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沙参的处方(三十三)

浏览

沙参(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甘,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小编整理出含有沙参的处方共2133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921~1980共60个。

处方1、除湿补气汤

别名清神补气汤(《兰室秘藏》卷下)、清阳补气汤(《医学纲目》卷十二)。

处方升麻18克 苍术12克 酒黄柏 柴胡 黄耆各9克 酒知母 藁本 生甘草 当归各6克 五味子 陈皮各4.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益气升阳。主湿热内蕴,脾气不足,两腿麻木,沉重无力,多汗喜笑,口中涎下,身重如山,语声不出,寸脉洪大。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早起空腹时服,待少时再进早饭。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2、凉血消风散

处方生地30克 当归9克 荆芥9克 蝉衣6克 苦参9克 白蒺藜9克 知母9克 生石膏30克 生甘草6克

功能主治消风清热。治脂溢性皮炎,人工荨麻疹,玫瑰糠疹。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本方从《外科正宗》消风散增减而成。生地,当归、甘草凉血润爆;知母、石膏清肌热;荆芥、蝉衣消风,苦参、白蒺藜祛风止痒。适用于血热生风、风燥诸证,舌质红,脉弦滑数。治玫瑰糠疹可加紫草凉血清热;人工荨麻疹加紫草、桃仁。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处方3、七伤散

处方黄药子 白药子各45克 赤芍药22.5克 知母 延胡索各15克 郁金7.5克 当归15克 山药 乳香 没药 血竭各6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虚劳咳嗽,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每服6克,茶汤迸下。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七引丹溪方

处方4、地黄膏

处方鲜地黄汁5升 当归500克 芍药250克 甘杞子250克 天门冬180克 川芎60克 麦门冬180克 莲肉120克 丹皮60克 知母 地骨皮各90克 人参 甘草各30克

制法上药除地黄汁外,用水20升,煎至7升,去滓,入地黄汁同熬成膏。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养血清肝。主痨瘵阴虚火旺。

用法用量每服10~20毫升,每日二次。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六

处方5、治疫清凉散

处方秦艽 赤芍 知母 贝母 连翘各3克 荷叶2克 丹参15克 柴胡4.5克 人中黄6克

功能主治治疫疠邪并于里,腹胀满闷,谵语发狂,唇焦口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伤食胸满,加麦芽、山楂、萝卜子、陈皮,胁下痞,加鳖甲、枳壳;昏愦谵语,加黄连;热甚大渴能消水者,加石膏、天花粉、人参;便闭不通,胸中胀痛者,加大黄;虚人自汗多,倍加人参;津液枯少,更加麦冬,生地。

注意时行寒疾忌用。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6、白虎加桂枝汤

别名桂枝白虎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知母180克 甘草(炙)60克 石膏500克 粳米60克 桂枝(去皮)90克

制法上锉为粗末。

功能主治清热通络止痛。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风湿热痹,壮热汗出,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脉弦数。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汗出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7、大补丸

别名大补阴丸(《医学正传》卷三)、补阴丸(《明医指掌》卷六)。

处方黄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120克熟地黄(酒蒸)龟版(酥炙)各180克

制法上药为末,用猪脊髓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滋阴除火。主肝肾阴虚,由虚生热。骨蒸潮热,盗汗,足股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肘用盐开水送下。

备注方中黄柏、知母苦寒泻火,熟地大补肾阴,龟版、猪脊髓属血肉之品,填精益髓。诸药合用,补阴与泻火并重,且泻火可存阴,滋阴可制火,共收滋阴降火之效。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8、常山饮

处方知母 川常山 草果 甘草(炙)各1千克 良姜600克 乌梅(去仁)500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散。

功能主治主劳疟。寒则肢体颤掉,热则全身如烧,头痛恶心,烦渴引饮,气息喘急,口苦舌干,脊膂酸疼,肠鸣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处方9、均气八仙汤

处方麻黄6克 杏仁6克 石膏9克 桔梗3克 片芩6克 贝母3克(用北细辛0.9克煎汤,拌炒三次;为末)生甘草3克 知母6克

功能主治宣肺清热,化痰定喘。治痰热内壅,肺气不宜,哮喘气急,呼吸困难。

用法用量上药锉一剂。水煎,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10、凉荣汤

处方生地 川归尾 扁柏叶 蒲黄 白芍药 甘草 麦门冬 知母 黄柏各等分

功能主治清营化瘀。治营分有热,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观聚方》卷五引《诸证辨疑》

