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珍珠露水草的处方(十六)

浏览

珍珠露水草(别名血见愁、蚌花草、换肺草、如意草、露水草、鸡冠参、蓝耳草、老来红、竹叶草、贝母、鸡爪参、鸡出头草、鸭脚菜),辛;微苦;温,通络止痛;利湿消肿。主风湿痹痛;腰腿痛;四肢麻木;水肿;湿疹。小编整理出含有珍珠露水草的处方共1238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901~960共60个。

处方1、加味八珍汤

处方白术1钱5分,人参1钱,茯苓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1钱,熟地1钱,陈皮1钱,贝母1钱,桔梗1钱,何首乌1钱,射干1钱,黄耆8分,连翘7分,玄参7分,金银花1钱,夏枯草2钱,山慈菇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瘰疬虚弱者。

用法用量用水2钟,酒1钟,煎8分,卧时服。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处方2、九宝汤

处方薄荷、贝母、橘红、甘草、紫苏、杏仁、槟榔、麻黄、半夏、桑叶、乌梅、官桂各等分。

功能主治痰嗽。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用水2盏,煎至1盏,食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八

处方3、开郁汤

处方香附(童便浸,炒)1钱半,贝母1钱半,苍术1钱,抚芎1钱,神曲(炒)1钱,山栀(炒)1钱,陈皮(去白)1钱,茯苓1钱,枳壳(去瓤,麸炒)1钱,苏梗1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恼怒思虑,气滞而郁。

用法用量《赤水玄珠》有半夏,无苏梗、枳壳。有痰,加半夏、南星各1钱;有热,加黄芩、黄连各8分,柴胡1钱;血郁,加桃仁、红花各8分;湿,加白术、羌活各1钱;气滞,加木香5分、槟榔8分;食积,加山楂、神曲各1钱、砂仁7分。

摘录《医便》卷三

处方4、二紫蒲公汤

处方茯苓3钱,薏仁1两,紫花地丁5钱,牛膝3钱,蒲公英5钱,贝母2钱,紫背天葵3钱,当归5钱,生甘草2钱。

功能主治筋疽、痨疽,足疽之阳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初起者,3剂即愈。

摘录《洞天奥旨》卷七

处方5、化毒汤

处方杏仁、牡丹皮(去心)、黄芩、虎杖、麻黄(去根节)、木香、芍药、柴胡、升麻、紫菀、贝母(去心)、连翘、荆芥穗、羌活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化热毒。主肝肺热毒,蒸郁脏腑,因生积滞,其积者,如腐烂瘀血之类,热毒炽盛,大肠干涸;又因色伤,小肠虚冷,水道乘虚,只行于小肠,故小便常数,而疼痛不可胜忍。

用法用量服此汤后,非时以葱汤洗谷道,并纳药于谷道中,令上下相感,引水道下入大腑,即自然小便不数,疼痛自止也。缘此病大肠热竭津液,小肠虚损,下热药,通小肠,则大肠愈涸,而病愈增;下冷药,通大腑,则小肠愈数,而病不减。当此之际,医之莫不为难也。尝以此方治之得验。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一引《护命》

处方6、加减平阳汤

处方葛根3钱,云苓5钱,甜白术5钱,麦冬5钱,川贝母3钱(去心,研),生石膏3钱,柴胡1钱,枳壳1钱5分,橘红1钱5分。

功能主治疟疾。初病令人先寒洒浙,洒浙寒甚,发热头痛鼻于,渴欲饮水,目眴眴不得眠,甚则烦躁谵语,畏火,厌听人声喧哗,寒久乃热,热退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心乃快然,善饥而能食。

用法用量如体虚者,加人参1钱,贫人无力者,以上党参1两代之;如恶心,加广藿香3钱;如胃口饱闷作胀,加草蔻仁2钱,槟榔1钱5分;如寒多,加煨姜3钱,大枣3枚;如内热口渴,加知母2钱;如皮外热,加青蒿2钱;如作泻,加炒白芍5钱,车前子3钱。

