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干姜的处方(三十二)

浏览

干姜,辛、热。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小编整理出含有干姜的处方共408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861~1920共60个。

处方1、大已寒丸

处方荜茇4斤,肉桂4斤,干姜(炮)6斤,高良姜6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阳气暴衰,阴气独盛,手足厥冷;伤寒阴盛,神昏脉短,四肢怠惰。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局方》卷二(绍兴续添方)

处方2、补阴益脾汤

处方白术2钱,陈皮1钱,山药1钱半,茯苓1钱2分,熟地3钱,当归2钱,甘草(炙)1钱,附子1钱半,干姜(炒)8分。

功能主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劳极伤脾,则食少恶心,疲极又伤肝肾,则水液妄行。

用法用量水煎服。若虚阳上燥者,冰冷服。

摘录《会约》卷八

处方3、独活汤

别名独活干姜汤

处方独活4分,干姜6分,甘草2分,生姜6分。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重者名为蓐风。

用法用量独活干姜汤(《普济方》卷三五○)。

摘录《经效产宝》卷中

处方4、厚朴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人参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干姜(炮)1钱半,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益脾补肺。主脾气亏乏,不能生肺,而肺气不足,多感风邪。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5、豆蔻四神丹

处方龙骨1两,豆蔻1两,硫黄1两,附子1两,干姜1两,桂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三

处方6、理中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土炒)1钱,干姜(炮)1钱,甘草8分,乌梅肉2个,川椒10粒。

功能主治吐蛔。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一

处方7、补肺汤

处方五味子3两,麦门冬4两(去心),白石英2两9铢,粳米3合,紫菀2两,干姜2两,款冬花2两,大枣40枚(擘),桂心6两。

功能主治肺气不足,病苦气逆,胸腹满,咳逆上气抢喉,喉中闭塞,咳逆短气,气从背起,有时而痛,惕然自惊,或笑或歌或怒无常,或干呕心烦,耳闻风雨声,面色白,口中如含霜雪,言语无声,剧者吐血。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煮桑白皮至8升,去滓,纳药煮取3升,分3次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处方8、沉香末子

处方香附(盐水炒)4两,槟榔4两,厚朴(姜汁炒)4两,陈皮(炒)4两,枳实2两,青皮2两,山楂2两,麦芽2两,神曲(炒)2两,萝卜子(炒)2两,白酒药(炒)2两,柴胡1两2钱,川芎1两2钱,桔梗1两2钱,白术1两,干姜1两,沉香1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因乳食伤脾胃,以致呕吐泄泻,痢疾、疟疾,心腹疼痛,大便下血,寒热不止,及胸腹胀满,嗳气作酸,恶心,恶闻食气,及不思食,下泄臭屁者。

用法用量周岁,每服7分;2-3周者,每服1钱,糖拌,空心食前以姜汤送下。

摘录《幼科指掌》卷三

处方9、赤石脂丸

处方半夏1两6铢,赤石脂1两6铢,蜀椒1两,干姜1两,吴茱萸1两,当归1两,桂心1两,丹参1两,白蔹1两,防风1两,雚芦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女入腹中十二疾:经水不时,经如清水,经水不通,不周时,生不乳,绝无子,阴阳减少,腹苦痛如刺,阴中冷,子门相引痛,经来冻如葵汁,腰急病。凡此十二病得之时,因与夫卧起,月经不去;或卧湿冷地,及以冷水浴,当时取快而后生百疾;或疮痍未愈,便合阴阳,及起早作劳,衣单席薄,寒从下入。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酒送下,日3次。不知,稍加丸数,以知为度。

摘录方出《千金》卷四,名见《女科指掌》卷一

处方10、夺命散

处方山栀子2个(紧小者,去皮,炒),黑附子1两(炮),川干姜(炮)半两,甘草(炙)半两,茯苓4钱,白术4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风虚,冷积痃癖,脐腹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升,煎至7分,去滓,更入盐半钱,温服3-5服见效,老少加减。如阴户肿痛不可忍者,用椒末半两、白面2匙、干姜末半两、盐水和作饼剂,安阴户内,坐2-3次,小便取了再坐。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四九四八引《经验普济加减方》

