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干姜的处方(三十九)

浏览

干姜,辛、热。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小编整理出含有干姜的处方共408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281~2340共60个。

处方1、长春真人保命丹

处方茯苓4两,天门冬4两,山药4两,熟地黄4两,枸杞子4两,何首乌4两,干姜2两,大茴香(炒)1两,青盐少许,鹿角胶4两,莲实半斤(去皮),破故纸4两(净,香油炒),没食子10个,胡桃仁半斤(净肉),新小米1升(同茯苓、牛乳煮粥晒干),旱莲草(晒干)1斤,麦门冬4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虚损无力,四肢困倦,脚手顽麻,血气耗散,面黄肌瘦,阳气不升,虚晕恶心,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空心白汤调匀2-3匙,1日2服。不拘男女老少。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处方2、安石榴汤

处方干姜2两(生姜倍之),黄柏1两(细切),石榴1枚(小者2枚),阿胶2两(别研,渍之)。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大疰痢及白滞,困笃欲死,肠已滑者。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纳胶令烊,顿服,不愈复作。人羸者稍稍服之,不必顿尽,须臾复服。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廪丘公方

处方3、补脾汤

处方禹余粮(煅,醋淬,研入)2两,大麻仁(研)2两,干姜(炮)2两,白术2两,甘草(炙)2两,桑根白皮(锉)3两,人参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气不足,腹胀食欲呕,口舌干涩,四肢无力,喜怒不常,不欲见人,心烦多忘,咽喉闭塞,面黄。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空心顿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4、补益养精方

处方生干地黄12分,天门冬10分(去心),干姜6分,菟丝10分(酒渍2宿,焙干别捣),石斛8分,当归6分,白术6分,甘草8分(炙),肉苁蓉7分,芍药6分,人参8分,玄参6分,麦门冬10分(去心),大黄8分,牛膝6分,紫菀6分,茯苓8分,防风6分,杏仁8分(去皮尖,熬),麻子仁8分,地骨皮6分,椒3分(去目,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使人身体润,服之多性情。主五劳七伤,六极八风,十二痹,消渴,心下积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空腹酒送下,1日2次。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广济方》

处方5、白豆蔻丸

处方白豆蔻(去皮)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桂(去粗皮)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熟)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丁香半两,荜茇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槟榔(锉)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缩砂仁半两,干姜(炮)半两,肉豆蔻仁5枚。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挟冷,肠滑下痢,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处方6、橘皮汤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细辛(去苗叶)1分,干姜(炮裂)1分,大黄(锉,炒)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呕吐,膈上有冷。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4分,分3次温服,1日令尽。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处方7、导气丸

处方青皮(水蛭炒赤,去蛭)、莪术(虻虫炒,去虻)、三棱(干漆炒,去漆)、槟榔(斑螫炒,去螫)、干姜(硇砂炒,去砂)、茱萸(牵牛炒,去牛)、附子(盐炒,去盐)、赤芍(川椒炒,去椒)、胡椒(茴香炒,去茴香)、石草蒲(桃仁炒,去仁)。

制法上各锉,与所注药炒熟,去水蛭等并不用,只以青皮等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痞气塞,关格不通,腹胀如鼓,大便虚秘;又治肾气、小肠气等。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空心紫苏汤送下。

各家论述《医方考》:青皮、莪术、三棱、菖蒲,气积药也,炒以水蛭、虻虫、干漆、桃仁,则逐败血矣;干姜、附子、胡椒、茱萸,温中药也,炒以硇砂、食盐、茴香、牵牛,则软坚而疏利矣;槟榔炒以斑螫,下气者得破气者而益悍;赤芍药炒以川椒,泻肝者得疏肝者而益利。制度之工如此,以之而治气实有余之证,斯其选矣。