摘录《慈航集》卷下

处方7、加减六合汤

别名加味六合汤

处方当归(酒洗)1钱,白芍(酒炒)8分,川芎(盐水浸)8分,熟地黄(酒洗,焙)1钱,橘红(盐水洗,去白)8分,白茯苓(去皮)7分,甘草(炙)4分。半夏(姜制)7分,贝母(去心,糯米拌炒)7分,白术(去芦)2钱,黄柏(酒浸)7分,知母(酒浸)7分,椿根皮(酒炒)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妇人上有痰火,下有白带,腹痛。

用法用量加味六合汤(《宋氏女科》)。若痰火盛,加枯芩7分,临卧服。

摘录《回春》卷六

处方8、分气饮

处方藿香1钱,枇杷叶1钱,贝母(去心)1钱,陈皮1钱,当归1钱5分,厚朴(姜汁炒)1钱5分,沉香1钱5分,香附(醋炒)1钱5分,苏子(炒)1钱5分,白豆蔻1钱5分。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噎膈。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四

处方9、无忧散

别名保产无忧散《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

处方菟丝饼4.5克 当归(酒洗)4.5克 川芎3.9克 白芍3.6克(冬月用3克)甘草1.5克 荆芥穗2.4克 炙黄耆2.4克 厚朴(姜汁炒)2.1克 枳壳1.8克 艾叶1.5克 真川贝母4.5克(去心)羌活1.5克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安胎保产。治妊妇胎动不安,势欲小产,胎位不正,以及临盆艰难者。

用法用量上药除真川贝外,加生姜3片,煎汤,冲人川贝扮,空腹时服。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四

处方10、露蜂房汤

处方露蜂房10克,山茨菇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贝母12克,柴胡10克,橘叶10克,香附12克,夏枯草25克。

功能主治疏肝豁痰,软坚散结。主气郁痰结。(乳腺小叶增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郭子光方

处方11、化痰丸

处方黄芩(酒洗)1两半,南星1两,贝母(去心)1两,滑石5钱,白芥子(去壳)5钱,风化消2钱半。

功能主治痰嗽。

用法用量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八

处方12、加味透肌汤

处方防风、干葛、当归、薄荷、山楂肉、枳壳、柴胡、陈皮、甘草、川贝母、煅石膏。

功能主治小儿疟疾,因暑热盛,作渴作烦,汗不透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处方13、达原解毒汤

处方鲜生地15克,京玄参12克,麦门冬10克,浙贝母10克,香白芷10克,花槟榔10克,粉丹皮10克,连翘壳10克,金银花10克,土牛膝30克,山豆根10克,牛蒡子10克,粉甘草6克,草果仁10克,嫩射干10克。

功能主治疏风透达,清解瘴毒,豁痰开窍。主山岚瘴气,居伏膜原,蕴集肺胃,火动痰生,上蒸咽喉。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摘录言庚孚方

处方14、消瘰丸

别名消疠丸(《疡医大全》卷十八)。

处方元参(蒸)牡蛎(煅,醋研)贝母(去心,蒸)各120克

制法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滋阴,化痰散结。治肝肾阴号所致的瘰疠。

用法用量每服9克,开水下,日二服。

备注本方所治瘰疠,是由肝肾阴亏,肝火郁结,灼津为痰而成。方中玄参清热滋阴,凉血散结;牡蛎软坚散结;贝母清热化痰。三药合用,可使阴复热除,痰化结散,使瘰疠自消。亦可用于痰核,瘿瘤属痰火结聚者。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处方15、消瘰丸

处方牡蛎(煅)300克 生黄耆120克 三棱60克 莪术60克 朱血竭30克 生明乳香30克 生明没药30克 龙胆草60克 玄参90克 浙贝母60克

制法上药十味,共为细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软坚,健脾清肝,通气活血。治肝胆椰火与痰涎凝结而成之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海带15克,洗净切丝,煎汤送下,日再服。

备注此方重用牡蛎、海带以消痰软坚,为治瘰疬之主药。恐脾胃弱者,久服有碍,故用黄耆、三棱、莪术以开胃健脾,使脾胃强壮,自能运化药力,以达病所。且此证之根在于肝胆,而三棱、莪术善理肝胆之郁。此证之成,坚如铁石,三棱、莪术善开至坚之结。又佐以血竭、乳香、没药,以通气活血,使气血毫无滞碍,瘰疬自易消散也。而犹恐少阳之火炽盛,加胆草直入肝胆以泻之,玄参、贝母清肃肺金以镇之。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16、逍遥蒌贝散

