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芦根的处方(二十七)

浏览

芦根(别名苇根、芦头),甘,寒。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小编整理出含有芦根的处方共3108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561~1620共60个。

处方1、沉香散

处方沉香3分,木瓜1两(干者),防风半两(去芦头),羚羊角屑半两,桂心半两,熟干地黄1两,诃黎勒皮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牛膝3分(去苗),酸枣仁半两(微炒),白茯苓3分,石斛1两(去根,锉),黄耆3分(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术3分,羌活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春夏防发。或肝肾风虚,脾气乏弱,但觉昏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2、茯神

处方茯神1两,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黄芩1两,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去心,焙),黄连1两(去须),甘草3分(炙微赤,锉),知母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狐惑,病脉数者,不可灸,或因火为邪,即加烦热,故血妄行于脉中,火气内盛,即心神烦闷,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青竹茹半斤,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3、附子散

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酸枣仁半两(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羚羊角屑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羌活半两,甘菊花1分,蔓荆子半两,白鲜皮半两,茯神3分,薯蓣3分,黄芩半两,龙齿1两,芎䓖半两,天麻半两,黄耆半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中风,上攻头目眩晕,心惊悸闷,四肢筋脉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4、厚朴散

处方厚朴半两(刮去皱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人参1分(去芦头),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甘草1分(炙微赤,锉),朴消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挟实,心腹胀满,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5、草果饮子

处方草果子仁4枚,人参(去芦头)半钱,半夏13枚(中样者,沸汤浸洗7次),甘草(炙)半钱,大枣3枚,乌梅3枚,生姜(3寸)1块。

功能主治疟疾。寒热往来,烦渴头痛,或但寒但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大碗,煎至半碗,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处方6、大黄饮子

处方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栀子仁1两,川升麻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黄芩1两,生地黄2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身有大热,热毒流于四肢,骨节急痛不可忍,腹中烦满,大便涩难。

用法用量《医统》有乌梅一个,无枳实,有枳壳。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7、参苓散

处方人参2两,茯苓1两,白术20两(锉细),桔梗10两(去芦),橘红6两,香白芷3两,芍药1两,当归2两(去芦头),川芎1两半,半夏1两(汤泡7遍),厚朴2两(去皮,生姜汁制),官桂(去皮)春夏3两,秋冬4两,枳壳4两(麸炒令黄,同桂舂为末),干姜春夏1两半,秋冬2两,麻黄(去根节),春夏2两,秋冬3两,甘草3两。

制法上各净洗焙干,除芎、桂、枳壳别杵外,诸药同为粗末。分作6分,于大铁锅内以文武火炒令微赤黄为度,不可令焦,须搅匀取出,以净纸衬安板床上侯冷,勿令侵尘土,入前枳壳,官桂,川芎和匀,杵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百节疼,一切虚劳气痰。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3片,葱2寸,同煎7分,通口服,不拘时候。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引何伯应方

处方8、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羌活(去芦头)1两,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芎藭1两,石膏(火煨)1两,黄耆(锉)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气血虚,头痛不定。目眩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9、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白术3分,防风3分(去芦头),黄耆3分(锉),玄参3分,泽泻3分,赤茯苓3分,赤芍药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气实,上焦风热壅滞,耳暴聋头重。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地黄1两、竹叶2-7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处方10、附子羌活散

处方附子(去皮脐)1两,槟榔(锉)1两,芎䓖1两,羌活(去芦头)1两。

制法上药并生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脚软,筋骨缓弱,行履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心、日午煎绿豆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处方11、草果饮子

处方草果子仁、乌梅肉(焙)、紫苏叶(去土)、赤茯苓(去皮)、厚朴(去粗皮,生姜制,炒干)、陈橘皮(去白)、甘草(炙)、肉桂(去粗皮)、人参(去芦头)各等分。

功能主治温脾养胃,顺气消饮,生津液,美饮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12、桂心散

处方桂心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人参(去芦头)1两,白术1两,赤茯苓1两,枳实半两(嫩炒,令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发汗过多,其人以手扪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13、大黄丸

