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黄粱米的处方

浏览

黄粱米(别名竹根米、竹根黄、黄米),味甘;性平,和中;益气;利湿。主霍乱;呕吐泄泻;下痢;骨湿痹痛,本文介绍了含有黄粱米的处方16个。

处方1、粱米饮

处方黄粱米(淘)5升。

功能主治霍乱吐下,大渴多饮。

用法用量上以水1斗,煮取5升,澄清,稍温饮之;糯米饮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处方2、黑神丸

处方硫黄半两(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银半两,雄黄半两(细研)上先用硫黄、雄黄于铫子内消作汁,次下水银、朱砂,便搅结为沙子,后用一瓷盒子,盖上钻一孔子似黄米大,即安沙子在内,便用盐泥固济,只留孔子,放干,先用火半斤,去盒子四面,4寸以来至一食间,即八面加火,放黑气出尽,即角湿纸片子搭盒上孔子,才干则换,至30片为度,其药已成,候冷细研,入后药。麻黄1两(去根节),天麻半两,白附子1分(炮裂),乌蛇3分(酒浸,去皮骨,炙微黄),白僵蚕1分(微炒),桂心1分,干蝎1分(微炒),天南星1分(炮裂),天雄1分(炮裂,去皮脐),独活1分,川乌头1分(炮裂,去皮脐),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每石药1两,用草药2两,入相和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豇豆大。

功能主治风证。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豆淋酒嚼破送下。

注意忌动风物。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3、橘半枳术丸

处方白术4两,枳实2两,前胡2两,广橘红1两,半夏1两,神曲1两,麦芽粉1两,陈黄米8合(炒)。

制法荷叶汤迭丸,

功能主治脾胃元气久虚,不能消导饮食,运化精微,渐有停饮,积于三脘,以致痞结倒饱,痰唾稠粘,呕逆咳嗽,肠鸣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午后姜汤吞下。

摘录《活人方》卷二

处方4、晨泻散

别名米莲饮

处方老黄米3合(炒),莲肉2两,白术2钱,干姜2钱,木香1钱,砂糖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老人脾虚,五更泄泻。

用法用量米莲饮(《卫生鸿宝》卷一)。

摘录《绛囊撮要》

处方5、接骨丹

别名接骨膏

处方小黄米面、皂角末、发灰。

制法用蜡醋熬成膏。

功能主治止痛。续筋接骨,消肿。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接骨膏(《仙拈集》卷四)。

摘录《良朋汇集》卷五

处方6、活血解毒丸

处方乳香(醋炙)1两,没药(醋炙)1两,菖蒲膏(干)1钱5分,蜈蚣2钱,雄黄5钱,黄米(蒸熟)8钱5分。

制法为丸。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1日2次,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7、活血消炎丸

处方乳香(醋炙)6两,没药(醋炙)6两,菖蒲膏(干)7钱5分,黄米(蒸熟)3两。

制法上为细末,兑研牛黄1钱5分,捣烂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解毒散痈,消坚化结。主痛疽,疖肿,疮毒。

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8、接骨膏

处方续断1两,桂心1两(去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及1两,白敛1两,当归1两(切、焙),桑根白皮1两(锉),独活1两(去芦头),黑狗脊背(烧灰用)1两,黄米(炒)3合。

制法上为末,或打扑闪肭,及骨折碎,用药末3钱,酒半钱,白面、生姜自然汁少许,同以慢火熬成膏。

功能主治定疼痛。主一切打扑、驴伤、马坠脱臼折。

用法用量摊帛上贴之,3日1换,用米沙木篦子、绵绳夹缚。夏月柳枝子5条夹缚,虽紧不妨。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引《圣惠》

处方9、饭灰方

处方制厚朴8两,焦茅术6两,制半夏6两,公丁香6两(忌火),白茯苓12两,小青皮6两,广藿香6两,新会皮16两,六神曲16两,黑楂肉16两,瓜蒌仁5两,鸡内金100两(不落水者),广木香4两(忌火),陈黄米150两(炒黑,另磨粉拌和),桂枝6两,防风6两,葛根6两,荆芥6两,枳实6两,苏叶5两,桔梗5两,升麻4两,川芎4两,独活4两,槟榔6两,麦芽16两,羌活4两,炮姜12两,秦艽4两,薄荷6两。

