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茯苓的处方(一百一十七)

浏览

茯苓(别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甘;淡;平,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小编整理出含有茯苓的处方共1414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961~7020共60个。

处方1、六味合五子丸

处方大熟地8两,山药4两,山萸肉4两,茯苓3两,丹皮3两,泽泻3两,枸杞子4两,菟丝子4两,五味子2两,车前子2两,复盆子2两。

制法上为末。石斛6两熬膏,和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天一之水。主男子不育,此真水虚,左尺无力,或脉数有热。

用法用量每早服4钱,温开水送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五

处方2、白茯苓丸

处方白茯苓1两,白龙骨1两,远志1两(去心),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柏子仁1两,牡蛎2两(烧为粉),犀角屑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末,加枣肉2两,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劳热,恐畏不安,精神闷怒,不能独卧,志气错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以粥饮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3、龙火汤

处方苁蓉3钱,肉桂5分,党参4钱,茯苓2钱,白术1钱,归身2钱(酒炒),白芍1钱(酒炒),木香5分,川断2钱,独活1钱(酒炒),角霜4钱,蚕沙3钱,红枣10枚,姜3片。

功能主治调养气血,温通经络。主痛痹。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4、六度

处方当归1钱,芍药1钱,附子1钱,黄耆1钱,虎胫骨1钱,土茯苓8钱。

功能主治霉疮,筋骨疼痛,诸药不效,形体虚惫者。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6合,去滓,再以水6合,煮取4合,又以水4合,煮取2合,以3煮汁合和,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霉疠新书》

处方5、加味附桂地黄汤

处方熟地3钱,淮药(炒)2钱,茯苓2钱,丝饼4钱,萸肉1钱5分,车前1钱5分,泽泻(盐水炒)1钱,丹皮1钱,附子(制)8分,肉桂(去皮,另炖)4分。

功能主治命门火衰,以致败精为浊。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处方6、加减胜湿丸

处方苍术、白芍、滑石、椿根皮、枳壳、甘草、茯苓、陈皮、党参、葛花、莲须。

功能主治带下。因嗜酒好茶,湿热素盛,气虚脾弱,白带时下者。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处方7、白薇丸

处方白薇5两(净洗),地黄2两(洗,焙),牛膝(酒浸1宿,焙)1两,当归(酒浸1宿,焙)1两,山茱萸(焙)1两,肉桂(不见火)1两,白术1两,诃子皮1两,石斛1两,附子(炮熟,去皮尖)1两,黄连1两,干姜1两,肉豆蔻(生)1两,人参(焙)1两,荜茇(焙)1两,槟榔(生)1两,茯苓(焙)1两,没药(生,研)1两,麒麟竭(生)1两,大黄(焙)1两,肉苁蓉(去皮毛,切,焙)1两,木香(焙)1两,薯蓣(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脏气弱,四肢倦怠,不思饮食,气冷微疼,赤白带下,血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日午盐酒送下;盐汤亦可。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一引《卫生家宝》

处方8、加减茯苓丸

处方陈皮(盐水炒)2两,半夏2两(用白矾、牙皂、生姜各1两煎汤,浸7日),白茯苓(去皮)1两5钱,风化消1两3钱,海桐皮(酒洗)1两,片子姜黄1两,木瓜1两,薄桂(去皮)5钱,甘草(炙)4钱,白芍(酒炒)2两,黄耆(盐水炒)2两。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竹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湿痰壅滞,经络不通,两臂作痛,不能梳洗,及治手足疼痛麻痹,行步艰难。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白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处方9、半温半热汤

别名半湿半热汤

处方半夏7分,茯苓7分,白术7分,前胡5分,枳壳(麸炒黄色)5分,甘草(炙)5分,大戟5分,黄芩3分,茵陈3分,当归3分。

制法上切细,作1服。

功能主治酒疸,身黄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呕,心烦足热,或有症瘕,心中懊憹,其脉沉弦紧细。

用法用量半湿半热汤(《济阳纲目》卷三十四)。

摘录《医学正传》卷六引《活人》

处方10、开胃健脾丸

处方粉沙参3两,青皮2两,甘草2两,茯苓3两,泽泻3两,枳实2两,法夏3两,广木香3两,白术3两,砂仁2两,神曲4两,炮干姜5钱,猪芩3两,草蔻仁2两,麦芽2两,橘皮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饮食不思,食物无味,胸满腹胀,呕吐恶心,食后返胀,泄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至4钱。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处方11、汉防己散

