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雷丸的处方(三)

浏览

雷丸(别名竹苓、雷实、竹铃芝),微苦,寒。杀虫消积,用于绦虫、钩虫、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小编整理出含有雷丸的处方共19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1~180共60个。

处方1、八仙妙应丹

处方雷丸1两,锡灰1两半,白芜荑1两,木香1两(不见火),锦纹大黄1两,槟榔12两(鸡心者),使君子1两(取净),黑丑头末3两(不见火)。

制法上为细末,加葱白1斤,煮沸,露1宿,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驱虫,化积,消气。主男子、妇人、小儿外感内伤,以致水谷停留肠胃,生虫成积,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疟痢黄疸,水肿臌胀,膈噎翻胃;妇人症瘕积聚,心腹疼痛;小儿疳症,面黄肌瘦,肚大脚细,一切虫积。

用法用量每服4钱,病重年深体实者,加至5钱,葱白汤送下;或木香汤送下。十五岁以上者可服,三岁、七岁者,每1服作3服,早晨空心冷水送下,有虫即取下虫,有积即取下积,有气即消了气。加以硇砂、甘遂尤妙。

注意务在房内坐桶,不要见风、出外。如虚老之人用此推荡后,服四君子汤数帖尤好。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八

处方2、八味人参浴汤

处方人参半升,牡蛎半升,雷丸半升,沙参1升,苦参1升,玄参1升,丹参1升,大黄3升。

功能主治伤寒、温病惊痫。

用法用量水3斗,苇薪煮3沸,停后煮小沸,度1斗许,去滓,先以3指染药汁注儿口2-7次,大染手,湿吻、额、腹、背,以后如炊物温之再浴,度尽7升。1日1浴,甚者3浴。

注意无见风,浴时避日及阴。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二引《婴孺方》

处方3、百钟丸

处方干葛4两,黄连4两,枳实4两,青皮6分,陈皮6分,神曲6分,麦糵6分,雷丸6分,三棱6分,莪术1两,益智仁1两,槟榔1两,牵牛末2两,木香2两,杏仁(泡,去皮尖)半斤,萝卜子半斤,葛花2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酒食吐酒,呕逆恶心,口吐酸水,痰涎壅盛,痰塞气不畅快。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酒、水任意送下。但酒所伤者直服之,百钟可以再进。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四引《德生堂方》

处方4、八味固囟膏

处方大黄16铢,定粉18铢,雄黄6铢,黄芩6铢,雷丸8铢,附子1两12铢,生商陆根4两。

制法煎猪膏3斤,去滓;入药,沸7上下,滤,入雄黄,搅至凝。

功能主治小儿痫证。

用法用量以摩顶、掌中、背胁皆遍讫。治粉粉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婴孺方》

处方5、化脾积二圣丸

处方雷丸1两,神曲(炒)1两,麦蘖(炒)1两,陈皮1两,青皮1两,茯苓1两,苦葶苈1两,石三棱1两,萝卜子(炒,别研)1两,阿魏1两,白豆蔻1两,沉香1两,青木香1两,广木香1两半,莪术2两,苍术4两,半夏3钱,丁香2钱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用好醋5升,生利牛儿铁1斤捶碎,同前药浸,春3、夏2、秋7、冬10日,去铁,将药煮,晒干,为细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疳。

用法用量量儿大小服,3岁以下30丸,4岁以上至7岁50-60丸,用作水,空心服之;若受湿黄肿腹胀者,用木瓜煎汤送下。

注意忌生冷、盐咸、海味、毒物。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引《德生堂方》

处方6、传尸将军丸

处方锦纹大黄(9蒸,晒,焙)、麝香1钱,管仲、牙皂(去皮,醋炙)、桃仁3钱(炒),槟榔1两,雷丸1两,鳖甲(醋炙黄)1两,茱萸5钱。

制法上为末,先将藁叶2两,东边桃、柳、李、桑叶各7片,水1碗,煎熟去滓,入蜜1盏,再熬成膏,入前药及安息香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损痨瘵。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枣汤送下。

