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杏仁的处方(六)

浏览

杏仁(别名杏核仁、杏子、木落子、苦杏仁、杏梅仁、杏、甜梅。),苦;温;有毒,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主外感咳嗽;喘满;伤燥咳嗽;寒气奔豚;惊痫;胸痹;食滞脘痛;血崩;耳聋;疳肿胀;湿热淋证;疥疮;喉痹;肠燥便秘,小编整理出含有杏仁的处方共251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01~360共60个。

处方1、葶苈散

处方葶苈子、白术、茯苓、桑白皮、杏仁、泽泻。

功能主治补脾泻肺,利大肠。主妊娠遍身洪肿。

摘录《一见知医》卷一

处方2、蟾酥丹

处方蟾酥1分,珍珠末1分,甘遂1分(慢火煨黄),牡蛎粉1分,犀角末1分,巴豆7个(去皮心,出油尽),杏仁1分(麸炒,去皮尖,细研),麝香1分(研)。

制法上研,细糯米饭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食痫毒盛,汤药不下。

用法用量乳食前服3丸,煎荆芥汤放温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五

处方3、马兜铃汤

处方马兜铃1分,杏仁1分(去皮尖双仁,炒黄),柴胡1分(去苗),贝母1分(炒,去心),桔梗1分(锉,炒),紫菀1分(去苗土),麻黄1分(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麦门冬1分(去心,焙),大腹皮1分,大黄3铢,羌活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热病发咳,坐卧喘急不安,其脉右手寸关洪大浮数。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煮1-2沸,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4、斑蝥夺命丹

处方斑蝥7个(去头足),杏仁49粒,大黄5钱,白芷3分,甘草3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疯狗咬伤。

用法用量先用葱白汤洗净疮口,再用蜜和药敷之。

摘录《慈幼新书》卷十一

处方5、蛤蚧丸

处方蛤蚧1对(雌雄头尾全者,酥炙),人参半两,半夏(汤洗7遍,切,焙)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蜜拌炒黄,研)1两,栝楼(大者)2枚(去皮子,取肉蒸熟,研),阿胶(炙燥)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干枣(煮熟,去皮核,研)2两。

制法上药除研者外,为细末,合研匀,入生蜜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临卧以糯米饮或熟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6、感冒清热冲剂

处方荆芥穗200g,薄荷60g,防风100g,柴胡100g,紫苏叶60g,葛根100g,桔梗60g,苦杏仁80g,白芷60g,苦地丁200g,芦根160g。

制法上取荆芥穗、薄荷、紫苏叶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8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次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38(50~6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3份,糊精1份及适量的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荆芥穗等挥发油混匀即得,每袋12g。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法用量每次1g,开水冲服,1日2次。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处方7、痢疾万应丸

处方茅苍术(米泔水浸,陈土炒焦)3两,杏仁霜(去油净)2两,生大黄(炒)1两,炒大黄1两,羌活(炒)2两,川乌(去皮,面包煨透)1两5钱,生甘草(炒)1两5钱,一方有乌药,无川乌。

制法共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4分,赤痢用灯心3尺煎汤送下;白痢用生姜3片煎汤送下;赤白痢、噤口痢用灯心生姜同煎汤送下;水泻用米汤送下。服丸后,含好乌梅。

摘录《经验各种秘方辑要》

处方8、马兜铃散

处方马兜铃1两,人参1两(去芦头),贝母1两(煨微黄),甘草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麻黄1两(去根节),五味子1两,威灵仙1两,桑根白皮1两(锉),款冬花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皂荚1两(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气,喘急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淡浆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9、蛤蚧散

别名人参蛤蚧散

处方蛤蚧1对(新好者,用汤洗10遍,慢火内炙令香,研细末),人参2两,茯苓2两,知母2两,贝母(去心,煨过,汤洗)2两,桑白皮2两,甘草5两(炙),大杏仁6两(汤洗,去皮尖,烂煮令香,取出,研)。

制法上为细末,入杏仁拌匀研细。

功能主治肺痿咳嗽,即肺壅嗽。三二十年间肺气上喘咳嗽,咯唾脓血,满面生疮,遍身黄肿。

用法用量人参蛤蚧散(《御药院方》卷五)。

注意忌油腻、生冷、毒物。

摘录《博济》卷二

处方10、槟榔丸

处方槟榔(煨)半两,防己3分,赤芍药3分,羚羊角(镑)3分,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薏苡仁(炒)1两1分,独活(去芦头)3分,芎䓖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1两,酸枣仁(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柏子仁(生用)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分,熟干地黄(焙干,冷捣)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中风。口面偏斜,言语謇涩,心烦气浊,手臂腰脚不随。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处方11、解暑湿济急丸

