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黄柏的处方(二十三)

浏览

黄柏(别名檗木、檗皮、黄檗。),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小编整理出含有黄柏的处方共2199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321~1380共60个。

处方1、白术汤

处方白术3分,甘草(炙,锉)半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紫色)1两,黄柏(去粗皮,炙)半两,龙骨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白滞痢及水痢,日夜10-20行,心下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处方2、龙骨汤

处方龙骨1两,黄连(去须)3分,黄柏(去粗皮,炙)3分,地榆(炙)3分,白头翁半两,干姜(炮)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酸石榴皮,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3岁以上,疳痢,口疮,身体脚手心热。

用法用量1-2岁儿每半钱匕,水半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3分,去滓,分2次温服,早、晚食前服。口疮,取芦荟、赤地利末敷之;下部生疮,取蚺蛇胆、黄连、麝香等分为末,涂敷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处方3、百枣丹

处方黑枣100枚,白砒1两,川连2钱,煅月石1钱,黄柏1钱,芦荟2钱,上片3分。

制法先将枣肉包砒煅存性,再入余末乳匀。

功能主治口疳。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处方4、金丹

处方黄牛粪(煅)1两,黄柏1两,人中白(盐泥固封,煅)1两,大梅片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走马牙疳,腐烂。

用法用量吹之。

摘录《外科传薪集》

处方5、凤麟膏

处方荆芥1钱,薄荷1钱,玄参1钱,防风1钱,白芷1钱,蕤仁1钱,白芍1钱,栀子1钱,干葛1钱,连翘1钱,当归1钱,黄芩1钱,柴胡1钱,升麻1钱,车前子1钱,生地1钱,木贼1钱,细辛1钱,枸杞1钱,桑白皮1钱,夏枯草1钱,黄连1钱,菊花1钱,石决明1钱,蒺藜1钱,白术1钱,香附米1钱,黄柏1钱。

制法共煎浓汁,去滓,将制过龙砂、虎液各5钱,入铜锅内,将汁缕续投下,以汁尽药干为度。加制过甘石1钱、白丁香1钱、鹅不食草2钱。

功能主治降火,拨云去翳。

用法用量本方用法中的“龙砂”、“虎液”,均出原着。参阅“龙砂”、“虎液”条。

摘录《眼科阐微》卷四

处方6、防葵丸

处方防葵1两,牡丹1两,桂心1两,黄柏1两(锉),滑石1两,豉半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阴偏大,卵核坚硬。

用法用量3-4岁儿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早晨、晚后各1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处方7、吊肠丸

处方黄柏。

功能主治去虫。主痔。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吊肠散"。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经验秘方》

处方8、归连丸

处方黄连4分,黄柏2两,当归2两,黄芩2两,阿胶2两(炙),熟艾1两。

制法上为散。以醇醋2升。煮胶烊,下药煮;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主阴虚五色痢;孕妇赤痢,腹痛,胎下堕,脉虚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7-8分,饮送下,日2夜1服。若产妇痢,加蒲黄1两,蜜和为丸。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当归养血脉以养胎,阿胶养阴血以止痢,黄连清心脾之火,黄芩清肺肠之火,黄柏清肾火,存五液也;佐以艾炭,温经止痛定痢;复以苦酒收之,米饮和之,使经腑肃清,则脏损复完,而胃气自能输化,五液各有所归。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一

处方9、补天丸

处方紫河车(初胎者1具,米泔洗净,入砂锅内,用水1碗煮沸,候冷取起,放小竹篮中,用纸密糊烘干)、黄柏(蜜炒)、知母(乳炒)、龟版(酥炙)3两,熟地5两(煮),牛膝(酒洗)1两半,苁蓉(酒洗)1两半,麦冬1两半,山药1两半,虎胫骨(酥炙)1两半,茯神1两半,杜仲3两,首乌3两,人参3两,白芍3两,生地3两,天冬3两,当归3两,五味3两,枸杞2两。

