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黄连的处方(七十九)

浏览

黄连(别名王连、支连),苦;寒,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小编整理出含有黄连的处方共5013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4681~4740共60个。

处方1、加味清热凉血驱敏汤

处方鲜茅根60克,大青叶15克,青黛12克,龙胆草15克,黄芩9克,黄柏9克,川军15克,白藓皮30克,黄连9克,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15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除湿止痒。主湿热蕴久,化毒入营,外感毒邪。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赵炳南方

处方2、清空膏

处方川芎15克 柴胡21克 炙甘草45克 黄连(炒)防风 羌活各30克 黄芩90克(去皮,锉,一半酒制,一半炒)

功能主治治偏正头痛,年久不愈;及风退热上壅损目,脑痛不止者。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次6克,入茶少许,汤调如膏,临卧时抹在口内,用少许白开水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3、清臭饮

处方赤芍 黄芩 藁本 生地 黄连 石菖蒲 远志各等分 甘草1克

功能主治治鼻中臭气。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仙拈集》卷二

处方4、大全宝光散

处方黄连250克(去须)当归60克 蕤仁48克(去皮、油)生白矾66克 甘草61克 杏仁72克(去皮、尖)龙胆草122克 干姜61克 赤芍药100克

制法上药切成秫米大。

功能主治除昏退翳,止泪定痛。主远年近日风弦烂眼,目赤生翳,流泪作痛。

用法用量每用6克,加水300毫升,煎数沸去津,乘热洗眼。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三

处方5、疏风散湿汤

处方赤芍药 黄连 防风各1.5克 铜绿(另人)川花椒 归尾各3克 轻扮0.3克(另入)羌活 五倍子各0.9克 荆芥1.8克 胆矾 明矾各0.09克

制法上药和匀。

功能主治治眼睑赤烂。

用法用量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外加铜绿泡化后,入轻粉搅匀,汤脚用绵纸滤过澄清,可用手蘸洗扫烂湿处。

摘录《审视瑶函》卷六

处方6、上下甲丸

处方上甲(即鳖甲)下甲(即龟版)各30克 侧柏叶 瓜蒌仁 半夏 黄连 黄芩 黄柏各15克

功能主治治虚劳阴虚火旺,咳嗽咯血,痰稠色黄者。

用法用量上药为末,蒸饼为丸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7、琥珀煎

处方乳香末6克 蕤仁(研)15克 滑石 铅丹各60克 木鳖子(去壳)10枚 黄连末 秦皮各30克 柳枝 槐枝(并新青者)各10枝(每枝长4.5厘米)白蜜 黄芩(去黑心)各120克

制法上药十一味,将槐、柳枝、秦皮、黄芩、滑石等杵碎,以水600毫升,同煎至400毫升,去滓,其余乳香、蕤仁、铅丹、木鳖子四味与蜜同熬如琥珀色,再同前项药汁,并黄连同煎至250毫升,用熟绢滤去滓,入瓷器内密封,系垂在井底一夜,出火毒。

功能主治治风毒冲目,肿赤痒痛。

用法用量每用铜箸点,以目涩为度。

注意熬药及点眼忌用铁器。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8、清心饮

处方牛黄1.5克 琥珀4.5克 黄连1.5克 丹参9克 远志1,5克(甘草水炒)菖蒲2.4克 橘红3克 胆星1.5克 麦冬4.5克 淡竹叶20张

功能主治治中风中脏。风火上犯,神明散乱,舌不能宫,口流涎沫,甚则神昏鼾睡,面色油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处方9、决明丸

处方石决明15克 车前子 黄连(去须)各60克

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目暴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米饮下,日二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O六

处方10、天开丹

处方甘石3克 熊胆1.5克(用黄连、薄荷汤浸开,入甘石内,晒干)珍珠0.3克 朱砂0.9克 硼砂0.9克 胆矾0.3克 青盐0,3克 硇砂(制过)0.3克 乳香(炙过)0.6克 没药(炙过)0.9克

