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松香的处方(三)

浏览

松香(别名松脂、松膏、松肪、松胶香、沥青、白松香、松胶、黄香、松脂香),苦;甘;性温,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主痈疽恶疮;瘰疬;瘘症;疥癣;白秃;疠风;痹症;金疮;扭伤;妇女白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小编整理出含有松香的处方共373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1~180共60个。

处方1、疔疖膏

处方银朱15g,章丹15g,轻粉4.5g,嫩松香125g,蓖麻油30ml,凡士林18g。

制法先将轻粉研细,然后与银朱、章丹和在一起;另将蓖麻油入铜锅内加温,加入松香熔化,再加凡士林调和,最后加入前药末调和成膏。

功能主治拔毒溃破。主疔疮,疖肿。

用法用量挑少许药膏涂疮头上,外用纱布胶布固定;或用拔毒膏1张挑膏药少许,对准疮头贴上。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处方2、红玉膏

处方阿魏5钱,藤黄5钱,乳香1两,没药1两(用烧红热砖两块,上下夹之,踏净油,取净末各5钱),蓖麻子肉1两5钱,松香3两5钱(用桑、槐、桃、柳、梅5样树头,扎好入水中,先煎数滚捞去,下松香煎半日,去火,下冷水,团结捞起,晒,研),血标银朱1两,血竭1两。

制法将蓖麻肉先打烂,渐加松香各药,打千捶成膏,隔水煮烊,摊油银皮纸上,外托绵纸一层,听用。

功能主治消坚,呼脓,拔毒。主一切痈疽、发背、对口、附骨、无名肿毒,无论阴阳,已成未成。

用法用量用时将膏药在热器上分开,贴之,忌火熏。贴前仰卧,贴后俯卧,贴左向右卧,贴右向左卧。症重者,每料加真麝香2钱,苏合油4钱,其效更速。

注意孕妇忌贴。

摘录《良方汇录·外科统治门》

处方3、红膏

处方广丹1钱5分,轻粉1钱,蓖麻肉1两,松香(嫩者)1两,巴豆肉5钱,硇砂1钱。

制法用斧捶千余下,取豆大按孔上,黑膏盖之。

功能主治疔疮。

摘录《青囊全集》卷下

处方4、龙虎卫生膏

处方当归1两,黄连2两,黄耆1两,黄芩1两,枳壳1两,乌药1两,大风子1两,防风2两,草乌2两,血余2两,青藤1两5钱,木通1两5钱,木鳖子1两5钱,苦参1两5钱,香附子,桑皮1两5钱(上为粗片,入麻油2斤,炒焦枯,滤去药片,入后药),松香4两,虎骨(酥炙为末)2两,龙骨1两5钱,朱砂2钱,赤石脂1两5钱,蜜陀僧2两5钱。

制法上为细末,入油内,再加黄蜡3两,人油内搅匀,又加乳香、没药、轻粉末各5钱,孩儿茶末1两,再搅,慢火熬至滴水成珠为度,取起摊膏。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顽癣,痔漏多年,病久不能料理者。

用法用量贴之。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八

处方5、甲煎唇脂

处方甘松香5两,艾纳香1两,苜蓿香1两,茅香1两,藿香3两,零陵香4两。

制法先以酒1升,水5升,相和作汤,洗香令净,切之;又以酒、水各1升浸1宿,明旦纳于1斗5升乌麻油中,微火煎之,三上三下,去滓,纳上件1口瓶中,令少许不满,然后取:上色沉香3斤,雀头香3两,苏合香3两,白胶香5两,白檀5两,丁香1两,麝香1两,甲香1两。上8味,先酒、水相和作汤,洗香令净,各各别捣碎,不用绝细,以蜜2升、酒1升和香,纳上件瓷瓶中令实满,以绵裹瓶口,又以竹篾交横约之,勿令香出。先掘地埋上件油瓶,令口与地平,以香瓶合覆油瓶上,令两口相当。以麻捣泥泥两瓶口际,令牢密,可厚半寸许,用糠壅瓶上,厚5寸,烧之,火欲尽,即加糠,3日3夜,勿令火绝,计糠12石讫,停3日,令冷出之。别炼蜡8斤,煮数沸,纳紫草12两,煎之数10沸,取1茎紫草向爪甲上研看,紫草骨白,出之,又以绵滤过,与前煎相和令调,乃纳朱砂粉6两,搅令相得,少冷未凝之间,倾竹筒中,纸裹筒上,麻缠之,待凝冷解之,任意用之,计此可得50挺。

功能主治唇裂口臭。

用法用量方中瓶的制法:先以麻捣泥,泥两口好瓷瓶,容一斗以上,各厚半寸,晒令干。

摘录《千金》卷六

处方6、冻疮膏

处方麻油3两,松香1钱,黄占1两5钱。

功能主治冬令严寒,皮肤燥裂,死血冻疮。

用法用量烊化搅匀。摊贴。

摘录《药奁启秘》

处方7、护心散

处方大黄1两,没药3钱,乳香3钱,白蜡1两,松香5钱,骨碎补5钱,当归1两,麝香5分。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

功能主治夹伤。

用法用量猪板油1两,将白蜡、松香同猪油在铜锅内化开后,将各药末拌匀为膏药,贴在伤处,外用油纸包裹,再用线缠住。轻者一膏即愈,重者须贴两膏。夹棍伤重,大约4个月即可行动无虞矣。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处方8、宝珠膏

