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天花粉的处方(九)

浏览

天花粉(别名栝楼根、白药、瑞雪、天瓜粉、花粉、屎瓜根、栝蒌粉、萎粉),味甘;微苦;性微寒,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消肿排浓。主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小编整理出含有天花粉的处方共94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481~540共60个。

处方1、鳖甲散

处方鳖甲2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白术1两半,防风1两(去芦头),栝楼根1两,桔梗1两(去芦头),细辛3分,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令病人不复发。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2、干姜汤

处方干姜4两,石膏4两,栝楼根2两,人参2两,桂心2两,半夏1升,吴茱萸2升,小麦1升,甘草1两,赤小豆30粒。

功能主治饮食辄噎。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酒5升,水1斗,煮枣20枚,去滓,合煮取3升,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因胃气之虚寒,不能运化水谷之精微,蕴酿而成本寒标热之病。非寒热补泻之兼投,何以解虚实反正之纠结。详方中人参、甘草、干姜、萸、桂以治本寒,石膏以化标热,半夏、栝楼一热一寒,分解脾湿上逆之痰饮于中,小麦、小豆开泄木邪内蕴之虚火于下,共襄洗涤之功。举世但知柴胡、白芍和解肝邪,木通、车前降泄火气,曷知谷菽有如此之妙用哉。

摘录《外台》卷八引《古今录验》

处方3、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栝楼根1两,麦门冬2两(去心,焙),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消渴。饮水过多,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黄耆汤”。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4、黄连丸

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栝楼根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栀子仁(微炒)1两半,香豉(炒黄)2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剂,更于铁臼内涂酥杵匀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心胸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午食后以温浆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5、楝实散

处方川楝子(去核)半两(微炒),甘草半两(微炒),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疳黄羸瘦,好食泥土,蛔虫(疒丂)痛,发歇往来。

用法用量每服2钱,乳食空时煎紫苏汤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处方6、蜡脂

别名蜡脂膏

处方白蜡10两(炼令白),桃花3分,菟丝子3分,白芷3分,木兰皮3分,细辛3分,辛荑仁3分,白茯苓3分,土瓜根3分,栝楼根3分,白附子3分,杜蘅3分,桃仁(去皮)3分,杏仁(去皮)3分,蔓青子油2升半,羊髓2合,牛髓2合,鹿髓脂2合。

制法上并细切,以苦酒渍1宿,用上件蜡油、髓脂等,煎如面脂法,其蔓青油、酒在前,煎令烟出后,始下蜡、髓讫,纳诸药,候白蓝色黄膏成。

功能主治面病。

用法用量蜡脂膏(《普济方》卷五十二)。

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崔氏方》

处方7、黄耆饮

处方黄耆3两,茯神3两(去水),栝楼根3两,麦门冬3两(去心,焙),甘草(炙)3两,生干地黄(切,焙)4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膈消,胸中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8、解毒地黄丸

处方生干地黄(焙)2两,黄耆(锉)1两半,栝楼根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桑螵蛸15枚(锉,炒),大黄(锉、炒)1两,人参1两,栀子仁1两,肉苁蓉(焙)1两,前胡(去芦头)1两,升麻1两,芍药1两,知母(焙)1两,王不留行1两,远志(去心)半两,败酱半两,地脉草半两,干枣15枚(汤浸,去皮、核,以蜜1升和蒸成膏)。

制法上为末,入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时作寒热,疼痛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米饮送下,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处方9、黄耆饮子

处方黄耆1两(锉),栝楼根1两,赤芍药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玄参半两,甘草半两(生,锉),赤茯苓半两,川升麻半两,当归半两。

制法上细锉,和匀。

功能主治发背,热渴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中盏,入淡竹叶7片,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10、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3分,知母3分,黄耆3分(锉),栝楼根3分,麦门冬3分(去心),茯神3分,地骨皮3分,人参3分(去芦头),防风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石膏1两半,酸枣仁3分(微炒),黄芩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饮水,过多不止,心神恍惚,卧不安稳。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小麦半合,煎至5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11、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茯神1两,龙骨1两,栝楼根1两,熟干地黄1两,泽泻1两,白石脂1两,桑螵蛸1两(微炒),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肾。心神烦闷,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12、黄芩丸

