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天冬的处方(四)

浏览

天冬(别名天门冬、明天冬、天冬草、倪铃、丝冬、赶条蛇、多仔婆),甘、苦,寒。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小编整理出含有天冬的处方共810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81~240共60个。

处方1、二冬汤

处方麦冬1两,天冬4钱,茯苓1钱5分,车前子1钱。

功能主治肺消,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烂咽肿,饮水过多,饮讫即溺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惠直堂方》卷二

处方2、回天大补膏

处方人参6两,白术4两,白茯苓3两,当归4两,白芍4两,川芎2两,生地1斤,熟地1斤,天冬5两,麦冬5两,知母3两,八制香附8两,红花1两,山药2两,自制龟胶4两,清阿胶4两,鳖胶4两,玄参2两,丹皮3两,柴胡3两,人乳2碗,牛乳半斤,羊乳半斤,梨汁1碗,柿霜3两。

功能主治虚损痨瘵之血枯。血枯则月水断绝,其外症畏寒发热,肌肉消瘦,皮肤干涩,爪甲青而不润,饮食减少,大便溏泄,小便痛而数,口干,咽燥,渐成劳瘵。脉侯左寸、左右尺必微而涩,右关必沉弦,左关必虚细。

各家论述是方参、苓、术、草四君子汤也;归、芎、芍、生熟地四物汤也;二冬、知母、玄参补肺金以培生化之源;丹皮、龟鳖甲煎胶以制浮游之火;人乳、牛乳、羊乳燥者润之;梨汁、柿霜热者清之;银柴胡以退肌热;香附以升气郁;红花以通血滞;山药以达腰膝营卫,生津液,健脾和胃,真有回天之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处方3、化瘀通经散

处方炒白术、天冬、生鸡内金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症瘕,通经闭。主症瘕坚结,及月事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送下,1日2次;山楂片3钱煎汤,冲化红蔗糖3钱,以之送药更佳。

各家论述鸡内金消瘀通经;伍以白术者,恐脾胃虚弱,不任鸡内金之开通也;更辅以天冬者,恐阴虚有热,不受白术之温燥也。

摘录《衷中参西》下册

处方4、必胜散

处方芎、归、芍、生地、熟地、阿胶、前胡、甘草、天冬、麦冬、陈皮、黄耆、白术、茯苓、刺蓟、马勃、醉芩。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主妊娠吐血衄血者,皆由平日忧思惊恐伤于肝脾,结于经络,久则气逆以致经血妄行,口出曰吐,鼻出曰衄。心胸烦满,甚或喘急,胎气上逼则难治。

各家论述古人云:胎前见血,十不活一,此甚言经血之不可伤也。夫血以养胎,胎藉血长,一有渗漏,胎元必伤,妄行过甚,孕妇有损,吐衄,从口鼻而出血,热极矣。清热凉血,胎或可安。芎、归、胶、芍、二冬、二地所以清血分之热,可养血固胎;醉芩、刺蓟、马勃专除血中之伏火;黄耆、术、芩、陈、甘补阳以生阴之道。微嫌川芎辛散上行,宜慎之。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5、加味大造丸

处方紫河车、人参、山药、当归、熟地、天冬、麦冬、五味子、杜仲、牛膝(酒浸1宿,炒)、黄柏(盐水炒,泄泻不用)。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妇人血弱,不能摄元,或成胎屡堕,或孕后虚热,盗汗,少食,带多等。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胎产要诀》卷上

处方6、回生丸

处方地黄12两(1半制),萸肉(蒸、晒)4两,枸杞(晒干)4两,菟丝子(自制)4两,牛膝(酒蒸,晒干)4两,山药(蒸)4两,茯苓(人乳拌,晒,至加倍重)4两,白芍(酒炒)4两,莲肉(去心,炒)4两,麦冬(去心,晒干)4两,天冬(去心,晒干)4两,北五味(蜜水拌蒸,焙干)4两,枣仁(炒)4两,园肉(炙干)4两,莲须4两,玄参(蒸)4两,骨皮4两,女贞子(酒蒸,晒)4两,龟甲胶,鳖甲胶8两(俱地黄汁溶化),鳔胶(牡蛎煅粉拌炒,净)8两,猪脊髓30条(去筋膜,捣烂,入炼蜜熬),黄牛肉(去油)10斤(熬膏),紫河车膏4两,(如无,用紫河车4具至10具,泔水洗净,隔汤煮熟,捣烂,药拌,晒干)。

