,石茱萸1两1分(醋炒),蝉蜕2两(炒),苍术1两(炒),白薇1两,白术1两,厚朴1两1分(入生姜汁涂,炙令香熟),木香1两,黄耆1两,牛膝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八风,十二痹,寒气,乳风,血瘀,胎不安,子死腹中;兼治伤寒。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服,茶、酒任下。如胎不安,服1丸便止;如妊娠临月,日服1丸,至产不知楚痛;如产后复发恶露,中风兼伤寒,汗不出,以麻黄3分(去根节),杵末,酒煎下丸药,汗出如多,更进2丸便止;肠坚积聚,朝暮进1丸;阴中痛,月经不定,不过3丸即愈;绝产无子,朝暮服之,辄因有子;四肢胀满,泄痢呕吐,不能饮食,赤白痢,如因产,恶物积于大肠,中风口噤不语,挑开口,研酒化1丸,灌之。

摘录《博济》卷四

处方14、红绵散

处方全蝎5个(去毒),麻黄2钱(去节),僵蚕(炒,去嘴)2钱,川芎2钱,白芷2钱,天麻2钱,甘草1钱,苏木1钱,桔梗2钱(一方有防风、羌活、白附子、蝉退、茯苓、藿香、随加减)。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退热化痰。主伤风咳嗽,鼻塞流涕;亦治乳嗽。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绵包裹。煎服。有热,加荆芥。

摘录《袖珍小儿》卷四

处方15、虎骨酒

处方虎骨1两(酥炙),当归(去芦,酒浸)半两,天雄(炮,去皮脐,作4片,生姜2两切片子,盐少许,水半升同煮,水干为度)半两,附子(炮,去皮脐,作4片,生姜2两切片子,盐少许,水半升同煮,水干为度)半两,肉苁蓉(酒浸,去土)半两,牛膝(去芦,酒浸)半两,川萆薢半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酸枣仁(炒)半两,茯神(去木)半两,绵黄耆(蜜炙)半两,远志(去心)半两,金钗石斛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宁神志,去虚风,补五脏,悦神彩,强筋骨,进饮食;久取活血养气,足膝轻健。

用法用量用酒1斗,浸7日,每服1合,空心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16、附子方

别名附子汤

处方白术2钱,当归2钱,陈皮4分,干姜4分,丁香4分,甘草4分,人参1钱,附子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霍乱,气血虚损,伤食感寒,痛止而手足冷者。

用法用量附子汤(《嵩崖尊生》卷十四)。

摘录《胎产指南》卷七

处方17、参附龙牡救逆汤

处方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炙甘草。

功能主治温补心阳,救逆固脱。主心阳虚衰,突然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紫,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右胁下并可出现瘀块,舌苔薄白,质暗紫,脉象微弱疾数。

用法用量气阴两竭,宜育阴潜阳救逆,可加生脉散;在心阳虚衰之时,常伴见面色、唇舌青紫郁血之症状,以及右胁下瘀块明显者,可酌加当归、红花、紫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以助血行畅利。

各家论述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阳救逆,龙骨、牡蛎潜阳敛汗;白芍、甘草和营护阴。诸药合用,有回阳救逆,潜阳护阴之功。

摘录《中医儿科学》

处方18、附子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柴胡(去苗)1两,秦艽(去苗土)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冷劳肌瘦,盗汗少力,时发寒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用猪(月臣)子1两(切令细),酒半盏,水3分,加薤白3寸,同煎令猪(月臣)熟,去滓温服,每日五更初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19、附子汤

处方附子1个(生,去皮脐),绿豆1合。

功能主治头风。

用法用量上同入铫子内,煮豆熟为度,去附子,服豆。立愈。每个附子可煮5服,后为末服之。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引《修真秘旨》,名见《朱氏集验方》卷九

处方20、当归干姜汤

处方当归(切,焙)1两,干姜(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细辛(去苗叶)1两,芍药1两。

制法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厥疝,腹中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处方21、附子汤

处方白术2两,苍术2两,芍药1两,茯苓2两,甘草1两,附子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泄泻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四

处方22、附子仓米汤

别名附子仓廪汤

处方附子1枚(炮,去皮脐,8钱重者),人参(去芦头)半两,甘草(微炒)半两,半夏(汤泡7次,切作片,焙干,姜汁制)半两,黄耆半两,白术半两,川姜2钱(微炒),南木香1钱半。