制法上研细末,收藏听用。

功能主治治目翳。

用法用量如翳膜重厚者,独用此丹;稍轻者,当和紫金锭子同用;故膜初生而轻,则少用天开丹,多和紫金锭子;若时久而重,则多用天开丹,少用紫金锭子。

摘录《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卷六

处方11、升阳益胃汤

别名益胃汤(《医级》卷八)。

处方黄耆60克 半夏(汤洗,脉涩者用)人参(去芦)甘草(炙)各30克 独活 防风 白芍药 羌活各15克 橘皮12克 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柴胡 泽泻(不淋勿用)白术各9克 黄连3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湿热滞留中焦,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肿,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小便颊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早饭、午饭之间温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甘草补益脾胃之气;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温;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阳,清热除湿之功。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处方12、黄连阿胶汤

处方黄连12克 黄芩6克 芍药6克 鸡子黄2枚 阿胶9克

功能主治养阴泻火,益肾宁心。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先煎三物,取600毫升,去滓,入阿胶烊尽,稍冷,入鸡子黄,搅匀,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备注方中黄连泻心火,阿胶益肾水,黄芩佐黄连,则清火力大;芍药佐阿胶,则益水力强。妙在鸡子黄,乃滋肾阴,养心血而安神,数药合用,则肾水可旺,心火可清,心肾交通,水火既济,诸证悉平。

摘录伤寒论

处方13、追疔夺命丹

处方羌活 独活 青皮 防风 黄连 赤芍 细辛 甘草节 蝉蜕 僵蚕 金线重楼 泽兰 金银花各等分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消肿。治疔疮。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先将二贴,加泽兰、金银花各30克,生姜10片,同药捣烂,好酒碹之,热服。不善酒者,用酒、水各225毫升,生姜10片,煎至160毫升,热服,汗出为度。有脓,加何首乌、白芷;毒在下,加木瓜;要通利,加青木香、大黄、栀子、牵牛;病退,再加大黄6克煎,热服,取利一二次,去余毒为妙;呕逆恶心,加乳香、绿豆粉,甘草汤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九

处方14、秦艽丸

处方秦艽60克(去苗)黄耆60克(锉)漏芦45克 乌蛇12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防风45克(去芦头)黄连45克(去须)苦参60克(锉)川大黄60克(锉碎,微炒)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热毒外侵,遍身生疥,干痒,搔之皮起。现用于脓窠疮,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寻常性狼疮,盘状性红斑狼疮。

用法用量每于食后,以温酒下30丸。

注意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

处方15、静神丹

处方酒当归 酒生地 姜远志 茯神各15克 石菖蒲 黄连各7.5克 朱砂6克 牛黄3克 金箔15片

制法上药以猪心血和丸,黍米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治忧思过度,恐惧惊惕,心悸怔忡。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灯心汤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六

处方16、二术散

处方蝉蜕 白术 黄连 枸杞子 苍术(米泔浸炒)龙胆草 地骨皮 牡丹皮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脸硬睛疼,目生翳障。

用法用量每服3克,食后用荆芥汤送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七

处方17、益气安神汤

处方当归3.6克 黄连(姜汁炒)生地黄 麦门冬(去心)酸枣仁(炒)远志(去心)各3克 白茯苓(去皮、心)3.6克 人参 黄耆(蜜炒)胆星 淡竹叶各3克 甘草1.8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心,化痰安神,治心气不足,夜寐多梦,睡卧不宁,恍惚惊怖,痰迷痴呆。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18、清火豁痰丸

处方大黄(酒蒸)90克 礞石(煅)15克 沉香6克 黄芩(酒炒)60克 黄连(酒炒)60克 栀子(炒)60克 连翘30克 天南星(制)60克 半夏(制)60克 白术(炒)60克 枳实(炒)60克 贝母(去心)45克 天花粉30克 陈皮30克 白茯苓30克 神曲(炒)30克 青黛15克 玄明粉21克 甘草15克 白芥子(炒)60克

制法上药为末,以姜汁、竹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火化痰。治上焦郁火,痰涎壅盛,胸膈不利,烦躁,咽喉噎塞,吐不出,咽不下,如鲠状。

用法用量每次用姜汤送下40丸。

摘录《古今医鉴》卷四

处方19、黄粉膏

处方胡粉 黄连末各30克 水银1克 糯米22粒 赤小豆14粒(和黄连捣)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头上恶疮。

用法用量先将水银于手掌中以唾研化后,即以麻油调药,与水银和匀,涂疮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处方20、生姜泻心汤

