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苦地丁的处方(二)

浏览

苦地丁(别名地丁、地丁草、紫花地丁、扁豆秧、小鸡菜。),苦;寒,清热解毒;消痈肿。主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传染性肝炎;肠炎;痢疾;肾炎;腮腺炎;结膜炎;急性阑尾炎;疔疮痈肿;瘰疬,小编整理出含有苦地丁的处方共104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1~104共44个。

处方1、顾步汤

处方黄耆30克 人参9克 金钗30克 当归30克 银花30克 牛膝30克 菊花15克 甘草9克 公英15克 紫花地丁30克

功能主治治脱疽。

用法用量水煎服。口渴者,加天花粉9克。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处方2、解毒凉血汤

处方犀角(镑)0.6~1.2克 生地炭15~30克 双花炭15~30克 莲子心9~15克 白茅根15~30克 花粉15~30克 紫花地丁9~15克 生栀仁6~12克 蚤休15~30克 生甘草6克 川黄连9克 生石膏60~120克(煎水)

功能主治清营,凉血,解毒。治皮肤科、外科感染性疾病,毒热入于营血,相当于败血症阶段。

用法用量用石膏液煎药服。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3、金箍散

处方黄柏(去粗皮)500克 川白及120克 芙蓉叶500克 紫花地丁500克 天花粉250克 白蔹250克

制法上药研极细末。

功能主治治疮疖,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随疮疖痈疽发背大小量用。每用葱1把捣碎,加蜂蜜少许,再捣取汁,调匀搽患处四周,空中出毒,干再用汁润之,以助药力。如葱汁不便,夏月用蜜水,各月用蜜汤。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处方4、二紫蒲公汤

处方茯苓9克 薏仁30克 紫花地丁15克 牛膝9克 蒲公英15克 贝母6克 紫背天葵9克 当归15克 生甘草6克

功能主治主筋疽(生两足后跟昆仑穴)痨疽(生足小指京骨、金门穴)、足疽(生昆仑穴后)属阳症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初起者三剂即愈。

摘录《洞天奥旨》卷八

处方5、清热解毒汤

处方连翘15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黄芩9克,车前子9克,丹皮9克,地骨皮9克,瞿麦12克,匾蓄12克,赤芍6克,冬瓜子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消肿止痛。主湿毒热型。(盆腔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奉五妇科经验》

处方6、托里金银地丁散

处方金银花 黄连 当归 紫花地丁 赤芍药 黄耆 人参 甘草节 桔梗 大黄各15克 乳香白 檀香 没药 连翘各6克 黄芩 栀子仁 玄参各6克 麦门冬(去心)前胡 甘草(蜜炙)各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恶疮肿毒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酒150毫升,煎至240毫升,去滓。病在下者,食前服;病在上者,食后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五十四

处方7、断根丸

处方紫花地丁草 蜂房(煅)乳香 没药 升麻各9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梅毒,日夜痛,不能行动。

用法用量每服15克,酒调下。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处方8、透疹凉解汤

处方桑叶 甘菊 薄荷 连翘 牛蒡子 赤芍 蝉衣 紫花地丁 黄连 藏红花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风痧。邪热炽盛,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糙。

用法用量水煎服。渴甚,加天花粉、鲜芦根清热生津;大便干结,加全瓜蒌润肠通便。

备注方中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子、蝉衣疏风清热,连翘、黄连、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赤芍、红花凉血活血。热清毒解,风散血和,则上述诸证自退。

摘录《中医儿科学》

处方9、银甲汤

处方金银花24克,连翘15克,升麻15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生鳖甲24克,紫花地丁30克,生蒲黄12克,椿根皮12克,大青叶12克,琥珀末12克,桔梗12克,茵陈13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湿热蕴结下焦。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王渭川方

处方10、三紫汤

处方紫草10克,紫参15克,紫花地丁30克,车前子10克,茯苓皮15克,甘草10克,细木通6克,元胡9克,大青叶15克。

功能主治凉血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痛。主湿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秦发中方

处方11、妙贴止疼散

处方白及30克 乳香15克 桔梗15克 紫花地丁9克 白蔹15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上部一切肿毒。

用法用量用鸡子清调敷患处,若干,再用鸡子清润之。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处方12、五味消毒饮

处方银花18克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各3.6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热毒蕴蒸肌肤,致生疔疮痈肿。红肿热痛,发热恶寒,舌红脉数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加无灰酒100毫升,再滚二三沸,去滓热服。盖被取汗。

备注方中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紫背天葵子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散结;少加酒以通血脉,有利于痈肿疔毒之消散。配合成方,共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二

处方13、救唇汤

处方紫花地丁30克 金银花30克 白果20个 桔梗9克 生甘草9克 知母3克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治唇疔。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处方14、复方红藤煎

处方红藤30-60克,乳香6克,紫花地丁30克,连翘10-15克,玄胡索10克,没药6克,大黄10-15克,丹皮10克,金银花15-20克,枳壳10-15克,赤芍15克,生甘草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主热毒炽盛,蕴结肠腑,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树人方

