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黄精的处方(三十)

浏览

黄精(别名龙衔、白及、兔竹、垂珠、鸡格、米脯、菟竹、鹿竹、重楼、救穷、戊已芝、萎蕤、苟格、马箭、仙人余粮、气精、生姜、野生姜、米餔、野仙姜、山生姜、玉竹黄精、白及黄精、阳誉蕻、土灵芝、老虎姜、山捣臼、鸡头参、赖姜。),甘;平,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赢瘦;风癞癣疾。小编整理出含有黄精的处方共354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741~1800共60个。

处方1、沉香

处方沉香1两,木香1两,青橘皮(去白)1两,草豆蔻仁1两,缩砂仁1两,川椒(炒出汗)1两,肉桂(去粗皮)1两,白豆蔻仁1两,白术2两,陈橘皮(去白)2两,干姜(炮)2两,高良姜(切,炒)2两,香附子(炒)2两,小麦糵2两,半夏(姜制)2两,京三棱(炮香熟,切)4两,蓬莪术(炮香熟,切)4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制)4两,吴茱萸(汤洗7遍)4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神曲末1斤,生姜汁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养脾胃,助气消谷。主脾胃虚弱,食久不化,胸膈痞满,腹胁膨胀,噫醋吞酸,恶心呕逆,四肢倦怠,心腹疼痛,饮食减少,泄泻无度,及禀受怯弱,饮食易伤。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2、柴胡秦艽汤

处方柴胡(去苗)1两,秦艽(去苗土)1两,常山1两,贝母(去心)1两,甘草(微炙)1两,乌梅肉(焙干)1两,山栀子仁1两,豉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生姜(切)半两,大黄(锉,炒)半两,桃枝(锉)1握,柳枝(锉)1握,葱白(切)1握,薤白(切)1握,糯米半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半盏,酒2分,同煎至4分,去滓温服,早晨、日午、临卧各1。5岁以下分作2服,2岁以下分作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3、沉香汤

处方沉香(锉)1两,白豆蔻(去皮)半两,草豆蔻(去皮,炒)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半夏(汤洗,薄切,生姜汁拌,炒黄色)半两,木香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3分,白术(锉,炒)1两,干姜(炮)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快气消食。主谷劳体重,食已便卧;及妊娠心痛,痰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拿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4、赤石脂散

处方赤石脂1两,龙骨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地榆1两,当归1两(锉,微炒),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诃梨勒1两(煨,用皮),干姜1两(炮裂,锉),黄连1两(去须,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赤白痢,日夜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5、黄耆汤

处方黄耆2两,人参1两,芎䓖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远志2两(去心),干地黄2两,大枣20枚,生姜5两,麦门冬(去心)5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客热郁积在内,或生疖。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煮取3升,分3次温服。

摘录《鬼遗》卷四

处方6、姜陈汤

处方广陈皮1钱,生姜皮1钱。

功能主治夏间阳气在外,胃虚邪气易侵,作吐泻。

用法用量加水1盏煎。不拘时候服。

摘录《穷乡便方》

处方7、当归汤

处方当归(切,焙),桑耳1两半,萆薢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射干1两半,芎䓖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裂)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风冷留着,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生差1枣大(切),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8、京三棱鳖甲丸

处方京三棱(炮,锉)1两半,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半,黄耆(锉,焙)1两半,白术1两半,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熟)2两,干姜(炮)1两,诃黎勒皮1两,吴茱萸(汤浸,焙炒)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橘皮(汤去白,焙干)1两,桔梗(炒)1两,麦糵(炒)1两,陈曲1两,干地黄1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1两,木香1两,当归(切,焙)1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久冷,心腹胀满,宿食不消,时作呕逆,日渐羸瘦,兼癖瘕气块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加至40丸;温酒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9、姜葱膏