处方11、柴胡丸

处方柴胡(去苗)黄连(去须)知母(焙)赤芍药 龙胆 黄芩(去黑心)地骨皮 麦门冬(去心,掐)茯神(去木)甘草(炙)各30克 槟榔(锉)22克。

制法上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妇人血风劳气,头目昏眩,胸背拘急,四肢酸痛,心躁烦热,气满腹胀,腰膝无力,经候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20丸 温酒下,不拘时。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12、二仙汤

处方仙茅9克 仙灵脾9克 当归9克 巴戟天9克 黄柏4.5克 知母4.5克

功能主治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主妇女月经将绝未绝。周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头眩耳鸣,腰酸乏力,两足欠温,时或怕冷,时或轰热,舌质淡,脉沉细者。现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闭经,以及其它慢性疾病见有肾阴、肾阳不足而虚火上炎者。

用法用量日服一剂,水煎取汁,分二次服。可随症加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杜仲9克以补肾调经;或加枸杞子9克,白菊花6克以平虚阳。

备注方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全方配伍特点是壮阳药与滋阴泻火药同用,以适应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炎的复杂症侯。由于方用仙茅、仙灵脾二药为主,故名二仙汤。

摘录《妇产科学》

处方13、宁肺汤

处方黄芩 桑皮 贝母 花粉 杏仁 知母 天冬 沙参 枇杷叶

功能主治清肺养阴,止咳定喘。治麻疹后,热毒蕴肺伤阴,咳嗽连声不止,呼吸喘促,甚致咳血,或呛出饮食,素体壮实。亦用于肿胀,先喘后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五

处方14、明目地黄丸

处方怀生地(酒洗)熟地各120克 知母(盐水炒)黄柏(酒炒)各60克 菟丝子(酒制)独活各30克 甘枸杞60克 川牛膝(酒洗)90克 沙苑蒺藜(炒)9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生精养血,补肾益肝,祛风明目,治翳膜遮睛,羞涩多泪,及暴赤热眼。

用法用量每服80丸,夏月用淡盐汤下,余月酒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15、白虎加人参汤

别名人参白虎汤(《玉机微义》卷九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知母18克 石膏30~45克(碎,绵裹)甘草(炙)6克 粳米12克 人参9克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益气生津。伤寒或温病,里热盛而气阴不足,发热,烦渴,口舌干燥,汗多,脉大无力;暑病津气两伤,汗出恶寒,身热而渴。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分服。

备注本方所治为气分热盛而津气不足之证,故在白虎汤清热生津的基础上,加人参以益气生津。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谓此方以生山药代粳米,则其方愈稳妥,见效亦愈速。

摘录伤寒论

处方16、柴胡散

处方柴胡30克(去苗)半夏15克(汤洗七遍去滑)川大黄22克(锉碎,微炒)枳壳22克(麸炒微黄,去瓤)百合22克 桑根白皮30克(锉)麦门冬60克(去心)赤茯苓30克 秦艽22克(去苗)紫菀22克(洗,去苗、土)黄芩22克 赤芍药22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知母22克 木通22克(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妇人骨蒸劳热、咳嗽,胸膈痰壅,腹胁妨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处方17、柴胡四物汤

处方柴胡 人参 黄芩 当归身 川芎 生地黄 白芍药 地骨皮 知母 麦门冬 淡竹叶

制法上锉细末。

功能主治主小儿疹子牧后,发枯毛竖,形体羸瘦者。

用法用量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六

处方18、紫菀散

处方人参 紫菀 知母 贝母 桔梗 甘草 五味子 茯苓 阿胶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肺虚咳嗽,唾中有脓血,及肺痿变痈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卫生宝鉴》(《济生拔粹》本)引海藏

处方19、清暑益气汤

别名王氏清暑益气汤(《方剂学》)。

处方西洋参 石斛 麦冬 黄连 竹叶 荷梗 知母 甘草 粳米 西瓜翠衣

功能主治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治暑热耗气伤津。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西瓜翠衣清暑涤热,生津利尿;西洋参、石斛、麦门冬、甘草、粳米益气养阴生津;黄连、知母、竹叶、荷梗清暑泄热。故适用于暑热耗伤气津证。

