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乌藨连的处方(四十三)

浏览

乌藨连(别名细辛、乌泡连、山羊臭、如意草、母犁头菜,鸡心七,白三百棒,红三百棒,茹叶细辛。),味微甘;涩;性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主疮痈肿毒;乳房硬肿;麻疹热毒;头痛;牙痛跌扑损伤;开放性骨折;咳血;刀伤出血。小编整理出含有乌藨连的处方共264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521~2580共60个。

处方1、泽泻汤

处方泽泻 升麻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决明子(微炒)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甘草(炙)枳实(去瓤,麸炒)芍药各30克 栀子仁 人参 赤茯苓(去黑皮)黄柏(去粗皮)细辛(去苗叶)白术各15克 柴胡(去苗)120克 桑根白皮(锉,炙)60克 青葙子30克

制法上药十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肝热目赤,视物不清,积年青盲,视不见物。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生姜4克(拍破),同煎至150毫升,去滓,入芒消1克,食后、临卧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2、温髓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人参 黄耆 细辛(去苗、叶)桂(去粗皮)各30克

制法上五味,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治髓虚骨寒,脑痛不安,身常清栗。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处方3、蜂窝散

处方马蜂窝 白蒺藜 花椒 艾叶 葱头 荆芥 细辛 白芷

制法上等分锉碎,醋煎。

功能主治主治牙痛或肿、风牙、虫牙、牙痛、牙长,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口噙漱良久,吐出再噙。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4、小镇心散

处方人参 远志 白术 附子 桂心 黄耆 细辛 干姜 龙齿 防风 菖蒲 干地黄 赤小豆各60克 茯苓120克

功能主治治心气不足,惊悸恐惧,心神不定。

用法用量上十四味,为末过筛。每服4克,一日三次,用酒送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处方5、断下丸

处方枯白矾60克 华阴细辛45克(去枝、叶、土,净称)诃子皮60克 干姜90克(炒,锉)龙骨90克 赤石脂90克(桃花色者,火煅)黑附子(炮裂,去皮,尖,不辣者)30克 酸石榴皮(用好醋浸软,炒令干)60克 牡蛎(用盐泥封固,火煅通赤为度)60克

制法上研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泄泻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浓煎陈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引《家藏经验方》

处方6、排脓止痛膏

处方油500克 当归45克 白芷30克 桂心23克 芎藭30克 藁本30克 细辛23克 密陀僧30克(细研)黄丹90克 麝香7.5克(细研)鹿角胶45克 蜡23克 朱砂30克(细研)盐花30克 腻粉23克 乳香23克

制法先取油,安铛内,炼沸;当归等六味细锉,下入油中,煎白芷至赤焦色,绵滤去滓,净拭铛中油,都安于铛中,依前馒火熬,下蜡及黄丹,不住手以柳木篦搅,候色黑,次下密陀僧、鹿角胶、盐花;次下腻粉;次下乳香;次下朱砂、麝香等。慢火熬搅,候药黑、光,即滴入水内,如硬软得所,药成,入钞锣中待凝冷,即于净地上安一宿,以物盖,出火毒。

功能主治治一切痈疽发背,溃后日夜疼痛。

用法用量每次用故帛摊贴,日换二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处方7、换肌散

处方白花蛇 黑乌蛇(各酒浸一宿)地龙(去土)蔓荆子 威灵仙 荆芥 甘菊花 沙苑蒺藜 苦参 紫参 沙参 甘草(炙)不灰木 木贼 九节菖蒲 天门冬 赤芍药 定风草 何首乌 胡麻子(炒黄)木鳖子 草乌(去皮)苍术 川芎各90克 天麻60克 细辛 当归 白芷各30克

制法上药二十八味,为末。

功能主治治麻风年久不愈,以至眉毛堕落,鼻梁崩塌,额颅肿破。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温酒调下,食后。酒多为妙,服至逾月,取效如神。

摘录《卫生宝鉴》卷九

处方8、秘方定心丸

别名秘方定振丸(《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天麻(蒸熟)秦艽(去芦)全蝎(去头、尾)细辛各30克 熟地 生地 川归 川芎 芍药各60克 防风 荆芥各21克 白术 黄耆各45克 威灵仙(酒洗)15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祛风定振,治老人颤振,由于气血两虚,风气外袭所致者。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腹时用白汤或酒送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四引《统旨》