处方香薷8分,苡仁3两,杏仁2两,郁金1两5钱,扁豆1两,银花1两5钱,滑石2两,苍术1两,藿香1两,泽泻1两,草朴1两5钱,僵虫1两5钱,枳壳1两,薄荷8钱,连翘1两。

制法晒干为末,水泛丸。

功能主治夏月受暑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送下,小儿服1钱。

摘录《内外验方秘传》卷下

处方12、麻黄甘草汤

处方麻黄1分,杏仁1分,桑白皮1分,甘草1分。

功能主治定烦喘。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升,煮取4合,放温分减服。若脉数有热,以竹沥代水一半煎之。嗽或喉痛,加射干1分。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四

处方13、救生丹

处方虢丹1钱,马牙消1钱,信石1钱(细刷1处,夜露7宿),半夏半两,甜葶苈半两(隔纸炒香),桑白皮半两,杏仁(去皮尖,另研)半两,鸡内金10个。

制法上为细末,同前3味拌匀,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齁(鼻合)喘嗽,及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7丸,临睡茶清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九引《王氏集验方》

处方14、麻黄白术汤

别名麻黄白术散

处方青皮(去腐)1分,酒黄连1分,酒黄柏2分,橘红2分,甘草(炙,末)2分,升麻2分,黄耆3分,人参3分,桂枝3分,白术3分,厚朴3分,柴胡3分,苍术3分,猪苓3分,吴茱萸4分,白茯苓4分,泽泻4分,白豆蔻5分,炒曲5分,麻黄(不去节)5钱,杏仁4个。

功能主治大便不通,五日一遍,小便黄赤,浑身肿,面上及腹尤甚,色黄,麻木,身重如山,沉困无力,四肢痿软,不能举动,喘促唾清水,吐哕,痰唾白沫如胶,时躁热发欲去衣,须臾而过则振寒,项额有时如冰,额寒尤甚,头旋眼黑,目中溜火,冷泪,鼻不闻香臭,少腹急痛,当脐有时动气,按之坚硬而痛。

用法用量麻黄白术散(《东垣试效方》卷七)。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三阳三阴通治之剂也。桂枝、麻黄解表祛风;升麻、柴胡升阳散火;黄连、黄柏燥湿清热,而黄柏又能补肾滋阴;蔻、朴、青、陈利气散满,而青、紫又能平肝,蔻、朴又能温胃;杏仁利肺下气;神曲化滞调中;吴茱萸暖肾温肝;参、芪、甘草、苍白二术补脾益气;二苓、泽泻通利小便,使湿去而热亦行。方内未曾有通大便之药,盖清阳升则浊阴自降矣。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15、麻黄生姜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五倍子2两,甘草(炙)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80枚,淡竹叶(切)1升,石膏(研)6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

功能主治肺气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6钱匕,以水2盏,煎取1盏,去滓温服,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16、大黑膏

处方乌头半两,芎䓖半两,雄黄半两,胡粉半两,木防己半两,升麻半两,黄连半两,雌黄半两,藜芦半两,矾石半两,杏仁(去皮尖)40枚,巴豆40枚,黄柏1分,松脂如鸡子大,乱发如鸡子大。

制法上为末,以猪脂2升合药煎乱发消尽,膏成。

功能主治疾风,遍体生疮,脓血溃坏。

用法用量用涂疮上,每日3敷,先以盐汤洗,然后涂之;若患人眉睫坠落不生者,服药后经100日外,即以铁浆洗其眉睫处所,1日3度洗之。生毛则速出1大彻,眉睫如本,与不患时同也。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一引《耆婆恶病论》

处方17、麻黄二桂枝一小青龙一汤

处方麻黄(去节)5钱,杏仁(润去皮,同白火石、乌豆煮之,从已至午,捣烂)27粒,桂枝(去皮)3钱,甘草(去头尾,酒润,炎黄色)3钱,芍药(去粗皮,蜜水蒸,晒3次)3钱,生姜(切)3钱,细辛(北地者,瓜水浸1宿,晒干)3钱7分,半夏小半合(用酽醋搅白芥子末,投半夏,洗令涎尽,再以水漂),五味子(取北地肥大者,以铜刀分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已至申,更以浆水浸1宿,焙干)49粒,干姜3钱。