摘录《温热经纬》卷四

处方20、雷头泻肝散

处方黄芩 桔梗 大黄 芒消 车前子 川羌活 黑参 当归 知母各3克 龙胆草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滋阴明目。治雷头风,耳中雷鸣,头旋发热,瞳神色变,成红黄青白黑不定。

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温服。

摘录《眼科金镜》卷二

处方21、加减清肌汤

处方柴胡 黄芩 生地黄 当归 地骨皮 茯苓 知母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治麻疹收后,阴亏血虚,只发热而无他症者。

用法用量加淡竹7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麻科活人全书》卷四

处方22、团鱼丸

处方贝母 前胡 知母 杏仁 柴胡各等分 团鱼1千克

制法前五味与团鱼同煮,候鱼熟,除去鱼头不用,取肉连汁食之;再将药滓焙干为末,用团鱼裙甲及骨煮熬至150毫升,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骨蒸潮热,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黄耆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六引《经效良方》

处方23、气淋汤

处方生黄耆15克 知母12克 生杭芍9克 柴胡6克 生明乳香 生明没药各3克

功能主治治气淋。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24、泄热芦根散

处方芦根30克(锉)赤茯苓7.5克 栝楼根30克 麦门冬30克(去心)知母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胃实热,常渴引饮水。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小麦50粒,竹叶14片,生地黄7.5克,生姜3.5克,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放温服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

处方25、青蒿汤

处方青蒿(焙)知母(焙)甘草(炙)各60克 半夏(汤洗七遍,姜汁制)30克 常山(锉,焙)60克 鳖甲(醋炙黄,去裙襕)桂(去粗皮)枳壳(去瓤,麸炒)秦艽(去苗、土)各120克

制法上九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小儿潮热。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80毫升,入生姜1片,乌梅肉少许,同煎三五沸,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处方26、化毒清表汤

处方前胡 干葛 知母 连翘 桔梗 炒牛蒡子各2.1克 木通1.8克 玄参3克 黄连(酒炒)防风 栀仁(炒黑)各0.9克 薄荷 黄芩(酒炒)各1.5克 天花粉 地骨皮各2.4克 淡竹叶3克 生甘草(去皮)0.9克 灯心50寸

功能主治解毒透疹。治麻疹发疹期,红肿太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麻科活人全书》卷二

处方27、保和汤

处方知母 贝母 天门冬 麦门冬 款花各9克 天花粉 薏仁 五味子各6克 粉草 兜铃 紫菀 百合 桔梗各3克 阿胶 当归 地黄各12克 紫苏 薄荷各4克

制法上药研成粗末。

功能主治主劳证久嗽,肺燥成瘘者。血盛,加蒲黄、茜根、藕节、大蓟、小蓟、茅根;痰盛,加南星、半夏、橘红、茯苓、枳壳、枳实;热盛,加大黄、山栀、黄连、黄柏、黄芩、连翘;风盛,加防风、荆芥、旋复、甘菊、细辛、香附子;寒盛,加人参、芍药、桂皮、麻黄、腊片;喘甚,加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苏子、卜子、葶苈子

用法用量用水7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加饴糖1匙入药汁内,食后服。可与保真汤相间服之。

备注《十药神书》(陈修园注本)中此方有杏仁、百部,无麦门冬。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处方28、麦门冬饮子

处方麦门冬60克(去心)栝楼实 知母 甘草(炙)生地黄 人参 葛根 茯神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益气生津。治膈消。热伤气阴,胸满烦心,津液燥少,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竹叶数片,同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宜明论方》卷一

处方29、天池膏

处方天花粉 黄连各250克 人参 知母 白术 五味子各90克 麦冬180克(去心)生地汁 藕汁各60毫升 人乳 牛乳各250毫升 生姜汁500毫升

制法先将天花粉七味切片,用米泔水2.7升,入抄锅内漫半日,用桑柴慢火熬取汁约1.5升,滤清,入生地等汁,慢熬如饧,加白蜜500克,煎去沫,熬如膏,收入瓷罐内,用水浸三日,去火毒。

