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枇杷芋的处方(十八)

浏览

枇杷芋(别名草苁蓉、枇杷玉、千斤重、千斤附、一支膜、蒙胧茯苓、西域丁座草、半夏),味辛;微苦;性温;小毒,温肾除湿;理气活血;杀虫解毒。主肾虚腰膝酸痛;风痹痛;脘腹胀痛;疝气;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劳伤咳嗽;血吸虫病;疮痈溃疡;咽喉肿痛;肋腺炎。小编整理出含有枇杷芋的处方共472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021~1080共60个。

处方1、草豆蔻散

处方草豆蔻2两(去皮),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肉桂3分(去皱皮),人参3分(去芦头),木香半两,前胡1两(去芦头),高良姜1两(锉),白茯苓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脏腑积冷,呕吐宿食,四肢少力,面无颜色。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2、拂毒散

处方半夏1两,贝母2钱半,大黄2钱半,朴消2钱半,五倍子2钱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诸风热,阴毒肿核已结成,末穿溃或正发者。小儿惊风后,风从气行,血从气使,毒气蓄于皮肤,流为肿毒,多在腮颊耳根,成痛成疖,谓之毒风。

用法用量每用1-2钱,用醇醋调涂患处,如干再涂,仍服疏风化毒之剂。

摘录《幼科类萃》卷二十一

处方3、除湿汤

处方人参、白术、苍术、茯苓、半夏、厚朴(姜炒)、陈皮、藿香、大腹皮(洗)、甘草(炙)各等分。

功能主治助脾去湿。主小儿寒湿所伤,手足软弱,不能抬举疼痛,吐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统》卷八十八

处方4、家秘保和散

处方半夏、熟苍术、厚朴、香附、神曲、麦芽、干葛、白豆蔻、广皮、连翘、莱菔子。

功能主治积滞之谷疸。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处方5、理气膏

处方党参1两,黄耆1两,苍术1两,白术1两,蓬术1两,香附1两,柴胡1两,青皮1两,陈皮1两,枳实1两,南星1两,半夏1两,厚朴1两,槟榔1两,山楂1两,草果1两,羌活1两,防风1两,前胡1两,苏子1两,杏仁1两,乌药1两,郁金1两,川芎1两,当归1两,白芍1两,黄芩1两,黄连1两,黄柏1两,栀子1两,葶苈1两,桔梗1两,桑皮1两,吴萸1两,瓜蒌1两,白芷1两,麦芽1两,木通1两,泽泻1两,赤苓1两,延胡1两,灵脂1两,大黄1两,黑丑1两,官桂1两,草乌1两,红花1两,菖蒲1两,皂角1两,木鳖仁1两,僵蚕1两,全蝎1两,山甲1两,白芥子1两,萝卜子1两,川楝子1两,川椒1两,细辛1两,木香1两,藿香1两,茴香1两,灵仙1两,乳香1两,没药1两,巴仁1两,甘草1两。

制法油熬丹收,牛胶2两,苏合丸3钱搅。另用姜、葱、韭、蒜、槐、柳、桃、桑枝各半斤,凤仙全株,油丹熬。薄荷油2钱,和两膏合并摊贴。

功能主治气郁,气逆,气胀,气痛。

用法用量外贴。

摘录《理瀹》

处方6、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麦(薛米)(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陈曲(炒)1两,半夏(姜汁浸2宿,切,焙干)1两,草豆蔻(去皮)3个,青橘皮(汤浸,去白)半两(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去积冷,止腹痛,通中消饮。主膈气痰结。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处方7、柴胡汤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姜汁炒)、苍术(米泔浸)、厚朴(姜炒)、陈皮、青皮(去瓤)、枳壳(麸炒)、神曲(炒)、山楂肉、三棱、莪术等分,甘草减半。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积块属热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加味柴平汤”;《杂病广要》引作“柴平汤”。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8、姜椒汤

处方姜汁7合,蜀椒3合,半夏3两,桂心1两,附子1两,甘草1两,橘皮2两,桔梗2两,茯苓2两(1方不用甘草)。

功能主治胸中积聚痰饮,饮食减少,胃气不足,咳逆呕吐。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2升半,去滓,纳姜汁煮取2升,分3服。服3剂佳。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川椒、桂、附入于二陈汤中,但加桔梗舟楫之剂,载诸药以破胸中冷积寒痰也。

