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黄芩的处方(三十七)

浏览

黄芩(别名腐肠、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味苦;性寒,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小编整理出含有黄芩的处方共5280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161~2220共60个。

处方1、桂枝石膏汤

处方桂枝2两,黄芩2两,甘草2两,升麻3两,葛根3两,生姜3两,芍药6两,石膏8两,栀子2-7枚。

功能主治伤寒忽发肿,或着四肢,或在胸背,虚肿浮如吹状,亦着头面唇口颈项,剧者偏着脚胫外如轴大而不痛不赤,着四肢者乃硬不遂,与五香麻黄汤不愈,阳气犹在经络,未入脏腑,脉势仍数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2升7合,分2次服,相去十里久。若前2服讫,即得汗后,服即停;不得汗,更进1服,得汗即止。不得汗者,明日去栀子,加麻黄2两,足水2升,再依方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伤寒身发浮肿,服五香麻黄,脉数不除,阳邪犹在经络,故于桂枝汤中除去大枣之滞膈,加升麻、葛根以透表,石膏、栀子以化热,黄芩专散在表之标热也。倘服之不应,更进1服,仍不得汗,恐升、葛、桂枝力绵,不能胜芩、栀、石膏之过凉,于中裁去栀子,易入麻黄,便合大料桂枝二越婢一汤之法,以服前药,身肿尚未全愈,故大枣终非所宜,升、葛尚不可缺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九,名见《活人书》卷十七

处方2、家秘清胆汤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陈皮、竹茹、甘草、厚朴、生姜。

功能主治胆邪乘胃,呕苦吐酸。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3、麦门冬汤

处方麦门冬1升,人参2两,甘草2两,黄芩2两,干地黄3两,阿胶4两,生姜6两,大枣15枚。

功能主治妊娠六月,卒有所动不安,寒热往来,腹内胀满,身体肿,惊怖,忽有所下,腹痛如欲产,手足烦疼。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麦冬汤”;本方用乌雌鸡煎药,名“人参雌鸡汤”(见《圣惠》)。

注意忌海藻、菘菜、芜荑。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4、护龙解痰散

处方黄芩1钱,黄连1钱,黄柏1钱,连翘1钱,竹叶1钱,生地1钱,山栀1钱5分,胆星1钱5分,枣仁1钱5分,木香1钱5分,大黄3钱,朴消3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六脉洪数,心烦渴燥,身热烧闷。

摘录《点点经》卷四

处方5、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3两(去心,焙),栝楼根3分,知母3分,黄芩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连1两(去须),铁粉1两半(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铁粉,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口舌干燥,烦热狂乱。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清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6、灵异膏

处方防风2两,栀子2两,黄芩2两,当归2两,生地(忌铁器)2两,甘草2两,苦参2两,金银花2两,大黄2两,海风藤2两,赤芍2两,黄柏2两,连翘2两,荆芥2两,白蒺藜2两,槐枝2两,何首乌(忌铁器)1两,牛蒡子1两,白芷1两,杏仁1两,地榆1两,木通5钱,川芎5钱,山豆根5钱,苍术5钱,独活5钱,羌活5钱,蜂房5钱,蝉蜕5钱,僵蚕5钱,白及5钱,白蔹5钱,麻黄5钱,丹皮5钱,乳香2两,没药1两,血竭1两,海螵蛸1两,孩儿茶1两,龙骨1两,赤石脂2两,麝香2钱,樟脑5钱,轻粉5钱,黄蜡5钱,白蜡5钱,黄丹(水飞过,净)3斤。

制法麻油6斤浸药,入乱发3两熬焦黑色,发化尽去滓再熬,滴水成珠下丹,收膏停火,下乳香等细药。再候少温下轻粉、麝香、黄白蜡溶化,入水中出火毒,瓷瓶收用。

功能主治毒疽。

注意勿用铁锅煎。

临床应用毒疽:一县尹腿患毒疽,屡治不愈,后得此膏,一贴即愈。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四