处方黄芩1两,栀子仁1两,铁粉1两(细研),栝楼根1两,马牙消1两(研),寒水石1两(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病,心脾壅热不退,口干烦渴,时发躁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浆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13、黄膏

处方木鳖子10枚,土瓜根1两,黄连半两(去须),黄耆1两(锉),栝楼根2两,黄柏1两(锉),消石1两,马牙消1两,芸苔子2两,川大黄2两(锉),麝香1钱(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入麝香研令匀。

功能主治咽喉颈外肿痛。

用法用量以生油旋调,敷肿处;有菜油调更佳,即再敷。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14、黄耆丸

处方黄耆1两半(锉),栝楼根2两,苦参2两半(锉),羚羊角屑1两半,黄连1两(去须),茯神2两,鸡膍胵黄皮5枚(炙黄),甘草1两半(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口干烦渴,腰疼胯痛,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不拘时候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15、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1两,猪苓(去黑皮)1两,赤茯苓1两,桂心1两,白术1两,泽泻1两,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时气烦渴,饮水即呕吐,心胸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水调下,不拘时候。令极饮水,小便利者,汗出便愈。

摘录《圣惠》卷十六

处方16、广笔鼠粘汤

别名广笔牛子汤

处方贝母(去心)3钱,鼠粘子(酒炒,研)2钱,玄参2钱5分,射干2钱(不辣者是),甘草2钱5分,栝楼根2钱,怀生地3钱,白僵蚕1钱(略炒,研),连翘2钱,竹叶20片。

功能主治喉癣内热,咽嗌暗红,痛痒而燥,次生苔癣,甚则有小孔如蚁蛀,时吐臭涎,妨碍饮食。喉癣内热。咽嗌干燥,初觉时痒,次生苔癣,色暗木红,燥裂疼痛,时吐臭涎,妨碍饮食。胃火上炎灼肺,喉间生红丝如哥窑纹,又如秋海棠叶背,干燥而痒,久则烂开;有小孔如蚁蛀,名天白蚁。喉内红色,暗而不鲜,于暗红色中,现出白色,疼痛而痒。

用法用量广笔牛子汤(《喉科种福》卷五)。《金鉴》本方用法:服汤同时,未溃吹矾精散,已溃吹清凉散。

注意患者清心寡欲,戒厚味发物。

摘录方出《广笔记》卷三,名见《金鉴》卷六十六

处方17、漏芦

处方漏芦半两,石钟乳1两,栝楼根1两,蛴螬3合。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乳无汁。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前糖水下,日3次。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18、黄耆汤

处方黄耆(锉)1两,栝楼根1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暴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19、黄连丸

处方黄连1两(去须),栝楼根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知母3分,茯神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实热,多渴心烦;时气烦热口干,头目昏痛;食已如饥,肌肉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以粥饮送下;或牛乳汁送下亦得。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20、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芦根1两(锉),栝楼根1两,紫苏茎叶1两,生干地黄半两(锉),桑根白皮半两(锉),泽泻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中烦闷,热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21、黄芩散

处方黄芩1两半(锉),黄耆1两半(锉),木通1两半(锉),前胡1两半(去芦头),川升麻1两半,栝楼根2两,赤芍药1两,赤茯苓1两,甘草1两(生,锉),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人参半两(去芦头),当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大热发痈在背,或于阴股间。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竹叶2-7片,小麦100粒,生地黄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22、干地黄丸

处方干地黄5两,芍药2两,甘草2两,桂心2两,黄耆2两,黄芩2两,远志2两,石斛3两,当归3两,大黄3两,人参1两,巴戟天1两,栝楼根1两,苁蓉4两,天门冬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热人长将服之,终身不患痈疽,令人肥悦耐劳苦。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酒送下,1日3次。加至20丸。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无故脉数,须防发痈,今见肌常壮热,洵是壮火凭凌之象。故以地黄、黄芩、石斛、栝楼清热剂中兼进人参、天冬以滋津气;巴戟、苁蓉以摄虚阳;黄耆、甘草以固卫气;当归、芍药以和营血;桂心、远志开导伏火;大黄涤除宿热。寓补于泻,而用人参、黄耆佐大黄、黄芩祛热,已是举世所昧:至用巴戟、苁蓉助桂心、远志通肾,即先哲方中罕具此法。盖肾窍一通,热邪悉从二便开泄矣。

