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沙参的处方(五)

浏览

沙参(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甘,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小编整理出含有沙参的处方共2133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41~300共60个。

处方1、治疟安胎饮

处方生地15克 天冬 南沙参各9克 知母(炒)条芩(炒)防风(炒)白术各4.5克 橘红2.5克 苏梗3克

功能主治治妊娠疟疾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1片,水煎服。受风者,加独活3克,受寒者,加牛蒡子(炒)6克;受暑者,加竹叶30片、生石膏6克;受湿者,加茯苓12克、仙半夏3克,以苍术易白术;欲呕者,加川连(姜汁炒)2.5克;如已成坏症而发斑疹者,去白术,加牛蒡子6克、薄荷3克、马勃1.5克、活水芦根30克。

摘录《医方简义》卷五

处方2、救肾安逆汤

处方熟地9克 丹皮3克 泽泻3克 山药3克 茯苓3克 萸肉3克 沙参3克 五谷虫4克(酒炒,研末)

功能主治治久病体虚,脉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症会心录》卷下

处方3、增液润燥汤

处方生地20克,元参20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沙参15克,五味子12克,当归12克,知母15克,天冬12克,地骨皮15克,白芍15克,玉竹20克,党参1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滋阴润燥,益气生津。主肺热邪毒,灼伤阴液,精气不能上荣,目失所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纪源方

处方4、养阴平肝消炎汤

处方沙参9克,当归9克,石斛9克,白术6克,鸡内金6克,黄连6克,陈皮6克,枳壳6克,麦冬6克,山药12克,焦三仙各10克,川牛膝10克,白蔻5克,半夏5克,白芍15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滋养胃阴,平肝补中。主肝郁乘脾,胃阴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庆冬方

处方5、豢龙汤

处方羚羊角4.5克 牡蛎12克 石斛9克 麦冬4.5克(青黛少许拌)南沙参12克 川贝6克(去心,研)夏枯草4,5克 丹皮4.5克 黑荆芥3克 薄荷炭3克 茜草根6克 牛膝6克 茅根15克 藕5大片

功能主治清泻肝火,凉血止血。治肝火犯肺,迫血上行之鼻衄。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6、补气化痰汤

处方黄芪45克,桔梗9克,沙参24克,杏仁9克,紫菀9克,茯苓10克,百合12克,半夏12克,甘草9克。

功能主治补气平喘,止咳化痰。主肺肾亏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绍南方

处方7、清毒利肺汤

处方南沙参30克,北沙参30克,天冬15克,桃仁9克,杏仁9克,川贝9克,浙贝9克,地骨皮15克,夏枯草15克,蛤壳30克,全瓜蒌30克,前胡9克,紫菀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草河车30克,石斛30克。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解毒化瘀。主阴虚毒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北京市中医院方》

处方8、清宁膏

处方天冬240克 麦冬 杏仁 半夏(制)贝母各120克 桔梗 甘草 诃子 北沙参各120克 桑皮 牛蒡子各60克

功能主治治肺受火刑,咳嗽,声音嘶哑。

用法用量水熬二次,去滓,再熬至250毫升,入葛粉120克、白蜜500克搅匀,煮一日成膏。频服20~30毫升。

摘录《医级》卷八

处方9、加味生脉汤

处方党参9克,麦冬9克,山药9克,熟地9克,川贝9克,沙参9克,五味子6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清热化痰。主气阴两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外科学》

处方10、定吼丸

处方南沙参1.5千克 豆豉1.5千克 黑苏子2.5千克 杏仁2.5千克 橘红1千克 制半夏1.5千克 白桑皮2,5千克 象贝2.5千克 白芥子500克 蒌皮500克 莱菔子1千克

制法上药研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化痰降气。主哮喘。

用法用量每次6~9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处方11、一贯煎

处方北沙参10克 麦冬10克 当归10克 生地黄30克 杞子12克 川楝子5克

功能主治滋养肝肾,疏肝理气。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胸脘胁痛,嗳气吞酸,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弦细弱。现用于胃溃疡、胃炎、慢性肝炎、肋间神经痛、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等属肝肾阴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渣温服。口苦干燥者,加黄连。