制法上药各炒,为末,惟木香、丁香须晒干,为末和匀,盛于皮纸袋,封口,勿令出气,每袋3-4钱。

功能主治消导运化。主大人、小儿风寒食积,头痛发热,大小便闭不畅。

用法用量以开水送下。

注意此药须藏干燥处,不可着湿,否则有霉变之患。

摘录《良方集腋》卷下

处方10、固本遐龄酒

处方当归(酒洗)1两,巴戟(酒浸,去心)1两,肉苁蓉(酒洗)1两,杜仲(酒炒,去丝)1两,人参(去芦)1两,沉香1两,小茴(酒炒)1两,破故纸(酒炒)1两,石菖蒲(去毛)1两,青盐1两,木通1两,山茱萸(酒蒸,去核)1两,石斛1两,天门冬(去心)1两,熟地黄1两,陈皮1两,狗脊1两,菟丝子(酒浸,蒸)1两,牛膝(去芦)1两,酸枣仁(炒)1两,覆盆子(炒)1两,枸杞子2两,川椒(去子)7钱,神曲(炒)2两,白豆蔻3钱,木香3钱,砂仁5钱,大茴5钱,益智(去壳)5钱,乳香5钱,虎骨胫(酥炙)2两,淫羊藿4两(新者),糯米1升,大枣1升,生姜2两(捣汁),远志(甘草水泡,去心)1两,新山药4两(捣汁),小黄米明流烧酒70斤。

制法上为末,糯米、枣肉、粘饭同姜汁、山药汁、炼蜜4两和成块,分为4块,4绢袋盛之,入酒坛内浸21日,取出。

功能主治和气血,养脏腑,调脾胃,解宿酲,强精神,悦颜色,助劳倦,补诸虚。

用法用量每次饮1-2盏,早晚热服。

注意虚人无热者宜此。

摘录《回春》卷四

处方11、白矾涂方

处方白矾(生末)1两,黄米粉1两。

功能主治小儿脑热鼻干。

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清水半合,调如泥,涂脑上,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12、观音茶

处方黑脂麻1斤(微炒),藕粉1斤,山药1斤(微炒),粘黄米1斤(面炒),白糖1斤,莲肉(微炒)8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补虚损。主咳嗽。

用法用量每日当茶汤,不拘多少,滚水冲服。

摘录《仙拈集》卷三

处方13、加味茶汤方

处方山药4两,莲肉(去心)4两,芡实4两,菱米4两,茯苓4两,酥油4两,白扁豆(炒)4两,薏苡仁4两(炒),江米2升(炒),小黄米3升,人参(量人虚实加之),白糖8两,白蜜8两。

制法上为细末,将酥油、糖、蜜熔化入药末同炒,待凉,盛于瓷罐内。

功能主治老年男妇劳病日久,胃气短少,不能进饮食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滚水调匀,不拘时任意服之。

摘录《良朋汇集》卷一

处方14、苦参天麻酒

处方白藓皮200g 露蜂房75g 天麻80g 苦参500g 黍(即黄米)5kg 细曲750g

炮制将上述4味药材捣碎,装入纱布袋内;同入锅中,加水7500ml,煮取一半,去掉药袋,备用;细曲研细粉备用,然后将药液和细曲同置入缸中,搅匀,经3天3夜。将黍煮半熟,沥半干,冷却后倒入药缸中,和匀,加盖密封,置保温处;14日后开启,压去糟渣,过滤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解毒疗疮。主治遍身白屑,搔之则痛。

用法用量每次10~20ml,每日3次,可渐加至30ml,饭后将酒温热服用。

摘录《民间验方》

处方15、犀黄丸

别名西黄丸(《治疗汇要》卷下)。

处方犀黄0.9克 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30克(研极细末)麝香4.5克 黄米饭30克

制法上药,用黄米饭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乳岩、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现用于淋巴结炎、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癌、多发性脓肿、骨髓炎等见舌红、脉滑数者。

用法用量每用陈酒送下9克。患生上部,临卧时服,患生下部,空腹时服。

备注本方主治诸症,多由火郁、痰瘀、热毒壅滞而成。方中犀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麝香开经络,行气滞,散瘀血,消痈疽肿毒;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黄米饭调养胃气,以防诸药寒凉碍胃;以酒送服,是用其活血行血以加速药效。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处方16、退黄丸

处方青矾60克(锅内溶化,入陈黄米3千克,用醋拌匀,慢火炒令烟尽为度)平胃散180克

制法二药同炒少顷,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运脾化湿。治脾胃不健,气滞湿蕴所致之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体懈懒,食积痞块,小便不利,大便溏泄,或能食而无力,或嗜好香物及生米等。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及临卧时用陈米饮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糯采、油、面、生冷、硬物。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