功能主治补虚,生胃气,逐冷痰,和五脏,快胸膈,进饮食,止泄泻。

用法用量附子仓廪汤(《观聚方要补》卷二引《活人事证方》)。

摘录《百一》卷二

处方23、附子白术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术1两,芎䓖3分,独活(去芦头)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柔痓,手足逆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颈项强直,摇头口噤。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处方24、附子汤

别名附子散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半两,桂心半两,细辛(去苗)6钱,防风(去叉)6钱,人参6钱,干姜(炮)6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五脏中风寒,手足不仁,口面喎[音 wāi]斜,昏晕,失音,眼目瞤动,牙车紧急,不得转动。

用法用量附子散(《普济方》卷八十八引《医方大成》)。

摘录《三因》卷二

处方25、赤箭丸

处方赤箭1两,桂心3分,防风3分(去芦头),巴豆3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天南星3分(炮裂),白附子半两(炮裂),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干姜1分(炮裂,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干蝎半两(生用)。

制法上为末,用酽醋3升,熬成膏,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金疮中风痉,口噤不语。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热葱酒送下,不拘时候。服后汗出为效。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处方26、当归丸

处方当归(去芦,酒浸)1两,芍药1两,附子(炮)1两,白术1两,干姜(炮)1两,厚朴(姜制)1两,阿胶(蛤粉炒)1两,乌梅肉2两。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中散寒,收涩止脱,行滞气,厚肠胃。主下焦虚寒,下痢纯白,或滑利不禁,腹痛不止,手足冷者。

用法用量按:《杏苑》引《济生》有炙草七钱。

摘录《袖珍》卷一引《济生》

处方27、阿胶汤

处方阿胶2两,干姜2两,麻子1升(捣碎),远志4两(去心),附子1枚(炮),人参1两,甘草1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小便利而多。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6味取3升,去滓,纳胶烊消,分3次服。

注意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

处方28、补益黄耆丸

处方黄耆3分(锉),白茯苓3分,桂心半两,山茱萸3分,白术3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当归半两(锉,微炒),五味子半两,石斛3分(去根,锉),人参3分,附子2分(炮裂,去皮脐),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熟干地黄3分,牛膝3分(去苗),薯蓣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肌体羸瘦,不思饮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补中黄耆丸”。

注意忌生冷、油腻、牛、犬肉。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29、附子汤

处方大附子1枚,甘草6铢,蜀椒200粒。

功能主治霍乱呕吐。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半,分2次服。

摘录《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

处方30、参附救生汤

处方附子2钱,人参3钱,炒陈米2钱。

功能主治忽然卒中,五绝皆见。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灌之。

摘录《杂症会心录》卷上

处方31、附子汤

处方附子(炮)2两,甘草(炙)2两,宿姜4两,半夏(洗,破)4两,大枣20枚(擘,去皮核),白术3两,仓米半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肺虚劳损,腹中寒鸣切痛,胸胁逆满气喘。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为3服。

注意忌猪羊肉、饧、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32、参附养荣汤

处方当归1钱,白芍1钱,生地3钱,人参1钱,附子7分(炮),干姜1钱(炒)。

功能主治因他病先亏,或因新产后气血两虚,或禀赋娇怯,疫邪留于心胸,令人痞满,因下益虚,失其健运,邪气留止,愈下而痞愈甚者。瘟疫下后虚痞,不热不渴,脉平而弱。

用法用量照常煎服。如前证一服痞当如失,倘有下证,下后脉实,痞未除者,再下之。

注意若潮热,口渴,脉数而痞者,投之祸不旋踵。

摘录《瘟疫论》卷一

处方33、防风丸

处方全蝎半两(略炒),白附子(炮)1两,天麻1两,白茯苓1两,僵蚕1两,甘草1两,防风1两。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鸡头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风痰壅盛,惊风已成或未成者。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至1丸。热加知母,寒加附子。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三引《鲍氏方》

处方34、赤芍药散

处方赤芍药2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3两,芎䓖1两,当归2两,汉防己1两,萆薢1两(锉),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海桐皮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历节风,骨节疼痛,四肢微肿,行立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处方35、保命丸