摘录《医碥》卷六

处方7、防葵散

处方防葵6分,代赭6分,人参6分,铅丹6分,钩藤6分,茯神6分,雷丸6分,虎骨6分,远志6分,桂心6分,防风6分,白僵蚕6分,生猪齿6分,卷柏1分,莨菪子1分,光明砂1分,升麻1分,附子1分,牡丹1分,龙齿1分,牛黄2分,蚱蝉14枚,蛇蜕皮1具,白马眼睛1具,白蔹4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癫痫厥时发作。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2次,亦可为丸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九十九

处方8、二圣丸

处方雷丸1两,神曲(炒)1两,麦芽(炒)1两,陈皮1两,青皮1两,茯苓1两,苦葶苈1两,石三棱1两,萝卜子(炒,别研)1两,阿魏1两,白豆蔻1两,沉香1两,青木香1两,广木香1两半,莪术2两,苍术4两,半夏3钱,丁香2钱半。

制法上锉麻豆大,用好醋5升,生犁儿铁1斤,捶碎,同前药浸,春3、夏2、秋7、冬10日,去铁将药煮,晒干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化脾积。主小儿脾疳。

用法用量量儿大小服,三岁以下30丸,四岁至七岁50-60丸,用作水空心服之;若受湿黄肿腹胀者,用木瓜煎汤送下。

注意忌生冷、盐咸、海味、毒物。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引《德生堂方》

处方9、白花蛇丸

处方白花蛇1条(酒浸3夕),白附子1两,天麻1两,牛膝1两,当归(酒浸)1两,何首乌2两,僵蚕1两(炒),威灵仙2两,羌活1两,独活1两,防风1两,萆薢1两,蔓荆子1两,苦参1两,甘草7钱(炒),石菖蒲2两(酒浸),蝉壳1两,白芍4两,川芎1两,苍耳草4两,雷丸3两,赤芍1两,风子肉3两,枳壳1两,雄黄5钱,皂角3两,乌药。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麻风。

用法用量方中乌药用量原缺。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七

处方10、安虫丸

处方莪术(醋煨)、木香、黄连、青皮、槟榔、使君子、白芜荑仁、白雷丸、苦楝根皮(白者可用,赤者有毒)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体弱而虫痛发作无时,随痛随止,发则面色(白光??)白,口吐涎沫,腹中痛作疙瘩,脉洪大,目直视似痫。

用法用量上为末,醋糊为丸,如麻子大。以白汤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处方11、九转灵丹

处方黑丑5两,白丑5两,槟榔5两,大黄2两,芜荑1两,雷丸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诸肿。

用法用量每服3-4钱,木香汤送下。晚食米粥,次服双和饮。

注意忌生冷、油荤。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处方12、化虫散

处方使君子、槟榔、鹤虱、贯仲、干漆、川芎、川楝子、木香、雷丸、雄黄、轻粉、锡灰、巴霜。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虫痛,唇口人中青黑,面青惨,有虫斑,四肢冷汗,口吐涎水。

用法用量将猪肉引虫,肉汁调5分服。

摘录《幼科指掌》卷三

处方13、白龙丹

处方雷丸末2钱,甘遂末3钱,牵牛1两(杵,取末6钱,不用再罗者),龙脑少许,粉霜4钱,轻粉4钱(入白面少许,3味同研令匀细,滴水和作饼子,于慢火内煨令热,放冷,再研令细)。

制法上为细末,研令匀,入青州枣煮熟,取肉和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化痰涎,利胸膈,逐风秘。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温浆水送下,如一切风痫惊搐涎滞,并服7丸,及至10丸,浆水送下,如小儿痰热,及渴不止。头疼,但频少与服,自然消除,大人风气壅盛,上焦不利,最宜服此,更在临时酌其加减。