处方生姜12克(切)甘草9克(炙)人参9克 干姜3克 黄芩9克 半夏9克(洗)黄连3克 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和胃消痞,散结除水。治水热互结,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

用法用量上八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每次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伤寒论》

处方21、清心饮

处方黄连1.5克 蒲黄4.5克 犀角1.5克 玄参4.5克 丹参6克 连翘4.5克 蒌皮9克 茯苓6克 薄荷3克 竹叶20张 灯心1米

功能主治清心泻火。治心火炽盛,舌卷而肿,塞口作痛,难于语言。

用法用量先用生蒲黄9克,泡汤频频漱口,再服此方。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22、清心药

处方牡丹皮 当归 川芎 黄芩 黄连 赤芍药 生地黄 连翘 栀子 桃仁 甘草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骨折脱臼等。

用法用量用灯心草、薄荷煎,入童便和服。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处方23、大活络丹

处方白花蛇 乌梢蛇 威灵仙 两头尖(俱酒浸)草乌 天麻(煨)全蝎(去毒)首乌(黑豆水浸)龟版(炙)麻黄 贯仲 炙草 羌活 官桂 藿香 乌药 黄连 熟地 大黄(蒸)木香 沉香各60克 细辛 赤芍 没药(去油,另研)丁香 乳香(去油,另研)僵蚕 天南星(姜制)青皮 骨碎补 白蔻 安息香(酒熬)黑附子(制)黄芩(蒸)茯苓 香附(酒浸,焙)元参 白术各30克 防风75克 葛根 虎胫骨(炙)当归各45克 血竭(另研)21克 地龙(炙)犀角 麝香(另研)松脂各15克 牛黄(另研)片脑(另研)各4.5克 人参90克

制法上药五十味,为末,蜜丸,如桂圆核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主中风瘫痪,痿痹痰厥,拘挛疼痛,痈疽流注,跌扑损伤,小儿惊痛,妇人停经。

用法用量陈酒送下。

摘录兰台轨范》卷一引《圣济》

处方24、泻荣汤

别名补气泻荣汤(《东垣试效方》卷九)。

处方连翘 升麻各1.8克 桔梗1.5克 生黄芩 生地黄各1.2克 黄耆 苏木 黄连 地龙 全蝎 当归各0.9克 白豆蔻 人参各0.6克 甘草0.45克 梧桐泪0.3克 麝香少许 桃仁3个 虻虫(去翅、足,炒)3个 水蛭3个(炒令烟尽)

功能主治治疠风,满面连头极痒,眉毛脱落。

用法用量上锉如麻豆大,除连翘、梧桐泪、白豆蔻另为细末,麝香、虻虫、水蛭三味同为细末,都作一服。水300毫升,酒150毫升,入连翘,煎至150毫升,去滓,再入白豆蔻三味并麝香等,再煎至100毫升,稍热,早饭后、午前服之。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湿面、生冷、硬物。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25、视星膏

处方黄连 苦参各3克 乌鱼骨 蕤仁(去皮)草龙胆 白丁香 石决明各15克

制法上药七味,用水300毫升,熬至50毫升,去滓,入白沙蜜120克再熬稠,入轻粉、铜绿、龙胆各1.5克,马牙消、硇砂、硼砂、乳香各6克,再研为细末,一处和匀,入前膏内,瓷盒内收之。

功能主治治眼目失明,及多种眼病。

用法用量每点3~5箸。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三引《经验普济加减方》

处方26、仙遗粮汤

处方鲜土茯苓60克(洗净,木石臼内捣碎)当归 生地 防风 木通 薏仁各2.4克 金银花 黄连 连翘各3克 白术 白鲜皮各2.1克 皂刺1.8克 甘草1.2克 灯心20根

功能主治治杨梅疮。

用法用量上药先将土茯苓加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去滓,入余药,煎至25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处方27、安经汤

处方当归身4. 5克,川芎1.5克,艾叶1.5克,阿胶珠1.5克,甘草1.5克,黄柏1.5克,知母1.5克,白芍2.4克,姜汁炒黄连2.4克,生地黄3克,黄芩3克,香附3克。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和血调经。主阴虚血热。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七