处方赤石脂1两,天冬1两,麦冬1两,生地1两,熟地1两,紫梢花1两,蛇床子1两,鹿茸1两,谷精草1两,防风1两,元参1两,厚朴1两,虎骨1两,菟丝子1两,木香1两,母丁香1钱5分,肉桂1钱5分,川断1钱5分,赤芍1钱5分,黄耆1钱5分,肉苁蓉1钱5分,白龙骨1钱5分,杜仲1钱5分,附子1个(生用),蓖麻子100粒(去油),穿山甲1钱5分,地龙(去土)2钱,木鳖子(去壳不去油,切片)1钱,倭硫黄1钱,没药1钱,血竭1钱,乳香2钱,松香4钱,黄蜡4钱,麝香少许。

制法用麻油2斤,将药入油浸3日后,入锅内熬至黑色,去滓,用槐柳枝搅。次下黄蜡、松香,再下细药、油,滴水成珠,不散为度,瓷器收之。

功能主治助筋骨,补血长肌,固元。

用法用量绢缎布摊贴腰眼。未贴此膏之前,先用擦久易丹,擦腰眼3日后,再贴此膏。

摘录《本草纲目拾遗》卷二

处方9、九制松香膏

别名九汁膏

处方上好片松香3斤(用清水煮烊,拉拔过,倾去水,再换水煮,再拉拔换水,如此以10遍为度,将松香研末,用姜汁、葱汁、白凤仙汁、烧酒、闹羊花汁、商陆根汁、韭菜汁、童便,挨次将松香拌浸透,晒干,作8次制过,其第9次,将好醋少许,不可多,再拌松香,晒干,研极细末),川乌4两,草乌4两,苍术4两,上肉桂4两,白芥子4两,干姜4两,蓖麻子4两,血余8两。

制法另用桐油3斤浸药,春5、夏3、秋7、冬10日、熬枯,滤过渣,再熬;先入广胶4两,俟溶化后,将制过松香末,筛入收之;离火,入樟冰1两,待冷,入麝香2钱,搅匀收贮。

功能主治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摊贴患处。

摘录《种福堂方》卷二

处方10、甲煎口脂

处方沉香6两,甲香6两,丁香6两,麝香6两,檀香6两,苏合香6两,熏陆香6两,零陵香6两,白胶香6两,藿香6两,甘松香6两,泽兰6两。

功能主治唇白无血色及口臭。

用法用量用胡麻油5升。先煎油令熟,乃下白胶香、藿香、甘松、泽兰,少时下火,绵滤,纳瓷瓶中。余8种香捣作末,以蜜和,勿过湿,纳着1小瓷瓶中令满,以绵幕口,作十字络之,以小瓶覆大瓶上,两口相合,密泥泥之,乃掘地埋油瓶,令口与地平,乃聚干牛粪烧之7日7夜,不须急,满12日烧之弥佳,待冷出之即成,其瓶并须熟泥匀厚1寸晒干,乃可用。一方用糠火烧之。

摘录《千金》卷六

处方11、红千捶膏

处方嫩松香500g,银朱105g,蓖麻子肉300g,炙乳香36g,炙没药36g,麝香2.4g。

制法先将蓖麻子肉捣烂,然后加松香、乳香、没药、银朱捣千多次,最后加麝香(研细)再捣匀成硬膏,放陶罐内收藏。

功能主治提毒拔脓。主疔、疮、疖,头未溃者,鳝(??)头(穿掘性毛囊炎)。

用法用量用时隔水炖烊,摊厚纸上,贴患处。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处方12、吉祥油

处方雄黄3钱,明矾1两5钱,花椒2钱,松香1两,猪板油半斤,江青布3尺。

制法上药与油,将布卷包,用火夹夹住,麻骨火烧,下以碗承油。

功能主治湿毒臁疮,黄水常流,常结痂而淫痒。

用法用量搽之。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13、红膏药

别名外科至宝千捶膏

处方老松香半斤,东丹3钱,银朱1钱。

制法用蓖麻子去壳,打成胶。

功能主治疮疡。

用法用量外用。

摘录《外科传薪集》

处方14、甘松香散

处方甘松香2钱,莽草2钱,川乌(去皮,炮)2钱,北细辛(去叶)2分,硫黄半钱,香附子(炒去毛)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牙痛。

用法用量以手指蘸少许,揩牙上,后以盐汤灌漱。

摘录《得效》卷十七

处方15、红膏药

处方松香1斤(用葱、姜汁各1碗煮过,入烛油4两化匀,再入红矾4两搅匀,离火后,再入后药),川芎5钱,三赖5钱,白芷5钱,黄连5钱,黄柏5钱,乳香1钱半,没药1钱半,孩儿茶1钱半,血竭1钱半,轻粉1钱半。

制法上为极细末,入油内搅匀,收用。

功能主治呼脓拔毒。主诸肿毒疮疖。

用法用量外贴患处。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四

处方16、军中第一仙方

处方生狗头1个(将肉刮尽,文火煅存性,为末),指甲灰1钱,血余炭1钱,陈松香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断骨,刀伤。

