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蜗牛的处方(二)

浏览

蜗牛(别名仆累、小牛螺、黄犊、蚹赢、蜗赢、蜾赢、彘赢、陵螺、山蜗、瓜牛、彘牛、负壳蜒蚰、海羊、蜒蚰赢、士牛儿、负壳蛞蝓、天螺、天螺蛳、无靥螺、肌母螺),味咸;性寒;小毒,清热解毒;镇惊;消肿。主风热惊痫;小儿脐风;消渴;痄腮;瘰疬;痈肿丹毒;痔疮;脱肛;蜈蚣咬伤。小编整理出含有蜗牛的处方共8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1~86共26个。

处方1、出虫丸

处方朱砂1分(细研),麝香1分,牛黄1分,蟾酥半钱,熊胆1分,蜗牛子1分(炒微黄),夜明沙1分(微炒)。

制法上为细末,以面糊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五疳久不愈,羸瘦极甚。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温水送下;更别以水研1丸,滴向鼻中,得嚏5-7声,良久当有虫随汁出。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2、龙脑散

处方龙脑(细研)1分,黄连(去须)1分,蛜(虫祁)(微炒)1分,天麻1分,熊胆(研入)1分,麝香(细研)1分,牛黄(细研)1分,蜗牛(炒令微黄)1分,蚺蛇胆(研入)1分,蓝叶1分,川大黄(锉,微炒)1分,雄黄(细研)1分,五灵脂1分,马兜铃1分,朱砂(细研)1分。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风疳,日渐羸瘦,多睡壮热,面色青黄,或时吐乳。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温水调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3、龙胆散

处方龙胆(去芦头)1分,木香1分,熊胆(研入)1分,蜗牛(炒黄)1分,芦荟(细研)1分,夜明砂(微炒)1分,地龙(微炒)1分,麝香(细研)1分,青黛半两(细研),朱砂半两,干蟾头1枚(炙令焦黄)。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日渐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更吹少许入鼻中。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4、白凤饮

处方乌嘴白鸭1只(取头颈骨连喉管嗓嗉,不刺破,不落水),玄参4钱,生地黄5钱,蜗牛2个,地龙2条,古文钱4枚,白盐梅3个,枇杷叶3钱(绢包)。

制法用新取急流河水3大碗,扬365遍,炊以芦薪,煎至8分,去油。

功能主治疫喉白腐,会厌溃烂,口出臭气。

用法用量临饮时,每1钟加柿霜1钱,和匀,缓缓饮之。春加蚕食桑叶(孔多者)3钱,夏加荷花蒂(连须)7个,秋加荸芥苗梢(寸许长者)9枚,冬加青果汁1小酒杯(冲服,或用青果5枚,去两头尖,捣烂入煎亦可)。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引《疫喉浅论》

处方5、化核膏

处方菜油4斤,壁虎14条,蜘蛛28个,蜗牛26枚。

制法后3味入油锅熬至枯,浮油面,取出;再入新鲜首乌藤叶半斤,甘菊根半斤,薄荷半斤,牛蒡半斤,苍耳半斤等草,武火熬至草枯,出渣,俟油冷,再入连翘4两,元参4两,苦参4两,白蔹4两,白芥子4两,僵蚕4两,水红子仁(各捣碎)4两,大黄4两,荆芥4两,防风4两,浸1宿,熬至黑枯,以油沥清,见过斤两,加制木鳖油半斤,配炒黄丹慢入慢搅,搅匀,文火再熬,熬至滴水成珠,膏不粘指为度;再加入丁香油2钱,麝香2钱,苏合油1两,搅匀,退火