处方11、更生散

处方炼成钟乳3两,白石英2两(细研,水飞过),海蛤2两(细研),赤石脂1两(细研),羌活2两,栝楼根2两,白术1两,石斛1两(去根,锉),干姜1两(炮裂,锉),细辛3分,桂心3分,牛膝3分(去苗),人参3分(去芦头),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防风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和匀。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宿寒虚羸,胸胁逆满,手足不仁,饮食全少,身体多病,乍寒乍热,极者着床,众药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调下。饮酒常令醺醺,及行100余步,以展药势。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12、附子丸

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半,干姜1两半(炮裂,锉),防风1两半(去芦头),槟榔2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腰久痛,不可转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13、诃黎勒散

处方诃黎勒皮1两,赤茯苓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枳实半两(麸炒微黄),桂心半两,白术3分,干姜1分(炮裂,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木通半两(锉),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半夏1分(汤浸7遍去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焦虚寒气滞,胸膈噎闷,饮食全少,或时痰逆。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诃黎勒皮散”。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14、八白散

别名八白饮

处方沉香、藿香、人参、草果、干姜(炮)、半夏曲、白芍、槟榔、白豆蔻仁、白茯苓、白术、扁豆(炒)、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虚胃弱,膈有风痰,水谷入口悉皆呕哕;体羸气乏,饮食不下,霍乱吐利,心胸膨满,中脘不和,神情恍惚;泻后复吐,或吐后复泻。

用法用量八白饮(《普济方》卷三九五)。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处方15、大效紫菀丸

处方紫菀2两,人参2两,巴豆(醋煮,去心膜,研)1两,肉苁蓉1两,吴茱萸1两,菖蒲1两,干姜1两,白槟榔1两,当归1两,防风1两,茯神1两,桔梗1两,车前子1两,川椒1两,乌头(炮,去皮脐)1两,猪牙皂角(去皮子,涂酥炙)1两,白术1两1分,汉防己1两1分,柴胡1两1分,羌活1两1分,麦门冬1两1分,甘草1两1分,黄连1两半,厚朴1两半,干地黄1两半,茯苓1两半,大黄1两半,肉豆蔻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癖块,大如拳掌,亦如杯碗;及黄疸病,朝起呕吐,上攻心膈,两肋分痛胀,彻连甲脊,痛无休息,时常绕脐;九种心痛,五淋、五痔;胃口闭塞,吐逆,饮食积年不消;妇人断续多年;诸风,身体顽麻,不知痒痛,半面浮疼,眼目冷泪,遍身如锥刀所刺,眉毛坠落,面上生疮,游如虫行,莫知所有,或手足烦热,或夜卧不安;小儿72种风,及25种惊痫;夜梦鬼交,四肢无力沉重,饮食无味,昏昏似醉,只欲求死,真如鬼魅,终日忧烦不乐,悲啼歌哭;月候不调,或多或少,时似有孕,连年羸瘦,在床渐困。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茶、酒或熟水送下。当宣3-5行,不定,以温粥止之。

临床应用心痛:主簿陈胜妻,久患心痛,羸瘦在床,气急心悬,饮食不下。日服五丸,十日取下青虫六十四个,大如箸头,又出脓水三升,自后渐安。

摘录《鸡峰》卷二十五

处方16、赤石脂丸

别名乌头赤石脂丸、乌头丸

处方蜀椒1两(一法二分),乌头1分(炮),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干姜1两(一法一分),赤石脂1两(一法二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用法用量乌头赤石脂丸(原书同卷)、乌头丸(《千金》卷十三)。

各家论述①《金鉴》:李(攵彡)曰,心痛在内而彻背,则内而达于外矣;背痛在外而彻心,则外而入于内矣。故既有附子之温,而复用乌头之迅,佐干姜行阳,大散其寒,佐蜀椒下气,大开其郁,恐过于大散大开,故复佐赤石脂入心,以固涩而收阳气也。②《医钞类编》:蜀椒、乌头一派辛辣以温散其阴邪,然恐胸背既乱之气难安,而即于温药队中取用干姜之泥,赤石脂之涩,以填塞所横冲之新隧,俾胸之气自行于胸,背之气自行于背,各不相犯,其患乃除,此炼石补天之精义也。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17、姜墨丸

