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葛根的处方(二)

浏览

葛根(别名干葛、甘葛、粉葛、葛葛根、葛麻茹、葛子根、葛条根、鸡齐根。),甘;辛;平,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小编整理出含有葛根的处方共156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1~120共60个。

处方1、解肌宁嗽丸

处方紫苏叶48g,前胡80g,葛根80g,苦杏仁80g,桔梗80g,半夏(制)80g,陈皮80g,浙贝母80g,天花粉80g,枳壳80g,茯苓64g,木香24g,玄参80g,甘草64g。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大丸,每丸重3g。

功能主治解表宣肺,止咳化痰。主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小儿周岁1次半丸,2-3岁1次1丸,1日2次。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处方2、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葛根1两(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3日不解,头痛,肌肉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衣盖汗出愈。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3、葛根汤

处方葛根(锉)半两,人参半两,白术(锉,炒)半两,桔梗(炒)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霍乱吐利,烦渴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4、鲁公酿酒

处方干姜5分,踯躅5分,桂心5分,甘草5分,芎䓖5分,续断5分,细辛5分,附子5分,秦艽5分,天雄5分,石膏5分,紫菀5分,葛根4两,石龙芮4两,石斛4两,通草4两,石南4两,柏子仁4两,防风4两,巴戟天4两,山茱萸4两,牛膝8两,天门冬8两,乌头20枚,蜀椒半升。

制法上(口父)咀,以水5升渍3宿,法曲1斤合渍,秫米2斗,合酿3宿,去滓,炊糯米1斗,酝3宿药成。

功能主治风偏枯半死,行劳得风,若鬼所击,四肢不遂,不能行步,不自带衣,挛躄,五缓六急;妇人带下,产乳中风,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先食服半合,每日2次,待米极消尽,乃去滓晒干,为末服。

摘录《千金》卷八

处方5、葛根汤

处方葛根4两,麻黄3钱,桂1两。

功能主治太阳病,项强几几,恶风无汗,及恶寒刚痉。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煎。

摘录《保婴撮要》卷四

处方6、葛根汤

处方葛根(锉,焙)2两,麻黄(去根节)2两,桔梗(炒)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1两,甘草(炙,锉)1两,葶苈(纸上炒)1两,石膏(研)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声不出,咳嗽头疼。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7、葛母解酲汤

处方葛根、知母、人参、茯苓、砂仁、豆蔻、青皮、陈皮、木香、神曲、猪苓、生姜。

功能主治伤酒头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病机沙篆》卷下

处方8、葛根汤

处方石膏2钱,花粉2钱,人参1钱,防风1钱,葛根2钱,甘草7分。

功能主治痘疹后大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七

处方9、葛根汤

处方葛根、防风、归、芎、甘草、独活、茯神、杏仁、白术、人参、陈皮、黄芩、竹沥、防己、麻黄、天虫、升麻、白芍。

功能主治祛风导痰,养血安胎。主妊娠风痉,因体虚受邪,已伤太阳经络,复遇风寒,新旧相搏,其发则口噤背僵,昏闷忽不识人,须臾复醒,良久又作,甚则有口吐涎沫,角弓反张,其症尤重,多致损胎。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10、葛根汤

处方葛根1钱,桂枝1钱,川芎1钱,细辛1钱,防风1钱,麻黄8分,枳壳8分,芍药8分,人参8分,炙甘草8分。

功能主治寒邪在经,胁下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钟半,入生姜3片,煎至8分,食远温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六引刘河间方

处方11、葛根汤

别名葛根豆豉

处方葛根2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栀子仁1两,豉1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酒疸因下后,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状,大便黑,小便赤或面黑,脉微而数。

用法用量葛根豆豉汤(《赤水玄珠》卷十六)。本方加苍术,名“葛术汤”(见《东医宝鉴·杂病篇》)。

摘录《济生》卷三

处方12、葛根汤

处方葛根(锉)2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桂(去粗皮)3分,石膏(碎)3两,芍药1两1分,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瘅。面黄口甘,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13、黄芩散

处方黄芩1两,黄连半两(去须),生干地黄半两,川升麻半两,知母半两,葛根半两(锉),栀子仁1分,大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除劳热。主热病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14、葛根饮子

别名葛根引子

处方葛根半两(锉),石膏2两,栀子仁2-7枚,白米半合,麻黄半两(去根节),豉1合,葱白1茎(并须)。

制法上细锉。

功能主治妊娠时气烦热,口干头痛。

用法用量葛根引子(《何氏济生论》卷七)。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15、瞿麦散

处方甘遂半两(制),瞿麦1两,葛根1两,麦芽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酒积。

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调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16、葛根桂枝汤