处方柴胡 当归 白芍 茯苓 白术 瓜蒌 贝母 半夏 南星 生牡蛎 山慈姑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治乳癖,瘰疬,乳癌初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外科学》

处方17、加减三奇散

处方人参半两,知母半两,贝母半两,半夏半两,杏仁(生用)半两,马兜铃10个,麻黄(不去节)半两,天仙藤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上气,痰涎喘促,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乌梅1枚,水2盏,蜜1匙,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忌酒、醋、鸡、面、咸、酸、生冷等物。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三

处方18、二仙丹

处方姜半夏1两,贝母1两(初时用象贝,久嗽用川贝)。

制法上为末,姜汁为丸。

功能主治顿嗽,咳嗽接连四五十声者。

用法用量每服1-2钱。小儿减半,频服即效。

摘录《文堂集验方》卷一

处方19、化毒丹

处方金银花1两,薄荷1两,细辛5钱,枳壳5钱,川贝母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痧胀,痰气壅盛。

用法用量每服6分,细茶稍冷调下。

摘录《玉衡》卷下

处方20、小儿回春丹

处方牛黄3克 天麻9克 麝香4,5克 蛇含石24克 冰片4,5克 防风 腰黄各9克 胆星60克 朱砂9克 天竺黄30克 全蝎(酒洗,漂淡)僵蚕(炒)羌活各9克 川贝母30克 白附子(制)9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粉和匀。再用甘草30克、钩藤60克,煎汤泛丸,每粒潮重0.3克,每盒5粒,蜡壳固封。

功能主治治小儿急惊风,痰涎壅盛者。

用法用量每服2~3粒,温开水化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

处方21、玉华散

处方甜葶苈90克(纸上焙香)桑白皮15克 天门冬15克(去心)百部7.5克 马兜铃15克 半夏15克(汤洗七次,姜制)紫菀(去土)15克 杏仁15克(去皮、尖)贝母15克(炮)百合15克 甘草7.5克(炒)人参(去芦头)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泻肺化痰,止咳平喘。治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大枣5枚,同煎至9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22、犀角紫河车丸

处方紫河车1具(洗净,焙干用)鳖甲(酥炙)桔梗(去芦)胡黄连 芍药 大黄 贝母(去心)败鼓皮心(醋炙)龙胆草 黄药子 知母各7.5克 犀角(镑末)蓬术 芒消各4.5克 朱砂6克

制法上药十五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传尸劳及诸劳。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如膈热,食后服之。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

处方23、化毒丹

处方银花1两,薄荷1两,僵蚕1两,细辛5钱,枳壳5钱,瓜蒌5钱,川贝母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痰气壅盛。

用法用量每服6分,清茶稍冷调下。

摘录《治痧要略》

处方24、犀羚二仙汤

处方犀角 羚羊角 鲜沙参 鲜生地 连翘 栀子 马勃 甘中黄 人中白 大贝母 金银花 陈金汁 元参 生石膏 川黄连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滋阴养血。治痧点已透,火灼液亏,喉烂舌绛,脉数弦大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疫痧草》

处方25、新加桃仁承气汤

处方鲜生地12克(拌捣生锦纹4.5克)粉丹皮6克 焦山栀9克 桃仁泥9克 风化消3克(冲人)川贝母9克 藕汁 童便各100毫升(冲)

功能主治清营凉血,化瘀解毒。治秋瘟证,热盛伤营,吐血不止,脉洪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秋瘟证治要略》

处方26、卫生汤

处方白芷 连翘 花粉各2.4克 荆芥 甘草节 牛蒡子各3克 防风 乳香 没药各1.5克 银花6克 贝母 归尾各4.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痈毒初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处方27、太平丸

别名噙化太平丸(《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天门冬 麦门冬 知母 贝母 款冬花 杏仁各90克 当归 地黄 黄连 阿胶珠各45克 蒲黄 京墨 桔梗 薄荷各30克 白蜜120克 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用银石器先下白蜜,炼熟后下诸药,搅匀再上火,入麝香,略熬二三沸,可丸即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血。治劳证久嗽,肺痿、肺痈。

