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松香的处方(五)

浏览

松香(别名松脂、松膏、松肪、松胶香、沥青、白松香、松胶、黄香、松脂香),苦;甘;性温,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主痈疽恶疮;瘰疬;瘘症;疥癣;白秃;疠风;痹症;金疮;扭伤;妇女白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小编整理出含有松香的处方共373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41~300共60个。

处方1、大茯苓丸

处方白茯苓(炼成粉)2斤,云母(炼成粉)2斤,天门冬粉2斤,羊脂5斤,白沙蜜5斤,白蜡5斤,麻子油3斤,松脂(炼成者)10斤。

制法上药入银器中,微火煎令匀,紫色乃止,为丸如小弹子大。

功能主治轻身不老,明耳目,强力。

用法用量日服3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处方2、大莽草散

处方莽草、石斛(炙)、牛胶(炙)、附子(炮)、萆薢、天麻(炙)、麻黄(去节)、泽泻、防风、石龙芮、松脂、独活、杜仲、川芎、芍药、人参、茯苓(去皮)、乌蛇(酒浸,炙,去皮骨)、薯蓣、桂心(去皮)、吴白术、细辛、麝香、柏子仁、菟丝子(酒浸3日后,焙干炒熟,杵)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丈夫、女人瘫痪风、血风及一切风疾。

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酒下。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三引《博济》

处方3、矾石沥

处方矾石3分,硫黄3分,芒消3分,大盐3分,松脂6合,白糖8两。

制法上切诸药令如指大,先取甑蔽仰铜器上,纳甑中以药安蔽上,以松脂、白糖布药上都讫,重以大蔽覆之,炊5升米,药汁流入器中,其汁密覆之。

功能主治干湿痒及恶疮白秃。

用法用量临用小温涂疮上,每日2次。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四

处方4、胡粉膏

处方松脂1两半,苦参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大黄(生)1两,胡粉1两,黄芩1两1分,水银1两1分,白矾半两,蛇床子3分。

制法上为细末,以腊月猪脂和研至不见水银星为度。

功能主治小儿头疮久不愈,经来年岁。

用法用量敷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八

处方5、经验加麒麟乳香膏

处方南乳香1两,没药半两,松脂5两,天台乌药1两,木鳖子3钱(用仁去皮,2钱),当归3钱,赤芍药3钱,小油2两,血竭3钱。

制法上药除乳香、没药、松脂、血竭等4味外,用前项小油浸乌药等4味,计5日,慢火同煎数十沸,滤去滓,澄清1宿,入南乳香等,用柳木篦子不住搅成膏。

功能主治诸疮肿硬疼痛,及脓溃,肌肉腐烂,兼治腐肉不退。

用法用量外贴患处。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瑞竹堂方》

处方6、大莽草散

处方莽草1两半(微炙),木香3分,人参(去芦头)3分,白术3分,半夏(汤洗7遍,去滑)3分,萆薢(锉)3分,仙灵脾3分,柏子仁3分,石斛(去根,锉)3分,牛膝(去苗)3分,石龙芮3分,细辛3分,山茱萸3分,松脂3分,桂心3分,白附子(炮裂)3分,干蝎(微炒)3分,杜仲(去皱皮,炙微赤,锉)3分,赤芍药3分,防风(去芦头)3分,芎䓖3分,龙脑(细研)1分,牛黄(细研)1分,麝香(细研)1分,雄黄(细研)1分,铅霜(细研)1分,天南星(炮裂)半两,牛蒡子(微炒)半两,羌活半两,巴戟半两,蝉壳半两,白僵蚕(微炒)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天麻1两,麻黄1两(去根节),乌蛇肉1两(酒浸,炙微黄)。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一切风,无问新久。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

注意忌生冷、猪、鸡肉。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7、苦参散

处方苦参3斤,露蜂房(炙)3两,松脂3两,附子(炮)3两,防风3两,栀子仁5两,乌蛇脯6两(炙),木兰皮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白癜风。

用法用量方中木兰皮用量原缺,据《圣惠》补。

注意宜常吃萝卜菜,忌食鸡肉、猪肉、冷水、热面、生菜;勿食雀肉,忌鱼、大蒜、湿面。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五(注文)引《张文仲方》,名见《圣惠》卷二十四

处方8、茯神散

别名茯等散

处方茯神(去木)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松脂1分(熬),青葙子半两(炒令焦),白矾1两(熬令汁枯),丹砂1分(研),麝香半两(研),乳香1分(研)。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牙齿疼痛。