制法诸胶髓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妇阴虚内热。

用法用量每服3-5钱,淡盐汤或园肉汤任下。

各家论述此方补肾理脾保肺,兼而有之。补肾用熟地、萸肉、枸杞、菟丝、牛膝,有理脾药以佐之,则不嫌其滋润。理脾用山药、茯苓、白芍、莲肉者,无香燥伤阴之患,以其能兼入肾经也。二冬清肺,五味敛肺,皆所保肺也,保肺金正以生肾水,理脾土亦为生金以生水也。枣仁、圆肉养心,一恐水虚而火旺血耗,一恐心虚不下交于肾。莲须濇精固肠;玄参、骨皮、女贞、龟鳖二甲退热除蒸。猪髓、鳔胶填精益髓,牛肉膏补脾消痰,紫河车峻补精血,是以血肉之物,补血肉之躯,功效速也。嘉言云:虚劳之疾,百脉空虚,非粘腻之物,不能填空;精血枯涸,非滋湿之品,不能濡润。是以治虚劳,纵遇能消丸药之人,必煎育服方效。若脾弱难化者,尤当膏服,胃弱者,腥膻之品勿用。此丸功在六味左归之上,不可忽之。

摘录《顾松园医镜》卷十一

处方7、归沫汤

处方熟地2两,山萸肉1两,玄参1两,天冬3钱,女贞子3钱,生地3钱,百合3钱,款冬花1钱。

功能主治肾热火沸,吐痰纯是白沫,咳嗽不己,日轻夜重。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九

处方8、白沙草灵丹

别名万安丹

处方当归2两,生地2两,熟地2两,麦门冬(去心)2两,天冬2两,赤何首乌2两,肉苁蓉2两,白芍2两,大茴香(炒黄色)2两,白茯苓2两,枸杞子2两,山药2两,远志(去心)2两,菟丝子(酒炒,蒸为饼)2两,粉草2两,白何首乌2两,川芎2两,苍术(酒浸洗)4两,川椒(去核)4两,丁香3钱,人参1钱,川乌1两(炮)。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服1月身轻体健,百日唇红齿白,手足温暖,面容光彩,耳明目亮,百病消除。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远盐汤送下;或黄酒送下更妙,日3次。

摘录《良朋汇集》卷二

处方9、分消汤

处方黄芩1钱,炙草1钱,青黛2钱,桔梗3钱,天花粉2钱,麦冬2钱,天冬2钱,连翘3钱,苦丁香5分。

功能主治鼻息鼻痔。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

处方10、二地二冬汤

处方生地5钱,麦冬3钱(去心),熟地5钱,天冬3钱(去心)。

功能主治阴虚肺燥,干咳虚烦,脉虚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阴虚肺燥,干咳无痰,此水不配火,而金水不能相生焉,故口燥心烦不已。生地滋阴以壮九天之水,而心火降;熟地补肾以滋九地之阴;而肾水升;天冬清心滋水;麦冬润肺生津。务使水升火降,则燥润咳除,而心烦口燥,无不自解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处方11、加味养心汤

处方天冬1钱5分,麦冬1钱5分,生地5钱,人参1钱,丹参2钱,龟版5钱,当归1钱5分,茯神2钱,柏子仁2钱,枣仁1钱半,远志5分,甘草4分,淡竹叶20张。

功能主治心血大亏,心阳鼓动,舌绎无津,烦躁不寐。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12、益气养阴解毒汤

处方黄芪30克,太子参20克,黄精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生地20克,麦冬20克,天冬15克,旱莲草18克,女贞子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蒲公英30克,小蓟15克,甘草5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主气阴两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顾振东方

处方13、制糖汤

处方生地30克,黄芪30克,菟丝子30克,党参30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山萸肉12克,玄参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当归9克。

功能主治益气滋阴。主气虚阴亏。(糖尿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赵锡武方

处方14、咳喘止血汤

处方生地25克,功劳叶25克,仙鹤草25克,百部草25克,白芨15克,百合50克,天冬25克,沙参20克,煅花蕊石20克,秋石10克,三七粉7.5克(分3次冲服)。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宁络。主阴虚肺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陈国藩方

