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杏仁的处方(五)

浏览

杏仁(别名杏核仁、杏子、木落子、苦杏仁、杏梅仁、杏、甜梅。),苦;温;有毒,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主外感咳嗽;喘满;伤燥咳嗽;寒气奔豚;惊痫;胸痹;食滞脘痛;血崩;耳聋;疳肿胀;湿热淋证;疥疮;喉痹;肠燥便秘,小编整理出含有杏仁的处方共251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41~300共60个。

处方1、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6分,桂心4分,紫菀6分,杏仁4分(去皮尖双仁,熬),附子2两(炮),黎芦4分,干姜6分,甘草7分(炙),细辛6分,防风8分,芫花6分(熬),蜀椒8分(汗),野葛4分(去心)。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十年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丸,稍加,每日3次。

注意忌食生葱、辛、咸、醋、猪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菜、狸肉等。

摘录《外台》卷九引《深师方》

处方2、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炒)半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桔梗(炒)1分,防风(去叉)1分,芎䓖1分,紫菀(去苗土)1分,羌活(去芦头)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1分,甘草(炙)1分,细辛(去苗叶)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气感寒,先觉发嚏,次加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2片,同煎取7分,去滓,稍热徐徐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3、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茜根3分,白芍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柏叶3分,白茯苓3分,当归半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鹿角胶1分(捣碎,炒令黄燥),羚羊角屑半两,子芩半两,贝母半两(煨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唾脓血,四肢瘦弱。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散”。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4、黄连汤

处方干姜(净洗)、黄连半两,杏仁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暴赤眼。

用法用量绵包之,沸汤泡,闭目乘热洗之。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四引《选奇方》

处方5、搽鼻去红方

处方白矾1钱,杏仁49个,水银1钱,轻粉7分,白杨7个,大枫子49个,京墨1钱,五味子49个,核桃7个。

制法上共为末。

功能主治肺风鼻红。

用法用量鸡子清调搽患处。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处方6、黄连丸

处方黄连半两(净,猪胆汁浸1夜,晒干),瓜蒌根2钱,乌梅肉(焙干)2钱,杏仁(浸,去皮,焙)2钱,石莲肉2钱。

制法上为末,牛胆汁浸糕为糊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劳。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煎乌梅姜蜜汤送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三

处方7、葶苈丸

处方葶苈(隔纸炒)1两1分,大黄(锉,炒)1两半,芒消(研细)1两半,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1两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肠胃受热,瘕聚沉伏,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水1盏,煎取6分,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处方8、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1两半,延胡索1两半,百合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款冬花(炒)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代赭1两,黄连(去须)1两,桂(去粗皮)1两,地榆1两,贝母(去心,煨)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旋覆花(炒)3分,杏仁15枚(去皮尖双仁,炒令黄)。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咳嗽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9、麻黄葛根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葛根(锉)1两,知母(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发癍,状如锦纹,呕逆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10、桂枝二麻黄一汤

处方桂枝1两17铢(去皮),芍药1两6铢,麻黄16铢(去节),生姜1两6铢(切),杏仁16个(去皮尖),甘草1两2铢(炙),大枣5枚(擘)。

功能主治解散营卫之邪。小发营卫之汗。主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形似疟,1日再发者。

用法用量以水5升,先煮麻黄1-2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升,去滓,温服1升,1日2次。本云:桂枝汤2分,麻黄汤1分,合为2升,分再服,今合为1方。将息如前法。

各家论述①《伤寒附翼》:邪气稽留于皮毛肌肉之间,固非桂枝汤之可解;已经汗过,又不宜麻黄杨之峻攻。故取桂枝汤3分之2,麻黄汤3分之1,合而服之,再解其肌,微开其表,审发汗于不发之中,此又用桂枝后更用麻黄法也。后人合为一方者,是大背仲景比较二分之轻重偶中出奇之妙理矣。②《古方选注》:桂枝铢两多,麻黄铢数少,即啜粥助汗之变化。桂枝汤减用4分之2,麻黄汤减用4分之1,则固表护阴为主,而以发汗为复,假麻黄开发血脉精气,助桂枝汤于卫分作微汗耳。第16铢麻黄,不能胜1两17铢桂枝、1两6铢白芍,则发汗之力太微,故又先煮麻黄为之向导,而以桂、芍袭其后也。