注意有停痰积饮的息者忌服。

备注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为君;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配合君药滋阴养血生津以柔肝为臣;更用少量川楝子疏泄肝气为佐、使。共奏滋阴疏肝之功。

摘录《柳州医话》

处方12、养金汤

处方生地 阿胶 杏仁 知母 沙参 麦冬 桑皮 白蜜

功能主治润肺清火。治水涸火炎,肺金受克,咽喉燥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

处方13、滋阴降火方

处方南沙参15克,北沙参15元,元参15克,丹皮9克,石斛12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9克,锦灯笼9克,花粉15克,黄芪9克,金莲花12克,马蔺子9克。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主脾肾阴虚,虚火上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赵炳南方

处方14、玉华煎

处方玉竹12克 五味3克 麦冬9克 沙参12克 党参12克 茯苓6克 白术3克 山药9克 川断6克 牛膝6克

功能主治补肺气,养肺阴。治肺阴耗散,肺气空虚之痿证,足膝无力,不能任地。

用法用量用元米10克,煎汤代水,煎药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15、肺瘤2号方

处方南沙参12克,北沙参12克,天冬9克,麦冬9克,百合15克,生地15克,银花15克,黄芩9克,白茅根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鱼腥草30克,铁树叶30克,生苡仁5克,陈皮9克。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清金保肺,佐以抗癌。主肺阴不足,虚火上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高令山方

处方16、清肺泄热饮

处方沙参 花粉 地骨皮 知母 甜杏仁 玉竹 玄参 甘草 连翘 枇杷叶 西瓜翠衣

功能主治清肺泄热。治秋燥发热,汗出,咳痰不爽,鼻衄口干。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补。

摘录《六因条辨》卷中

处方17、月华丸

处方天冬(去心,蒸)生地(酒洗)麦冬(去心,蒸)熟地(九蒸,晒)山药(乳蒸)百部(蒸)沙参(蒸)川贝母(去心,蒸)真阿胶各30克 茯苓(乳蒸)獭肝 广三七各15克

制法用白菊花60克(去蒂),桑叶60克(经霜者)熬膏,将阿胶化入膏内和药,稍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保肺,消痰止咳。治阴虚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一日三次。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18、滋阴定眩汤

处方珍珠母30克,菊花10克,沙参30克,白芍24克,枸杞15克,山茱萸15克。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平肝定眩。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髓海不充。(美尼尔氏综合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强方

处方19、二四合剂加减

处方半夏9克,陈皮12克,茯苓6克,甘草6克,川朴12克,苏梗12克,生地9克,玄参12克,沙参12克,南星9克,菖蒲12克,桔梗6克,僵蚕9克。

功能主治疏气化痰。主七情郁结,痰滞咽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石家庄市中医院方

处方20、前胡散

处方前胡、子芩、山栀仁、防风、甘菊花、沙参、甘草(炙),各半两。羚羊角屑、麦门冬(去心)、枳壳(麸炒),各一两。石膏(二两)。

功能主治治热毒风攻头面,壅热,口干心烦,不欲吃食。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1、防风散

处方防风(去叉.三分)枳壳(麸炒.三分)沙参(半两)秦艽(去苗.一两半)犀角屑(一两)升麻(一两)木通(一两)羌活(一两)甘草(炙.一两)茯神(去木.一两)龙齿(一两)前胡(一两)

功能主治治热毒风痰壅,头目晕闷,心神不宁。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黄汁一合,更煎一二沸,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2、独活散(脾脏中风)

处方独活(去芦.一钱半)防风(去芦.一钱)茯神(去木.一钱)人参(去芦.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前胡(去芦.一钱)沙参(去芦.一钱)半夏(汤洗七次.一钱)黄蓍(去芦.一钱)旋覆花(一钱)羚羊角(一钱)甘草(炙.一钱)