处方干姜5两,好墨5两。

制法上为末,醋浆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米饮送下,日夜6-7服。

摘录《本草纲目》卷七引《肘后》

处方18、固本化毒汤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炙)、官桂、诃子肉(炒)、丁香。

功能主治痘养浆之时,因泄泻而致痘色灰白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九

处方19、附子黄耆汤

处方附子1两,黄耆1两,白术1两,当归1两,苁蓉1两,厚朴1两,人参3分,桂心3分,半夏半两,干姜半两,甘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诸虚不足,及大病后气血不复,虚赢少气,腹胁疼痛,精神倦怠,饮食不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十便良方》

处方20、阿胶丸

处方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黄连1两(去须,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木香3分,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痢下脓血,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21、白僵蚕丸

处方白僵蚕半两(炒),天南星半两(炮裂,汤洗),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附子1两(炮裂,汤洗),干姜1分(炮裂,切),腻粉半两,麝香1分(与腻粉同研为细末)。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肉苛。荣虚卫实,肌肉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处方22、陈橘皮煎丸

处方陈橘皮1斤(汤浸,去白瓤,焙干,捣罗为末,用酒1斗入于银器中,以慢火成膏),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萆薢3两(锉),京三棱3两(炮,锉),当归3两,桂心3两,干姜3两(炮裂,锉),桃仁3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入前橘皮煎中,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症瘕,食不消化,面色萎黄,四肢羸瘦,吃食全少,腹内常多冷气,大肠不调,腰胯疼痛。

用法用量方中萆薢,《普济方》作“黄柏”。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23、八味生姜煎

别名生姜煎

处方生姜7两,干姜4两,桂心2两,甘草3两,杏仁1升,款冬花3两,紫菀3两,蜜1升。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

用法用量生姜煎(《卫生总微》卷十四)。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八物生姜煎”。

各家论述1.《千金方衍义》:此治肺气咳嗽气逆。用蜂蜜者,藉以制姜、桂之燥也。2.《历代名医良方注释》:小儿咳嗽,在临床用药上比较困难,多因味苦而拒服。本方用蜜为赋形剂和调味剂,加工成软糖的形式,苦味可大大的减少,儿童比较容易接受。处方中紫菀、款冬并用,佐以杏仁、姜、桂,疗效是肯定的。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24、补脾丸

处方丁香1两,人参(去芦头)1两,胡椒1两,木香1两,茴香1两,肉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缩砂仁1两,神曲(炒)3分,大麦糵(炒)3分,木瓜3分,甘草(炒)3分,白术3分,乌梅肉(炒)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1丸。

功能主治中焦不和,脾胃虚弱,心腹冷痛,泄利不时,不思饮食,呕吐痰逆,面色痿黄,肌肉消瘦,怠惰嗜卧,噎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25、补骨脂丸

处方补骨脂(微炒)1两,木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摈榔1两,肉豆蔻(去壳)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桂心(去皮)1两,牛膝(去苗)1两,干姜(炮裂,锉)1两,鹿茸(去毛,涂酥炙令微黄)1两,硫黄(细研,水飞过)1两,腽肭脐(酒刷,炙微黄)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1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1两。

制法上为末,入硫黄研令匀,用白羊肾5对,去筋膜,细剁,入前药末相和拌了,溲白面裹,煻火中烧令面熟为度,取出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强力,暖胃思食。主下无虚冷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渐加至40丸。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26、坚止汤

处方黄连1两,吴茱萸1两,厚朴1两(一方干姜代吴萸)。

制法以水4升,煮取2升5合,去滓,温服5合;欲作丸,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下痢赤白脓血,腹中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30粒,白水送下。热多,减吴茱萸半两。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三