摘录《医方大成》卷六引《澹寮方》

处方8、补天大造丸

处方紫河车1具(取男胎首生者佳,如无,得壮盛妇人产者亦好。先用米泔水将紫河车浸,洗净,不动筋膜,将竹器全盛,长流水浸1刻,以瓦盆全盛,木甑内蒸,文武火蒸极熟如糊取出),怀生地黄(酒浸)1两5钱,怀熟地黄(酒蒸)2两,麦门冬(泡,去心)1两5钱,天门冬(泡,去心)1两5钱,牛膝(去芦,酒洗)1两,枸杞子7钱,五味子7钱,当归(酒洗)1两,杜仲(去皮,酥炙)1两半,小茴香(酒炒)1两,川黄柏(去皮,酒炒)1两,白术(去芦,炒)1两,陈皮(去白)8钱,干姜(炮)2钱,侧柏叶(采向东嫩枝条,隔纸焙干)2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蒸紫河车汁并河车共为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忌铁器,俱用石臼舂杵,或石磨磨之。

功能主治滋养元气,延年益寿,壮阳元,滋坎水。主虚烦之人,房室过度,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米汤送下,1日1次,有病者1日2次。血虚,加当归,地黄倍之;气虚,加人参、黄耆(蜜炙)各1两;肾虚,加覆盆子(炒)、小茴香、巴戟(去心)、山茱萸(去核);腰痛,加苍术(盐水炒)、萆薢、琐阳(酥炙)、续断(酒洗);骨蒸,加地骨皮、知母(酒炒);妇人去黄柏,加川芎、香附、条芩(俱酒炒)各1两。

摘录《回春》卷四

处方9、白术丸

别名神曲白术丸

处方白术2两,神曲1两(微炒令黄),人参1两(去芦头),干姜1分(炮裂,锉),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荜茇1两。

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肌肤瘦瘁,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神曲白术丸(《鸡峰》卷十二)。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10、茯神散

处方茯神(去木)1两半,山芋2两,人参2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防己1两半,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1两,山茱萸1两半,甘菊花1两1分,桂(去粗皮)1两1分,细辛(去苗叶)1两1分,芎藭1两1分,贯众1两1分,白术(米泔浸1宿,锉碎,炒)1两1分,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气壅塞,鼻齆不闻香臭。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11、阿胶散

处方阿胶(炒令燥)1两,山芋1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五味子(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干姜半两(炮),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3分,白术(锉)3分,桂(去粗皮)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气虚,胸中短气,咳嗽声微,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12、阿胶丸

处方阿胶(炙燥)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芍药(炮)1两,黄连(去须,炒)1两,木香(一半生一半炒)1两,当归(切,焙)1两半,地榆(锉)1两半。

制法上为末,用陈苦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13、地龙散

处方地龙1两(微炒),蜴蜥1两(微炙),芎穷1两,桂心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苏枋木1两(锉),木香3分,蒲黄3分,赤芍药3分,牡丹3分,水蛭3分(微炒),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黄)。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气血不调,腹中积聚,瘀血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14、橘皮煎丸

处方陈橘皮1斤(去白,研细),官桂(去皮,研细)6两,干姜(炮,研细)6两,川当归(炙,研细)6两,荆三棱(炮,杵罗)6两,附子(炮,去皮脐,杵罗)6两,萆薢(杵罗)6两,神曲6两,乌头(炮,水煮3-5沸)1两,木香1两,川椒(去子,炒出汗)1两,大麦糵4两,厚朴(去皮,姜汁炙,以上6味另杵罗,留出半两糵末)。

制法上用无灰好酒4升,先煎上4味,如人行10里;更下次3味,又如人行10里,次下6味,又添酒2碗,煎成膏,取出,以留出者麦蘖末相和匀,再捣一千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壮真元,驻颜色,进饮食,通利五脏,明目,出一切风冷。主冷劳瘦疾,目暗,手足挛急,形容枯瘁,食不消化,腹胀不能纳食,食物无味,面黄力弱,积年肠风,痔疾,痃癖气,一切劳病;女人血症气块,赤白带下,子宫冷甚,宿水露血;五种膈气,冷膈,热膈,气膈,思忧膈,四肢无力,饶睡。

