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栀子的处方(一)

浏览

栀子(别名黄栀子、黄果树、山栀子、红枝子),苦,寒。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根: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小编整理出含有栀子的处方共1970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60共60个。

处方1、牛黄上清丸

处方牛黄2g 薄荷30g 菊花40g 荆芥穗16g 白芷16g 川芎16g 栀子50g 黄连16g 黄柏10g 黄芩50g 大黄80g 连翘50g 赤芍16g 当归50g 地黄64g 桔梗16g 甘草10g 石膏80g 冰片10g

性状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除牛黄、冰片外,其余薄荷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祛风至宝丹

处方防风(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 石膏(一两) 黄芩(一两) 桔梗(一两) 熟地黄(一两) 天麻(一两) 人参(一两) 羌活(一两) 独活(一两) 当归(二两半) 川芎(二两半) 滑石(三两) 甘草(二两) 栀子(六钱) 白术(一两三钱) 连翘(五钱) 荆芥穗(五钱) 薄荷(五钱) 麻黄(五钱) 芒硝(五钱) 黄连(五钱) 大黄(五钱) 黄柏(五钱) 全蝎(五钱) 细辛(五钱)

炮制上为细末,用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风热等证。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任下,临卧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防风通圣丸

处方防风50g 荆芥穗25g 薄荷50g 麻黄50g 大黄50g 芒硝50g 栀子25g 滑石300g 桔梗100g 石膏100g 川芎50g 当归50g 白芍50g 黄芩100g 连翘50g 甘草200g 白术(炒)25g

性状为白色至灰白色光亮的水丸;味甘、咸、微苦。

炮制上十七味,除芒硝、滑石外,其余防风等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芒硝加水溶解,滤过;将滑石粉碎成极细粉。取上述粉末,用芒硝滤液泛丸,干燥,用滑石粉包衣,打光,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20丸重1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妇科分清丸

处方当归200g 白芍100g 川芎150g 地黄200g 栀子100g 黄连50g 石韦50g 海金沙25g 甘草100g 关木通100g 滑石150g

性状为黄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上十一味,石韦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其余当归等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取上述粉末,用石韦煎液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痛。用于湿热下注膀胱,尿频涩痛,短赤浑浊。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龙骨2两,地榆1两(锉),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1两(锉,微炒),栀子仁半两,赤芍药1两,黄芩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毒下痢黑白,脏腑(疒丂)痛,日夜百行,气息欲绝。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6、干蓝汤

处方干蓝叶1两,升麻1两,芍药1两,栀子仁4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百晬内下痢如鱼脑,赤白杂痢,腹痛多啼。

用法用量百晬至二百日儿,每服1钱匕,以水半盏,加香豉7枚,薤白1茎(拍破),向煎至3分,去滓,食前分温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7、蝉花无比丸

处方蝉蜕1两(去土翅足,微炒),蛇蜕6钱(微炒),羌活4两,当归4两,川芎4两,防风4两,白茯苓(研末,水飞)4两,炙甘草4两,石决明(东流水浸1宿,盐水微炒)4两,赤芍药13两,山栀子(炒黑)2两,白蒺藜(米拌炒黄,去刺,米不用)半斤,黄芩3两,甘菊花3两,苍术(米泔浸半日,晒干,用芝麻1斤拌炒,去辣味净,去芝麻)15两,生地4两,熟地4两,香附4两,草决明4两,夏枯草4两。

制法上为末,蒸饼糊为丸。

功能主治远近风眼、气眼,睑上风疹痛痒,翳膜侵睛,头风牵搐,两目渐小,眼眶赤烂或白睛带青,黑珠带白,黑白之间,赤环如带,谓之抱轮红障,视物如雾,睛白高低,或口干舌苦,泪多羞涩,及小儿痘疹眼病。

用法用量每服2钱,晚食后睡时以清茶送下。

注意忌发风之物。

摘录《惠直堂方》

处方8、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2两,槟榔(锉)2两,百合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桔梗(炒)2两,天门冬(去心,焙)2两,地骨皮2两,羚羊角(镑)2两,贝母(去心)2两,山栀子仁2两,大黄(锉,炒)2两,黄芩(去黑心)2两,防风(去叉)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2两,郁李仁(去皮,炒)2两,人参1两半,山芋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百部1两,甘草(炙)1两,苦参1两,桑根白皮(锉)4两,旋覆花4两,牛黄(研)半两,木香半两,蛤蚧1对(全者,酥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鼻塞不闻香臭。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温浆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处方9、干葛汤