处方27、沉香丸

处方沉香(锉)半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硇砂1分(研),巴豆霜半钱,蓬莪术(煨,锉)1两,桂(去粗皮)1两,干漆(炒烟出)1两,干姜(炮)1两,青橘皮(去白,焙)1两,京三棱(煨,锉)1两,白豆蔻(去皮)1两,大黄1两(生,为末,用醋1升慢火熬成膏)。

制法上十二味为末,加大黄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积气结,面色萎黄,心腹疼痛,口吐酸水,发歇有时,积年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后、临卧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处方28、补中益气加姜桂汤

处方炙耆1钱5分,白术(净炒)1钱5分,当归1钱5分,升麻(蜜炙)3分,柴胡5分,党参(去芦,米炒)3钱,干姜5分,肉桂(去皮另炖)3分,陈皮1钱,炙草7分。

功能主治疟止而痢更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若疟疾复作,则去姜、桂,加制附。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处方29、茯苓散

处方赤茯苓(先用水煮30沸,晒干)4两,菊花2两,钟乳(取如鹅管、蝉翼光明者,先入银器中放在5-6斗釜中,乃添水于釜内9分,釜底燃火令如鱼目沸3复时,每1复时,换水净洗刷后添水,慢火煎令鱼目沸,日足取出,入乳钵内,研极细,入水少许,更研如稀糊,乃取澄晒干,更研如粉)1两,云母(取黄白光明者,簇于大方砖上,以炭火7斤,煅通赤,从旦至暮取出,去灰,为末,入绢袋于大盆中摆之按揉,令水内澄取出晒干,更研如粉)1两,菖蒲(九节者,米泔浸3复时,逐日换泔,日足,切,晒干)半两,栝楼根半两,赤石脂(研如粉,水飞过,晒干,更研)半两,山茱萸(微炒)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牛膝半两,菟丝子(酒浸3日,控干捣末)半两,熟干地黄(焙)半两,续断半两,杜仲(去粗皮,炙)半两,山芋半两,蛇床子(微炒)半两,柏子仁半两,天雄(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半两,牡丹皮半两,人参半两,天门冬(去心,焙)半两,石斛(去根节)半两,白术半两,石长生(去根节,微炙)半两,牡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苦参半两,玄参(水洗,麸炒焦)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牡荆子半两、狗脊(去毛)半两,紫菀(水洗,去土,晒干)半两,干姜(炮裂)半两,黄耆(炙,锉)半两,泽泻半两,甘草(水蘸,炙)半两,芍药半两,巴戟天(去心)半两,沙参半两,远志(去心,焙)半两,石南叶(暖水流控干,炙)半两,牡蛎(捣末,水和作团,转飞取晒干)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还精补脑,长生驻颜,却老延年。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日3次,空心、日午、近晚各1次。20日见效,45日诸疾并愈,1年可还童。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处方30、鸡苏散

处方鸡苏茎叶1两,黄蓍1两(锉),甘草1两(生用),干姜半两(炮裂,锉),艾叶半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劳伤,或饱食气逆,致卒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加赤马通汁1合,搅令匀,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处方31、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1两,石斛1两(去根,锉),肉桂1两(去皱皮),钟乳粉1两,肉豆蔻1两(去壳),干姜1两(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1两,白龙骨1两,人参1两(去芦头),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白茯苓1两,诃黎勒1两(煨,去皮)。

制法上为末,以神曲酒煮,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泄痢,肠胃虚冷,饮食不消,腹内雷鸣,(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32、附子建中汤

处方肉豆蔻(面裹煨)1两,白豆蔻1两,附子(炮,去皮)1两,厚朴(去皮,炒)1两,白术1两,干姜(炮)1两,神曲(炒)1两,红豆1两,丁香半两,木香(不见火)半两,甘草(炙)半两,胡椒半两。

功能主治脾气虚寒,腹胁胀满,身体沉重,面色萎黄,呕吐不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大成》卷三引《济生》

处方33、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芍药半两,食茱萸半两,熟干地黄(洗,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气满不得眠,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大枣2个(去核),煎至1盏,去滓,空腹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34、鸡舌香丸

