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沙参的处方(九)

浏览

沙参(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甘,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小编整理出含有沙参的处方共2133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481~540共60个。

处方1、干葛石膏汤

处方升麻、干葛、知母、石膏、甘草。

功能主治和解阳明表里。主阳明温病,寒热。

用法用量带太阳症,加羌活。

摘录《伤寒大白》卷四

处方2、麻黄葛根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葛根(锉)1两,知母(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发癍,状如锦纹,呕逆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3、葛根白虎汤

别名防葛石膏汤

处方葛根、石膏、知母、防风、甘草、粳米

功能主治阳明自汗恶热,外犹恶风寒,而内已烦渴者。

摘录《医级》卷七

处方4、黄耆散

处方黄耆(去苗,细锉)1两,牡蛎(烧,研如粉)1两,麻黄根1两,知母(锉,炼干)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细末,研令极细。

功能主治久疟,四肢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未发前用河水煎小麦汤调下,未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处方5、解毒至神汤

处方元参2钱,知母2钱,石膏2钱,连翘2钱,牛蒡子2钱,大黄2钱(生),枳壳1钱,川连6分,甘草8分(生),淡竹叶20片。

功能主治漆疮肿腐。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火甚者,加芒硝。

摘录《外科医镜》

处方6、干葛石膏汤

处方干葛、石膏、知母、甘草、陈皮、竹茹、鲜藿香。

功能主治燥气行令,肺胃有热,喘逆呕吐,吐则气急,呕少难出,口唇干燥,烦渴引饮,脉右关数大。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7、黄耆散

处方黄耆2两(锉),知母1两,石膏2两,白芍药1两,麦门冬1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茯苓1两,桂心1两,川升麻1两,熟干地黄1两,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补虚去客热。主痈溃后,客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8、桂枝芍药知母汤

别名桂芍知母汤

处方桂枝4两,芍药3两,甘草2两,麻黄2两,生姜5两,白术5两,知母4两,防风4两,附子2枚(炮)。

功能主治通阳行痹,祛风逐湿,和营止痛。清热,散寒,通络,活血,补虚。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风毒肿痛,憎寒壮热,渴而脉数;痘疮将欲成脓而不能十分贯脓,或过期不结痂。

用法用量桂芍知母汤(《沈注金匮要略》卷五)。

各家论述①《金匮玉函经二注》:桂枝治风,麻黄治寒,白术治湿,防风佐桂,附子佐麻黄、白术。其芍药、生姜、甘草亦和发其营卫,如桂枝汤例也。知母治脚肿,引诸药祛邪益气力;附子行药势,为开痹大剂。然分两多而水少,恐分其服而非1剂也。②《沈注金匮要略》:此久痹而出方也,乃脾胃肝肾俱虚,足三阴表里皆痹,难拘一经主治,故用桂枝、芍药、甘、术调和营卫,充益五脏之元;麻黄、防风、生姜开腠行痹而驱风外出;知母保肺清金以使治节;经谓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以附子行阳燥湿除寒为佐也。③《金匮要略心典》:桂枝、麻黄、防风,散湿于表;芍药、知母、甘草,除热于中;白术、附子,驱湿于下;而用生姜最多,以止呕降逆。为湿热外伤肢节,而复上冲心胃之治法也。

临床应用①历节《经方实验录》:耿右,初诊:一身肢节疼痛,脚痛,足胫冷,日晡所发热,脉沉而滑,此为历节。宜桂枝芍药知母汤;川桂枝5钱,赤白芍各3钱,生甘草3钱,生麻黄3钱,熟附块5钱,生白术5钱,肥知母5钱,青防风5钱,生姜1块(打)。二诊:腰痛略减,日晡所热度较低,惟手足酸痛如故。仍宜前法:川桂枝5钱,赤白芍各5钱,生甘草3钱,净麻黄4钱,苍白术各5钱,肥知母5钱,青防风4钱,生姜1块(打),咸附子3钱(生用勿泡)。②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杂志》(1981;1:38):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结果治愈14例(1例加用强的松和四环素),显效6例,有效10例(3例加用强的松和四环素),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有效病例平均服药21.6剂。治疗后化验指标的变化:类风湿因子转为阴性的27例(84.4%);抗“O”滴度下降;全血粘度(比)、血浆粘度(比)、红细胞电泳时间(秒)均有明显下降,和治疗前相比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血沉未见明显下降,未恢复正常范围。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9、羚翘解毒膏