处方干葛2钱,枳实(麸炒)1钱,栀子仁1钱,豆豉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消瘅,口渴咽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处方10、解毒膏

处方白芷1钱5分,白蔹1钱5分,白及1钱5分,川乌1钱5分,草乌1钱5分,黄芩1钱5分,独活1钱5分,细辛1钱5分,荆芥1两,栀子1两,连翘1两,羌活1两,黄连1两,阿胶1两,海藻1两,山甲1两,昆布1两,大黄1两,木鳖1两,血余1两,赤芍1两,薄荷1两,牛膝1两,木瓜1两,防风1两,石燕1两,海带1两,黄柏1两,桃枝1两,柳枝1两,桑枝1两,杉枝1两,天丁1两,密陀僧1两,水粉4两(炒过),黄丹3两,香油8两。

制法上为咀片,将香油入锅熬之,投前药(除血余、黄丹、陀僧、铅粉4味)入内熬枯,去滓滤过,然后下铅粉(先煅过)、血余、陀僧、黄丹,至漆黑,滴水成珠时停火,收入罐内备用。

功能主治阳症疮毒。

用法用量用时以软纸摊贴之。

摘录《外科十三方考》卷中

处方11、解明散

处方当归1两,赤芍药1两,黄芩1两,菊花1两,柴胡1两,地骨皮1两,车前子1两,桔梗1两,生地黄1两,栀子1两,连翘1两。

功能主治气旺而血衰,阳多阴少,热邪归于心,致患眼痛而体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12、解散

别名大黄汤

处方升麻3两,大黄3两,黄连3两,甘草3两,黄柏3两,芍药6两,白鸭通5合,黄芩4两,栀子仁14枚,竹叶(切)1升,豉1升。

功能主治服散后盛热实,大小便赤。

用法用量大黄汤(《普济方》卷二六三)。若上气者,加杏仁5合;腹满,加石膏3两。

摘录《千金》卷二十四

处方13、干姜散

处方干姜半两(炮裂,锉),当归3分(锉、微炒),桂心半两,生干地黄1两,细辛半两,赤茯苓半两,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赤芍药半两,栀子仁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入腹,痛闷乱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半中盏,酒半中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14、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半(去须),赤芍药1两,蕤仁(汤浸,去赤皮)1两,木通(锉)1两,决明子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热冲眼生疮。小儿肝热冲眼,缘目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15、薄荷丸

处方干薄荷叶1斤,天麻4两,威灵仙(去苗土)3两,羌活(去芦头)4两,山栀子仁2两,蔓荆实(去白皮)3两,白芷2两,桔梗(炒)2两,防风(去叉)2两,大黄(湿纸裹,煨令纸干)1两,人参3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龙脑(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再和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蛊风,皮肤尽痛,若刀划状;及头目不利,风痰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茶、酒任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处方16、葛根汤

处方葛根3分,石膏2两(捣碎),麻黄3分(去根节),栀子仁3-7枚,甘草半两(生用),胡竹叶1握,生姜半分,豉1合,葱白7茎(去须)。

制法上细锉。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寒热头痛,复似天行,四肢烦疼,心躁,口干多渴,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以水5大盏,煎至2盏半,分5次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17、滴鼻栀子仁煎

别名栀子膏

处方栀子仁1两,苦参1两,木通(锉)1两。

制法上锉细,以好酒4两,煎令香,去滓,倾于瓷盒中。

功能主治风热,鼻内生疮。

用法用量栀子膏(《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处方18、解毒膏

处方川升麻1两,白蔹2两,漏芦1两,连翘1两,川芒消1两,蛇衔草2两半,黄芩1两半,栀子仁30枚,蒴藋根2两。

制法上锉碎,以酒拌半日,用猪脂1斤半,煎药令黑色,即膏成,绵滤去滓,以瓷器盛。

功能主治一切毒肿疼痛。

用法用量于软帛上摊贴,日2换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

处方19、黄连丸

处方黄连1分(去须),天竹黄1分(细研),甘草1分(炙微赤,锉),栀子仁1分,款冬花1分,牛黄1分(细研),葛根1分(锉),紫菀1分(洗,去苗土),犀角屑1分,川朴消半两,竹沥2合。

制法上为末,先用竹沥拌和,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热烦渴,干瘦。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新汲水研破服之,1日4-5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20、黄柏散

处方黄柏1两(炙微赤,锉),栀子仁1两,黄连1两(去须),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脓血痢,心烦,腹(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21、葛根汤