摘录《千金》卷十八

处方9、海蛤丸

处方海蛤1两,半夏1两,芫花(醋炒)1两,红娘子(去翅足)1两,诃子(炒)1两,玄胡索1两,川楝子(面裹煨,去皮)1两,茴香(炒)1两,乳香3钱,硇砂半两,朱砂(半入药,半为衣)1两,没药1两(研),当归1两半。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小便浊败,赤白带下,五淋脐腹疼痛,寒热,口干,舌涩,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10丸,醋汤送下。

摘录《宣明论》卷十一

处方10、丹砂丸

处方丹砂2两(细研,水飞),半夏(汤洗7遍)2两,乳香(研)半钱,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天南星(炮裂)1两,牛黄(研)2钱,龙脑(研)1钱。

制法上为末,用白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退壮热,止涎嗽,利咽膈。主小儿惊悸,眠睡不稳。

用法用量3岁儿服10-15丸,用竹叶、乳香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11、降气汤

处方木香(如无,用沉香)、紫苏、枳壳、枳实、陈皮、三棱、莪术、甘草、半夏、厚朴各等分。

功能主治心气胀闷。

用法用量上用水1钟半,加生姜3片,煎至8分,温服。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七

处方12、活血驱风散

别名治血驱风散、活血祛风散

处方当归3钱,川芎3钱,白芷3钱,华阴细辛3钱,白蒺藜(炒去刺)3钱,桃仁(浸,去皮,焙)3钱,白芍药3钱,半夏(制)3钱,块润3钱,五灵脂3钱,甘草3钱,苍术(炒)、杜仲(姜汁炙,炒去丝)、辣桂、天麻、薏苡、橘红、槟榔、厚朴(制)、枳壳(制)。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肝肾风毒,肾囊湿痒,脚下疮癣。

用法用量治血驱风散(《普济方》卷三○一)、活血祛风散(《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有热证,去乳香,加黑豆,煎服。

摘录《直指》卷十九

处方13、桔梗半夏汤

处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桔梗。

功能主治腹胀满。正虚邪胜,阴阳不和,清浊相混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医效秘传》卷三

处方14、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3分,桑根白皮半两(锉),独活半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酸枣仁3分(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前胡1两(去芦头),木香半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槟榔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风毒肿满,心膈痰壅,烦躁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15、厚朴散

处方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1两,白术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丁香半两,红豆蔻半两(去皮)。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不能吃食,或时痰逆,四肢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油腻、饴糖。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16、枯草慈菇化毒丸

处方夏枯草5两,川贝母(去心)2两,山慈菇(去皮毛)2两,蒲公英2两,广陈皮2两,全蝎2两,枳壳2两,桔梗2两,栀子2两,白芷2两,半夏2两,柴胡2两,金银花2两,沉香1两,生甘草1两,杜胆星1两。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花柳疬。

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晚饭后淡盐汤送下。

摘录《疬科全书》

处方17、茯苓散

处方藿香、甘草、人参、半夏、白茯苓、丁香、陈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胃寒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1钱,藿香叶3寸,葱白1寸,同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四

处方18、海藻丸

处方海藻(洗去咸;炙干)3两,槟榔(锉)3两,昆布(洗去咸,炙干)3两,诃黎勒皮3两,文蛤(研)3两,半夏(汤洗7遍)2两,生姜(切,焙)2两,小麦(米醋浸3宿,晒干)3合,海蛤(研)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咽喉中噎闷成瘿。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19、除湿汤

处方平胃散加半夏曲(炒)、藿香、白茯苓、白术各等分(一方去白术,用赤茯苓)。

功能主治寒湿所伤或脾虚停湿,身体重着,腰脚酸痛,面足浮肿,腹胀痞满,大便溏,小便涩,及湿疟,泄痢。大病后,及疟痢疮疥后,脾土虚弱,一身之间,惟面与双足浮肿,早起则面甚,晚来则足甚。湿热痞满不食。泄泻溺涩,脉缓者。坐卧卑湿,或冒雨露,或着湿衣而伤湿、发热恶寒、身重自汗,骨节疼痛,腰脚痹冷。伤食兼湿。