处方银花2两,连翘2两(去心),葛根2两,大青叶2两,花粉2两,元参1两6钱(去芦),薄荷叶1两6钱,生栀子1两,赤芍8钱,马勃6钱,浙贝母6钱,桑叶6钱,枳壳6钱(麸炒),黄芩6钱,炒僵蚕6钱,知母6钱,黄柏6钱,生石膏4两。

制法上药熬汁,去滓过滤,将汁炼至滴毛头纸上背面不阴为标准,收清膏,每清膏8两兑蜜1斤收膏,每膏1斤8两兑羚羊粉1分,冰片8分,搅匀装瓶。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解表退烧。主热盛感冒初起,憎寒壮热,四肢酸懒,头眩咳嗽,咽喉疼痛,瘟毒发颐,两腮赤肿。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两,白开水冲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10、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栝蒌根1两半,麦门冬1两(去心),知母3分,人参半两(去芦头),地骨皮3分,黄芩3分,川升麻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烦躁,饮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11、麻黄知母石膏汤

处方麻黄1两,桂枝2钱2字半,甘草3钱1字半,杏仁50个,知母半两,石膏1两。

功能主治伤寒,太阳无汗。

用法用量夏至后服。

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处方12、黄耆丸

处方黄耆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知母3分,白芍药3分,茯神3分,牡蛎1两(烧过),鬼箭羽半两,木香3分,白术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五味子3分,地骨皮3分,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沉香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牛黄半两(细研),麝香半分(细研),鳖甲半两(涂醋,炙令微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末,入牛黄、麝香,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病后,虚劳四肢无力,或时寒热盗汗,心中虚悸,不能饮食,日渐瘦羸。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如不饮酒,用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13、麻黄葛根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甘草(炙)1两,知母(焙)1两半,葛根(锉)1两半,石膏(碎)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温病吐下后,余热未尽,头痛,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处方14、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知母1两,石膏2两,黄芩1两,桔梗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伤寒,头痛壮热,肢节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5寸,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15、聚瑶丹

处方辰砂2两,铁铧粉2两1分(煅),牡蛎1两1分(煅),人参半两,珍珠10两,大金箔200片(研),天花粉1两,宣连1两(九节者,去须),苦参1两,扁豆(白者)1两,知母1两1分。

制法上为末,生栝蒌根嫩者取汁1盏,入炼蜜2盏,于银石器内,煎7-8沸,候冷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30粒,麦门冬汤送下,日5次。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七

处方16、黄芩散

处方黄芩1两,知母1两,葛根1两(锉),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朝暮发寒热,或如疟状。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以衣覆之。汗出为效。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17、黄耆汤

处方黄耆(锉)、芍药、知母、升麻、犀角屑1两半,苦竹叶50片。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眼上下赤脉贯黑睛。热毒攻眼,黑睛通赤。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下芒消少许,再煎沸,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炙煿、热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18、鳖甲丸

处方鳖甲(醋浸,炙令黄色,去裙襕)1两,虎头骨(酒浸,炙令黄色)3分,乌梅肉(炒令干)3分,麦门冬(去心,焙)1两,豉(微炒)1两,石膏(碎研)3分,常山(细锉)1两,白薇半两,萎蕤半两,升麻3分,人参1两1分,知母(锉,焙干)3分,地骨皮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疟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未发前米饮送下,明日早晨又服30丸,如人行10里,即食1碗白粥,至临发时又服30丸即愈。不吐不利,愈后3日内将息如常法。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处方19、葱豉白虎汤