制法上为末,猪脊髓三条,蒸熟,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男妇虚损劳伤,形体羸乏,腰背疼痛,遗精带浊。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冬,加干姜。

摘录《医级》卷八

处方10、佛手膏

别名紫霜膏

处方大戟1两,细辛1两,蛇床子1两,雄黄半两,白胶香半两,青州蝎半两,黄柏半两,黄丹半两,白矾1钱。

制法上为末。以清油8两熬,烟出;次下去皮巴豆4-7粒,槐枝2-7截,候焦,取去不用;次下黄蜡1两,松脂2两;次下前9味末,以槐枝不住搅,成膏,瓷盒内贮。

功能主治脓窠疮。

摘录《中藏经》卷六

处方11、加味大承气汤

处方川大黄6钱,厚朴4钱,枳实4钱,芒消4钱,黄芩4钱,滑石3钱,栀子3钱,黄柏3钱。

功能主治伤寒热毒传里,觉内热过盛,中宫痞塞不通,其外形并不恶寒,惟见目赤舌苔,脉洪盛有力,素无中寒,身体强壮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大黄为君,芒消为佐,积、朴又佐之,能行气分,惟大黄可多加,芒消自宜少用,加滑石清六腑之热,黄芩清血中之热,栀子清上焦之热,黄柏清下焦之热,使其上中下积滞之热,皆随大黄推荡而去。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处方12、白矾煎

处方白矾3分(烧灰),黄柏(末)3分,黄连(末)1分,雄黄1分,熊胆1钱,朱砂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眼脓漏久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调令匀,纳瓷瓶中,以重汤煮1日,药成待冷,用绵滤过。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眦头。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13、夺命丹

处方真川连3钱,麻黄(去节)3钱,黄柏6钱,黄芩6钱,大黄5钱。

制法上为末,用马兰根汁浸晒9次,取密竹1段,将药入内,火煅存性,研末。

功能主治小儿肺胀鼻瞤。

用法用量每服5分,石菖蒲、石斛、竹沥汤下。

摘录《外科集腋》卷八

处方14、冰硼散

处方薄荷3钱,黄芩5钱,川连5钱,甘草5钱4分,元明粉5分,青黛3钱,洋儿茶3钱,西豆根2根,黄柏5钱,硼砂5钱,上梅片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将药粉少许吹敷患处,日3-4次。

注意忌食辛辣食物。白喉忌用。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昌方)

处方15、加味连壳丸

处方黄连1两,枳壳5钱,厚朴5钱,当归4钱,木香3钱,黄柏3钱,荆芥2钱,猬皮1个。

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湿热内甚,饱食肠澼,发为诸痔,久而成瘘。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16、加味解毒生脉散

处方西洋参15g(另煎兑服),五味子10g,元参15g,生地15g,丹皮15g,天花粉15g,知母10g,黄柏10g,银花30g,麦冬30g,赤芍15g,远志12g,鲜茅根60g,川贝12g,犀角1.5g(兑服),羚羊粉1.5g(兑服)。

功能主治强心护阴,清营解毒。主毒热入营,热深厥深,气阴两伤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摘录《千家妙方》卷上引关幼波方

处方17、冰白散

处方人中白、冰片、铜绿、杏仁、黄柏、枯矾各等分。

功能主治口糜及走马疳。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18、芦荟丸

处方芦荟1分,胡黄连1分,黄柏2两,黄连1两,青皮1两,青黛半钱,巴豆49粒。

制法同炒赤,去巴豆,为末,蒸猪胆汁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长肌。主疳积。

用法用量量与,饮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王氏方

处方19、河车种子丸

处方当归(酒洗)2两,山茱萸(去核)4两,补骨脂(盐酒浸,炒)3两,天门冬(去心)2两,麦门冬(去心)3两,生地(酒洗)3两,人参2两,枸杞子(真甘州者佳)3两,菟丝子(酒煮,炒)4两,熟地(如法制,捣烂)3两,山药3两,覆盆子(酒蒸)3两,五味子1两,巴戟(去心,酒浸)2两,川牛膝(盐酒炒)2两,川黄柏(盐酒蜜三制,炒)1两5钱,白茯苓2两,锁阳(酒洗,酥炙)2两,白术(土,炒)2两,陈皮1两,杜仲(去皮,盐酒炒,去丝)2两5钱,肉桂(童便制)5钱。