用法用量每日三次,食后浓煎薄荷汤灌漱喉中,细嚼1丸,津唾送下。如痰盛,先服饴糖烊消化丸100丸,然后再服本药。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处方28、玉液散

处方瓜萎根 知母 贝母(去心,炒)各30克 甘草(炙)15克 人参15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久近喘嗽,口干作渴。

用法用量每服6克,先熔下黄蜡6克,同入米饮调下,食后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五

处方29、小儿回春丹

处方川贝母 陈皮 木香 白豆蔻 枳壳 法半夏 沉香 天竺黄 僵蚕 全蝎 檀香各37.5克牛黄 麝香各12克 胆南星60克 钩藤24克 大黄60克 天麻37.5克 甘草26克 朱砂适量

制法上药为小丸,每丸重0.09克。

功能主治开窍定惊,清热化痰。治小儿急惊,痰热蒙蔽,发热烦躁,神昏惊厥,或反胃呕吐,夜啼吐乳,痰嗽哮喘,腹痛泄泻。

用法用量周岁以下,每次1丸;一至二岁,每次2丸,每日二三次。

摘录《方剂学》(1985年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引《敬修堂药说》)

处方30、杏苏饮

处方杏仁(炒,去皮、尖)紫苏 前胡 桔梗 枳壳(麸炒)桑皮(炒)黄芩 甘草(生)麦冬(去心)浙贝母(去心)橘红

功能主治治小儿伤风,发热憎寒,头痛有汗,嚏涕,鼻塞声重,不时咳嗽,脉浮缓者。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三

处方31、童真丸

处方真秋石 川贝母(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二味,煮红枣肉为丸。

功能主治治虚劳吐血,气虚喘嗽者。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薄荷汤送下6克。如脉虚气耗,加人参;若脉细数,为阴虚,禁用人参,加牡丹皮;脾虚溏泄,加山药、茯苓、炙甘草。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处方32、消结神应丸

处方黄芩(酒炒)黄连(炒)山栀仁 生贝母 海昆布(酒洗)海藻(酒洗)桔梗 麦蘖(炒)各4.5克 紫背天葵 玄参 连翘 瞿麦各6克 薄荷叶4.5克

制法上药共为末,酒煮稀糊为丸,芡实大。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结散痈。治小儿痈毒。

用法用量每服1丸,酒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二

处方33、杏仁煎

别名杏仁桑皮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

处方杏仁30克(去皮、尖、双仁,熬)通草12克 紫菀 五味子各6克 贝母12克 桑白皮15克 蜜30毫升 砂糖30克 生姜汁30毫升

制法上九味,切。

功能主治治暴匆咳嗽,声音不出。

用法用量以水1.8升,煮五味,取600毫升,去滓,内杏仁脂、姜汁、蜜、糖和搅,微火上煎取400毫升。初服20毫升,后稍增量,日二夜一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蒜、面、炙肉等。

摘录《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

处方34、贝母粥

处方贝母粉10克 北粳米50克 冰糖适量

制法用北粳米、冰糖煮粥,待米开汤未稠时,调入贝母粉,改文火稍煮片刻(再煮二三沸),粥稠即成。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热散结。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温服。

摘录《资生录》

处方35、凉膈散

处方防风 荆芥 桔梗 山栀 元参 石膏 薄荷 黄连 天花粉 牛蒡子 贝母 大黄各等分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化痰利咽。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盛,膈间有火,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服。

摘录《科正宗》卷二

处方36、润肺止嗽方

处方松子肉9克 贝母 紫菀各4.5克 知母牛膝各3克 枇杷叶 菊花各9克

功能主治治水亏金燥,火盛刑金,喉干声哑。

用法用量水煎,睡时温服。

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五

处方37、青金丸

处方贝母 知母各15克 巴豆(去油,膜)1.5克

制法上药为末,姜泥和丸,辰砂为衣(一法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治食积火郁,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后用白汤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五

处方38、凝波散

处方寒水石 贝母 知母 马牙消(川消亦得)各7.5克 荷叶30克(水600毫升,煮五七沸,焙)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用1.5克,蜜水调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引谭氏

处方39、宣营汤

处方当归 黄耆 阿胶各9克 人参15克 川芎 芍药各6克 川贝母3克 炮姜3克 红花 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温补气血。治妇人素体气血不足,身体羸弱,新产后无乳者。