功能主治寒疟。

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先煮麻黄数沸,去沫,纳诸药,煮取1升,去滓,分2次温服。未发1服,温服取微似汗,得汗停后服。

摘录《痎疟论疏》

处方18、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干)8两,桂(去粗皮)2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芎䓖2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黄芩(去黑心)1两,当归(切,焙)1两半,石膏(碎)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癔。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2盏,煎至1盏,入竹沥半合,再煎3-5沸,去滓温服,日3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19、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节)1两1分,钩藤(锉)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分,赤芍药3分,当归(锉,炒)3分,桂(去粗皮)3分,秦艽(去苗土)3分,大黄(蒸3度,晒干,锉)1两,石膏(捶碎)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6-7岁,发痫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去滓,取6分,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处方20、川芎膏

处方川芎、细辛、藁本、川白芷、麻黄、甘草、杏仁、龙脑、麝香(少许)、羌活。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婴孩鼻塞。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川芎丸”。

摘录《冯氏锦囊·杂证》卷三

处方21、麻黄汤

处方麻黄、甘草、杏仁、五味子、茯苓各等分,橘红倍之。

功能主治肺感寒邪,咳嗽喘急。

注意有汗者及虚劳咳嗽忌服。

摘录《易简方》

处方22、碧霞丹

处方炉甘石(制)2两,黄丹(炒)2两,铜绿8钱,海螵蛸5钱,归尾1钱,没药1钱,血竭1钱,白丁香1钱,硼砂1钱,牙硝1钱,乳香1钱,青盐1钱,轻粉1钱,雄黄1钱,元明粉1钱,胆矾1钱,明矾1钱,朱砂1钱,熊胆1分,冰片3分,麝1分,黄连1两,川芎3钱,当归3钱,赤芍3钱,生地3钱,柴胡3钱,龙胆草3钱,蕤仁3钱,杏仁3钱,蝉蜕3钱,菊花3钱,黄柏3钱,五倍3钱,羌活3钱,防风3钱,木贼草3钱。

制法麝前21味共研细末;后下16味熬膏,槐、柳、桑枝各5钱搅,令条尽为度,去滓入蜜,和前药为丸,蜜不足加阿胶5钱,煎汤和药。

功能主治目内外障。

用法用量临用热水化洗。

摘录《理瀹》

处方23、崩露丸

处方香附(醋制)6钱,野党参(去芦)6钱,焦枳壳4钱,陈皮6钱,当归6钱,棕板炭8钱,生地8钱,莲房炭6钱,生白芍6钱,贯众炭6钱,茜草4钱,丹皮炭6钱,血余炭4钱,甘草3钱,焦栀子4钱,杏仁皮炭5钱,焦广木香3钱。

制法上为细末,凉开水泛为小丸,2钱重装袋。

功能主治和肝化郁,引血归经。主气郁不舒,肝胃不和,血崩血漏,淋漓不断,过期不止。

用法用量每次服1袋,白开水送下。

注意忌烦恼气怒。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24、登仙膏

处方麻油1斤4两,甘草2两,芝麻4两,天门冬(酒浸,去心)3钱,麦门冬(酒浸,去心)3钱,远志(酒浸,去心)3钱,生地(酒洗)3钱,熟地(酒蒸)3钱,牛膝(去芦,酒浸)3钱,蛇床子(酒洗)3钱,虎骨(酥炙)3钱,菟丝子(酒浸)3钱,鹿茸(酥炙)3钱,肉苁蓉(酒洗,去甲膜)3钱,川续断3钱,紫稍花3钱,木鳖子(去壳)3钱,杏仁(去皮尖)3钱,谷精草3钱,官桂(去皮)3钱,松香8两,倭硫黄(末)2钱,雄黄(末)2钱,龙骨(末)2钱,赤石脂(末)2钱,乳香(末)3钱,没药(末)3钱,木香(末)3钱,母丁香(末)3钱,蟾酥2钱,麝香2钱,阳起石2钱,黄占1两。