处方7、大黄汤

处方大黄半两,茯苓半两(一本作黄芩),乌贼骨2枚,皂荚6枚(如猪牙者),甘草(如指大者)1尺,芒消(如鸡子)1枚。

功能主治蛇症,蛇瘕。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3沸,去滓纳消。适寒温,尽服之。10日1剂,作如上法,欲服之宿勿食,平旦服,当下病根也。

注意忌海藻、菘菜等。

摘录《千金》卷十一

处方8、补胎饮

处方当归、川芎、黄连、白芍、熟地、人参、黄耆、白术、黄芩、香附、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子鸣。

各家论述是方四物养血安胎,参、耆、术、草大补元气,佐附、陈行胸滞膈闷,少加芩、连以清上、中二焦虚热,气血足,胎自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9、苦参栀子丸

处方苦参1两,山栀子仁半两,龙胆1两,黄芩(去黑心)1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谷疸。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米饮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

处方10、苍莎丸

处方苍术4两,香附子4两,黄芩1两,木香5钱。

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气郁。

用法用量姜汤送下。

摘录《医统》卷二十六

处方11、活络汤

处方陈皮、半夏、白术、苍术、香附、南星、黄芩(酒炒)、麻黄、当归、威灵仙、荆芥、甘草、生姜。

功能主治湿热痰邪流络,臂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五

处方12、赤芍汤

处方赤芍、当归、木香、甘草、肉果、槟榔、黄芩、黄连、大黄。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女科万金方》卷五

处方13、安胎饮

处方茯苓、当归、川芎、芍药、地黄、甘草、白术、阿胶、地骨皮、黄芩。

功能主治保全胎产及其期。主三月妊娠恶阻,常憎饮食,胎动不安,时下血,心神倦怠,欲扶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虺后方》

处方14、沉香散

处方赤小豆1合,人参1两,甘草1两,瞿麦1两,黄芩1两,黄耆1两(锉),白敛半两,当归1两(细锉,炒),沉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内消毒气。主发背,燥渴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水调下,1日2-3次,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九

处方15、拨云散

处方防风、甘草、羌活、黄芩、黄连、白芷、菊花、龙胆草、荆芥、石膏、川芎、大黄、草决明、石决明。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目内翳障,及痘后余毒不散,目生翳膜,隐涩多泪。

用法用量口服。如小儿疳眼,加夜明砂。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四

处方16、茯苓散

处方白茯苓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心脏实热,惊悸喜笑,神识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中盏,加青竹茹1分,煎至8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处方17、防风散

别名防风饮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黄芩1两,葳蕤1两,黄连1两(去须),甘草(炙微赤,锉)1两,栀子仁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眼冲风多泪;目偏视。

用法用量防风饮(《圣济总录》卷一○七)。

注意忌油腻、热酒、湿面。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18、大补枳术丸

处方白术(去芦,炒)1两,陈皮(去白)1两,枳实(麸炒)1两,黄连(姜汁炒)5钱,黄芩(醋炒)5钱,黄柏(青盐水炒)1两,白茯苓(去皮)5钱,贝母(去心)8钱,神曲(炒)5钱,山楂(去核)5钱,麦芽(炒)5钱,加砂仁3钱,香附(醋炒)3钱。

制法上为细末,荷叶汤下粳术煮稀粥,同药捣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人禀素弱,脾胃虚怯,上焦有火、有痰、有郁气、有食积,胸中不快,饮食少思。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食后姜汤送下;有热,茶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处方19、荆芥解毒汤

处方土茯苓5钱,当归3钱,黄芩3钱,川芎3钱,地黄3钱,荆芥2钱,芍药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杨梅疮已发未发,兼筋骨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续名家方选》

处方20、大排风散

处方芫花20分,狼毒20分,栾荆20分,天雄(去皮)20分,五加皮20分,麻花20分,白芷20分,紫菀20分,乌头(去皮)20分,附子(去皮)20分,莽草20分,茵芋20分,栝楼20分,荆芥20分,踯躅20分,荛花20分,大戟20分,王不留行20分,赤车使者20分,麻黄20分,石斛14分,半夏14分,石南14分,薯蓣14分,长生14分,藜芦7分,狗脊7分,人参7分,牛膝7分,苁蓉7分,蛇床子7分,菟丝子7分,萆薢7分,车前子7分,秦艽7分,薏苡4分,五味子4分,独活4分,藁本4分,柴胡4分,牡丹4分,柏子仁4分,芎䓖4分,芍药4分,吴茱萸4分,桔梗4分,杜仲4分,桂心4分,橘皮4分,续断4分,茯苓4分,细辛4分,干姜4分,厚朴4分,茯神4分,山茱萸4分,防己4分,黄耆4分,蜀椒4分,巴戟天4分,高良姜4分,紫葳4分,黄芩4分,当归4分,菖蒲4分,干地黄4分,通草4分。