功能主治治脾脏中风,胸满痰涎,言语蹇涩,(合羽)(合羽)发热,志意昏浊,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3、八味檀香散

处方檀香200g 石膏100g 红花100g 甘草100g 丁香100g 北沙参100g 拳参100g 白葡萄干100g

来源蒙古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甘、微涩而凉。

炮制以上八味,除檀香、丁香、白葡萄干外,其余石膏等五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干,粉碎,烘干,再加檀香、丁香,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用于肺热咳嗽,痰中带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g,一日1~2次。

规格每袋装15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4、苍玉潜龙汤

处方生地1.2克 龟版18克 石膏9克 龙齿6克 石斛9克 花粉6克 丹皮4.5克 羚羊角4.5克 沙参12克 白芍4.5克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阳亢,龙雷之火冲激胃经,血热上涌,齿缝出血,面红目赤,烦扰不安者。

用法用量用藕90克,茅根15克,同煎汤代水,再煎诸药。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25、五参散

处方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木通、蒺藜(炒.去刺)、乌蛇(酒浸.去皮骨)、干蝎(去土)、天麻、赤箭、何首乌(去皮)、陈皮(去白),各一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原蚕蛾,一分。

炮制上并生用,捣罗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恶风。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热茶汤调下,服及半料,即减服二钱匕。初服三日后,先觉头项脊膂身上疼痛,乃药力与病相击也,当安卧两复时许,即无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6、苦参丸

处方苦参(二两.取粉)。丹参(去土.炙)、沙参(去土)、人参、五加皮、防风(去叉)、蒺藜(炒.去刺)、乌蛇(酒浸.用肉)、蔓荆子、败龟板(酥炙黄)、虎骨(酥炙黄)、玄参(坚者),各一两。

炮制上为末,用不蛀皂角一斤剉碎,以水三升,挼取汁,去滓,于无油容器内煎熬成膏,用炼蜜四两,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荣虚卫实,肌肉不仁,病名肉苛。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良久夜卧共三服,各用荆芥薄荷酒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7、滋心阴口服液

处方麦冬、赤芍、北沙参、三七

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微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四味,麦冬、北沙参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滤过,滤液备用;三七粉碎成粗粉,用7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备用;药渣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滤过,滤液与上述麦冬、北沙参的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药液备用;赤芍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用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加2%明胶溶液适量,使沉淀完全,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滤过,滤液再加乙醇使含醇量为85%,静置,滤过,滤液加收乙醇,浓缩至适量,与上述各备用药液合并,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入附加剂适量,灌装,即得。

功能主治滋养心阴,活血止痛。用于心阴不足,胸痹心痛,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8、五参散

处方人参、玄参、丹参、沙参、苦参,各一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不仁,皮肤帬麻,绕腰遍身似蛇皮,黑瘾旋生旋没,通身帬麻。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匕,加至三钱匕,食后夜卧,温酒调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9、犀角丸

处方犀角屑(七钱半)羚羊角屑(七钱半)天麻(七钱半)防风(去芦.七钱半)远志(去心.七钱半)羌活(去芦.七钱半)沙参(去芦.七钱半)茯神(去木.七钱半)川生麻(七钱半)天门冬(去心.七钱半)萎蕤(七钱半)玄参(七钱半)牛黄(另研.二钱半)麝香(另研.二钱半)龙齿(另研.一两)铁粉(另研.一两)朱砂(水飞.一两)金箔(另.五十片)银箔(另.五十片)

炮制上为细末,研匀,炼蜜和捣五七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脏中风,语言颠倒,神思错乱,头面心胸烦热,或时舌强语涩,惊悸不安,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丸,不拘时服,以薄荷汤送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0、安坤赞育丸