处方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柴胡半两(去苗),赤茯苓1分,人参1分(去芦头)木香1分,桂心1分,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槟榔半两,桃仁2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憎寒壮热,发歇不定,腹中结实,不能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温水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14、娄金丸

处方甘菊(去土)4两,黄耆(去芦头)2两,藁本(洗)2两,白僵蚕(去丝嘴,爁)2两,甘草(爁)2两,羌活(去苗)2两,麻黄(去根节)2两,茯苓(去皮)2两,芍药2两,犀角(镑)2两,白芷(洗)1两半,南星(末,以牛胆汁和作饼,阴干)1两半,细辛(去苗,洗,焙)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防风(去芦)1两半,川芎1两半,龙脑(研)1两,牛黄(研)1两,麝香(研)1两,白附子(炮)1两,天竺黄1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3两,天麻(去苗)3两,生地黄汁5升(入蜜1两,酒2升,酥1两半,慢火熬成膏,放冷),金箔100片(为衣)。

制法上为细末,以地黄汁膏子搜和,每两作50丸,以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诸风神志不定,恍惚去来,舌强语涩,心怔烦闷,口眼喎僻,手足亸曳;及风虚眩冒,头目昏痛;或旋运僵仆,涎潮搐搦,卒中急风,不省人事;小儿惊风诸痫。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温酒下。若中风涎潮不语,昏塞甚者,加至3丸,用薄荷自然汁同温酒共半盏,化药灌之,常服1丸,浓煎人参汤嚼下;薄荷汤亦得。小儿每服皂荚子大,薄荷汤化下。

摘录《局方》卷一

处方15、当归散

处方当归1两(锉,微炒),黄连3分(去须,微炒),桂心3分,赤石脂1两,人参3分(去芦头),干姜3分(炮裂,锉),龙骨1两,白头翁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腹痛。

用法用量当归黄连汤(《圣济总录》卷一七八)、黄连汤(《普济方》卷三九七)。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16、羚羊角丸

处方羚羊角屑3分,川升麻1两,栀子仁1两,玄参3分,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龙齿1两半,金箔50片,银箔50片(与马牙消同研令细),茯神1两半,知母1两,防风1两(去芦头),子芩1两,赤芍药1两,大麻仁1两半(别研如膏),马牙消2两(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金银箔、马牙消、麻仁,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心肺壅热,背膊烦闷,心虚惊悸,眼涩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竹叶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17、附子补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石膏(碎)1两半,干姜(炮)1两半,桂(去粗皮)1两,犀角(镑)1两,地骨皮2两,白术2两,独活(去芦头)2两,芎䓖2两。

制法上挫,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风。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空腹温服。3服后,用热生姜稀粥投之,以厚衣覆令汗出。汗不止,以牡蛎粉粉身,觉热壅即疏服。病势损,不必尽剂。先服葛根汤,后服本方。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处方18、钓藤丸

别名钩藤丸

处方钓藤半两,川升麻半两,乌犀(镑)半两,黄芩(去黑心并皮)半两,玄参半两,茯神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秦艽半两,槟榔半两,黄连半两,大黄半两,地骨皮半两,天竺黄半两,甘草(炙)半两,牙消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龙齿半两,琥珀半两,青黛半两,珍珠(另研)半两,麝香半两,牛黄半两,丹砂(另研)半两,龙胆半两,蜣螂(去头足翅)3个,蝉(去头足翅,生用)3个,人参1两,金箔40片,银箔40片(同研),虎睛1对(酒浸,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除另研者外),软饭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痫,时发时止,经年累月不休。

用法用量每1岁儿服20-30丸,人参汤或薄荷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一

处方19、还睛汤

处方甘菊花半两,蔓青子半两,蒺藜子(炒,去角)半两,谷精草半两,牡蛎(烧)半两,芎䓖半两,仙灵脾半两,生地黄半两,蛇蜕5条,羌活(去芦头)1两,防风(去叉)1两,桑叶1两,蝉蜕(洗)1两,地骨皮(洗)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退翳膜,去风毒。主内外障眼。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竹叶2片,荆芥2穗,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处方20、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2两,防风(去叉)2两,当归(焙)2两,白前2两,干姜(炮裂)2两,甘草(炙,锉)2两,独活(去芦头)3两,远志(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历节风,手足曲戾,言语错乱。