处方鲜葱白3枚,豆豉3钱,生石膏4钱,知母3钱,细辛3分,生甘草5分,粳米3钱(荷叶包)。

功能主治伤寒愈后,伏热未尽,复感新邪,邪郁于内,头痛发热,恶风或恶寒,舌燥口渴,或兼咳嗽烦躁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十一

处方20、解五蒸汤

处方甘草1两(炙),茯苓3两,人参2两,竹叶2把,葛根3两,干地黄3两,知母2两,黄芩2两,石膏5两(碎),粳米1合(一方无甘草、茯苓、人参、竹叶)。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骨蒸。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2升半,分为3服。亦可以水3升,煮小麦1升,乃煮药。

注意忌海藻、菘菜、芜荑、火醋。

摘录《外台》卷十三引《古今录验》

处方21、黄连丸

处方黄连1两(去须),栝楼根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知母3分,茯神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实热,多渴心烦;时气烦热口干,头目昏痛;食已如饥,肌肉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以粥饮送下;或牛乳汁送下亦得。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22、聪耳汤

处方柴胡、石膏、知母、黄芩、生地、川芎、南星、黄柏、桔梗、甘草、芍药、枳壳、前胡。

功能主治耳聋失聪。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便览》卷一

处方23、蓝青汤

处方干蓝青2两,凝水石(碎)1两半,石膏(研)1两半,山栀子仁1两半,柴胡(去苗)半两,犀角(镑)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甘草(炙,锉)半两,赤芍药半两,羚羊角(镑)半两,葛根(锉)半两,知母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丹毒,赤肿壮热,百治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次1钱匕,水半盏,煎至4分,下蜜半钱,竹沥少许,再煎至3分,去滓,空心、日晚分温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处方24、常山饮

处方知母2钱,川常山2钱,炙甘草1钱,乌梅2钱,桃枝7寸。

功能主治妊娠痎疟初起。

用法用量酒、水各盅半煎,露1宿,发日五更温服。如吐勿忌,将吐即愈。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一

处方25、葛根石膏汤

处方干葛、石膏、知母、粳米。

功能主治燥火腹痛,口干脉数者。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26、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知母2两,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麦门冬3分(去心),龙胆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柴胡1两半(去苗),白术3分,地骨皮3分,木通1两(锉),黄芩3分,犀角屑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骨蒸劳热,四体昏沉,背膊疼痛,面色萎黄,渐渐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3-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心火上烁,久则为蒸。此方以黄连、木通、犀角、麦门冬导心热,柴、鳖、地骨皮清骨热,知、芩救肾之母,龙胆泻心,知母、白术、甘草和诸药而保脾。如是则壮火去而少火生,水日旺而骨蒸去矣,又何劳热之有?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27、解毒济生汤

处方川芎1钱,当归1钱,黄柏1钱,知母1钱,天花粉1钱,金银花1钱,麦门冬1钱,远志1钱,柴胡1钱,黄芩1钱,犀角1钱,茯神1钱,甘草5分,红花5分,升麻(手指加)5分,牛膝(足指加)5分。

功能主治脱疽初起,恶寒体倦,发热作渴,或肿或紫,或麻或痛,四肢倦怠,心志恍惚不宁者。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临服入童便1杯,随病上下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28、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3分(镑),石斛3分(去根),芎䓖3分,知母3分(焙),山茱萸3分,薏苡仁3分,白芷3分,曲棘针3分(生用),甘草3分(炙),芍药3分,紫苑3分(去土),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防风3分(去叉),牛膝3分(酒浸,切,焙),枳壳3分(去瓤,麸炒),蔓荆实3分(去皮),石南叶3分(酒醋微炒),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麻黄3分(去根节,煎掠去沫,焙),龙骨3分(去土),黄芩3分(去黑心),防己3分,白术3分,萆薢3分,干蔓菁花3分(炒),赤茯苓3分(去黑皮),葛根3分,羌活3分(去芦头),苍耳心3分(炒),车前子3分,桑白皮3分(锉),菊花3分(未开者),酸枣仁3分(炒),当归3分(切,焙),藁本3分(去苗土),秦艽3分(去苗土),细辛3分(去苗叶),丹参3分,乌蛇(酒浸,去皮骨,炙)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打击破疮,或洗头、挑齿、灸疮、狗咬等中风。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2钱匕,空心、午时、夜卧温酒调下。要丸,即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豆淋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29、黄芩麻黄汤