制法上为末。紫河车1具(头生男子者,须不生疮疾洁净妇人者佳),水洗净,挑去筋膜,挤去紫血,用米泔漂数次,仍以酒洗过,盛瓷瓶内,入酒1小杯,封口,重汤煮烂捣如泥,入前药末共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气血两虚,阳衰精薄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服之举子,屡有成效。

摘录《医学正印》卷上

处方20、加味二妙丸

处方苍术4两,黄柏(酒炒)2两,牛膝1两,防己1两,当归(俱酒浸)1两,川萆薢1两,龟版(酥、酒炙)1两,熟地(捣)1两。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两足感湿热,肿痛如火,渐至胯腹,或脚气常发。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盐酒送下。

摘录《简明医彀》卷二

处方21、加味凉血利湿汤

处方金银花1两,公英8钱,地丁1两,赤芍3钱,生地5钱,大青叶1两,黄柏3钱,牛膝3钱,生石膏1两。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利湿清热。主湿热下注所致的足背丹毒。

摘录方出《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

处方22、化痰降火汤

处方陈皮(去白)、半夏(姜汁制)、茯苓(去皮)、泽泻、黄柏(酒炒)、知母(酒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阴虚痰火,尾骨节痛。

用法用量必用木香、前胡为引。若痛不止,加乳香、没药。

摘录《回春》卷七

处方23、补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半钱,人参(去芦)3钱,甘草半钱,红花1分,白芍药3分(秋冬之月未有,只用白术3分,代之),葛根半钱,当归身2分(酒洗,焙干),橘皮(不去白)2-3分,升麻2-3分,柴胡6分或3分,黄柏(酒洗,去皮)1-2分,黄芩2-3分,生甘草梢3分。

功能主治补元气,泻心火。主饮食劳倦所伤,气高身热,烦喘短气,鼻息不调,嗜卧困倦少言,皆为热伤元气耗神。其初肌肤间必大热燥闷,心烦而渴,久后则不渴,头痛大作,四肢疼痛,表虚不任风寒,目不欲开。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水2盏,量气弱气盛加减水盏大小,去滓,食远稍热服,伤重者不2服。病劳复热甚者,黄耆用1钱;如觉胸中热者,去黄柏;如觉胸中不热者,去生甘草梢;腹中痛,加白芍药半分、甘草3分;恶寒冷痛,加去皮中桂1-2分(即桂心);恶热喜寒而痛者,于已加白芍药、甘草二味中,更加生黄芩1-2分,治时热也;如天凉时恶热而痛,于已加白芍药、甘草、黄芩中,更少加桂1分;如腹痛在天气寒冷时,则去芍药,以其味酸而寒故也,别加热药用之;天气寒时腹痛,加益智仁2-3分,或加半夏半钱、生姜3片,忌用芍药;头痛加蔓荆子2分,痛甚加川芎2分,顶痛、脑痛更加蔽本根3分或半钱,若头痛更加细辛2分;脐中痛者,加蒸熟地黄半钱,不止,更加肉桂(去皮)2-3分;胸中气滞,加莲花、青皮1分;身间疼痛,若觉身重者湿,加去桂五苓散1分,风湿相搏,一身尽疼,加羌活半钱、防风半钱、升麻1钱、柴胡半钱、藁本根半钱,苍术勿用;大便秘涩,加当归1钱,闭涩不大便,煎正药,或先用调玄明粉半钱1钱;久病咳嗽者,去人参,冬月加不去书麻黄半钱,如春寒者亦加,凉亦加,如春月天温,加佛耳、甘草3分、款冬花1分,勿加麻黄;若初病之人痰嗽,不去人参,久病肺中优火者,去人参;夏月得病,加五味子(去子)7-8个、去心麦门冬1-2分;如舌上白滑苔者,是胸中有寒,勿用之,夏月更加人参2分,五味子、麦门冬各等分,病人能食,心下痞,加黄连1分,如不能食,心下痞,勿加黄连,依方服;胁下痛或胁下缩急,加柴胡3分,甚者加半钱。