用法用量方中厚朴用量原缺。

摘录《博济》卷一

处方15、诃黎勒散

处方诃黎勒皮1两,人参3分(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细辛半两,干姜半两(裂,锉),桂心3分,白术1两,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白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四肢逆冷,心膈滞闷,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16、阿魏丸

处方阿魏(面裹煨,面熟为度)半两,槟榔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半两,胡椒半两,丁香半两,荜茇半两,白豆蔻(去皮)半两,桂心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蓬莪荗半两,诃黎勒(煨,用皮)半两,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脏久积虚冷气攻心腹胀痛,胃气不和,见食即呕,面色萎黄,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17、艾叶

处方艾叶半两,赤芍药半两,干姜半两,附子半两,陈皮1两,当归1两,川芎3分,吴茱萸1分,甘草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虚腹胁(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酒或醋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五

处方18、阿胶散

处方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锉,微炒)、黄连1两(去须,微炒),赤芍药1两,干姜1两(炮裂,锉),赤石脂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脓血痢,绕脐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19、谷神散

处方楮实(青者,蒸1次,晒干用)1斤,甘草1两(炙),陈仓米1升,干姜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夏月暴泻。

用法用量饭饮调下。

摘录《百一》卷六

处方20、当归散

处方当归3分(锉,微炒),黄连3分(微炒,去须),干姜半两(炮裂,锉),黄耆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痢渴,腹内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21、艾叶散

处方干姜2两,阿胶2两,柏叶2两,艾1把。

功能主治吐血内崩上气,面色如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取1升,纳马通汁1升,煮取1升,顿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圣惠》卷三十七

处方22、当归汤

处方当归3钱3字,干姜(炮)3钱3字,熟地黄3钱3字,柏皮3钱3字,小蓟3钱3字,羚羊角(镑)3钱3字,阿胶(炒)3钱3字,白术半两,芍药半两,黄芩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三焦虚损,或上下发泄,吐唾血,皆从三焦起,或因热损发,或因酒发。

用法用量按:《得效》本方用当归、干姜(炮)、熟地黄、柏皮、小蓟、羚羊角(镑)、阿胶(炒)各3两3字、芍药半两、黄芩、甘草(炙)各一分

摘录《三因》卷十一

处方23、附子温中丸

处方附子1两,干姜1两,白术1两,肉桂半两,炙甘草半两,良姜7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1两作10丸。

功能主治顺气化痰,辟寒养正气。主呕吐噎膈,留饮肠鸣,湿冷泄注。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生姜、橘皮汤送下;米饮亦得,食前服。

摘录《医学发明》卷九

处方24、补肾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远志(去心)、干姜(炮)、防风(去叉)、乌喙(炮裂,去皮脐)、枸杞根、牛膝(去苗,酒浸,切,焙)、萎蕤、肉苁蓉(酒洗,切,焙)、棘刺、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防葵、石龙芮、萆薢、山芋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鸡子白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肾气不足,膝胫痛,阳气衰弱,小便数,囊冷湿,尿有余沥,精自出,阴痿不起,悲恚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加至20丸,食前温酒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25、八味理中丸

处方白术1两(炒),炙甘草7钱,人参5钱,白茯苓5钱,干姜(炒)5钱,滑石5钱,麦芽(炒)5钱,神曲(炒)5钱。

制法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气补虚。主产后气血俱虚,汗出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有痰,加半夏曲。

摘录《医统》卷八十五

处方26、地黄散

处方干地黄10分,桂心2分,干姜2分,芎穷2分,甘草(炙)2分,当归2分,芍药5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补绝复伤。主磋跌。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前以酒送下,日3次。

摘录《外台》卷二十九引《深师方》

处方27、地黄艾叶汤

别名艾叶汤

处方熟干地黄(焙)2两,艾叶(炒)2两,人参1两,地榆1两,干姜(炮裂)1两,阿胶(炒燥)1两,当归(切,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卒下血不止,腰腹疼痛。

用法用量艾叶汤(《普济方》卷三四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处方28、附子煎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诃黎勒皮1两,甘草(锉)1两,牛膝(切)1两,硫黄(舶上者,碎)半两,茴香子(炒)半两,干姜半两。