处方葛根1两,芍药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黄芩(去黑心)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芎䓖1两,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余热不除,及寒热头重,体痛,表证尚未罢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入豉3-7粒,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22、蝉花散

别名蝉蜕散

处方蝉蜕(洗净去土)、谷精草(洗去土)、白蒺藜(炒)、菊花(去梗)、防风(不见火)、草决明(炒)、密蒙花(去枝)、羌活、黄芩、蔓荆子(去白皮)、山栀子(去皮)、甘草(炒)、川芎(不见火)、木贼草(净洗)、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肝经蕴热,风毒之气内搏,上攻眼目,翳膜遮睛,赤肿疼痛,昏暗,视物不明,眼涩难开,多生眵泪,内外障眼。

用法用量蝉蜕散(《杏苑》卷六)。

摘录《局方》卷七(绍兴续添方)

处方23、解毒四物汤

别名温清饮

处方黄连1钱,黄柏1钱,黄芩1钱,山栀子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1钱,熟地黄1钱。

功能主治妇人经水不住,或如豆汁,五色相杂,面色痿黄,脐腹刺痛,寒热往来,崩漏不止。

用法用量温清饮(《宋氏女科》)。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

处方24、解毒升麻散

处方川升麻、栀子仁、大青、黄芩、甘草(炙微赤,锉)1两,石膏2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热毒不解,欲变成斑。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升麻散”。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25、蓝叶汤

处方吴蓝叶半两,犀角(镑)半两,升麻半两,黄耆(锉)半两,山栀子仁半两,连翘半两,甘草(炙)半两,黄芩(去黑心)1分,大青1分,玄参1分,大黄(锉,炒)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疽疮。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处方26、解毒香豉饮子

处方香豉2两,石膏3两,栀子仁1两,大青1两,川升麻1两,川芒消1两,甘草半两(生用),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细锉,拌合令匀。

功能主治心肺脏热,毒攻于皮肤,遍生赤斑,重者其色紫黑。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用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葱白7寸,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27、解毒散

处方黄芩、栀子、连翘、乌梅、苏薄荷、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不收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处方28、山栀子膏

别名山栀膏

处方栀子仁4两。

制法上药用生鲫鱼半斤,同药捣如泥。

功能主治小儿殃火丹,发于两胁及腋下。

用法用量山栀膏(《普济方》卷四○六)。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七引《医方妙选》

处方29、丹砂虎睛丸

处方丹砂(研)1两,虎睛(微炙)1对,牛黄(研)1钱半,龙脑(研)1钱半,麝香(研)1钱,犀角(屑)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山栀子仁1两,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湿纸裹,煨熟)4两,钩藤4两。

制法上为末,再同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镇心化涎,压惊镇心脏。主小儿惊热。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金银汤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处方30、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3分(镑),犀角3分(镑),麦门冬3分(去心,焙),栀子仁3分,紫菀(去苗土)3分,牛黄1分(研),玄参1分,人参半两,黄耆半两,甘草(炙)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肺热,衄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每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处方31、解毒承气汤

处方白僵蚕(酒炒)3钱,蝉蜕(全)10个,黄连1钱,黄芩1钱,黄柏1钱,栀子1钱,枳实(麸炒)2钱5分,厚朴(姜汁炒)5钱,大黄(酒洗)5钱,芒消3钱(另入)。

功能主治温病三焦大热,痞满燥实,谵语狂乱,不识人,热结旁流,循衣摸床,舌卷囊缩,及瓜瓤疙瘩温,上为痈脓,下血如豚肝,厥逆,脉沉伏者。

用法用量痞满燥实坚结非常者,大黄加至两余,芒消加至5钱;虚极,加人参2钱5分,如无参,用熟地黄1两,归身7钱,山药5钱,煎汤入前药煎服。

摘录《寒温条辨》卷五

处方32、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5两,黄耆(锉)5两,甘草(炙,锉)5两,山栀子仁8两,石膏(碎研)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退热。主伤寒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新汲水入蜜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处方33、蓝青散

别名蓝青煎

处方蓝青半两,寒水石1两,石膏1两,犀角屑1两,柴胡1两(去苗),知母半两,杏仁半两(浸汤,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芩1两,栀子仁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芍药3分,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丹毒,大赤肿,身体壮热如火,已服诸药未损者。

用法用量蓝青煎(《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摘录《圣惠》卷九十一

处方34、豁痰汤

处方半夏1钱,栀子(炒)1钱,陈皮8分,海桐皮8分,枳壳8分,桔梗7分,赤芍7分,苍术(制)7分,香附7分,川芎5分,黄芩5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肩背疼痛。