功能主治瘰疬,结核,恶核。

用法用量凡瘰疬结核恶核,此膏贴即暗消,但毒根不除,必以子龙丸日服三次,外用膏贴,方可除根,以杜后发。

注意无结核者忌用。

摘录《外科全生集》

处方6、白凤饮子

处方乌嘴白雄鸭(取头颈骨连喉管,以及嗓嗉,均莫刺破,不落水),玄参4钱,生地5钱,蜗牛2个,地龙2条,古文钱4枚,白盐梅3个,枇杷叶3钱(绢包)。

功能主治疫喉白腐,会厌腐溃,口出臭气。

用法用量春,加蚕食过桑叶(孔多者)3钱;夏,加荷花蒂(连须)7个;秋,加荸荠苗梢9枝(各寸许);冬,加青果汁1小酒杯(冲服),或青果5枚(去两头尖,捣烂入煎)亦可。上药共和一处,用新取急流河水3大碗,扬365遍,炊以芦薪,煎至8分,去油。临饮时,每1钟加柿霜1钱,和匀,缓缓饮之。

摘录《疫喉浅论·新补会厌论》

处方7、夺命丹

处方轻粉5分,麝香5分,白砒(制)5分,白矾(煅)1钱,辰砂(为衣)1钱,血竭1钱,蟾酥(干者,酒化入药)2钱,铜绿2钱,寒水石(煅)2钱,乳香2钱,没药2钱,雄黄2钱,蜗牛(连壳)21个。

制法上为末,先将蜗牛研烂如泥,匀和前药为丸,如绿豆大。如丸不就,加好酒打300-500下。

功能主治退寒热。主七情内乖,营卫不和所致的阴阳二气疽,及疔毒恶疮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2-3丸,先用葱白3寸与病者嚼烂,吐于男左女右手心,将药丸裹入葱白,用无灰酒3-4盏温热送下。被盖取汗为度,重者不过3服。

注意忌冷水。

摘录《准绳·疡医》卷一

处方8、兰香散

处方兰香1分,人粪1分,白狗粪1分,虾蟆1分,白矾1分,蜘蛛1分,蚯蚓1分,蜗牛子(8味并烧灰)1分,芦荟(研)1分,蚺蛇胆(研)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痢。

用法用量以苇管斜批,吹少许入鼻中及齿上,更以蜜和涂纸上贴之;如下部,即纳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处方9、龙胆散

处方龙胆1分,熊胆(研)1分,蜗牛(炒令黄)1分,芦荟(研)1分,夜明沙(炒)1分,麝香(研)1分,青黛(研)半两,丹砂(水飞)半两,干蟾头(炙焦)1枚。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疳渴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10、化生丸

处方蟾酥2钱,血竭2钱,蜗牛20个(瓦上焙干,肉壳俱用),铜绿2分半(与上3味同研),枯白矾1钱,轻粉2钱(2味同研),朱砂3钱(研细,留1钱为衣)。

制法上为细末,用人乳汁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一切发背痈疽,无名肿毒,诸般恶毒疔疮,及破伤风,阴证伤寒,并杨梅疮毒,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令病人嚼葱2根,令烂吐出,裹药3丸在内吞下,热酒送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引戴近山方

处方11、九仙夺命丹

别名十圣丹

处方朱砂3钱,雄黄2钱,乳香2钱,没药2钱,冰片2钱,血竭2钱,石胆矾1钱5分,铜青1钱5分,麝香1钱5分,枯矾1钱5分,熊胆1钱5分,飞过黄丹1钱5分,蜈蚣2条,蚯蚓2条,僵蚕2条(微炒黄色、去嘴),梅花1升,寒水石1钱,牛黄1钱,蟾酥1钱,白官粉1钱,硼砂1钱,全蝎9个,蜗牛7条。

制法上为极细末,以朱砂1钱5分为衣。其修合之法,先将蟾酥用乳汁化开,共为丸;如丸不起,略加面糊,如桐子大。

功能主治无名肿毒,恶疮流注,火痹。

用法用量每服1丸,命病人口嚼生葱1根咽下,又嚼1根极烂,吐在手心上,裹药,用滚热老酒吞下。量冷暖时候,盖被出汗。如病人不能嚼,人代嚼之亦可。如无汗,再服1丸自愈。凡诸毒医迟,毒走攻心,必不可救,若汗来迟,以热酒催之,不可以手摸摩,患处如痒,以旧木梳梳之自止。