制法上药勿熬炼,振去尘土,即捣,粗筛下药3两,黍米3升,曲末2升,上酒1斗5升;净淘米,以水5升,煮米极熟,停如人肌,下曲末熟搦,次下散,搦如前,次下酒,搅之百遍,贮不津器中,以布片盖之1宿,旦以1净杖子搅30匝。

功能主治一切风冷。

用法用量空腹五更温1盏服之。以四肢头面习习为度,勿辄。加减非理,造次必大吐利。欲服散者,以绢筛下之,每服方寸匕。只1服,勿再也。水饮、浆酒皆得服之。丸服者,蜜和服,如梧桐子7丸。惟不得汤服也。须补者,药少服令内消,即是补也。凡服此药法,先多服,令人大吐下利3-5度后,乃少服,方可得益也。主风多者,准冷热加减以下36味:麻花、乌头、王不留行、赤车使者、麻黄、踯躅、茵芋、芫花、五加皮、白芷、莽草、附子、栝楼、荆芥、天雄、芎穷、藁本、薯蓣、巴戟天、细辛、独活、当归、黄耆、干姜、厚朴、防己、山茱萸、大戟、萆薢、桔梗、牡丹、柏子仁、狗脊、薏苡、秦艽、菖蒲;主湿痹腰脊,准冷热加减以下32味:苁蓉,芎䓖、续断、蛇床子、王不留行、桔梗、芫花、天雄,附子、踯躅、茵芋、当归、秦艽、芍药、干姜、狗脊、萆薢、石南、蜀椒、干地黄、菖蒲、薯蓣、石斛、牛膝、细辛、柴胡、车前子、桂心、柏子仁、五加皮、杜仲、薏苡;挛急,准冷热加减以下16味:秦艽、藁本、狗脊,萆薢、通草、石南、芎䓖、续断、牛膝、干地黄、石斛、薏苡、菟丝子、杜仲、天雄(去皮)、附子(去皮);主身痒疥瘙,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莽草、防己、藜芦;主惊痫,准冷热加减以下9味:紫菀、牡丹、茯苓、茯神、柏子仁、荛花、人参、远志、细辛;主鬼魅,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蜀椒、长生、踯躅;主蛊毒,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紫菀、芫花、藜芦;主痼冷积聚、腹痛坚实,准冷热加减以下17味:高良姜、桔梗、芫花、山茱萸、茯苓、人参、柴胡、牡丹、荛花、苁蓉、巴戟天、芍药、干姜、附子、乌头(去皮)、麻黄、莽草;主腹痛胀满、吐逆,准冷热加减以下10味:厚朴、橘皮、桔梗、大戟、藜芦、半夏、干姜、藁本、人参、吴茱萸;主痰实,准冷热加减以下9味:茯苓、厚朴、芫花、半夏、细辛、乌头、黄芩、柴胡、山茱萸;主胸满痛,准冷热加减以下10味:厚朴、干姜、紫菀、茯苓、桔梗、荛花、乌头、人参、细辛、柴胡;主补五脏虚损,准冷热加减以下15味;紫菀、薯蓣、石斛、细辛、巴戟天、牡丹、当归、人参、菖蒲、五味子、桔梗、柏子仁、吴茱萸、山茱萸、干地黄;主益气,准冷热加减以下7味:柏子、续断、黄耆、薯蓣、芍药、巴戟天、五味子;主益精髓,准冷热加减以下19味:肉苁蓉、蛇床子、五味子、附子、天雄、萆薢、栝楼、薯蓣、远志、巴戟天、菟丝子、牛膝、柴胡、车前子、细辛、茯苓、杜仲、五加皮、石斛;主补骨髓,准冷热加减以下4味:干地黄、菟丝子、天雄、附子;主长肌肉,准冷热加减以下10味:当归、藁本、白芷、干地黄、五加皮、石斛、菟丝子、薯蓣、五味子、厚朴;主阴下湿痒,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五加皮、杜仲,续断;主消渴,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茯苓、人参、栝楼;主利小便,准冷热加减以下7味:栝楼、茯苓、芍药、橘皮、秦艽、山茱萸、车前子;止小便利,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菖蒲、栝楼、山茱萸;主明目,准冷热加减以下4味:人参、细辛、菟丝子、狗脊;主止泪,准冷热加减以下2味:芎䓖、白芷;补益气,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细辛(益肝气)、远志、人参(补心气);补养肾气,准冷热加减以下5味:石南、萆薢、狗脊、车前子、石斛;主咳嗽上气,准冷热加减下16味:蜀椒、当归、麻黄、桂心、吴茱萸、紫菀、荛花、藜芦、附子、半夏乌头、菖蒲、远志、细辛、芫花、五味子;主下气,准冷热加减以下5味:蛇床子、石斛、细辛、薯蓣、橘皮;主霍乱,准冷热加减以下6味:附子、干姜、人参、桂心、橘皮、厚朴;主月闭,准冷热加减以下14味:黄耆、通草(主漏)、厚朴、山茱萸、莽草(主三虫)、紫菀、当归、白芷(主崩中、带下)、黄芩、蛇床子(主寒热、漏)、芎䓖、牛膝、栝楼、紫葳;主唾稠如胶,准冷热加减以下16味:麻黄、栝楼、柴胡、桂心、芍药(主伤寒)、通草、菖蒲、远志、人参(主健忘)、附子、黄芩、干姜,蜀椒(主下利)、紫菀、茯苓、芎䓖。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一