处方9、青风羚羊汤

处方羚羊角3克 玄参3克 地骨皮3克 车前子4.5克 川芎3克 羌活3克 细辛1.5克

制法上药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青风内障。

用法用量以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10、荜茇散

处方荜茇 良姜 细辛各3克

功能主治主两颧骨打伤,青肿坚硬疼痛,牙车紧急,嚼物艰难,鼻孔出血,两唇掀翻。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漱口。

摘录《医宗金鉴》卷八十八

处方11、加减吴茱萸汤

处方防风(去芦、叉)干姜(炮)当归(去芦,酒浸,炒)牡丹皮 桂心(不见火)茯苓(去皮)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半夏(汤洗七次)桔梗(炒)细辛(去苗)各30克 吴茱萸(汤洗七次,炒)9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脏气本虚,宿挟岚冷,胸膈满痛,腹胁疠刺,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身面虚浮,恶寒战栗,或泄痢不止,少气赢困,及因而生产,脏气暴虚,寒邪内胜,宿疾转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12、当归摩膏

处方当归(切,焙)细辛(去苗、叶)各45克 肉桂(去粗皮)30克 生地黄500克(切,研,绞取汁)天雄10枚(去皮、脐,生用)白芷22.5克(留一块不锉,全用)芎藭15克 丹砂(研)30克 干姜(炮)22.5克 乌头(去皮、脐,生用)52.5克 松脂120克 猪脂2.5千克(别炼,去滓)

制法上药十二味,先将前八味锉如大豆粒,以地黄汁浸一宿,同猪脂、松脂慢火煎,以所留的一块白芷煎至黄色为度,再用厚绵滤去滓,盛入瓷罐,入丹砂末,搅拌至凝即止。

功能主治主诸风寒湿,骨肉痹痛。

用法用量使用时用火炙,搽患处,反复摩擦。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13、清神散

处方檀香(锉)人参(去芦)羌活(去苗)防风(去苗)各300克 薄荷(去土)荆芥穗 甘草(爁)各600克 石膏(研)1.2千克 细辛(去苗,先焙)15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消风壅,化痰涎。治头昏目眩,心忪面热,头痛耳鸣,鼻塞声重,口眼瞤动,精神昏愤,肢体疼倦,颈项紧急,心膈烦闷,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每次6克,食后用沸汤或茶末调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14、龙虎丹

处方黑牵牛(爁)藿香叶(生)天麻(去苗)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微炒)硫黄(结沙)天竺黄(生,研)细辛(去苗,洗)半夏(汤洗七次,生姜汁制)附子(炮,去皮、脐)何首乌(去粗皮)羌活(去苗,洗,焙)独活(去苗)柴胡(去苗)川芎(洗)桔梗(生)各60克 寒水石(烧通赤,研,飞)500克 茴香(淘去土,焙)甘松(洗去土,焙)肉桂(去粗皮)五灵脂(生)白芷(生)菊花(去土)川乌(炮,去皮、脐)白僵蚕(去丝、嘴,炒)缩砂仁(生)各150克 牙消(研)木香(生)水银(与硫黄用慢火结成沙子)雄黄(研,飞)麝香(研)各30克 地龙(去土,爁)白干姜(炮)朱砂(研,飞)白蒺藜(爁)防风(去苗)各90克 乌蛇(酒浸,炙,去皮、骨)240克 龙脑(研)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治半身不遂,及风毒攻注,遍身疮疥,头风多饶白屑,毒风面上生疮,刺风状如针刺,痫风急倒作声,顽风不识痛痒,疠风颈生斑驳,暗风头旋眼黑,瘗风面生赤点,肝风鼻闷眼瞤,偏风口眼歪斜,节风肢节断续,脾风心多呕逆,酒风行步不前,肺风鼻塞项疼,胆风令人不睡,气风肉似虫行,肾风耳内蝉鸣,阴间湿痒。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薄荷酒嚼下;日进一服,重即二服。产后惊风,乱道见物,朱砂酒磨下。产后身多虚肿,频增昏沉,身如针刺,发随梳落,面黄心逆,并煎当归酒嚼下,日进二服;若治伤寒,炒葱豉酒嚼下,盖覆出汗立愈;小儿惊风,薄荷酒化下少许;大人急风口噤失音等,薄荷酒化灌之。常服茶、酒任下,不拘时候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15、荜茇散

