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零陵香的处方(二)

浏览

零陵香[别名熏草(《山海经》),燕草(《南越志》),蕙草(《别录》),香草(《开宝本草》),铃铃香、铃子香(《梦溪笔谈》),黄零草(《庚辛玉册》),熏香(《本草求真》),陵草(《中药材手册》)],辛甘,温。①《别录》:味甘,平,无毒。②《药性论》:味苦,无毒。③《海药本》:味辛,温,无毒。祛风寒,辟秽浊。治伤寒、感冒头痛,胸腹胀满,下利,遗精,鼻塞,牙痛。①《别录》:主明目止泪,疗泄精,去臭恶气,伤寒头痛,上气,腰痛。②《药性论》:能治鼻中息肉、鼻齆。③《海药本草》:主风邪冲心,牙车肿痛,虚劳疳匿,凡是齿煮,煎含良。④《日华于本草》:治血气腹胀,酒煎服。⑤《开宝本草》:主恶气疰,心腹痛满,下气,和诸香作汤丸用之。⑥《广西中药志》:散风寒,辟瘟疫岚瘴。治时邪感冒头痛。小编整理出含有零陵香的处方共10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1~102共42个。

处方1、白芜荑散

别名芜荑散

处方白芜荑(微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槟榔(煨,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干姜(炮)1两,桂(去粗皮)1两,零陵香1两,安息香(研)半两,茴香子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气注刺痛。

用法用量芜荑散(《普济方》卷二三八)。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处方2、龙脑膏

处方龙脑1两,沉香1两,白檀香1两,苏合香1两,鸡舌香1两,零陵香1两,丁香1两,甘松1两,木香1两,藿香1两,白芷1两,白附子1两,细辛1两,当归1两,芎藭1两,天雄辛夷1两,甘菊花1两,乌喙1两,防风1两,蔓荆实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1两,秦椒(去目及闭口者)1两,乌麻油5斤。

制法上药除油外,并锉细,以新绵裹,纳锅中入油同煎,候白芷黄色药成,去滓,以瓷盒收。

功能主治长发令黑。主头风痒白屑。

用法用量旋取以手摩头顶发际。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3、龙麝紫芝煎

处方何首乌1两,天麻1两(去苗),吴白芷1两,防风1两(去苗),羌活1两(去苗),甘草1两(炙),黑附子1两(炮),甘松1两,胡椒1两,良姜1两,零陵香1两,藿香叶1两,肉桂1两,川姜(炮)1两,白檀半两,麻黄(去节)1两,龙脑2分半,麝香2分半。

制法上为细末,炒米粉4两,黄色糯米粥汁,入白蜜2两和就,作铤子,1寸半长。

功能主治一切诸风,半身不随,口眼喎[音 wāi]斜,头旋耳鸣,鼻塞咽干,四肢麻木疼痛,痰毒下注,腰膝沉重,筋挛骨冷,皮肤瘙痒,昏迷困倦,饮食进退,行步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1铤,细嚼,茶酒送下。如病重,每服3铤子,日3次。

摘录《御药院方》卷一

处方4、白牙散

处方石膏3钱,细辛3钱,地骨皮3钱,青盐3钱,甘松3钱,藿香3钱,零陵香3钱,白芷3钱,藁本3钱,磁石末、新砖末、香附子、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牙宣。

用法用量方中磁石末、新砖末、香附子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

处方5、白龙丹

处方川芎12两,防风12两,滑石1斤,草乌10两(生用),两头尖8两,甘草8两,川乌4两,桔梗4两,寒水石4两,何首乌2两4钱,茴香1两7钱,广木香1两半,地骨皮1两7钱,白及1两4钱,藁本1两,甘松1两,白芷1两,香附子1两,良姜1两,薄荷1两,当归1两,白芍药1两,羌活1两,川椒(去子,炒)1两,广零陵香1两,藿香叶1两,全蝎(不炒)1两,细辛1两,荆芥穗1两,甘菊花1两,麻黄(去根)1两,人参7钱,升麻7钱,天麻7钱,僵蚕(炒断丝)7钱,干葛7钱,蕲州白花蛇1条(去头尾,酒浸3日,去骨皮,将肉焙干,为末)乌梢蛇1条(同上制),豆粉4两(为糊),麝香1钱(同滑石为衣),白面半斤(蛇酒为糊)。