制法麻油熬,下诸药:第一下芝麻;第二下甘草;第三下天门冬、麦冬、远志、生地、熟地、牛膝、蛇床子、虎骨、菟丝子、鹿茸、肉苁蓉、川续断、紫稍花、木鳖子、杏仁、谷精草、官桂;第四下松香,槐柳枝不住手搅,滴水不散;第五下倭硫黄、雄黄、龙骨、赤石脂(再上火熬一时);第六下乳香、没药、木香、母丁香(再熬,提锅离火放温);第七下蟾酥、麝香、阳起石(滴水不散);第八下黄占。用瓷罐盛之,以蜡封口,入井中浸3日,去火毒,用红绢摊。

功能主治存精不漏,固体壮阳,强形健力。主腰痛、下元虚损,五劳七伤,半身不遂,膀胱疝气,下焦冷气,小肠偏坠;二三十年脚腿疼麻,阳事不举,妇人白带、血淋、阴痛,血崩。

用法用量贴脐上。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四

处方25、痢疾丸

处方漂茅术6两(炒),熟西庄2两,生西庄2两,酒芩4两,川厚朴2两(姜汁炒),苦杏仁3两(去皮尖),川乌2两(姜汁炒),羌活2两,枳壳2两,生甘草1两,炙甘草1两。

制法上为末,水酒为丸。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2-3钱,小儿酌与。

摘录《寿世新编》卷上

处方26、橘皮丸

处方海藻3分,白前3分,黄橘皮3分,杏仁5分,茯苓5分,芍药5分,桂5分,人参1两,白术1两,吴茱萸1两,葶苈1两,昆布5合,枣肉5合,桑白皮5合,苏子5合。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虚支满,膀胱虚冷,气上冲肺,气息奔冷,咽喉气闷。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白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七

处方27、救胃煎

处方生地3钱,白芍3钱,黄连3钱,玉竹3钱,炒枳壳8分,杏仁3钱,桔梗2钱,石膏4钱,麦冬3钱,花粉3钱,生甘草1钱,黄芩3钱,厚朴1钱。

功能主治噤口痢。

用法用量加水3茶碗,煎取1碗半,温服。

摘录《秋疟指南》卷二

处方28、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3分,青竹茹1两,黄芩3分,栀子仁3分,紫苏茎叶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玄参3分,木通3分,赤茯苓3分,川朴消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大肠实热,心神烦躁,口内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入生地黄汁1合,更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29、干姜丸

处方干姜1两,芎䓖1两,茯苓1两,消石1两,杏仁1两,水蛭1两,虻虫1两,桃仁1两,蛴螬1两,(庶虫)虫1两,柴胡2两,芍药2两,人参2两,大黄2两,蜀椒2两,当归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寒热羸瘦,酸消怠情,胸中支满,肩背脊重痛,腹里坚满积聚;或痛不可忍,引腰小腹痛,四肢烦疼,手足厥逆,寒至肘膝;或烦满,手足虚热,意欲投水中,百节尽痛,心下常苦悬痛,时寒时热,恶心,涎唾喜出,每爱咸酸甜苦之物,身体或如鸡皮,月经不通,大小便苦难,食不生肌。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饮送下。不知,加至10丸。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干姜丸虽本《玉函》抵当丸,兼《金匮》下瘀血汤、大黄(庶虫)虫丸等法,而药味兼护,且用蜜丸,而所服甚少,药虽峻猛而用法最缓。虻、蛭、(庶虫)、螬攻血之专剂,济以消、黄、椒、姜,和以芎、归、芍药,佐以桃、杏、柴、苓,使虻、蛭等味,得寒热互击之威;助以人参壮诸药力,续续循搜,为破干血之良法。盖入伏之瘀,在人身中与元气混成一片,虽急攻之不能速去。故宜峻药缓攻,法克有济。所以治干血之方用凡居多,间用酒煎以行经络。汤则藉为前导,继之以丸可也。

摘录《千金》卷四

处方30、解表散

处方麻黄(不去根节)1两,杏仁(汤泡,去皮尖)1两,赤茯苓(去皮)1两,川芎2两,防风(去芦)2两,枳壳(水浸润,锉片,麦麸炒微黄)2两,甘草(半生半炙)7钱半。

功能主治伤风感冷,咳嗽痰喘,呕吐泻痢,惊悸有热,证在表里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葱1根,煎7分,不拘时候温服。有热,入薄荷同煎。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31、救苦膏