用法用量贴于牙齿疼痛处。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9、金丝膏

处方松脂(嫩者)4两。

制法将松脂先溶2两,倾入水中,候冷取出,将已入水者再溶成汁,谓之两熟,却以2两生者,一处溶成汁,入麻油半两,冬月多些,用油纸摊。

功能主治止痛散血。主打扑伤。

用法用量随所用大小贴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处方10、茯苓苏

处方茯苓5斤(灰汁煮10遍,浆水煮10遍,清水煮10遍),松脂5斤(煮如茯苓法,每次煮40遍),生天门冬5斤(去心皮,晒干作末),牛酥3斤(炼30遍),白蜜3斤(煎令沫尽),蜡3斤(炼30遍)。

制法上6味,各捣筛,以铜器重汤上,先纳酥,次蜡,次蜜,消讫,纳药,急搅之勿住,务令大均,细瓷器中,蜜封之,勿泄气。

功能主治养性。

用法用量先1日不食,欲不食先须吃好美食,令极饱,然后绝食,即服2两,20日后服4两,又20日后8两;细丸之,以咽中下为度。第2度以4两为初,20日后8两,又20日2两。第3度服以8两为初,20日2两,又20日4两,合180日,药成自后服3丸将补,不服亦得,恒以酥蜜消息之,美酒服1升为佳。

摘录《千金》卷二十七引彭祖方

处方11、金牙散

处方金牙(研)1两,芫青(去足,麸炒)27枚,斑蝥(去翅足,炒)7枚,雄黄(研)、亭长(去翅足,炒)7枚,蜥蜴(去翅足,炒)1两,蜈蚣(去头,炙)1枚,丹砂(研)1两,龙脑(去芦头)1两,防风(去叉)1两,荏枝(微炙)1两,大黄(锉,醋拌炒)1两,曾青(研)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桂(去粗皮)1两,松脂(研)1两,干姜(炮)1两,细辛(去苗叶)1两,消石(研)1两,野葛(锉,炒)1两,乌头(炮裂,去粗皮)1两,大戟(煨)1两,商陆(炙)1两,蛇蜕皮(炒)1两,芫花(醋炙)1两,鹤骨(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寒水石(碎)1两,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1两,人参1两,贯众1两,龙骨(炒)1两,露蜂房(炒)1两,巴豆(去皮心,出油尽)1两,矾石(煨)1两,狸骨(微炙)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石胆(研)1两,莽草(炙)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邪(疒圭)气及南方百毒,瘴气疫毒,脚弱肿毒,湿痹。

用法用量以绛囊盛半两带之,男左女右,食前以浆或酒随意调下1字,以知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八

处方12、虎骨散

处方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黑豆5合,松脂1两,桂心3分,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败龟1两(涂酥,炙令黄),当归1两(锉,微炒),芎䓖1两,干蝎1两(微炒)。

制法上先将松脂并黑豆炒令熟,后和诸药为细散。

功能主治金疮中风痉,肢节筋脉拘急。

用法用量方中桂心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处方13、垂云膏

处方乱发1两,黄丹6两,绯绢方1尺2寸(烧灰),松脂2两,丁香末半两,蜡1两,盐1两,柴胡1两(去苗),黄耆1两,乳香半两(细研),莨菪子2两,清麻油1斤,驴耳塞半两,曲头棘针50枚。

制法上药炼油令烟绝,即下排帛、发、松脂、蜡等,煎令发尽,取前柴胡等碎锉,下油铛中,以文火煎一炊久,绵滤去滓,油都安铛内,下黄丹,搅勿住手,候药色黑,入丁香、乳香末令匀,时时点于铁上,试拈成丸,即药成,用不津器盛。

功能主治发背,乳痛,及诸疮肿。

用法用量每用于帛上摊贴,每日2遍换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

处方14、矾石散

处方吴白矾8分(烧汁尽),麻勃1分,青木香2分,松脂4分。

制法上为末。先消松脂,后入药末。

功能主治通耳。主耳出脓水。

用法用量每用取如枣核大,净拭以塞耳。

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广济方》

处方15、补肝酒

别名松膏酒

处方松脂10斤。

制法上细锉,以水淹浸一周日煮之,细细接取上臂,水竭更添之,脂尽更水煮如前;烟尽去火停冷,脂当沉下,取1斤,酿米1石,水7斗,好曲末2斗,如家常酿酒法,仍冷沉下;饭封100日,脂、米、曲并消尽,酒香满1室。

功能主治肝虚寒,或高风眼泪等杂病。

用法用量细细饮之。此酒须1倍加曲。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松脂坚劲而善祛风,肝虚风湿内袭,故用其膏酿酒,以祛宿昔之风。