用法用量每服先用水3盏,黑豆半匙,大枣2个(擘破),生姜半分,煎至1盏半,去滓;入药末5钱匕,煎至1盏,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夜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21、赤茯苓散

处方赤茯苓1两,桑寄生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蔓荆子1两,防风3分(去芦头),刺蓟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4-5月,头重耳鸣,时时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一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处方22、独活酒

处方独活(去芦头)3两,山茱萸3两,天门冬(去心,焙)3两,黄耆3两,甘菊花3两,防风(去叉)3两,天雄(炮裂,去皮脐)3两,侧子(炮裂,去皮脐)3两,防己3两,白术3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牛膝3两,枸杞子(焙)3两,磁石(生捣研)9两,生姜(切)5两,贯众(锉,挼去黄末)2两,生地黄7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生绢袋盛,以无灰酒5斗,浸7日开封。

功能主治脚气痰壅,头痛喘闷,胸膈心背痛。

用法用量初饮2-3合,渐加,常令酒力相接。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23、独活酒

处方独活(去芦头)半两,杜仲(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1两半,芎䓖1两半,熟干地黄(焙)1两半,丹参1两。

制法上锉细,用好酒5升,于净瓶内浸,密封,重汤煮两时许,取出候冷。

功能主治腰脚冷痹不仁,疼痛。

用法用量旋暖饮之,不拘时候,常令微醉。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处方24、诃黎勒散

别名诃黎勒饮

处方诃黎勒皮2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3分(锉),前胡1两(去芦头),芎䓖半两,白术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大腹皮3分(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心腹胀满,气冲胸膈,烦闷,四肢少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诃黎勒饮(《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诃子收涩肺气,前胡散逆降痰;白术健脾运化以安胎,枳壳泻滞利气以除满;茯苓渗湿,腹绒化滞;陈皮利胃气除痰,桑皮清肺气定喘;川芎行血海,生姜散外邪也。为散,砂仁汤下,使气化调和,则脾气健而肺气分布,何致邪不解散,逆气喘满有不止者乎?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25、独活酒

别名金牙酒

处方独活(去芦头)1斤,金牙4两,细辛(去苗叶)4两,地肤子4两,莽草4两,熟干地黄(切,焙)4两,蒴藋根4两,防风(去叉)4两,附子(炮裂,去皮脐)4两,续断4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4两。

制法上除金牙外,并细锉,盛以绢囊,清酒5升渍之,密泥器口,夏3宿,冬5宿,酒成。

功能主治肉苛。肌肉不仁,遍身(疒帬)重。风不仁,不能行步。

用法用量金牙酒(原书卷十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处方26、复明膏

处方黄连(去须土)1两,防风(去芦头)1两,黄丹(水飞)1两,诃子1对(去核用皮),白丁香2两(水飞),柳桃枝4两(锉碎),蜜1斤(用旧葱同煎,去滓)。

制法上先将黄连等5味,用水4升,砂锅内熬至水欲药平,绵滤过,同蜜再熬数沸,后下黄丹滴水不散,土内埋1-2日,去其火毒。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云翳瘀肉攀睛,一切眼病。

用法用量点眼。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三引《烟霞圣效》

处方27、荜茇丸

处方荜茇3分,木香半两,桂心半两,白茯苓3分,槟榔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胡椒3分,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当归3分(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诃黎勒1两(煨,用皮),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脏久积冷气,攻心腹疼痛,面色青黄,四肢无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28、赤茯苓丸

处方赤茯苓1两,甜瓜子3分(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1两,旋覆花3分,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槟榔3分,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草豆蔻半两(去皮),前胡3分(去芦头),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细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损,上焦痰滞,多唾稠浊,腹胁胀满,吃食微少。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姜、枣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29、大八风乌蛇散