处方葛根半两,橘皮半两,杏仁半两(生),麻黄半两,知母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冬温未至发病,至春被积寒所折不得发,至夏得热,其春寒解,冬温毒始发于肌中,斑烂隐疹如锦纹,咳闷呕吐清水。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升,煮8合,去滓,温温分减服之。呕吐先定,便宜消息。不呕者,去橘皮。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四

处方30、大腹汤

处方大腹皮1两(锉,炒),槟榔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知母半两,陈皮半两(去白),甘遂1分(慢火煨令黄)。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症癖腹胀,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放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三

处方31、黄鸡煎丸

处方黄连(去须)2两,鹤虱半两,芜荑仁半两,秦艽1两(去苗土),柴胡1两(去苗),知母1两(焙),使君子(去皮)1两。

制法上为末。以黄雌鸡1只,重1斤许者,笼之,食以大麻子,候5日去毛令净,于尾下开窍,去肠肚,洗净干,入前药末于腹内,以线缝之,取小甑,先以黑豆铺甑底,厚3寸,安鸡在甑内,四旁以黑豆围裹,上以黑豆半寸盖之,自巳时炊,至申时住火,俟温取鸡,去腹中药,及筋骨头翅,以净肉研和得所,更少入酒面糊为丸。如小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潮热,肌瘦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量儿大小加减,空心、临卧麦门冬熟水送下;疳瘦骨热,15岁以上,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处方32、截疟不二饮

处方槟榔、草果、知母、贝母、陈皮、枳壳、半夏、常山、乌梅、苍术、柴胡。

功能主治疟疾已发4-5次者。

用法用量上用酒1钟,水1钟,加生姜3片,煎至半钟,露1宿,五更温服,滓隔宿再煎服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五

处方33、常山汤

处方常山3两,知母3两,甘草(炙)3两,麻黄(去节)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疟疾,或寒己而热,或热巳而寒,或寒热战栗,头痛如破,身体拘急,数欠,渴欲饮冷,或晬时而发,或间日而作,至期便发,发巳即如常,其脉自弦。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恒山汤”。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处方34、常山饮

处方常山(烧酒炒)2钱,草果(煨,)1钱,槟榔1钱,知母1钱,贝母1钱,乌梅2个,姜3片,枣1枚(1方有良姜、甘草,无槟榔。1方加穿山甲、甘草)。

功能主治祛痰截疟。主疟久不巳者。

用法用量半酒半水煎,露1宿,日未出时,空心温服;滓用酒浸煎,待疟将发时,先服。

各家论述此足少阴太阴药也。古云:无痰不作疟。常山引吐行水,祛老痰积饮;槟榔下气破积,能消食引痰;阴阳不和则疟作,知母滋阴,能治阳明独胜之火;草果辛热,能治太阴独胜之寒;贝母清火散结,泻热除痰;乌梅酸敛涩收,生津退热。合为截疟之剂也。赵以德曰:知母性寒,入足阳明,治独胜之热,使退就太阴;草果温燥,治足太阴独胜之寒,使退就阳明;二经和则无阴阳交错之变,是为君药。常山主寒热疟,吐胸中痰积,是为臣药。甘草和诸药,乌梅去痰,槟榔除痰癖,破滞气,是为佐药;穿山甲穴山而居,遇水而入,则是出入阴阳,贯穿经络于荣分,以破暑结之邪,为使药也。惟脾胃有郁痰者,用之收效。