摘录《千金》卷十一

处方16、服松脂方

处方松脂。

功能主治不饥,延年。

用法用量百炼松脂,下筛,以蜜和,纳桶中,勿令中风日。每服如博棋1枚(博棋长2寸方1寸),1日3次,渐渐月别服1斤。也可淳酒和白蜜如饧,日服1-2两至半斤。

摘录《千金》卷二十七

处方17、附子散

处方附子5两(生用),熏陆香1两,松脂1两半,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研),桂心1两,当归1两(锉,微炒),芸苔子1两,芫花1两,巴豆1两(去心)。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走注,腰膝骨节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方中巴豆,《普济方》作“巴戟”。

摘录方出《圣惠》卷六十九,名见《普济方》卷三一八

处方18、含汤

处方肥松脂3两,皂荚1个(去皮子,炙令黄),石盐7枚。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牙齿疼,虫痛。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煮取8合,去滓,温含,冷吐之。

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广济》

处方19、安神妙香丸

处方丹砂半两(研如粉),松脂3两(炼10次,取1两半),鹤虱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狗脊(去毛)半两,贯众半两,雄黄(研如粉)半两,蜡2两,蜜(炼)1两,乳香1两(研如粉),禹余粮(烧3度,研如粉)1两。

制法上为末,取十五日合和,先入蜜、腊、松脂三味于铫子内,化为汁和九味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镇固肠胃,守炼五脏,消灭九虫,绵永胎息。

用法用量用糯米1升、杏仁2合(去皮尖双仁,细研)、白腊1两,相合煮粥,饱食一顿,须臾服大豆1合(熟者),仍服药1丸,得18日,续更服1丸,得34月,又服1丸。若虑无力,吃枣肉3-7枚助之,1月后更不服,服时用乳香汤送下;渴,即吃茯苓汤;若要开食时,吃葵菜汤1盏,其药自下。

注意戒五辛、色欲、盐、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九

处方20、矾石膏

处方矾石(熬令对尽)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菖蒲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3两(别研),蓖麻仁2两半(别研),松脂3分,烟脂3分。

制法上药捣研令匀,和如膏。

功能主治耵聍。

用法用量以绵裹枣核大,塞耳中,常令相续。以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处方21、附子松脂膏

别名松脂膏

处方附子2两,松脂2两,蔓荆子4两(捣筛)。

制法以乌鸡脂和,瓷器盛,密缚头,于屋北阴干,百日药成。

功能主治生发。

用法用量松脂膏(《圣惠》卷四十一)。

注意勿近面。

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千金翼》

处方22、赤小豆散

处方赤小豆3合,糯米3合,松脂半两,黄柏半两(微炙,锉),白矾灰半两,莴苣子3合,黄丹半两(微炒),密陀僧半两(细研)。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热毒疮肿痛。

用法用量用生油调涂,日2-3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四

处方23、金丝膏

处方松脂(通明者)4两,良姜1两(取末8钱),乳香3钱(另研),木鳖4枚(大者,去壳,为末),川乌头3枚(锉如麻豆大),小油半斤,杏仁100枚(锉如豆大)。

制法将小油煎热,下乌头、杏仁熬焦黄色为度,取出,以绵滤去滓极净,再用银石器内慢火熔,松脂化开,然后下良姜、乳香、木鳖子末,不住手搅匀,旋入乌头、杏仁油,看硬软得所,再用绵滤在瓷盒内贮放。

功能主治筋骨伤损,时发疼痛不已。

用法用量如用,摊纸上贴患处。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五

处方24、矾脂散

处方白矾(熬令汁枯)1分,松脂1分,木香1分,花烟脂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聤耳,脓水不绝。

用法用量每用绵拭脓后,满耳填药。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处方25、败龟膏

处方败龟1两,桂心半两,木香1分,木鳖子仁半两,防风3分(去芦头),白芷1分,当归1分,槐白皮1两,独活1分,川乌头1分(生,去皮脐),芎䓖1分,藁本1分,黄丹1两,清油10两,松脂1两。

制法上将败龟、木香、桂心为末,其余细锉,以油浸1宿,同煎令槐白皮黑色为度,绵滤去滓,澄清,都于铛内,以慢火熬,入黄丹,用柳木篦不住手搅,候黄丹色黑,滴入水内,看硬软得所,成膏,便入败龟等末,更搅令匀,倾于不津器内盛。

功能主治一切风毒气流注骨节筋脉,结聚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时,看疼痛处大小,火畔煨,以纸上匀摊贴,日2-3度易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