处方川牛膝5钱,白芷5钱,黄丹5钱,乳香5钱,当归1两,没药1两,白蔹2两,贝母2两,茯苓2两,槐角2两,川乌2两,杏仁(去皮尖)2两。

制法上为细末,加沥青80两,松香3两,同入木匣内,用香油4两,随模搏杵一气千余下,方成膏。

功能主治一切风湿疼痛,无名肿毒,死胎不下。

用法用量外贴。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五

处方32、集雪膏

处方生地1两,玄参1两,丹皮1两,杏仁1两,桔梗1两,贝母1两,百部1两,知母1两,橘红1两,薄荷1两,麦冬1两,鳖甲(醋炒)1两,桑白皮1两,石菖蒲1两。

制法上药水熬3次,去滓,再熬至3碗,入炼蜜慢火熬成膏,埋地出火毒收贮。

功能主治疹后火邪克金,咽喉肿痛,痰涎咳嗽,口渴发热,欲成疹怯者。

用法用量每服数匙,津液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处方33、大腹皮散

处方大腹皮3分(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百合半两,紫苑3分(去苗土),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赤茯苓1两,桔梗3分(去芦头),桑根白皮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咳嗽上气,肺胀喘急,胸中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34、槟苏散

处方槟榔1钱,紫苏叶1钱,桑白皮1钱,赤茯苓(去皮)1钱,木通(去皮)1钱,炙甘草7分半,紫菀7分半,前胡(去芦)7分半,百合7分半,杏仁(去皮尖)7分半。

功能主治脚气湿热肿痛冲心,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2钟煎,不拘时候温服。痛,加木香;肿,加大腹皮;发热,加大黄、黄芩。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五

处方35、椒附汤

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1两,桂(去粗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麻黄(去节,煎去沫,焙)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石膏(碎)1两,人参1两半,芍药1两半,当归(切,焙)2两,芎䓖2两,干姜(炮)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手足偏枯,筋脉驰缓,疼痛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生姜3片,枣1枚(擘),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36、解肌散

处方麻黄2分(去根节),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芍药半两,贝母半两(煨微黄),石膏1两(细研),柴胡半两(去苗),葛根半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时气壮热,头疼咳嗽,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37、露宿汤

别名宿露汤、露风汤

处方杏仁7粒(去皮尖),若木疮1掌大,乌梅2个,草果1个,酸石榴皮半个,青皮2个,甘草2寸。

制法上锉散,作1剂。

功能主治风痢,纯下清血。

用法用量宿露汤(《续易简方》卷四)、露风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方中若木疮,《续易简方》作“苦木疮”;《普济方》作“椿根皮”;《杂病源流犀烛》作“樗根皮”。

摘录《三因》卷十二

处方38、大腹皮散

处方大腹皮(锉)半两,赤茯苓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桔梗(去芦头)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半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半两,诃黎勒皮半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气喘急,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39、菖蒲汤

处方菖蒲(米泔浸1宿,切)4两,木通(锉)3两,瞿麦2两(用穗),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两,白术(锉碎,炒)3两,独活(去芦头)4两,山芋3两,甘草(炙,锉)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桂(去粗皮)3两,茯神(去木)2两,人参3两,石膏2两,前胡(去芦头)3两,磁石(火烧醋淬7遍)2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风聋。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半,加竹叶7片,生姜1枣大(切),葱白1寸,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处方40、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防风1两(去芦头),桑耳3分(微炒),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连1分(去须),木通3分(锉),黄耆3分(锉),槟榔3分,茯神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耳中蝉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处方41、葶苈丸

处方葶苈子(纸上微炒)半两,芸苔子(拣净)1两,马兜铃(锉)1两,紫菀(去苗土)1两,人参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0枚,皂荚(酥炙,去黑皮及子)半两,白前1两,甘草(炙,锉)1两,防己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乳石上气,呀嗽不得卧,卧即气绝。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处方42、大蓟散

别名大蓟饮子

处方大蓟根(洗)1两,犀角(镑)1两,升麻1两,桑白皮(炙)1两,蒲黄(炒)1两,杏仁(去皮尖)1两,桔梗(去芦)1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饮啖辛热,热邪伤肺,呕吐出血1合或半升许,名曰肺疽。