处方汉防己3分,桑根白皮1两(锉),木通1两(锉),赤茯苓1两,泽漆半两,百合1两,甜葶苈3分(隔纸炒令紫色),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肺脏气壅,闭隔不通,致令面目浮肿,咳嗽喘急,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12、加减木香流气饮

处方木香、青皮(不去瓤)、香附(醋浸)、白芷、甘草(减半)、陈皮、莪术(煨)、三棱(煨)、川栋肉、茴香(炒)、枳实(炒)、山楂肉、半夏、茯苓、苏叶、槟榔、白术、肉桂、木通、厚朴(炒)、川芎、当归、石菖蒲、大腹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气疝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1-2钱,食前温酒调服,日3次。

摘录《保命歌括》卷十六

处方13、加味附桂地黄汤

处方熟地4钱,淮药(炒)2钱,萸肉1钱5分,川栋子1钱5分,丹皮1钱5分,茯苓1钱5分,小茴1钱5分,制附子1钱,泽泻(盐水炒)1钱,肉桂(去皮,另炖)3分。

功能主治阴虚疝症。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处方14、加味连理汤

处方白术(土炒)2钱,人参1钱,白茯苓1钱,黄连1钱,干姜1钱,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口糜,口臭,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金鉴》卷六十五

处方15、半夏汤

处方半夏(汤洗7遍,切,焙干)1两,芦根1两,淡竹茹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干呕,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16、加味养荣丸

处方当归(酒浸)2两,芍药(煨)1两5钱,熟地黄(酒浸)2两,白术2两,川芎1两5钱,茯苓1两,人参1两,甘草(炙)5钱,黄芩(炒)1两5钱,香附(炒)1两5钱,麦门冬(去心)1两,阿胶(炒)7钱,贝母1两,陈皮(去白)1两,黑豆(大者,炒,去皮)49粒。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女人不孕。经脉参前,外潮内烦,咳嗽,饮食减少,头晕目眩,带下,血风血气,久无嗣息,一切痰火不受峻补,又治胎前胎动胎漏。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食前空心盐汤、温酒任下。

注意忌食诸血。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一

处方17、加味逍遥散

处方当归、白芍、茯苓、白术、柴胡、香附、甘草、丹皮、山栀、薄荷。

功能主治因郁怒伤肝所致白浊白淫,往来寒热,胁痛心烦,面带青,口苦,脉弦,小便数。

摘录《女科指掌》卷一

处方18、龙胆丸

处方龙胆1两(去芦头),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地骨皮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赤茯苓1两,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栀子仁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传尸羸瘦,经久不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不拘时候,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处方19、必胜散

处方芎、归、芍、生地、熟地、阿胶、前胡、甘草、天冬、麦冬、陈皮、黄耆、白术、茯苓、刺蓟、马勃、醉芩。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主妊娠吐血衄血者,皆由平日忧思惊恐伤于肝脾,结于经络,久则气逆以致经血妄行,口出曰吐,鼻出曰衄。心胸烦满,甚或喘急,胎气上逼则难治。

各家论述古人云:胎前见血,十不活一,此甚言经血之不可伤也。夫血以养胎,胎藉血长,一有渗漏,胎元必伤,妄行过甚,孕妇有损,吐衄,从口鼻而出血,热极矣。清热凉血,胎或可安。芎、归、胶、芍、二冬、二地所以清血分之热,可养血固胎;醉芩、刺蓟、马勃专除血中之伏火;黄耆、术、芩、陈、甘补阳以生阴之道。微嫌川芎辛散上行,宜慎之。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20、加减五苓散

处方留白广皮3两(炒),苍术4两(炒黄),白术5两(炒黄),白茯苓6两(焙),甘草2两(炙),白扁豆6两(炒黄),泽泻2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虚湿热作泻。

用法用量每用黑沙糖调,煨姜汤下。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五

处方21、加味四物汤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炒)、生地黄、熟地黄、黄耆(蜜炙)、人参、白术(去芦)、陈皮、白茯苓(去皮)、荆芥、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血虚眩晕卒倒,脉微涩。