制法先将硫黄、甘草纳绢袋扎头,次将诸药粗捣银石器内,以水一斗,慢火同煎,不得入生水,频看,候煎至一大碗汁,取出滤去滓,分作4盏。

功能主治脾肾虚冷,脐腹冷痛,大便时泄,腹胀羸瘦。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1盏,温米饮调下,即用饭压之。如欲丸,除甘草不用,将诸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15丸,生姜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处方29、冬疫五仙膏

处方干姜2两,大黄4两,麻黄3两,白芷3两,细辛3两,甘草3两。

制法麻油熬,黄丹收,滑石6两搅匀,或加绿豆。

功能主治冬疫。

用法用量贴肾俞处。

摘录《理瀹》

处方30、阿胶丸

处方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干姜1两(炮裂,锉),木香1两,龙骨2两,赤石脂2两,黄连1两(去须,微炒),当归1两(锉,微炒),黄芩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热不调,痢下脓血不止,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31、灵脂丸

处方巴豆(去皮膜,纸裹出油尽)2钱,干姜(炮)2钱,五灵脂(去砂石)2钱。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一切心腹痛及小肠气。

用法用量每服5丸,醋汤送下;实者,每服10丸,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32、杜仲酒

处方杜仲4两,干姜4两(一云干地黄),萆薢3两,羌活3两,天雄3两,蜀椒3两,桂心3两,芎䓖3两,防风3两,秦艽3两,乌头3两,细辛3两,五加皮5两,石斛5两,续断1两,栝楼根1两,地骨皮1两,桔梗1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肾脉逆小于寸口,膀胱虚寒,腰痛,胸中动。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酒4斗渍4宿。初服5合,加至7-8合下,日2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腰痛大端有五,总由肾脏阳衰,不能御风寒湿气之痹着,皆从不意得之,致于坠堕伤损,地湿所伤,又为不慎所致,但须辛温调畅血气,则五者俱可通治。如杜仲、续断、桂、姜、乌、雄、椒、辛之属,可以助阳,可以通痹,可和损伤,可逐地湿。然辛烈浸渍,未免热毒伤胃,所以方中复用石斛、桔梗、栝楼根、地骨皮、甘草之属,既可解辛热药性,并可散标热旺气也。其余诸味,又为祛风逐湿,调和血气之佐使,不用汤液,而用酒醴者,专取流行经脉也。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处方33、加味甘草泻心汤

处方生甘草30g,党参18g,生姜6g,干姜3g,半夏12g,黄连6g,黄芩9g,大枣7枚。

功能主治狐惑病(口、眼、生殖器综合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另配生甘草12g,苦参12g,4剂煎水,外洗阴部。

摘录方出《赵锡武医疗经验》,名见《古今名方》卷二

处方34、侧子酒

处方侧子2两(炮),干姜2两,石斛8两,丹参3两,牛膝2两,甘草2两(炙),防风3两,干地黄4两,芎䓖2两,当归3两,桂心3两,五味子3两,白术2两,秦艽3两,防己2两,椒2两(汗),独活3两,山茱萸4两,细辛2两,黄芩2两,茯苓4两,附子1两(炮)。

制法上切,绢袋贮。

功能主治脚气虽愈,至冬季间常须服。

用法用量以酒3斗5升浸,秋冬7日,春夏5日。每服4合,细细加之,以知为度,每日2次。

注意得食羊、鹿、獐肉,鸡亦得食。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生葱、生菜、芜荑、酢物。

摘录《外台》卷十八引《崔氏方》

处方35、龙骨散

处方白龙骨1两,生干地黄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曲头棘针1分,白矾1分(烧灰)。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齿龈血出不止。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揩敷齿龈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36、白术丸

别名大白术丸

处方白术6分,黄耆6分,牡蛎4分(熬),人参6分,茯苓6分,乌头6分(炮),干姜6分,芍药4分,当归6分,细辛4分,麦冬4分(去心),桂心5分,前胡4分,甘草6分(炙),防葵3分,鳖甲4分(炙),紫菀3分(炙),槟榔6分,桔梗3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积聚癖气,不能食,心肋下满,四肢骨节酸疼,盗汗不绝。