用法用量上为一剂,水煎服。

摘录《产孕集》卷下

处方40、托里益气汤

处方白术6克 人参 茯苓 贝母 陈皮 香附 白芍 当归 熟地各3克 桔梗 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治痈肿发硬,肉色不变,或日晡发热,或溃而不敛。

用法用量水煎服。口干,加五味子、麦门冬l寒热往来,加柴胡、地骨皮,脓清,加黄耆;脓多,加川芎;肌肉不生,加白蔹、肉桂。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41、铁笛丸

处方诃子肉300克 茯苓300克 桔梗600克 青果120克 麦冬300克 贝母600克 风凰衣30克 瓜蒌皮300克 甘草600克 玄参(去声)300克

制法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

功能主治润肺利咽。治肺热咽干,失音声哑。

用法用量每服2丸,日服三次,温开水送下,或噙化。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辛辣之物。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42、加味归脾丸

处方香附 人参 酸枣仁(炒)远志(去心)当归 黄耆 乌药 陈皮 茯神 白术(土炒)贝母(去心)各30克 木香 甘草(炙)各9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合欢树根皮120克煎汤,煮老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脾宽中,开郁行痰。治郁结伤脾,脾气不行,逆于肉里,致生肉瘿、肉瘤者。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腹时用白滚水送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二

处方43、润肺饮

处方贝母(糯米拌炒)天花粉各9克 桔梗3克 甘草1.5克 麦门冬(去心)橘红(去白)茯苓(去皮)各4.5克 知母(酒炒)2.1克 生地黄7.5克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治肺有燥痰,脉涩面白,气上喘促,洒淅寒热,悲愁不乐,其痰涩而难出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210毫升,食后服。

摘录《医宗必读》卷九

处方44、清肝化痰丸

处方生地 丹皮 海藻 贝母 柴胡 昆布海带 夏枯草 僵蚕 当归 连翘 栀子

功能主治清肝化痰,软坚散结。治瘰疬。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门补要》卷中

处方45、广笔鼠粘汤

处方生地黄 浙贝母(去心,研)各9克 元参 甘草(生)各7.5克 鼠粘子(酒炒,研)花粉 射干 连翘(去心)各6克 白僵蚕(烧,研)3克

功能主治治喉癣。咽嗌千燥,初觉时痒,次生苔藓,色暗不红,燥裂疼痛,时吐臭涎,妨碍饮食。

用法用量上药加苦竹叶20片,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饥时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六

处方46、利金汤

处方桔梗(炒)贝母(姜汁炒)各9克 陈皮(去白)9克 茯苓6克 甘草1.5克 枳壳(麸炒)4.5克

功能主治治痰气壅肺,咳痰涩而难出,脉涩面自,气上喘促,洒浙寒热,悲愁不乐,名曰燥痰,又名气痰。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煎取200毫升,不拘时服。

摘录《医宗必读》卷九

处方47、清肺化痰健脾汤

处方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薏苡仁30克,黄芩9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健脾。主痰热壅肺,脾肺两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余国飓方

处方48、芩连二母丸

处方黄连 黄芩 知母 贝母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熟地 蒲黄 羚羊角 地骨皮各等分 甘草减半

制法上药为末,侧柏叶煎汤,打寒食面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心凉血,化瘀散结。治心火妄动,逼血沸腾,外受寒凉,结为血瘤,患处微紫微红,软硬间杂,皮肤隐隐缠如红丝,皮破血流,禁之不住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灯心汤送下。或作煎剂服之,亦效。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49、橘叶汤

处方橘叶 蒲公英 象贝母 夏枯草 青皮 当归 赤芍 花粉 香附 黄芩

功能主治治乳痈焮红漫肿,或初起,或渐成脓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疡科心得集》卷中

处方50、清宁膏

处方天冬240克 麦冬 杏仁 半夏(制)贝母各120克 桔梗 甘草 诃子 北沙参各120克 桑皮 牛蒡子各60克

功能主治治肺受火刑,咳嗽,声音嘶哑。

用法用量水熬二次,去滓,再熬至250毫升,入葛粉120克、白蜜500克搅匀,煮一日成膏。频服20~30毫升。

摘录《医级》卷八

处方51、消痰汤

处方海藻9克 半夏9克 白芥子9克 贝母9克 南星3克 人参9克 茯苓15克 昆布3克 附子0.3克 桔梗9克

功能主治消痰散结。治喉患大肿,忽痛忽不痛,外现五色之纹,中按之半空半实,此乃痰病结成,似瘤非瘤,似瘿非瘿。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疡医大全》卷十八补。