用法用量掺伤处。以4味等分,用酒调服亦可。

摘录《跌损妙方》

处方17、红膏药

处方银朱(水飞,晒干)1钱,蓖麻仁2钱,嫩松香5钱,黄丹(水飞,晒干)1钱,轻粉5分。

制法共捣如泥。

功能主治拔毒收功。主疔疮瘰疬及一切无名肿毒,并铜铁竹木瓦石入疮入肉。

用法用量此药初贴稍觉作痛,烦躁,亦属无妨。

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处方18、回蒸膏

处方真芝麻油2斤,胎发4两(如无,以童男发洗净代之),穿山甲5钱,白矾(飞过)1两,黄蜡4两,飞丹2两,松香6两,轻粉5钱(研),乳香5钱,没药5钱(另研),燕窝泥(朝北者)2两(微炒),五灵脂(淘净)5钱,麝香(另研)5钱,密陀僧5钱。

制法将穿山甲、五灵脂煎数沸,下胎发熬溶,滤去滓,称净熟油24两,仍入锅内,下白矾,煎2-3沸,下黄蜡、黄丹,煎1沸,下松香、官粉6两,再煎1沸,下燕土,如沉香色,滴水成珠,住火,方下乳香、没药,搅匀,少顷,下轻粉,桃柳枝搅,温可入手,然后投麝香搅匀,水浸去火毒7日。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用贴瘰疬,未破者软,已溃者干。内服夏枯草汤。

摘录《广笔记》卷三

处方19、白玉膏

别名秘传白玉膏

处方白芷5钱,甘松5钱,炉甘石(煅)5钱,乳香(去油)5钱,山奈5钱,归尾5钱,樟脑5钱,五灵脂5钱,细辛5钱,没药(去油)3钱,象皮3钱,白蜡3钱,松香1钱,冰片1钱,麝香1钱,铅粉13两。

制法先将麻油2斤,熬至烟起,离火,入白蜡、松香,又熬,不住手搅,看有大泡,入铅粉,陆续下,滚即取起,稍停,入火,如此数次,见有菊花纹小泡,便入前诸药,滚仍取起,至滴水成珠,入冰、麝,搅匀,待凝定,倾水2-3盏,入罐收贮。

功能主治一切疮、疳疮。

用法用量秘传白玉膏(《仙拈集》卷四)。

摘录《奇方类编》卷下

处方20、军门一笑膏

处方白芷2两,川萆薢2两,防风2两,罂粟壳2两,甘松2两,川羌活2两,三奈2两,川独活2两,藁本2两,高良姜2两,官桂2两,大茴香2两,秦艽2两,小茴香2两,麻黄2两,威灵仙2两,川椒2两,真附子4两,草乌4两,天南星4两,干美4两,穿山甲4两,大黄4两,闹杨花(火酒拌炒)4两,半夏4两,老葱2筋,老姜2筋,制松香4斤,土硫黄1斤,密陀僧1斤,广木香5钱,乳香(去油)3钱,没药(去油)3钱,潮脑1两,麝香3钱。

制法老姜以上各药用麻油3斤、桐油半斤浸,熬枯去滓,复入净锅内,熬至滴水成珠;入制松香、土硫黄、密陀僧,为细末,收成膏冷定;再下广木香、乳香、没药,为细末,搅匀;再下潮脑、麝香,和匀,收贮。

功能主治寒湿诸疯疼痛,贴骨痈疽。

用法用量任摊用。

摘录《疡医大全》卷七引《邵氏秘书》

处方21、加味太乙膏

处方真麻油24两,乱发1大团(黑润者佳),蓖麻子200粒(去壳,捣碎),大生地4两(切片),黑玄参3两,大黄(切片)3两,全当归3两,赤芍2两,白芷2两,肉桂(去尽粗皮,切碎)2两,明松香1斤(捣碎,入大葱管内,以线缚好,放碗内,隔汤蒸化,取出候冷,去葱研细8两),真黄丹20两(其色黄者为真,水飞晒干,炒黑色10两),滴乳香(箬上烘去油,研细)2两,真没药2两(箬上焙去油,研细)。

制法先将麻油煎滚,零入乱发,以桃柳枝不住手搅,令发熔化,再入蓖麻子煎枯,再入生地、大黄、当归、赤芍、白芷、肉桂,慢火煎熬,至药色枯黑,滤去渣,慢火熬浓,方入松香、黄丹、乳香、没药收之成膏,欲软硬得所,滴水成珠为度,夏天宜略老,冬天宜略嫩。膏藏瓷器中。

功能主治一切肿毒,已溃未溃,跌打损伤,风湿气痛。

用法用量旋用旋摊,外贴。

摘录《冯氏锦囊·外科》卷十九

处方22、护心仙丹

处方大黄1两,没药3钱,白蜡1两,松香5钱,乳香3钱,骨碎补5钱,当归1两,三七根3钱,败龟板1两,麝香5分。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猪板油一两,将白蜡、松香同猪油在铜锅内化开,将各末拌匀为膏。

功能主治杖疮。

用法用量贴之,油纸布包。轻者1膏,重者2膏足矣,夹棍不须4膏。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