处方鸡舌香2铢,黄连6铢,干姜1铢,蕤仁100枚,矾石2铢(熬)。

制法上为末,以枣膏为丸,如鸡距大。

功能主治目风泪出。

用法用量以注眼眦。

注意忌食猪肉。

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

处方35、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1两半,肉豆蔻3分(去皮),白术1两,干姜半两(炮),吴茱萸3分(汤浸7遍,焙)。

制法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肠虚冷,乏气拘急,肠鸣滑泄。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热粥饮送下,日3次。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处方36、诃黎勒散

处方诃黎勒3分(煨,用皮),当归半两(锉,微炒),黄芩半两,龙骨半两,地榆半两(微炒,锉),干姜半两(炮裂,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腹胀疼痛,不欲饮食,四肢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37、扶老强中丸

处方吴茱萸(拣净,炒)4两,干姜(炮)4两,大麦糵(炒)10两,神曲(锉,炒)20两(一方有陈皮2两,青皮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服温暖五脏,大建脾胃,充实肌体,养真气,通和血脉,能逐宿食,除痰饮,散积滞,消胀满,破症结,化水谷,补中壮气,令人喜食。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米饮送下,熟水亦得,不拘时候。常服只用面糊为丸。

摘录《百一》卷二

处方38、附子散

处方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甘草3分(炙微赤,锉),白术2分,黄耆3分(锉),赤石脂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脓血痢,日夜数十行,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39、阿胶丹

处方真阿胶(炙熟)1两,干姜1两,芍药半两,当归(洗,焙干)半两,川黄连半两,肉豆蔻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泄利身热,及暴泻注下。

用法用量每服10粒,粟米饮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张涣方

处方40、诃子散

处方诃子(炮,去核)、甘草(炙)、厚朴(姜制,炒)、干姜(炮)、草果(去皮)、陈皮、良姜(炒)、茯苓、神曲(炒)、曲糵(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心脾冷痛不可忍,及老幼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水1盏,煎7分,加盐,候发刺不可忍时服;如速,则盐点。

摘录《三因》卷九

处方41、阿胶散

处方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木香半两,芎䓖半两,熟干地黄半两,干姜1分(炮裂,锉),当归半两(锉,微炒),桑寄生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从高坠下,腹痛下血,面色青黄。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42、和胃饮

处方淡吴萸4分,川连2分,干姜2分,橘皮1钱,当归1钱,白芍1钱,桂枝(同白芍炒)5分,炙草5分,西党参1钱5分(炙),生香附7分(去毛)。

功能主治胃气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虚寒者,与补中汤间进之,加服六味佳附丸;其有寒而实者,肢冷面白,气促,勺饮下咽即吐,去党参,加法制半夏3钱,温饮。

摘录《古方汇精》卷一

处方43、还元煎

处方艾叶、阿胶各上,白术、人参、炒黑干姜各中,炙甘草下。

功能主治返元气。主小产后,元气困弱危极者。

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7分,去滓,入童便半盏,再温,顿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二引周定方

处方44、阿魏丸

处方高良姜(东壁土炒)8两,黑牵牛8两,蓬术4两,赤豆4两,砂仁4两,三棱1两,青皮1两,陈皮1两,干姜1两,草豆蔻1两,槟榔1两,肉桂1两,真阿魏5钱。

制法醋调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男妇肠胃内外或食积、血积成块、虫积久聚,经络肌理之间,寒痰湿气留滞不通,久则成痞块,症瘕。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午前、午后姜汤吞服。

摘录《活人方》卷四

处方45、附子汤

处方白术、附子(炮裂,去皮)、干姜(炮)、桂、赤石脂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肾气虚寒,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方中白术、附子、干姜、桂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六

处方46、沉香散

处方沉香(不见火)1两,神曲(炒)1两,舶上茴香1两,陈皮(去白)1两,甘草(炙)半两,白术半两(炒),干姜1分(炮,洗),草果3个(切)。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冷气攻注,心腹胀满疼痛,吞酸膈痞,气促壅逆,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紫苏7叶,同煎至7分,去滓,加盐少许,空心食前服;中酒呕吐,加盐点或酒调下亦得。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47、附子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人参2两,甘草(炙)2两,干姜(炮)2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霍乱,心腹筑悸。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处方48、姜矾散