处方生姜1斤(取自然汁)4两,葱汁4两。

制法共煎成膏,入牛胶少许,麝香1分,摊布上。

功能主治流痰痉痛,不红不肿,皮肉冰冷。

用法用量贴。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处方10、厚朴七物汤

别名厚朴七味汤、七物厚朴汤

处方厚朴半斤,甘草3两,大黄3两,大枣10枚,枳实5枚,桂枝2两,生姜5两。

功能主治病腹满,发热10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腹满气胀。

用法用量厚朴七味汤(《外台》卷七)、七物厚朴汤(《袖珍》卷三引《圣惠》)。呕者,加半夏5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羊肉、饧。

各家论述1.《沈注金匮要略》:此有表证腹满也。发热十日之久,脉尚浮数,当责风邪在表。然风气内通于肝,肝盛乘胃,故表见发热,而内作腹满;风能消谷,即能食而为中风,所以饮食如故。用小承气荡涤肠胃之热,桂、甘、姜、枣调和营卫,而解在表之风耳。2.《张氏医通》:此本小承气合桂枝汤,中间裁去白芍之酸收,不致引邪入犯营血。虽同用桂枝、甘草,与桂枝汤泾渭攸分。其厚朴独倍他药,正以泄气之浊逆耳。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11、承气泻胃厚朴汤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大黄(锉,炒)2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实腹胀,水谷不消,溺黄体热,鼻塞衄血,口喎唇紧,关格不通,大便苦难。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取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处方12、保生汤

处方紫菀(去苗土)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龙骨1两半,赤石脂1两半,艾叶(炒)3分,白术3分,黄连(去须)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阿胶(炙令燥)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地榆1两1分,肉豆蔻(去壳)1枚,益智(去皮)半两,干姜(炮)半两,旋覆花(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祛散寒湿,安和胎气。主妊娠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处方13、白术散

处方白术3分,草豆蔻1两(去皮),当归1两(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芎藭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腹中冷,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14、厚朴散

处方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木通3分(锉),桂心3分,赤茯苓3分,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膈气。不能食,腹内冷气,或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15、草豆蔻汤

处方草豆蔻(去皮)1两,人参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甘草(炙,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粉末。

功能主治进食和气。主脾胃气冷热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16、厚朴汤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高良姜(锉,炒)2两,人参2两,白术(锉,炒)2两,麦门冬(去心,炒)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甘草1两半,紫苏茎叶(全用,细锉)1两1分,陈橘皮(去白,炒)1两1分,吴茱萸1两(洗去滑,略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利,四肢逆冷,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17、茅根散

处方鸡冠花、马蔺菜根、柳枝、枫枝、白茅根、生姜、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吐血。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酒1升半,童便1盏,瓦器济固,煮至1升,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八引《经验良方》

处方18、金粟丹

别名金粟丸

处方母丁香1两,草龙胆1两,厚朴(生姜汁制)1两,好朱砂(细研,水飞)1两,青黛(研)1两,干蟾5枚(涂酥炙焦黄),夜明砂(微炒)半两,诃子皮(微炮)半两,蝉壳半两,川黄连(冬用)2两,(夏用)1两,(上为细末),麝香(研)半两。

制法上药一处拌匀,用炼蜜一半,白面糊一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腹大疳瘦,如吃泥土,泄利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10粒,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张涣方

处方19、凉心丹

处方人参5钱,茯苓5钱,丹参5钱,黄连3钱,半夏3钱,吴茱萸5分,菖蒲1钱,生姜5片,麦冬1两。

功能主治猝然遇邪,一时卧倒,口吐痰涎,不能出声,发狂乱动,眼珠大红,面如火烧红色,发或上指。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

处方20、沉香顺气汤

处方白术1两,白茯苓1两,缩砂仁半两,川芎半两,人参半两,陈皮3钱,干姜3钱,半夏(切片,生姜汁和匀,焙干)半两,丁香3两,甘草3两,沉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头风。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临床应用头风:崔菊坡尝苦头风,遂宁何起岩以此方进之,服之而愈。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六引《家藏经验方》