处方23、百效膏

处方藿香1两5钱,艾绒1两5钱,蓖麻子1两5钱,生草乌1两5钱,荆芥1两5钱,乌药1两5钱,桂枝1两5钱,蜂房1两5钱,藁本1两5钱,秦艽1两5钱,全蝎1两5钱,枳壳1两5钱,灵仙1两5钱,桃仁1两5钱,黄芩1两5钱,玄参(去芦)1两5钱,木香1两5钱,独活1两5钱,杏仁1两5钱,肉桂(去粗皮)1两5钱,麻黄1两5钱,白鲜皮1两5钱,南星(生)1两5钱,归尾1两5钱,檀香1两5钱,僵蚕1两5钱,川附子1两5钱,牙皂1两5钱,竹节香附1两5钱,莱菔子1两5钱,生地1两5钱,苍术1两5钱,羌活1两5钱,紫荆皮1两5钱,贝母1两5钱,牛膝1两5钱,白蔹1两5钱,骨碎补1两5钱,防风1两5钱,赤芍1两5钱,清风藤1两5钱,苏木1两5钱,细辛1两5钱,五加皮1两5钱,川芎1两5钱,蝉退1两5钱,良姜1两5钱,大风子1两5钱,连翘1两5钱,丁香1两5钱,甘草1两5钱,山栀子1两5钱,鳖甲1两5钱,白及1两5钱,续断1两5钱,红花1两5钱,紫丁皮1两5钱,生半夏1两5钱,白芷1两5钱,苦参1两5钱,生血余3两,大黄3两,蜈蚣35条,蛇退2钱,槐枝8钱,桃枝8钱,柳枝8钱,桑枝8钱,榆枝8钱,松香4两,百草霜6两。

制法上药酌予碎断,用香油160两炸枯,过滤去滓,炼至滴水成珠。

功能主治散风活血止痛。主风湿流注,半身不遂,筋骨麻木,跌打损伤,积聚痞块,小儿疳积,女人症瘕。

用法用量每160两油,兑黄丹60两搅匀成膏,取出入水中浸出火毒后加热熔化摊贴。每张油重1钱5分,纸光。微火化开,贴患处。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24、白玉夹纸膏

处方麻油4两,制好松香5钱,白蜡2钱半,黄蜡2钱半,轻粉1两,冰片3分,麝香3分,鸡蛋白1个。

制法将麻油熬成珠,加松香、白蜡、黄蜡,再熬去烟沫,用绢沥清;一加轻粉(研细),二加冰片,三加麝香,随搅随加,匀极,增鸡蛋白再搅匀,瓷瓶贮,蜡封口听用。如过两月后,药干无用矣。

功能主治夹棍疮、杖伤、刀斧伤、枪棍损伤。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处方25、红膏药

处方蓖麻子(去壳)2斤,老松香1斤,绛丹5钱,麝香2钱。

制法先将蓖麻子研烂,加松香打和;再加麝香,再打;看老嫩,老者加蓖麻子,嫩者加松香。

功能主治汗毛疽及一切疖肿。

用法用量《青囊秘传》本方用法:隔滚水炖烊,摊小膏药贴之。

摘录《外科传薪集》

处方26、二圣不老丹

处方侧柏叶(酒浸,九蒸、晒)、白松香(煮炼九次)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癞风、麻风,眉发脱落。

用法用量每服2钱,蜜汤送下,每日3次。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处方27、长肉商红膏

处方老松香4钱,樟脑2钱,轻粉8分,铜绿1分半,银朱7分,冰片1分半,麝香1分,蓖麻仁2钱。

功能主治长肉。

摘录《外科传薪集》

处方28、见晛膏

处方活短头发(晒干)2两(用壮年人剃下者),大黄1两,灵仙1两,雄鼠粪1两,川乌8镥,草乌8钱,刘寄奴8钱,土鳖虫(大者)30个,羌活5钱,独活5钱,红花5钱,蛇床子5钱,苍术5钱,当归5钱,生南星5钱,生半夏5钱,白芥子5钱,桃仁5钱(上18味,俱切碎),樟冰1两,甘松3钱,山奈3钱,花椒3钱,猪牙皂3钱,山甲(炙,研)3钱,荜茇3钱,没药(不必去油,同乳香炙热同众药研细)3钱,乳香5钱,白芷5钱(上10味,研极细末),新鲜烟叶汁1斤(松香6两收,晒干),新鲜商陆根汁1斤(松香6两收),新鲜闹洋花汁半斤(松香3两收),新鲜艾叶汁半斤(松香3两收),白凤仙花汁半斤(松香3两收),老生姜汁半斤(松香3两收),葱汁半斤(松香3两收),韭汁半斤(松香3两收),大蒜汁4两(松香2两收)。

制法用足秤,称麻油2斤4两,先将头发入油熬半炷香,再将前药入油熬至焦黄色,不可太枯,即滤去滓,入前松香熬化,再将丝绵滤去滓,再熬至油面起核桃花纹,先加入极细密陀僧4两,再徐徐加入好西硫黄末1斤,投此2味时,务须慢慢洒入,不可太多太骤,以滴水成珠,离火待温,然后掺入细药搅匀,瓷器收贮。熬时须用桑枝不住手搅。青布摊贴,每张净药重4钱。

功能主治风寒湿气,骨节疼痛,历节痛风,痿痹麻木不仁,鹤膝风,偏头风,漏肩风,及跌扑闪锉等伤,阴症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临时加肉桂末5厘,细辛末2厘。

注意已破烂者勿贴,小儿孕妇勿贴。

摘录《种福堂方》卷二

处方29、立效散

处方定粉末1两,松香末1两,黄柏末1两,黄连末1两,枯矾末1两。

制法上药各为末,用清油烛油调搽。

功能主治胎毒疮疥,鬓疮耳疮,及一切疮疥;黄水粘疮。

用法用量外搽。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一

处方30、立消疔疮外治神效方

别名疔疮膏

处方松香20两,没药3两(研极细末),白蜡2两(切,为粗末),铜绿5两(研细,过绢筛,再研至无声为度),黄蜡10两(刮取粗片),百草霜5两(研细,过绢筛,再研至无声为度),明乳香3两(研极细末),麻油6两。