摘录《医方集解》引《局方》

处方35、常山七宝饮

处方常山1钱,草果(去壳)1钱,槟榔1钱,青皮(去瓤)1钱,厚朴(姜汁炒)1钱,知母1钱,苍术(米泔制)1钱,鳖甲1钱,乌梅1个,甘草3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截疟。主壮健人疟疾。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桃脑7个,水煎,入酒少许,露1宿,临发日五更温服;午间滓再煎服。汗多,加白术,去苍术;热多,加柴胡、黄芩;寒多,加桂枝;口渴,加麦门冬、天花粉;痰多,加贝母。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36、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6分,鳖甲(炙)6分,知母2两,甘草(炙)2两,香豉5合,牡蛎1两。

功能主治产后时行,兼邪气似疟者。

用法用量上以水5升,煮取1升8合,去滓,分5次服。连用有殊效。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三引《肘后方》

处方37、柴胡汤

处方生地4钱,白芷3钱,天冬1钱,青蒿6钱,柴胡1两,玄参3钱,生耆3钱,连翘3钱,百合5钱,知母3钱。

功能主治中蛊。额焦口腥,神昏性躁,目见邪鬼形,耳闻邪鬼声,如犯大罪,如见恶役持练锁至,如有刀兵、健卒追赶,常思自尽。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宜戒荤盐,俟毒净自愈,愈后不用戒鱼虾等物。

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五

处方38、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甘草1两(炙微赤,锉),川升麻1两,黄芩1两,前胡1两(去芦头),栝楼根1两,知母1两,麦门冬1两(去心),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渴利后,皮肤生热毒疮疼痛,寒热,口干心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小麦10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39、黄耆鳖甲汤

处方黄耆1两(锉),鳖甲(去裙襕,醋浸,炙)1两,知母半两(焙),桑根白皮半两,甘草3分(炙,锉),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炒),白术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温病,愈后夹劳,形体羸瘠,或寒或热,如疟状,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葱白3寸,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40、蛤蚧散

别名人参蛤蚧散

处方蛤蚧1对(新好者,用汤洗10遍,慢火内炙令香,研细末),人参2两,茯苓2两,知母2两,贝母(去心,煨过,汤洗)2两,桑白皮2两,甘草5两(炙),大杏仁6两(汤洗,去皮尖,烂煮令香,取出,研)。

制法上为细末,入杏仁拌匀研细。

功能主治肺痿咳嗽,即肺壅嗽。三二十年间肺气上喘咳嗽,咯唾脓血,满面生疮,遍身黄肿。

用法用量人参蛤蚧散(《御药院方》卷五)。

注意忌油腻、生冷、毒物。

摘录《博济》卷二

处方41、黄芩白芷散

处方当归、黄芩、防己、防风、川芎、白芷、蒺藜、石决明、草决明、桔梗、青葙、蒙花、茺蔚子、菊花、木贼、知母、赤芍药。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眼血翳,泪出羞明,发久不愈。

用法用量食后茶清下。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42、黄芩桔梗汤

处方黄芩1钱(炒),桔梗1钱,白芍8分,川贝母1钱,知母(炒)1钱,薄荷5分,神曲3钱。

功能主治春温初起,头胀身热,恶热,微汗,舌红,脉大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竹叶20片。

摘录《医方简义》卷二

处方43、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8两,半夏(汤洗)8两,生姜4两,知母2两,芍药2两,大黄2两,萎蕤2两,甘草(炙)3两,人参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伤寒7-8日不解,默默烦闷,腹中有干粪,谵语。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用量原缺。《外台》引《集验方》无人参。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饧。

摘录《外台》卷一引《范汪方》

处方44、麻黄散

处方麻黄2两,甘草2两半,人参2两半,知母(去心)2两半,陈皮1分,桔梗半两,阿胶(炒)半两,百部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

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1钱,以水半盏,煎至3分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处方45、羚羊角饮子