处方枯巩、干姜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诸疮发痒者。

用法用量先用细茶、食盐煎汤洗之,后用此散掺之。

摘录《金鉴》卷六十二

处方49、奔豚汤

处方当归1钱,官桂1钱,白术1钱,川芎8分,甘草(炙)5分,半夏1钱2分,白茯苓1钱5分,甘李根皮(焙)4分,干姜3分。

功能主治肾积,发于小腹,上至心下,如奔豚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不愈,喘逆,骨痿,少气,脉沉而滑。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空心温服。

摘录《杏苑》卷六

处方50、当归散

处方御米皮、干姜、当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痢。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米饮调下。

摘录《鸡峰》卷十四

处方51、当归散

处方当归1两(锉,微炒),桂心1两,干姜3分(炮裂,锉),红豆蔻1两(去皮),木香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冷卒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52、八痞丸

别名拓痞丸

处方桂心3分,曾青(无,代以空青)3分,牡丹3分,鳣头甲(头渍,炙令黄色)3分,干姜3分,蜀漆7分,细辛6分,龙胆5分,附子4分(炮)。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痞,面黄羸瘦,丁奚不欲饮食,食不生肌肤,心中嘈嘈烦闷,发时寒热,五脏胪胀,腹中绕脐痛,常苦下。

用法用量拓痞丸(《普济方》卷三九三)。方中鳣头甲,《幼幼新书》引《婴孺方》作“猬头”,并有“虻虫”。

注意忌猪肉、鱼、生菜等物。

摘录《医心方》卷二十五引《产经》

处方53、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1两(煨,用皮),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槟榔1两,白术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1两,当归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心腹痞满,胁下时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54、附子天门冬散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石菖蒲1两,木香1两,桂(去粗皮)1两,天门冬(去心,焙)1两,干姜(炮)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益气补不足,却老延年。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心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55、经验固崩汤

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酒炒)1钱,熟地8钱,杜仲1钱,川断1钱,山药1钱,升麻(甚者倍用)1钱5分,地榆1钱5分,山栀(炒黑)1钱5分,荆芥(炒黑)1钱5分,干姜(炒黑倍用)。

功能主治血崩不止,旁徨之甚。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宋氏女科》

处方56、阿胶汤

处方阿胶(炙燥)2两,艾叶2两,干姜(炮)半两,芍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从高堕下伤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疮伤经崩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处方57、当归散

处方当归1两(锉,微炒),干姜1两(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芍药1两,黄耆1两(锉),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寒疝心痛,及诸虚冷气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斤,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58、当归丸

处方当归(切,焙)半两,胡椒(炒)1两,黄连(去须)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阿胶(炙燥)1两(别为末),干姜(炮)1两半。

制法上除阿胶外,为末,用好醋调阿胶为膏和剂,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痢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0丸,食前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处方59、沥青膏

处方松香(生姜、葱白、韭白、大蒜、白凤仙、闹羊花、商陆根各取汁1碗,烧酒、米醋、童便各1碗,按次第制松香一过,再用水熬)1两,川乌1两,草乌1两,苍术1两,白芥子1两,萆麻仁1两,官桂1两,干姜1两,发团1两,广胶4两,樟脑1两。

制法和匀,以制松香收。

功能主治湿。

用法用量布摊贴。

摘录《理瀹》

处方60、防葵丸

处方防葵8分,当归8分,枳实8分(炙),厚朴8分(炙),楮实8分,人参8分,黄耆8分,茯神8分,白术8分,诃黎勒皮8分,郁李仁6分(去皮),柴胡6分,大麻仁6分,芍药6分,橘皮6分,防风6分,紫菀6分(洗去土),薏苡仁6分,鳖甲12分(炙),三棱根12分,桂心7分,仙鼠2枚(如无,以粪2合代),大附子2枚(炮),干姜(末)2分,甘草10分(炙),干地黄10分,大黄10分,五味子4分,槟榔4颗,牛膝2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冷癖痃癖气,不下食,羸瘦,时时肋下痛。

用法用量大小增减,以意量之,须饮服之,良。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五引刘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三九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