别名保命丹

处方牛黄1分(研细),干蝎1分(微炒),白僵蚕1分(微炒),蝉壳1分(微炒),天麻1分,白附子1分(炮裂),蟾酥半分(研入),犀角屑1分,天南星1分(炮裂),青黛1分(研细),朱砂1分(研细),麝香1分(研细),天浆子1分(麸炒令黄,去壳)。

制法上为末,用豮猪胆汁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慢惊风及天钓惊热,心胸痰壅,攻咽喉作呀声,发歇多惊,不得眠卧。

用法用量每服3丸,用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又以水化2丸滴入鼻中,令连连嚏后再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处方36、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1两,荜拨1两,桂(去粗皮)1两,胡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沉香1两,木香1两,人参1两,草豆蔻(去皮)1两,槟榔(锉)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脾胃,思饮食。主下焦虚冷气。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37、防葵散

处方防葵3分,京三棱3分(锉碎,醋炒3遍),蓬莪术半两,诃黎勒半两(煨,用皮),槟榔半两,赤茯苓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桂心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白豆蔻半两(去皮),木香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丁香1分,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尖,微炒),鳖甲3两(洗去尘土,用硇砂半两研碎,以醋2合浸硇砂去却石,涂醋炙鳖甲、硇砂,醋尽为度)。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虚劳症瘕,或气攻脾胃,令人心下及胃管两傍坚硬,喘息急促,牵引两胁妨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调下。

注意忌苋莱、生冷、湿面。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38、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1两,桂心1两,白矾2两(烧令汁尽),干姜1两(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谷痢,积久不愈,下肠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39、抱婆丸

处方大附子1两1只(炮去皮),苍术3两(米泔浸1宿),南木香(不见火)半两,大川乌(去皮尖,炮)半两,天麻(酒浸,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女诸虚不足,女人头风,男子气虚弱,吐痰及脚气,腰疼,下元虚冷。

用法用量方中川乌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处方40、返阴丹

别名破阴丹

处方硫黄半两,太阴玄精石半两,消石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药取前三味同研,于瓷瓶内慢火熔成汁后放冷,重研令细;后三味捣罗为末,与前药同研令匀,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头痛,四肢逆冷,面青腹胀,脉沉伏者;或气虚阳脱,体冷无脉,气息欲绝,不省人事,及伤寒阴厥,百药不效。

用法用量破阴丹(《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九)。《三因》本方用法:上用铁铫,先铺玄精,次下消末各一半,中间铺硫黄末,又将二石余末盖上,以小盏合着,熟炭火三斤,烧令得所,勿令烟出,急取瓦盆合着地上,四面灰盖,勿令烟出,候冷取出研细,入后药为末,同研匀,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煎艾汤送下,顿服,汗出为度。未退,乃大着艾炷,炙脐下丹田,气海;更不退,则以葱馅熨之。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41、附子理中丸

别名附子白术丸、理中丸、大姜煎丸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3两,人参(去芦)3两,干姜(炮)3两,甘草(炙)3两,白术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

药理作用附子理中丸的药理作用《中成药》(1990;5:25):实验证明,附子理中丸能增强小鼠的耐寒能力,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显着的镇痛作用。附子理中丸还可明显拮抗肾上腺素和乙酸胆碱对家兔离体肠管的作用,对离体肠管的运动状态有双向调节作用,即明显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回肠运动抑制和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

功能主治温脾散寒,止泻止痛。主脾胃虚寒,食少满闷,腹痛吐利,脉微肢厥,霍乱转筋,或感寒头痛,及一切沉寒痼冷。

用法用量附子白术丸(《鸡峰》卷十二)、理中丸(《儒门事亲》卷十二)、大姜煎丸(《普济方》卷三九五)。

注意忌食生冷食物,孕妇忌服。

摘录《局方》卷五

处方42、沉香鹿茸丸

处方沉香1两,大附子(炮,去皮脐)2两,鹿茸(燎去毛,酥炙)3两,苁蓉(洗,酒浸)4两,菟丝子(洗净,酒浸)5两,熟地黄(洗净,酒浸,焙干)6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下元,滋养真气,明目驻颜色。主诸虚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食前以温酒吞下。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二

处方43、奔豚丸

处方厚朴(姜制)7钱,黄连(去须,炒)5钱,白茯苓(去皮,另末)2钱,川乌头(炮)半钱,泽泻2钱,苦楝(酒煮)3钱,玄胡1钱半,全蝎1钱,附子(去皮)1钱,巴豆霜4分,菖蒲2钱,独活1钱,丁香半钱,肉桂(去皮)2分。