处方28、加味保和丸

处方白术150克 陈皮(洗)90克 半夏(泡)90克 茯苓90克 神曲90克(炒)山楂肉90克 连翘60克 香附(醋炒)60克 厚朴(姜炒)60克 萝卜子60克 枳实(炒)30克 麦芽(炒)30克 黄连(姜炒)30克 黄芩(酒炒)60克

制法上药为末,米糊为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实热反胃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煎人参、竹沥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29、黄连清膈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30克 黄连(去须)15克 鼠尾黄芩(净刮)9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心肺间有热,及经中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温水送下。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处方30、清咽利膈散

别名清咽利膈汤(《外科理例》)。

处方金银花 防风 荆芥 薄荷 桔梗 黄芩 黄连各4.5克 山栀 连翘各3克 玄参 大黄(煨)朴消 牛蒡子 甘草各2.1克

功能主治清咽利膈。治内有积热,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或胸膈不利,烦躁饮冷,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食后服。

摘录《外科理例》

处方31、清肝解毒汤

处方石膏12克(煅)人中白 川黄连 红柴胡 知母(生)净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真犀角(镑)玄参 荆芥 北防风 淡竹叶各3克 灯心150厘米

功能主治治走马牙疳。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呕吐,加芦根。

摘录《喉症指南》卷四

处方32、升阳抑火汤

处方升麻 柴胡 葛根 苍术 羌活 防风 白芷 黄连(酒炒)黄柏(酒炒)知母(酒炒)当归 川芎 芍药

功能主治治眼病服寒凉药太多,致久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仁术便览》卷一

处方33、阴蚀黄连膏

处方乳香粉30克 青黛面30克 黄连膏240克

制法上药调匀成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肌止痛。治女阴溃疡,过敏性阴茎部溃疡。

用法用量外敷患处。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34、铁粉

处方铁粉(研,水飞过,干称,再研)30克 鸡膍胵(阴干,炙熟)50枚 黄连(去须)90克 牡蛎(炒、研如面)60克

制法上四味,先捣二味,细罗为末,再与铁粉、牡蛎研匀,炼蜜和剂,以酥涂杵热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消渴,腑脏枯燥,口干引饮,小便如脂。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煎粟米饮送下。渐加至4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35、三消汤

处方真台党 白术 当归 茯苓 生地各3克 黄柏 知母 黄连 麦冬 天花粉 黄芩各2.1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三消。口渴饮水不止,或饮水多而作泻,或多食而易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验方新编》卷四

处方36、调经散

处方香附米 当归尾各30克 大黄15克(蒸)黄芩60克 黄连 生地黄 赤芍药 川芎 羌活 栀子 薄荷 木贼 苏木 红花 甘草各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室女或肥壮妇人血热经闭,过期不行,血逆行于上,目睛红色,或乌睛上起如胬肉者。

用法用量每次10~18克,水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37、生地八物汤

处方生地9克 山药4.5克 知母4.5克 麦冬9克 黄芩3克 黄连3克 黄柏3克 丹皮4.5克 荷叶6克

功能主治清胃滋肾。治中消。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38、牛黄上清丸

处方黄连24克 生石膏120克 黄芩75克 薄荷45克 莲子心60克 白芷24克 桔梗24克 菊花60克 川芎24克 赤芍24克 当归75克 黄柏15克 荆芥穗24克 栀子75克 大黄120克 甘草15克 连翘75克 朱砂18克 明雄黄18克 牛黄3克 冰片15克

制法上药中朱砂、雄黄、牛黄、冰片分别研细,黄连等十七味药轧为细粉,与上四味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蜡皮封固,阴暗干燥处保存。

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三焦火盛,头痛目赤,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一至三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方以牛黄清心肝实火为君;配菊花、薄荷、连翘、荆芥穗、白芷、川芎、桔梗、甘草轻清上浮,疏风清热为臣;佐以黄芩、黄连、黄柏、栀子苦寒燥湿,清热解毒;加石膏清泄气分实热,冰片辛凉散火,通窍利咽;又以大黄苦寒泄下,荡涤瘀热;赤芍、当归、地黄清热凉血散瘀。诸药配伍,具有良好的清热泻火,散风止痛功效。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39、千金定吼丸