处方15、化痰丸

处方瓜蒌霜、天冬、海石、青黛、连翘、桔梗。

功能主治肺经咳嗽。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16、犀角桔梗汤

处方黄耆 石斛 天冬 麦冬 百合 山药 犀角 通草 桔梗 黄芩 杏仁 秦艽

功能主治治肺热伤阴,足痿不能行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

处方17、乌龙汤

处方元武版25克 生地18克 天冬6克 南沙参12克 蛤粉12克 女贞子6克 料豆9克 山药9克 茯苓6克 泽泻4.5克 车前6克

功能主治治下消。肾阴久亏,孤阳无依,不安其宅,饮一溲一,夹有浊淋,腿股枯瘦。

用法用量用藕90克,煎汤代水煎药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处方18、加味三才汤

处方天冬6克,人参6克,茯苓6克,女贞子6克,丹皮6克,杜仲6克,生地15克,龟板24克,旱莲草3克,黄柏3克,泽泻4.5克,牛膝4.5克,红枣5枚。

功能主治补气养阴,滋肾降火。主水亏火旺。(强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19、芍药饮

处方赤芍药 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天冬(去心,焙)各90克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50枚

制法上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风湿痹。身体疼痛,恶风微肿。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1块如枣大,切碎,煎至12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处方20、半夏竹茹汤

处方姜半夏12克,姜竹茹12克,旋复花12克,代赭石30克,广木香9克,公丁香6克,沉香曲9克,豆蔻9克,川楝子9克,川朴9克,南沙参9克,北沙参9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急性子15克,蜣螂12克,当归12克,仙鹤草30克。

功能主治补益阴血,降逆和胃。主胃阴不足,胃气上逆。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方

处方21、滋阴甘露丸

处方生地600克 熟地600克 天冬360克 枇把叶500克 石斛500克 酒黄芩300克 枳壳240克 茵陈180克 元参60克 甘草180克 麦冬36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虚火上炎,口烂龈肿,吐血衄血,口疮。

用法用量每次服9克,用白开水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动火之物。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处方22、养血润肤饮

处方当归9克 热地 生地 黄耆各12克 天冬(去心)麦冬(去心)各6克 升麻 片芩各3克 桃仁泥 红花各2克 天花粉4.5克

功能主治治面游风,初起面目浮肿,燥痒起皮,如白屑风状,渐渐痒极,延及耳项,有时痛如针刺。现用于皮肤瘙痒症,牛皮癣静止期(血虚风燥型),红皮症等病久血虚风燥而见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舌质红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如大便燥结,可加大麻仁、郁李仁各9~15克;如风盛痒甚,加明天麻4.5克,同时宜配合外治,如生猪油或鳗鲡油涂沫局部。

注意药后禁食荤腥、鱼、虾、螃蟹或辣椒,生姜等刺激性饮食。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

处方23、元参解毒饮

处方玄参30克 麦冬24克 生甘草6克 花粉9克 天冬15克 冬瓜子9克 竹叶100片 灯心3克

功能主治治瘟疫专表失里,内毒化火,阴津被灼,舌如镜面,光赤无苔,口干心烦,身体瘦弱,脉象细数,邪毒人心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慈航集》卷下

处方24、芎归明目丸

处方川芎 当归 白芍 地黄 牛膝 甘草 杞子 天冬 甘菊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治营血虚少,眼目羞明酸痛,不能视物。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日三服。外障,加木贼;内障,加珍珠。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处方25、镇心丸

处方枣仁7.5克 车前子 白茯苓 麦冬 五味 茯神 肉桂各45克 熟地 龙齿 天冬 远志 山药各45克 人参 朱砂(为衣)各45克

制法上药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血不足,怔忡多梦,如堕崖谷。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证治汇补》卷五

处方26、竹茹紫菀汤

处方紫菀 天冬各30克 桔梗15克 甘草 杏仁 桑皮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妊娠咳嗽不止,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竹茹1块,水煎去滓,入蜜半匙,再煎二沸,温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七