用法用量大白术丸(《鸡峰》卷九)。

注意忌苋菜、桃、李、大醋、猪肉、生葱;忌雀肉、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十二引《延年秘录》

处方37、补脾丸

处方附子(炮)1两,蜀椒(汗)1两,桂心2两,赤石脂2两,黄连2两,人参2两,干姜2两,茯苓2两,大麦糵2两,陈面(炒)2两,石斛2两,当归2两,钟乳3两(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滑,胃虚弱,泄下不禁,饮食不消,雷鸣绞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酒送下,日3次。稍稍加之。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集验方》

处方38、赤石脂散

处方赤石脂半两,干姜1分(炮裂,锉),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诃梨勒皮半两(煨微黄)。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伤寒腹痛,下痢脓血,日夜不歇。

用法用量每服2钱,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39、阿魏丸

处方阿魏1两(以醋1碗煎成膏),桂心1两,干姜1两(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末,用阿魏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气攻心腹,久不愈,面色青黄,四肢多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40、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厚朴广皮汤

处方生茅术3钱,人参1钱5分,炮干姜1钱5分,厚朴2钱,广皮1钱5分,生附片1钱5分(炮黑)。

功能主治阳阴寒湿,舌白腐,肛坠痛,便不爽,不喜食。

用法用量用水5杯,煮取8分2杯,分2次服。

各家论述九窍不和,皆属胃病。胃受寒湿所伤,故肛门坠痛而便不爽;阳明失阖,故不喜食。理中之人参补阳明之正,苍术补太阴而渗湿,姜、附运坤阳以劫寒,盖脾阳转而后湿行,湿行而后胃阳复。去甘草,畏其满中也;加厚朴、广皮,取其行气。合而言之,辛甘为阳,辛苦能通之义也。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41、附子汤

处方附子2枚(共称重1两半者,炮),生姜3两,干姜3两,桂心1两,石膏6两(碎,绵裹),生犀角(屑)2两,地骨白皮2两,白术2两,独活2两,芎䓖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风病有因饮酒过节,不能言语,手足不随,精神昏恍者。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分温3服,服后相去如人行10里久再服。服汤后如觉欲汗,少覆之令汗出,须臾歇汗后,以药末粉身。其汤须服5-6剂,间3-4日服1剂。其方服1剂后,量病情进退。热多,加生麦门冬1两(去心);冷多,加桂心1两;有痛,加当归2两;不能食,加人参2两;大便涩,加槟榔7枚,合皮子用之。

注意忌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许仁则方》

处方42、快气丸

处方糯米1升,干姜2两,陈皮2两,青皮2两,巴豆49个(打开碎,同炒,慢火,候色赤)。

制法上为末,薄醋糊为丸,如大麻子大。

功能主治心腹膨胀,面色萎黄,或发虚肿,大便闭涩,咽酸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7丸,食后生姜、紫苏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吴氏集验方》

处方43、补虚杜仲丸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2两,干姜(炮)半两,远志(去心)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劳损,腰疼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或枣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44、回阳救急汤