处方香附(醋制)96g 鹿茸24g 阿胶24g 紫河车20g 白芍16g 当归16g 牛膝14g 川牛膝14g 北沙参12g 没药(醋制)12g 天冬11.5g 补骨脂(盐制)11g 龙眼肉10g 茯苓8g 黄柏8g 龟甲8g 锁阳8g 杜仲(盐制)8g 秦艽8g 鳖甲(醋制)8g 艾叶(炭)8g 白薇8g 延胡索(醋制)8g 山茱萸(酒制)8g 鹿尾7.5g 枸杞子6g 鸡冠花6g 黄芪6g 乳香(醋制)6g 赤石脂(煅)6g 鹿角胶6g 菟丝子4g 肉苁蓉(酒制)6g 鸡血藤4g 桑寄生4g 琥珀4g 甘草4g 人参2g 乌药3g 丝棉(炭)2g 血余炭2g 白术(麸炒)24g 西红花0.8g 地黄16g 砂仁24g 沉香13g 酸枣仁(炒)16g 续断10g 陈皮14g 橘红8g 川芎12g 泽泻8g 黄芩10g 青蒿6g 远志(制)8g 肉豆蔻(煨)6g 藁本6g 红花4g 柴胡6g 木香2g 紫苏叶5g 熟地黄16g 丹参2g

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六十三味,白术、砂仁、地黄、酸枣仁、沉香、陈皮、续断、川芎、橘红、黄芩、泽泻、远志、青蒿、藁本、肉豆蔻、柴胡、红花、紫苏叶、木香、丹参、熟地黄粉碎成粗粉;其余香附等四十二味,置罐中,加黄酒400g,加盖封闭,放高压罐内加热或隔水炖至酒尽,取出,与上述粗粉掺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肝肾不足,形瘦虚赢,神倦体疲,面黄浮肿,心悸失眠,腰酸腿软,午后低烧,骨蒸潮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虚弱,瘀血腹痛,大便溏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遵医嘱服用。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1、丹砂散

处方朱砂22.5克(细研,水飞过)犀角屑15克 天竹黄15克 秦艽15克(去苗)白鲜皮15克 沙参15克(去芦头)寒水石30克 麦门冬60克(去心,焙干)马牙消15克(研入)川升麻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龙脑3克(研入)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养阴润肺。主风热,心肺壅滞,时多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温水调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

处方32、加减生脉散

处方沙参9克 麦冬9克 五味子3克 丹皮6克 细生地9克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凉血清热。治太阴伏暑,邪在血分,口渴,汗多,舌赤者。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33、柴胡麦冬散

处方人参 软柴胡 北沙参 大拣冬 润玄参 草龙胆 炙甘草

功能主治主麻疹收后,大热不退,毒未出尽者。

用法用量灯心1团为引。水煎,热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六

处方34、沙参麦冬汤

处方沙参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叶4.5克 麦冬9克 生扁豆4.5克 花粉4.5克

功能主治清养肺胃,生津润燥。治燥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发热,脉细数,舌红少苔者。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日服二次。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9克。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35、补肺清金饮

处方淮山药9克 北沙参9克 麦冬6克 杏仁6克 楼皮9克 茯苓6克 橘红3克 川石斛9克 毛燕6克 莲子10粒(去心)大贝6克

功能主治主小儿鸡胸、龟背,脉虚数,身热少食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马培之医案》

处方36、二参三子方

处方元参30克,北沙参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石斛25克,黄芪25克,白术25克,女贞子15克,紫草25克,卷柏15克,苍耳子15克,山豆根10克,辛夷15克,白芷5克,淮山药10克,石菖蒲10克,菟丝子15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益气利咽。主阴液亏损,邪毒未尽。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民庆等:《肿瘤良方大全》

处方37、必孕汤

处方续断 沙参 杜仲 当归 香附 益母草 川芎 橘皮各6克 砂仁1.5克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主经期准而不孕。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原书云:此方治经期准而不孕,照方服四剂,下期再服四剂,必无不孕者。

摘录《仙拈集》卷三

处方38、八味清心沉香散

处方沉香180g 广枣180g 檀香90g 紫檀香90g 红花90g 肉豆蔻60g 天竺黄60g 北沙参60g

来源蒙古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浅棕红色的粉末;气香,味微酸、苦。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心肺,理气,镇静安神。用于心肺火盛,胸闷不舒,胸胁闷痛,心悸气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g,一日1~2次。

