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香蒲的处方

浏览

香蒲[别名蒲(《诗经》),睢、睢蒲(《本经》),醮、醮石(《吴普本草》),甘蒲(《唐本草》),蒲黄草(《经效产宝》),鬼蜡烛(《类证活人书》),水蜡烛(《广东新语》),蒲草、莎草、板枝(汪连仕《采药书》),蒲包草(《纲目拾遗》),随手香(《草木便方》),毛蜡烛(《天宝本草》),金簪草(《现代实用中药》),芦烛、芦油烛(《闽东本草》)],治小便不利,乳痈。《本草汇言》:润燥凉血,去脾胃伏火。本文介绍了含有香蒲的处方28个。

处方1、款冬白薇茹(艹虑)丸

处方款冬花(去向里裹花蕊壳及向里实并枝叶,用甘草水浸1宿,再取款冬叶相伴蒸1夜,晒干)1两5钱,白薇(糯米泔浸1宿,取出,槐砧上锉细蒸之,从申至巳晒干)1两1钱,百合(用怀生地黄汁拌润透,蒸半炷香,取出晒干)6钱,知母(槐砧上锉碎,干木臼杵捣)6钱,地骨皮(东流水洗去土,捶去心,用甘草汤浸1宿,焙干)1两,桃仁(汤润,去皮,用白术、乌豆同东流水煮至中心黄金色为度,取出捣)81枚,玄参(入甑内用蒲草重重相隔,蒸两伏时,晒干;再拌菟丝子末蒸3炷香,去菟丝子,晒干,入木臼内杵捣)6钱,沙参(真者,多出辽地,形似人参,又似防风,修长黄白,体实有心,心黄而肉白也,同紫菀拌蒸1炷香,去紫菀晒干,锉碎)7钱,肉苁蓉(酒浸1宿至明,以棕刷去砂土浮甲,破中心去白膜,如竹丝草样者,入甑蒸之,从午至酉取出,再用乳酥炙透)6钱,鳖甲(取九肋者,洗去皮肉,酽醋煮透,柳木火土炙黄脆)1两,蜀漆(临用去根,同甘草末水润拌蒸,去甘草,晒干锉碎,再拌甘草水蒸之)6钱,人参(饭上蒸,晒3-5次)5钱,香豉1合(取如法修事者),乌梅1合(润去核,藏米中蒸烂),银州柴胡(去芦头,削去黄薄皮少许)1两,升麻(削去粗皮,黄精汁浸1宿,晒干,锉,蒸)1两,牡桂(去表里皮,取心)5钱,常山(临用时去苗,同甘草末水润拌蒸,去甘草,锉碎,再用酒润1宿)1两,前胡(削去苍黑皮及芦头,锉细,以甜竹沥浸令润,晒干)1两,海螵蛸(用血卤煮一伏时,取出,择高洁地上掘一土穴,用炭火烧通红,少停置螵蛸于穴中衍,上以瓦覆之,次早取出)1两7钱(拌雀卵10枚,晒干为度),茹(艹虑)(即蒨根,勿用赤柳草根,但形相似而味酸涩,误服令作内障,修事去薄皮少许,以极大鳊鱼去肠,纳茹(艹虑)于腹内蒸至鱼熟,取出晒干,再换鱼,又如前蒸晒法凡7遍,锉碎)1两7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煎细茶送下,每日3次。

摘录《痎疟论疏》

处方2、藿香散

处方藿香叶、零陵香、莎草根(炒去毛)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头旋目眩,痰逆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腊茶清调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处方3、瞿麦散

处方瞿麦穗半两,木通(锉)1两,甘遂(炒)1分,青盐(别研)1分,槟榔(锉)2枚,莎草根(炒去毛)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沙石淋,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温熟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4、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乌药1两,京三棱(并锉)1两,吴茱萸(水浸1宿,晒干)2两(与上3味相和炒,待茱萸焦即住火,净,拣去茱萸不用,将3味与后药同捣),丹参(锉,微炒)半两,沉香(锉)半两,莎草根(炒去毛)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黄,研)半两,槟榔(微煨)半两,麝香1分(别研入)。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厥心痛。面色青黑,眼目直视,心腹连季胁引痛满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煎茯苓汤调下;或炒桃仁酒调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处方5、棘刺散

处方棘刺(烧灰)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菖蒲半两,莎草根(炒)半两,鸡舌香半两,青木香1分,青黛(研)1分,胡桐泪(研)1分,干姜(炮)1分(1方有青葙子,无细辛)。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牙齿摇动,血出宣露,口臭,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匕,以绵裹含化。有涎吐之;或以绵裹贴齿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6、揩齿丹砂散