用法用量加大枣2枚,乌梅1个,水煎服。饱闷,加香附。砂仁,去黄耆、白术。

注意不可艾灸、惊哭叫动,动则乘虚而死。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22、半夏饮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3分,大腹皮(锉)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白术3分,桔梗3分,青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前胡(去芦头)3分,厚朴(去粗皮,涂姜汁炙令香)1两,防风(去叉)半两,枇杷叶(拭去毛,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痰,心腹烦满,呕吐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处方23、二妙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8两(微火焙燥),山茱萸4两(去核,酒拌炒),牡丹皮4两(焙),白茯苓3两(焙),怀山药4两(炒黄),汉泽泻3两(淡盐水拌,晒干,炒),川黄柏7钱,熟附子5钱(2味盐、酒同浸1宿,各拣开,黄柏炒褐色,附子焙燥),茅山苍术2两(切大块,米泔水浸透,切片,黑芝麻拌,炒黄)。

制法上为细末,用金石斛4两,煎浓汁,入白蜜20两,同炼为丸。

功能主治湿热内郁而为便浊。

用法用量每早、晚食前白汤送服3钱。如湿多热少,用附子7钱,黄柏5钱;如湿少热多,用附子5钱,黄柏7钱。

注意忌食酒、面、鸡、鱼、湿热炙煿之物。

摘录《冯氏锦囊》卷十一

处方24、半夏黄连解毒汤

处方黄连(去须)半两,黄柏半两,黄芩半两,大栀子半两,半夏3枚,厚朴3钱(锉),茯苓(去皮,锉)。

功能主治火热狂躁,喘满,或腹满呕吐,或欲作利者。

用法用量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半盏,绞汁温服。

摘录《直格》卷下

处方25、二陈汤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玄参、升麻、桔梗、天花粉、牛蒡子(研)、连翘、当归、生地黄、赤芍药、黄连、白术、黄芩、青皮、紫苏梗、山栀仁。

功能主治弄舌喉风,哑不能言,舌出,常将手拿者。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处方26、加减五积散

处方茯苓、白芷、半夏、川芎、当归、陈皮、干姜、甘草、白芍、苍术、桔梗、桂枝、麻黄、厚朴。

功能主治寒湿痛痹,身体烦疼,四肢挛痛,关节浮肿,痛有定处。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

处方27、加减四七汤

处方苏梗8分,陈皮1钱5分,厚朴8分,南星2钱,半夏2钱,茯苓3钱,枳实1钱,青皮2钱,砂仁8分,益智仁1钱5分,白豆蔻8分,神曲(炒)2钱,槟榔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梅核气。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六

处方28、加减清肺汤

处方白茯苓、当归、生地、白芍、紫菀(酒炒)、玉竹(蜜炒)、百合(蜜炒)、柏叶、甘草。

功能主治吐血起初,兼外感者。

用法用量童便、水酒为引。

摘录《医钞类编》卷七

处方29、半夏散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射干半两,桂心半两,草豆蔻1两(去皮),旋覆花半两,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膈气,胸中壅滞,痰毒上攻,呕逆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30、化痞散

处方三仙9钱,使君子仁3钱,山药3钱,扁豆3钱,白术3钱,党参3钱,茯苓3钱,芜荑3钱,芡实3钱,鸡内金3钱,黄连2钱,清半夏2钱,陈皮2钱,厚朴2钱,胡黄连2钱,朱砂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健胃整肠驱虫。主胃肠不调,消化不良,痞满胀痛,腹大青筋,肌瘦发热,腹大颈细,虫积食积,腹痛恶心,寐而惊啼或成疳疾。

用法用量每服1钱,小儿周岁以上者服1分至2分,余者量儿大小酌用之。

注意胃肠衰弱,无热久泄者忌服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处方31、汉防己散

别名防己汤

处方汉防己3分,猪苓3分(去黑皮),海蛤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木香半两,白术半两,桑根白皮3分(锉),赤茯苓3分,槟榔1两,紫苏茎叶1两,木通1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四肢浮肿,喘息促,小便不利,坐卧不安;伤寒或痢疾后,身体浮肿,喘息促急,小便不利,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防已汤(《圣济总灵》卷三十二)。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32、加味六皮煎