处方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两1分,青葙子1两1分,防风(去叉)1两1分,独活(去芦)1两1分,麻黄(去根节,先煎,撩去沫,焙)1两1分,桔梗(炒)1两1分,秦艽(去土)1两1分,羌活(去芦头)1两,当归(切,焙)3两,细辛(去苗叶)3两,桂(去粗皮)3两,芎䓖2两半,白芷(微炒)2两半,白芍药2两,蒺藜子(炒,去角)2两,人参2两,天麻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半。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风不仁,皮肤麻,手足挛急。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1日3次。微汗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五

处方30、独活散

处方羌活(去芦头)1两,独活(去芦头)1两,人参1两,细辛(去灰土,华阴者佳)1两,白茯苓(去皮)1两,枳壳(去心,麸炒通黄)1两,防风(去芦)1两,黄芩(细坚者)1两,麻黄(沸汤泡3次,焙干称)1两,甘草(细锉,炒赤)1两,蔓荆子1两,甘菊花1两,石膏(水飞过)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风温瘴。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盏,加生姜3片,薄荷4-5叶,同煎至7分,去滓,微热呷。如年高者,以川芎代黄芩。

摘录《活人书》卷十七

处方31、柏子仁散

处方柏子仁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莽草1两(微炙),石斛1两(去根节,锉),牛膝1两(去苗),萆薢半两(锉),赤芍药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桂心半两,山茱萸半两,细辛半两,白术半两,芎䓖半两,羌活1两,天麻1两,麻黄1两(去根),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遍身如虫行。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处方32、独活汤

处方独活(去芦头)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芎䓖1两,当归(切,焙)1两,竹沥(半碗)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防风(去叉)1两半,蔓荆实1两半。

制法上将8味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口面喎[音 wāi]斜,语涩,筋脉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1盏,加竹沥1合,再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处方33、赤箭丸

处方赤箭1两,萆薢1两,防风3分(去芦头),芎䓖3分,麻黄1两(去根节),独活1两,当归3分(锉,微炒),薏苡仁3分,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五加皮3分,羚羊角屑1两,鼠粘子1两,秦艽3分(去苗),汉防己3分,柏子仁3分,酸枣仁3分(微炒),丹参3分,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细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中风,手足不遂,筋脉缓急,言语謇涩,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豆淋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34、厚朴散

处方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木香半两,当归3分(锉碎,微炒),熟干地黄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3两(去芦头),白茯苓3分,白芍药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半两,牛膝3分(去苗),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白术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冷劳气,面色萎黄,四肢羸瘦,多卧少起,不欲饮食,身体虚困。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35、独活丸

处方独活(去芦头)3分,防风(去叉)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阿胶(炙令燥)3分,石膏(碎研)3分,玳瑁(镑)1两,人参1两半,甘草(炙,锉)半两,天南星(炮)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丹砂(研)2两,白僵蚕(炒)半两,丁香1分,琥珀(捣,研)1两,牛黄(研)1分,麝香(研)1分,天麻半两,龙脑(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再同研匀,别用安息香2两半(捣碎),以酒1升,研滤去滓,于银器内慢火熬成膏,和前药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风惊邪及一切风,肢节不利,筋脉拘急,头目旋痛,恍惚心忪。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甚者加1丸,细嚼,薄荷茶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处方36、海桐皮浸酒

处方海桐皮2两,五加皮2两,独活2两,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石斛(去根)2两,桂心2两,防风(去芦头)2两,当归2两,杜仲(去粗皮,炙微黄)2两,仙灵脾2两,萆薢2两,牛膝(去苗)2两,薏苡仁2两,虎胫骨3两(涂酥炙令黄),生干地黄2两。

制法上锉细,以生绢袋盛,用清酒3斗,春夏浸7日,秋冬浸14日。

功能主治风毒脚膝软弱,行立不得。

用法用量每日时时暖饮1小盏。常令熏熏,不得大醉,重者不过2剂,若酒尽,旋旋添之,以药味尽即止。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处方37、麦门冬汤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人参半两,黄耆(锉,炒)半两。