各家论述黄耆、人参、甘草,除燥热、解肌热之圣药,当归身以和血脉,橘皮导滞气,得甘药能益元气,若独用泻脾,升麻引胃气上升而复其位,柴胡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四引《内外伤辨》

处方24、加味济坤大造丸

处方紫河车1具(须壮妇人头产男胎连带者,洗净,用砂罐内隔竹片3或5根,剪蒲包1块,架住,放河车于蒲包上,下用白酒,不可令胞粘着,取酒气蒸极熟),人参1两5钱,当归2两,生地(酒洗蒸熟)2两,山药1两,天冬(去心)1两,牛膝(酒浸)1两,黄柏(炒)8钱,杜仲(姜汁、酒炒断丝)8钱,麦冬(去心)1两5钱,五味子5钱。

制法上为末,捣河车于内,使极匀。

功能主治妇人气虚血弱,宫寒不孕。

用法用量空心每服60-70丸。如虚弱多汗,潮热,加黄耆,地骨皮、知母各1两;脾胃虚弱久泻,加白术、莲肉各1两,血虚惊悸少睡,加枣仁(炒)1两,元眼肉2两。

摘录《女科秘要》卷八

处方25、立安丸

处方牛膝(去芦)4两,杜仲(盐炒)4两,破故纸(炒)4两,黄柏2两(酒炒),大茴香(炒)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肾,止腰疼。主腰痛,老人虚人肾亏腰痛,不能转侧。肾虚湿着,足心及踝骨热痛者。

用法用量淡盐汤送下。

摘录《明医指掌》卷六

处方26、补阴散

别名滋阴降火汤

处方生地黄(酒洗)5分,甘草(炙)5分,干姜(炮)5分,川芎1钱,熟地1钱,白芍药(炒)1钱3分,陈皮7分,当归1钱3分,白术1钱3分,黄柏(蜜水浸,炙)7分,知母(蜜水浸拌,炒)1钱,天门冬(去心皮)1钱。

功能主治劳瘵色欲证;阳强。

用法用量滋阴降火汤(《医便》卷一)。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补阴降火汤”。若咳嗽盛,加桑白皮、马兜铃、瓜蒌仁各7钱,五味子10粒;若痰盛,加姜制半夏、贝母、瓜蒌仁各1钱;若潮热盛,加桑白皮、沙参、地骨皮各7分;若梦遗、精滑,加蛎、龙骨、山茱萸各7分;若赤白浊,加白茯苓1钱,黄连3分(炒);若兼衄血、咳血,出于肺也,加桑白皮1钱,黄芩、山栀各5分(炒);若兼嗽血、痰血,出于脾也,加桑白皮、贝母、黄连、瓜蒌各7分;若兼呕吐血,出于胃也,加山栀、黄连、干姜、蒲黄(炒)各1钱,韭汁半盏,姜汁少许;若兼咯唾血,出于肾也,加桔梗、玄参、侧柏叶(炒)各1钱。

摘录方出《明医杂着》卷一,名见《医便》卷一

处方27、回光丸

处方九里光花、菊花(2件蒸)、黄连、黄柏、当归、玄参、苦参。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眼赤肿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茶清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六十九引《王氏集验方》

处方28、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白芍、熟地、知母、黄柏、茯苓、牡蛎、地骨皮。

功能主治劳役太过,脾肺气虚,色白倦怠,气口脉大无力。

用法用量煎汤下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有热加黄柏、生地。

摘录《证治宝鉴》卷七

处方29、加味四物汤

处方四物汤加黄连、黄柏、黄芩。

功能主治湿热伤血,致赤痢或下血者。

摘录《医钞类编》卷八

处方30、金花散

处方川大黄1两,黄柏1两,郁金1两,黄连1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芒消半两,寒水石半两,白及3钱,白蔹3钱,糯米粉3合。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赤肿,止疼痛,散毒气。主疮肿。