处方21、白术散

处方白术3分,芎藭3分,赤芍药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2分,青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甘草1分(炙微赤,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石膏1两半。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四肢拘急,心腹满闷,头痛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剪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22、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1两,人参(去芦头)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当归(锉,微炒)1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腹中痛,呕逆,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23、麦门冬汤

处方生麦门各3两(去心),青竹茹3两,茅根5两,甘草1两(炙),生姜5两,人参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烦热,呕逆不下食,食则吐出。霍乱逆满,烦躁,眠卧不安。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2升5合,去滓,分3次温服,如人行6-7里,进1服。不吐利。

注意忌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六引《广济方》

处方24、草豆蔻丸

处方草豆蔻1两(去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茴香子1两(微炒),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桂心1两,干姜1两(炮裂,锉),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芎藭1两,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木香1两,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七疝,四肢寒冷,脐下妨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热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25、参桂饮

处方条参5钱,银花2钱,法夏(姜汁炒)2钱,僵蚕(姜汁炒)2钱,肉桂5分(去皮),陈皮1钱,砂仁(姜汁炒)1钱,粉草1钱,生姜3片。

功能主治白喉寒证渐重。白见于关内,成点成块,或满喉俱白,色如凝膏,喉内淡红微肿,时痛时止,头项强痛,身重,恶寒发热、咳嗽结胸,声低痰壅,舌苔白而厚,不思饮食,目眩,倦卧,或手足冷逆欲吐,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白喉全生集》

处方26、和中丸

处方人参1钱,干生姜1钱,橘红1钱,干木瓜2钱,炙甘草3钱。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胃进食,理气消痰。去湿滞,厚肠胃,调和脾胃,补益中气。主脾虚胃弱,纳少脘痞,干呕吞酸,或肿满。服寒药脾胃虚弱。久病虚弱,厌厌不能食。鼓证肿满初起,或因郁而成者。胃弱痞积,脾胃病纳少化迟。

用法用量《医学六要》有白术。

各家论述《脾胃论注释》:方中人参补气,又用橘红利气,则补而不滞,利而不耗;重用炙甘草配干生姜,辛甘阳药有温脾助运的功用;配木瓜酸以敛阴,有养胃生津的效力。蒸饼为丸,有养脾胃消食化滞的作用。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27、建中黄耆汤

处方黄耆3两,甘草3两(炙),桂心3两,生姜1斤(薄切),饴糖半斤,大枣12个(擘)。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短气,少腹急痛,五脏不足。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下糖,温服1升,每日3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28、姜蜜汤

处方生姜汁1-2盏(煎沸2-3次),白砂蜜2-3盏(炼熟)。

功能主治呕吐恶心;老人上气,喘嗽不得卧。

用法用量各盛瓷器内。每次用1茶匙姜汁,2茶匙蜜,用沸汤服之。

摘录《活人心统》卷下

处方29、姜曲丸

处方来年陈麦曲2两(炒),茴香5钱,生姜2两。

制法上为末,或丸。

功能主治止泻。主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5-7钱,白汤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处方30、参归饮

处方人参1钱,当归1钱,寄生1钱,淮生1钱,准熟条芩1钱,香附1钱,茯苓1钱,阿胶1钱,川芎5分,生甘草5分,白芍2分,黄耆1钱半,黄杨叶3片,生姜2片。

功能主治妊娠胎漏,经血妄行。

用法用量水煎服。甚者日进1剂。

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处方31、陈曲丸

处方陈曲(捣,炒黄)1两,干姜(炮)1两半,白术1两半,人参1两半,甘草(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大麦糵(炒黄)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别研)1两,桂(去粗皮)3分。

制法上除杏仁外,为末,加杏仁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肠胃虚冷,食不能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处方32、姜葱熨