处方15、清凉解毒饮

处方连翘 大力子 黄芩 生地 丹皮 山栀 银花 甘草 紫花地丁 玄参 花粉 赤芍

功能主治治疔毒。

用法用量水煎服。热重,加黄连、犀角汁;溺涩,加木通。

摘录《类证治裁》卷八

处方16、释擎汤

处方玄参60克 生地30克 金银花60克 当归30克 紫花地丁15克 贝母15克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治擎疽,又名手心毒、擎珠毒。手心之中,忽然红肿高突,变成一疽,疼痛非常,昼夜无间。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剂而痛轻,二剂而痛止。已溃者再服四剂,未溃者再服一剂。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处方17、鹅毛管眼药

处方麝香、珍珠、熊胆、冰片、琥珀、炉甘石、硼砂、青葙子、谷精草、桑叶、菊花、密蒙花、决明子、蔓荆子、苍耳子、蚕砂、白蒺藜、薄荷、大黄、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山栀、知母、车前子、生地黄、赤芍药、当归、牡丹皮、荆芥、防风、青蒿、石菖蒲、茯苓、银花、连翘、甘草、玄参、枳壳、苦丁茶、枸杞子、木贼草、望月砂。

制法制成膏剂。

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消肿去障。主目赤肿痛,怕光流泪,障翳遮睛,视物模糊。

用法用量点眼用。

摘录《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处方18、搐鼻散

处方麻黄根5分,苦丁香5分,红豆10粒,羌活2钱,连翘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阴湿挟痰之头重。

用法用量鼻吸之。

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处方19、斑蝥散

别名神效散

处方斑蝥(去翅足,酒炒)1钱,穿山甲(土炒)1钱,僵蚕(去头足,酒炒)1钱,丁香1钱,白丁香1钱,苦丁香1钱,红小豆1钱,磨刀泥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瘰疬人稍壮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五更无根水调服。至未时打下毒物,其形如鼠,后用田中野菊花焙黄色为末,陈醋调,贴疮上,1日1换,7日全安。

摘录《回春》卷八

处方20、丁香散

处方苦丁香5钱,川乌(炮)3钱,香白芷3钱,草乌3钱,牙皂(炮)3钱,细辛3钱,胡椒1钱,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用竹筒将药吹入肛门内,即通。

摘录《回春》卷四

处方21、撮合山

处方乳香2钱,苦丁香1钱,没药1钱,血竭1钱,赤石脂5分,轻粉5分,蚕壳10个(烧存性)。

制法上研细末。

功能主治疮疡皮肉不生,久不合口。

用法用量敷疮上。如仍不收口,加枯矾3分。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22、搐药不卧散

处方藿香、石藋花(黄者)、人参、藜芦(去苗叶,取根)、芍药、谷精草、苦丁香、石膏(研)、川芎、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风疾。

用法用量每用3字,口噙水,左右鼻内搐之。作嚏为效。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五引《瑞竹堂方》

处方23、丁香散

处方苦丁香7个,枯矾5分,轻粉5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鼻息肉。

用法用量将息肉针破,用此药末点搽。

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处方24、独效苦丁香散

处方苦丁香(即甜瓜蒂)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惊忧之极,痰犯心包,忽患心疾,癫狂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井花水调满1盏服之。得大吐之后,熟睡,勿惊之,自是遂安。凡吐能令人眼翻,吐时令闭双目,或不省人事,则令人以手密掩之。吐不止,以生麝香少许,温汤调解之。

摘录方出《永类钤方》卷十三,名见《普济方》卷十八

处方25、赤龙散

处方赤龙爪30个,苦丁香30个,苦葫芦子不拘多少,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鼻中肉蝼蛄。

用法用量用纸捻子点药末用之。

摘录方出《儒门事亲》卷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五十六

处方26、吹喉祛风散

处方胆矾(鸭嘴者,炒)、脑子一字,碧雪、白僵蚕(炒去丝)、苦丁香(即甜瓜蒂,不用多)、灯草(米糊浆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中生疮,肿痛,缠喉风闭,单蛾双娥结喉,急喉风,飞丝入喉,重舌,木舌。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入喉中,未成者速散,已成者即破立愈。重者吹入鼻中。如痰多,急用生艾尾叶,米醋同擂取汁噙之,灌漱去痰。若病不退,加雄黄、猪牙皂角(去皮,炙黄)、焰消、藜芦。

摘录《仙传外科集验方》

处方27、豆蔻散

处方肉豆蔻2个,自然铜2钱(烧酥),槟榔1个,板蓝根3分,蛀桑子2钱,甘草3钱,乌梅4个,川乌头1个(烧),金毛狗脊1个(去毛),红花2钱,红芍药3分,茅香3分,甘柿蒂14个,川楝子4个,香附子21个,苦丁香7个,官桂1分半(去皮),乳香2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驴涎马气,骆驼、骡子、兔子、狗子、蛇伤。