摘录《博济》卷二

处方14、夺命丹

别名九龙丹

处方草乌1两,首乌1两,没药1两,黄芩1两,禹余粮1两,威灵仙1两,蒺藜1两,菖蒲1两,天麻1两,蓖麻子1两,雷丸1两,川椒1两,荆荠1两,胡麻1两,麻黄1两,牛蒡子1两,白花蛇1两,赤芍1两,全蝎1两,乌梢蛇1两,乳香3钱,东米3钱,蜈蚣1条,羌活5两,风藤5两,木鳖子1两5钱,苍术8两,丢子8两,皂荚1斤(锉碎)。

制法无灰酒浸1夜,去酒,以新汲水1碗探其汁,银瓷器内熬膏,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大风。

用法用量每服60丸,茶送下。面足觉痒乃药力至。

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处方15、夺命丹

处方狼牙草1两,萹竹1两,苦参1两,雷丸半两,鹤虱半两,薏苡仁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糯米饭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虫动不止,攻心危困。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取生地黄汁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一引张涣方

处方16、化虫散

处方使君子(去壳)10个,雷丸2钱,鹤虱2钱,甘草(炙)2钱,大黄(体虚者不用)2钱,花椒2钱,槟榔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小蛔厥腹痛,多似慢惊,但唇口紫者。

用法用量人大2钱,人小1钱,用猪肉煮汤调,照上下虫大法服之。

摘录《会约》卷十三

处方17、二龙大串

处方尖槟榔4两,黑丑(头末)1两5钱,白丑(头末)1两5钱,锅灰1两,雷丸5钱,大黄1两5钱,枳壳1两,莪术8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追虫打积。主水肿,小儿腹大肚疼。

用法用量每服3钱,砂糖调下。

摘录《串雅补》卷二

处方18、化疳丸

处方腻粉1分(研入),胡粉1分,胡黄连1分,雷丸1分,鹤虱1分,蜣蜋1分(去翅足,微炒),地龙1分(微炒)。

制法上为末,以鸡子白和,于竹筒内盛,于炊饭处蒸,饮熟为度,用熊胆汁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脊疳,虫攻背膂,脊骨渐高,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清粥饮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19、打虫丸

处方槟榔1两半,木香1两,芜荑3两,雷丸3两,枳实1两半(炒),青皮(炒)1两半,泽泻1两半,鹤虱2两,史君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虫臌,脉缓滑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寒湿生虫,开口花椒汤送下;湿热生虫,东向楝根皮汤送下。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处方20、化虫丸

处方鹤虱2两,胡椒2两,苦楝皮2两,使君子2两,芜荑2两,雷丸2两,槟榔2两,雄黄1两。

制法水泛成小丸。

功能主治小儿诸病虫疾,面黄肌瘦,胃脘作痛。

用法用量成人每服5分,小儿酌减,白砂糖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

处方21、二丑夺命丹

处方木通1两,香附(醋炒)1两,大黄1两,草果(炒)1两,芫花1两,槟榔1两,泽泻(去毛)1两,红芽大戟1两,小牙皂1两,甘遂1两,黑丑(炒)5钱,白丑(生用)5钱,雷丸3钱。

制法上为末,以白酒浆同老米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气蛊、血蛊,大小便不通,面足浮肿,肚大青筋,痰喘气急,饮食不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酒送下。泻3-4次。第2日服补脾丸药,第3日又服1钱5分。看行下何物,如血蛊血下,气蛊屁多,水蛊水多,食蛊粪多。服此药,如胀肿不消,以陈壁土煎水服之,即消散矣。

注意忌盐、酱、发物、荤腥、房劳百日之外。

摘录《玉案》卷五

处方22、化虫丸

处方芜荑(去梗)5钱,白雷丸5钱,槟榔2钱5分,雄黄1钱5分,木香3钱,白术3钱,陈皮3钱,神曲(炒)4钱。

制法以百部2两,熬膏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虫啮心痛。虫症,唇内起白点,其人日渐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米饮送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23、化虫丸