处方葛根、防风、甘草、桂枝、赤芍、升麻。

功能主治辛热发散。主麻疹初起,值时令大寒者。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3片,淡豆豉1钱为引。

摘录《麻科活人》卷二

处方17、葶苈散

处方甜葶苈(炒)1两,桔梗(去芦)1两,瓜蒌子1两,川升麻1两,薏苡仁1两,桑白皮1两,葛根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过食煎煿,或饮酒过度,致肺壅喘不得卧;及肺痈,咽燥不渴,浊唾腥臭。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济生》卷二

处方18、奠土汤

处方白术5钱,茯苓3钱,人参1钱,柴胡1钱,半夏1钱,甘草1钱,葛根1钱,神曲5分。

功能主治春月伤风,风伤太阴,身热,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风散,2剂而身凉,3剂而病全愈矣。

摘录《辨证录》卷五

处方19、葛根汤

处方葛根(锉)1两半,木通(锉)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地骨白皮1两半,白鲜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眼痒睑急。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20、僵蚕散

处方僵蚕2钱(汤净),半夏1钱,防风1钱,前胡1钱,荆芥1钱,桔梗1钱,葛根1钱,枳壳1钱,玄参1钱,薄荷1钱,大力子1钱半(焙),甘草3分,生姜1片。

功能主治喉风。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彻》卷三

处方21、葛根汤

处方葛根(锉)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犀角(镑)半两,萎蕤3分,荠苨3分,芍药3分,甘草(炙,锉)3分,芦根(锉)3分,石膏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发背痈疽,一切疮肿乳痈,口干脚冷,发作寒热,头痛,呕哕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下竹沥半合,红雪1分,更煎2-3沸,去滓,空心、日晚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处方22、干葛厚朴汤

处方葛根1钱,厚朴(姜制)1钱,枳壳(麸炒)1钱,陈皮1钱,桔梗1钱,山楂1钱半,甘草3分。

功能主治伤寒发斑,胃实胸膈胀满,身发红点,脉大有力。

用法用量水煎服。烦躁,加豆豉;实满,加莱菔子、姜。

摘录《古今医彻》卷一

处方23、葛根散

处方葛根1分(锉),麦门冬3分(去心),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石膏1两(细研),川升麻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时气头痛,体热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24、葛根汤

处方葛根1钱,升麻1钱,甘草5分,赤芍1钱5分。

功能主治牙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风胜,加荆芥、防风、薄荷;火胜,加连翘、丹皮、生地、蒡子。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处方25、葛根汤

处方葛根、牛子、荆芥、蝉衣、连翘、郁金、甘草、桔梗。

功能主治疫痧,身热神清,痧隐疏稀,舌白脉郁,而喉不甚腐者。

摘录《疫痧草》

处方26、葛根透毒汤

处方葛根4钱,连翘3钱,花粉3钱,银花3钱,薄荷1钱半,大贝母3钱,地骨皮3钱,生地3钱,石决明3钱,蝉蜕1钱,牛蒡子1钱半(炒),甘草5分。

功能主治痘后害目症(痘疹性结角膜炎)。在严重期,发热高烧,头疼赤胀,热泪不止,羞明怕日。

摘录《眼科临症笔记》

处方27、薄荷汤

处方薄荷1两,葛根半两,人参2分,甘草(炙)半两,防风(去芦)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风,两手脉浮数而缓。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热服。如3-5服,寸脉力尚小,加薄荷2分。

摘录《伤寒微旨论》卷上

处方28、葛根煎

处方生葛根汁1合,生地黄汁1升,生麦门冬汁1升,白蜜1升,枣膏5合,生姜汁2合。

制法上以慢火煎之,候如稀饧,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热毒上攻,口干心躁,烦渴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茶匙,不拘时候。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29、葛根郁金汤

处方葛根(锉)1分,郁金(锉)1分,石膏(碎)1分,荆芥穗1分,甘草(炙)1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热气熏蒸脏腑,烦渴,饮水不休。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处方30、葛根饮子

处方葛根半两,麦门冬半两,竹茹半两,菝葜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止渴。主消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或熬粥食之亦佳。

摘录《鸡峰》卷十九

处方31、濡脏汤

处方生葛根2升,猪膏2升,大黄1两。

功能主治大便不通6-7日,腹中有燥屎,寒热烦迫,短气,汗出,胀满;亦治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5升,去滓,纳膏,煎取3升,澄清。强人顿服,羸人再服。