临床应用①太阳中风《吴鞠通医案》:唐,59岁。头痛恶寒,脉紧,言謇,肢冷,舌色淡。太阳中风,虽系季春天气,不得看作春温,早间阴晦雨气甚寒,以桂枝二麻黄一法:桂枝6钱,杏仁5钱,生姜6片,麻黄(去节)3钱,炙甘草3钱,大枣(去核)2枚。煮3杯,先服1杯,得微汗,止后服;不汗再服;再不汗,促投其间。②寒热往来《经方实验录》:王右,寒热往来,1日两度发,仲景所谓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之证也。前医用小柴胡,原自不谬,但差一间耳。川桂枝5钱,白芍4钱,生草3钱,生麻黄2钱,光杏仁5钱,生姜3片,红枣5枚。病者服此,盖被自卧,须臾发热,遍身漐漐汗出。其病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11、川升麻散

处方川升麻半两,络石1两,当归半两,射干半两,犀角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通半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咽喉闭塞不通,疼痛,饮食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五

处方12、葶苈丸

处方甜葶苈(隔纸炒)1两,栝楼仁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1两,汉防己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成水病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茯苓煎汤送下,1日3-4次。

摘录《外台》卷十一引《近效方》

处方13、喘气汤

处方川芎6分,杏仁8分,皂荚末5分,甘草3分,桔梗1钱,白芷1钱,麻黄灰(去根)1钱,桂枝7分,干葛7分,陈皮7分。

功能主治天井骨跌折。

用法用量水煎,临卧加青盐、竹沥服。

摘录《外科集腋》卷八

处方14、麻黄葛根汤

处方麻黄、葛根、升麻、柴胡、防风、荆芥、枳壳、杏仁、山楂、麦冬。

功能主治疹不出,喘急妄语,及浑身壮热,足冷,咳嗽呕吐,腹胀不食,鼻流清涕。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治疹全书》卷上

处方15、解肌汤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1分(炙微赤,锉),赤芍药半两,葛根1两半(锉),石膏1两半,桂心3分,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初患一日,体热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频服。衣盖,以汗出为效。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16、淮南王枕中丸

处方芎藭2两,附子2两(炮),桂心2两,甘草2两(炙),黄芩2两,芍药2两,干姜2两,蜀椒2两(汗),杏仁4两(去皮尖,熬),白术5两,当归2两,大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劳六极七伤,胃气不和,发于五脏,虚劳小便或难或数,令人多思,脾气不和,宿食热所为,流入百脉,食饮不进,沉滞着中膈,并来着一边,或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酒送服,每日3次,夜服3丸。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17、鹿角散

处方鹿角长1握,牛乳3升,芎䓖3两,细辛3两,天门冬3两,白芷3两,白附子3两,白术3两,白敛3两,杏仁2-7枚,酥3两。

功能主治令百岁老人面如少女光泽洁白。

用法用量本方改成膏剂,名“鹿角膏”(见《圣惠》)。

摘录《千金》卷六

处方18、硫矾丸

处方硫黄4两,明矾4两(2味同入罐中,用豆腐浆煮1日夜,去腐渣,再慢火熬至干燥,连罐埋地下3尺,3日后取出,成紫金色,下层有泥渣不用),茯苓3两,山药3两(2味同煮,晒干,露1宿),当归(酒洗,炒燥)4两,白蒺藜(酒浸1宿,炒燥)4两,乌药(略炒)3两,半夏(水浸1宿,入姜汁2两,明矾5钱,角刺1两同煮,用水煎干)3两,杏仁(去皮尖,焙)1两半,陈皮(去白)2两,小茴香(炒燥)1两。