别名丹砂散

处方丹砂(研)1两,麝香(研)少许,白檀香半两,丁香皮1两,藿香叶1两,茅香1两,甘松(去土)1两,白芷1两,升麻1两,莎草根(炒,去毛)1两,铅丹1两,石膏(末)4两,凝水石(末)1斤,零陵香半两,猪牙皂荚(烧存性)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涤除腐气,令牙齿坚牢,齿槽固密,诸疾不生。

用法用量丹砂散(《普济方》卷七十)。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7、豉饮

别名豉饮汤

处方豉(炒干)半两,羊肉1斤(去脂,水8盏,煮取肉汁5盏,澄清),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黄芩(去黑心)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莎草根(炒)半两,生干地黄(焙)1两半。

制法上除肉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未尽,气血攻心腹(疒丂)痛,心胸有热。

用法用量豉饮汤(《普济方》卷三四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8、柴胡秦艽

处方柴胡(去苗)1两,秦艽(去苗土)半两,白芷半两,藿香(去梗)半两,桔梗(锉,炒)1两,甘草(炙,锉)1两,莎草根(炒)1两,沉香(锉)1两,麻黄(去根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身体疼痛,咳嗽发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入小麦50粒,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处方9、独圣黑龙丸

处方草乌头(炮,去皮)半斤,墨2两,白僵蚕(生)半两,甘松(去土)半两,零陵香半两,半夏(汤洗去滑,焙干)1两半,莎草根(炒,去毛)1两半,白附子(生)1两半,白芷1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芍药1两半,天南星(生)2两,乌头(炮裂,去皮脐)2两,藿香叶1两,山芋1两。

制法上为末,以法酒2升,米醋1升,面2两,熬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气走注四肢,百骨节酸痛,及闪肭肢节。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薄荷茶化下;酒化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10、草豆蔻丸

处方草豆蔻仁1两,丁香1两,麝香1分,藿香叶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零陵香半两,莎草根(去毛)半两,木香半两,白芷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心脾蕴热,随气上熏,发为口臭。

用法用量每含化1丸,咽津液,日3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11、还童汤

处方藿香叶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肉苁蓉(去皴皮)半两,白附子1分,蝉蜕1分,天南星1分,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为末)1分,莎草根1分,零陵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补壮元阳。

用法用量每用5钱匕,水半碗,煎3-5沸,热洗,以软帛干裹,避风。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12、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1两,藿香叶1两,芎藭2两,莎草根(炒去毛)2两,石膏(研如粉)1两半,龙脑(研)1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壅脑热,鼻渊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荆芥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13、牢齿膏

别名牙膏

处方猪脂5两,羊脂2两,野驼脂1两,黄蜡3分半,盐(炒)半两,雄黄(研)1两,莨菪子(炒)1分,丁香20枚,白芷半两,黄柏(去粗皮,熬)、青木香3分,细辛(去苗叶)1分,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桂(去粗皮)半分,松节1分,沉香半两,乳香(研)半两,麝香(研)1分,芎䓖3分,藁本(去苗土)3分,当归(锉,焙)半两,升麻3分,莎草根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除脂及研药外,为细散,入研药重细研如面,然后取三般脂煎熔入药,匙搅勿住手,待至欲凝即膏成,以瓷器贮之,腊日合妙。

功能主治齿疳蚀齿,及唇鼻风疼,齿龈宣露。

用法用量牢牙膏(《普济方》卷六十八)。方中黄柏、蜀椒用量原缺。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14、茶调散

别名茶酒调散

处方菊花、细辛(去苗叶)、石膏(研)、莎草根(炒去毛)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定偏正头痛。清爽神志,通和关窍,消恶汗。主首风。诸风,痰壅目涩,昏眩头疼,心愦烦热,皮肤痛痒,风毒壅滞。

用法用量茶酒调散(《医统》卷五十三引《医林》)。《医统》本方用法:为细末,茶、酒任调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处方15、鸡舌香散

处方鸡舌香1两,当归(切,焙)1两,青葙子1两,干姜(炮裂)1两,菖蒲1两,莎草根(去毛)1两,木香1两,青黛(研)1两,胡桐泪(研)1两,棘刺(烧灰,研)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牙齿宣露,口臭血出,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用绵裹半钱匕,含化咽津。更于患处齿龈贴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16、鸡舌香丸

处方鸡舌香1两,藿香半两,零陵香1分,甘松香1分,当归(切,焙)3分,桂(去粗皮)各3分,木香半两,芎䓖3分,莎草根(去毛)1分,草豆蔻仁半两,槟榔(锉)5枚,白芷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去热毒。主口臭。