用法用量大蓟饮子(《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引《丹溪心法》。

摘录《济生》卷二

处方43、寒凉降火汤

处方生地、黄芩、黄连、山栀、石膏、花粉、杏仁、苏子、生甘草。

功能主治寒凉降火清润。主疹因热火抑而不通,口唇破裂,二便不通,昏沉壮热,或身体胀痛,多发喘促,(鼻勾)(鼻合)痰鸣。

摘录《原瘄要论》

处方44、麻黄汤

处方竹叶(切)8合,贝母8分,柴胡7分,升麻7分,枳实(麸炒)3分,紫菀3分,栀子仁6分,杏仁(去皮尖)6分,甘草(炙)2分,麻黄(去节)2分,大黄10分。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咳嗽喘息。

用法用量以水4升,煮1升3合,期岁儿分为4服,4岁儿分为2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婴孺》

处方45、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镑)2两,菊花3两,防风1两(去叉),羌活1两(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藁本1两(去苗土),玄参1两,黄芩1两(去黑心),杏仁1两(去皮尖双仁,炒令黄),菖蒲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热毒风上攻,头旋目运,耳内虚鸣,或身体瘾疹麻痹。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处方46、鹤顶红

处方杏仁5分,轻粉5分,银朱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杨梅疮及鸡冠痔。

用法用量鹅胆汁调点。痔干,以唾津润湿,干掺,痔潮,干搽。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四

处方47、鹤顶丹

处方乳香5钱,没药5钱,杏仁14个(去皮尖),巴豆25粒(去油),黄蜡1两,黄丹(飞)1两。

制法上为末,用黄蜡溶化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每服7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不拘时候。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处方48、葛根汤

处方葛根(锉)1两,防风(去叉)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独活(去芦头)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40枚,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口面喎[音 wāi]僻。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处方49、黄耆饮

处方黄耆1两(锉,焙),赤茯苓1两(去黑皮),羌活1两(去芦头),白僵蚕1两(炒),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当归1两(切,焙),桂1两(去粗皮),五味子1两,生干地黄1两(焙),甘草1两(炙,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瓤,焙),玄参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人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热毒风。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煎取8分;去滓,空心顿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处方50、救苦膏

处方川乌3钱(生用,勿火),香白芷2钱,川牛膝5钱(焙),当归1两(焙),黄丹半两(飞过),贝母2钱,磈润(即桃脂)1钱,白蔹2钱,白及2钱(焙),没药7钱,乳香5钱(茗叶1片,将药放在叶上,用慢火慢焙干),杏仁3两(用热汤泡去皮尖),沥青半两,香油半盏,白胶香3两(入铁器,于火上熬数沸,放入冷水中)。

制法上没药、沥青、杏仁、乳香先捣,后用白胶香磈润和捣之,以上药俱要研为细末,和匀,用香油不时浇润,捣取出,揉和之。

功能主治顺气发风,活血脉,壮筋骨。主男子、妇人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口眼喎[音 wāi]斜,痈疽发背,疔肿恶疮,巳末成脓,疼痛不止,打扑损伤;蛇虎犬咬,刀斧、汤烫伤,杖疮;及风寒湿痛,咳嗽喘急,痰涎壅盛,心脾疼痛,赤白痢疾,脏寒泄泻,眼目赤障,耳鸣头痛;牙痛,瘰疬,鹤膝,及妇人生产死胎,胞衣不下等。

用法用量远近咳嗽,吐唾痰涎,背心穴贴;喘急痰盛,肺俞穴贴;前后心脾疼痛,随疼处贴;胸膈痞闷,少思饮食,胸骨上贴;赤白痢疾,脏寒泄泻,腰眼脐下贴;眼目赤障,疼痛作楚,太阳穴贴;耳鸣、头目昏眩,项窝穴贴;牙齿疼痛,膏药亭穴贴;男子久虚,肾气衰弱,腰膝筋骨疼痛,腰眼穴贴;闪肭骨折,手搦腕骨还旧,以膏药量伤处尺寸贴,软帛绵好竹片包裹扎定,3次收换,须候7日,如是伤重,12日可效;妇人气虚血弱,腰脐腹胯疼痛,于脐下腰眼贴之;奶痈吹奶,于患处贴之;小儿一切痈疮失气痛,随患处贴;瘰疬漏疮,两膝肿痛,髀膝枯瘁,皮肤拘挛,蜷卧不得屈伸,此证名曰鹤膝,以药烘贴;生产死胎,胞衣不下者,用川芎汤下7粒;余病随疼处、患处、伤处贴。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四引《经验秘方》