制法共为细末,用胶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痧症,发则叫喊晕死。山岚瘴气。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清晨盐汤送下,临卧白汤送下。

摘录《痧书》卷二十五

处方19、薏苡仁十二味饮

别名薏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1升,葳蕤5两,生麦门冬2两(去心),石膏8两(碎,绵裹),杏仁6两(去尖皮、两仁,碎),乌梅40枚(擘),生姜8两,生犀角屑3两,地骨皮3两,人参2两,竹沥1升,白蜜2合。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诸风服生葛根三味汤、附子汤后,风热未退者。

用法用量薏苡仁汤(《圣济总录》卷五)。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许仁则方

处方20、聪耳地黄丸

处方六味地黄丸加远志1两,石菖蒲1两,牛膝1两,杏仁8钱。

制法上为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耳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以酒送下。

摘录《吴氏医方汇编》卷一

处方21、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3分,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3分(去芦头),白术3分,干姜2两(炮裂,锉),芎䓖3分,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3日以前,头项腰脊俱痛,发汗不出,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以衣覆取微汗,如人行5-7里未汗,即再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22、麻黄知母石膏汤

处方麻黄1两,桂枝2钱2字半,甘草3钱1字半,杏仁50个,知母半两,石膏1两。

功能主治伤寒,太阳无汗。

用法用量夏至后服。

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处方23、解毒牛黄丸

处方郁金1钱,牛黄1钱,杏仁14个,巴豆(去油)5分。

制法共为末,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痘后余毒,痰壅惊悸。

用法用量淮芍汤送下。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处方24、大腹皮散

处方大腹皮1两(锉),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桑根白皮1两(锉),桔梗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桂心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焦壅滞,上气,腹胀满。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大腹散”。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25、薄杏汤

处方薄荷1钱5分,荆芥2钱,广郁金2钱,杏仁3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前胡1钱5分,象贝2钱,桑叶2钱,炒竹茹3钱。

功能主治风热咳嗽,鼻塞声重,发热头痛,脉来浮数。

摘录《镐京直指》二集

处方26、蛤蚧保和丸

处方蛤蚧1对(酥炙),熟地黄2两,鳖甲1两5钱,麦门冬2两,川贝1两,五味子1两,杏仁1两,人中白(煅)1两,款冬花1两5钱,真阿胶1两,紫菀1两5钱,朱砂、橘红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传尸。

用法用量方中朱砂用量原缺。

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二

处方27、捶凿丸

处方甘遂1分,荛花1分,芫花1分,桂心1分,巴豆1分,杏仁1分,桔梗1分。

制法上药先将荛花、芫花熬令香,巴豆、杏仁去皮,熬令变色已,各为细末,以白蜜捣合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消谷。主腹中积聚。

用法用量每服1丸,1日3行。长将服之,伤寒增服,膈上吐,膈下利。

注意忌猪肉、芦笋、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二引《范汪方》

处方28、解肌汤

处方麻黄半两(去根节),桑根白皮半两(锉),赤芍药1分,栀子仁1分,前胡1分(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桂心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一日,邪毒气在皮肤肌肉。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以厚衣盖出汗。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29、黑散

别名黑膏子

处方麻黄半两,大黄6铢,杏仁半两。

制法先捣麻黄、大黄为散,别研杏仁如脂,乃细细纳散,又捣令调和,纳密器中。

功能主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或非变蒸时而得时行者。小儿伤寒发热。

用法用量黑膏子(《普济方》卷三六一)。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于变蒸之中复挟时行邪气,非急为开提中外,何以保全万一?方中大黄荡涤内结,用麻黄开发表邪,杏仁疏利逆气。盖大黄原有安和五脏之功,麻黄兼有破除症坚之力,杏仁交通中外,乃麻黄汤之变方,守真通圣、双解从此悟出。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30、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石膏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芎䓖3分,汉防己3分,桂心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防风3分(去芦头),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麻黄1两(去根节)。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贼风。身体缓弱,手足不遂,言语謇涩,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31、羚羊角丸