规格每袋装15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9、蒿皮四物汤

处方生地9克 北沙参 炙鳖甲各6克 归身 白芍 青蒿各3克 地骨皮4.5克 丹皮2.4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软坚散结。治风火窃,阴虚潮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笔花医镜》卷三

处方40、善泄汤

处方熟地30克 山茱萸15克 玄参30克 荆芥9克 牛膝9克 炒枣仁9克 沙参9克 贝母3克 丹皮6克

功能主治滋阴益肺。治肺郁。咳嗽气逆,心胁胀满,痛引小腹,身不能反侧,舌干咽燥,喘不能卧,吐痰稠粘,皮毛焦枯。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四

处方41、止衄立效汤

处方生地24克,生白芍15克,柏叶炭18克,犀角9克(另煎),仙鹤草9克,川军炭6克,辽宁沙参12克,甘草6克,藕节12克。

功能主治清肝凉血。主肝火上炎,热伤阳络。

摘录邢子亨方

处方42、五参散

处方人参 玄参 丹参 沙参 苦参各60克 白花蛇30克

制法共为散。

功能主治治五脏虚风瘫痪,恶疮。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临卧酒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43、润燥泻肺汤

处方玉竹12克 蒌皮9克 桑皮9克 沙参12克 麦冬6克 黄芩3克 贝母6克 杏仁9克 苡仁12克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治肺火伤阴,咳而微喘,烦渴欲饮,鼻端微红,肌肤作痒。

用法用量水煎,梨汁100毫升冲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44、来苏汤

处方天冬6克 麦冬6克 生地9克 熟地9克 南沙参9克 北沙参9克 白芍3克 赤芍3克 沙苑9克 贝母6克 磁石12克 杜仲9克 茜草根6克 牛膝6克 杏仁9克 莲子10粒(去心)

功能主治滋肾阴,降虚火。治肾劳。真阴久亏,或房室太过,水竭于下,火炎于上,身热腰痛,咽干口燥,甚则咳嗽吐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45、加味益气凉血汤

处方生地12克,紫草9克,丹皮6克,地骨皮30克,龟板15克,鳖甲15克,南沙参9克,北沙参9克,麦冬9克,黄芪12克,党参12克,白术9克,山药12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凉血。主气阴两虚,阴虚生热。(皮肌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夏少农方

处方46、宁嗽丸

处方南沙参 桑叶 杏仁 茯苓 川贝 姜夏 前胡 薄荷各60克 苏子45克 橘红30克 米仁90克 炙草1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消痰止咳。治风热咳嗽,痰多色黄,口干咽燥者。

用法用量用川石斛30克 生谷芽60克煎汤法丸。每服9~12克,淡姜汤送下。

摘录《饲鹤亭集方》

处方47、养肺清肝汤

处方生地12克,寸冬15克,沙参12克,白芨12克,白芍12克,黄芩9克,胆草12克,草决15克,菊花9克。

功能主治养肺阴,清肝热。主肝肺蕴热。(泡疹性角结膜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齐强方

处方48、益胃汤

处方沙参9克 麦冬15克 冰糖3克 细生地15克 玉竹4.5克(炒香)

功能主治滋养胃阴。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所余药滓,再煮取200毫升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49、生金凉血饮

处方金银花60克,白芍18克,麦冬18克,阿胶18克(烊化),沙参18克,甘草24克,僵蚕9克,芥穗9克,防风9克,木瓜9克,威灵仙9克,黄芩9克,丹皮9克,丹参9克,生首乌30克,生地28克。

功能主治滋补肺肾,祛风润燥。主肺肾阴虚,血虚化燥。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马志方

处方50、顺经汤

处方当归15克(酒洗)大熟地15克(九蒸)白芍6克(酒炒)丹皮15克 白茯苓9克 沙参9克 黑芥穗9克

功能主治补肾清肝。治妇人肾阴不足,肝气上逆,经前一二日,忽然腹痛而吐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