制法用桑柴火先将麻油入锅煎滚,次下松香候稍滚,三下白蜡候稍滚,四下黄蜡候稍滚,五下乳香候稍滚,六下没药候稍滚,七下铜绿候稍滚,八下百草霜,滚过数次,于锅内冷透,搓成条子为丸,如龙眼核大,藏净瓷器内。

功能主治疔疮。

用法用量疔疮膏(《经验方》卷上)。①制松香法:用桑柴灰煎汁澄清,入松香煮烂,取出入冷水中,少时再入灰水中煮,以色白如玉为度,②取百草霜法:先须刮净锅底,专烧茅柴百草,取烟煤用。如以别种柴烟煤用入,则不验。

注意贴后忌食荤腥辛辣、沸汤大热食、生冷发物、面食、豆腐、茄子、黄瓜、酒,忌水洗,忌恼怒忧闷,大忌房事。

摘录《种福堂方·附录》

处方31、六香膏

处方白檀香1两,沉束香1两,丁香1两,零陵香1两,甘松香1两,八角香1两。

制法上为粗末,入3升蜜中浸之,封口,经7日或10日,取出于火上微温,下筛去滓,乃入三柰子细末5钱、小脑末3钱、冬瓜仁细末7两或10两,搅匀,再下疏筛,贮器中用之。

功能主治冬寒冻伤、皲瘃。

用法用量其滓作团,于火中烧之甚佳,谓之江梅香。

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九

处方32、二合散

处方铅粉(炒)、槐花(炒)各等分(为末),老松香1两,银朱4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黄水、头炼、眉炼、耳蚀、羊胡子、燕窠、脓窠等疮。

用法用量纸卷成条,麻油浸透,火燃着,一头滴下油药,以器接之,用调前药,涂敷患处。

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处方33、红炉散

处方红东丹12g,煅炉甘石12g,血竭12g,象皮12g,松香12g,煅龙骨12g,氧化锌125g。

制法上为细末,瓶贮。

功能主治下肢溃疡。

用法用量疮口清洁后,以毛笔蘸药涂之。再贴清凉膏。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34、六圣散

处方小红枣(烧灰)1两,枯矾1两,黄丹1两,官粉1两,松香1两,银朱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头面生疮作痒,流黄水。

用法用量疮干用油调搽,疮湿干掺上。

摘录《良朋汇集》卷四

处方35、二黄膏

处方雄黄(末)3钱,雌黄(末)3钱,川乌(末)3钱,松香3钱(末),乱发1团(烧存性)。

制法以猪油6两熬,次入川乌、松香、乱发3味,煎至发消尽,以绵滤去滓,入二黄搅匀,瓷器盛之。

功能主治黄水疮。

用法用量涂疮上。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处方36、回天再造丸

处方真蕲蛇(去皮骨并头尾各3寸,酒浸,炙取净末)4两,两头尖(系草药,出在乌鲁木齐,非鼠粪也,如不得真者,以白附子代之,其性相似,制过用)2两,真山羊血5钱,北细辛1两,龟版1两(醋炙),乌药1两,黄耆2两(蜜炙),母丁香1两(去油),乳香1两(瓦焙去油),麻黄2两,甘草2两,青皮1两,熟地2两,犀角8钱,没药1两(焙去油),赤芍1两,羌活1两,白芷2两,虎胫骨1对(醋炙),血竭8钱(另研),全蝎2两5钱(去毒),防风2两,天麻2两,熟附子1两,当归2两,骨碎补1两(去皮),香附1两(去净皮毛),玄参2两(酒炒),首乌2两(制),川大黄2两,威灵仙2两5钱,葛根2两5钱,沉香1两(不见火),白蔻仁2两,藿香2两,冬白术1两(土炒),红曲8钱,川萆薢1两,西牛黄2钱5分,草蔻仁2两,川连2两,茯苓2两,姜黄2两(片子),僵蚕1两,松香5钱(煮过),川芎2两,广三七1两,桑寄生1两5钱,冰片2钱5分,当门麝5钱,辰砂1两(飞净),桂心2两,天竺黄1两,地龙5钱(去土),穿山甲2两(前后4足各用5钱,麻油浸)。

制法上药必须地道,炮制必须如法,为细末,择天月二德日,于净室内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真中、类中,痰迷厥气,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口眼喎[音 wāi]斜,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拘挛,步履艰难及小儿急慢惊风,诸般危急之症。

用法用量每丸重1钱,金箔为衣,外用蜡壳包裹。牙关紧闭,不可用铜铁器撬开,恐伤牙反唇舌,并恐惊其心,用乌梅1-2个分开,塞左右腮擦之自然开矣。如左边疼痛,不能运动用四物汤(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如右边疼痛,不能运动,用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朝东桑枝);如两边疼痛,则两方并用,其桑枝只用3钱,俱空心服。凡服此药后,神气清爽,渐思饮食。间有1-2处屈伸不利,此系热痰留于关节,须用豨莶草2钱,防风1钱,归身1钱,白芥子1钱,红花8分,煎汤,以新白布拧热药水擦摸,1日2-3次,便能运动如常。