处方27、治疟安胎饮

处方生地15克 天冬 南沙参各9克 知母(炒)条芩(炒)防风(炒)白术各4.5克 橘红2.5克 苏梗3克

功能主治治妊娠疟疾。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1片,水煎服。受风者,加独活3克,受寒者,加牛蒡子(炒)6克;受暑者,加竹叶30片、生石膏6克;受湿者,加茯苓12克、仙半夏3克,以苍术易白术;欲呕者,加川连(姜汁炒)2.5克;如已成坏症而发斑疹者,去白术,加牛蒡子6克、薄荷3克、马勃1.5克、活水芦根30克。

摘录《医方简义》卷五

处方28、槐子汤

处方槐米9克 蒌仁9克 枳壳3克(蜜水炒)天冬4.5克 麦冬4.5克 玉竹9克 麻仁9克 苏子9克 杏仁9克 甘草1.2克 金橘饼1枚 白芝麻9克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润肠通便。治肺经之火,移于大肠,大便秘结,或肛门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29、生地黄饮子

处方人参 黄耆 生地 熟地 金石斛 天冬 麦冬 枳壳 枇杷叶 泽泻各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生精补血,润燥止渴。治消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处方30、增液润燥汤

处方生地20克,元参20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沙参15克,五味子12克,当归12克,知母15克,天冬12克,地骨皮15克,白芍15克,玉竹20克,党参1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滋阴润燥,益气生津。主肺热邪毒,灼伤阴液,精气不能上荣,目失所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纪源方

处方31、清毒利肺汤

处方南沙参30克,北沙参30克,天冬15克,桃仁9克,杏仁9克,川贝9克,浙贝9克,地骨皮15克,夏枯草15克,蛤壳30克,全瓜蒌30克,前胡9克,紫菀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草河车30克,石斛30克。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解毒化瘀。主阴虚毒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北京市中医院方》

处方32、消炎汤

处方山药30克,芡实30克,麦冬30克,玄参15克,生地15克,丹参9克,莲心6克,天冬3克,五味子1.5克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清心止遗。主心火上炎,心包火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处方33、清宁膏

处方天冬240克 麦冬 杏仁 半夏(制)贝母各120克 桔梗 甘草 诃子 北沙参各120克 桑皮 牛蒡子各60克

功能主治治肺受火刑,咳嗽,声音嘶哑。

用法用量水熬二次,去滓,再熬至250毫升,入葛粉120克、白蜜500克搅匀,煮一日成膏。频服20~30毫升。

摘录《医级》卷八

处方34、清露饮

处方天冬3克(去心)麦冬3克(去心)生地3克 熟地6克 钗斛2.4克 桔梗2.4克 枳壳2.4克(麸炒)甘草1.8克 枇杷叶1片(蜜炙,刷去毛)

功能主治治咽喉干燥塞疼,脉虚大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摘录《重楼玉钥》卷上

处方35、肺瘤2号方

处方南沙参12克,北沙参12克,天冬9克,麦冬9克,百合15克,生地15克,银花15克,黄芩9克,白茅根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鱼腥草30克,铁树叶30克,生苡仁5克,陈皮9克。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清金保肺,佐以抗癌。主肺阴不足,虚火上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高令山方

处方36、养阴清热汤

处方生地15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黄芩12克,丹皮12克,玄参12克,桔梗12克,山药12克,地骨皮12克,女贞子12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栀子10克,生甘草10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主阴虚内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徐治鸿方

处方37、月华丸

处方天冬(去心,蒸)生地(酒洗)麦冬(去心,蒸)熟地(九蒸,晒)山药(乳蒸)百部(蒸)沙参(蒸)川贝母(去心,蒸)真阿胶各30克 茯苓(乳蒸)獭肝 广三七各15克

制法用白菊花60克(去蒂),桑叶60克(经霜者)熬膏,将阿胶化入膏内和药,稍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保肺,消痰止咳。治阴虚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一日三次。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38、清肺汤

处方麦冬 天冬 知母 贝母 甘草 橘红 黄芩 桑皮

功能主治治肺经燥热咳嗽。

用法用量水煎服。痰燥而难出,加栝楼子;痰多,加半夏;气喘,加杏仁;胸膈气不快,加枳壳、桔梗;咳久则宜敛,加五味子。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一

