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葛粉的处方

浏览

葛粉,味甘;性寒,解热除烦;生津止渴。主烦热;口渴;醉酒;喉痹;疮疖,本文介绍了含有葛粉的处方28个。

处方1、葛粉拔刀

处方葛粉4两,荆芥半两葱白1握(切),生姜半两(切),川椒50枚(去目及闭口者),香豉1合,盐花半两,半筒骨髓1两。

功能主治中风。手足不遂,言语謇涩,精神昏愦。

用法用量上以水5大盏,先煎荆芥等,取汁3盏,和葛粉切作拨刀,入汁中煮熟。顿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处方2、葛粉索饼

处方葛粉4两,荆芥1握。

功能主治中风。心脾热,言语謇涩,精神昏愦,手足不随。

用法用量上以水4升,煮荆芥6-7沸,去滓,澄清,软和葛粉作索饼。于荆芥汁中食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食医心鉴》

处方3、葛粉索饼

别名葛粉羹

处方葛粉4两,荆芥1握,香豉2合。

功能主治中风。心脾热,言语謇涩,精神昏愦。手足不遂。

用法用量葛粉羹(《饮膳正要》卷二)。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处方4、葛粉饮

处方葛粉1两,白蜜1两。

功能主治血痢,日夜数十行。

用法用量上相和,以新汲水4合调匀。空腹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5、葛粉汤

处方葛粉2两。

功能主治小儿壮热,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上以水3合相和,调粉于铜沙罗中令遍,沸汤中煮熟食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六六引《食医心鉴》

处方6、葛粉丸

处方黄柏、苦参、葛粉、枳壳、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痢便血,及一切风热,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验方》

处方7、解肌汤

处方柴胡、麻黄、木通、茯苓、犀角、蒲黄、黄芩、赤芍药、葛粉、生地黄、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退热。主妇人劳伤,感冒体热,鼻血。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红枣2枚煎,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得效》卷十五

处方8、葛根解毒汤

别名解毒葛根汤

处方葛粉、天花粉、麦门冬、生地黄、升麻各等分,甘草减半。

制法上细锉。

功能主治止渴。主痘疹,发热时便大渴,热在里者。

用法用量解毒葛根汤(《幼幼集成》卷五)。《片玉痘疹》有酒芩。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处方9、调中散

处方香附、甘草、白茯苓、天仙藤、藿香、白芍药、葛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疳泻、伤食泻。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乌梅甘草汤调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三

处方10、葛粉丸

处方沙糖、葛粉。

制法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女淋病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2丸,井花水化开送下。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四

处方11、葛粉散

处方葛粉2升,生干地黄1升,香豉半升。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预防热病急黄、贼风。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后以牛乳、蜜汤、竹沥、米饮、乌梅汤任意调下,1日3次;有病者,1日5次。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四

处方12、葛粉散

处方葛粉3两,甘草1两(生,锉),石灰1两(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夏月痱疮及热疮。

用法用量以绵揾扑于疮上。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九十一

处方13、葛粉粥

别名葛根粉粥

处方葛粉4两,粟米半斤。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止渴,降血压。主胸中烦热,或渴,心躁。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性糖尿病、慢性脾虚泻利、夏季或发热期间口干烦渴者。

用法用量葛根粉粥(《长寿药粥谱》)。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处方14、除瘟化毒散

处方葛粉3钱,酒芩1钱半,生地1钱半,土茯苓5钱,贝母1钱半(去心),射干1钱半,连翘1钱,归尾1钱半,降香1钱,赤芍1钱,人中黄1钱,牛子1钱,莲子心1钱,生草1钱,霜桑叶1钱。

功能主治一切咽喉肿痛,不论有蛾无蛾。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15、葛粉粥

别名葛粉饭

处方白粱米饭半升,葛粉4两。

功能主治中风,手足不遂,言语謇涩,呕吐昏愦,不下食。中风,狂邪惊走,心神恍惚,言语失志者;及消渴口干,胸中伏热,心烦躁闷。

用法用量葛粉饭(《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注意勿杂食。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处方16、栝楼根丸

处方栝楼根1两1分,铅丹(研)1两,干葛粉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制法上4味,以2味捣罗为细末,与粉干葛、铅丹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后,虚热留滞,结成痈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17、大艾煎丸

处方艾叶(烧灰)、干葛粉、胡粉(炒)、海螵蛸、龙齿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虚痢,作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丸至2丸,饭饮磨化。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八