摘录《千金》卷二十二

处方23、栝楼散

别名香墨散

处方栝楼根3两,墨1两,铅丹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和匀。

功能主治膈消。

用法用量香墨散(原书卷五十八)。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24、大黄散

处方大黄(锉)2两,栝楼根1两,甘草(生,锉)1两,马牙消(研)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毒风肿,遍身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熟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处方25、黄耆散

别名黄耆汤

处方黄耆3分(锉),沉香3分,熏陆香3分,鸡舌香半两,羚羊角屑1两,漏芦半两,黄芩半两,栀子6半两,甘草半两(生锉),栝楼根半两,汉防己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连翘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缓疽及诸痈肿,脓血结聚,皮肉坚厚,日久不溃,疼痛。

用法用量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26、黄耆汤

处方黄耆3两,茯神3两,栝楼根3两,甘草3两,麦门冬3两,干地黄5两。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分3服,日进1剂,服10剂佳。

注意忌芜荑、酢物、海藻菘菜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外台》卷十一

处方27、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甘草1两(炙微赤,锉),川升麻1两,黄芩1两,前胡1两(去芦头),栝楼根1两,知母1两,麦门冬1两(去心),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渴利后,皮肤生热毒疮疼痛,寒热,口干心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小麦10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28、黄耆酒

处方黄耆3两,桂3两(去粗皮),巴戟天3两(去心),石斛3两(去根),泽泻3两,白茯苓3两(去黑皮),柏子仁3两,干姜3两(炮),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3两,防风2两(去叉),独活2两(去芦头),人参2两,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芍药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茵芋1两,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细辛1两(去苗叶),白术1两,黄芩1两(去黑心),栝楼根1两,山茱萸1两。

制法上(口父)咀,绢袋盛,以清酒3斗渍之,秋、冬7日,春、夏3日。

功能主治脾痹。肉极虚寒,体重怠惰,四肢不欲举动,关节疼痛,不嗜饮食。

用法用量初服3合,日2次。渐加之,以微麻木为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29、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半两,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茵陈1两,细辛半两,柴胡半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4日,毒气内攻,身体疼痛,壮热头重,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30、黄耆丸

处方黄耆(锉)3两,土瓜根2两,干姜(炮)2两,菝葜1两半,漏芦1两半(去芦头),地骨皮(去土)1两半,栝楼根2两半,桑螵蛸半两(中劈破,慢火炙)。

制法上为末,以湿纸裹粟米饭,于煻火内烧过,和捣令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便利,饮水多者,又非淋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微温牛乳汁送下,早、晚2服。渐加至30丸,多饮乳汁为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处方31、菖蒲散

处方石菖蒲1两,栝楼根1两,黄连(去、须)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津液减耗,虚渴引饮。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新汲水调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32、黄连丸

处方黄连1两(去须),皂荚树鹅1两(微炙),苦参2两(锉),栝楼根2两,赤茯苓2两,知母2两,白石英1两(细研),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石英、金银箔相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久不止,心神烦壅,眠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煮小麦汤送下;竹叶汤送下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

处方33、黄耆丸

处方黄耆1两(锉),牡蛎2两(烧为粉),栝楼根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地骨皮半两,白石脂半两,泽泻半两,知母半两,黄连半两(去须),薯蓣半两,熟地黄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中。渴不止,小便赤黄,脚膝少力,纵食不生肌肤。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不拘时候以清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34、黄连丸

处方黄连半两(去须),黄耆半两(锉),栀子仁1分,苦参半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葳蕤1分,知母1分,麦门冬1两(去心,焙),栝楼根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地骨皮1分,赤茯苓1分,生干地黄1分,铁粉半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久不愈,体瘦心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35、茯神丸