处方钩藤8分,防葵8分,人参8分,羚羊角屑8分,茯苓8分,远志8分(去心),汉防己8分,麦门冬11分(去心),龙齿(研)11分,铁精6分,杏仁10分(去皮尖,别炒,研入)。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热惊痫,每发吐沫。

用法用量白饮送下30丸,渐加至50-60丸。常服大佳。

注意忌猪肉及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八

处方32、鳖甲散

处方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羚羊角屑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茯苓1两,白鲜皮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茵陈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6日,热势弥固,大便秘涩,心腹痞满,食饮不下,精神昏乱,恍惚狂言,其脉洪数。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33、黄连散

处方黄连、阿胶、神曲、杏仁、桃仁、海藻、黄柏、连翘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原有痔漏,又于肛门边,别生一块,皮厚肿痛作脓,就在痔孔流出。

用法用量以少许置掌中,时时舐之,津液咽下。如消3分之2,止后服。

摘录《杏苑》卷八

处方34、麻黄紫草汤

处方麻黄(去节)1分,人参1分,杏仁7枚(去皮尖)。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疮子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2盏,用紫草5寸,同煎至1盏,去滓,分为3-4服,每日2次。

注意服本方时,不可服其它药。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处方35、麻黄散

处方阿胶(蛤粉炒)半两,皂角(去皮,炙令黄色)半两,杏仁(去皮尖,炒)半两,甘草(炙)半两,麻黄(去节,称)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肺感寒邪,暴生咳嗽,涎痰上喘。

用法用量每服1钱,临卧白汤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36、麻黄二陈汤

处方麻黄5分,光杏仁3钱,姜半夏2钱,广橘红1钱,前胡1钱半,白前1钱半,茯苓3钱,炙草5分。

功能主治夹痰伤寒。感寒邪而生痰,毛窍外闭,肺气逆满,邪气无从发泄,咳喘痰多,证情较重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37、黄连汤

处方黄连(去须为末)1字,乳香(研)1字,灯心5茎,杏仁5枚(去皮尖双仁,细研),大枣2枚(擘,去核),龙胆(为末)1钱,腻粉半钱匕。

功能主治肝经积热上攻,眼目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用水2盏,同煎至半盏,临卧时洗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38、麻黄汤

处方麻黄、桂枝、川芎、杏仁、白芷、防风、羌活、升麻、甘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冬月正伤寒,足太阳膀胱经受邪,头疼发热恶寒,脊强,脉浮紧,无汗。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葱白3根,豆豉1撮,水煎,热服。以被盖出汗。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39、蓝青汤

处方干蓝青2两,凝水石(碎)1两半,石膏(研)1两半,山栀子仁1两半,柴胡(去苗)半两,犀角(镑)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甘草(炙,锉)半两,赤芍药半两,羚羊角(镑)半两,葛根(锉)半两,知母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丹毒,赤肿壮热,百治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次1钱匕,水半盏,煎至4分,下蜜半钱,竹沥少许,再煎至3分,去滓,空心、日晚分温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处方40、痢疾万应散

处方杏仁(去皮,炒)1两5钱,羌活4两,草乌(炙)1两,苍术(炒)6两,酒大黄1两。

制法共研细粉,过罗。

功能主治解肌散寒,祛湿化痢。主寒热凝结,红白痢疾,腹痛下坠,小水涩赤。

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开水送服,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41、麻黄十神汤

处方麻黄、桂枝、杏仁(去皮尖)、紫苏叶、白芷、甘草、陈皮、香附、葛根、川芍、升麻、赤芍。

功能主治伤风。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一

处方42、翠青锭子

别名善效锭子

处方铜青4钱,明矾(枯)1钱半,韶粉1钱半,乳香(另研)1钱半,青黛1钱半,白蔹1钱,轻粉1钱,麝香半钱,杏仁3-7粒(另研,去皮尖)。

制法上为细末,稠糊为锭子,或糯米饭和亦得。

功能主治追脓,长肌。主脑疽、发背、恶疮并溃烂。

用法用量看浅深纴之,直至疮平复,尤可用之。如有死肉,加白丁香1钱半。

摘录《玉机微义》卷十五

处方43、麻黄汤

处方麻黄4两,芎䓖1两,莽草1两,当归1两,杏仁30枚。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头风湿,面如针刺之状,身体浮肿,恶风汗出,短气,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去滓,分3次服,每日3次。