功能主治治三消。

用法用量每用2~3匙,白滚汤送下。

摘录《仙拈集》卷二

处方30、麦门冬饮

处方川芎 当归 白芍药 生地黄 黄柏 知母 麦门冬各3克 五味子15粒 桑白皮2.4克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虚劳阴虚火旺,咳嗽,午后为甚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片,大枣1枚,煎取240毫升,食后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家抄》

处方31、白虎承气汤

处方生石膏24克(细研)生大黄9克 生甘草2.4克 知母12克 元明粉6克 陈仓米9克(荷叶包)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通便。伤寒阳明病,邪火壅闭,昏不识人,谵语发狂,大热大烦,大渴大汗,大便燥结,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水煎,元明粉冲服。

备注本方为白虎汤与调胃承气汤合方,一清胃经之燥热,一泻胃腑之实火,为胃火炽盛,液燥便闭之要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32、甘露膏

别名兰香饮子(《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半夏0.6克(汤洗)熟甘草 白豆蔻仁 人参 兰香 升麻 连翘 桔梗各1.5克 生甘草 防风各3克 酒知母4.5克 石膏9克

制法上为极细末,汤浸蒸饼和匀成剂,捻作薄片子,日中晒半干,擦碎如米大。

功能主治治消渴。饮水极甚,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淡生姜汤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33、解毒化斑汤

处方牡丹皮 生地黄 木通 归尾 远志(甘草汤泡,去心)犀角(以乳汁磨下)3~6克 紫草茸 知母 牛蒡子 茜根 甘草(生,带梢者)川山甲(炒成珠,研末)3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斑。治热毒发斑,斑色红如胭脂,或见紫黑者。

用法用量上用水煎药,调下山甲末并犀角汁同服。

备注方中除犀角、川山甲外,余药在原书中均无用量。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34、救苦汤

别名还阴救苦汤(《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桔梗 连翘 红花 细辛各0.3克 当归身(夏月减半)炙甘草各1.5克 龙胞草 苍术各2克 黄连 羌活 升麻 柴胡 防风 藁本各3克 知母 生地黄 黄柏 黄芩各4.5克 川芎9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眼暴发赤肿,睑高苦疼。

用法用量每服30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35、神圣膏

处方赤小豆 木鳖子(去壳,别研)蓖麻子(去壳,另研)羌活 姜黄 草乌 血竭 大黄 知母 白芷 川乌 白及 白蔹 防风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随病大小,用好酒、醋、蜜调敷伤损处。干则再敷。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二引《德生堂方》

处方36、青娥丸

处方补骨脂(洗净,酒浸少顷,纸炒香为度)120克 萆薢120克(切片,分作四份:30克用盐水,30克用童便,30克用米泔水,30克用无灰好酒,各浸一宿,晒干)杜仲(姜汁炒去丝)120克 胡桃肉(汤泡,去皮)240克 黄柏(蜜炒)120克 知母(蜜炒)90克 牛膝(酒洗,去芦)12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春夏用糊,秋冬用蜜,其糊用糯米适量煮粥,将胡桃仁捣烂为膏和匀,石臼舂千余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肾壮阳,益筋补骨。治腰膝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至8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盐酒送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处方37、前列腺增生丸

处方黄芪20克,莪术15克,泽泻15克,肉苁蓉15克,熟地15克,当归12克,穿山甲12克,盐知母12克,盐黄柏12克,仙灵脾12克,木通9克,肉桂9克,地龙9克。

功能主治湿补脾肾,活血化瘀,利尿通闭。主脾肾两虚,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曰庆方

处方38、防风散

别名圆翳防风散(《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茺蔚子 防风 桔梗 五味子 知母各60克 黑参 川大黄 细辛 芒消 车前子 黄芩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主圆翳内障。初患之时,眼前多见蝇飞花发,薄烟轻雾;渐渐加重,继则黑睛上出现一点青白,宛如油点浮于水面,暗处视之,其翳青白而大;明处视之,其形差小。不痛不痒,渐至失明。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