用法用量每用生蜜水调稀,鸡翎涂扫四畔焮赤肿处。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处方31、安经汤

处方归身1钱半,川芎半钱,白芍药8分,生地黄1钱,阿胶珠半钱,艾叶半钱,条芩1钱,甘草半钱,香附1钱,黄柏半钱,知母半钱,黄连(姜汁拌炒)8分。

制法上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月经先期而来。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七

处方32、龙虎丸

处方上甲(醋炙)6两,药苗(酒蒸焙干)2两,侧柏2两,黄柏(酒炒)半斤,知母(盐、酒炒)2两,熟地黄2两,芍药2两,锁阳(酒捣)5钱,当归(酒浸)5钱,陈皮(去白)2两,虎骨(酒浸,酥炙)1两,龟版(酒浸,酥炙)4两。

制法上为末,酒煮羊肉为丸服。

功能主治补下焦。主诸虚。

用法用量冬月,加干姜。

摘录《丹溪治法心要》卷四

处方33、冰片散

处方冰片1钱,硼砂5钱,明雄黄2钱,黄柏(蜜炙)3钱,靛花2钱,甘草(炙)3钱,鸡内金(烧存性)1钱,人中白(煅)5钱,川黄连2钱,元明粉2钱,铜青(煅)5分,蒲黄(炒)3钱(一方加牛黄、熊胆、珍珠各1钱,儿茶8分,麝香3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缠喉风,走马喉风,缠舌喉风,双单乳蛾,喉疔,木舌、重舌、莲花舌,悬痈,兜腮痈,喉疮,牙痈。

用法用量吹患处。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处方34、百合散

处方百合1两,黄柏1两,白及1分,蓖麻子仁50粒(研)。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颐颏疮(独骨疮)。

用法用量用朴消水和作饼贴之,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处方35、补阴大造丸

处方紫河车1具,人参2两,当归2两,天冬1两3钱,北五味5钱,杜仲7钱(姜炒),山药8钱,牛膝1两(酒炒),黄柏7钱(盐炒),怀生地2两(自蒸)。

制法先将地黄蒸捣如泥,次下诸药末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血虚气弱人,不能摄充精元成胎,或屡堕胎及生子不寿者,或孕后虚热盗汗,食少带多。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清汤送下。

摘录《胎产指南》卷一

处方36、苍术散

别名二神汤、二炒苍柏散、苍柏散

处方苍术(米泔浸1日夜,盐炒)4两,黄柏(去粗皮,酒浸1日夜,炙焦)4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一切风寒湿热,令足膝痛,或赤肿,脚骨间作热痛,虽一点,能令步履艰苦,及腰膝臀髀大骨疼痛,令人痿躄,一切脚气。

用法用量二神汤(《医统》卷五十九引《医林集要》)、二炒苍柏散(《医学入门》卷七)、苍柏散(《疡科选粹》卷五)、二妙苍柏散(《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

摘录《得效》卷九

处方37、冰膏似雪

处方黄连2两,黄柏2两,黄药子2两,苦参2两,朴消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恶眼暴发,眼赤肿,内生翳膜。

用法用量用茶芽水调,贴太阳穴上,干则再润之,每日2-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四引《德生堂方》

处方38、安神固精丸

处方莲子肉2两,当归1两,金樱1两,芡实8钱,茯神8钱,龙骨8钱,锁阳8钱,牡蛎8钱,肉桂4钱,川连3钱,远志6分,枣仁6分,莲须6分,生地5钱,黄柏5钱,知母5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

功能主治滋补强心,固精安神。主夜梦遗精,虚弱盗汗,心跳耳鸣,烦躁不宁,头目眩晕,精神衰弱,倦怠无力,睡眠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淡盐水送下。