摘录《纲目拾遗》卷七引《集听》

处方12、龙齿

处方龙齿半两,白僵蚕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蜗牛半两,钩藤半两,代赭(研)2两,牡蛎(煅)2两,麝香(研)1分,牛黄(研)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啼及夜啼。

用法用量2岁儿3丸,井华水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13、万寿丸

处方干蜗牛15克 干蚯蚓15克 蛇蜕皮0.3克 干虾头3个 黑丑1.5克(炮)麝香0.3克 使君子5个(炮)

制法上药前四味入罐子内,封口,炭火烧通赤,取出捣罗为末,后三味为末,同研入如粉,用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气疳羸瘦,腹大项小,头发稀疏,脏腑不调,大便或泻或秘。

用法用量每服5丸,一日两次,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二

处方14、朱砂丸

处方硫黄30克 白矾15克 雄黄15克 麝香3克(别研)穿山甲30克(新瓦上炙令黄赤色)甘草15克(炙)肥皂1枚(去子,焙)蜗牛7枚(炙,去壳,焙干)

制法前三味入瓷器内,水调蚌粉固其缝,外用盐泥密封,候干;炭火烧通赤,取出放地上去火毒;后五味为细末,与前药研匀,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久痔生疮,出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处方15、无食子丸

处方无食子3枚(大者,煨熟用,)牛黄(研)麝香(研)丁香 雄黄(研,水飞)青黛(研)木香 丹砂(研,水飞)各7.5克 蟾酥3片(如柳叶大,焙过,研)熊胆15克(研)蜗牛壳(干者,去土)20枚

制法上十一味,捣研为末,更同研令匀细,水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五疳。

用法用量一二岁儿临卧乳汁下1丸,三四岁2丸,五六岁3丸,七八岁5丸,米饮下亦得,日再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处方16、五疳保童圆

处方黄连(去须)、白鳝头(炙令焦黄.无.即炒白芜荑充代)、草龙胆(去芦)、雄黄(研飞)、青橘皮(去瓤)、五倍子、夜明砂(微炒),各一两;蟾头一枚(炙令黄色),苦楝根、天浆子(微炒)、胡黄连、麝香、青黛(研)、熊胆(研)、芦荟(研),各一两。(一本有虾蟆灰、蜗牛微炒。一方有蜗牛微炒,一分。)

炮制上为细末,都研令匀,用糯米饭和圆,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五疳。盖其骨肉轻软,肠胃微细,若乳哺有节,则脏腑相调;或乳母寒温失理,饮食无常,醉饱喜怒,及小儿百以后,五岁以前,乳食渐多,不择生冷,好餐肥腻、甘、酸之物,即成五疳。一曰肝疳,其候摇头揉目,白膜遮睛,流汗遍身,合面而卧,目中涩痒,肉色青黄,发立头焦,筋青脑热,腹中积聚,下痢频多,久而不痊,转甚羸瘦;二曰心疳,其候浑身壮热,吐痢无常,颊赤面黄,胸膈烦满,鼻干心躁,口舌生疮,痢久不痊,多下脓血,有时盗汗,或乃虚惊;三曰脾疳,其候腹多筋脉,喘促气粗,乳食不多,心腹胀满,多啼咳逆,面色萎黄,骨立毛焦,形枯力劣,胸膈壅闷,水谷不消,口鼻常乾,好吃泥土,情意不悦,爱暗憎明,肠胃不和,痢多酸臭;四曰肺疳,其候咳嗽气逆,皮毛乾焦,饶涕多啼,咽喉不利,揉鼻咬甲,壮热憎寒,口鼻生疮,唇边赤痒,腹内气胀,乳食渐稀,大肠不调,频频泄痢,粪中米出,皮上粟生;五曰肾疳,其候肌肉消瘦,齿龈生疮,寒热时作,口鼻乾燥,脑热如火,脚冷如冰,吐逆既增,乳食减少,泻痢频并,下部开张,肛门不收,疳疮痒痛。已上疾状,并皆治疗。