处方大腹皮、桑白皮、五加皮、茯苓皮、生姜皮、木瓜、橘皮、姜黄、灯草。

功能主治产后肿满,腰以下更甚,而无光泽,小便短少者。

用法用量以水2盏,煮取1盏,温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四

处方33、白砂丹

处方熟地黄2两,白茯苓2两,大川乌1两,干山药2两,苍术2两(米泔浸),大茴香2两(与大川乌头炒),粉草2两(即大甘草),川椒4两(去目)。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可服。后5日,唇口红润,手足温暖,面有光泽。半月之后,声清目明,夜思饮食,香入脑中。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处方34、九子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2两,山萸肉5钱,山药5钱,茯苓5钱,泽泻5钱,丹皮5钱,五味子5钱,枸杞子5钱,沙苑子5钱,决明子5钱,青葙子5钱,茺蔚子5钱,菟丝子5钱,覆盆子5钱,车前子5钱。

制法上为细末;醋制龟版1两,另研细;灵磁石1两,火煅醋淬3次,另研细;沉香粉1钱,不见火,诸药和匀,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明目除疾。主内眼病及白内障

用法用量早、晚各服3钱,淡盐汤送下。

注意忌辛辣、酒、大蒜;不过用目力。

摘录《蒲辅周医疗经验》

处方35、冬葵散

别名冬葵子散

处方冬葵子1两,柏子仁1两,茯苓1两,瓜瓣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美白面部皮肤。主少年血气甚,面生皯疱。

用法用量冬葵子散(《普济方》卷五十一)。

摘录《肘后方》卷六

处方36、半夏汤

处方人参2两,茯苓2两,生姜3两,白蜜5合,半夏3升(洗)。

功能主治胸中乏气而呕欲死,及干呕。

用法用量以蜜纳6升水中,烧之百过,以余药合投中煮得3升,分4服。

注意忌冷食。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范汪方》

处方37、加味甘桔汤

处方桔梗3钱,甘草1钱,甘菊2钱,青黛2钱,茯苓3钱,白附子8分,天花粉2钱,白芷5分。

功能主治肺风,渣鼻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洞天奥旨》卷九

处方38、六攻散

处方人参6钱,白术6钱,茯苓6钱,甘草6钱,陈皮6钱,炙草6钱,木香6钱,砂仁3分。

功能主治饮食少。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处方39、加减黄耆建中汤

处方黄耆1两2钱,秦艽5钱,防风5钱,柴胡5钱,归身5钱,白芍药5钱,熟地黄5钱,地骨皮5钱,肉豆蔻(煨)5钱,炙甘草5钱,砂仁5钱,槟榔5钱,猪苓4钱,桔梗3钱,白茯苓3钱,白术3钱,人参1钱5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男妇五劳七伤,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钟,煎7分,不拘时服,老人黄耆加重1两。

摘录《慎斋遗书》卷七

处方40、地黄汤

处方赤芍3钱,当归2钱,桂心1钱,茯苓2钱,山药3钱,芷梢2钱,粉草3钱,生地黄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初生婴儿吞恶血。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生地黄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引《傅氏方》

处方41、八制茯苓丸

处方白茯苓2斤半(须皮光结实者,去皮,打碎如枣核大,分为8制),黄耆6两(切片,水6钟,煎3钟,煮茯苓1分,干为度),肉苁蓉4两(酒洗,去筋,水6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人参6钱(水5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甘枸杞6两(水8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补骨脂5两(水8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何首乌半斤(用黑豆1升,煎水3斤,浸首乌,春秋2日,夏1日,冬3日,将浸过首乌豆汁煮茯苓如前),秋石4两(水3钟化开,煮茯苓如前),人乳半斤(煮茯苓如前)。

制法将制过茯苓放入石臼内捣为细末,用米筛筛过,上甑蒸熟,众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壮筋骨,生心血,乌须发;女子滋颜色,暖子宫,调经气。主一切虚损。