摘录《石室秘录》卷四

处方52、银锈散

处方水银3克 冰片1克 轻粉9克 黄柏6克 潮脑3克 镜锈3克 贝母3克 儿茶9克

制法各研为末。

功能主治治初起血瘤。

用法用量搽擦患处。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一

处方53、开郁汤

处方山栀(炒黑)1钱,陈神曲(炒)1钱,桔梗1钱,香附(醋炒)1钱,川贝母(去心,研)1钱,茯苓1钱,广皮1钱,抚芎5分。

功能主治膈噎初起有火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荷叶蒂3个,水煎服。

摘录《医彻》眷三

处方54、桑白皮汤

处方桑白皮 半夏 苏子 杏仁 贝母 山栀 黄芩 黄连各2.4克

功能主治清肺降气,化痰止嗽。治肺经热甚,喘嗽痰多。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通口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医林》

处方55、芷贝散

处方白芷 贝母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化痰散结。治妇人产前、产后乳房结核。

用法用量每次用3克,酒调频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56、竹沥导痰丸

处方橘红500克 白茯苓120克 半夏曲(炒)240克 枳壳(麸炒)240克 黄芩(酒洗)240克 生甘草120克 萝卜子(炒)120克 天花粉150克 桔梗120克 当归(酒洗)120克 竹沥300毫升 神曲(炒)120克 贝母120克

制法上药为末,竹叶汤和竹沥同滴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痰饮。胸膈壅滞,脾虚不运,咳嗽吐痰,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白汤送下100丸。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

处方57、十味淡斋方

处方川贝母(去心,生研)30克 白芷(焙)30克 防风(焙)30克 海螵蛸(浸淡,漂净,去甲)30克 当归(炒)30克 川芎(炒)30克 金银花(晒)30克 花粉(晒)30克 半夏(姜汁制炒)30克 南星(姜汁制炒)45克

功能主治治下疳广疮,误服轻粉升药,致烂喉塌鼻,遍体骨节疫楚,或腐烂不堪。

用法用量各药要囱囤,放瓦盆内炒,用木槌于石臼内打成末,筛净,分作21服,每服15克,每日用鲜土茯苓500克,不见铁器,于石白内捣碎,放干瓦罐中,用河水3升,煎至1.5升,去滓,下药末15克,再煎至750毫升,早、午、晚各服250毫升。服此六十三日收功。

注意煎药时忌一切金、银、铜、铁、锡器;服药期间,须忌一切盐味。

摘录《疡科心得集》卷下

处方58、清上补下丸

处方怀生地黄(炒,锅内酒拌,蒸黑)120克 南枣(酒蒸,去核)60克 怀山药45克 白茯苓(去皮)45克 牡丹皮45克 泽泻45克 辽五味子45克 天门冬(去心)45克 枳实(麸炒)45克 贝母45克 麦门冬(去心)45克 桔梗(去芦)45克 黄连(姜炒)45克 杏仁(去皮)45克 半夏(姜炒)45克 瓜蒌仁(去油)45克 枯芩(酒炒)45克 甘草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肺补肾,化痰平喘。治久有哮喘,每遇寒即发,发则上气喘急,咳嗽,痰涎上壅,年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淡姜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59、萱草忘忧汤

处方桂枝1.5克 白芍4.5克 甘草1.5克 郁金6克 合欢花6克 广皮3克 半夏3克 贝母6克 茯神6克 柏子仁6克

功能主治治忧愁太过,忽忽不乐,洒淅寒热,痰气不清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金针菜30克煎汤代水煎药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60、养肺去痿丹

处方金银花9克 生甘草1.5克 生地黄6克 麦冬9克 紫菀1.5克 百部1.5克 百合6克 款冬花1克 贝母1克 白薇1克

功能主治治肺痿。咳嗽已久,肤黄肌瘦,毛悴色焦,膈上作痛,气息奄奄。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洞天奥旨》卷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