处方茯神1两,地骨皮半两,黄耆半两(锉),知母半两,牡蛎1两(烧为粉),栝楼根3分,黄连3分(去须),麦门冬2两(去心,焙),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中烦热,小便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清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36、浮萍丸

处方干浮萍、栝楼根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以人乳汁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虚热。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饮送下,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本经》言浮萍下水气,止消渴,以其能开发腠理,通行经脉也。此方以肺气固结,津不行而渴,故用水萍,兼取栝楼根协济,以建清热止渴之功。

摘录《千金》卷二十一

处方37、黄连丸

处方黄连1两(去须),栝楼根1两,白龙骨1两,苦参1两(锉),牡蛎1两(烧为粉),山茱萸1两,葳蕤1两,土瓜根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肾,小便滑数,白浊,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不拘时候以煎大麦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38、栝楼根饮

别名栝楼根汁

处方生栝楼根。

功能主治小儿忽发黄,面目皮肉并黄。

用法用量栝楼根汁(《卫生总向》卷十五)。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处方39、鳖甲汤

处方鳖甲(醋炙黄)1两,桑根白皮(锉)1两,甘草(炙,锉)1两,贝母(去心,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白术1两,人参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胡黄连半两,知母(焙)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百部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山栀子仁半两,栝楼根半两,柴胡(去苗)半两,款冬花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烦躁,羸瘦发热,面红颊赤,咳吐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加杏仁7个(去皮尖),再同煎至6分,去滓,临卧温服,如嗽止,不用杏仁,只用生姜少许同煎。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40、黄芩汤

处方黄芩1两,白芷1两,川大黄3两,栝楼根1两,甘草1两,当归1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发背不消。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至3升,去滓,以故帛榅汤,更番揭患处。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41、黄耆丸

处方人参3分,鹿茸(酒浸,去毛)1两,黄耆3分(锉),栝楼根1两,桑螵蛸1两,杜仲(去粗皮,炙)3分(锉),鸡膍胵4枚(炙),山茱萸3分,菟丝子(酒浸1宿,焙干,别捣末)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肾肾虚,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煎枣汤送下,每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八

处方42、换肌散

处方胡麻子半两,蔓荆子半两,枸杞子半两,牛蒡子半两(并炒熟),防风(去芦头)半两,苦参半两,白蒺藜半两,栝楼根半两(并生用),轻粉4钱(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大风毒气,蕴积攻冲,溃疡。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淡茶清汤调下,煎甘草、贯众汤漱口,每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一

处方43、桂枝加葛根瓜蒌汤

别名桂枝加葛根瓜萎根汤

处方桂枝2钱半,芍药2钱半,葛根2钱半,栝楼根2钱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柔痉有汗。

用法用量桂枝加葛根瓜萎根汤(《普济方》卷一三二)。《普济方》有生姜七片、大枣二枚。《伤寒广要》有甘草。

摘录《此事难知》

处方44、黄耆汤

处方黄耆(锉)2两,茯神(去木)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栝楼根(锉)2两,熟干地黄(洗,切,焙)4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虚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45、大黄散

处方甘草半两(炙),川大黄半两(炙),栝楼根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胃中热,日渐瘦。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煮至5分,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四

处方46、柴胡散

处方柴胡(去苗)1两,黄芩(去黑心)1两,栝楼根1两,山栀子仁1两,大黄(锉,醋炒)1两半,芒消1两半,木香半两,白鲜皮半两,茵陈蒿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伤寒壮热,肢节疼痛,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以新汲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处方47、黄丹散

处方黄丹1两,胡粉1两,栝楼根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泽泻3分,石膏1两半,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白石脂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消渴饮水过多,烦热不解。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清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48、大黄牡蛎汤