处方南星 半夏各120克(用生姜、牙皂各90克,煎汤浸星、半一宿,切片,再加白蜜60克人汤内,同星、半煮至汤干,去姜、皂,只用星、半)贝母 枳实(麸炒)黄连(姜炒)黄芩(酒炒)连翘(去心)白附子 天麻 僵蚕(炒)桔梗 瓜蒌各30克 锦纹 大黄(酒拌,九蒸九晒)30克 青礞石(用消煅如金色者)1.5克 沉香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用竹沥、姜汁和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素患哮吼,发则喘急,痰涎上壅,不时复发。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时口噙化下;或丸如黍米大,生姜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40、神仙一块气

处方青皮 陈皮 三棱(炒)香附(童便炒)莪术各30克 神曲 麦芽(炒)萝卜子(炒)白丑(取头末)槟榔 郁金 黄连各15克 枳实9克 百草霜 皂角各7.5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诸气食积及噎塞痞满,胸胁刺痛,症瘕疝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视疾之上下为食之先后,热酒姜汤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41、苦散

别名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吴直阁诸家名方》卷六)、吴茱萸丸(《鸡峰普济方》卷十四)。

处方吴茱萸 黄连 白芍药(俱锉如豆,同炒赤)各150克

制法上药研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经受湿,泄痢不止,米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次20丸,空腹用浓米饮送下,一日三次。未知酌加。或研末为散,每次6克,用水150毫升,煎100毫升,和滓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养生必用》

处方42、生地黄煎

处方生地 当归 黄耆(炙)甘草(炙)麻黄根 浮小麦 黄连 黄芩 黄柏各3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固表止汗。治阴虚火旺引起的盗汗。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七

处方43、当归丸

处方当归15克 黄连4.5克(炒)大黄7.5克 甘草(炙)3克 紫草9克

制法先以当归、紫草熬成膏,其余三味研为细末,以膏和为丸,如胡椒大。

功能主治主热入血分,大便秘结,三五日不通者。

用法用量三岁以下服10丸,七八岁服20丸,空腹时用清米汤下,以利为度。

摘录《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二

处方44、天竺黄丸

处方天竺黄22.5克 牛黄7.5克(细研)朱砂22.5克(细研,水飞过)麝香7.5克(细研)黄连30克(去须)铁粉30克 远志22.5克(去心)甘菊花15克 马牙消15克(细研)龙齿22.5克 茯神15克 龙脑7.5克(细研)金银箔各50片(细研)甘草7.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研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热病,心气热盛,恍惚不定,发狂,妄有所见。

用法用量不计时候,以荆芥汤或薄荷汤嚼下1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七

处方45、清离固精丸

处方黄连(酒炒)萆薢 人参各30克 鹿角霜90克 知母(青盐水炒)秋石 牡蛎(煅过)茯神(去心)远志(去心)石莲肉(炒)白术(炒)各45克

制法上药为末。用荷叶煎汤为丸。

功能主治治梦遗日久,精神倦怠,面色萎黄,饮食减少,腰瘦背胀,久不生育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处方46、芩连半夏竹茹汤

处方黄芩6克 黄连3克 半夏6克 竹茹9克 胆草3克 枳壳6克 旋复花4.5克

功能主治清肝和胃,化痰降逆。治妊娠肝火犯胃,致患恶阻,口干而苦,烦热愦闷,夜寐不安,便秘溲黄,苔黄腻,脉滑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气滞胸胀,时欲嗳气,加木香6克。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47、栝楼根散

处方栝楼根 胡黄连 黄芩各22克 白僵蚕(炒)白鲜皮 大黄(锉,炒)各15克 牛黄(研)滑石(研)各7.5克

制法上为细末,研匀。

功能主治治风热口中干燥,舌裂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6克,不拘时,竹叶汤调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八

处方48、泻心导赤散

处方生地 木通 黄连 甘草梢

功能主治泻心脾积热,治心脾积热上发,口舌疮赤糜烂。

用法用量滚汤淬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二

处方49、四味萸连丸

处方黄连30克 吴萸3克 桃仁24枚 陈皮15克 半夏45克

制法上药为末,神曲糊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清火化痰,活血祛瘀。治痰火挟瘀。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姜汤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50、消癖丸