处方39、长春酒

处方山茱萸30g 巴戟天45g 石菖蒲30g 地骨皮40g 覆盆子45g 枸杞子100g 菟丝子45g 肉苁蓉120g 柏子仁40g 五味子24g 熟地45g 山药40g 牛膝70g 杜仲70g 茯苓30g 人参10g 木香15g 川椒9g 泽泻40g 远志30g 天冬(去心)30g 麦冬(去心)30g 白酒3500ml

炮制1. 将所有药材捣成碎末;2. 装入纱布袋,放进干净的坛子里;3. 倒入白酒浸泡,加盖再放在文火上煮沸;4. 约1小时后离火,冷却后将坛子密封;5. 7天后开启,将药渣除去,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补虚损,壮筋骨,调阴阳。适于中老年因肝肾虚,气血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体乏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之症。

用法用量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菉竹堂经验方》

处方40、石斛夜光丸

处方石斛30g 人参120g 山药45g 茯苓120g 甘草30g 肉苁蓉30g 枸杞子45g 菟丝子45g 地黄60g 熟地黄60g 五味子30g 天冬120g 麦冬60g 苦杏仁45g 防风30g 川芎30g 枳壳(炒)30g 黄连30g 牛膝45g 菊花45g 蒺藜(盐炒)30g 青葙子30g 决明子45g 水牛角浓缩粉60g 羚羊角30g

性状为棕色的水蜜丸、棕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苦。

炮制以上二十五味,除水牛角浓缩粉外,羚羊角锉研成细粉;其余石斛等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将水牛角浓缩粉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用于肝肾两亏,阴虚火旺,内障目暗,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1、河车大造丸

处方紫河车100g 熟地黄200g 天冬100g 麦冬100g 杜仲(盐炒)150g 牛膝(盐炒)100g 黄柏(盐炒)150g 龟甲(制)200g

性状为黑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苦、甘。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0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用于肺肾两亏,虚劳咳嗽,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2、济坤丸

处方紫丹参30克 益智仁30克 木通30克 当归90克 桔梗30克 生地60克 龙胆草60克 远志(炙)15克 天冬60克 枣仁(炒)15克 麦门冬90克 草豆蔻15克 川楝子120克 乌药24克 茯苓60克 白芍60克 于术24克 建神曲120克 阿胶(炒珠)15克 丹皮30克 青木香24克 藏红花60克 枳壳(炒)30克 陈皮24克 熟地120克 香附(炙)12克 谷芽(炒)30克 延胡索(醋炙)90克青皮(炒)45克

制法上药共二十九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朱砂为衣,蜡壳封固。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和胃安神。治妇女经期不准,胸膈不舒,食欲不振,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43、醴泉饮

处方生山药(一两) 大生地(五钱) 人参(四钱) 玄参(四钱) 生赭石(轧细.四钱) 牛蒡子(炒.捣.三钱) 天冬(四钱) 甘草(二钱)

功能主治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摘录盐山·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

处方44、乌鸡白凤丸

处方乌鸡(去毛爪肠)640g 鹿角胶128g 鳖甲(制)64g 牡蛎(煅)48g 桑螵蛸48g 人参128g 黄芪32g 当归144g 白芍128g 香附(醋制)128g 天冬64g 甘草32g 地黄256g 熟地黄256g 川芎64g 银柴胡26g 丹参128g 山药128g 芡实(炒)64g 鹿角霜48g

性状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上二十味,熟地黄、地黄、川芎、鹿角霜、银柴胡、芡实、山药、丹参八味粉碎成粗粉,其余乌鸡等十二味,分别酌予碎断,置罐中,另加黄酒1500g,加盖封闭,隔水炖至酒尽,取出,与上述粗粉掺匀,低温干燥,再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30~4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5、止嗽化痰丸

处方罂粟壳625g 桔梗250g 知母125g 前胡125g 陈皮125g 大黄(制)125g 甘草(炙)125g 川贝母125g 石膏250g 苦杏仁187.5g 紫苏叶125g 葶苈子125g 款冬花(制)125g 百部(制)125g 玄参125g 麦冬125g 密蒙花75g 天冬125g 五味子(制)75g 枳壳(炒)125g 瓜蒌子125g 半夏(姜制)250g 木香75g 马兜铃(制)125g 桑叶125g