注意禁忌五辛、烟、酒。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39、立应散

处方麝香半钱(别研),乳香半钱(别研),黄柏末1钱,黄丹1钱(瓦上飞过,别研),白矾半两(瓦上飞过,别研),地龙粪1两(瓦上焙干,别研)。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下疳疮。

用法用量温水洗疮口,用绵挹干,用药掺患处,日3次。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处方40、二黄散

处方大黄(炒)、黄柏(火煅)。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

功能主治汤烫疮。

用法用量以鸡子清调之,搽上最妙。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

处方41、加味三妙丸

别名经验加味二妙丸、加味二妙丸

处方苍术4两(米疳浸),黄柏2两(酒浸,晒干),川牛膝1两(去芦),当归尾1两(酒洗),川萆薢1两,防己1两,龟版(酥炙)1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两足湿痹疼痛,或如火燎,从足跗热起,渐至腰胯,或麻痹痿软。

用法用量经验加味二妙丸(《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五)、加味二妙丸(《寿世保元》卷五)。

摘录《医学正传》卷四

处方42、完璧散

处方黄柏4两,黄连3两,黄葵花3两(焙),降真末1两,槟榔2两,芍药1两(以上共为末),木鳖子半两,海螵蛸3两(二味同研),龙骨1两(另研),密陀僧1两(研),血竭2两,麈香2钱(研),轻粉1钱,韶粉1两,滴乳2钱,黄丹3两(如法制,再同研)。

制法上为极细末,密收,勿泄气。

功能主治一切金疮。

用法用量过3日方用,遇金疮血不止,干贴立止;所伤久,以葱盐汤洗,挹干,用唾津调贴,纸封留孔流脓水。

摘录《医统》卷七十九

处方43、红膏药

处方松香1斤(用葱、姜汁各1碗煮过,入烛油4两化匀,再入红矾4两搅匀,离火后,再入后药),川芎5钱,三赖5钱,白芷5钱,黄连5钱,黄柏5钱,乳香1钱半,没药1钱半,孩儿茶1钱半,血竭1钱半,轻粉1钱半。

制法上为极细末,入油内搅匀,收用。

功能主治呼脓拔毒。主诸肿毒疮疖。

用法用量外贴患处。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四

处方44、开痰降火汤

处方黄连(吴萸炒)6分,黄芩1钱5分,黄柏1钱,大黄3钱,半夏(童便炒)1钱半,胆草1钱半,木通1钱半,瓜蒌子(麻仁炒)1钱半,车前1钱半,胆星1钱半,朴消2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酒病邪痰,发狂如疯。

用法用量水竹沥半杯,兑服。

摘录《点点经》卷二

处方45、当归汤

别名当归散

处方当归(切,焙)1两半,赤芍药(锉,炒)1两半,禹余粮(淬5-7次)1两,麒麟竭1两,黄柏(微炙,锉)1两,地榆(锉碎,炒)1两,生姜,生地黄(焙)1两(1方用熟干地黄)。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经血不止,脐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于食前服1钱,粥饮调下,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四

处方46、好槐枝汤

处方槐枝(锉)2两,秦皮半两,黄连半两(去须),蕤仁半两(去皮),马牙消半两,黄柏半两(去粗皮),山栀子半两,古字钱14文,淡竹叶1握(细切),食盐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赤目昏痛,泪出隐闷。

用法用量每用5钱,水2盏,入钱,煎至1盏半,滤去滓,放温洗眼,冷再暖洗。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四

处方47、二黄散

处方黄柏1斤,生军8两,玄明粉6两,生石青4两。

制法晒干为末。

功能主治红肿外症。

用法用量白蜜、清水和敷。

摘录《内外验方秘传》

处方48、二母汤

处方辽五味2钱,黄柏(酒炒)2钱,知母(盐、酒炒)2钱,贝母(去心)2钱。

功能主治水喘,水气辘辘有声,怔忡者。

用法用量加黑枣2个,水煎,食远服。

摘录《玉案》卷四

处方49、地黄散

处方黄柏2两,升麻3两,生地黄5两,蔷薇根皮4两(一方用芦根,无蔷薇根皮)。

功能主治口疮。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含之,稍冷吐却,更含至愈。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引《海上方》