用法用量用水2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湿滞伤脾不能健运,而湿流关节,气闭不行,故腰脚肿重,泄泻溺涩焉,苍术燥湿强脾,厚朴散滞消肿,陈皮理气和中,藿香温中快胃,白术燥脾湿以健中,半夏理脾湿以醒胃,茯苓渗脾湿,甘草缓中州,生姜以温散寒湿也,使湿散脾强,则肿退泻除,而小便亦利矣。此除湿健中之剂,为湿滞伤脾肿泻之专方。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八

处方20、金沸草汤

处方金沸草1钱半(绢包),嫩前胡1钱半,北细辛5分,荆芥穗1钱半,法半夏1钱半,白通草1钱半,生甘草8分,鲜生姜2片,细白葱1根。

功能主治伤风,鼻塞声重,发热咳嗽,痰多脉弦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肺受风邪,清阳不能发越,故发热痰多,鼻塞声重而咳嗽不止焉。脉弦为风邪挟痰饮之象,金沸、前胡消痰理咳嗽,荆芥、通草通窍散风湿,细辛搜水气,半夏化痰涎,生草和中以缓逆气也。加生姜散表,白葱通阳,俾风邪外解则发热自除而鼻塞无不通,痰嗽无不止矣。此疏风化痰之剂,为伤风咳嗽痰多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八

处方21、柴胡三棱饮

处方柴胡、神曲、黄芩、莪术、人参、三棱、枳实、陈皮、半夏、乌梅、青皮、茯苓、厚朴、槟榔、甘草。

功能主治小儿食积。

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草果3瓣,水煎服。

摘录《医便》卷五

处方22、丁沉煎丸

处方丁香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半夏曲1两,石灰末半两,阳起石半两,礞石半两,阿魏半分,杏仁5个,巴豆5个。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行滞气,下痰饮。

用法用量每服2丸,白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

处方23、健脾化痰丸

处方半夏2两半,南星2两半(切作十字块,以长皂角肉1两半,明矾1两半,煮汁20碗,浸2味,经宿取出,次日文武火煮透,劈开南星、半夏内无白点为度,去皂角不用,将2味切作薄片,晒干,称足4两),瓜蒌仁(去壳,另研)1两,黄连(姜汁炒)1两,陈皮(去白)1两,白茯苓(去皮)1两,枳实(面炒)1两,山楂子肉(去子,蒸)1两,萝卜子1两(炒),生甘草7钱半(去皮),白术2两(炒),紫苏子7钱,香附子1两(童便浸1宿),黄芩1两(酒炒),干姜5钱(新瓦上焙黑)。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煮薄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湿热气熏蒸而成郁结五色有形之痰。

用法用量每服80丸,食后、临卧白汤送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六

处方24、柴苓汤

处方柴胡2钱,黄芩1钱(炒),猪苓8分,泽泻8分,茯苓1钱半,白术1钱,官桂3分,半夏1钱,甘草2分。

功能主治伤寒7-8日,发热泄泻,作渴引饮,烦躁不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钟,加生姜3片,煎1钟,不拘时候服。渴甚,去白术、半夏,加干葛、芍药各1钱。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25、钩藤饮

处方钩藤1钱,陈皮1钱,半夏1钱,麦冬1钱,茯苓1钱,石膏1钱,人参1钱,菊花1钱,防风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头目不清。

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处方26、黄连化痰丸

别名黄连清化丸、黄连清痰丸

处方半夏1两半,黄连1两,吴茱萸(汤洗)1钱半,桃仁24个(研),陈皮半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伤热物吐酸者。

用法用量黄连清化丸(《直指·附遣》卷七)、黄连清痰丸(《保命歌括》卷二十)。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处方27、保婴桃红散

处方川乌5钱,白附子5钱(生用),大南星2钱,陈半夏2钱(生用)。

制法上锉,以井花水拌湿,瓦器中浸之,日晒夜露,春5、夏3、秋7、冬10日,1日一换新水,日足,晒干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腹痛呕泻,胎惊夜啼,伤风咳嗽等。

用法用量以好大粒朱砂5钱,另研为细末,和如桃红色为度。急惊用薄荷、灯心、金银环同煎汤送下;慢惊用全蝎、钩藤同煎汤送下;呕泻用生姜、葱白煎汤送下;腹痛淡生姜汤送下;咳嗽米饮加醋呷下;或桑白皮煎汤送下;胎惊夜啼及觉腹中有虫,用苦楝根皮煎汤送下;伤风咳嗽,用生姜、葱白汤送下;疟疾,用生姜、葱白汤送下,后用生姜汤调末子服尤佳。