注意此丸力大势猛,未及双周岁者,筋骨柔软,究非所宜,非十分险重者匆服。孕妇忌服。

摘录《经验百病内外方》

处方37、化痞膏

处方大黄1两,黄柏1两,川乌1两,栀子1两,苏木1两,草乌5钱,生地5钱,红花5钱,巴豆仁5钱,肉桂5钱,黄连1钱,黄芩1钱,当归1钱,赤芍1钱,川芎1钱,蛇蜕2条,蜈蚣6条,穿山甲20片,桃枝3尺,柳枝3尺,枣枝3尺,麻油2斤(熬),黄丹7两,铅粉7两(收),松香2两,陀僧2两,黄蜡2两(搅再入),黄连末3钱,制乳香1两,制没药1两,血竭5钱,轻粉3钱,陈胆星3钱,蚶子壳3钱,麝香1钱。

制法和匀,狗皮膏摊。

功能主治痞。

用法用量先以酒煮消擦洗,贴患处,后以火烤,或烘儿鞋熨患处。

摘录《理瀹》

处方38、化痞膏

处方桐油5两,松香8两,当归1两。

制法熬枯去滓入:乳香1两,没药1两,将起锅时入真阿魏3钱,用红绢摊膏。

功能主治痞积。

用法用量先以生姜煨过,擦肌肤,方贴此膏,频将热手摩之。或炒热盐,在膏外熨之更好。

摘录《同寿录》卷二

处方39、白玉膏

处方制乳香9钱,制没药9钱,儿茶9钱,血竭9钱,铜青1两,松香1两5钱(葱、姜水制),黄蜡1两5钱,白蜡1两,铅粉12两,甘草1两(煎水),雄猪油1斤。

制法先将生甘草煎水,熬猪油去滓,再入末药,和匀后,用铅粉收膏,陈久。

功能主治陈年烂腿臁疮。

用法用量摊贴。

摘录《集验良方》卷一

处方40、分湿消毒至神丹

别名分湿消毒丹

处方白蜡1两,黄丹2两,韭菜地上蚯蚓粪2两(炒干1两5钱),冰片5分,朝脑3钱,麝香5分,血竭5钱,铅粉1两,炒松香3钱,乳香(去油)3钱,没药3钱,铜绿2分,轻粉1钱,儿茶3钱。

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脚胫之生烂疮,亦湿热也,往往两腿腐烂,臭气难闻。

用法用量分湿消毒丹(《疡医大全》卷二十五)。

摘录《石室秘录》卷四

处方41、化癖千锤膏

处方皮消(提过明净者)6两,川椒(去目)6两,萆麻仁(去壳)6两,黄香(即拔过松香)3斤,绿豆半斤。

制法先将绿豆半斤、川椒6两,用水2瓢,熬成浓汁,滤去椒、豆,止存净汁,再熬1炷香,入黄香在汁内,再熬2炷香,离火,入皮消搅匀,取出,入石臼内,加萆麻子仁,陆续捣成膏为一块。

功能主治小儿大人内有积块,发热口臭。

用法用量临用时,量积块大小,以热水浴软,捏成1饼,先用麝香少许擦皮肤,使引气透,方敷药,仍以狗皮盖贴,随将有火熨斗在膏药上熨3-5次,再用绢帛勒之。3日1换,可除病根。

注意忌食苦菜、豆腐、香椿、王瓜、茄子、鸡、鱼、醋、猪头肉。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处方42、夹纸膏

处方松香、黄丹、蓖麻子(去壳)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香油调,隔油纸摊药,夹纸中。

功能主治臁疮、顽疮。

用法用量贴患处。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引张会山方

处方43、夹纸膏

处方紫草1两,当归1两,细生地1两,黄柏1两,白芷1两,苍术1两,松香2两,白蜡2两,黄蜡2两,飞丹密陀僧2两,血竭2两,轻粉3钱,樟脑1两,铜绿5钱,炉甘石1两,明矾5钱。

制法上药用麻油1斤,入前7味煎枯去滓,入二占溶化,再将后药研为极细末和匀,摊纸上贴之。如干,加公猪油。

功能主治年久、新起臁疮。

摘录《外科集腋》卷五

处方44、风气跌扑膏药神方

处方男发1大团,蓖麻子(去壳)200粒,猪脂(熬油)2斤8两,麻油8两(以上先熬,熬至发化,蓖麻子焦枯,再入后药),威灵仙3两,熟地2两,独活1两5钱,金银花2两,当归身1两5钱,白芷1两,川乌6钱,草乌6钱,肉桂(去皮)1两(以上熬至药色焦枯,去滓,细绢滤过,慢火再熬,不住手搅,入后药收之),乳香1两(箬上炙去油,研细),没药1两(箬上炙去油,研细),真黄丹(炒燥,罗细)8两,明松香(水煮3次,去水熔化,夏布滤过,净)6两,麝香2分。

制法以上先将松香、黄丹下后,炼至软硬得所,滴水成珠,离火再下乳、没、麝3味,打匀,藏瓷器中。

功能主治跌扑伤损,痈疽诸毒。

用法用量旋用旋摊。

摘录《冯氏锦囊·外科》卷十九

处方45、化毒散

处方五倍子6g,松香6g,官粉6g,樟丹6g,冰片3g。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杀菌,消炎,去湿止痒。主渗出性湿疹,脓疱疮