处方木香80两,槟榔80两,使君子仁80两,大黄80两,黑牵牛(炒)80两,雷丸24两,枯矾24两,芜荑24两,芦荟24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主虫积腹痛,面黄肌瘦。

用法用量每服1丸,1日2次,温开水送下;小儿每服半丸,3岁以下者酌情递减。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承德方)

处方24、化虫散

处方白丁香1钱,槟榔(锉)1枚,雷丸1钱。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虫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字,或半钱匕,奶食后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25、化虫丸

处方大黄3钱,槟榔3钱,黑丑2两(头末),锡灰5钱,雷丸5钱,木香5钱,使君子5钱,芜荑4钱。

制法葱汤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男妇小儿素有蛔结胸中,及寸白诸虫,喜食茶米泥炭等物,面黄肌瘦,痛止如常,久远难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或3钱,或2钱,量虚实加减;小儿或1钱,或5分,以大小酌用,择天气晴明早粥时分,不可进食,殊觉饥饿即以砂糖汤吞服。

注意忌肉3日。

摘录《活人方》卷六

处方26、化虫散

处方雷丸2个,鸡心槟榔2个,鹤虱1钱,大使君子7个(去壳)。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诸虫上攻,胸腹作痛。

用法用量入轻粉少许,分作两服,当晚用精猪肉1两,切成片,以皂角浆浸1宿,至五更,微火炙熟,又用些麻油拭肉,候温,取1服药末,掺于肉上,略烘过,空腹食之。至已刻。虫自下,乃饮食。

摘录《直指》卷二十五

处方27、化虫丸

处方芜荑1两(炒),鹤虱1两,史君2两,雷丸1两(炒),木香1两,陈皮1两,茯苓1两,砂仁1两(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孕妇虫积,心痛如咬,脉缓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钱,乌梅汤送下。

各家论述孕妇嗜味过偏,虫积生于肠胃,争啮心下,故胃脘当心下疼痛如咬焉。木香开胃醒脾,芜荑温中杀虫,陈皮利气和中,鹤虱祛湿杀虫,茯苓渗湿和脾,雷丸清热杀虫,砂仁醒脾开胃,使君健脾杀虫,炼蜜以丸之,乌梅以下之。使气化调和,则脾健运,而虫有不化,痛有不退,胎有不安者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处方28、化虫丸

处方广木香1两,槟榔1两,雷丸1两,山楂肉1两,蓬术1两,乌梅肉1两,黑丑(炒熟)1两,楝树根5钱,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烧酒加黑沙糖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腹中有虫,疼痛难忍,唇生白斑,呕吐清水。

用法用量每服2钱,五更时白滚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四

处方29、化虫丸

处方芜荑、雷丸、胡连、芦荟、使君、三棱、莪术。

功能主治胃脘虫痛,不食,痛必时发时止,痛则牵引手臂或肩背上,俱如穿透不可当,必唇红,面上有白点,痛时不欲食,痛才止即可食,证属实者。

用法用量神曲糊为丸服。

摘录《四明心法》

处方30、化虫丸

处方鹤虱8两,芜荑4两,元明粉8两,黑丑(炒)4两,使君子肉4两,雷丸4两,槟榔4两,苦楝皮4两,大黄4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主虫积腹痛,面黄消瘦,呕吐恶心,脘腹疼痛阵作。

用法用量每服2钱,小儿减半,温开水送下;3岁以下小儿酌减。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31、二物通汗散

处方雷丸4两,粉半斤。

功能主治少小有热不汗。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卷三十六引作“二味通汗散”。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32、巴豆线