制法上为粉末。

功能主治虚劳烦躁,夜不得眠,少气,翕翕微热,口干减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小麦半合,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38、枇杷叶散

处方枇杷叶1两(拭去毛,炙微黄),前胡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槟榔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2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反胃呕哕不止,胸膈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十六

处方39、保命延龄丸

处方苣胜子(去皮,9蒸9晒)1两,补骨脂(酒浸1宿,焙)1两,牛膝(酒浸1宿,焙)1两,甘菊花1两,天门冬(去心)1两,菟丝子(酒浸1宿,湿杵作饼,火焙再杵)1两,枸杞子1两,人参(去芦头)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1两,白茯苓(去皮)1两,巴戟(去心,生用)1两,酸枣仁1两,柏子仁1两,山药1两,覆盆子1两,五味子1两,楮实1两,天雄(炮,去皮尖)1两,肉桂(去粗皮)4两,生干地黄8两(切细,新瓦上炒令干)。

制法上为细末,春夏用白沙蜜、秋冬用蒸枣肉为剂,加好胡桃10枚(去皮),同药剂于臼内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安神养气,补填骨髓,起弱扶衰,润泽肌肤,聪明耳目。久服黑髭发,牢牙齿,能夜读细书,心力 不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食前温盐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九

处方40、枇杷叶散

处方枇杷叶半两(去毛,微炙),麦门冬3分(去心),厚朴半两(去皴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干葛根3分(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呕哕不止,虚烦渴躁。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41、浸酒

处方杜仲8两(去皱皮,炙微黄色),石南3两,羌活3两,附子3两(炮裂,去皮脐),牛膝3两(去苗),防风2两(去芦头)。

制法上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2斗,于瓷瓶中浸,7日后开取。

功能主治诸风,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每饮1盏,日3-4度。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42、茯苓黄耆汤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黄耆(锉)1两,菊花1两,独活(去芦头)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当归(切,焙)1两,生干地黄(焙)1两,人参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伤风,头痛,目昏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43、荜茇丸

处方荜茇半两,木香半两,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肉豆蔻1两(去壳),槟榔1两,白术半两,阿魏半两(面裹煨,以面熟为度),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干姜半两(炮裂,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半两(去芦头),桂心半两,胡椒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劳气,四肢羸瘦,面色萎黄,腹内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暖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44、麻黄散

处方麻黄3分(去根节),桔梗1两(去芦头),天门冬1两(去心),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五味子1两,紫苏茎叶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肺痿劳嗽,四肢烦疼,痰唾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45、茯神散

处方茯神1两,白芍药半两,黄耆1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远志3分(去心),菖蒲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虚赢,心气乏弱,惊悸,多忘。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46、独活丸

别名枳实丸

处方独活(去芦头)1两1分,天门冬(去心,焙)1两1分,防风(去叉)1两1分,蒺藜子(炒,去角)1两1分,桔梗(去芦头,炒)1两1分,薏苡仁(炒)1两,黄连(去须)1两,桂(去粗皮)半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瘾疹,(疒咅)(疒畾)肿起,时痒时痛;风热,头面身体,瘙痒瘾疹。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临卧菊花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一

处方47、厚朴散

处方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香熟),赤茯苓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高良姜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冷热气不和,心痛腹满,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48、参苏饮子

处方人参(去芦头)、白术、白茯苓(去皮)、甘草(炙)、紫苏叶、干木瓜、香薷叶、厚朴(生姜汁制,炒香)、半夏曲(炙)、白扁豆(微炒)、陈橘皮(去白)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伏热吐泻,虚烦闷乱,引饮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处方49、独活丸

处方独活(去芦头)2两,旋复花(去土)半两,牵牛子(微炒)半两,天南星(炮)半两,蒿本(去苗土)半两,天麻2两,芎䓖2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菊花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脏受风,胸膈痰饮,头目俱痛,渐生翳障。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荆芥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50、拨云散