用法用量绵裹含化咽津,以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八

处方17、白术丸

处方白术1分,槟榔(锉)1分,姜黄(炒)1分,沉香(锉)1分,京三棱(煨,锉)1分,大腹(锉)1两半,莎草根(去毛)3分,丁香皮3分木香半两,丁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浸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胁痛,积滞不消,烦满痞闷,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嚼破,温水送下亦可。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处方18、安息香煎丸

处方安息香(别研)半两,木香1两,沉香1两,诃黎勒皮(炮)2两,桂(去粗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肉豆蔻仁1两半,缩砂仁1两半,芍药1两半,荜澄茄1两半,茴香子(微炒)1两半,益智(去皮,炒)1两半,五味子(微炒)1两半,白豆蔻仁1两半,芎䓖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丁香皮(锉)1两半,蓬莪术(炮,锉)1两半,京三棱(炮,锉)1两半,莎草根(去毛)1两半,槟榔(锉)1两半,硇砂(别研)半两,阿魏1分(细研,用白面少许和作饼子,炙令香熟)。

制法除别研外,上为末,再同研匀,用蜜30两,炼熟和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膈气,咽喉噎塞,烦闷呕吐,心胸痞满,腹胁膨胀,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温酒或生姜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处方19、防风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半斤,莎草根(去毛)半斤,甘草(炙,锉)3两半,甘菊花(拣)半两,芎䓖3两,白芷3两,羌活3两(去芦头),防风(去叉)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匀,每1两分作30饼。

功能主治诸风及沐发未干,致头皮肿痒,多生白屑。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普济方》本方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一钱匕,茶、酒任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20、地髓散

处方生干地黄4两,莎草根1两,茜根1两,地骨皮(洗,焙)1两,庵(艹闾)子1两,茅根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却病强身延年。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早晨温酒调下,午后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处方21、白豆蔻散

处方白豆蔻(去皮)2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莎草根(炒去毛)1两,甘草(炙,锉)5两,缩砂蜜(去皮)4两,青橘皮(汤洗,去白,焙)4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4两,丁香4两,木香3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寒冷气,脐腹刺痛,胀满便利,醋心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加生姜2片,盐少许,食前沸汤点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22、附子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细辛(去苗叶)1两,柴胡(去苗)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甘草(炙,锉)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莎草根(去须)半两,黄耆(炙,锉)半两,赤芍药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憎寒壮热,头痛膈闷,四肢疼倦。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枚(擘),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处方23、白术汤

处方白术(锉)1两,甘草(炙,锉)1两,莎草根(炒去毛)1两,草豆蔻5枚(大者,去皮,炒),干姜(炮)半两,陈曲(炒)半两,麦糵(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气受冷,气逆奔冲,呕哕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个(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24、白术丸

处方白术半两,丹砂(研)半两,麝香(研)半两,丁香半两,诃黎勒皮半两,安息香(入胡桃仁,研)半两,檀香(锉)半两,荜茇半两,犀角(镑)半两,熏陆香1分,苏合香1分,龙脑(研)1分,莎草根半两,石膏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瘴疟。

用法用量腊月合,以新瓷器盛,勿令泄气。每服10丸,老人、小儿每服3丸,空腹井花水送下。仍用砂绢袋盛,带于臂。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处方25、冬除散

别名冬阴散

处方栾华5两,莎草根(炒,去毛)3两,丹砂(研)2两,消石(研)2两,石决明2两,石膏(碎)1两,白芍药1两,夏枯草1两,黄连(去须)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焦热结,目脸赤烂。

用法用量冬阴散(《普济方》卷四十三)。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26、莎草根散

处方莎草根(去毛)30克 白茯苓(去黑皮)15克

制法上二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消渴累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陈粟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27、莎草根丸

处方莎草根(用猪胆汁炒令香)草乌头(用净水浸,一半生,一半炒熟,去皮、尖)各60克 威灵仙(去土)踯躅花 刘寄奴各7.5克

制法上五味,捣罗为末。用乳香、没药各15克研入,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火煅自然铜,细研为衣。

功能主治治风邪走注经络,周身疼痛,及腰膝苦疼。

用法用量每服5丸,渐加至10丸,煨葱酒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28、劳伤药酒

处方大血藤4两,小血藤4两,红牛膝3两,白牛膝3两,舒筋草4两,刺五加5两,白花草1两,白龙须4两,木通根3两,接骨丹根5两,随手香3两,老颧草4两,碎补3两,红毛七3两,松节3两,见血飞3两,金腰带3两,红泽兰4两,猪毛七4两,伸筋草4两,破骨风4两,黄龙须4两,八爪龙1两,地胡椒5两,红酸浆草4两,筋骨草5两,乌骨鸡3两,石兰藤4两,还魂草4两。

制法用干酒15斤泡10日后即成。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腰部痛。

用法用量成年病重者每服2两,轻者1两,日3次。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