注意以糜粥将息佳。

摘录《外台》卷十九引《古今录验》

处方44、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黄耆1两(锉),石膏1两半,天门冬2分(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生用),甘草3分(锉,生用)。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头痛,咳嗽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45、大腹汤

处方大腹皮(锉)4枚,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拍碎)21枚。

功能主治脚气攻心烦满,及脚膝浮肿。

用法用量上药以童便1盏半,同煎8分,去滓,空心、食前分温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处方46、黄芩半夏汤

处方半夏、枳壳、黄芩(酒炒)、桔梗、紫苏、麻黄、杏仁、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寒包热哮喘,咳嗽。

用法用量上水2盏,加姜3片,枣1枚,煎8分,食远服。天寒,加桂枝。

摘录《医统》卷四十四引《医经大旨》

处方47、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3分(镑),石斛3分(去根),芎䓖3分,知母3分(焙),山茱萸3分,薏苡仁3分,白芷3分,曲棘针3分(生用),甘草3分(炙),芍药3分,紫苑3分(去土),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防风3分(去叉),牛膝3分(酒浸,切,焙),枳壳3分(去瓤,麸炒),蔓荆实3分(去皮),石南叶3分(酒醋微炒),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麻黄3分(去根节,煎掠去沫,焙),龙骨3分(去土),黄芩3分(去黑心),防己3分,白术3分,萆薢3分,干蔓菁花3分(炒),赤茯苓3分(去黑皮),葛根3分,羌活3分(去芦头),苍耳心3分(炒),车前子3分,桑白皮3分(锉),菊花3分(未开者),酸枣仁3分(炒),当归3分(切,焙),藁本3分(去苗土),秦艽3分(去苗土),细辛3分(去苗叶),丹参3分,乌蛇(酒浸,去皮骨,炙)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打击破疮,或洗头、挑齿、灸疮、狗咬等中风。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2钱匕,空心、午时、夜卧温酒调下。要丸,即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豆淋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48、黄芩麻黄汤

处方葛根半两,橘皮半两,杏仁半两(生),麻黄半两,知母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冬温未至发病,至春被积寒所折不得发,至夏得热,其春寒解,冬温毒始发于肌中,斑烂隐疹如锦纹,咳闷呕吐清水。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升,煮8合,去滓,温温分减服之。呕吐先定,便宜消息。不呕者,去橘皮。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四

处方49、菖蒲丸

别名磁石丸

处方磁石、菖蒲、通草、熏陆香、杏仁、蓖麻、松脂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以蜡及鹅脂和硬为丸,稍长。

功能主治耳聋。

用法用量磁石丸(《普济方》卷五十三)。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处方50、黑散子

别名神仙黑散子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川大黄1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

制法上同炒令黄黑,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身体壮热,变蒸时患伤寒时气。

用法用量神仙黑散子(《陈氏小儿病源方论》卷一)。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处方51、大橘皮丸

处方厚朴3两,橘皮3两,杏仁5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便秘。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三

处方52、鳢鱼汤

处方鳢鱼2斤(洗去鳞肠,令净),赤茯苓1两,泽漆1两,泽泻1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桑根白皮1两(锉),紫苏茎叶1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卒身面浮肿,小肠涩,大便难,上气喘息。

用法用量先以水5升,煮鱼取汁3升,去鱼纳药,煮取2升,去滓。每于食前温服1中盏。其鱼亦宜食之。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处方53、蝉壳汤

处方蝉壳、甘草、山楂、黏子、杏仁、荆芥、连翘、防风。

功能主治发热,疮毒将出未出。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十五

处方54、葶苈丸

处方葶苈子(隔纸略炒)、汉防己、牵牛子(略炒)、杏仁(去皮尖油)、莱菔子。

功能主治麻出气喘,将成龟胸。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鳌拜丬绿馈薄4蟊沅缁撸E!