制法上为末,打糊,蛇酒为丸,如弹子大,滑石为衣,晒干收用。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诸般风证,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口眼喎[音 wāi]斜,腰胸疼痛,手足顽麻,语言謇涩,行步艰难,遍身疮疥上攻头目,耳内蝉鸣,痰涎不利,皮肤瘙痒,偏正头痛,一切诸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茶清或酒化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处方6、六香膏

处方白檀香1两,沉束香1两,丁香1两,零陵香1两,甘松香1两,八角香1两。

制法上为粗末,入3升蜜中浸之,封口,经7日或10日,取出于火上微温,下筛去滓,乃入三柰子细末5钱、小脑末3钱、冬瓜仁细末7两或10两,搅匀,再下疏筛,贮器中用之。

功能主治冬寒冻伤、皲瘃。

用法用量其滓作团,于火中烧之甚佳,谓之江梅香。

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九

处方7、六香散

处方甘松(去土)2两,零陵香2两,香白芷2两,茅香(去土,锉)2两,香附子(炒)2两,藿香2两,川芎2两,三柰子半两。

功能主治癫病。

用法用量上除三柰子另研,余7味同为(口父)咀,分作4剂。每用1剂,以水6大碗,煎至3碗,去滓,却入三柰子搅匀,乘热洗疮。若疮不被,用铍针于疙瘩疮上刺破,令恶血出尽,然后淋洗,1伏时洗1番,洗了拭干,用八金散点。

注意淋洗时,浴室毋令透风,卧处须令暖和得所,一月之间不可出外。若热,不可饮冷水。

摘录《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8、加减牙药麝香散

处方绿矾(枯)1两,石胆(炒)2钱,五倍子1两2钱,诃子皮4钱,何首乌4钱,龙骨4钱,藿香叶4钱,甘松4钱,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8钱,零陵香6钱,百药煎1两2钱,细辛2钱,生干地黄半两,青黛(研)半两,龙脑(研)半两,麝香(研)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药和匀。

功能主治肾气虚弱,牙齿病而不坚固者。

用法用量每日早晨用牙刷蘸药少许,刷牙齿上,合口少时后,用温水漱口吐之。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9、防风膏

处方防风2两(去叉),藁本2两(去苗土),辛夷2两,芍药2两,当归2两(切,焙),白芷2两,牛膝2两(切,焙),商陆2两,细辛2两(去苗叶),密陀僧2两(细研),芎䓖2两,独活2两(去芦头),萎蕤2两,木兰皮2两,蕤仁2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丁香1两,鸡舌香1两,零陵香1两,真珠屑1两,麝香1两,油1斤,獐鹿髓1升(如无,猪骨髓亦得),牛髓1升(如无,脂亦得),蜡4两(炼过者)。

制法上先将髓以水浸令白取出,除真珠屑、麝香外,余药并锉碎,次将油、髓、蜡入锅中,熬令消,入诸药,用文火煎之,若白芷黄色,量稀稠得所,以新绵滤去滓,方将真珠屑、麝香别研为细末,入前汁中,熬成青,贮瓷器内。

功能主治能令面光润。主面(??)(??)。

用法用量临卧涂面上,旦起以温水洗去。避风、日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10、白膏

处方白蔹半两,白薇半两,白及半两,白芷半两,薤白半两(锉,洗,以清油1斤,煎至半斤,滤去滓,入后药),黄耆半两,甘松半两,藿香半两,零陵香半两,防风半两,当归半两(再入前油煎,十上火,绵滤去滓,入后药),定粉2两,黄蜡3两,寒水石(煅,水飞过)2两(研细)。