摘录《急救仙方》

处方28、柴平汤

处方人参、柴胡、黄芩、半夏、甘草、苍术、陈皮、厚朴、川芎、草果各等分。

功能主治疟疾热多寒少,及疟寒热交作,胸膈痞满,饮食不进,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便览》卷二

处方29、草豆蔻散

处方草豆蔻1两,当归1两,杏仁1两,厚朴1两,木香1两,麻黄1两,猪苓1两,半夏1两,良姜1两,藿香1两,甘草1两,吴茱萸1两。

功能主治一切疟。

用法用量上为饮子。分一半面裹炮之。每剂7钱,煨姜3片,同煎,寒时热吃,热时放冷吃。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七引《卫生方》

处方30、金枣丸

处方天麻3钱(米炒),枳壳(酒炒)1钱,牛黄1钱,劈砂2钱,块雄黄2钱,槐角2钱,麝香7分,胆星3钱,半夏(姜制)3钱,皂角(酒炒)1分。

制法上为末,用枣肉2两,巴豆6粒,同火煨;煨熟去巴豆,用枣捣为丸,如黄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急惊,脉刚急。

用法用量随证用汤化下1丸。

摘录《慎斋遗书》卷十

处方31、换骨丹

处方制南星1两,川贝母1两,秦艽1两,首乌1两,制半夏1两,五加皮1两,石楠叶1两,沉香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5分,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瘫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久患腿疼及破伤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汤送下。取汁。

摘录《王氏医存》

处方32、大圣膏

处方厚朴、大腹皮、枇杷叶、半夏、人参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再加生姜2钱(去皮),切作片子,一处捣烂,和作饼子,当2钱大,焙干。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中脘寒冷,呕吐痰涎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饼,煎至7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33、金沸汤

处方旋覆花7分,前胡7分,荆芥穗(炒焦)1钱,甘草1钱,半夏5钱,赤芍5钱,茅花2钱。

功能主治伤风膈热致衄。

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处方34、丁香五辛丸

处方丁香1两,木香1两,干姜(炮)1两,胡椒3两,半夏2两(汤洗7遍,焙)。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暖胃,止吐逆,进食消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至5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35、大丁沉丸

处方丁香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不灰木1两,半夏(为末,生姜汁和作饼子,干)1两,阳起石半两,礞石半两,阿魏半分(醋化,面和饼子),杏仁5个(去皮,针上灯燎去皮,研),巴豆5个(去皮,心膜,瓦上出油,炒)。

制法上为细末,白蒸饼浸,漉出控干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丸,加生姜3片,水7分,煎至4分,温服,不拘时候。小儿减服。

摘录《鸡峰》卷十四

处方36、矾石丸

处方白矾(枯,研)1两,芎䓖1两,干姜(炮)1两,半夏(锉碎,生姜汁浸透,同炒)1两。

制法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胃利膈。主冷痰,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处方37、独圣黑龙丸

处方草乌头(炮,去皮)半斤,墨2两,白僵蚕(生)半两,甘松(去土)半两,零陵香半两,半夏(汤洗去滑,焙干)1两半,莎草根(炒,去毛)1两半,白附子(生)1两半,白芷1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芍药1两半,天南星(生)2两,乌头(炮裂,去皮脐)2两,藿香叶1两,山芋1两。

制法上为末,以法酒2升,米醋1升,面2两,熬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气走注四肢,百骨节酸痛,及闪肭肢节。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薄荷茶化下;酒化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38、柴苓汤

处方半夏1钱,黄芩1钱,赤芍药1钱,人参3分,柴胡8分,泽泻8分,猪苓7分,羌活9分,木通1钱。

功能主治春初发头痛,怯寒潮热,是阳证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煎,半饥服。

摘录《穷乡便方》

处方39、大定风丸

处方苍术8两,草乌3两,杏仁4两,川乌4两,白芷4两,半夏4两。

制法上药用生姜2斤,葱1斤,取汁拌匀,以姜、葱渣一半铺瓶底,将药铺瓶内,瓶上又将渣一半盖上,埋土内,春5、夏3、秋7,冬9日,取出,晒干为末,外加猴姜2两,牛膝2两,红花末2两,当归4两,萆薢根末4两,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痛风,历节风。