处方26、胡粉散

处方松脂、大黄、白敛、赤小豆、胡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唇生肿核。

用法用量以鸡子清调敷。

摘录《济阳纲目》卷一○五

处方27、定愈散

处方乳香半两,白矾1两(烧灰),黄耆(锉)半两,琥珀1两,松脂1两(熬汁尽),青葙子1两(熬令熟,不得焦),丹砂半两(研如粉),麝香3分(好者)。

制法上为散,更别捣乳香,炼热为汁,入前药中。

功能主治牙齿痛。

用法用量如有疼痛,虫孔之中干贴之。贴药之时,未得用水。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五引《圣惠》

处方28、抵圣膏

处方木香1两,细辛1两,续断1两,莽草1两,槐枝1两,木鳖子1两(去壳),柳枝1两,陈油2斤半(上细锉,入油煎,令烟尽,用绵滤去滓,入后诸药),黄丹4两,密陀僧1分,蜡1两,松脂1分,野狐胆1分,乳香1分,麒麟竭1分,腽肭脐1分,阿魏1分,没药1分,麝香1钱。

制法上药除丹、蜡、脂外,为细末,先于银锅内熬油令沸,下丹,以柳木篦搅,候变黑色,即下诸药末搅令匀,于地坑内出火毒1宿,煎时切忌水药中。

功能主治一切恶毒疮肿。

用法用量如有发背,每日服如梧桐子大7粒,只可服3次止。更于故帛上摊贴,1日换2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

处方29、疔疮呼脓膏

别名绿云膏、千捶膏

处方麻油3两(以萆麻子49粒置麻油内,拈楝,去萆麻子),松脂8钱(即葱煮松),樟脑5钱,猪胆汁(大)3个,铜绿1两。

功能主治疔疮,蟮拱头。

用法用量将松脂先置铜勺内,放火炉上熔化,乃下麻油、胆汁、铜绿熬匀,捣1000余下,2钱烘烊,倾入各药,用板搅之,愈搅药色愈绿。

摘录《顾氏医径》卷六

处方30、补骨脂丸

处方补骨脂(炒)8两,松脂8两,山芋8两,白茯苓(去黑皮)8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升,胡桃肉1斤,枣1斤,鹿角胶(炙燥)10两,桂(去粗皮)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泽泻1两,菖蒲1两,薏苡仁1两,萆薢1两,槟榔(煨,锉)1两,独活(去芦头)1两,蒺藜子(炒,主角)1两,蛇床子1两,生地黄20斤(取汁)。

制法上为末,煎地黄汁成煎,入药点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平补诸虚,益精壮阳。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31、抵圣膏

处方麻油2斤,羊脂4两,野驼脂4两,腊月猪脂10两,当归2两,乌蛇2两,生干地黄2两,连翘2两,续断2两,白芷2两,白蔹1两,白及1两,玄参1两,鲮鲤甲1两,猬皮1两,露蜂房1两,桑木耳1两,木通1两(上细锉,并猪脂等前半日,去滓,然后下),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丁香1两,桃仁2两(汤浸,去皮尖),沉香1两,木香1两,桂心1两,松脂8两,芎䓖1两,羌活1两,附子1两(去皮脐),蜡5两(上细锉,下入前油内,以慢火再养半日,候药焦黄色,以绵滤去滓,即下后药),黄丹34两,乳香2两(末),麒麟血2两(末)。