处方羚羊角1两,五味子1两,细辛1两,大黄1两,知母1两,芒消1两,防风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实热急疳,黑翳如珠外障。

用法用量以水1盏,散1钱,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三

处方46、黄连八味散

处方黄连1斤,黄芩1斤,干姜1斤,蜀升麻1斤,知母1斤,干地黄1斤,栀子仁半斤,大青半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急黄贼风,服干葛散后,虽觉热气少退,热未能顿除者。

用法用量每于食后饮服1方寸匕,日再服,稍加至2匕。

注意忌猪肉、冷水、芜荑。

摘录《外台》卷四引《许仁则方》

处方47、葱白汤

处方葱白6枚,人参1钱半,黄耆3钱(蜜炙),白术1钱半(炒),条芩1钱半(酒炒),阿胶3钱(糯粉炒),白芍1钱半(炒),甘草8分,知母1钱半(酒炒)。

功能主治怀妊七月,脉洪滑疾者。

用法用量上以米1斗,煮药取2升,纳胶烊尽,煎取1升,温服。中虚血少,用黄雌鸡汁煮药。

各家论述阴阳凝聚,胎热内炽,气虚不能举护其胎,宜扶元清热以养之,人参扶元以举胎息,黄耆补气以固中州,白术健脾生血,条芩清热安胎,阿胶补阴益血以安冲任。白芍敛阴和血以固胎元,葱白通阳,生草泻火,知母清胎热以润燥安胎也。黄雌鸡兼入巽坤,煮汁煎药,自然热化气充,胎孕无不日安而日固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处方48、常山饮

处方常山、槟榔、知母、贝母。

功能主治瘴气发疟。

用法用量水煎,露1宿,来晨温服。

摘录《慎斋遗书》卷八

处方49、柴胡煎丸

处方柴胡1两半(去苗),犀角屑1两,知母1两,胡黄连1两,桔梗(去芦头)1两,川升麻1两,地骨皮1两,黄芩1两,诃黎勒皮1两,栝楼1枚,鳖甲2两(涂醋炙令微黄,去裙襕),甘草3分(炙微赤,锉),赤茯苓3分,人参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末。用猪胆5枚取汁,及蜜半斤,搅和令匀,慢火煎成膏,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骨热,肢节烦疼,心膈躁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乌梅、小便送下。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50、黄连清胃丸

处方炒山栀2两,连翘2两,大黄2两,黄芩2两,生石膏2两,丹皮2两,薄荷2两,知母3两,朴消1两,荆芥1两,生地1两,黄连1两,升麻1两,防风1两,当归尾1两,甘草1两,白芷1两,赤芍1两,玄参1两,花粉1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朴消煎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泻热解毒,清胃通便。主口燥舌干,两腮焮肿,牙齿疼痛,齿根溃烂,口流热涎,烦渴饮冷,气息臭秽,头痛目赤,尿涩便结。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开水送下。

注意忌食五辛荤腥;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51、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半(锉),生干地黄1两,赤芍药半两,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赤茯苓1两,知母1两,柴胡1两(去苗),川升麻1两,当归半两,木通1两(锉),甘草半两(生锉),羚羊角屑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痈肿。体热烦渴,肢节拘急,肩背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小麦10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52、集雪膏

处方生地1两,玄参1两,丹皮1两,杏仁1两,桔梗1两,贝母1两,百部1两,知母1两,橘红1两,薄荷1两,麦冬1两,鳖甲(醋炒)1两,桑白皮1两,石菖蒲1两。

制法上药水熬3次,去滓,再熬至3碗,入炼蜜慢火熬成膏,埋地出火毒收贮。

功能主治疹后火邪克金,咽喉肿痛,痰涎咳嗽,口渴发热,欲成疹怯者。

用法用量每服数匙,津液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处方53、柴胡煎

处方柴胡(去苗)1两,知母(焙)1两,木通1两半,淡竹叶100片,瞿麦穗1两,连翘1两,防己2两,大黄(生)2两(细锉),生麦门冬汁3合(汤成下),生藕汁3合(汤成下),甜消4两(汤成下)。