用法用量生子者,每日早晚1服,每服40丸,盐汤送下,乌须明目,用滚白汤送下。

注意忌烧酒、犬肉。

摘录《广嗣纪要》卷四

处方42、加减润燥汤

别名愈风润燥汤

处方当归1钱2分,川芎1钱,白芍(酒炒)2钱,生地黄(酒炒)8分,熟地黄(姜汁炒)8分,白术(去芦)1钱,白茯苓(去皮)1钱,南星(姜汁炒)1钱,半夏(姜汁炒)1钱,陈皮(盐水洗)8分,桃仁(去皮)6分,红花(酒洗)4分,天麻1钱,羌活6分,防风6分,黄芩(酒炒)8分,酸枣仁(炒)8分,黄柏(去皮,酒炒)3分,薄桂6分,甘草(炙)4分,牛膝(去芦,酒洗)8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中风,左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语言费力,呵欠喷嚏,面目口眼喎[音 wāi]斜宽驰,头目眩晕,痰火炽盛,筋骨时痛,头或痛,心悸。

用法用量愈风润燥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二)。手不遂,倍黄芩、薄桂;足不遂,倍黄柏、牛膝。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43、甘遂散

处方甘遂1两(煨令微黄),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泽泻3两,黄芩1两,泽漆1两,赤茯苓2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川朴消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水气遍身浮肿,心胸急硬,气满上喘,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卷一九四引作“甘遂汤”。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处方44、加味地黄丸

处方怀生地黄(酒蒸)4两,怀山药2两,牡丹皮1两5钱,白茯苓1两,山茱萸(酒蒸,去核)、破故纸(炒)2两,益智仁1两,人参1两,肉桂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与膀胱俱虚,冷气乘之,不能约制,致遗尿不禁,或睡中尿自出。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45、加减四君子汤

处方人参(去芦)1两,白术(炒)1两,茯苓(白者去皮)1两,枳壳半两(去瓤,麸炒黄)。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宽胸膈,消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枣子1个,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46、产后丸

别名人参回生丹

处方人参3钱,蒲黄1两,甘草5钱,白术3钱,赤茯苓1两,川羌活5钱,青皮3钱,桃仁1两,陈皮5钱,木瓜3钱,熟地1两,白芍5钱,当归1两,怀牛膝5钱,良姜4钱,川芎1两,京三棱5钱,乌药2两5钱,元胡索1两,山萸肉5钱,广木香1钱,焦苍术1两,五灵脂5钱,制乳香1钱,制香附1两,地榆5钱,制没药1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大黄膏擦丸,每粒潮重2钱,蜡壳封护。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恶露未净,小腹胀痛,症瘕。

用法用量大黄膏制法:西绵纹大黄一斤(用米醋三斤熬成稠汁),苏木(水煎汁),红花(黄酒煮汁炒)各三两,黑大豆四斤(水浸,取皮约五两,豆煮汁)。将苏木汁、红花酒、黑豆汁加入大黄汁内,共熬成膏。(如黑豆不易购买,可用稆豆衣四斤代替)。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处方47、八仙藕粉

处方白花藕粉、白茯苓、白扁豆(炒)、莲肉、川贝母、山药、白蜜各等分,人乳(另入)。

功能主治保养,滋胃保元。主一切杂症虚劳。

用法用量滚水冲,不拘时食。

摘录《仙拈集》卷三

处方48、加味知柏地黄汤

处方熟地4-5钱,枣皮钱半,山药钱半,茯苓钱半,当归钱半,白芍(酒炒)钱半,丹皮1钱,麦冬1钱,知母1钱,黄柏1钱,泽泻8分,五味3分。

功能主治阴虚火动,煎熬汗出。

用法用量水3碗,煎2碗,空心顿服。

摘录《会约》卷十二

处方49、加味茶汤方

处方山药4两,莲肉(去心)4两,芡实4两,菱米4两,茯苓4两,酥油4两,白扁豆(炒)4两,薏苡仁4两(炒),江米2升(炒),小黄米3升,人参(量人虚实加之),白糖8两,白蜜8两。

制法上为细末,将酥油、糖、蜜熔化入药末同炒,待凉,盛于瓷罐内。

功能主治老年男妇劳病日久,胃气短少,不能进饮食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滚水调匀,不拘时任意服之。