处方39、滋阴清胃丸

处方当归(酒洗)生地黄(酒洗)牡丹皮(去骨)栀子仁(盐水炒)各30克 软石膏(煅,醋淬)60克 黄连(酒炒)知母 葛粉 防风各21克 升麻 白芷各15克 生甘草节12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泡蒸饼搅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阳明经血热,上下牙床红烂,肉缩齿龈露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晚上用米汤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40、人参保肺汤

处方人参3克,桑白皮3克,五味子3克,青皮3克,橘红3克,知母3克,天冬3克,地骨皮3克,甘草3克,生姜2片。

功能主治降气清热,润肺养阴。主阴虚肺燥。(妊娠咳嗽)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处方41、还阴退翳丸

处方黄芩 玄参 生地 知母各9克 茺蔚子 细辛各3克 防风 车前子 桔梗各4.5克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散风退翳。治肝肾伏热,瞳神内生白翳,自上而下者。

用法用量每服9~12克,白开水冲服。

摘录《眼科金镜》卷二

处方42、神奇散

处方当归3克 川芎2.1克 白芍药(酒炒)3克 生地黄6克 陈皮2.4克 砂仁2.1克 半夏(姜制)2.4克 白茯苓3克 白术(土炒)香附(醋炒)各3克 枳实(炒)3克乌梅3个 藿香3克 赤茯苓3克 槟榔3克 木通3克 猪苓3克 黄芩(炒)3克 黄柏(酒炒)3克 知母(人乳拌,炒)3克赤芍药3克 天门冬(去心)3克 麦门冬(去心)3克甘草2.4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噎食翻胃,三阳枯竭,血虚有火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入童便150毫升和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43、黄连消毒散

别名黄连消毒汤(《卫生宝鉴》卷十三),黄连消毒饮(《医学正传》卷六)。

处方黄连3克 黄芩1.5克 黄柏1.5克 生地黄1.2克 知母1.2克(以上酒洗)羌活3克 独活1.2克 防风1.2克 藁本1.5克 当归尾1.2克 当归身1.5克 桔梗1.5克 黄耆0.6克 人参1克 甘草1克 连翘1.2克 苏木0.6克 防己1.5克 泽泻0.6克 橘皮0.6克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痈疽焮痛,或不痛而麻木。

用法用量用水750毫升,煎至38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三

处方44、息焚安胎汤

处方生地30克(酒炒)青蒿15克 白术15克(土炒)茯苓9克 人参9克 知母6克 花粉6克

功能主治清热滋阴,健脾安胎。治妇人怀妊,口渴汗出,大饮冷水,烦躁发狂,腰腹疼痛,以致胎欲堕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处方45、黄连泻心汤

别名泻心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

处方黄连 生地黄 知母各15克 黄芩60克 甘草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养阴泻火,治伤寒,太阳、少阳相合,伏阳上冲,变为狂病,脉紧。

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230毫升煎服。

摘录《云岐子脉诀》

处方46、人参清肺散

处方人参4.5克 陈皮4.5克 半夏3克 桔梗3克 麦门冬1.5克 五味子10个 茯苓3克 甘草1.5克 桑白皮3克 知母3克 地骨皮3克 枳壳 3克 贝母4.5克 杏仁3克 款花2.1克 黄连3克

功能主治治痰嗽咽干,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处方47、白虎加苍术汤

处方知母180克 甘草(炙)60克 石膏500克 苍术90克 粳米90克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湿温病,身热胸痞,多汗,舌红苔白腻。现用于风湿热、夏季热等。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48、知柏地黄汤

处方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干山药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去皮),丹皮9克,知母24克,黄柏24克。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主阴虚热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医宗金鉴》

处方49、保元寒降汤

处方生山药30克 野台参15克 生赭石25克(轧细)知母18克 大生地18克 生杭芍12克 牛蒡子12克(炒捣)三七6克(细轧,药汁送服)

功能主治主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而气亦将脱,其脉上盛下虚,上焦兼烦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50、款冬花散

别名款冬花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款冬花(去梗)知母 桑叶(洗,焙)各300克 半夏(汤洗七遍,姜汁制)甘草(爁)各600克 麻黄(去根、节)1.2千克 阿胶(碎,炒如珠子)杏仁(去皮,尖,麸炒)贝母(去心,麸炒)各6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宣肺清热,润肺止咳。治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实施盛,喉中呀呷,鼻流清涕,头痛眩晕,肢体倦疼,咽嗌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同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51、黄芩知母汤