处方大黄1两,黄芩18铢,栝楼根18铢,甘草18铢,桂心半两,滑石2两,牡蛎半两,人参半两,龙骨半两,凝水石半两,白石脂半两,消石半两(1本加紫石英半两)。

功能主治小儿连壮热,实滞不去,寒热往来、微惊悸。

用法用量以水4升,煮取1升半,服3合,1日1夜令尽,虽吐亦与之。

摘录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医部全录》四二○

处方49、茯神汤

别名茯神饮

处方茯神2两,栝楼根5两,生麦门冬5两,生地黄6两,葳蕤4两,小麦2升,淡竹叶(切)3升,大枣20个,知母4两。

功能主治泄热止渴。主胃腑实热,引饮常渴。

用法用量茯神饮(《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摘录《千金》卷二十一

处方50、栝楼汤

别名瓜蒌汤

处方栝楼根8分,知母8分,茯苓8分,甘草4分,黄柏4分,人参6分,黄芩10分,榉皮10分。

功能主治小儿有热不调,渴痢不止。

用法用量瓜蒌汤(《医部全录》卷四四九)。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孺方》

处方51、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茯神1两,地骨皮1两,栝楼根1两,麦门冬1两(去心),黄芩1两,生干地黄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中热,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52、麻黄细辛丸

处方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2两,细辛(去苗叶)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白术半两,栝楼根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恶寒,四肢烦疼,心躁闷。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薄荷蜜汤研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53、黄连汤

处方黄连1两(去须),川升麻1两,麦门冬1两(去心),黄芩1两,栝楼根1两,知母1两,茯神半两,栀子仁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石膏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中热烦渴,身渐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

处方54、大黄汤

处方大黄12铢,牡蛎12铢,龙骨12铢,栝楼根12铢,甘草12铢,桂心12铢,赤石脂6铢,寒水石(如无,以朴消代之)6铢。

功能主治少小中风,状如欲绝。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升,纳药半两,煮再沸,绞去滓,半岁儿服如鸡头子大1枚,大儿尽服。入口中即愈,汗出粉之。药无毒,可每日2服。有热,加大黄;不汗,加麻黄。

摘录方出《千金》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三六七

处方55、韭根散

别名丰本汤

处方韭根2两,栝楼根2两,青竹茹半两,干姜半两(炮裂)。

制法上锉细和匀,分作8服。

功能主治伤寒后,阴阳易,头重,百节解痛,翕翕气劣,着床不能起动,甚者手足拳,卵肿疼痛。

用法用量丰本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56、大黄饮

别名大黄散

处方大黄(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3分,栝楼根3分,甘草(炙)3分,牡蛎(熬)半两,龙骨半两,凝水石(研)半两,白石脂半两,滑石(研)2两,消石(研)2两,人参2两,桂(去粗皮)2两。

制法上12味,以9味粗捣筛,入研药和匀。

功能主治小儿壮热,实滞不去,及寒热往来,微惊。

用法用量大黄散(《普济方》卷三八五)。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处方57、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半(锉),麦门冬1两(去心),木通1两(锉),前胡2两(去芦头),栝楼根2两,赤芍药1两,川升麻1两,甘草1两(生,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知母1两,赤茯苓1两,黄芩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壮热烦渴,身体疼痛,大小便滞涩,心胸里闷,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竹叶30片、小麦100粒,煎至5分,去滓,又入生地黄汁1合,更煎2-3沸,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58、喉煎方

处方牛蒡子1钱5分(炒,研),前胡1钱,连翘1钱(炒),山栀8分(炒黑),栝楼根2钱,玄参2钱,桔梗1钱,甘草6分,薄荷8分(先本有银花)。

功能主治一切喉症。

用法用量发寒热,加柴胡;头痛,加煅石膏;口渴,加麦冬、知母;胸膈饱闷,加枳壳;郁热,加芍药、贝母。

摘录《咽喉经验秘传》

处方59、黄丹散

处方黄丹3分(炒令紫色),栝楼根1两,前胡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泽泻半两,石膏1两(细研),赤石脂半两(细研),贝母半两(煨令徽黄)。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消渴,心神烦闷,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清粥饮调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60、柴胡散

别名百合柴胡汤

处方柴胡1两(去苗),知母2两,黄连1两(去须),甘草3分(炙微赤,锉),百合2两,秦艽1两(去苗),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百合病久不愈,欲成痨。

用法用量百合柴胡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摘录《圣惠》卷十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