用法用量《回春》有茯苓、姜黄,无黄芩。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三

处方35、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滑石1两半,栀子仁1两,石韦1两(去毛),玄参3分,络石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耆1两(锉),红雪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发背疮肿,大小便不通,心腹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2茎,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36、黄连栀子汤

处方黄芩、黄连、栀子、降香、神曲、木香、槟榔、川芎、香附、芒消。

功能主治心膈疼。

用法用量水煎,加姜汁、童便服。

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处方37、蔓荆实丸

别名羚羊角丸

处方蔓荆实(去皮)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山栀子仁1两半,甘菊花1两半,防风(去叉)2两半,萎蕤3两,大麻仁(研)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朴消(研)3两,赤芍药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热攻眼赤。

用法用量羚羊角丸(《普济方》卷七十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38、鳖甲散

处方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柴胡1两(去苗),知母1两半,赤茯苓3分,款冬花半两,桑根白皮半两(锉),乌梅肉3分(微炒),栀子仁1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肺痿劳嗽,涕唾稠粘,骨节烦闷,发歇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2茎,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39、丹黄汤

处方炒栀子3钱,丹皮3钱,白芍5钱,甘草1钱,黄芩1钱。

功能主治肝火大便闭结,胸中饱闷,两胁疼痛,呕酸作吐,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九

处方40、蝉花散

处方蝉壳(洗,晒)、甘菊、川芎、防风、羌活、山栀子仁、白蒺藜(炒去刺)、草决明(炒)、荆芥穗、蔓荆子、谷精草(洗,晒)、密蒙花、木贼(去节,童尿浸,晒)、苍术(米泔浸,焙)、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眼、热眼,昏涩肿疼,渐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米泔、茶清任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

处方41、不换金卷云丹

别名不换金拨云丹

处方大石蟹1个(照后制法),黄连、黄柏、黄芩、大黄、细辛、桔梗、防风、荆芥、栀子、薄荷、羌活、乌药、陈皮、枳壳、前胡、当归、姜黄、木贼、菊花、干姜、桑白皮各等分。

制法上将21味锉细,铜器用水3碗浸3日,用布滤去滓,却将石蟹微火煅令紫色,入药汁内,蘸冷取起,细研为末,就将药水淘飞浮清者,以净器盛浮水,安静室勿动,以物覆器上,毋使尘垢入内,俟其澄清,倾去药水,以蟹粉晒干取用,配后诸药:石蟹5钱,坯子5钱,熊胆2钱,胆矾2钱,硼砂2钱,朱砂1钱,银朱1钱,蕤仁(制)1钱,轻粉1钱,川椒5分,胡黄连5分,夜明砂5分,牛黄5分,珍珠5分,鹰条5分,血竭2分,巴豆霜2分,金墨2分。上各依制法合乳极细无声,瓷罐贮之听用,名曰丹头,随病轻重加减点眼。轻号:丹头5分,大冰片1分,麝香3厘,坯子1钱。上共研极细。

功能主治一切远年膜障。

用法用量不换金拨云丹(《审视瑶函》卷六)。《审视瑶函》有柴胡。

摘录《医统》卷六十一

处方42、鼻痔散

处方辛夷(去毛)4两,桑白皮4两,栀子1两,枳实2两,桔梗2两,白芷2两。

制法上共为末。

功能主治鼻痔。

用法用量每服2钱,淡萝卜汤送下。

摘录方出《奇方类编》卷上,名见《仙拈集》卷二

处方43、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芩1两,麻黄2两(去根节),桂心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柴胡1两(去苗),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3日,未得汗,壮热烦闷,欲得饮水。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令有汗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44、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大青1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生锉),川芒消2两,赤茯苓1两,白茅根1两(锉),栀子仁3分,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壅热上攻,心神烦乱,大小肠壅滞。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豉100粒,葱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45、漏芦散

处方漏芦1两半,木通1两,蓝叶1两,犀角屑1两,栀子仁1两,玄参1两,川升麻1两,川朴消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毒气攻皮肤,生疮痒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入生地黄汁半合,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46、黑参汤

处方黑参2钱,苦参2钱,栀子(研)2钱,菊花2钱,黄连2钱,枳壳(麸炒)2钱,草决明2钱,车前子2钱,防风2钱,大黄(炒)2钱,升麻2钱。

功能主治心经实火,大眦肉色深红,时觉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金鉴》卷六十五

处方47、漏芦散

处方漏芦1两,连翘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黄耆1两(锉),防风1两(去芦头),石韦1两(去毛),苦参1两(锉),甘草1两(生,锉),犀角屑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发背疮溃后,脓水不止。