处方18、八仙散

处方石灰(风化者)10两,地菘苗(新者,切,研)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旋覆根(切,研)半两,新葛叶(切,研,无即用葛粉)半两,青蒿(新者,切,研)半两,麦门冬苗半两,猪膏(去筋膜)半斤。

制法上药除石灰、猪膏外,将6味捣研绞取汁,和石灰并猪膏,搜研作饼子,晒干,捣罗为散,再研之如粉。

功能主治辟风水,续筋骨,止血定痛生肌。主金疮。

用法用量以敷疮口上。5月5日合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处方19、鸡苏饼

别名鸡苏饼子

处方鸡苏薄荷(净叶)3两,紫苏叶5钱,白葛粉1两,乌梅肉2两5钱(另研如泥),檀香2钱,硼砂5钱,柿霜4两,白冰糖8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加片脑一分五厘,再研和匀,入炼蜜得中,印成樱桃大饼子。

功能主治清上焦,润咽膈,生津液,化痰降火,止嗽,醒酒,解酒毒。

用法用量鸡苏饼子(《鲁府禁方》卷四)。

摘录《医便》卷五

处方20、二葛四黄散

处方大黄3钱,黄连2钱,黄芩2钱,当归2钱,芍药2钱,葛粉2钱,葛根1钱半,黄柏1钱半,半轻粉(煅)5分,甘草5分。

制法上为细末。煅轻粉法:用土器盛轻粉,不以多少,生纸封口,敷糊于纸缘,粘着于土器口外,使粉不飞,乃上火;别设1水器,浸指于水中,弹溅盖纸上,候水痕燥,覆纸紧张,而又弹溅,凡如此50遍,离火,安地上去火毒,取出听用。用此煅炼之法,则治效如神,且口中不会糜烂。

功能主治杨梅结毒,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以土茯苓汤之类送服,日服3-4钱。

摘录《梅疠新书》

处方21、含化密陀僧丸

处方密陀僧2两(绵裹,用萝卜煮一炊时),银箔50片,黄丹1两(炒令紫色),绿豆粉半两,腻粉半分,胡粉半两(炒令黄色),金箔50片,葛粉半两。

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半枣大。

功能主治积年肺气喘嗽。

用法用量每取1丸,于临卧时绵裹含化咽津。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22、甘草饮

处方甘草(生,锉)2两,葛粉(研)1两,白蜜半两。

功能主治中药毒,心痛烦闷。

用法用量以水6盏,先煎甘草减半。纳葛粉并蜜,更煎3两沸,去滓,温,分3服。如食顷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六

处方23、白龙散

处方寒水石(生)、甘草(半生半炙)、葛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2钱,浓煎麦门冬苗汤调下。

摘录《中藏经·附录》卷七

处方24、人参清肌散

处方人参6克 白术4.5克 白茯苓9克(去皮)当归6克 赤芍6克 柴胡2.4克 半夏6克 葛粉6克 甘草2.4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气虚,无汗潮热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25、人参诃子圆

处方缩砂仁、诃子(去核)、藿香(去梗)、龙脑、薄荷叶,各一两;百药煎、葛粉,各八两;甘草五两,乌梅肉三两,人参一两二钱。

炮制上为末,面糊为圆。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上膈热,或伤风感冷,搏于肺经,语声不出,痰涎不利,咳嗽喘急,日夜不止,咯唾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一、二圆,含化咽津,食后,临卧。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6、滋阴清胃丸

处方当归(酒洗)生地黄(酒洗)牡丹皮(去骨)栀子仁(盐水炒)各30克 软石膏(煅,醋淬)60克 黄连(酒炒)知母 葛粉 防风各21克 升麻 白芷各15克 生甘草节12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泡蒸饼搅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阳明经血热,上下牙床红烂,肉缩齿龈露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晚上用米汤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27、葛花丸

处方葛花15克 砂仁15克 木香30克 沉香7.5克 豆蔻7.5克 荜澄茄7.5克 陈皮(去皮)30克 乌梅14个 半夏21枚(汤泡七次,汁浸,煮,晒干,切作片,另用姜炒干用)山果15克 茯苓7.5克 枳实(去瓤,麸炒)30克 葛粉末15克 甘草(炙)7.5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醒酒祛湿,解毒消痰。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三

处方28、葛粉饭

处方葛粉120克 粟米饭500克

功能主治治消渴,胸中伏热,口干,心烦躁闷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先以水浸饭,滤出,于葛粉中拌匀,再蒸半小时左右,取出,任意食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