摘录《良朋汇集》卷一

处方50、地黄丸

处方生地黄5斤(粗者,取汁),山芋4两,人参4两,枸杞根3两(粗大者),白茯苓(去黑皮)4两。

制法上先煎生地黄汁,余药为末,用好酒1斗,别煎至3升,去滓,入地黄汁同再煎,加白蜜1斤,酥少许,煎候可丸,即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齿动摇。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日3次,渐加至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51、九味萸连丸

处方吴茱萸1两,陈皮1两,苍术1两,黄连(土炒)1两,黄芩(土炒)1两,桔梗1两,茯苓1两,半夏1两。

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清痰降火。主郁积酸证,吞酸嘈杂。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时时津液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52、加减四君子汤

处方白茯苓(去皮)1两,人参(去芦)1两,白术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和胃调心,怡神养气。主小儿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1钱,盐汤调服;或(口父)咀,加生姜、大枣水煎尤妙,常服。调气,加山药;吐泻腹痛烦渴,加黄耆、白扁豆、藿香、干葛;和气,加生姜;心神不定,加辰砂、枣子;心忪心烦,心神不定,加茯神;惊啼,手足瘈疭,睡卧不安,加全蝎、钩藤、白附子;脾虚胃弱,生风多困,加半夏曲、没食子、冬瓜仁;发渴,加干葛、木瓜、枇杷叶(去毛);烦渴,加黄耆;胃冷,呕吐涎味,加丁香;呕逆,加藿香;脾胃不和,倍加白术、姜、枣;脾困,加人参、木香、缩砂仁;脾弱腹胀,不思饮食,加扁豆、粟米;伤食,加炒神曲;胸满喘急,加白豆蔻;涎嗽,加杏仁、桑白皮、半夏曲;风壅邪热,加生姜、荆芥;经络蕴热,头面生疮。加瓜根、桔梗;有寒及遇天寒发热,去瓜蒌根、桔梗;疮疹已出未出,大便闭涩,发渴,加瓜、桔;劳热往来,加川芎;盗汗,加陈浮麦;虚汗多,夜喘,加犀角、麦门冬;小腑赤涩,加麦门冬;大腑闭,去白术,加陈皮;温中和气止泻,加陈皮、枣子;吐逆、四肢厥逆,脑门低陷,加藿香、丁香;吐利过多,脾胃虚乏,欲生风候,加白附子;泄泻,加陈皮、制朴、姜、枣;大腑泻痢,加炒罂粟,赤痢,加赤芍药、当归、粟米;白痢,加炮姜、粟米;脏腑滑泄,加煨诃子肉。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四三引《局方》

处方53、归神丹

处方丹参5钱,人参5钱(去芦),石菖蒲5钱,远志6钱(去心,焙),酸枣仁(炒)6钱,柏子仁6钱半,天门冬1两(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焙)1两,熟地黄3钱(焙),干山药3钱,生地黄3钱半,当归(酒洗,焙)4钱半,茯神7钱,粉草7钱,辰砂5钱,地骨皮5钱,五味子(焙)5钱,白茯苓7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肉大。

功能主治一切惊忧思虑,作事多忘,怔忡恐怖;一切心气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1-2丸,临卧噙化。加金箔5片尤佳。

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经验秘方》

处方54、安胎如胜饮

处方当归2钱,白术(蜜炙)1钱5分,黄芩(酒炒)1钱,白芍(酒炒)1钱,砂仁(炒,去衣)1钱,茯苓1钱,川断(酒蒸)1钱,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妊娠六月胎气不和,卒有所动不安,或腹痛,或胀闷。

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7分服;6日进1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处方55、加减四君子汤

处方白茯苓(去皮)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白扁豆(蒸熟,焙干)半两,甘草(炙)半两,黄耆(去芦)半两,藿香叶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调脾胃,进乳食。主小儿吐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盐汤点服;或用水7分盏,煎至5分,温服亦可。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四四引《澹寮方》

处方56、加味四物汤

处方当归3钱,鹿茸3钱,白芍3钱,香附3钱,川芎2钱5分,熟地2钱5分,黄耆2钱,白术2钱,茯苓2钱,黄芩2钱,陈皮(去白)2钱,砂仁2钱,人参2钱,阿胶2钱,小茴2钱,山萸2钱,沉香1钱,粉草1钱,延胡2钱。