用法用量每服60丸,茶、酒任下,1日3次。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八

处方40、厚朴丸

处方厚朴4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干姜1两(炮裂,锉),人参1两半(去芦头),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2两,半夏2两半(汤浸7遍去滑),当归1两半(锉,微炒),桔梗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食即呕逆,谷食不化,或多泄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姜、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41、海藻散坚丸

处方海藻3钱,昆布3钱,龙胆草3钱,蛤粉3钱,通草3钱,贝母3钱,枯矾3钱,真松萝3钱,麦曲4钱,半夏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瘰疬、马刀坚硬,形瘦潮热不食;兼治一切瘿气。

用法用量酒调服。或蜜丸绿豆大,每次30丸,临卧葱白煎汤送下,并含化咽之。

注意忌甘草、鱼、鸡、猪肉、五辛、生冷。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42、草豆蔻散

处方草豆蔻3分(去皮),赤茯苓1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半夏2分(汤浸洗7遍去滑),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冷热气不和,胸中满闷,不能下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油腻、饴糖。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43、柴苓汤

处方柴胡、黄芩、广皮、半夏、甘草、茯苓、猪苓。

功能主治寒湿伤于少阳,下利,时寒时热,六脉弦大。

用法用量《家秘》有干葛、木通。

摘录《伤寒大白》卷四

处方44、金沸草散

处方前胡3两,荆芥4两,半夏1两(洗净,姜汁浸),赤芍药2两,细辛1两,甘草(炙)1两,旋覆花3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头痛,项筋紧急。

用法用量方中赤芍药,《医方集解》引作“赤茯苓”。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药也。风热上壅,荆芥辛轻发汗而散风;痰涎内结,前胡,旋覆消痰而降气,半夏燥痰而散逆;甘草发散而和中;茯苓行水;细辛温经;盖痰必挟火而兼湿,故下气利湿而证自平。茯苓用赤者,入血分而泻丙丁也。

摘录《活人书》卷十七

处方45、接骨丹

处方土鳖虫(火酒醉死,焙干,雌雄不拘)2钱,自然铜(火煅醋淬14次)3钱,血竭3钱,骨碎补(去毛)5钱,当归(酒浸)5钱,乳香(去油)5钱,硼砂2钱,大半夏(制)3钱(1方有半两钱10文)。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接骨。

用法用量每服8厘-1分,酒送下。

摘录《伤科汇纂》卷七

处方46、大投杯汤

处方麻黄(去节)2两,杏仁(去皮尖及双仁)2两,桂心2两,黄芩2两,橘皮2两,石膏2两(碎),生姜6两(切),半夏(洗)3两,厚朴(炙)3两,枳实(炙)3两,茯苓4两,秦艽1两半,大戟1两,细辛1两,大枣20枚(擘),甘草2两(炙)。

功能主治脚弱,举体肿满气急,日夜不得眠。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煮取4升,分5服,日3夜2。

摘录《千金翼》卷十七

处方47、大黄丸

处方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人参3分(去芦头),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桔梗3分(去芦头),菖蒲3分,柴胡3分(去苗),赤茯苓3分,芎䓖3分,桂心3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香3分,吴茱萸3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干姜3分(炮裂,锉),细辛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七气,积聚坚牢,心腹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渐加至20丸。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48、丁香安胃汤

处方丁香4分,人参5分,白术5分,茯苓1钱,甘草5分,陈皮1钱,半夏1钱,藿香1钱。

功能主治胃虚呕吐不止,食不得入。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处方49、柴苓汤

处方柴胡1钱6分,半夏(汤泡7次)7分,黄芩6分,人参6分,甘草6分,白术7分半,猪苓7分半,茯苓7分半,泽泻1钱2分半,桂5分。

功能主治分利阴阳,和解表里。主伤寒、温热病、伤暑、疟疾、痢疾等,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发热,或寒热往来,或泻泄,小便不利者,以及小儿麻疹、痘疮、疝气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水2盏,生姜3片,煎至1盏,温服。

临床应用①小儿下利《汉方临床》(1987;9:66):本方治疗20例小儿下利,用药量为:未满7岁者每日3g,7岁以上者每日6g,乳儿每日0.18g,均分3次服用,使用时间为7-14日。结果:显效7例,有效8例,略有效1例,无效2例,恶化1例,效果不明者1例。认为对容易陷于脱水状态的小儿下利,柴苓汤是一种有价值的药剂。②变形性膝关节症《汉方临床》(1987;34:66):用柴苓汤治疗14例伴有膝痛、膝浮肿的变形性膝关节症,每日予柴苓汤9g,分3次服;治疗时间最短者3周,最长者4个月,膝关节浮肿减轻或消失者8例,有效率57%。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处方50、京三棱煎丸