用法用量如要验中毒,吃大麦面拌羮,吐逆者是,不吐非也。如吃大麦面羮1-2碗,令病人极吐,后下诸药大效。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

处方28、夺命返魂散

处方大黄5钱,栀子5钱,连翘5钱,巴豆4钱(去皮),杏仁4钱(去皮尖,2味用麸炒),炒药麸4钱,苦丁香1钱,信1两(独蒜去心,盛信在火内烧去性),牵牛头末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疔疮,发热憎寒,昏闷不语,肿遍皮肤。

用法用量方中苦丁香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袖珍》卷三引《圣惠》

处方29、红豆散

处方麻黄根(炒)5钱,苦丁香5分,羌活(炒)3分,连翘(炒)3分,红豆10个。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湿气在头,头重如山。

用法用量搐鼻。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30、连翘汤

处方连翘、薄荷、黄芩、山栀、夏枯草、青菊叶、苦丁茶、桑皮。

功能主治秋风化燥,上焦受邪,目赤珠痛。

摘录方出《临症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处方31、吹鼻散

处方苦丁香(即瓜蒂)14个,赤小豆14个,丁香14个。

制法上药慢火焙干为末,入脑子少许。

功能主治鼻中息肉,及黄疸或暴得黄疾。

用法用量口内先含水,次将小竹管吹药入鼻中,半盏茶末多入尽为度,候头疼痛时取下。

摘录方出《续本事》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五十六

处方32、化息散

处方雄黄5分,枯矾5分,苦丁香3钱(鲜的取汁)(一方加轻粉、细辛,犬胆调)。

功能主治鼻息、鼻痔。

用法用量上为末。调稀,搽在患处。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

处方33、六丁神散

处方苦丁香6枚(或称5分重),白丁香1钱,苦参末5分,赤小豆1钱,磨刀泥(青石者加。一名龙泉粉)1钱,大斑蝥7个(去头足,炒),白僵蚕(去丝嘴,炒)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无灰酒调下。

摘录《医学正传》卷六引《疮疡集》

处方34、二香散

处方赤龙爪20个,苦丁香20个,苦葫芦子1撮,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鼻中肉蝼蛄。

用法用量用纸捻子蘸药末点之。

摘录《医部全录》卷一五二

处方35、二丁散

处方苦丁香14个,小豆14个,丁香14个。

制法慢火焙干,为末,入脑子少许。

功能主治鼻痔,鼻不闻香臭,脑漏流涕。

用法用量口内先含水,次将小竹管吹药入鼻中,如半盏茶时尽为度。候头疼时取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一○四

处方36、分消汤

处方黄芩1钱,炙草1钱,青黛2钱,桔梗3钱,天花粉2钱,麦冬2钱,天冬2钱,连翘3钱,苦丁香5分。

功能主治鼻息鼻痔。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

处方37、宣脑散

处方川楝1克 苦丁香20个 山栀子2个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头痛。

用法用量每用0.2克,搐于鼻中。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四

处方38、新加翘荷汤

处方连翘9克 薄荷梗 蝉衣 苦丁茶 栀皮 绿豆衣 射干各4.5克 玄参9克 桔梗1.5克 苦杏仁9克 马勃3克

功能主治辛散风热,降火解毒。治秋瘟证,燥夹伏热化火,咳嗽,耳鸣目赤,龈肿咽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秋瘟证治要略》

处方39、愈痛饮

处方菊花10克,霜桑叶10克,黄芩6克,薄荷6克,苦丁茶6克,连翘12克,夏枯草12克,藁本6克,白芷10克,鲜茅根12克,荷叶2张,川芎12克,细辛3克。

功能主治祛风散热,活血止痛。主肝经风火上攻。(头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连楣山方

处方40、掌中金丸

处方川山甲(炮)甘草 苦丁香 川椒 苦葶苈 白附子 草乌头 猪牙皂角各6克 巴豆3克(全用,研)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生葱绞汁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干血气。

用法用量每用1丸,新绵包定,纳阴中。

摘录《医垒元戎》

处方41、通泄散

处方苦丁香(为末)9克 轻粉少许

功能主治涌吐痰涎。治风涎暴作,气塞倒仆。

用法用量用水调匀灌之,良久涎自出。如未出,含砂糖1块,下咽涎出。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

处方42、二丁散

处方苦丁香 丁香 栗米 赤小豆各7粒 石膏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鼻不闻香臭,或鼻中生息肉;偏头风。

用法用量吹鼻中。

摘录《奇效良方》卷五十九

处方43、羚角荷翘汤

处方羚角片3克 苏薄荷2.4克 青连翘 夏枯花 苦丁茶 焦栀皮各4.5克 鲜荷叶边9克 鲜青菊叶7片

功能主治治风热头风。头痛经久不愈,时作时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44、追风散

处方藜芦 雄黄 川芎 白芷 石菖蒲 全蝎 藿香 薄荷 鹅不食草(无则可加龙脑少许)苦丁香各等分 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耳聋闭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鼻中。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