功能主治妇人25-26,气血两虚,血海虚冷,经脉不调,或时腹下疼痛,或白带,或如鱼脑髓,或如米汁,信期不定,每日淋漓不止,面色青黄,四肢无力,头晕眼花。

用法用量分4帖。加生姜3片煎,空心服。如咳嗽潮热,加5味子,杏仁各5分,竹沥少许。

摘录《女科旨要》卷一

处方57、加味地黄丸

处方地黄丸加牛膝、虎胫骨(酥炙)、白茯苓。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痢后鹤膝风。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处方58、产宝丸

处方大黄1斤(晒干,为末),苏木3两(劈细,河水5碗,煎汁3碗,去滓存汁),红花3两(略炒黄色,用好短水白酒5碗,煎汁3碗,去滓存汁),黑豆3升(煮熟取汁3碗,并取豆皮晒干存用)将大黄末8醋5宫碗,搅匀,文武火熬成膏,次下豆汁、苏木汁、红花汁,渐渐加下,时时搅动,勿令生焦,候成膏取起听用。当归(酒洗,蒸,晒干)1两,川芎(蒸,晒)1两,香附(醋炒)1两,熟地(晒干)1两,玄胡(生用)1两,苍术(米泔水浸,炒)1两,蒲黄(微炒)1两,赤茯苓(蒸,晒)1两,白茯苓(蒸,晒)1两,桃仁(去皮尖油,晒干)1两,三棱(醋炒)5钱,牛膝(酒浸,蒸,晒干)5钱,地榆(去梢,蒸,晒干)5钱,甘草(生用)5钱,五灵脂(醋炒)5钱,羌活(蒸,晒干)5钱,陈皮(生用)5钱,广木香5钱,赤芍(炒)5钱,山茱萸(去核.炒)5钱,人参(炒)5钱,木瓜(酒浸,晒干)3钱,青皮(生用),白术(土炒)3钱,乳香(炙)2钱,没药(炙)2钱,良姜(生用)4钱,乌药2钱5分(蒸,晒干),饭锅粑9两(焦黄者佳,取锅底下手掌大1块)。

制法上药同黑豆皮俱为末,投入大黄膏内捣千余下,为丸,如龙眼大,带湿重2钱4分;如干难为丸,加酒少许,再捣,以成丸为度;晒干,如阴天以火烘干,新瓷器收贮,忌铁器。

功能主治逆生难产,胎死腹中,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照症用引。临产艰难,服之易产,调和经络,诸症不生,产后恶露不尽,再服1丸,以上俱温酒送下,如不善酒,以滚水对酒加童便少许尤妙;或变生异症,或胎死腹中单所不载者,俱以童便、黄酒各半,连服2丸,立效;产后胞衣不下,及逆生难产,甚至经日不下,腹中胀满,心胸闷痛者,炒盐汤送下;临产前后,脐腹作痛,寒热往来如疟状痢疾者,温米汤送下。产后大小便不通,烦燥口苦者,浓煎薄荷汤送下;产后泻血,大枣汤送下;产后崩疾,糯米汤送下;产后赤白带下,煎阿胶、艾叶汤送下;产后咳嗽不止,五味子5粒、苏叶3片,煎酒送下。产后头疼身热、有汗为伤风,桂枝3分,姜、葱煎汤送下;产后头疼、身热、无汗为伤寒,麻黄2分,姜、葱煎汤送下;如症轻者,每丸作2服。

注意忌铁器、生冷、面食。

摘录《奇方类编》卷下

处方59、九味理中汤

处方人参5分,茯苓7分,木香7分,白术(炒)5分,甘草(炙)3分,干姜(炮)3分,藿香5分,香附8分,砂仁4分,丁香2分。

功能主治吐泻。

用法用量用水2钟,加大枣,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九

处方60、加味地黄丸

处方虎胫骨(酒炙)、生地黄、酸枣仁(炒)、辣桂、防风、白茯苓、当归。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肝肾两虚,血气不充,髓不满骨,而致筋骨软弱,行迟者;和禀受不足,气血不充,致脚细,肌肉瘦薄,骨节俱露,如鹤之膝,而成鹤膝节者;以及大病后,手足痿弱,惊风后手足痿缓。

用法用量白汤送下。如惊后得前症者,加羌活。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