制法先以黄丹纳于锅中,炒令紫色,旋下油,用柳木篦搅,不得住手,待变紫色,即下乳香,麒麟血末,搅令匀,停冷。凡有损折处,用微火熁,摊令绢帛上,封裹。

功能主治伤折接骨,散瘀血,止疼痛。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处方32、鸡舌香丸

处方鸡舌香(末)1分,松脂(研)1分,胡椒(为末)3-7粒,细辛(为末)3分。

制法上用苏木浓煎汁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患口疮,不任食物。

用法用量每以暖水研1丸,涂疮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处方33、甘家松脂膏

别名松脂膏

处方松脂1两,白胶香1两,熏陆香1两,当归1两半,蜡1两半,甘草1两(并切),猪脂半合,羊肾脂半合许,生地黄汁半合。

制法以松脂等末纳脂膏、地黄汁中,微火煎令黄,下蜡,绞去滓。

功能主治嗍脓,不痂无瘢。主热疮;脾肾热毒,唇上生结核,肿痛。

用法用量松脂膏(《圣惠》卷三十六)。

摘录《肘后方》卷五

处方34、防己散

处方防己(锉)1两半,乌蛇(酒浸,去皮骨,炙)3两,独活(去芦头)1两1分,秦艽(去苗土)1两1分,黄耆(锉,炙)1两1分,丹参(去苗土,微炙)1两1分,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1分,松脂(炼过,放冷研)1两1分,人参1两1分,苦参(锉)1两1分,白术(炒)1两1分,桂(去粗皮)1两1分,芍药1两1分,芎䓖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蒺藜子(炒,去角)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天门冬(去心,焙)1两半,葛根(锉)1两半,干姜(炮)1两,蜀椒(炒去汗,去闭口者并子)1两,玄参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大风癞,眉须堕落,及身面瘙痒,腹中烦热,身上瘾疹,起如枣核,疼痛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渐加至3钱匕,空心食前、夜卧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处方35、白及膏

处方川白芷、白及、松脂(均为末)。

制法用头发1大握,桐油1碗,于瓦器内熬,候油沸,头发熔烂,人上药末,出火摊冷,以瓦器收贮,不容灰入。

功能主治断跟皲。

用法用量每日100沸汤泡洗皲裂令软,拭干,敷其上。或加少水粉。

摘录《得效》卷十九

处方36、百一膏

处方莨菪子1合,乌麻油1大升,乱发1拳许(灰汁净洗),黄丹4两,蜡1两,绯帛子1方寸,松脂桃许大,丁香2-7枚,曲头棘针2-7枚(破之),印成盐7枚(破),柴胡1斤(末),紫菀1斤,驴耳塞1钱匕。

制法上药先以炭火煎油1-2沸,即下乱发,煎令尽,仍以篦搅至药成,不得住手,次下黄丹,看沸,即下火,沸定,上火,次下莨菪子,次下松脂,次下盐、丁香、绯帛,次下柴胡等,从旦至暮,杖上看色黑,先以指捻之,堪即熟,后下驴耳塞,仍待经宿,冷后却上火暖,然后置器中。

功能主治发背、下疮、乳痈,一切毒疮肿。

用法用量以故帛摊附肿上。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七二引《千金月令》

处方37、地黄丸

处方生地黄30斤(捣绞取汁),杏仁3斤(汤浸,去皮尖双仁,点地黄汁研令如稀膏),胡桃瓤1斤(研如膏),大麻油1斤,丁香3两,木香3两,人参(去芦头)3两,牛膝(去苗)3两,白茯苓3两,栈香1两,沉香1两,安息香2两(锉如棋子,水煮烂用之),没石子5两,诃黎勒皮5两,柳枝皮3两(炙令干),盐花3两,乌麻油1斤(点地黄汁研,以净布捩汁),白松脂8两(炼成者),龙脑1分,白蜜1升,酥1升。

制法上除地黄汁及脂膏蜜外,共为末,然后都合一处,以诸药汁调和如稀膏,于3两口瓷瓶中盛,仍强半不得令满,坐瓶于炉中砖上.四面以火逼之,候瓶中药沸,以柳木蓖搅之,时以匙抄,看堪丸乃止,候冷取出,以蜡纸密封头,勿泄药气。

功能主治补血,治气,益颜色,延年。荣养鬐发,坚齿牙。主须发早白,牙齿摇动。

用法用量食后含1丸,如小弹子大,有津液即咽之,日可3丸,夜卧时含1丸。只10日觉灵,100日变白为黑。初服药,处净室1月。

注意慎葱、萝卜、藕、蒜,常宜吃生姜。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38、初精散

处方茯苓36斤,松脂24斤,钟乳1斤。

制法上为粉,以白蜜5斗,搅令相得,纳垍器中,固其口,阴干百日,出而粉之。

功能主治辟谷。

用法用量每服3方寸匕,日3次。1剂大佳。凡欲服大药,当先进仙方凝灵膏和本散,然后乃服大药也。

摘录《千金翼》卷十三

处方39、地黄膏

处方生地黄汁1升,松脂2两,熏陆香1两,羊肾脂1两半,牛酥1两半,蜡1两。

制法于地黄汁中煎松脂及香,令消尽,即纳羊脂、酥,蜡,慢火煎令稠膏成,涂软帛上。

功能主治排脓止痛。主一切痈疽发背,溃后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方中牛酥原作“牛膝”,据《附广肘后方》改。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