处方21、沉香化滞丸

处方海沉香2两5钱,广木香3两,槟榔4两,枳实12两,陈皮12两,文术12两,牙皂4两,香附12两,莱菔4两,制军12两,川朴12两,黄芩12两,归尾12两,生地3两,广砂仁3两,藿香5两,炙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为小丸。

功能主治轻泻,调胃整肠。主消化不良,胃痛便秘,腹痛拒按,心腹膨闷,嗳气吐酸,呃逆不舒,下痢赤白,里急后重,食噎气塞。

用法用量每服1-2钱,食前以白水送服。

注意孕妇、身体衰弱及便滑泄者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处方22、茅根饮

处方茅根(锉)3两,木通(锉)3两,石韦(拭去毛)2两,黄芩(去黑心)2两,当归(洗,切,焙)2两,芍药2两,冬葵子(打碎)2两,滑石(碎)2两,乱发(鸡子大)2枚(烧灰)。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卒淋,结涩不通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23、鸡骨鳖甲丸

处方宿乌鸡(胸膈骨)1具(酒浸1宿,炙黄),鳖甲(炙)4分,蜀漆4分,柴胡4分,桔梗4分,人参4分,芍药5分,大黄5分,黄芩5分,杏仁5分,枳实1分半(炒),防葵(切)3分,白术3分,(庶虫)虫5个(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羸瘦,腹中有癖,两胁坚满,时痛,食不生肌。

用法用量4-5岁儿每服2丸,1日2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婴孺方》

处方24、防风散

处方防风2两(去芦头),犀角屑2两,羚羊角屑2两,川大黄(锉碎,微炒)2两,前胡2两(去芦头),黄芩2两,玄参2两,地骨皮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睑生风粟,及生珠管。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半,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25、茯苓半夏汤

处方茯苓1分(去皮),半夏1钱,生姜1分(取汁),黄芩1分(去腐),甘草1分,红皮1分(去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风热痰逆呕吐或眩运头痛。