用法用量用粉剂或花生油调匀外用。

摘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处方46、紫金膏

处方明松香120克(以火熬滚,入水内扯拔百十下,研末。若贴痘毒,松香用黄豆浸水,入锅内煮化,待温,照上扯拔,研细末)蓖麻仁60克(研细,放细筛罗底上,用穿山甲往来刮之,过筛,粗者去之)轻粉15克 银朱 铜绿各7.5克

制法上药制毕,再用猪油去衣膜,拌药放青石上,用铁锤捣数千下,盛瓷瓶内。

功能主治治一切无名肿毒、恶疮,及风湿流火,小儿痘毒。

用法用量用时摊油纸上贴患处。凡贴毒,将膏中剪一孔,露顶透气,能贴多年痘毒。若贴流火竟贴顶上,不必剪孔。宜端午、七夕、重阳日配合。

摘录《疡医大全》卷七

处方47、紫金膏

处方矾红 松香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杨梅结毒,溃烂顽硬,脓水淋漓。

用法用量上药研为细末,用香油调敷。临敷前先用苍术30克,川椒9克,煎水熏洗患处,然后敷药,盖油纸,再以绢条扎紧,三日一换。

摘录《外科大成》

处方48、朱砂膏

处方葱25~30千克(捣极烂,绞汁,放锅内,投入嫩松香2.5千克,微火熬至葱汁滚,松香化,取下俟稍冷,即以手在汁中揉松香几百揉,然后再放火上,再烊再揉。如此五六次,揉至松香色白无油为度,配入后药)当门子15克 樟脑360克 梅花冰片30克 蓖麻子500克(去壳,研如泥,另贮)乳香 没药各105克(俱用灯心草炒去油)朱砂180克(水飞)

制法上药除蓖麻子外,余皆为极细末,将制好松香放瓷罐内,隔水烊化取出,即以药末并蓖麻子泥一并搅和,摊贴,如干,可酌加蓖麻子油,以好摊为度。摊用柿漆单张桑皮纸,不可着火。

功能主治治无名肿毒,横痃,乳疖,恶疮,疔毒。

用法用量用时贴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摘录《绛囊撮要》

处方49、回生再造丸

处方真水安息香4两,人参2两,真蕲蛇(小者为佳,去骨并头尾3寸,酒浸,炙,取净末)4两,当归2两,川芎2两,川连2两,羌活2两,防风2两,玄参(以上酒炒)2两,藿香2两,白芷2两,茯苓2两,麻黄2两,天麻2两,川萆薢2两,片子姜黄(以上炒)2两,甘草(炙),肉桂(研,不见火)2两,白蔻仁(研,不见火)2两,首乌2两,料豆(水蒸拌9次)2两,西琥珀(研)2两,黄耆(蜜炙)2两,大黄(酒蒸)2两,草蔻仁(研)2两,雄鼠粪(双头尖者是)2两,穿山甲(前后4足各用5钱,麻油浸,炙)2两,全蝎尾(去头足)2两5钱,灵仙(酒炒)2两5钱,葛根(炒)2两5钱,桑寄生(烘干)2两5钱,北细辛1两,赤芍(炒)1两,乌药(酒炒)1两,青皮(面炒)1两,于术(土炒)1两,僵蚕(洗,炒)1两,乳香(去油)1两,没药1两,辰砂1两,骨碎补(酒炒)1两,香附(去皮毛,酒炒)1两,天竺黄1两,制附片1两,生龟版(火炙,熬过者不用)1两,沉香1两,母丁香1两,胆星1两,红花(酒浸,烘干净)8钱,犀角尖8钱,厚朴5钱,地龙(炙干)5钱,松香(煮9次)5钱,广木香4钱(不见火),梅花冰片2钱5分,犀牛黄2钱5分,血竭8分,虎胫骨1对(煅酥)。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金箔为衣,蜡壳封固。

功能主治男妇中痰中风,口眼喎[音 wāi]斜,手足拘挛,言语不清,左瘫右痪,筋骨疼痛,半身不遂,步履艰难,初起气绝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汤达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

处方50、蛇床子散

处方蛇床子 大风子肉 松香 枯矾各30克 黄丹 大黄各15克 轻粉9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脓窠疮,生于手足、遍身,根硬作胀,痒痛非常。

用法用量麻油调擦,湿烂者,干掺之。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51、五香膏

处方霍香 甘松香 甲香(炙)鸡舌香 附子(炮)续断 乌喙(炮)各37.5克 泽兰 防风 细辛 白术各30克 白芷 松叶 莽草各53克 柏叶60克(炙)大皂荚2寸(炙)甘草23克(炙)猪膏2.5千克

制法上十八味,哎咀绵裹,以苦酒1.2升渍一宿,用猪膏煎之,取附子黄为度,去滓。

功能主治治头风,头皮瘙痒,搔之白屑起。

用法用量将膏敷揩头皮。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52、收湿粉

处方铅粉310克 松香末310克 枯矾310克 五倍子末150克

制法上药研成细末,调和。

功能主治收湿止痒。治湿疹渗水多者。

用法用量用时以药末直接掺于皮损上,或用麻油调敷疮面。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处方53、紫金膏

处方红矾 皂矾(煅)净松香各6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成膏。

功能主治治臁疮溃久,其色紫黑;杨梅结毒,腐烂作臭,脓水淋漓。

用法用量用时先以葱、艾汤洗患处,拭干,再厚涂此膏,上盖油纸,三日一洗换。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处方54、天下第一金疮药