用法用量每服一岁儿一圆,不计时候,温米饮下,日进三服尤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7、化核膏

处方壁虎14条 蜘蛛28个 蜗牛36枚 大麻油2千克 鲜何首乌藤叶 鲜甘菊根 鲜薄荷 鲜牛蒡草 鲜苍耳草各250克 连翘 玄参 苦参 白蔹 白芥子 僵蚕 水红花子大黄 荆芥 防风各120克 制木鳖油250克 炒黄丹适量 丁香油6克 麝香6克 苏合油30克

制法用菜油2千克,先煎枯前三物,捞去不用;再入何首乌藤叶至苍耳草等五味,武火熬至草枯去滓;俟油冷,再入连翘至防风等十味,浸一夜,熬至黑枯,滤油去滓;加木鳖油、铅丹,慢入慢搅,文火再熬至滴水成珠,膏不粘指为度;再加入丁香油,麝香,苏合油搅匀,退火气,摊成膏。

功能主治治瘰疬,结核。

用法用量贴患处。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处方18、蟾酥丸

别名蟾酥解毒丸(《医林绳墨大全》卷九)。

处方蟾酥6克(酒化)轻扮1.5克 枯矾 寒水石(煅)铜绿 乳香 没药 胆矾 麝香各3克 雄黄6克 蜗牛21个 朱砂9克

制法上药各别研末,称准。先将蜗牛研烂,再同蟾酥和研稠粘,再入各药,共捣极匀,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定痛。主热毒内蕴,致患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疽、臀腿等疽及一切恶疮。

用法用量每服3丸,用葱白17厘米,患者自嚼烂,包药在内,用热黄酒50毫升送下,盖被约一小时出汗为效。甚者再进一服。外用制成药条插疮口中,或做药饼贴盖疮口。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19、白凤饮子

处方乌嘴白雄鸭1只(取头颈连喉管以及嗓嗉,均莫刺破,不落水)玄参12克 生地15克 蜗牛2个 地龙2条 古文钱4枚 白盐梅3个 枇杷叶9克(绢包)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热解毒。疫喉白腐,会厌腐溃,口出臭气。

用法用量用新取急流河水L5升,扬三百六十五遍,用芦薪煮至600毫升,去油。每服200毫升,加柿霜3克,和匀,缓缓饮之。春加蚕食过桑叶(孔多者)9克,夏加荷花蒂(连须)7个,秋加荸荠苗梢9枝各3.3厘米许,冬加青果汁10毫升冲服,或青果5枚,去两头尖,捣烂人煎亦可。

摘录《疫喉浅论》

处方20、飞龙夺命丹

别名渊然真人夺命丹(《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再生丹(《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四)。

处方蟾酥6克(干者,酒化)血竭3克 乳香6克 没药6克 雄黄9克 轻粉1.5克 胆矾3克 麝香1.5克 铜绿6克 寒水石3克 朱砂6克 海羊21个(即蜗牛,连壳用)天龙1条(即蜈蚣,酒浸,炙黄,去头、足)脑子1.5克(如无亦可)

制法上药为细末,将海羊研作泥和前药末为丸,如绿豆大,若丸不就,酒煮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主治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疽,一切无头肿毒、恶疮,服之便有头,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

用法用量每服2丸,用葱白10厘米,擂碎裹药,用酒送下。以衣被盖覆。半小时后,再用热酒数杯,以助药力,以发热汗出为度。如病重汗不出者,再服2丸,汗出即效。疮在上,食后服,在下,空腹时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冷水、黄瓜、茄子、油、面、猪,羊、鱼肉,一切动风发疮等物。