处方40、兑疽膏

处方当归2两,芎䓖2两,白芷2两,松脂2两,乌头2两,巴豆30枚(去皮),猪脂3升。

制法上切,纳膏中微火煎3沸,纳松脂耗令相得。

功能主治蚀恶肉,生好肉。主痈疽。

用法用量以绵布绞去滓,以膏着绵絮兑头尖作兑,随病深浅兑之,每日3次,恶肉尽止。

注意疮浅者,勿兑着疮中。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三

处方41、地黄膏

别名生肌膏

处方生地黄(切)1升,(捣绞取汁3合),熏陆香2两,松脂2两,羊肾脂5合(煎),乌麻油2升,杏仁2两,蜡2两,石盐1两(研如粉)。

制法上先下蜡微火令消,次纳羊脂令消.次下乌麻油,次下松脂令消,次下杏仁,次下熏陆,次下地黄汁,次下石盐,以微火煎之,令地黄汁水气尽,以绵滤停凝。

功能主治蚀恶肉,不着痂,先从内愈。主金疮、火疮、灸疮不能愈者。

用法用量生肌膏(《圣惠》卷六十八)。《圣惠》有蜜二两。

注意慎生冷、猪肉、鸡、鱼。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地黄凉血.乳香定痛,松脂生肌,杏仁消肿,蜡补绝伤,羊脂祛风,麻油解毒.石盐软坚。为金疮、火疮、灸疮通治之药。

摘录《千金》卷二十五

处方42、巴豆丸

别名通灵丸

处方巴豆10粒(去皮心,炒),松脂半两。

制法上药捣烂,捻如枣核。

功能主治耳聋鼻塞,不闻音声香臭者。

用法用量通灵丸(《外科精义》卷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处方43、苍梧道士陈元膏

别名陈元膏

处方当归1两,细辛1两,桂心5寸,天雄30枚,生地黄3斤,白芷1两半,川芎1两,丹砂2两,干姜10累,乌头3两,松脂8两,猪肪10斤。

制法上(口父)咀。以地黄汁渍药一宿,煎猪肪去滓,纳药煎15沸去滓,纳丹砂末熟搅。

功能主治一切风湿骨肉疼痹。

用法用量陈元膏(《鸡峰》卷四)。

摘录《千金》卷七

处方44、苍梧道士陈元膏

别名陈元膏

处方当归3两,天雄3两,乌头3两,细辛2两,川芎2两,朱砂2两,干姜2两半,附子2两半,雄黄2两半,桂心1两,白芷1两,松脂8两,生地黄2斤(绞取汁)。

制法上药别捣雄黄、朱砂为末,余(口父)咀,以酽苦酒3升,合地黄渍药一宿,取猪脂8斤,微火煎15沸,白芷黄为度,绞去滓,纳雄黄朱砂末,搅令稠和,密器贮之。

功能主治心腹积聚,四肢痹躄,举体风残。胸肋背痛、肋下积聚如杯,脐旁气如手,腹切痛,时引背痛,月经内塞,无子数年,风瘙肿起累累如大豆,脚膝冷痛,头项痛,寒热瘰疬,面目黎黑消瘦,内外诸风及腹中积聚。

用法用量陈元膏(《外台》卷三十一引《崔氏方》)。原书云,有人若胸肋背痛,服之七日,所下状如鸡子汁者三升,即愈。又有人若胁下积聚如杯,摩药十五日即愈。又有人若脐旁气如手,药摩之,去瓜中黄瓤者升许,即愈。有人患腹切痛,时引背痛数年,以膏摩之,下如虫者三十枚即愈。又有妇人若月经内塞,无子数年,膏摩少腹,并服如杏子一枚,十日下崩血二升,即愈,其年便有子。又疗风瘙肿起累累如大豆,以膏摩之,五日即愈。老少患脚膝冷痛,摩之五日便愈。又有人若头项痛、寒热瘰疬,摩头及病上,即愈。又有人患面目黧黑消瘦,是心腹中病,服药下如酒糟者一升余,即愈。内外诸风及腹中积聚,可服之,病无不愈。所疗人无数,不可悉记。

摘录《肘后方》卷八

处方45、长生不老丹

别名长生不老辟谷丹

处方白茯苓(去皮)2两,定粉2两,黄丹2两,白松脂2两,白沙蜜2两,黄蜡2两,朱砂3钱,金箔20片,水银3钱。

制法上先将蜜、蜡、松脂,于瓷碗内溶为汁,倾药于内,以木匙摽匀,候温,就火为丸,如指头大,用水银为衣。有死水银法,先洗手净,用水银3两,点于手心内,以指头研如泥,见手心青色,将药3-5丸搓揉后,以金箔约量摊碗内,以药丸在内摇动,使金箔都在药上,密器收贮。