处方51、大腹皮散

处方大腹皮1两(锉),麻黄1两半(去根节),紫苏茎叶1两半,陈橘皮1两半(汤浸去白瓤,焙),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茯苓1两,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上气,坐卧不得,咽喉不利,胸中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52、麻桂各半汤

处方麻黄7-8分,桂枝1钱,白芍1钱,甘草1钱,杏仁21粒(去皮尖)。

功能主治寒邪在表,发热恶寒,气喘,以及一切感冒。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会约》卷四

处方53、柴胡煎

处方柴胡(去苗)3分,升麻3分,栀子仁3分,芍药3分,钓藤1分,凝水石(研)1两,黄芩(去黑心)1两,知母(切,焙)1两,生葛汁1合,甘草(炙)1分,蜜2合,淡竹叶(细锉)3握,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别研)半两。

制法上10味为粗末。以水3升,入银石铫内,文武火煎至1升,绵滤去滓,再入锅内,下蜜并葛汁、杏仁等,煎如饧,以瓷器盛。

功能主治小儿频惊,壮热欲作痫。

用法用量百日儿每服如绿豆大,1岁儿如杏仁大,温浆水化破服,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处方54、麻桂各半汤

处方桂枝6g,麻黄3g,赤芍9g,杏仁6g,生甘草4g,大枣6g。

功能主治皮肤瘙痒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55、麻黄加葛根汤

处方杏仁25个(去皮尖),麻黄1两,桂枝1两,葛根1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太阳表病,风湿相搏,荣卫俱病,一身尽疼,表气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5钱或1两,以水3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上

处方56、解表散

处方荆芥半两,杏仁(去皮尖,或炒黄色,别研)半两,京芎2钱,麻黄(去节)半两,防风半两,甘草(炙)半两,赤茯苓半两或3钱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慢惊。

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葱白3寸,生姜3片,水1盏,煎3、5沸,连进2服。汗出避风。如常服,每服半钱,葱汤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九引《石壁经》

处方57、槟榔丸

处方槟榔(煨)1两,牵牛子(炒)1两,赤小豆(炒)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炒)1两,桑根白皮(锉)1两,肉豆蔻(去壳)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涌水。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温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处方58、茯神汤

处方茯神(去木)3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3两,龙齿6两,凝水石(碎)1斤,升麻2两,石膏(碎)20两,沙参2两,白鲜皮2两,生麦门冬(去心)4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风狂失神,少卧不饥,笑乐无节,弃衣登高。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次。如病甚,煎成人竹沥半合,再煎至1盏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处方59、飞腾神骏膏

处方麻黄2斤(去节,取1斤,净),杏仁4两(热水泡,去皮尖,用砂钵捣烂,又入水同捣,澄去浊滓,用清汁),防风4两(去芦),地骨皮4两(去骨,净),甘草4两,木鳖子14个(去壳),头发1把(温水洗净),灯草1大把,黑铅1块。

制法上熬膏法,不用柴烧,用白炭50斤,用大铁锅1口,将前药入锅内,注清水2-3桶,煮至5-6分,看药水浓时,药滓滤起,药水另放缸注;又将前滓入锅内,再入水1-2桶,又熬至5-6分,药汁又注前汁内,如前法3次去滓;将前2次汁,并作1锅,煎至干,其味香甜,瓷罐收贮,5年不坏。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瘰疬、鼠疬、气疬,疮毒初起至溃破时。

用法用量遇病每服3钱,好热酒调膏,临卧服,厚被盖,出大汗为度。徐徐去被,不可被风吹,次早用猪蹄煨,以汗后恐致虚人,以此补之,以复元气,好酒调服,随人酒量,以醉为度,汗出立愈。

摘录《寿世保元》卷九

处方60、駃豉丸

别名续命丸

处方黄芩5两,大黄5两,栀子仁16枚,黄连5两(去毛),豉1升(熬),甘遂3两(泰山者),麻黄5两(去节),芒消2两,巴豆100枚,(去皮及心,熬研)(1方有杏仁70枚)。

制法上为粗末,白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留饮,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吐下为度。若不吐利,加2丸。

注意忌猪肉、冷水、芦笋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伊尹三黄以荡涤中外热毒,香豉麻杏开金正沸,巴豆、消、黄拔火散焚。

摘录《外台》卷二引《深师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