摘录《急救仙方》卷二

处方21、蟾酥合剂

处方蟾酥(酒化)腰黄 铜绿 炒绿矾 轻粉 乳香 没药 枯矾 干蜗牛各3克 麝香 血竭 朱砂 煅炉甘石 煅寒水石 硼砂 灯草灰各1.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蟾酥另以烧酒化开为糊,徐徐和入药末,混合研匀,晒干,研成细末,收贮备用。

功能主治驱毒、消肿、化腐。主疔疮。

用法用量在红肿初起时用上药,以烧酒(亦可用煅石膏为赋形剂,制成为30~50%蟾酥合剂)调涂患处。外贴太乙膏。至红肿消失,腐肉与健康组织起一裂缝时,改用10%蟾酥合剂(即上药1份,煅石膏9份),至腐肉脱落阶段,再改用5%蟾酥合剂(即上药1份,煅石膏9份,煅炉甘石5份,海螵蛸5份)。亦可改用吹药器将药喷入口腔、咽喉患处。

摘录《中医外伤科学》

处方22、返魂丹

处方乳香1钱5分,没药1钱5分,辰砂1钱5分,雄黄1钱5分,轻粉5分,片脑5分,麝香5分,海羊(即蜗牛)不拘多少,蟾酥1钱,青黛1钱,粉草1钱,硼砂1钱(一方加铜绿1钱,寒水石1钱,轻粉1钱,枯矾1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海羊捣膏为丸,如难丸,加酒、面糊些少,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解毒化汗。主疔肿。

用法用量每服1丸,兼生葱头2-3个,细嚼咽下。疔肿及痈肿毒气入膈者,得微汗即解。

摘录《医学正传》卷六

处方23、夺命丹

处方血竭1钱,蟾酥半钱,铜绿半钱,明矾半钱,朱砂半钱,轻粉半钱,大黄半钱,麻黄半两(去根节),麝香3字,海羊15个,(去蜗牛),(1方用龙脑2字)。

制法上为细末,将海羊研细烂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疔肿。

用法用量每服先嚼葱白3寸,然后用好酒送下1丸。如重车行7里,汗出为效。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四

处方24、夺命丹

别名返魂丹、再生丹、追命丹、延寿丹、来苏丹、知命丸、得道丸、寸金丹、延命丹、来苏丸

处方蟾酥半钱,朱砂3钱(水飞),轻粉半钱,枯白矾1钱,寒水石1钱(水飞),铜绿1钱,麝香1字,海羊20个(另研)。

制法上为细末,将海羊另研为泥,就药一处,丸如绿豆大,如丸不就,加好酒成之。

功能主治疔疮发恶心,及诸恶疮。

用法用量返魂丹、再生丹、追命丹、延寿丹、来苏丹、知命丸、得道丸、寸金丹(《袖珍》卷三)、延命丹、来苏丸(《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

注意忌冰水。

摘录《杂类名方》

处方25、飞龙夺命丹

别名渊然真人夺命丹(《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再生丹(《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四)。

处方蟾酥6克(干者,酒化)血竭3克 乳香6克 没药6克 雄黄9克 轻粉1.5克 胆矾3克 麝香1.5克 铜绿6克 寒水石3克 朱砂6克 海羊21个(即蜗牛,连壳用)天龙1条(即蜈蚣,酒浸,炙黄,去头、足)脑子1.5克(如无亦可)

制法上药为细末,将海羊研作泥和前药末为丸,如绿豆大,若丸不就,酒煮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主治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疽,一切无头肿毒、恶疮,服之便有头,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

用法用量每服2丸,用葱白10厘米,擂碎裹药,用酒送下。以衣被盖覆。半小时后,再用热酒数杯,以助药力,以发热汗出为度。如病重汗不出者,再服2丸,汗出即效。疮在上,食后服,在下,空腹时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冷水、黄瓜、茄子、油、面、猪,羊、鱼肉,一切动风发疮等物。

摘录《急救仙方》卷二

处方26、经验白术

处方白术1两,苦葶苈1两,川山甲5钱,蛇退1条(全),黑牵牛(末)2两,土牛儿1个(土坑内烧,焙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水蛊、气蛊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好酒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