功能主治长生不老,添气力,悦颜色。

用法用量长生不老辟谷丹(《寿世保元》卷十)。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

处方46、苍梧道士陈元膏

处方当归1两,细辛1两,桂心5寸,天雄30枚,生地黄3斤,白芷1两半,川芎1两,丹砂2两,干姜10累,乌头3两,松脂8两,猪肪10斤,人参3两,防风3两,附子30枚,雄黄2两。

制法上(口父)咀。以地黄汁渍药1宿,煎猪肪去滓,纳药煎15沸,去滓,纳丹砂末熟搅。

功能主治一切风湿骨肉疼痹。

用法用量用火炙手摩病上,日1000愈。

摘录《千金》卷七引《胡洽方》

处方47、长发膏

处方蔓荆子2两,附子(去皮)2两,泽兰2两,防风2两,杏人(去皮)2两,零陵香2两,藿香2两,芎藭2两,天雄2两,辛夷2两,沉香1两,松脂2两,白芷2两,马鬐膏1两,松叶(切)1两,熊脂1两,生麻油4升。

制法上药以苦酒渍1宿,以脂等煎,缓火三上三下,白芷色黄膏成,去滓滤收贮。

功能主治头风白屑风痒。

用法用量涂发及肌中摩之,1日3两度。

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延年方》

处方48、回生夺命神丹

处方羌活3两,白蒺藜3两,藁本3两,天南星3两,防风3两,川续断3两,苍术3两,五加皮3两,独活3两,海风藤3两,白芷3两,大腹皮3两,乌药3两,仙灵脾3两,防已3两,皂角刺3两,川乌3两,明天麻3两,桔梗3两,北细辛3两,柴胡3两,蔓荆子3两,黄芩3两,川萆薢3两,薄荷3两,甘松3两,白芍3两,大黄3两,红花7两,玄参7两,草乌4两,苦参2斤(上用阴阳水各1大桶浸,春5、夏3、秋7、冬9日,煎100沸去滓,加炼蜜1斤,煎成膏如漆),白术2两,胡麻2两,人参(酒浸,蒸熟晒干)2两,砂仁2两,礞石(硝煅)2两,蕤仁(去油)2两,沉香1两,白茯苓1两,木香1两,檀香1两,降香1两,安息香1两,乳香(去油)1两,没药(去油)1两,川芎1两,牛膝1两,红花1两,香蛇(酒浸,焙干)1两,血竭1两,白僵蚕1两,松脂(煮去苦水)1两,云母石1两,冰片1两,鹅管石1两,磁石1两,肉苁蓉1两,原蚕蛾1两,桑螵蛸1两,蟾酥5钱,麝香5钱,人牙(炙黄色)5个,白花蛇1条(酒浸,去皮,晒干)。

制法上为末,用前药膏共为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金箔包裹。

功能主治三十六疯,十四癞。

用法用量年深久远者,每服10丸;4-5年者,每服4-5丸;1-2年者,每服1-2丸,须麻姑酒磨下。随汗愈。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八

处方49、连翘膏

处方连翘1两半,陈油1斤半,猪脂10两,羊脂5两,黄耆1两半,黄丹14两,白芷1两半,白及1两半,白蔹1两半,乳香3分,松脂1两半,蜡2两,露蜂房1两半,乱发灰半两,青绢1尺2寸(烧灰),绯绢1尺2寸(烧灰),当归1两半,白芍药1两半,桂心1两半。

制法上件药,先将油及猪羊脂,以微火煎,侯脂消尽,锉碎黄耆、白芷、连翘、蜂房、白及、白蔹、当归、芍药、桂心九味,下入油内,以微火煎,候药黄黑色,次入松脂、蜡、乳香熔尽,即以绵绞去滓,再入铛内煎,即下黄丹,以柳木篦搅,勿令住手,候药变黑色,次下绯青绢灰,及头发灰,搅令匀,滴于冷处,凝硬得所,成膏,于瓷器内收。