别名回阳急救汤、回阳返本汤

处方熟附子5分,干姜5分,人参5分,甘草1钱,白术1钱,肉桂、陈皮、五味子、茯苓、半夏。

功能主治寒邪直中阴经真寒证。

用法用量回阳急救汤(《寿世保元》卷二)、回阳返本汤(《镐京直指》)。方中肉桂、陈皮、五味子、茯苓、半夏用量原缺。《寿世保元》本方用大附子(制)八分,干姜八分,人参二钱,肉桂五分,半夏二钱,五味子四分,白茯苓三钱,甘草(炙)八分,陈皮钱半。方中白术,《寿世保元》作白米(炒)一撮。呕吐涎沫,或小腹痛,加盐炒吴萸;无脉者,加猪胆汁1匙;泄泻不止,加升麻、黄耆;呕吐不止,加姜汁。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此足三阴药也。寒中三阴,阴盛则阳微,故以附子、姜、桂辛热之药祛其阴寒,而以六君子温补之药助其阳气;五味合人参可以生脉;加麝香者,通其窍也。2.《重订通俗伤寒论》何秀山按:少阴病下利脉微,甚则利不止,脉厥无脉,干呕心烦者,经方用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然不及此方面面顾到。故俞氏每用之奏功。揣其方义,虽仍以四逆汤加桂温补回阳为君;而以《千金》生脉散为臣者,以参能益气生脉,麦冬能续胃络脉绝,五味能引阳归根也;佐以白术、二陈健脾和胃,上止干呕,下止泻痢;妙在使以些许麝香,斩关直入,助参、术、附、桂、麦、味等温补收敛药用,但显其助气之功,而无散气之弊矣。此为回阳固脱,益气生脉之第一良方。廉勘:此节庵老名医得心应手之方。凡治少阴中寒及夹阴伤寒,阳气津液并亏,及温热病凉泻太过,克伐之阳,而阳虚神散者多效。妙在参、术、附、桂与麝香同用。世俗皆知麝香为散气通窍之药,而不知麝食各种香药,含莫咀华,蕴酿香精而藏于丹田之间。配合于温补回阳之中,殊有卓识。吴鞠通辄诋其谬,亦未免所见不广,信口雌黄者矣。以余所验,服此方后,脉渐渐缓出者生,不出者死,暴出者亦死,手足不温者亦死。若舌卷囊缩,额汗如珠不流,两目直视者速死。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处方45、艾叶散

别名艾香散

处方艾叶半两(微炒),黄连半两(去须,微炒),木香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诃黎勒3分(煨,用皮),干姜1分(炮裂,锉),龙骨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多时不断。

用法用量艾香散(《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46、阿胶丸

处方阿胶(炙令燥)半两,蝉壳(去土)半两,犀角屑半两,麝香3钱,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3分,桂(去粗皮)半两,白鲜皮1两,白僵蚕(炒)1两,天南星(炮)1两,半夏(酒浸3日,汤洗,麸炒)1两,天麻1两,桔梗(炒)1两,黄耆(炒)1两,当归(切,焙)1两,羌活(去芦头)1两,虎头骨(酥炙)1两,海桐皮(锉)1两,白芷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1两,芎䓖1两,麻黄(去根节)1两,干蝎(去尾,用糯米炒)42枚,人参半两,没药半两,木香1两,羚羊角屑半两,干姜(炮)4钱半,乌蛇(酒浸,去皮骨,炙)3分。

制法上锉细,焙干,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腑脏久虚,气血衰弱,卒中风邪,及瘫痪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酒嚼下。中风甚者,拗开口,或先以药嚏,后化药灌下1丸。立省。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47、鸡鸣紫丸

处方皂荚1分,藜芦2分,甘草2分,矾石2分,乌喙2分,杏仁2分,干姜2分,桂心2分,巴豆2分,前胡4分,人参4分,代赭5分,阿胶6分,大黄8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症瘕积聚。

用法用量鸡鸣时服1丸,日益1丸,至5丸止。

摘录《千金》卷四

处方48、白术汤

处方白术8分,紫苏8分,芍药8分,金银花8分,葛根3分,荆芥2分,干姜2分,知母2分,独活2分,甘草2分,生姜1片。

功能主治痛风。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续名家方选》

处方49、达郁汤

处方桂枝3钱,鳖甲2钱(醋炙焦,研),甘草2钱,茯苓3钱,干姜3钱,砂仁1钱。

功能主治积在脐腹、左胁者。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四圣心源》卷四

处方50、艾叶丸

处方艾叶(炙)1两,干姜(生)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益智(去皮)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小便利,少腹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以饭压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处方51、长春真人保命服食方