处方三棱(即鱼形者)莪术(名醋浸炒)陈皮 枳壳(麸炒)厚朴(姜汁炒)山茱萸 使君子 夜明砂 黄连(炒)木香 干姜(炒)各60克 海藻(洗净)15克 神曲 麦蘖 半夏曲各6克 干蟾(炙)九肋鳖甲(醋炒)各9克

制法共为末,酒煮面糊为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化积消癖。治疟母,食症,痰癖,饮癖。

用法用量每服5~10丸,米饮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处方51、心肾两交汤

处方熟地30克,麦冬30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黄连1.5克,肉桂0.9克。

功能主治养阴泄火,交通心肾。主心肾不交,心阴不足,虚火上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医学碎金录》

处方52、菌痢汤

处方银花50克,黄连20克,白头翁50克,秦皮50克,大黄30克,炒地榆50克,乌梅50克,仙鹤草50克,山楂5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湿热之邪壅滞肠中,气血阻滞,传导失司。

用法用量上药加水浸透后,浓煎2次,收集药液500毫升置灌肠器中备用。每次灌入150-250毫升(液温以患者体温为宜),保留30分钟,每日2次,3天为1疗程。

摘录曾冲方

处方53、神应丸

处方黄连60克(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吴茱萸(净)60克 罂粟壳30克(去筋、木,十分净,炒黑色)木香6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胨仓米粉同好米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水泻肠鸣腹痛,赤白痢,休息痢。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米饮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引《瑞竹堂经验方》

处方54、龙荟丸

处方柴胡 甘草 青皮 黄连 大黄 当归 木香 草龙胆 芦荟 川芎

制法制为丸剂。

功能主治治食积发热,胁痛。

用法用量每服3~6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处方55、医痫无双丸

处方南星30克 半夏30克(二味用白矾、皂角、生姜煎汤浸一日夜透,切片,随汤煮干,去矾、皂、姜不用)川芎9克 归身(酒洗)软石膏各30克 天麻21克 僵蚕1.5克 生地黄(酒炒)30克 荆芥穗15克 辰砂15克 川独活15克 乌犀角15克 白茯苓(去皮)拣参各30克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麦冬(去心)白术(去芦油)陈皮(去白)各15克 酸枣仁(炒)15克 黄芩9克 川黄连(去毛)15克 白附子(煨)珍珠 甘草各9克 金箔30片

制法上为细末,用好酒打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降火镇惊,养血理脾,宁心定志。治痫症。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56、益气汤

处方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止泻。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施今墨方

处方57、养脾丸

处方人参 白术(土炒)当归 川芎各9克 青皮(醋炒)木香(煨)黄连(姜炙)陈皮各6克 神曲(炒)山楂 缩砂仁 麦芽(炒)各3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养脾消积。治惊泻。因气弱受惊,夜卧不安,昼则惊惕,粪稠若胶,色青如苔。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陈仓米饮送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处方58、四子调中汤

处方青皮1.5克(去瓤,麸炒)陈皮1.5克 枳实(麸炒)3克 香附(炒)3克 黄连(姜汁炒)2.1克 半夏(姜汁炒)6克 瓜蒌仁(炒)3克 苏子(炒)白芥子(炒)桃仁(去皮、尖)各4.5克 茯苓(去皮)木通各3克 沉香 芒消各1.5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翻胃,小便赤,大便闭及痰气壅盛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稍热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59、泻心汤

别名三黄泻心汤(《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处方大黄10克 黄连 黄芩各5克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燥湿泄热。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绪;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

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250毫升,顿服之。

备注方中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三焦实火大便实者,诚为允当。由于三黄之性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对湿热内蕴而发的黄疸,也能主治。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60、救阴逐暑饮

处方大黄3钱,麦冬3钱半,淡竹叶1钱半,生山栀2钱,条芩4钱,云连8分,滑石3钱,杏仁1钱半,花粉2钱,青蒿4分,连翘1钱半,元参3钱,玄明粉1钱。

功能主治暑湿,浑身壮热,头痛口渴,舌苔焦黄,大便秘结,溲溺赤涩,或兼腰痛,或腹中饱滞而欲呕,甚则神昏谵语,舌苔焦黑,昼夜不巳。

用法用量用水2碗,煎至1碗服之。

摘录《秋疟指南》卷二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