处方50、补阳汤

处方黄柏1分,橘皮1分,葛根1分,连翘1分,蝎梢1分,炙甘草1分,升麻2分,黄耆2分,柴胡2分,当归身3分,麻黄3分,吴茱萸5分,生地黄5分,地龙5分。

功能主治添精神,气和顺,乳食旺。主小儿大寒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水1大盏半,煎至6分,去滓,乳食后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51、补肾养脾丸

处方人参2两,黄耆2两,白术2两,熟地(酒洗)4两,当归2两,知母(酒炒)2两,苁蓉(酒洗)3两,黄柏(酒炒)1两,桂7钱半,白茯2两,杜仲(炒)1两半,山药2两,故纸5钱,白芍(炒)1两,牛膝1两半,五味子1两,沉香7钱半,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养脾,益气血,长精神。主虚劳诸证。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盐汤送下。

注意忌三白。

摘录《便览》卷三

处方52、加味地黄丸

处方山药(炒)4两,山茱萸4两,北五味4两,泽泻(去毛)4两,黄柏(盐水炒)4两,知母4两(青盐水炒),怀生地8两,牡丹皮(炒)2两5钱,白茯苓(去皮)2两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消。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滚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三

处方53、代天宣化丸

处方甘草(甲已年为君,土)、黄芩(乙庚年为君,金)、黄柏(丙辛年为君,水)、山栀(丁壬年为君,木)、黄连(戊癸年为君,水)、连翘(佐)、山豆根(佐)、牛蒡子(佐)。

制法先视其年所属者为君,次4味为臣,君药倍用,臣药减半,佐视臣又减半,共为细末。于冬至日修合,取雪水,煮升麻汁打面糊为丸,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预防痘疹。

用法用量淡竹叶煎汤送下。

摘录《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一

处方54、防独神术汤

处方白术、黄柏、防风、独活。

功能主治湿热腰痛,内热烦热,自汗口渴,二便赤涩,酸痛沉重,右关细数者。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55、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黄柏、知母、滑石、石苇、琥珀。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苦病淋而茎中痛甚,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九十一

处方56、决明益阴丸

处方羌活5钱,独活5钱,黄连(酒制)1两,防风5钱,黄芩1两,归尾(酒制)5钱,五味子5钱,石决明(煅)3钱,草决明1两,甘草(炙)5钱,黄柏1两,知母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目畏日恶火,沙涩难开,眵泪俱多,久病不痊。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加至100丸,茶汤送下。

各家论述上方以羌活、独活升清阳为君;黄连去热毒,当归尾行血,五味收敛为臣;石决明明目磨障,草决明益肾疗盲,防风散滞祛风,黄芩去目中赤肿为佐;甘草协和诸药,黄柏助肾水,知母泻相火为使。此盖益水抑火之药也,内急外驰之病并皆服之。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57、比金散

处方黄柏2两(涂蜜)。

制法于慢火上,炙焦捣末。

功能主治吐血热极,并呕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糯米饮调下。一方麦门冬熟水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八引《肘后方》

处方58、八仙散

处方羌活、独活、防风、当归、牛膝、黄柏、肉桂、白芍药各等分。

功能主治腰腿挛疼,气血不和。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生绢袋盛,浸无灰酒中。随量饮之,不拘时服。腰痛,加杜仲;血虚,加川芎。

摘录《杏苑》卷七

处方59、二黄散

处方川黄连3两,黄柏3两,赤小豆1两,绿豆粉1两,寒水石7钱,紫苏7钱,漏芦7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热疮。

用法用量麻油调搽,每日3次。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处方60、化湿饮

处方白果10个,白术1钱,黄柏2钱,山药2钱,茯苓3钱,泽泻1钱,木通1钱,赤芍2钱,荆芥1钱,天花粉1钱。

功能主治任经湿热,致患丹毒,先从脐上起,黄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