摘录《千金》卷十五

处方32、葛根散

处方葛根2两(锉),龙胆半两(去芦头),大青半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麻黄1两(去根节),葳蕤1两,赤芍药1两,黄芩1两,石膏2两,川升麻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4日,发汗不愈,身体壮热,心膈烦闷,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33、解肌汤

处方葛根1两,麻黄(去节)半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桂枝2钱半。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温病,时行寒疫,头痛项强,畏寒,肢体拘急,骨节烦疼,腰脊强痛,胸膈烦闷,无汗恶风。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加大枣1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以汗出为度。夏月,加石膏、升麻各1钱。

摘录《婴童百问》卷六

处方34、翠碧丸

处方青黛(研)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葛根(锉)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切,焙)2两,人参半两,知母(焙)半两,瓜蒌根3分,天南星(牛胆制者)半两,寒水石(火煅)3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烦渴不止,咽干,躁热昏闷。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临卧人参、竹叶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35、葛花汤

处方葛根面、小豆花、藿香叶、白豆蔻、益智仁、缩砂仁、香附子、车前子、葛花、葛蕊、白檀、木香、丁香、沉香、橙皮、陈皮、姜屑、官桂、白术、泽泻、茯苓、人参、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汤点服,酒调亦得;或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酒下之。

功能主治上下分消酒湿。主伤酒。

用法用量服毕,但鼻准微汗,即解。

摘录《济阳纲目》卷十一

处方36、救苦丹

处方紫苏叶4两,羌活4两,川芎2两,生草1两,黄芩(酒炒)2两,防风2两,白芷2两,生地2两,北细辛1两,南苍术(炒)2两,陈皮2两,葛根4两,香附(炒)3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感冒,头疼口渴,身热目胀,筋骨酸疼,一切风寒之症。

用法用量每服3钱,葱汤送下。或做弹子大亦可。

摘录《集验良方》卷二

处方37、葛根汤

处方葛根(炙)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骨蒸热,烦渴,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用5钱匕,以水1盏半,入竹叶3片,生芦根3枚,煎至1盏,去滓,分2次温服,空腹、食后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38、葛根汤

处方葛根2钱,石膏2钱,升麻3分,前胡8分,青黛8分。

功能主治孕妇热病,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如有痰,加竹沥、姜汁。

摘录《女科秘旨》卷四

处方39、黄耆散

处方黄耆、木通、葛根。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七

处方40、葛根汤

处方葛根、陈皮、知母、黄芩、麻黄、甘草。

功能主治痘毒斑疹,心烦呕逆。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一

处方41、藿香散

处方藿香3分,香薷3分,白术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葛根(锉)3分,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3分,人参(去芦头)3分,桂心半两,芦根1两(锉),白豆蔻半两(去皮),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利,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竹叶3-7片,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42、葛根猪苓汤

处方葛根(用雪水或秋露润透,阴干,锉碎)1两,猪苓(削去黑皮,切作薄片,在流水浸1宿,取出锉片,用升麻叶拌蒸1日,去叶晒干;如无叶,升麻亦可用)5钱,泽泻(锉碎,酒浸1宿,取出晒干)5钱,茯苓(捣细,水飞,去膜,澄清,晒干)5钱,滑石(取洁白者,以竹刀刮净,研如粉,每两用牡丹皮2两同煮3炷香,去牡丹,以东流水淘过,晒干)7钱,石膏(煅赤,研细,甘草水飞过,澄,晒,再研)1两,阿胶5钱,地骨皮(东流水洗净,刷去土,捶去心,甘草水浸1宿,焙干)、栀子(去壳取仁,用甘草水浸1宿,取出晒干,捣筛为末)5钱。

功能主治瘅疟。

用法用量方中地骨皮用量原缺。

摘录《痎疟论疏》

处方43、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赤芍药3分,柴胡1两(去苗),细辛3分,石膏2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微香熟)。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3日以前,头痛恶风,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如人行5-7里再服。以微汗为度。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44、藿香托里散

处方藿香2钱半,连翘2钱半,升麻2钱半,葛根2钱半,甘草2钱半,栀子2钱半,木通2钱半,当归2钱半,牛蒡子2钱半,白僵蚕2钱半,黄耆5钱,茵陈5钱,大黄(煨)5钱。

制法上为粗末,分作4服。

功能主治诸恶疮肿痛,已发未发皆可服。

用法用量每服水1大碗,煎至7分,入酒1盏,去滓,临卧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必用全书》