处方生姜8分,葱(连须叶)8分(另切,捣细,麻布绞汁并置1处)。

功能主治伤寒初起,必有食积,先按患人胸腹略觉胀闷作痛,即是病,时饮食停滞,变成结胸杀人,及结胸痞满等证。凡男、妇、老、幼食积气滞,痰凝冷痛,悉效。

用法用量二滓纳入铅粉2两,漆匠用者,研匀,起油锅炒极热,布包着实,顺气揉熨胀处,先隔布,次贴肉重熨,如冷,拌入姜葱汁调匀,少许炒,又熨多次,全畅为度。

摘录《简明医彀》卷二

处方33、和中丸

处方藿香叶1两,人参1两,陈皮1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白术2两,白茯苓(去皮)2两,半夏2两(汤洗,生姜汁浸),巴豆2钱半(与陈皮同炒焦,不用巴豆)。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中顺气,升降阴阳,消痰止呕,长肌退困,美进饮食。主脾胃怯弱,阴阳不和,三焦气涩,心腹痞闷,呕逆痰甚,头目不清,困倦少力,饮食减少,肌体瘦瘁,肢节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煎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34、定风丸

处方川乌1两5钱,附子1两5钱,草乌(俱生姜煮过用)1两5钱,川椒1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半身不遂,日夜疼痛不绝声者。

用法用量每服9丸,不可多服,空心酒送下,1日3次。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八

处方35、陈橘皮散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草豆蔻半两(去皮),甘草1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虚气逆,呕哕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36、豆蔻汤

处方肉豆蔻(去壳,炮)4枚,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当归(切,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毕拔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芍药1两,白术1两半,槟榔(微煨,锉)半两,诃黎勒(煨,去核)半两,桔梗(锉,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冷气心痛,胁下鸣转,食不能消。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切),大枣2枚(劈破),同煮至8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处方37、姜苓半夏汤

处方茯苓3钱,泽泻2钱,甘草2钱,半夏2钱,橘皮3钱,生姜3钱。

功能主治痰饮咳喘。

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四圣心源》卷五

处方38、豆蔻汤

处方肉豆蔻(去壳)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紫色)1两半,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白滞痢,心腹胀满,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日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七十五

处方39、京三棱丸

处方京三棱1两(炮裂),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木香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当归半两(锉,微炒),白术半两,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赤茯苓(芍药)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3分(炮,用皮),防葵半两,桂心1两,槟榔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藏冷气,及夙有积块,时攻心腹疼痛,吐逆不思饮食,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橘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40、沉香丸

处方沉香(锉)1两,芍药(炒)3分,益智仁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3分,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红豆蔻(去皮)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木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槟榔(锉)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甘草(炙,锉)1分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炒生姜、木瓜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41、参橘饮

处方人参1钱,白术2钱,炙草1钱,橘红1钱,紫苏1钱,麦冬1钱,黄芩1钱,竹茹1钱,生姜1钱,广香5分,茯苓1钱半。

功能主治补气清热保胎。主妊妇恶阻,呕逆不能食,六脉虚者。

用法用量加大枣为引。或加半夏2钱(姜炒)。

摘录《会约》卷十四

处方42、陈橘皮煎丸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5两(别捣罗为末),巴戟天(去心)3两,石斛(去根)3两,牛膝(酒浸,切,焙)3两,肉苁蓉(酒浸,切,焙)3两,鹿茸(去毛,酒炙)3两,菟丝子(酒浸3日,别捣,焙)3两,杜仲(去粗皮,炙,锉)3两,阳起石(酒浸,研如粉)3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3两,当归(切,焙)3两,干姜(炮)3两,京三棱(煨,锉)3两,萆薢3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末。先以好酒五碗,于银石器内煎橘皮末,令如饧,入诸药搅匀,稍干,更入酒少许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久积冷气,攻心腹疼痛,痰癖呕逆,腹胀不思饮食,肌肤瘦瘁,腰膝倦痛,下痢泄泻,疟疾肠风,并妇人血海久冷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处方43、辰砂祛痰丸