处方良姜 胡椒 荜茇 细辛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牙齿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噙温水,随痛处搐鼻内。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16、麻桂温经汤

处方麻黄 桂枝 红花 白芷 细辛 桃仁 赤芍 甘草

功能主治治损伤后复感寒邪,周身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处方17、枸杞根散

处方枸杞根 槐白皮各60克 胡桐泪 细辛各30克 川椒7.5克(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牙疳,齿龈宣露,脓血口臭。

用法用量每用15克,以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

处方18、紫正散

处方紫荆皮6克 荆芥穗2.4克 北防风2.4克 北细辛1.2克

功能主治治喉风初起,必恶寒,发热头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

用法用量上药与地黄散合用,开水泡药蒸服。

摘录《重楼玉钥》卷上

处方19、外敷麻药

处方川乌尖 草乌尖 生南星 生半夏各15克 胡椒30克 蟾酥12克 (一方加荜茇等分;一方加细辛为君)

功能主治【功用】外科手术前局部麻醉。

用法用量上为末,用烧酒调敷,候麻木,任割不痛。

摘录《外科大成》卷一

处方20、秦艽汤

处方秦艽 石膏各3克 炙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羌活 独活 防风 黄芩 白术 熟地 茯苓各1.5克 生地1.8克 白芷2.1克 细辛0.9克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治产后血虚,外感风热而成之头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冬加生姜,春、夏加知母

摘录《妇科玉尺》卷四

处方21、清震汤

处方黄芩2.4克 防风1.8克 羌活1.2克 甘草0.6克 川芎1.8克 蔓荆子1.8克 当归 荆芥各2.4克 半夏 柴胡 天麻各2.1克 细辛 独活 白芷 藁本各0.9克 石膏3克

功能主治治正头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处方22、柳枝汤

处方柳枝1握(切)地骨皮 细辛 防风(去芦头)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蔓荆子各30克 盐15克 生地黄200克(切)

制法上药细锉和匀。

功能主治治齿根出露,摇动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30克,以水300毫升,酒150毫升,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热含良久,倦即吐之,含尽为度,每日二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

处方23、十三太保丸

处方川乌 草乌(各制)麻黄 细辛 马前子(麻油烘枯)羌活 独活 山甲 天麻 防风 白芷各30克 雄黄15克 朱砂9克

制法上药为末,饭为丸,如弹子大,每30克作8丸。

功能主治治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陈酒送下,取汗为度。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24、独活寄生汤

处方独活9克 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桂心 防风 芎藭 人参 甘草 当归 芍药 干地黄各6克

制法上十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备注方中独活、秦艽、防风、细辛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杜仲、牛膝、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养血和血;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桂心温通血脉。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之功。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处方25、通脉四逆汤

处方吴茱萸(炒)60克 附子(炮,去皮、脐)30克 桂心(去皮,不见火)通草 细辛(洗,去叶、土)白芍药 甘草(炙)各15克 当归(去声)9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治霍乱,寒胜阳衰,肉冷脉绝。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150毫升,酒75毫升,生姜7片,枣子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26、二辛煎

处方北细辛9克 生石膏30克

功能主治主阳明胃火上炎,牙根、口、舌肿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乘热频漱。

备注原书云:先用此汤漱口,后以三香散或仍服清胃等药以治其本。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27、紫菀散

处方紫菀30克(去苗、土)汉防己15克 桂心15克 细辛15克 槟榔22克 赤茯苓15克 桑根白皮15克(锉)大腹皮15克(锉)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甜葶苈15克<微炒)木香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产后风虚,遍身浮肿,上气喘咳,腹胁妨闷,不思饮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

处方28、断痫丸

别名断痫丹(《袖珍方》卷四引《汤氏方》)。

处方蛇蜕(微炙)9厘米 蝉蜕(去土,炒)4枚 黄耆(锉)细辛(去苗、叶)钓藤钩子 甘草(炙,锉)各15克 牛黄(研)1.5克

制法上七味,捣研为末,和匀。煮面糊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主小儿胎风,久为惊痫,时发时止。

用法用量一岁小儿服2~3丸,二三岁小儿服10~15丸,人参汤下。不计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29、大三五七散

别名三五七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天雄 细辛各90克 山茱萸 干姜各150克 薯蓣 防风各210克