处方51、调中散

处方北沙参90克 荷叶(去筋净)30克 广陈皮(浸,去白)30克 茯苓30克 川贝母(去心,粘米拌炒)30克 丹参60克 陈仓米(炒熟)90克 五谷虫(酒炒焦黄)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通噎膈,开关和胃。主噎膈。

用法用量每次用米饮调下6克,日三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52、宁肺汤

处方黄芩 桑皮 贝母 花粉 杏仁 知母 天冬 沙参 枇杷叶

功能主治清肺养阴,止咳定喘。治麻疹后,热毒蕴肺伤阴,咳嗽连声不止,呼吸喘促,甚致咳血,或呛出饮食,素体壮实。亦用于肿胀,先喘后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五

处方53、秦桂丸

处方秦艽 桂心 杜仲 防风 厚朴各22克 附子(生)白茯苓各45克 白薇 干姜 沙参 牛膝 半夏各15克 人参30克 细辛67.5克

制法上十四味,并生碾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赤豆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醋汤或米饮送下。来效更加丸数。已觉有孕,便不可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九

处方54、夺命饮

处方川连 石膏 犀角 羚羊角 生地 牡丹皮 赤芍药 鲜沙参 青黛 马勃 浙贝母 人中黄 连翘 玄参

功能主治主烂喉痧。疫火极盛,津液干涸,舌绛口渴,神烦喉烂,脉象弦大,痧点密布。

用法用量水煎,金汁冲服。

摘录《疫痧草》

处方55、理脾阴煎

处方南沙参6克 白术6克(土炒)茯苓3克 山药4.5克 白扁豆6克(炒)陈皮3克 甘草1.5克 茵陈0.6克 栀子1.5克 白芍3克(炒)苡仁9克 谷芽9克(炒)

功能主治治阳黄。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症会心录》卷下

处方56、解毒养阴汤

处方西洋参3~9克(另煎对服)南北沙参各15~30克 耳环石斛15~30克 黑元参15~30克 佛手参15~30克 生黄耆9~15克 干生地15~30克 紫丹参9~15克 双花15~30克 公英15~30克 二冬各9~18克 玉竹9~15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治皮肤科、外科感染性疾病,毒热伤气伤阴,正气已伤而毒热未尽阶段。相当于败血症的后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57、五参散

处方人参30克(去芦头)沙参30克(去芦头)玄参15克 苦参60克 丹参30克 赤箭30克 乌蛇90克(酒浸,去皮、骨,炒令黄)白蒺藜30克(微炒,去刺)甘草15克(炙微赤,锉)桑根白皮30克 白杨皮30克 地骨皮30克 槐白皮30克

制法上药中,前九味捣细罗为散;后四味细 锉,用生姜汁煮三二十沸,取出焙干,捣细罗为散,与前九味药末相合调匀。

功能主治治肺脏风毒,皮肤生疮,欲似大风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温酒调下,不拘时侯。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

处方58、丹青饮

处方赭石9克 麦冬4.5克(青黛拌)杭菊6克 石斛9克 潼蒺藜9克 白蒺藜9克 沙参12克 桑叶3克 橘红3克 贝母6克 杏仁9克 旋复花3克(绢包扎好)

功能主治平肝降逆,化痰止咳。主肝咳,痰少,胁痛,易怒头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处方59、益经汤

处方大熟地30克(九蒸)白术30克(土炒)山药15克(炒)当归15克(酒洗)白芍9克(酒炒)生枣仁9克(捣碎)丹皮6克 沙参9克 柴胡3克 杜仲3克(炒黑)人参6克

功能主治滋防养血,疏肝解郁。治妇女心、肝、脾经气郁,年未七七,经水先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

处方60、车前子丸

处方车前子 决明子 黄连(去须)蓝实各60克 黄芩(去黑心)玄参 沙参 瞿麦穗 地骨皮 秦艽 蕤仁(去壳)各30克

制法上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热毒眼晕,白翳复瞳。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热水下,每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