处方蔓荆实3升(煮1遍,炒1遍),苘实(炒)1两,羌活(去芦头)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青葙子1两,恶实(炒)1两,防风(去叉)2两,菊花2两,旋覆花2两,甘草(炙)2两,谷精草4两,石决明4两,地骨皮4两,蝉壳4两,木通(锉)4两,牡砺(烧)4两,淡竹叶3两,乌贼鱼骨(去甲)3两,白花蛇(酒浸,去骨,炙)3两,木贼3两,龙胆3两,细辛(去苗叶)3两,密蒙花3两,苍术(去皮,米泔浸1宿,切,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风毒,眼见黑花,攀睛翳晕,瘀肉侵暗。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丈夫用生椒汤调下,妇人用茶调下;小儿疳眼雀目,每服1钱匕,生米泔调下。肾脏风毒眼,加胡桃仁4两。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51、诃黎勒散

处方诃黎勒皮1两,黄耆1两(锉),白豆蔻3分(去皮),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白术3分,半夏半两(汤浸,洗7遍去滑),槟榔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前胡3分(去芦头),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气不和,呕逆,不纳饮食,四肢少力,胸膈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52、厚朴丸

处方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麦门冬3分(去心),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半,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人参3分(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阻病,头疼,肩背烦闷,往往气胀,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53、荜茇丸

处方荜茇1两,胡桃仁1两,干姜1两(炮裂,锉),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诃黎勒1两(煨,用皮),桂心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肾虚脾弱,上焦热,下元虚冷,腹内雷鸣,胸膈气滞,羸瘦无力。

用法用量每日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渐加至30丸。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54、附子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1两半,芎䓖2两,细辛(去苗叶)3分,白鲜皮2两,茯神(去木)2两,杏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2两,羌活(去芦头)2两,防己2两,桂(去粗皮)2两,甘草(炙)2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风,舌强不得语。

用法用量每用10钱匕,以水3盏,加生姜3枣大(拍碎),煎取1盏半,去滓,分3服,空腹并2服,相去如人行5里更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处方55、丁香丸

处方丁香半两,胡椒半两,白术1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木香半两,白茯苓1两,当归3分(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腹冷气,往来疼痛,脾胃气弱,不能饮食,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大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56、苦参散

处方苦参1两,羚羊角(镑)2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石南叶(酒、醋微炙)1两,芎䓖1两,细辛(去苗叶)1两,白术1两,秦艽(去苗土)1两,白蔹1两,防己1两,芍药1两,甘草(炙)1两,远志(去心)1两,沙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石膏(捣研如粉)1两,前胡(去芦头)1两,当归(切,焙)1两,独活(去芦头)1两,黄耆(锉)1两,干姜(炮)1两,山茱萸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防风(去叉)2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半两。

制法上药各研后拌和再罗为散。

功能主治补诸不足。主皮肤顽痹不仁,积年疥癣。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至2钱匕,渐加至3钱匕,空腹酒调下,须臾以食压之,1日2次,以知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一

处方57、京三棱丸

处方京三棱半两(微煨,锉),防葵半两,木香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半两,白术半两,桂心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癖气,手脚心热,脾胃虚弱,不下饮食,面色萎黄,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以粥饮送下随年丸数,1日3次;儿稍大,即以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58、柏子仁散

处方柏子仁3分,羌活半两,当归3分(锉碎,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赤箭3分,桂心半两,芎䓖3分,白附子半两(炮裂),牛膝3分(去苗),桑寄生3分,藿香3分,仙灵脾3分,麝香1分(研入)。

制法上为细散,研入麝香令匀。

功能主治妇人风虚劳冷,气血不调,手脚挛急,头目旋眩,肢节烦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59、独活散

处方独活(去芦头)1两半,玄参1两,生犀角屑2两,升麻3两,恶实根(锉)半两,豉2合,生干地黄(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历节风。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空腹煎米饮调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60、赤茯苓散

处方赤茯苓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3分(去芦头),丁香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黄耆3分(锉),白术3分,五味子半两,枳实半两(麸炒微黄),甘草1分(炙微赤,锉)诃黎勒皮3分,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胸膈气满,呕逆,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