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小木通的处方

浏览

小木通(别名丝瓜花),味甘;淡;辛;性寒,舒筋活络;清热利尿。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水肿;热淋;小便不利;痈疡肿毒,本文介绍了含有小木通的处方8个。

处方1、连翘散

处方连翘、黄连、石膏、黄柏、牛蒡子、防风、荆芥穗、甘草、山栀仁、小木通、嫩滑石、当归、白芍药。

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牙疳。

用法用量加灯心,水煎服。

摘录《幼科指掌》卷四

处方2、除瘟化痰汤

处方粉葛根2钱,金银花2钱,枇杷叶1钱5分(去毛,蜜炙),竹叶1钱,大生地2钱(当用鲜者),冬桑叶2钱,小木通8分,川贝母2钱,生甘草8分,薄荷5分。

功能主治除瘟化痰。主白喉。

摘录《喉科心法》卷下

处方3、当归回逆汤

处方全当归15克,嫩桂枝10克,酒杭芍10克,北细辛3克,小木通10克,川牛膝12克,香独活10克,宣木瓜10克,生甘草3克,干地龙10克,全蝎5克,川蜈蚣3条,防己10克,川断15克。

功能主治散寒利湿,驱风通络。主风寒湿邪,阻闭经络。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曾绍裘方

处方4、清心散

处方赤茯苓(去皮)3克 酸枣仁3克 麦门冬(去心)3克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1.5克 黄连3克 胡麻仁3克 枳壳(去瓤)2.4克 小木通2.4克 小甘草0.6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情志不遂,心经热盛,舌青黑有刺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六

处方5、除瘟化毒汤

处方粉葛根6克 金银花6克 枇杷叶(去毛、蜜炙)4.5克 薄荷1.5克 生地6克 冬桑叶6克 小木通2.4克 竹叶3克 贝母(去心)6克 生甘草2.4克

功能主治清肺解毒。主白喉初起,症状轻而白膜未见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日一至二剂。

摘录《白喉治法抉微》

处方6、夺命神效膏

处方大黄1两,士鳖子1两,当归1两,川芎1两,赤芍1两,生地1两,麻黄1两,细辛1两,白芷1两,荆芥1两,防风1两,苍术1两,羌活1两,川乌1两,草乌1两,甘草1两,五灵脂1两,白芍1两,虎骨1两,防已1两,甘遂1两,海藻1两,大戟1两,芫花1两,白凤仙根1两,白蔹1两,附子1两,乌药1两,南星1两,半夏1两,香附1两,肉桂1两,苍耳子1两,申姜1两,艾叶1两,角刺1两,枳壳1两,三棱1两,蓬术1两,卜子1两,巴豆1两,五倍子1两,独活1两,桃仁1两,红花1两,苏木1两,川断1两,连翘1两,栀子1两,苦参1两,干姜1两,蓖麻1两,甲片1两,全蝎1两,僵蚕1两,蜂房1两,山柰1两,甘松1两,皂荚1两,半支莲1两,过山龙1两,水红花子1两,玄参1两,紫金皮1两,蛇衣1条,蜈蚣14条,蛤蟆3只,血余1团,大蒜3两,葱头3两,生姜3两,桃头3两,柳头3两,槐头3两,桑头3两,阿魏6两,木香2两,丁香2两,乳香2两,没药2两,血竭2两,潮脑4两,麝香6钱(后8味共研末,收入膏内)。

制法前75味,用麻油18斤,浸春5、夏3、秋7、冬10日,煎枯去滓,再熬至滴水成珠,每净油1斤下炒血丹7两搅匀,入阿魏化尽,次入细药,稍温再下麝香搅匀,乘热收贮。

功能主治内外一切恶症。

用法用量临用炖化摊贴。

摘录《外科集腋》卷一

处方7、夺命散

处方乌梅、老茄子(经霜者)、芙蓉叶、青地松、威灵仙、过山龙、马鞭草、苍耳草、益母草各等分(煅),生甘草、草乌、赤小豆。

制法除甘草等3味,余锉细入瓶内,盐泥固济,火煅存性为末。

功能主治疔疮,脑疽,背疮,阳症红肿,及小儿丹毒、便毒。

用法用量方中生甘草、草乌、赤小豆用量原缺。脑疽、背疮,加田螺壳灰、皂角灰、黑背蜒蛐;小儿丹毒,加青靛花。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九

处方8、蠲风饮子

处方防风(去芦)杜仲(去粗皮,姜汁炒)羌活 白芷 川归(去芦头,酒浸洗)川芎 生地黄(酒浸洗)白芍药 川牛膝(去芦,酒洗)秦艽(去芦)何首乌 萆薢 苍术(米泔浸一二宿)白术 木通(去皮)大枫子肉 威灵仙 血藤(即过山龙)防己 丁松藤各30克 荆芥穗 海桐皮(去粗皮)五加皮 天南星(煨制)半夏(汤泡七次)橘红(去白)赤茯苓(去皮)桑寄生 天麻 僵蚕(炒)钓藤钩各15克 薄桂(去粗皮)草乌头(去皮、尖)甘草节 川乌(去皮、脐,炮)猪牙皂角各7.5克 两头尖 阴地蕨(一名地举)大蓟 小蓟 理省藤 桑络藤各45克 生姜30克(另研细)

制法上药各切细,无灰好酒6升,以瓷罐一个盛酒浸药,以皮纸十数重包封罐口,冬半月,夏七日,秋、春十日。

功能主治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麻痹不仁。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午前、午后、临卧各服适量。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鸡,猪、鱼,羊、驴、马、飞禽、虾蟹等肉味,及煎烙油腻、水果生冷、养麦、热面等一切动气发风之物。

摘录《医学正传》卷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