制法上再煎,以柳枝搅,滴水成珠为度,瓷器盛之。

功能主治一切风热毒肿,及脏气郁结,丹石发动,结为痈疽、瘰疬,诸疮肿未破;九漏、浸淫,脓汁淋漓,诸治不愈者。

用法用量以脑子少许掺其上。

注意煎时忌铁器。

摘录《三因》卷十五

处方11、白牙散

处方石膏4两,香附子1两,白芷2钱半,甘松2钱半,三柰子2钱半,藿香2钱半,沉香2钱半,零陵香2钱半,川芎2钱半,细辛2钱半,防风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令牙白。

用法用量早晨搽牙,以水漱吐之。

摘录《袖珍》卷三

处方12、龙麝紫芝煎

处方附子1两(炮,去皮脐),川乌1两(炮,去皮脐),草乌头1两(锉,炒),桂心1两,细辛1两(去苗),干姜1两(炮),白芷1两半,零陵香1两半,藿香叶1两半,白茯苓1两半(去皮),香附子1两半(炒),桂花1两半,白附子1两半(炮),丁香1两半,木香1两半,甘草2两(炙),细墨2两(烧去烟),麻黄8两(去节),胡椒2钱,脑子1钱(另研),麝香1钱(研),甘松2两半(去土),米粉4两(炒紫色),糯米1升。

制法上为细末,用糯米粥为膏,捏为锭,约筋样大。

功能主治诸中风痹,痉痉瘈疭,语言謇涩,痰涎壅塞。

用法用量每服1寸,细嚼,好酒送下;茶清亦得,每日进2服,病重者2寸。

注意忌食猪、鱼、杂肉、动风之物。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九引《风科集验》

处方13、加味香肥皂方

处方檀香、木香、丁香、花瓣、排草香、广零陵香、皂角、甘松、白莲蕊、山柰、自僵蚕、麝香、冰片。

制法上研极细面,红糖水合,每锭重2钱。

功能主治涤垢辟秽,嫩面玉肤。

用法用量洗沐用。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义》

处方14、二益双补膏

处方甘松(去土,净)2钱,藁本(去土梗,净)2钱,吴茱萸2钱,三柰子(面裹烧)2钱,零陵香2钱,白芷2钱,母丁香2钱,官桂2钱,赤石脂2钱,藿香叶2钱,檀香2钱,麝香2钱,明白矾(炼去雪)2钱,韶脑2钱,细辛2钱,紫梢花2钱,干姜(去皮,灰炮)2钱,乌鱼骨2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男子下焦虚寒,阳气衰惫;妇人子宫久冷,年远无孕,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日换2服,服2旬定有孕,见效勿用。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

处方15、五香散

处方沉香 檀香 木香 零陵香各9克 麝香1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芳香辟秽。治狐臭。

用法用量每次用0.15克,冰调,搽擦腋下,三日一次。或用药末6克盛绢袋内,挂腋下。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16、救生丸

处方天麻 附子(炮裂,去皮、脐)乌头(炮裂,去皮、脐)白附子(炮)天南星 半夏(汤洗七遍,生姜汁制作饼,焙干)犀角(镑屑,以纸裹置怀中,令暖方捣)丹砂(研)芎藭 藿香叶 零陵香叶 桂(去粗皮)木香 蝎梢(炒)白僵蚕(炒)牛黄(研)各15克

制法上药十六味,捣研为末,炼蜜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体虚,阳经为风所乘,上走头面,多汗恶风头痛,及新沐中风,失音不语。

用法用量中风不语者,每服5丸,用浆水80毫升,取东南柳枝1条,长21厘米,滴生油3滴在浆水中,即搅40丸,搅便灌之,立愈,如小儿中风,只用浆水吞下3丸,如小豆大。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处方17、五香丸

处方豆蔻 丁香 藿香 零陵香 青木香 白芷 桂心各30克 香附子60克 甘松香 当归各15克 槟榔2枚

制法上十一味,研末,蜜和作丸。

功能主治治口臭及身臭。

用法用量常含如大豆1丸咽汁,日三夜一。五日口香,十日体香。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处方18、牙药麝香散