制法上除巴豆霜、茯苓,另为末旋入外,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之积,发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下或上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及治男子内结七疝,女人瘕聚带下。

用法用量初服2丸,1日加1丸,2日加2丸,渐加至大便溏,再从2丸加服,食前谈盐汤送下。周而复始,病减大半勿服。秋、冬,加厚朴半两,通用1两2钱;如积势坚大,光服前药不减,于1料中加烧存性牡蛎3钱,(疒颓)疝、带下病勿加。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二

处方44、陈橘皮汤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麸炒)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术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涂炙)1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麸炒)1两,诃黎勒5枚(煨,去核),槟榔2枚(锉),草豆蔻2枚(去皮),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沉香(锉)1两,木香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邪正气相击搏,腹内虚鸣。兼治阴阳二毒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3枚(擘),同煎至6分,去滓热服。伤寒并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45、丁附散

处方大附子1枚(坐于砖石上,四面着火,渐渐逼热,淬入生姜汁中,浸少时,如法再淬,约尽姜汁半碗许为度。去皮,焙干为末),丁香2钱(研)。

制法2味匀和。

功能主治反胃呕逆,粥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粟米少许,煎7分服。

摘录《医统》卷二十八引《卫生易简方》

处方46、防风丹

处方全蝎、白附子。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神困不睡。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麝香、荆芥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四引《仁存方》

处方47、活络汤

别名活络丹、活血丹

处方白术6钱(净者),杜仲6钱(去粗皮量,制,炒去丝了),牛膝半两(去根,酒浸,焙干),附子半两(炮,去皮脐了),甘草2钱半(炙),人参2钱半(洗,去芦),官桂2钱半(去粗皮了),川姜7钱半(炮),当归1两2钱半(洗去土,酒浸1宿,焙干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寒湿脚气,筋骨手足一切疼痛。

用法用量活络丹(《赤水玄珠》卷十一)、活血丹(《观聚方要补》卷二)。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一

处方48、参术附桂汤

处方人参半两,白术9钱,附子2钱,肉桂1钱,干姜2钱。

功能主治追散失之元阳而返其宅。主阴寒之气,直中阴经,斩关直入于肾宫,命门之火逃亡而将越出于躯壳之外。

用法用量水3碗,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用人参、白术实有妙用。驱寒之药而不用此二味,寒去而气随之去矣。故必用二味,且必须多加,而元阳始足,可留于将绝之顷也。

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处方49、参附渗湿汤

别名渗湿汤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附子(炮)、干姜(炮)、桂枝、芍药各等分。

功能主治坐卧湿地,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疼痛,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肤腠不密,易冒风湿,身体烦疼,不能屈伸,多汗恶风,头目昏重,项背强急,手足时厥、周身麻痹,肢体微肿。

用法用量渗湿汤(《杨氏家藏方》卷四)。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八引《局方》

处方50、补骨脂丸

处方补骨脂2两(微炒),桂心2两,缩砂1两(去皮),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木香2两,安息香2两(以酒熬成膏),鹿角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为末,炼蜜并安息香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损,强筋力,暖腰膝,逐冷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51、杜仲酒

处方杜仲8两,石南2两,羌活4两,大附子5枚。

制法上(口父)咀,以酒一斗,渍三宿。

功能主治风虚腰脚疼痛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2合,日2次。

注意偏宜冷病妇人服。

摘录《千金》卷八

处方52、参桂理中丸

处方人参1两,白术3两,川附子2两,干姜3两,炙草1两,肉桂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3钱重,朱砂为衣,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受寒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处方53、参附益母汤

处方人参1两,附子1钱,益母草2钱。

功能主治妇人子方下地,即昏晕不语,气血双脱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遇此等症,急用一人抱住产母,头顶心解开,以艾火急灸之,必然出声;然后以参附益母汤救之,多有生者。

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处方54、卷柏丸

处方卷柏1两,牡蒙1两,藁本1两,当归(锉碎,微炒)1两,熟干地黄1两,柏子仁1两,干姜(炮裂,锉)1两,禹余粮(烧醋淬2遍)1两,白薇1两,芎䓖3分,人参(去芦头)3分,石斛(去根,锉)3分,桂心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五味子3分,防风(去芦头)3分,吴茱萸(汤浸7遍,焙干微炒)3分,甘草(炙微赤,锉)3分,牛膝(去苗)3分,桑寄生3分,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寒邪气客于经血,妇人子脏冷,久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55、沉香鹿茸丸