制法上六味;捣末过筛。

功能主治主头风眩晕,口喁目斜,耳聋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清酒调服,一日二次,不知稍加。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30、补肝汤

处方山茱萸 甘草(炙)桂心各30克 细辛(去苗)茯苓 桃仁(麸炒,去皮、尖)柏子仁 防风各60克 川乌头(炮,去皮、脐)1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暖肝补虚。主肝经虚寒,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不乐,肢冷腹痛,目视琉琉,或左胁偏痛,筋痿脚弱。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3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31、射干麻黄汤

处方射干9克 麻黄12克 生姜12克 细辛紫菀 款冬花各9克 五味子3克 大枣7枚 半夏9克

功能主治宣肺散寒,化饮止咳。治外感风寒,痰饮上逆,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

用法用量上九味,以水12升,先煎麻黄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备注方中麻黄宣肺散寒,射干开结消痰,并为君药,生姜散寒行水,半夏降逆化饮,共为臣药,紫菀、款冬花温润除痰,下气止咳,五味子收敛耗散之肺气,均为佐药;大枣益脾养胃,为使药。诸药相配,共奏宣肺散寒,化饮止咳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32、卧龙丹

处方西黄 金箔各1.2克 梅冰 荆芥 闹羊花各6克 麝香 辰砂各L5克 牙皂角4.5克 细辛3克 灯心灰7.2克

制法上药九味,共研细末,瓷瓶密收。

功能主治开窍通闭。治诸痧中恶,霍乱,五绝,诸般卒倒急暴之证,痰热内蒙,口闭不语如厥者;亦治痈疽、发背、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以少许搐鼻取嚏,垂危重症,亦可以凉开水调灌0.3克左右,外用涂患处。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治疔汇要》

处方33、宝华散

处方郁金 细辛 降香 荆芥 防风 橘红 枳壳 银花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各种痧疹。

用法用量每服9克,微温茶清调服。

摘录《卫生鸿宝》卷一

处方34、立效散

处方细辛0.6克 炙甘草0.9克 升麻2.1克 防风3克 草龙胆(酒洗)12克

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牙痛不可忍,及头脑项背痛,微恶寒饮,大恶热饮,小便滑数者。

用法用量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以匙抄在口中,煠痛处,待少时则止。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35、瞿麦散

处方瞿麦 白芷 黄耆 当归 细辛 芍药薏苡仁 芎藭 赤小豆末各30克

制法上药九味,先以清酒或苦酒渍小豆,取出置于铜器中,熬干复渍,渍后复熬,反复五次。然后研末,过筛。

功能主治治痈疽已溃未溃,疮中疼痛,脓血不绝。

用法用量温酒服1克,昼夜各五次。三日后,痛痒者,肌肉生也。多痛,倍瞿麦;疮口未开,倍白芷;脓多,倍黄耆。

摘录《刘涓子鬼遗方》卷四

处方36、补肝细辛散

处方细辛7.5克 桃仁23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23克(去芦头)当归23克(锉,微炒)附子23克(炮裂,去皮、脐)陈橘皮23克(汤浸,去白、瓤,焙)人参23克(去芦头)柏子仁4克 芎藭23克 木香23克 白茯苓23克 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桂心23克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大枣3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

处方37、镇肝丸

处方山芋 茺蔚子各60克 防风(去叉)45克 石决明(别捣研)车前子 细辛(去苗叶)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柏子仁(捣研)各30克

制法上九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内障眼。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茶清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38、神效暖脐膏

处方肉桂45克(去皮)丹皮24克 黄耆 党参 归身 生地各60克 白芍 苁蓉 附子(炮)木鳖子各30克(去壳)荆芥 防风 麻黄 桂枝 柴胡 前胡 升麻 葛根 苏叶 薄荷 羌活 独活白芷 藁本 川芎 细辛各15克

制法以真麻油1.5千克,生姜120克,葱头120克切碎,入油内慢火熬焦,去滓,滤净汁;每油500克,入飞净黄丹250克,慢火熬至老嫩得宜,以瓷器收盛。七天后方可使用。

功能主治镇痛止泻,祛风散寒,温中健胃。暖肚。治感受寒邪,腹痛腹胀,呕吐酸水等。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39、熟干地黄煎