用法用量水1盏,煎至4分,空心冲生姜汁下,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宣明论》卷六

处方26、柴胡白虎汤

处方柴胡、人参、黄芩、知母、甘草、石膏。

功能主治伤寒半表半里,大热大渴,自汗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淡竹叶,水煎服。

摘录《育婴家秘》卷三

处方27、降火化痰丸

处方天门冬(米泔水洗净,去皮心,晒干)3两(用好酒浸,杵膏),黄连3两(姜汁炒,取末),南星(生姜2钱,皂角2钱,白矾2钱,同南星煮熟,将南星晒干,取末)1两,白茯苓(去皮木,取末)1两5钱,黄芩(酒炒,取末)2两,白芥子(水洗净,炒,取末)2两,广陈皮(水洗净,蒸熟,去白,晒干,取末)3两,百部(水洗净,晒干取末)3两,苦桔梗(水洗净,炒,取末)2两,黑玄参(水洗净,晒干,取末)2两,百合(水洗净,晒干,取末)2两,生贝母(水洗净,去心,晒干,取末)3两,苏子(水淘净,晒干,炒,取末)1两5钱,半夏(照南星制,取末)5钱,萝卜子(水洗净,炒,取末)3两,青竹茹(取末)2两,干葛(水洗净,晒干,取末)1两,薄荷(水洗净,晒干,取末)3两,玄明粉1两,前胡(水洗净,去毛,晒干,取末)2两,五味子(水洗净,晒干,取末)2两,枳壳(麸皮炒,用枳壳净末)1两。

制法上拌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火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清茶送下。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

处方28、荆防泻白散

别名荆防泻白汤

处方荆芥、防风、连翘、桔梗、金银花、元参、赤芍、甘草、生地、黄芩、桑皮、青黛、葛花。

功能主治肺伤风热,鼻流浊涕。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处方29、保命人参散

处方人参3钱,白术3钱,茯苓1钱,炙甘草5分,橘红8分,枳壳7分,桔梗7分,半夏7分,五味子7分,桑皮7分,黄芩1钱。

功能主治咯痰带血而出。

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四

处方30、大青丸

处方薄荷3钱,甘草3钱,栀子3钱,黄芩3钱,黄连3钱,大黄8钱,玄明粉6钱,连翘6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青蒿自然汁为丸,如绿豆大,用雄黄为衣。

功能主治时行瘟疫发热,并劳役发热,上膈一切结热。

用法用量治杂病发热者,朱砂、青黛为衣。每服五六10丸,白汤送下。

摘录《直指附遗》卷三

处方31、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半(锉),人参半两(去芦头),百合3分,麦门冬1两(去心),桑根白皮3分(锉),黄耆3分(锉),赤茯苓2分,黄芩3分,葛根3分(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暴渴饮水多,或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0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32、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半两,人参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大黄(锉,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痰实壮热。

用法用量8-9岁儿,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处方33、鸡苏散

处方鸡苏叶1两,黄芩1两,当归半两,赤芍药半两,阿胶2两,伏龙肝2两,刺蓟1两,生地黄1两,黄耆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损气逆,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竹茹弹子大,水煎服。

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处方34、附子泻心汤

处方大黄4钱(酒炒),黄连6分,制附片3钱,僵蚕(姜汁炒)2钱,桔梗2钱,银花2钱,黄芩1钱5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白喉。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白喉全生集》

处方35、大黄丸

处方大黄(锉,炒)2两,黄芩(去黑心)2两,人参1两,地骨皮(洗去土,焙)1两,决明子(微炒)1两,防风(去叉)1两,石胆1两,地肤子1两,黄连(去须)1两,甘草(炙,锉)1两,车前子1两,兔肝3具(洗,切,炙干),萤火虫100枚(去翼,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用鲤鱼胆拌为剂,更捣令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风热,生赤脉胬肉。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温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36、宝光散

处方大黄、龙胆、赤芍药、川芎、白芷、牛蒡子、防风、防己、黄芩、当归、甘草、栀子、生地黄、细辛、羌活、荆芥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五脏冷热相攻,致目中漏睛脓出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钟半,煎至1钟,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处方37、陈皮汤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紫苏、枳壳、桔梗、苍术、黄芩。