处方白茯苓(去皮)4两,天门冬(去心)4两,山药(姜汁炒)4两,怀熟地黄4两,何首乌(忌铁,照前蒸晒9次)4两,枸杞子(甘州者,去梗)净4两,干姜(煨)2两,小茴香(炒)1两,青盐少许,莲肉(去皮心)半斤,麦门冬(去心)4两,鹿角胶4两,鹿角霜4两,破故纸4两(麻油1两炒),大核桃(去壳并皮)半斤,没食子10个,旱莲草(晒干,净末)1斤,新粟米1升(为末,用牛乳2斤,拌米粉煮作糊丸药)。

制法上为细末,以前米糊为丸,如弹子大,每丸湿重5钱,干约3钱。

功能主治补诸虚,填精益髓,滋润皮肤,充壮神气,身体轻健,开胃进食,返老还童,发白再黑,齿落更生,颜貌如童。主诸虚百损,五痨七伤,四肢无力,手足顽麻,血气虚耗,面黄肌瘦,阳事不举,眩晕恶心,饮食少减。

用法用量每服1丸,滚白汤调化服,1日2次。不拘在家在外,少者1服,老者2服,男女皆同。

摘录《医便》卷一

处方52、当归汤

处方当归1分,黄芩1分,甘草1分,芎䓖1分,黄连1分,细辛2分半,干姜2分半。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小儿吐(口见??)。

用法用量用水2升,煮8合,温服半合,日3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婴孺方》

处方53、白术丸

处方白术2两,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桔梗3分(去芦头),杏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细辛3分,贝母3分(煨黄),干姜半两(炮裂,锉),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甘草3分(炙微赤,锉),桂心3分,诃黎勒皮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虚寒,胸中痞塞,短气不足,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大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54、鸡鸣遇仙丹

处方黑丑1斤,槟榔1斤,莪术1斤,三棱1斤,茵陈1斤,白丑1斤,干姜8两。

制法用牙皂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杀虫,攻癖,降痰。主虫积。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

处方55、龙骨散

处方五色龙骨1两(烧灰),乌贼鱼骨1两(炙黄),白芍药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漏下作五色,连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普济方》本方用法:以赤糙米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56、当归汤

处方当归3两,桂(去粗皮)6两,麦门冬(去心)1两半,大黄(锉,炒)1两,茵陈蒿2两,黄芩(去黑心)2两,黄耆2两,干姜(炮)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芍药2两,黄连(去须)2两,石膏(碎)2两,人参2两,甘草(炙)2两(1方无黄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诸疸久不愈,变成黑疸。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2个(擘破),煎取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

处方57、茯苓半夏汤

处方茯苓1钱,半夏(姜汁炒)1钱,厚朴(姜汁炒)1钱,干姜(炒)5分,丁香5分,官桂5分,砂仁5分,陈皮1钱,藿香8分,柿蒂1钱,茴香7分,沉香3分,木香3分,甘草3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水寒停胃发呃。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磨沉香、木香同服。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58、沉香紫菀丸

处方紫苑茸1两,南星(姜制)1两,白附子1两,茯苓1两,郁李仁1两,沉香5钱,甘草5钱,枳实5钱,辰砂5钱,白豆蔻8钱,陈皮8钱,槟榔7钱,苏子7钱,半夏(法制)7钱,五味子7钱,干姜3钱,川乌3钱。

制法姜汁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痰哮、冷哮。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远淡姜汤送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二

处方59、防风茯苓汤

处方防风2两,茯苓2两,桂心6两,甘草2两(炙),半夏4两(洗),干姜4两(炮),人参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胸满短气,心痛吐涎,虚冷。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绞去滓,分3服。

注意忌酢物、生葱、海藻、菘菜、羊肉。汤。

摘录《外台》卷七引《深师方》

处方60、龙骨散

处方当归8分,白龙骨8分,干地黄8分,地榆6分,阿胶6分,芍药6分,干姜6分,熟艾4分,牛角腮(炙令黄)10分,蒲黄5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因损娠,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腹以饮送下,日2次。渐加至2匕,愈止。不吐利。

注意忌生冷、油腻、猪、鱼、蒜、芜荑。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妇人良方》卷十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