处方京三棱(煨,锉)1两,蓬莪术(煨,锉)1两,芫花(醋炒焦)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青橘皮(去白,焙)1两,硇砂(去石,研)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延胡索(醋炒)半两,大戟(腻粉调,酒炙)半两,干漆(炒烟出)半两,猪牙皂荚(去皮子,炙)半两,五灵脂(醋炒)半两。

制法上为末,用好醋3升,入药二停,熬成膏,再入一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五积六聚,血瘕气块,聚散不定,及一切气疾。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处方51、和气饮

处方苍术1两4钱,桔梗1两2钱,枳壳(去瓤,麸炒)6钱,橘红6钱,白芍药3钱,白芷3钱,川芎3钱,当归3钱,赤茯苓3钱,桂(去粗皮)3钱,半夏(汤洗7次)3钱,甘草(炙)3钱,厚朴(去粗皮,姜制)4钱,干姜4钱,吴茱萸(炒)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腹痛,肠鸣,泄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食前通口服。二滓并煎。

摘录《续易简》卷二

处方52、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诃黎勒1两(煨,用皮),桂心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白术1两,白茯苓1两,草豆蔻1两(去皮),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3分(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气不和,吃食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53、大黄丸

处方大黄(煨)1两,干姜(炮)1两,白僵蚕(炒)1两,天麻1两,白附子(炮)1两,天南星(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夏(汤洗,去滑)1两,牛黄(研)半两,腻粉1分,麝香(研)半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急风手足拳挛,不得屈伸,大小便涩,百节痛不能行。

用法用量每服1丸,冷酒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54、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夏(汤洗7遍,焙干)1两,人参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半,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白术1两,草豆蔻(去皮)2两,槟榔(锉)半两,桂(去粗皮)3钱,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胃冷不思食,痰逆多吐。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55、厚朴半夏汤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大黄(锉)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大便不通,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如人行5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处方56、金珠丸

处方天南星(炮)半两,白矾(焙)半两,半夏(汤洗7遍)半两,朱砂(研细)半两,人参1钱,干山药1钱,腻粉2钱,金箔10片。

制法上为细末,薄荷汁同水打糊为丸,如绿豆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化涎痰,利胸膈烦热,止咳嗽。主小儿惊悸心忪。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生姜汤送下。量力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九引《谭氏殊圣方》

处方57、栝楼根汤

处方栝楼根、半夏、竹茹、枳壳、桔梗。

功能主治肺胃二经痰多喘逆者。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处方58、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气丸

处方桂枝8分,云苓3钱,炙甘草5分,五味子5分,生白术5钱,制半夏2钱,炙远志1钱,炒补骨脂5钱,熟附块5钱,怀山药3钱,大熟地(炒松)3钱,合桃肉2枚。

功能主治温化痰饮,摄纳肾气。主咳嗽气喘。

摘录《丁甘仁医案》卷四

处方59、金柜散

处方天南星2两,半夏2两。

制法上为末,水浸两伏时,日换水十次,取出阴干。

功能主治老少伤风,发嗽头痛,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钱,又以乌头、附子各6钱合匀,以生葱、薄荷汤调下,大人半钱,孩子1分,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八引《江阴方》

处方60、保寿丸

处方牛黄(研)半两,丹砂(研)半两,雄黄(研)半两,犀角(镑屑)半两,天麻半两,蝉壳(去土)半两,干姜(炮)半两,白僵蚕(炒)半两,半夏(汤洗10遍,焙)半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天南星(炮)半两,白附子(炮)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麝香(研)半两,腻粉1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槐胶3两,以长流水浸3日,取捣令烂,入药末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风痱身体不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乱,时能言者。

用法用量常服1丸,茶酒嚼下;小有风疾,用槐、柳、桃枝、葱白各10茎锉细,同盐浆水浓煎送下2丸,浴后更服2丸,盖衣被汗出,立愈;产后中风,或中急风,豆淋酒及梨汁、薄荷汁化下5丸,立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