处方白芷 石斛 苁蓉 细辛 防风 卷柏 厚朴 白茯苓 白术 甘草 桂 干姜 山药 禹余粮 石膏 赤石脂 泽兰叶 芜荑各30克 川椒 人参225克 杜仲 蛇床子 续断 艾叶各110克 当归 熟地黄 牛膝 五味子 川芎各225克 藁本210克 紫石英450克 柏子21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虚损,寒痹筋脉,血闭无子,或漏下赤白,或月水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五

处方40、独活散

处方川芎 独活(去芦头)防风(去芦头)藁本(去土)旋复花 蔓荆子 细辛(去叶、土)各30克 石膏(研)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头目眩晕。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210毫升,食后热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41、上清川芎丸

处方川芎225克 薄荷450克 桔梗225克 防风75克 甘草幻克 细辛15克 砂仁10个 脑子1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荔枝核大。

功能主治治风热头痛,胸闷咳嗽。

用法用量临卧噙化。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三引《经验秘方》

处方42、顺气和中汤

处方黄耆4.5克 人参3克 甘草(炙)2.1克 白术 陈皮 当归 白芍各1.5克 升麻 柴胡各0.9克 细辛 蔓荆子 川芎各0.6克

功能主治治气虚头痛,痛不可忍,昼夜不得眠,恶风怕冷,不喜饮食,气短懒言,六脉弦细而微。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九

处方43、解毒汤

别名八宝汤(《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连翘 槐花各7.5克 细辛 甘草各1.2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脏毒下血。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44、通鼻膏

别名辛夷膏(《普济方》卷五十六)。

处方白芷15克 芎藭15克 木通15克 当归23克 细辛23克 莽草23克 辛夷30克

功能主治治鼻孔窒塞,香臭不闻,妨闷疼痛。

用法用量上药细锉,以猪脂500克,煎令白芷色黄,绵滤去滓,盛于不津器中。候冷,绵裹枣核大,纳鼻中,一日换三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处方45、风引汤

别名风饮汤(《普济方》卷二四四)。

处方麻黄 石膏 独活 茯苓各6克 吴茱萸 秦艽 细辛 桂心 人参 防风 芎劳 防己 甘草各3克 干姜4.5克 白术9克 杏仁6枚 附子3克

制法上十七味,哎咀。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主治两脚疼痹,肿或不仁,拘急,屈不得行。

用法用量以水1.6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服。取汗佳。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处方46、冷哮丸

处方麻黄(泡)川乌(生)细辛 蜀椒 白矾(生)牙皂(去皮弦子,酥炙)半夏曲 陈胆星 杏仁(去双仁者,连皮、尖用)甘草(生)各30克 紫菀茸 款冬花各60克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调神曲末,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治哮喘咳嗽,遇冷即发,顽痰结聚,胸膈痞满,气逆不得卧。

用法用量每遇发时,临卧用生姜汤送服6克,羸者3克。更以王建膏贴肺俞穴中。服后时吐顽痰,胸膈自宽。服此数日后,以补脾肺药调之。候发,如前再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处方47、镇肝丸

处方蔓荆子(去白皮)地肤子 人参 茺蔚子 决明子 白茯苓<去皮)远志(去心)防风(去芦叉)各30克 青葙子 柴胡(去芦)山药 车前子 柏子仁(炒)玄参 甘菊 甘草(炙)各15克 细辛(去苗)7.5克

制法上药为末,蜜水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隐涩难开,堆眵多沮,怕日羞明,时发肿赤,或生障翳。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用米饮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处方48、绿风羚羊饮

处方黑参6克 防风6克 茯苓6克 知母6克 黄芩2克 细辛3克 桔梗6克 羚羊角3克 车前子3克 大黄3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绿风内障,头旋额痛,鼻、目牵引作痛。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49、三气饮

处方当归 枸杞 杜仲各6克 熟地9~15克 牛膝 茯苓 芍药(酒炒)肉桂各3克 北细辛(或代以独活)白芷 炙甘草各3克 附子3~6克

功能主治治血气亏损,风寒湿三气乘虚内侵,筋骨历节痹痛,及痢后鹤膝风痛。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水煎服;亦可浸酒,大约每药500克可用烧酒1.2~1.4升,浸十余日,徐徐服之。如气虚者,加人参、白术;风寒胜者,加麻黄。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50、朱僧热翳方

处方蝉壳(洗,晒)15克 蒺藜(炒,捣去刺)15克 防风 羌活 木贼(去节,童尿浸一宿,晒)川芎 细辛 秦皮 楮实 荆芥 藁本 甘菊 甘草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眼热生翳。