处方朱砂1两(水飞,一半入药,一半为衣),半夏4两,生姜4两(与半夏制作饼,阴干),槐角(炒)1两,陈皮(去白)1两,白矾(生)1两,荆芥1两。

制法上为末,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食过多,酸咸作成痰饮,聚于胸中,凝则呕逆恶心;流则一臂痛,头目昏眩,腰脚疼痛,深则左瘫右痪;浅则蹶然倒地。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生姜、皂角子汤送下。

注意忌动风、动气物、湿面、猪肉、油腻。

摘录《袖珍》卷一引《圣惠》

处方44、姜朴丸

别名厚朴煎丸

处方厚朴(去粗皮)1斤(擘作16片,肥生姜1斤,捶碎,锅内旋添汤,煮姜味淡取出,厚朴焙),干姜半斤(以甘草半斤,捶碎,煮甘草味淡取出,干姜切作片子,焙),附子(炮裂,去皮脐)4两。

制法上为末,用熟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脾胃,进饮食。主三焦俱虚。

用法用量厚朴煎丸(《杨氏家藏方》卷六)。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45、枇杷叶散

处方枇杷叶3分(拭去毛,炙微黄),前胡1两(去芦头),槟榔1两,草豆蔻1两(去皮),人参1两(去芦头),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脾胃气虚,食不消化,食即欲呕。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46、恒山饮子

别名常山酒、恒山酒

处方恒山3分,乌梅肉7枚(微炒),豉心半两,桃枝1握,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虎头骨3分(涂酥炙令黄),柳枝1握,干枣3枚,生姜半两,桃仁2-7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劳疟,四肢羸瘦,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常山酒(《圣济总录》卷三十五)、恒山酒(《普济方》卷一九七)。

摘录《圣惠》卷五十二

处方47、草豆蔻汤

处方草豆蔻(去皮)3枚,当归(切,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甘草(炙)1两,芍药1两,枳壳(去瓤,麸炒)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参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室女月水不利,攻腹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48、金粟汤

处方粟米2两,半夏(生姜汁浸5宿,切,焙)2两,甘草(炙)1两,人参半两,白术1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4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温中调气。主妊娠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生姜3片,煎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处方49、桂枝石膏汤

处方桂枝2两,黄芩2两,甘草2两,升麻3两,葛根3两,生姜3两,芍药6两,石膏8两,栀子2-7枚。

功能主治伤寒忽发肿,或着四肢,或在胸背,虚肿浮如吹状,亦着头面唇口颈项,剧者偏着脚胫外如轴大而不痛不赤,着四肢者乃硬不遂,与五香麻黄汤不愈,阳气犹在经络,未入脏腑,脉势仍数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2升7合,分2次服,相去十里久。若前2服讫,即得汗后,服即停;不得汗,更进1服,得汗即止。不得汗者,明日去栀子,加麻黄2两,足水2升,再依方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伤寒身发浮肿,服五香麻黄,脉数不除,阳邪犹在经络,故于桂枝汤中除去大枣之滞膈,加升麻、葛根以透表,石膏、栀子以化热,黄芩专散在表之标热也。倘服之不应,更进1服,仍不得汗,恐升、葛、桂枝力绵,不能胜芩、栀、石膏之过凉,于中裁去栀子,易入麻黄,便合大料桂枝二越婢一汤之法,以服前药,身肿尚未全愈,故大枣终非所宜,升、葛尚不可缺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九,名见《活人书》卷十七

处方50、家秘清胆汤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陈皮、竹茹、甘草、厚朴、生姜。

功能主治胆邪乘胃,呕苦吐酸。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51、参胡温胆汤

处方陈皮1钱,半夏1钱,茯苓1钱,枳实1钱,人参1钱,竹茹8分,香附8分,麦门冬8分,柴胡8分,桔梗8分,甘草3分,生姜3片,大枣2个。

功能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梦寝不安,气郁生痰,变生诸症,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烦躁不安。痰火。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处方52、来苏散