处方绿矾(微炒)30克 石胆(炒)6克 五倍子(去虫瓤)36克 诃子皮 何首乌 白茯苓(去皮)白龙骨 甘松(去土)藿香叶各12克 缩砂仁24克 零陵香18克 百药煎36克 细辛(去苗)6克 麝香(研)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入已研药令匀。

功能主治牢牙止痛。治牙齿不牢,疳蚀腐臭,牙缝垢黑。

用法用量先用热浆水漱口,每用药少许擦牙,含口少时,后用热水漱口,每日早晨用。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19、生发膏

别名甘松膏(《普济方》卷四十八)。

处方蔓荆子 附子 细辛 续断 皂荚 泽兰 零陵香 防风 杏仁 藿香 白芷各60克 松叶 石南各90克 莽草30克 松膏 马鬐膏 猪脂各1.8升 熊脂1.2升

制法上十八味,哎咀,以清醋1.8升 渍药一宿,明旦以马鬐膏等微火煎,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黄膏成。

功能主治祛风生发。治头中风痒,白屑。

用法用量外用泽发。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20、十香止痛丸

处方香附(醋制)240克 延胡(醋制)五灵脂(醋炒)乌药 香攫 厚朴(姜制)各120克 生蒲黄 制乳香 檀香 降香 广木香各60克 沉香 零陵香 香排草 砂仁 公丁香各15克 熟军120克 良姜9克

制法共为细扮,炼蜜为丸,每丸6克,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舒气解郁,散寒止痛。治气滞胃寒,两胁胀满,胸胃刺痛,肚腹隐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21、澡豆

处方大豆黄150克 苜蓿 零陵香子 赤小豆(去皮)各60克 丁香15克 麝香3克 冬瓜仁 茅香各17克 猪胰5具(细切)

制法上九味,捣细过罗,与猪胰混合,曝干再捣,筛取细末。

功能主治治手干燥。

用法用量用时加水洗手面。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处方22、避瘟散

处方檀香156g 零陵香18g 白芷42g 香榧草180g 姜黄18g 玫瑰花42g 甘松18g 丁香42g 木香36g 麝香1.4g 冰片138g 朱砂662g 薄荷脑138g

性状本品为朱红色的粉末;气香,味凉。

炮制以上十三味,除麝香、冰片、薄荷脑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檀香等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将冰片、薄荷脑同研至液化,另加入甘油276g,搅匀。将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与冰片等液研合均匀,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避秽,开窍止痛。用于夏季暑邪引起的头目眩晕,头痛鼻塞,恶心,呕吐,晕车晕船。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g。外用适量,吸入鼻孔。

规格每盒装0.84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3、湿香

处方沉香1.22千克 甘松 檀香 雀头香(或藿香)甲香 丁香 零陵香 鸡骨煎香各100克 麝香71克 熏陆香97.5克

制法上十味,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身体臭。

用法用量临用时以蜜和。预和不中用。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处方24、避瘟散

处方檀香1.3千克 零陵香150克 白芷350克 香排草1.5千克 姜黄150克 玫瑰花350克 甘松150克 公丁香350克 木香300克

制法上药九味,共研为细粉,过罗。每600克细粉兑入麝香1.5克、甘油300克、冰片150克、朱砂粉720克、薄荷冰150克,再研细和匀收贮,勿令泄气。装盒重0.84克。

功能主治芳香辟秽,通窍止痛。主伤风头痛,鼻塞清涕,暑令受热,晕车晕船。

用法用量每服0.6克,凉开水送下;外用闻入鼻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25、辟温粉