功能主治寒束热痰,喉哮而喘。

用法用量天寒,加桂枝。

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处方38、赤芍药散

处方赤芍药3分,诃黎勒皮3分,白术半两,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桂心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人参3分(去芦头),黄芩3分,当归半两(锉,微炒),木香3分,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尖,微炒),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结胸,心下结硬,烦闷腹胀。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芍药散”。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39、拔毒散

处方天花粉、无名异、黄柏、黄芩、大黄、木鳖子(去壳)、牡蛎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肿去毒。主诸恶疮。

用法用量好醋调,敷贴。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五

处方40、阿胶汤

处方阿胶(炒燥)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玄参1两,丹参1两,防风(去叉)1两,黄耆1两,生干地黄(焙)1两,葛根1两,柴胡(去南)1两,秦艽(去苗土)1两,黄连(去须)1两,龙胆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地骨皮1两,百合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甘草(炙)1两,桔梗(炒)1两,知母(焙)1两,贝母(去心)1两,款冬花1两,石膏(碎)1两,麻黄(去根节)1两,黄芩(去黑心)1两,栀子仁1两,麦门冬(去心)1两,防己1两,栝楼根1两,马兜铃1两,大黄(炒)1两,桑根白皮(炙)1两,白药子1两,葶苈子(隔纸炒)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槟榔5枚。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骨蒸虚劳,热气上熏,咽嗌焦干,津液枯燥,烦渴引饮。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41、荆芥连翘汤

处方荆芥、柴胡、川芎、当归、生地黄、芍药、白芷、防风、薄荷、山栀、黄芩、桔梗、连翘各等分,甘草减半。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胆移热于脑之鼻渊。

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42、独活败毒散

处方独活、木通、柴胡、黄芩、桔梗、枳壳、甘草、钩藤、广皮、苏梗。

功能主治外感胁痛。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43、连翘防风汤

处方连翘(研碎)、防风、黄连、陈皮、芍药、当归、独活、白蒺藜(炒、去刺)、荆芥、茯苓、黄芩、甘草、牛蒡子(炒、研)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肝脾风热时毒,头面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煎服。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二

处方44、芦根散

处方芦根2两(锉),赤茯苓1两,知母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黄芩3分,地骨皮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骨蒸,手足烦热,多渴,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处方45、连翘防风汤

处方连翘3分,防风3分,瞿麦3分,荆芥穗3分,木通3分,车前子3分,当归3分,柴胡3分,赤芍药3分,白滑石3分,蝉蜕3分,黄芩3分,紫草茸3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细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少阳病,乍寒乍热,出不快。

用法用量水1盏,煎7分。随儿大小,量数轻重与之。

注意大小便自利者,不宜用。

摘录《医学正传》卷八

处方46、参胡芍药汤

处方人参1钱,柴胡1钱,芍药1钱,黄芩1钱,知母1钱,麦门冬1钱,生地1钱半,枳壳8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伤寒14日外,余热未除,脉息未缓,大便不快,小便黄赤,或渴或烦,不能安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胸满腹胀便硬,去参,加厚朴、倍枳壳;小便频数,加茯苓、泽泻;呕,加竹茹;血弱,加当归;虚烦,加竹叶、粳米;二便自利,胸腹不饱,形羸,脉弱,去枳壳,倍人参;不睡,加炒酸枣仁、茯神;宿粪未净,腹满或疼,便硬不通,量加大黄。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处方47、侧子酒

处方侧子4两(炮),生石斛8两(碎),磁石8两,独活3两,秦艽3两,甘草3两(炙),紫苏茎1握,前胡4两,防风3两,茯苓8两,黄芩3两,五味子4两,防己3两,桂心2两,丹参3两,蜀椒2两(出汗),山茱萸4两,芎䓖2两,细辛2两,当归3两,白术4两,干姜3两,薏苡仁1升3合。

制法上薄切,绢袋贮,以清酒4升,浸5日。

功能主治脚气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4合,细细加至8-9合,温饮,每日2次。其中间觉热渴,得饮豉酒,豉仍须蒸晒之。