处方黄耆3两(酒炒),阿胶3两(粉炒),白芍1两半(酒炒),神曲2两(炒炭),炙草1两,麦芽2两(炒炭),木香1两,糯米1合,生姜3片。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临产胃虚挟滞,困乏,脉软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临产坐草过劳,胃虚元气困乏,挟食滞而胸腹疼痛,无力送胎以分娩焉,黄耆补胃气之困乏,阿胶补阴血之虚衰,白芍敛阴和血脉,木香调气醒脾胃,神曲以消其食,麦芽以化其滞,糯米养脾益胃,炙草益胃缓中,稍佐生姜以温胃气也。为散水煎,使食滞消化,则胃气完复,而胸腹融和,安有疼痛之患?气力自然涌出,临产应无不顺之虞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九

处方53、姜蜜汤

别名姜蜜煎

处方生姜7片,蜜半盏,白茅根1握。

功能主治小便出血不止;妊娠尿血。

用法用量姜蜜煎(《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妊娠冲脉内虚,挟寒邪而憎寒、口燥,经气漏泄,故尿血不止,谓之溺血。白蜜以润经燥,生姜以散经寒,茅根凉血以止血也;姜、茅煎汁,入蜜炼噙,使经寒外散,则经气完复,而血自归经,何有憎寒口燥,溺血不止之患?胎孕无不自安矣。

摘录《得效》卷七

处方54、鸡舌香汤

处方人参、黄橘皮2分,鸡舌香、半夏1钱,甘草、神曲4钱,生姜6钱,草豆蔻3个。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久积寒痰,呕逆涎沫,哕逆恶心,宿食不消,胸膈痞闷,咳逆喘息,目眩头旋,不欲饮食,肢体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2钱,沸汤点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55、厚朴散

处方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苍术1两,诃黎勒1分(煨,用皮),当归3分(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木香半两,缩砂1两(去皮),赤石脂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大肠泄痢,腹内疼痛,四肢羸瘦少力,或渴,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厚朴丸,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56、坏涎丸

处方半夏2钱(研,以生姜自然汁搜作饼子,用慢火炙黄干),粉霜半钱,铅白霜半钱,巴豆霜半钱,雄黄半钱,蝎梢半钱。

制法上各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咽喉涎鸣如锯,兼伤寒身热面赤。

用法用量每用5丸,灯心汤化破。如涎未下,再投灯心汤即吐。如取涎,连3服即泻,次补。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七引郑愈方

处方57、厚朴散

处方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术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黄耆3分(锉),白茯苓1两,桂心1两,石斛1两(去根,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芍药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四肢逆冷,乏力少气,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58、麦门冬汤

处方麦门冬1升,人参2两,甘草2两,黄芩2两,干地黄3两,阿胶4两,生姜6两,大枣15枚。

功能主治妊娠六月,卒有所动不安,寒热往来,腹内胀满,身体肿,惊怖,忽有所下,腹痛如欲产,手足烦疼。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麦冬汤”;本方用乌雌鸡煎药,名“人参雌鸡汤”(见《圣惠》)。

注意忌海藻、菘菜、芜荑。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59、法制槟榔

处方鸡心槟榔1两(切作细块),缩砂(取仁)1两,白豆蔻(取仁)1两,丁香(切作细条)1两,粉草(切作细条)1两,橘皮(去白,切作细条)半斤,生姜半斤(切作细条),盐2两。

制法上药用河水2碗浸1宿,次日用慢火砂锅内煮干,焙干,入新瓶收。

功能主治酒食过度,胸膈膨满,口吐清水,一切积聚。

用法用量每服1撮,细嚼酒下;或为细末,汤调服亦可。

摘录《奇效良方》卷四十二

处方60、卷荷散

处方初出卷荷(焙干)1钱,红花1钱,归尾1钱,蒲黄1钱,丹皮1钱,生地1钱,生姜、童便。

功能主治产后败血未尽,乍寒乍热,小腹刺痛。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