处方芦荟2钱,巴戟2钱,雷丸2钱,六汗2钱,巴豆2两,白丝线4两(先脱脂)。

功能主治痔瘘。

用法用量将前4味煎水,至浓时浆衣线,蒸1次,然后同巴豆蒸1次备用。

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处方33、化虫饮

处方槟榔1两,酸石榴根皮(净洗,焙干)1两,红丹(煅过)2钱半,雷丸2钱半,贯众(如鸡头者佳)2钱半,使君子肉(薄切,焙)2钱半,甘草(炙),枳壳1两(去瓤,锉片,巴豆15粒作二边,去壳膜心,同炒枳壳见微黄色,去巴豆片),大黄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虫毒在腹作痛。

用法用量用清油煎鸡子1枚,如春饼样,候冷抄药末1钱予上摊匀,空心卷而食之;儿小者,用糯米粉水煮糊为丸,如粟米大,每服15粒至30粒,空心以淡猪肉汁送下;鸡肉汁亦好。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34、化虫消毒丸

处方槟榔1两,酸榴皮根(焙)1两,真红丹(炒)2钱,雷丸2钱,贯众(如鸡子大者)2钱,甘草(炙)2钱,使君子2钱,枳壳半两,大黄半两。

制法上为末,清油打薄鸡子饼。

功能主治腹中时痛者。

用法用量抄药末1钱于上,空心卷而食之;小儿糯米糊为丸,如粟米大,每服27丸,以鸡汁空心送下。

摘录《医统》卷七十八

处方35、化虫丸

处方鹤虱1两,大黄1两,白胡椒2钱,槟榔1两,雷丸5钱,贯众5钱,使君子5钱,苦楝根皮5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小米大。

功能主治诸虫积,肚腹常热,呕吐清涎,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8厘,米汤送下;5岁以下服2厘。

注意孕妇及非虫积忌用。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

处方36、二十二味虎睛丸

别名虎睛丸

处方虎睛1只(生眼佳,晒干,酒浸令黄色),真珠3钱,蜂房3钱,麻黄2分(去节),钩藤3分,铁精4分,防葵4分,大黄4分,子芩4分,龙齿4分,银屑4分,栀子仁4分,羌活4分,柴胡3分,升麻3分,白鲜皮3分,雷丸(烧令赤)3分,人参3分,细辛1分半,蛇皮5寸(炙),石膏5分,蚱蝉4枚(去翅足,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赤豆大。

功能主治孩子从1岁至大,癫发无时,口出白沫,小便淋沥不利。

用法用量虎晴丸(《普济方》卷三七七)。

注意忌生冷、油腻。

摘录《颅囟经》卷上

处方37、化虫散

处方雷丸1钱,使君子(去核)10个,鹤虱1钱,甘草1钱,大黄(生)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虫证,愁啼干痛,吐清涎,人中、唇口、鼻皆乌。

用法用量食前用猪肉煮汁调服。先以猪肝油炙,令儿闻其香味,使虫头向上,则药易伏。

摘录《补要袖珍小儿》卷六

处方38、疏管灵

处方雷丸20克,郁金20克,石见穿20克,百部15克,麦冬15克,槟榔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路路通15克,桂枝5克,细辛5克,丹皮10克,穿山甲10克,皂角刺10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理气调经。主血瘀胞宫,冲任不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周4剂。

摘录杨宗孟方

处方39、雷丸冰糖水

处方雷丸(俗称竹铃芝、木莲子)200克 冰糖100克冷开水适量

制法先把雷丸放入碾槽内,研为细粉,每次取雷丸粉15~20克,加冰糖10克,冷开水适量,调匀即成。

功能主治驱虫。适用于小儿绦虫病。

用法用量每日3次,连服3天。

摘录《中医杂志》

处方40、复方雷榧丸

处方生雷丸末30克 榧子仁30克 苍术15克 白术15克 皂矾15克

制法共细末,水泛小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钩虫病。

用法用量每次9克,一日二次,开水送服。可连服七至十五天,不可间断。

摘录《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处方41、连梅安蛔汤

处方胡连3克 炒川椒10粒 白雷丸9克 乌梅肉2个 生川柏2.4克 尖槟榔2枚(磨汁冲)