用法用量方中苦参,《普济方》作“人参”。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48、滴虫汤

处方金银花12g,连翘壳12g,赤茯苓12g,车前子12g,淡竹叶12g,生薏苡仁15g,怀牛膝9g,嫩苦参9g,黄柏6g,生栀子6g,生苍术4.5g,淡黄芩4.5g。

功能主治清化湿热。主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孕妇,去薏苡仁、牛膝,加生白术、怀山药;浮肿,加冬瓜皮、五加皮;头昏痛,加白蒺藜、夏枯草;胃脘不适、便溏,去金银花、黄柏、黄芩、栀子,加老苏梗、藿香梗、炒白术、扁豆衣;腰酸痛,加桑枝;少腹痛,加柴胡、川楝子。

摘录方出《中医临证撮要》,名见《古今名方》

处方49、黄芩散

处方黄芩1两,人参(去芦头)1两,柴胡(去苗)1两,葛根(锉)1两,栀子仁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7-8日,汗后余热不除。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50、鳖甲汤

处方鳖甲(去裙襕,酥炙令黄色)1两,天灵盖(酥炙黄色)半两,柴胡(去苗)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贝母(去心)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半两,黄连(去须)半两,麦门冬(去心焙)3分,阿魏(用麸裹,煨令熟)半两,生干地黄3分,槟榔(锉)半两,当归(锉,焙)半两,安息香半两,地骨皮3分,山栀子仁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五劳干瘦,及传尸梦寐不祥,日渐消瘦,肌体困倦,骨节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童便1盏半,葱白5寸,桃、柳枝各7寸,生姜钱大2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七

处方51、黄连丸

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栝楼根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栀子仁(微炒)1两半,香豉(炒黄)2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剂,更于铁臼内涂酥杵匀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心胸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午食后以温浆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52、解热至圣丹

别名石室丹

处方白芍7钱,炒栀子3钱,甘草1钱,当归3钱,生地5钱,陈皮8分。

功能主治泻其肝木之旺,而去其郁热之火。主肝经热邪来犯包络,致心痛呼号,不能安于床席。

用法用量石室丹(《医学集成》卷三)。《医学集成》有枳壳。

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处方53、乌头栀子汤

别名乌头汤

处方川乌(童便煮)3钱,栀子仁(炒)3钱。

功能主治素有湿热,外因寒邪,发作疝症,疼痛不已者。

用法用量乌头汤(《会约》卷十三)。如元气衰弱,加人参、白术,佐以木香、缩砂仁。

摘录《杏苑》卷六

处方54、解郁和中汤

处方陈皮(去白)1钱2分,赤茯苓1钱,半夏8分,青皮(去瓤,醋炒)5分,香附米(童便炒)1钱,枳壳(麸炒)1钱,栀子1钱,黄连(姜汁炒)7分,神曲(炒)7分,厚朴(姜炒)7分,前胡8分,苏子(研碎)7分,生甘草4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胸膈痞满,内热夜不安卧,卧则愈闷。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热服。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55、解毒丸

处方杏仁(去皮尖)2两(另研),栀子10两,大黄5两。

制法上为末,炼石蜜1斤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漏睛出脓。

用法用量每服2-3钱,茶汤送下。

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处方56、葛根汤

别名葛根豆豉汤

处方葛根2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栀子仁1两,豉1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酒疸因下后,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状,大便黑,小便赤或面黑,脉微而数。

用法用量葛根豆豉汤(《赤水玄珠》卷十六)。本方加苍术,名“葛术汤”(见《东医宝鉴·杂病篇》)。

摘录《济生》卷三

处方57、撮毒散

处方槟榔、山栀子、白龙、白及、白蔹、白芥子、五灵脂、木鳖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硬肿疖,恶物咬伤,汤火烧伤,车辗马踏伤等。

用法用量如疮破,揾干贴;如肿硬,水调扫于疮上。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二

处方58、黄芩散

处方黄芩1两,川芒消1两,麦门冬3两(去心,焙),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栀子仁3-7枚,甘草1两(生用)。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乳石热发,烦闷心躁,身体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葱白7寸,豉5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二六二

处方59、黄芩散

处方黄芩1两,黄连半两(去须),生干地黄半两,川升麻半两,知母半两,葛根半两(锉),栀子仁1分,大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除劳热。主热病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60、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半两,防风1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木通1两(锉),玄参1两,马牙消1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毒上攻眼目,烦闷,头热,心躁,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