处方川芎 苍术 白芷 藁本 零陵香各等分

制法上五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主温疫,转相染著者。

用法用量和米粉粉身.若欲多时,加药增粉用之。

摘录《外台秘要》卷四引《肘后方》

处方26、神应膏

处方栝楼1枚(去皮)零陵香 藿香 芍药甘草 黄耆 杏仁(去皮)各30克 白芷0.6克 龙脑 麝香(并研)各3克 黄腊45克 清油180克

制法上十二味,除龙脑、麝香外,并细锉。于腊日用油浸七日,过滤出药,将油炼令香熟,放冷。称180克,却再人诸药,煎令黄,用夹绢袋滤去滓,再入锅内,旋旋下蜡搅匀,滴水中成珠即止。去火候温,入龙脑、麝香打匀,倾出,入热瓷盒内听用。

功能主治止痛痒,除瘢痕,退酐黯。治一切疮肿,伤损,汤火烧伤。

用法用量摩风止痛痒,用薄绢摊贴之;口疮,含化1豆大;眼睑赤烂,疼痛不可忍者,用药涂之;口面风癣,以药涂擦,热彻为度;耳鼻中赘肉,用纸拈点1豆大,一月取下,并不疼痛。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27、洗面玉容方

处方甘松 三柰 香薷 白芷 白及 白蔹 藁木 白僵蚕 白附子 天花粉 零陵香 绿豆粉 肥皂(煨)各等分

制法上药十三味,各研细末,混匀,密贮。

功能主治美容除斑。治面斑。

用法用量每晨取少许洗面。

摘录《仙拈集》卷二

处方28、藿香散

处方广明胶(碎,炒如珠)21克 藿香叶30克 糯米500克 白丁香21克 零陵香30克 皂角(去皮、子,炙)30克 香白芷60克 檀香30克 龙脑7.5克(另研)沉香30克 丁香21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皮肤干燥,面部酐黯。

用法用量每日用洗手面。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处方29、狐惑汤

处方黄连4两,熏草4两。

功能主治狐惑病,其气如伤寒,嘿嘿欲眠,目不得闭,起卧不安,并恶食饮,不欲食,闻食臭其面目翕赤、翕白、翕黑,毒食于上者则声喝(一作嗄)也,毒食下部者则干咽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白酢浆1斗渍之1宿,煮取2升,分为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黄连,即泻心汤中专主;佐以熏草,专辟恶气,即泻心汤中干姜之意;煮用酢浆,专收湿化之虫。味少力专,其功不在泻心之下耳。

摘录《千金》卷十

处方30、沉香苁蓉煎丸

处方沉香(锉)1两,五味子(微炒)1两,鸡头实(和皮用)1两,桑螵蛸(炒)1两,金樱子1两,熏草(去根,用茎、叶)1两,鹿茸(去毛,酥炙)1两,菟丝子(酒浸3日,别摘)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以青盐、黑豆同煮透,焙干,去盐、豆)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别捣末)8两。

制法上11味,捣罗10味为末,先将肉苁蓉末以好酒1升,慢火熬成煎,和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固真气。主脐腹疼痛,脏腑不调,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以生姜盐汤送下;温酒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处方31、白芷膏

处方白芷1分,通草1分,蕤核1分,熏草2铢,羊髓8铢,当归1分。

制法上(口父)咀。以清酒炼羊髓三过,煎,膏成绞去滓。

功能主治利鼻。主鼻中塞。

用法用量用小豆大纳鼻中,日3次。

摘录《鬼遗》卷五

处方32、香膏

处方白芷 当归 芎藭 细辛 辛夷 通草 桂心 熏草各22.5克

功能主治治鼻中窒塞。

用法用量上八味,哎咀,苦酒渍一宿,以猪膏14克,煎至白芷色黄成膏,滤去滓。取少许点鼻中,或绵裹塞鼻中。以愈为度。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引《小品方》

处方33、蕙草汤

别名蕙草散

处方蕙草3两,黄连4两,当归2两。

功能主治伤寒,发热下痢。

用法用量蕙草散(《圣惠》卷十三)。

注意忌猪肉、冷水等物。

摘录《外台》卷二引《范汪方》

处方34、茴香草饮

处方生茴香草不拘多少。

制法捣绞取汁。

功能主治解恶毒风肿。主风毒或着人阴,或偏着一边,疼痛挛急,牵引小腹,闷乱难忍。

用法用量每服1合,用酒3合,同煎令沸,空心、晚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处方35、返魂丹