性状为黄褐色或褐色的水丸;气微,味微酸、苦。

炮制以二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嗽定喘。用于痰热阻肺,久嗽,咳血,痰喘气逆,喘息不眠。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丸,一日1次,临睡前服用。

注意风寒咳嗽者不宜服用。

规格每6~7丸重1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6、除烦清心丸

处方知母 黄连 天冬各30克 麦冬45克 朱砂9克

制法上药研末,荷叶汤糊为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清心除烦,养阴安神。主胆怯心惊,烦躁口苦。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白开水送下。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处方47、安坤赞育丸

处方香附(醋制)96g 鹿茸24g 阿胶24g 紫河车20g 白芍16g 当归16g 牛膝14g 川牛膝14g 北沙参12g 没药(醋制)12g 天冬11.5g 补骨脂(盐制)11g 龙眼肉10g 茯苓8g 黄柏8g 龟甲8g 锁阳8g 杜仲(盐制)8g 秦艽8g 鳖甲(醋制)8g 艾叶(炭)8g 白薇8g 延胡索(醋制)8g 山茱萸(酒制)8g 鹿尾7.5g 枸杞子6g 鸡冠花6g 黄芪6g 乳香(醋制)6g 赤石脂(煅)6g 鹿角胶6g 菟丝子4g 肉苁蓉(酒制)6g 鸡血藤4g 桑寄生4g 琥珀4g 甘草4g 人参2g 乌药3g 丝棉(炭)2g 血余炭2g 白术(麸炒)24g 西红花0.8g 地黄16g 砂仁24g 沉香13g 酸枣仁(炒)16g 续断10g 陈皮14g 橘红8g 川芎12g 泽泻8g 黄芩10g 青蒿6g 远志(制)8g 肉豆蔻(煨)6g 藁本6g 红花4g 柴胡6g 木香2g 紫苏叶5g 熟地黄16g 丹参2g

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六十三味,白术、砂仁、地黄、酸枣仁、沉香、陈皮、续断、川芎、橘红、黄芩、泽泻、远志、青蒿、藁本、肉豆蔻、柴胡、红花、紫苏叶、木香、丹参、熟地黄粉碎成粗粉;其余香附等四十二味,置罐中,加黄酒400g,加盖封闭,放高压罐内加热或隔水炖至酒尽,取出,与上述粗粉掺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肝肾不足,形瘦虚赢,神倦体疲,面黄浮肿,心悸失眠,腰酸腿软,午后低烧,骨蒸潮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虚弱,瘀血腹痛,大便溏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遵医嘱服用。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8、调荣通脉汤

处方天冬6克 生地15克 丹参6克 柏子仁6克 党参12克 茯神6克 白术3克 黄连1.2克(酒炒)当归6克 川断6克 牛膝6克 红枣10枚 桑枝33厘米

功能主治滋阴泻火,补血养筋。主血为火劫,不能养筋,筋急而挛,致成筋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49、醴泉饮

处方生山药30克 大生地15克 人参12克 玄参12克 生赭石(轧细)12克 牛蒡子(炒,捣)9克 天冬12克 甘草6克

功能主治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50、天王补心丸

处方丹参25g 当归50g 石菖蒲25g 党参25g 茯苓25g 五味子50g 麦冬50g 天冬50g 地黄200g 玄参25g 远志(制)25g 酸枣仁(炒)50g 柏子仁50g 桔梗25g 甘草25g 朱砂10g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褐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六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丹参等十五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0~3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50~7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1、羚羊清肺丸

处方浙贝母40g 桑白皮(蜜炙)25g 前胡25g 麦冬25g 天冬25g 天花粉50g 地黄50g 玄参50g 石斛100g 桔梗50g 枇杷叶(蜜炙)50g 苦杏仁(炒)25g 金果榄25g 金银花50g 大青叶25g 桅子50g 黄芩25g 板蓝根25g 牡丹皮25g 薄荷25g 甘草15g 熟大黄25g 陈皮30g 羚羊角粉6g

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二十四味,除羚羊角粉外,其余浙贝母等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将羚羊角粉与浙贝母等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清瘟止嗽。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2、补心丸

别名补心丹(《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麦冬75克 远志(甘草汤煮)石菖蒲 香附子(童便浸)60克 天冬 栝楼根 白术 贝母 熟地 茯神 地骨皮各45克 人参 川归 牛膝黄耆各30克 木通24克

