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唐松草的处方

浏览

唐松草(别名白蓬草、草黄连、马尾连、土黄连),味苦;性寒,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热病心烦;湿热泻痢;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痈肿疮疖,本文介绍了含有唐松草的处方7个。

处方1、胡黄连丸

别名大胡黄连丸

处方胡黄连1两,芦荟1两,草黄连1两,肉豆蔻(炮)1两,桂1两,人参1两,朱砂1两,麝1字,使君子(去壳)1两,木香1两,钩藤1两,龙齿1两,白茯苓1两。

制法上各生用,为细末,取豮猪胆2个裂汁和末令匀,却入袋内盛之,以绳扎定,汤煮半日,取出切破袋子,更入莨菪子2两(微炒),黄丹1两,2味别研如粉,入前药和匀,捣500杵,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婴孩小儿一切疳候及一切虚痢,他药无功者。

用法用量大胡黄连丸(《袖珍小儿》卷五)。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八

处方2、瓜石汤

处方瓜蒌5钱,石斛4钱,玄参3钱,麦冬3钱,生地4钱,瞿麦4钱,车前子3钱,益母草4钱,马尾连2钱,牛膝4钱。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宽胸和胃,活血通经。主阴虚胃热所引起的月经稀发后错或血涸经闭。

各家论述本方以瓜蒌、石斛为主药,瓜篓甘寒润燥,宽胸利气;石斛甘淡微寒,益胃生津,滋阴除热;合用共奏宽胸润肠,利气和胃之效,另加玄参、麦冬滋阴增液;用生地滋阴生血;翟麦。车前子活血通经;益母草偏寒,通经活血之中又能生津液;马尾连(或栀子)清胃热,热去则津液能以自生;牛膝引血下行,以期经行血至之目的,总之,全方以滋液清热,宽胸和胃之力而达到活血通经的目的。

摘录《刘奉五妇科经验》

处方3、良附苏陈汤

处方良姜10克,香附10克,苏梗10克,陈皮5克,佛手5克,香橼皮10克,炒川楝子10克,延胡索5克,煅瓦楞子10克,乌贼骨10克,马尾连5克。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宣通阳气。主寒邪犯胃,胃阳被遏,胃失和降。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董建华方

处方4、养胃汤

处方黄芩10克,马尾连6克,姜半夏10克,党参10克,炮姜炭5克,木香6克,炒白术10克,香附10克,延胡索5克,炒川楝子10克,焦三仙10克。

功能主治辛开苦降。乃胃中有热,肠中有寒,寒热错杂。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董建华方

处方5、消肿散

处方乳香1份 制没药1份 玉带草1份 四块瓦1份 洞青叶1份 虎杖1份 五香血藤1份 天花粉2份 生甘草2份 叶下花2份 叶上花2份 虫蒌粉2份 大黄粉2份 黄芩2份 五爪龙2份 白及粉2份 红花1份 苏木粉2份 龙胆草1份 土黄连1份 飞龙掌血2份 绿葡萄根1份 大红袍1份

制法研末混和,用适量凡士林调制成膏。

功能主治消瘀,退肿,止痛。治各种闭合性损伤肿痛。

用法用量外敷患处。

摘录《中医伤科学》

处方6、茱连丸

处方土黄连(去须)吴茱萸各30克 陈皮15克(去白)

制法上药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夏月暴泻注下。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

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

处方7、神效鸡青丸

处方木香6克 土黄连0.3克(去须)肉豆蔻1个(大者,生)

制法上三味,先碾为粗末,取鸡子青搜药作饼,于慢火上炙令黄色变红,稍干擘破,碾细过罗,白面糊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饭饮下。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