处方雄猪油620克 松香180克 面粉(炒,筛)120克 麝香1.5克 黄蜡180克 樟脑90克(研极细)冰片1.8克 血竭30克 儿茶30克 乳香30克(去油)没药30克(去油)

制法上药研极细末,先将猪油、松香、黄蜡三味熬化,滤去滓,待将冷,再人药末搅匀,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治刀斧损伤,跌仆打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凡刀斧损伤,跌仆打碎,敷上即时止痛、止血,更不作脓。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处方55、五香丸

处方豆蔻 丁香 藿香 零陵香 青木香 白芷 桂心各30克 香附子60克 甘松香 当归各15克 槟榔2枚

制法上十一味,研末,蜜和作丸。

功能主治治口臭及身臭。

用法用量常含如大豆1丸咽汁,日三夜一。五日口香,十日体香。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处方56、珍珠散

处方珍珠4.5克 玛垴4.5克 琥珀4.5克 珊瑚4.5克(上四味俱用豆腐煮过再研)硼砂1.5克 熊胆1.5克(用笋壳盛,烘干,为末)龙脑1.2克 麝香0.75克 瓜竭2.3克 朱砂(细研,水飞)2.3克 黄连末(去须、芦,研细)1.5克 明松香(箬上炙干)1.5克 没药(箬上炙干)1.5克 炉甘石(按法炮制为主)45克

制法以上诸药,各为细末,筛过,再照分数称定,合为一处,再研极细,瓷罐收贮,听用。

功能主治治眼目障翳初起。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处方57、神圣膏

处方木香30克 雄黄30克(细研)桂心30克 赤芍药30克 当归30克 人参30克(去芦头)附子30克(生,去皮、脐)丁香30克 白芷30克 黄耆30克 没药30克 芎藭30克 防风30克(去芦头)甘草30克 沉香30克 细辛30克 乳香30克 白檀香30克 甘松香30克 蜡60克 松脂30克 垂柳枝60~90克 柏枝90克 黄丹500克 清麻油1.5千克

制法上药细锉,先煎油沸,下甘松、檀香、柳枝、柏枝,以慢火煎半日,待色赤黑即过滤去滓,下诸药,文火煎,候白芷色黑,滤出,下蜡、松脂令消。以绵滤过,净拭铛,却下药油,入黄丹,再着火煎,不住手搅,候变色黑,滴水如珠即膏成,瓷盒收贮。

功能主治治发背痈疽,疮肿结硬,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时取布或硬纸上摊贴。每日早晚换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处方58、如圣金刀散

处方松香(净末)210克 枯矾 生矾各45克

制法上药共为极细末,贮罐内密封。

功能主治治刀刃所伤,皮破筋断,血出不止。

用法用量用时掺于创口,纸盖绢扎。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59、大神效活络丹

处方白花蛇(二两.酒浸.焙干) 乌稍蛇(半两.酒浸.焙干)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一两.去土) 全蝎(一两半.去毒 炒) 两头尖(二两.酒浸) 赤芍药(一两) 贯芎(二两) 防风(二两半) 葛根(一两半) 没药(一两.另研) 血竭(七钱半.另研) 朱砂(一两.另研) 乌犀屑(半两) 地龙(半两.去土) 甘草(二两.去皮.炙) 丁香(一两.去枝) 白僵蚕(一两.炒) 乳香(一两.另研) 麝香(半两.另研) 片脑(一钱半.另研) 官桂(二两.去粗皮) 草豆蔻(二两) 川羌活(二两) 虎胫骨(一两.酥炙) 玄参(一两) 牛黄(二钱半.另研) 威灵仙(一两半.酒浸) 天麻(二两) 藿香(二两.去土) 天竺黄(一两) 败龟板(一两.炙) 人参(一两) 何首乌(二两) 白芷(二两) 乌药(一两) 安息香(一两) 青皮(一两) 黑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香附(一两) 白豆蔻(一两) 骨碎补(一两) 黄连(二两) 茯苓(一两) 黄芩(二两) 白术(一两) 熟地黄(二两) 松香脂(半两) 大黄(二两) 当归(一两半) 木香(二两) 沉香(一两) 金箔(为衣)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湿诸痹,筋骨疼痛,清心明目,宽胸溢血,养气暖膝,腰臂疼痛,口眼歪斜,行步艰辛,筋脉拘挛,年四十已上。每服一丸,至老不生风疾,大有神效。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细嚼温酒茶清漱下,随证上下服之,头风擂茶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60、集宝疗痹膏

处方川乌 草乌 南星 半夏 当归 红花 羌活 独活 大黄 桃仁各12克 山甲30克 白芷15克 肉桂30克 麻油500克 葱汁150毫升 姜汁150毫升 松香500克 陀僧60克 硫黄250克

制法上药十九味,共煎至药枯,去滓取油,加乳香、没药、血竭、胡椒、樟冰、细辛、牙皂末各6克,若加商陆根、凤仙、闹羊花、鲜烟叶、鲜蒜、鲜稀莶等汁更妙。搅匀收膏。

功能主治逐寒祛湿,活血止痛。治风寒湿痹,骨节疼痛;历节痛风,痿痹麻木;鹤膝风、漏肩风等。并治跌扑闪挫,阴证无名肿毒未破者。

用法用量烘热外贴患处。

摘录《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