用法用量每服3克,薄茶调下。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

处方51、镇心牛黄丸

别名牛黄丸(《普济方》卷二三三)。

处方牛黄(研)紫菀(去苗、土)菖蒲各60克 防风(去叉)人参 细辛(去苗叶)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茯神(去木)附子(炮裂,去皮、脐)紫石英(研)防葵各30克 铁精11克 桂(去粗皮)干姜(炮)各45克 丹参 远志(去心)麦门冬(去心,焙)甘草(炙)各37.5克

制法上一十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老少气虚弱惊悸,语则劳乏气短。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52、海螵蛸

处方海螵蛸9克,炙麻黄6克,细辛1.5克。

功能主治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小儿哮喘确有效验

用法用量共研细末,分为3包,早、中、晚各服1包。如痰多加贝母6克同研。连服1个月。

摘录《单验方》

处方53、镇肝决明丸

处方决明子90克 地肤子60克 茯苓45克 远志45克 青葙子45克 茺蔚子 蔓荆子 薯蓣各45克 玄参60克 车前子60克 地骨皮45克 柏子仁45克 大黄45克 细辛30克 人参45克 黄芩45克 甘草30克 黄连75克 防风45克

制法上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热眼暗。

用法用量每次20丸,食后用米饮送下。渐加至40丸。

摘录《医方类聚》卷六十五引《龙树菩萨眼论》

处方54、射干丸

处方射干30克 半夏(汤洗十遍,炒干)37.5克 干姜(炮裂)款冬花(焙干)皂荚(去皮、子,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30克 百部(焙干)五味子(拣净)各37.5克 细辛(去苗、叶)贝母(去心,炒令微黄)白茯苓(去黑皮)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脂)各30克

制法上十二味,先捣前十一味,细罗为末,入郁李仁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久患呷嗽,咳而喉中多痰,结于喉间,喉中呀呷有声,发即偃卧不得。

用法用量空腹饮下7丸,稍加至15丸,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55、洗肝散

处方车前子3克 柴胡4.5克 黄芩3克 细辛1.5克 玄参3克 茺蔚子6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肝经郁火上冲,雀目内障,眼中痒涩,朝明暮暗,黄昏视物难见。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黑豆3~7粒,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56、五灵至圣散

处方五灵脂9克(研极细末)白薇9克 细辛1.5克 骨碎补1.5克

功能主治治多食肥甘,齿牙破损作痛,时作时止者。

用法用量上药各研为细末,先用滚水含漱齿至净,然后用前药末1.5克,滚水调如稀糊,含漱齿,半日至气急,急吐出,如是者三次。

摘录《辨证录》卷三

处方57、天雄散

处方天雄30克(炮裂,去皮、脐)石龙芮22.5克 独活22.5克 防风22.5克(去芦头)麻黄30克(去根、节)茯神22.5克 杜仲32.5克(去粗皮,炙微黄,锉)萆薢22.5克(锉)丹参22.5克 桂心30克 羌活22.5克 五味子22.5克 细辛22.5克 牛膝22.5克(去苗)当归22.5克(锉,微炒)人参22.5克(去芦头)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肾脏风邪所伤,语音謇急,腰脊不可转侧,脚膝缓弱疼痹,头眩耳鸣,身体沉重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

处方58、通鸣散

处方九节菖蒲 远志各30克 柴胡 麦门冬 防风各15克 细辛 甜葶苈各7.5克 杏仁(净)27枚 磁石(淬,淘赤汁)7.5克

制法研末。

功能主治治耳聋。

用法用量食后用葱汤调服1.5克,一日二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张涣

处方59、橘皮汤

处方半夏(制)150克 茯苓 陈皮各90克 细辛 青皮 桔梗 枳壳 甘草(炒)各60克 人参 旋复花(去叶)各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胸膈停痰,咳嗽痰甚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厚片,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七

处方60、卓肝汤

处方大黄(锉,炒)车前子 细辛(去苗叶)各30克 黄芩(去黑心)茺蔚子 玄参各60克

制法上药六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肝肾气虚,风邪热毒,上攻眼目,气虚衰微,目视如轻烟,如薄雾,如蚊蝇飞舞,将变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00毫升,黑豆3~7枚,同煎至120毫升,去滓放温,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