处方沉香1两,附子(炮,去皮脐)4两,巴戟(去心)2两,鹿茸(燎去毛,酒浸,炙)3两,熟干地黄(净洗,酒洒,蒸,焙)6两。

制法上为细末,加麝香1钱半,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镇心肾,养肝,益五脏,调顺三焦。主真气不足,下元冷惫,脐腹绞痛,胁肋虚胀,脚膝缓弱,腰背拘急,肢体倦怠,面无精光,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惊气短,夜多异梦,昼少精神,喜怒无时,悲忧不乐,虚烦盗汗,饮食无味,举动力乏,夜梦鬼交,遗泄失精,小便滑数,时有余沥,阴间湿痒,阳事不兴。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以好酒或盐汤吞下。

摘录《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处方56、附子散

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没药1两,蒲黄1两,当归1两,芎䓖1两,姜黄1两,赤芍药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理血止痛。主从高坠下,落马车辗,一切伤折。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处方57、红绵散

处方天麻、人参、白附子、苏木、防风、羌活、荆芥、麻黄(去节)、全蝎(炒)、僵蚕、红花、紫草、茯苓、朱砂、麝香、南星、甘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初作,潮热发搐,手足搦捉,口眼斜,手身反张。

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薄荷,金、银环,用绵子裹定同煎,以绵红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引《傅氏治婴》

处方58、丁沉丸

处方硇砂(汤泡,澄清,以白瓷器贮,飞过)1两半,桃仁(去皮尖双仁,麸微炒,研入)1两半,川大黄(末)1两,阿魏半两(酒化),神曲1两(以上五味,以酒1升,于银器中慢火熬成膏,和后药末,如少,更入酒熬),大附子(炮)1两,丁香1两,木香1两,沉香1两,槟榔2两(生用),肉豆蔻(去壳)3分,青橘皮(去瓤)3分,厚朴(姜汁浸,炙)3分,荆三棱3分,蓬莪术3分,当归3分。

制法上为末,入硇砂膏中,和令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下元,去积滞。主痃癖,冷症块,及丈夫腰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一切气,刺痛不可忍者,以青皮裹盐,一弹子大,入火中烧令赤,急挑盏中,酒投放温,送下30丸。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一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59、灵砂救命丹

处方五灵脂1两(米醋浸化,去沙石,慢火熬成膏),羌活(去芦头)半两,蔓陀罗花4枚,天麻(酒浸,焙干)2钱,乌蛇尾(酒浸,取肉焙干)2钱,滑石(别研)2钱,钩藤2钱,白附子(炮)2钱,防风(去芦头)2钱,零陵香2钱,天南星(炮)2钱,白僵蚕(炒,去丝嘴)10枚,全蝎(去毒)10枚,刚子(去壳取虫)10枚,蝉蜕10枚,麝香1钱(别研),朱砂(别研)半钱,血竭(别研)半钱,乳香(别研)半钱。

制法上为细末,次入研药和匀,用前五灵脂膏子为丸,每1两作40粒。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身热涎盛,目睛上视,牙关紧急,频发搐搦,或吐利生风,手足瘛疭,哽气神昏。

用法用量每服1粒,急惊加龙脑少许,煎薄荷汤磨化下;慢惊加麝香少许,煎荆芥汤磨化,入酒2-3点同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七

处方60、红绵散

处方全蝎(焙,去毒)半两,天麻(细锉,用好酒浸1宿,焙干)半两,天南星(炮,大者,取净)半两,麻黄7钱(去节),人参(去芦)1分(洗净,焙),白附子2只(炮),朱砂5钱(好者,入诸药杵和)。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夹惊伤风,浑身壮热,睡卧多惊,眼目上视,潮搐不定;并治一切惊风。

用法用量1-2岁每服用小半钱,3-4岁每服1小钱,水用1灯盏,4岁用水小半盏,用白绵约1皂子大同煎,候绵色转红为度,却去绵不用,只服药汁。如发或惊搐紧,无时与服;如夹惊伤风,1日2服,申时临卧进2服,须臾即愈。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