功能主治排脓散毒止痛。主一切痈疽发背,穿穴后。

用法用量用时旋于故帛上摊贴,日2换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

处方50、白膏

处方蓖麻49粒(去壳),嫩松脂1钱,滴乳半钱。

制法上用铁斧于石砧上捶为膏,干湿得所,随意加减松、乳。

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发背等疾。

用法用量摊于纸上,贴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四

处方51、六精膏

处方真油2两,童子乱发1钱5分,明松脂1钱5分,蛇蜕皮4寸,黄蜡4钱,白清3钱。

制法上先将清油、乱发、蛇皮用瓷器盛熬,乱发色黄为度,次下三物,以柳枝不住手搅,凝如清蜜,瓷器贮。

功能主治杀虫。主漏疮久不愈,脓血淋漓。

用法用量纸捻涂塞。

摘录《济众新编》卷五引《医林》

处方52、加减八风散

处方独活(去芦头)1两1分,防风(去叉)1两1分,黄耆(锉)1两1分,甘草(炙令赤色,锉)1两1分,玄参1两,苦参1两,芎藭1两,秦艽(去苗土)1两,白术(炒令紫色)1两1分,松脂1两1分,蛇床子3分,黄连(去须)1两半,芥子1两半,天门冬(去心,焙)1两半,丹参1两,人参1两,防己1两,芍药1两,白敛1两,细辛(去苗叶)1两,桂(去粗皮)蒴藋1两,蒺藜子(炒,杵去尖)1两1分,枫香脂1两1分,麻黄(去根节)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木通(锉)1两,甘菊花1两,白芷1两,山茱萸1两1分,生干地黄(焙)2两,地骨皮1两1分,菖蒲1两1分,磁石3两(以火烧通赤,入酒中淬10遍),远志(去心)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毒疥癣。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用生姜蜜汤调下,晚再服。渐加至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处方53、巴豆方

处方巴豆、菖蒲、松脂各等分。

功能主治肾气虚,耳内如风水鸣,或如钟盘声,卒患耳聋。

用法用量上以蜡熔为筒子,纳耳中,日1易之。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四

处方54、安息香丸

别名雄黄丸

处方安息香1两,朱砂半两(细研),硫黄半两(细研),雄黄1两(细研),阿魏半两,松脂4两,榴(柏)叶4两,苍术4两,白芷3两,干桃叶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时气瘴疫。

用法用量雄黄丸(《普济方》卷一五一)。

摘录《圣惠》卷十六

处方55、巴豆丸

处方巴豆2枚(去皮,熬),桃仁(去皮,熬)2枚,松脂大豆许。

制法上药捣为2丸。

功能主治耳鸣。

用法用量绵裹塞耳中。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四

处方56、白膏

处方白松脂半两,白蔹半两,白及半两,定粉半两,乳香1分,清油2合,黄蜡1两。

制法上为末,先以油入瓷锅内,用慢火熬令香,下蜡令消,次下诸药末,不住手搅,熬成膏,以瓷盒盛,候冷。

功能主治小儿汤火疮。

用法用量1日3-4度涂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一

处方57、腻粉膏

处方腻粉30克 胡粉30克(细研)松脂15克 猪脂180克(炼了者)黄连30克(去须,捣末)甘草30克(生,捣末)

制法上药先以猪脂煎松脂,化后去滓,下四味搅令匀,倾于瓷盒中。

功能主治治风邪热毒客搏皮肤,身体生疮肿痛。

用法用量外涂患处,每日三四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

处方58、止痛膏

处方羊脂22.5克 猪脂22.5克 松脂22.5克 蜡15克

制法取猪、羊脂于铫子内,以肥松节点火,煎三五沸,下松脂及蜡令熔,搅和,倾于新瓷器内盛。

功能主治治汤火所损,夜昼热痛。(烫伤烧伤)

用法用量涂患处,一日二三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八

处方59、神圣膏

处方木香30克 雄黄30克(细研)桂心30克 赤芍药30克 当归30克 人参30克(去芦头)附子30克(生,去皮、脐)丁香30克 白芷30克 黄耆30克 没药30克 芎藭30克 防风30克(去芦头)甘草30克 沉香30克 细辛30克 乳香30克 白檀香30克 甘松香30克 蜡60克 松脂30克 垂柳枝60~90克 柏枝90克 黄丹500克 清麻油1.5千克

制法上药细锉,先煎油沸,下甘松、檀香、柳枝、柏枝,以慢火煎半日,待色赤黑即过滤去滓,下诸药,文火煎,候白芷色黑,滤出,下蜡、松脂令消。以绵滤过,净拭铛,却下药油,入黄丹,再着火煎,不住手搅,候变色黑,滴水如珠即膏成,瓷盒收贮。

功能主治治发背痈疽,疮肿结硬,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时取布或硬纸上摊贴。每日早晚换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处方60、秦艽丸

处方秦艽、防己、松脂(炼成者),各一两半。枳壳(麸炒)、蒺藜(炒.去角),各二两半。川芎、苦参、白术、防风(去叉)、附子(炮裂.去皮脐)、蒴翟、干姜(炮),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风,瘙痒瘾疹,搔之愈甚。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温酒下,渐加至三十丸,旦晚食前各一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