处方零陵香草(去根,以盐酒浸半月,炒干)1两,广木香1钱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止痢。主五色诸痢,里急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用冷水送下;通了3-4次,用热米汤送下1钱半。

注意忌生梨。

摘录《本草纲目》卷十四引《集简方》

处方36、回香草散

处方回香草、高良姜各等分。

制法晒干为末。

功能主治鼻痔。

用法用量用此先吹鼻痔上两次。片时许,随后方行取法,其痔自然易脱。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37、龙胆丸

处方龙胆(去芦头,炙)1两,昆布(洗去咸,炙)2两,海藻(洗去咸,炙)2两,马刀(研)半两,海蛤(研)半两,香草半两,大黄(炒,锉)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瘤。

用法用量绵裹1丸,朝暮含咽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38、复方牵正膏

处方白附子、地龙、全蝎、僵蚕、川芎、白芷、当归、赤芍、防风、生姜、樟脑、冰片、薄荷脑、麝香草

性状为浅棕色或浅棕绿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炮制上十四味,除樟脑、冰片、薄荷脑和麝香草酚外,其余白附子等十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85%乙醇作溶剂,浸渍,渗漉,收集漉液,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5,与樟脑、冰片、薄荷脑和麝香草酚混匀,加入约4倍量重的由橡胶、松香、氧化锌、凡士林和羊毛脂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

功能主治舒经活络,调和气血。用于风邪中络,口眼歪斜,肌肉麻木,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外用,贴敷于患侧相关穴位。贴敷前,将相关穴位处用温水洗净或酒精消毒。

注意使用过程中如有皮肤过敏,可暂停用药;贴敷期间应防受风寒;开放性创伤忌用。

规格(1)4cm×6.5cm(2)6.5cm×10cm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9、茴香草散

处方茴香草 高良姜(晒干)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鼻痔。

用法用量先吹鼻痔上二次,片时许,用细铜箸2根,箸头钻一小孔,用丝线穿孔内,二箸相离五分许,以二箸头直入鼻痔根上,将箸线绞紧,向下一拔,其痔自然拔落,置水中观其大小,预用胎发烧灰,同象牙末等分,吹鼻内,其血自止,戒口不发。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40、金陵草煎

处方金陵草1秤(6月以后收采,拣择无泥土者,不用洗,须青嫩不杂枝梗者)。

制法烂捣研,新布绞取汁,又以纱绢滤,令滓尽;内通油器钵盛之,日中微煎,又取生姜1斤绞汁,白蜜1斤,合和入煎中,以柳木篦搅勿停,令姜蜜匀,日中煎之,令如稀饧,为药成矣。

功能主治益髭发,变白为黑。

用法用量每服1匙,旦日及午后各以温酒调服。欲作丸,日中再煎令可丸,如梧桐子大。依煎法,酒服30丸。及时多制为佳,其效甚速。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

处方41、牢牙乌髭方

处方旱莲草2两半(此草有2种,1种是紫菊花,炉火客用之;此1种,再就北人始识之,《本草》中名鲤肠草,《孙其人千金方》名金陵草,浙人谓之莲子草,其子若小莲蓬故也),芝麻莘3两(此是压油了麻枯饼是也),诃子20个(并核锉),不蛀皂角3梃,月蚕沙2两,青盐3两半,川升麻3两半。

制法上为末,醋打薄糊为丸,如弹子大,捻作饼子,或焙或晒,以干为度;先用小口瓷瓶罐子,将纸筋泥固济,晒干,入药饼在瓶内,以黄泥塞瓶口,候冷,次日出药。

功能主治牢牙乌髭。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本草纲目》引作“旱莲散”。

摘录《寿亲养老》卷四

处方42、二草丹

处方金陵草(即旱莲草)车前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主小便尿血。

用法用量上二药捣汁。每空腹时服200毫升。病愈乃止。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