制法俱为细末,大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心气不足,惊恐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用酒或圆眼汤吞服50~70丸。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

处方53、清唾汤

处方知母 贝母 桔梗 黄柏 熟地 玄参 远志 天冬 麦冬各等分 炮姜减半

功能主治治唾中带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证治汇补》卷五

处方54、五精酒

处方枸杞子500g 松叶600g 黄精400g 白术400g 天冬500g 糯米12.5kg 细曲1.2kg

炮制先将细曲加工成细末,备用;枸杞子、黄精等药置于大砂锅中,加水煮到10升,待冷备用;若无大砂锅,可分数次煮;将糯米淘净,蒸煮后沥半干,倒入净缸中待冷;将药并汁倒入缸中,加入细曲末,用柳枝搅拌匀,加盖密封,置保温处;21日后开封,压榨去糟渣,过滤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健脾,祛风湿。主治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肌肤干燥易痒等症。五精酒是古人常用的延年益寿药酒。

用法用量每次10~20ml,每日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或每次随量饮之。

摘录《外台秘要》

处方55、五福延寿

处方五味子180克 肉苁蓉120克(酒浸、焙)牛膝9克(酒浸)菟丝子(酒浸,炒)60克 杜仲(姜炒断丝)90克 天冬(去心)60克 广木香30克 巴戟(去心)60克 山药60克 鹿茸(酥油炙透)30克 车前子(炒)60克 菖蒲(焙)30克 泽泻(去毛)30克 生地30克(酒洗)熟地30克(酒制)人参(去芦)30克 乳香30克(另研)没药15克(另研)枸杞子30克 大茴(炒)60克 覆盆子30克 赤石脂(煨)30克 地骨皮60克 杏仁(去皮、尖)30克 山茱萸(去核)60克 柏子仁30克 川椒(去目、合口,炒)21克 川楝肉(炒)30克 远志(去心)30克 龙骨(煅)15克 白茯苓(去皮)30克 当归(酒洗)30克

制法共三十二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损劳伤,须发早白,行路艰难,形容羸瘦,眼目昏花,咳痰带血,夜梦遗精,妇人久不生育。(白头、不孕)

用法用量每30丸,空腹时盐汤或盐酒下。

摘录《仁术便览》卷三

处方56、来苏汤

处方天冬6克 麦冬6克 生地9克 熟地9克 南沙参9克 北沙参9克 白芍3克 赤芍3克 沙苑9克 贝母6克 磁石12克 杜仲9克 茜草根6克 牛膝6克 杏仁9克 莲子10粒(去心)

功能主治滋肾阴,降虚火。治肾劳。真阴久亏,或房室太过,水竭于下,火炎于上,身热腰痛,咽干口燥,甚则咳嗽吐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57、补阳宿凤丸

处方北五味子30克,白术30克,黄芪30克,茯苓30克,炙川芎30克,甘草30克,白芍30克,巴戟天30克,破故纸30克,山萸肉30克,天冬30克,苁蓉30克,川牛膝30克,陈皮30克,黄柏30克,知母30克,杜仲30克,怀山药30克,怀生地120克,熟地120克,麦冬120克,人参120克,当归90克,枸杞子90克。

功能主治补报补血,滋肾健脾。主气血虚弱。

用法用量用10年母鸡1只,蒸熟去皮、油,取肉骨焙燥,合诸药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每日2次。

摘录《胎产指南》卷一

处方58、人参补肺饮

处方人参 麦冬 五味子 天冬 薏苡 黄耆 百合 炙甘草

功能主治治肺经咳喘,病引缺盆,痰咯难出,口燥声嘶,脉迟细。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59、加减固本丸

处方熟地 天冬各45克 麦冬 炙草 茯苓各30克 人参 菖蒲 远志 朱砂各15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年老神衰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类证治裁》卷四

处方60、降逆止呃汤

处方代赭石24克 陈皮15克 旋复花 竹茹 太子参各12克 丁香 柿蒂 天冬 麦冬 甘草 枇杷叶各9克

功能主治降逆止呕。治寒热错杂,胃气上逆,呃声低怯,下肢欠温,口干,舌红苔薄,脉细。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治法与方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