处方黄芩(去黑心)知母(焙)各30克 萎蕤23克 黄柏(去粗皮,炙)15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五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痢不止。

用法用量一至三岁儿每服1.5克,以水150毫升,煎至8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晨起、午后各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52、济阴丸

处方黄柏81克(盐酒拌炒)龟版(炙)40克 陈皮21克 当归30克(酒浸)知母30克(酒炒)虎骨21克(酥炙)锁阳30克 牛膝40克 山药 白芍 砂仁 杜仲(炒)黄耆各21克(盐水拌炒)熟地黄21克 枸杞15克 破故纸10克(炒)菟丝子(酒浸)4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以地黄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阴补虚。治虚损属于真阴不足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一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53、人参竹叶石膏汤

处方人参1.5克 石膏30克 麦冬30克 竹叶300片 知母9克 甘草3克 糯米10克

功能主治治阳明火盛发狂,腹满不能卧。面赤而热,妄见妄言。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

处方54、人参款花散

处方人参 款冬花各15克 知母 贝母 半夏各9克 御米壳(去顶,炒)60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气喘咳嗽,日久不已者。

用法用量每服9~12克,用水220毫升,加乌梅1个,煎至150毫升,去滓;临卧时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多言语。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处方55、羌活退翳丸

别名滋阴地黄丸(《医学纲目》卷十三)、柴胡退翳丸(《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黑附子(炮)寒水石各3克 酒防己6克 知母(酒炒)牡丹皮 羌活 川芎各9克 酒黄柏 生地黄(酒洗,炒)丹参 茺蔚子 酒当归身 柴胡各15克 熟地黄24克 芍药39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目内障。右眼小眦青白翳,大眦微显白翳,脑瘫,瞳人散大,上热恶寒,大便秘涩。遇天气暄热,头痛睛胀。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服。药后省语言,以食压之。翳在大眦,加葛根、升麻;翳在小眦,加柴胡、羌活。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56、安胎凉膈饮

处方知母6克,麦冬6克,人参3克,芦根12克,葛根9克,黑山栀4.5克,竹茹4.5克,葱白2根。

功能主治养阴清胃。主胃阴不足。(妊娠呕吐)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处方57、葛根橘皮汤

处方葛根6克 橘皮6克 杏仁6克(去尖,皮)麻黄6克(去节)知母6克 黄芩6克 甘草6克(炙)

制法上药七味,切。

功能主治治冬温,壮热而咳,肌肤发斑,状如锦纹,胸闷作呕,但吐清汁者。

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四引《小品方》

处方58、保真汤

处方当归 人参 生地黄 熟地黄 白术 黄耆各9克 赤茯苓 白茯苓各4.5克 天门冬 麦门冬各6克 赤芍药 白芍药 知母 黄柏 五味子 柴胡 地骨皮各6克 甘草 陈皮 厚朴各4.5克

制法上二十味,研成粗末。

功能主治主劳证骨蒸体虚。惊悸,加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淋浊,加萆薢、乌药、猪苓、泽泻;便涩,加苦杖、木通、石韦、萹蓄;遗精,加龙骨、牡蛎、莲须、莲心;燥热,加滑石、石膏、青蒿、鳖甲;盗汗,加牡蛎、浮麦、黄耆、麻黄根。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5个,莲心5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150毫升,一日三次。与保和汤间服。

备注原方中甘草、陈皮、厚朴无用量,现据《十药神书》(陈修园注本)补。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处方59、人参化斑汤

处方人参9克 石膏30克 知母7.5克 当归 紫草茸 白茯苓(去皮)甘草各9克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凉血化斑。治皮扶发斑,斑色紫赤,高热烦渴,脉洪数者。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60、凝水石散

别名寒水石散(《外台秘要》卷四)、二石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凝水石 白石脂 栝楼根 桂心各37.5克 菟丝子 知母各23克

制法上六味,捣末下筛。

功能主治治饮酒过度,致患肉疸,饮少,小便多如白泔色。

用法用量每次2克,麦粥饮调服,一日三次。五日知,十日愈。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