功能主治清肝安蛔。治肝火犯胃,饥不欲食,食则吐蛔,甚则蛔暖不安,脘痛烦躁,昏乱欲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42、猎虫丸

处方芜荑 雷丸 桃仁 干漆(炒烟尽)雄黄(微炒)铴灰 皂角(烧烟尽)槟榔 使君子各等分 轻粉减半 细榧肉加倍

制法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虫积胀痛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3~6克,滚白汤下,陆续服之。虫积坚固者,加巴豆霜与轻粉同量。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43、芦荟丸

处方胡黄连 黄连 芦荟 木香 白芜荑(炒)白雷丸 青皮 鹤虱草各30克 麝香9克

制法为末,蒸饼糊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杀虫解毒。治下疳溃烂或作痛,及小儿肝积发热,口鼻生疮或牙龆蚀烂。现用于妇女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外科理例·附方》

处方44、除热粉散

处方雷丸90克 牡蛎 桂心各30克

制法共研为粉。

功能主治主小儿伤寒余热不退。

用法用量扑儿身上。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婴孺方》

处方45、化积口服液

处方茯苓(去皮)、海螵蛸、鸡内金(炒)、三棱(醋制)、莪术(醋制)、红花、槟榔、雷丸、鹤虱、使君子仁

性状为黄棕色的澄清液体;气清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雷丸、鸡内金粉碎成粗粉,温浸2小时,滤过,滤液备用,残渣与其余茯苓等加水适量,蒸馏二次,合并蒸馏液,备用,药渣中的水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1:1,加乙醇调至含醇量为65%,冷藏过夜,滤过,回收乙醇,加水适量稀释至1:1,冷藏过夜,滤过。另取蔗糖340g制成单糖浆,加入上述滤液及羟苯乙酯0.5g,混匀,煮沸,放冷至60℃,加入上述温浸液、蒸馏液,加橘子香精1ml,加水调至100ml,混匀,分装,即得。

功能主治消积治疳。用于小儿疳气型疳积,腹胀腹痛,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口服,周岁以内幼儿,每次5ml,每日2次;二岁至五岁以内儿童,每次10ml,每日2次;五岁以上儿童,每次10ml,每日3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支1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6、化毒神丹

处方生甘草15克 大黄30克 丹皮15克 当归30克 雷丸9克 蒲公英15克

功能主治治中毒腹泻,腹痛不可止,面青唇黑,几不欲生,肛痛如割,大泻倾盆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47、化虫散

处方使君子(去壳)10个 雷丸 鹤虱 甘草(炙)大黄(体虚者不用)花椒 槟榔各6克

制法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蛔厥腹痛,多似慢惊,但唇口紫者。

用法用量大人6克,小儿3克,用猪肉煮汤调服。

摘录《会约医镜》卷十三

处方48、黑玉丹

处方刺猬皮120克(锉,研)猪悬蹄25个 牛角鳃90克(锉碎)雷丸30克 槐角45克 败棕60克(锉)乱发(皂角水洗净,烧)60克 芝麻30克 苦楝根37.5克

制法上药锉碎,入瓷罐内,烧存性,研为末,加入麝香6克,乳香15克,研令匀,和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肠风痔瘘,大肠头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次8丸,先细嚼胡桃1枚,空腹时用温酒吞服,一日二次。病甚者三服。切忌别药,不过二三日内,可除根本。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七

处方49、疳积散

处方茯苓(去皮)60克 海螵蛸30克 槟榔 鹤虱 雷丸 三棱(醋制)莪术(醋制)各15克 红花9克 鸡内金(炒)使君子肉各15克

制法共为细粉,每袋装6克。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治虫积食积。腹胀腹痛,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五岁以上服1袋;周岁每袋分五次,二三岁分三次,四五岁分二次,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50、九味芦荟丸