处方45、葛根治痢散

处方葛根1钱5分,酒炒苦参8分,陈皮1钱,赤芍1钱2分,陈松萝茶1钱2分,炒麦芽1钱2分,山楂1钱2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痢疾初起,不论赤白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有火者,加川连5分。

摘录《医医偶录》卷一

处方46、葛根淡豉汤

处方葛根5钱,淡豉3钱。

功能主治四时感冒。

用法用量加姜汁少许,水煎服。

摘录《松峰说疫》卷五

处方47、葛根散

处方葛根。

功能主治熊伤人疮。

用法用量先用烧青布熏疮口,毒出,乃用葛根煮出浓汁洗疮口,1日10次;并捣葛根为散,煮葛根汁服方寸匕,1日5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

处方48、葛根散

别名葛根汤

处方葛根半两(锉),麻黄半两(去根节),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四肢烦热,心躁,口干多渴。

用法用量葛根汤(《普济方》卷三六九)。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49、干枣汤

处方干枣(去核,焙)1两半,贝母(去心)1两半,生干地黄(焙)2两,胡桃瓤2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葛根(锉)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柴胡(去苗)1两,桑根白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口舌干焦。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处方50、解毒快斑汤

处方羌活、防风、升麻、葛根、柴胡、川芎、白芷、紫草、桔梗、甘草、麻黄(炒)。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解热毒,令痘易出易靥。主疮疹发热,热气甚者,其毒必多,痘发自密,难发难靥,且多他变者。

用法用量生姜、葱白作引,水煎服。取汗。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处方51、僵蚕散

处方蔓荆子、黄耆、茯苓、人参、南星、天麻、僵蚕(炒)、独活、羌活、葛根、甘草、荆芥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偏身不遂,口流涎沫。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薄荷同煎,服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七

处方52、葛根散

处方葛根3分(锉),麻黄2两(去根节),柴胡1两(去苗),大青半两,葳蕤半两,赤芍药3分,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汗后,余热不解,往来寒热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53、黄连猪肚丸

处方黄连5两,麦门冬4两,知母4两,天花粉4两,葛根2两,生地黄2两。

制法上为末,入雄猪肚内缝定,置甑中蒸极烂,取出药,捣肚成膏和药,如干,加炼蜜杵匀,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以米饮送下。加至100丸。

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处方54、麻黄解表汤

别名麻黄葛根汤、麻黄解毒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用蜜酒炒)、羌活、升麻、葛根、防风、荆芥、牛蒡(炒)、蝉蜕、甘草、桔梗。

功能主治冬月严寒,外感风寒,其疮痘为外邪所遏而不易出者。

用法用量麻黄葛根汤(《痘科金镜赋集解》卷三)、麻黄解毒汤(《痘科金镜赋集解》卷六)。

摘录《痘疹全书》卷上

处方55、葱白汤

别名葱白散

处方葱白1握(切),豉半升,葛根2两,升麻3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水毒、溪毒,如伤寒状。

用法用量葱白散(《景岳全书》卷六十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处方56、藿香汤

处方藿香、紫厚朴(姜制)、茯苓、木瓜、车前子(焙,研)2钱,泽泻1钱,枳壳1钱,广皮1钱,葛根1钱。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交作。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有食,加砂仁末1钱;烦渴,去藿香,加紫苏1钱;面食,入莱菔子1钱;着气,入青皮7分,木香3分。

注意切戒米饮,直待痛止觉饥,方可与之。

摘录《医彻》卷二

处方57、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1两,赤芍药1两,麻黄(去根节)1两,黄芩1两,石膏1两,大青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时气一日,壮热,心神烦躁,头痛,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药后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58、解毒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麦门冬(去心,焙)3分,葛根(锉)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分,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阳毒伤寒,口舌干燥。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解阳汤”。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59、葛根散

别名葛根石膏汤

处方葛根(锉)1两,麦门冬(去心)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石膏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经下后未退,头疼口干,烦躁恍惚。

用法用量葛根石膏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60、黄芩汤

处方黄芩(去黑心)半两,柴胡(去苗)半两,地骨皮半两,人参半两,干漆(炒令烟出)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黄)半两,甘草(炙)半两,半夏(汤洗7遍,同生姜捣作饼子,晒干)半两,葛根(锉)半两,干青蒿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麦门冬(去心,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热劳。心忪肌热,夜有盗汗,面黄肌瘦,饮食减少,骨节酸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先用水2盏,加小麦、乌梅、生姜各少许,煎5-7沸,去小麦等,入药末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