摘录《麻科活人》卷五十

处方55、菖蒲丸

处方菖蒲6铢,乌头6铢,杏仁6铢,矾石6铢,细辛6铢,皂荚6铢,款冬花18铢,干姜18铢,桂心18铢,紫菀18铢,蜀椒5合,吴茱萸6合。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暴冷嗽及积风冷嗽兼气逆鸣。

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5丸,加至10丸,日3次。儿小以意减之,儿大以意加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本经》以菖蒲为风寒湿痹、咳逆上气要药,世人但知其有通心利窍、明耳目出声之功,咳逆绝不知用,是虑其温燥也。其辛、乌、姜、桂、椒、萸总取辛温散冷之用,其妙尤在稀涎散之皂荚、矾石助菖蒲开窍涤痰之力,杏仁、款冬、紫菀不过藉以引诸药入肺经耳。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56、调经回春膏

处方当归3两,生地1两,肉桂(去粗皮)1两,厚朴1两,全蝎1两,白芷1两,玄胡1两,防风1两,蓖麻子1两,杏仁1两,花粉1两,白芍1两,黄柏1两,玄参(去芦)1两,草乌1两,乌药1两,川芎1两,丹参1两,丝瓜络1两,细辛5钱,独活5钱,羌活5钱,枳实5钱,山甲6钱,桃仁6钱,三棱6钱,莪术6钱,红花6钱,牛膝6钱,黄连8钱,猪牙皂8钱,槟榔8钱,大黄1两4钱,川乌1两4钱,木香1两4钱,香附2两,益母草2两,熟地2两。上药酌于碎断,用香油320两炸枯,过滤去滓,炼至滴水成珠,春用黄丹138两,秋用黄丹136两,搅匀成膏,取出放入冷水中,出火毒后,加热熔化,兑细料粉:丁香7钱,干姜2钱,阿魏1钱,乳香2钱,没药2钱,血竭2钱,肉桂(去粗皮)4两,冰片6钱,麝香2钱。

制法上研为细粉,每16两膏油,兑药粉8钱,搅匀摊贴,大张6钱,小张4钱。

功能主治理气通经,化瘀止痛。主月经不调,血色不正,瘀血结块,胁胀腹痛。

用法用量贴脐上。

注意孕妇忌用。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57、款花膏

处方款花、茯苓、杏仁、桑白皮、五味、贝母、紫菀、乌梅各等分。

制法将乌梅蒸过,杵烂去仁,余药为末,与乌梅和匀,晒干,再共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痰嗽久不止。

用法用量姜汤磨服。

摘录《痘疹金镜录》卷上

处方58、马苋膏

处方鲜马齿苋3钱(若春冬无鲜马齿苋,用干者1钱,水泡再捣),生猪脂油3钱,杏仁7个(连皮,炙存性),轻粉2分,冰片1分,宫粉8分。

制法合1处,共捣如泥。

功能主治枕火丹,生在头项处及发内,此愈彼发,接续不断,愈起愈多,只流毒水,不溃浊脓者。

用法用量敷之。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六

处方59、麻黄五痫汤

处方麻黄(去节)2分,羌活2分,干葛2分,甘草(炙)2分,枳实2分(炙),杏仁20枚,升麻4分,黄芩4分,大黄4分,柴胡3分,芍药3分,钓藤皮1分,蛇蜕3寸(炙),蚱蝉2枚(炙,去羽),石膏6分(碎)。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百日及过百日儿发痫,连发不醒;及胎中带风,体冷面青后张。

用法用量以水2升并竹沥5合,煎取6合,每服1合。

摘录《外台》卷三十五引《古今录验》

处方60、橘皮丸

处方陈橘皮、桂心、杏仁(去皮尖,熬)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气嗽,不问多少时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饭后茶汤送下。

注意忌生葱。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鸡峰》卷十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