处方胡黄连 黄连 芦荟 木香 芜荑(炒)青皮 白雷丸 鹤膝草各30克 麝香9克

制法上药为未,蒸饼糊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肝脾疳积,体瘦,热渴,大便不调或瘰疠结核,耳内生疮等症。

用法用量每股3克,空腹温开水送下。

摘录《明医杂着》

处方51、黄雷丸

处方雷丸9克 大黄9克 白矾9克 铁衣9克 雄黄9克

制法各研为末,和匀,枣肉为丸。

功能主治治人身忽长鳞甲于腹间胁上者。

用法用量每用酒送下9克,立时便下如人精一碗,胸中便觉开爽,再服则鳞甲尽落。

摘录《石室秘录》卷四

处方52、雷丸散

处方雷丸300克

制法将雷丸洗净,低温干燥,研为细粉,过筛。

功能主治杀虫驱虫。治钩虫病。

用法用量每服6克,每日三次,每二日为一疗程,温开水进下。

摘录《历代名医良方注释》引冉氏经验方

处方53、雷公丸

处方雷丸(熬)橘皮 桃仁各37.5克 狼牙45克 贯众3枚 芫荑 青葙子 干漆(熬)各30克 乱发如鸡蛋大(烧)僵蚕20枚(熬)

制法上十味,捣筛,蜜丸。

功能主治清热驱蛔。治心劳发热,腹中有蛔虫。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白汤或酒送服2~7丸,日服二次。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学正传》卷四补。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六

处方54、川楝猬皮丸

处方猬皮(煅存性)雷丸3克(皂角洗,烧灰存性)川楝白皮 黑芝麻(炒黑)槐角子(煅存性)各1.5克 男发(皂角水浸,煅存性)2.1克 乳香6克牛角腮(童便浸七次,煅存性)30克 麝香0。6克 雄猪左悬蹄甲49个(童便浸七日,煅存性)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痔漏。

用法用量每次10丸,弱者7丸,空腹时用胡桃肉1个,细嚼同酒服。服过60克见效。

摘录《疡科选粹》卷五

处方55、安虫丸

处方莪术(醋煨)木香 黄连 青皮 槟榔 使君子 白芜荑仁 白雷丸 苦楝根皮(白者可用,赤者有毒)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末,醋面糊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腹痛有虫。(打虫)

用法用量白汤送服。

摘录《幼科发挥》卷下

处方56、返蛰汤

处方当归6克 茯苓6克 白术3克 苡仁12克 广皮3克 鹤虱4.5克 雷丸3克 乌药3克砂仁3克 厚朴3克 开口花椒24粒

功能主治主胃气上逆,蛔虫不安,腹痛时作时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57、杀虫丸

处方川楝子45克 官桂45克 黄柏45克 黄连24克 鹤虱45克 藜芦30克 贯众45克 花椒30克 明矾60克(煅)干姜45克 乌梅60克 槟榔30克 雷丸45克 芜荑15克 苦楝根60克 使君子60克

制法晒干为末,以神曲末120克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治虫疼。(打虫)

用法用量每早空腹时用乌梅汤下9克。

摘录《内外验方秘传》

处方58、油滚丸

处方五灵脂末3克 雷丸末3克 巴豆30个(去皮、膜,取霜)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滴水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痰盛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5丸,以水送下,临卧时服。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四

处方59、香雷散

处方雷丸 苦楝根 淡芜荑 鹤虱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虫病腹痛。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生猪肉淡汤调下,不拘时。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一引张涣

处方60、小芦荟丸

处方胡黄连30克 黄连30克 芦荟30克 木香30克 白雷丸30克 青皮30克 鹤虱草30克 白芜荑(炒)30克 麝香9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瘰疬结核,耳内生疮;或疝气,囊痈,下疳溃烂;或茎出白津,股腹有疮;或体瘦热渴,大便不调,牙龈蚀落,颊腮腐烂。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