制法先将8味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热毒痈肿,血不散,初觉憎寒干渴,四肢烦闷。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半,去滓,下甜消令散,次入麦门冬、藕汁等,共分为8服,空腹2服。以溏利为度,余药食后缓缓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处方54、斑龙种子丸

处方鹿角10斤(截半寸长,浸7日。用淫羊藿1斤,当归4两,黄蜡2两,如法熬,去滓成胶,取鹿角胶1斤;角焙燥,取鹿角霜半斤),天门冬(去心)4两,麦门冬(去心)4两,黄柏(盐酒炒褐色)3两,知母(去毛,盐酒炒)3两,虎胫骨(酥炙)3两,龟版(去裙,酥炙)3两,枸杞子(甘州者)4两,干山药4两,肉苁蓉(酒洗,去浮甲、白膜,晒干)4两,茯苓(去皮)4两,山茱萸(净肉)4两,破故纸(盐酒炒)4两,生地(酒洗)4两,当归(酒洗)4两,菟丝子(酒煮,捣成饼,焙干)6两,熟地(制如法)6两,白芍(酒炒)3两,牛膝(去芦,盐酒炒)3两,杜仲(盐酒炒去丝)3两,人参(去芦)3两,白术(土炒)3两,五味子1两,酸枣仁(炒)1两,远志2两,甘草(汤浸,去骨皮)2两,砂仁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化鹿角胶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百病,养五脏,补精髓,壮筋骨,益心志,安魂魄,乌须鬓,驻颜色,益寿多男。主男子中年以后无子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淡盐汤或酒送下。

摘录《医学正印》卷上

处方55、盗汗正气汤

处方黄柏1钱5分,知母(炒)1钱5分,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便览》卷三

处方56、解肌汤

处方恒山2两,柴胡4两,知母1两,甘草1两,青蒿子1两,桃枝1两,桂、生姜2两,乌梅12枚,葱白3寸,薤白3寸,柳枝1握,鳖甲(醋炙,去裙襕)2两。

功能主治伤寒往来寒热,有时肢节烦疼者;久疟。

用法用量方中桂用量原缺。不用葱、薤亦良。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二

处方57、柴连解毒汤

处方柴胡、黄芩、黄连、玄参、知母、贝母、防风、赤芍、连翘、牛蒡子、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麻出不透,毒未尽出,气因热逼,热极而致目红,发痰作喘。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麻疹备要方论》

处方58、鳖甲散

处方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赤芍药1两,当归1两(锉,微炒),大青1两,知母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牵牛子1两(微炒),天灵盖1个(涂酥炙令黄,为末)。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间日疟。身体壮热,时发憎寒,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鳖甲汤”。

摘录《圣惠》卷五十二

处方59、常山饮

别名恒山饮

处方常山、人参(去芦)、茯苓、草果、知母、贝母、甘草、半夏曲、厚朴(姜汁制1宿,炒黄色)各等分。

功能主治一切疟疾。

用法用量恒山饮(《普济方》卷三九)。

注意忌鸡、羊、牛肉、诸般毒食。

摘录《医方大成》引张氏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四五)

处方60、高丽清心丸

别名高丽丸

处方寒水石1两,生石膏1两,黄芩1两,甘草1两,知母1两,黄柏1两,滑石1两,大黄1两,山栀1两,黄连5钱,朱砂5钱,雄黄5钱,冰片1钱,牛黄1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1钱4分重,蜡皮封。

功能主治消炎缓泻。主头痛齿痛,齿龈肿痛,唇焦口臭,暴发火眼,结膜肿痛,吐血鼻衄,头热眩晕,便秘尿赤,鼻干耳鸣,以及小儿疹后毒热不净,牙疳。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1丸,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忌食辛辣等物。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