注意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葱、生菜及醋物等。

摘录《外台》卷十八引《崔氏方》

处方48、茶黄丸

处方白术3两,苍术3两,石膏1两,白芍药1两,黄芩1两,南星1两,陈皮1两,薄荷7分。

制法上为末,砂糖水煮神曲为丸。

功能主治黄病爱吃茶。

用法用量砂糖水送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四

处方49、保胎丸

处方熟地2两5钱,砂仁2两5钱,生黄耆4两,白术(炒)4两,白芍4两,当归4两,艾炭4两,菟丝子4两,桑寄生3两,川芎3两,枳壳(炒)3两,厚朴(炙)1两,川贝母2两,芥穗1两,羌活5钱,甘草5钱,黄芩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保产安胎。主妊娠气虚,腰酸腹痛,胎动不安,屡经小产。

用法用量每服2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50、李根皮散

处方李根皮1升,通草1两,白蔹1两,桔梗1两,厚朴1两,黄芩1两,附子1两,甘草2两,当归2两,葛根3两,半夏5两,桂心4两,芍药4两,穹?6两,栝楼根5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及小小瘰疬。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李根散”。

注意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甘李根皮苦咸降逆;栝楼、葛根清胃解毒;通草、白蔹散结利窍;厚朴、半夏破气涤痰;桂心、附子化坚排脓;芎、归,芍药和营止痛;甘、桔、黄芩清热利气,疡溃本虚而脓未透者为宜。

摘录《千金》卷二十二

处方51、当归拈痛合苏子降气汤

处方人参4分,白术4分,苦参4分,秦艽4分,知母5分,黄芩5分,当归5分,羌活5分,萝卜子5分,升麻2分,葛根2分,茵陈3分,苍术3分,苏子3分。

功能主治肩背痛湿热甚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方症会要》卷三

处方52、梨浆饮

别名梨浆饮子

处方青蒿(取花头,用童便浸1-2次,晒干为度)、柴胡(去芦)、人参、黄芩(去心)、前胡、秦艽(去土)、甘草(炙)。

功能主治脾积寒热,其状如疟,或头痛呕逆,久则2-3岁不歇,左胁有块,小者如桃李,大者似杯碟。胃热口气,痰饮呕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梨浆饮子(《袖珍》卷四)。方中青蒿,《医统》作“茵陈”。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六

处方53、桂枝石膏汤

处方桂枝5钱,石膏1两半,知母1两半,黄芩1两。

制法上为粗末,分作3次服。

功能主治疟无它证,邪气所舍深,隔日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

用法用量每次以水1盏煎,迎发而服之。

摘录《保命集》卷中

处方54、补中治湿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苍术7分,陈皮7分,赤茯苓7分,麦门冬7分,木通7分,当归7分,黄芩5分,厚朴3分,升麻3分。

制法上锉,作1帖。

功能主治补中行湿。主水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东医宝鉴》卷六引《医林》

处方55、当归汤

处方当归(切,炒)1两,犀角屑1两,黄芩(去黑心)1两,黄连(去须)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脐腹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56、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淡竹叶1握(切碎),白术1两,甘草(炙)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人参1两,栀子仁1两,大黄(锉,炒)2两,黄芩(去黑心)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乳石热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处方57、降火清喉汤

处方薄荷7分,黄芩7分,桔梗1钱,黄柏(酒炒)1钱,知母1钱,生地黄1钱,贝母(炒)6分,山栀仁(炒)6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虚火炎上喉疼,吞吐如碍。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食远温服。

摘录《杏苑》卷六

处方58、连翘败毒散

处方当归、连翘、黄芩、甘草、麦冬、木通、柴胡、前胡、黄连、生地。

功能主治内丹,从胁下至腰下肿,发赤色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大枣1个,水2钟,煎服。外用救急丹醋磨敷患处。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二

处方59、凉血汤

处方栀子仁、黄芩、白茅、知母、桔梗、甘草、侧柏叶、赤芍。

功能主治胃咳,呕血。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五引《医经会解》

处方60、参薷饮

别名却暑清健汤

处方白术1钱半,人参1钱2分,麦冬1钱,白芍药1钱,白茯苓1钱,知母(炒)7分,陈皮7分,香薷7分,甘草5分,黄芩(炒)3分,五味子10粒。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祛暑清热,壮元气。主霍乱吐利。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医部全录》卷二三二引《必用方》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