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ineiwa Huiyi(1954,1961) [外文]:Geneva Conferences (1954 and 1961) 1954年和1961年两次在日内瓦召开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
[拼音]:Bujiemeng Guojia Huiyi [外文]:Conference of Non-Aligned Countries 正式名称为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20世纪60年代以来,奉行独立自主、和平、
[拼音]:Tashigan Huiyi [外文]:Tashkent Conference 1966年1月4~10日印巴双方在苏联塔什干举行的旨在解决印巴克什米尔争端的会议。会议主持人为苏联总理A.H.
[拼音]:Jinshen Huiyi [外文]:Земские соборы 又译国民代表会议。16~17世纪俄国等级代表机构。伊凡四世(雷帝)即位初期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王
[拼音]:Yachen Huiyi [外文]:Congress of Aachen 拿破仑战争中的战胜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同法国为讨论从法国撤出占领军问题的会议,1818年9月30日~
[拼音]:Telantuo Huiyi [外文]:Council of Trento 16世纪天主教会为反对宗教改革运动在特兰托(在今意大利北部)召开的时断时续的宗教会议的总称,即第19次主
[拼音]:Kasabulanka Huiyi [外文]:Casablanca Conference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F.D.罗斯福和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及两国高级将领,于1943年1月14~23
[拼音]:Bocitan Huiyi [外文]:Potsdam Conference 亦称柏林会议。1945年7月17日~8月2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者有
[拼音]:Ximula Huiyi [外文]:Simla Conference 英国殖民者炮制的干涉中国内政、策划西藏独立的阴谋会议。会议于1913年10月~1914年7月在印度的西姆拉(今喜马
[拼音]:Shiquge Huiyi 汉宣帝刘询召集的一次学术会议。西汉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汉宣帝时为了进一步统一儒家学说,加强思想
[拼音]:Wanlong Huiyi [外文]:Bandung Conference 又称亚非会议。1955年亚非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参加的、讨论自己
[拼音]:Taipingyang Jingji Hezuo Huiyi [外文]: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nference 太平洋沿岸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企业界、学术界和政府三方面人士以
[拼音]:Baihuguan Huiyi 中国东汉时期讲论五经同异的一次重要会议。东汉时,今文经学内部颇有争论。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光武帝刘秀发出诏书说“五经章句烦
[拼音]:Shengleimo Huiyi [外文]:Conference of San Remo 1920年4月19~26日在意大利圣雷莫举行的国际会议。主要议题为对土耳其和约问题,即如何处理第一次世
[拼音]:Luosang Huiyi [外文]:Conference of Lausanne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新讨论并签订对土耳其和约的国际会议。1920年协约国将奴役性的《色佛尔条约》(又译
[拼音]:Huashengdun Huiyi [外文]:Conference of Washington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
[拼音]:Weiluona Huiyi [外文]:Congress of Verona 神圣同盟各国为了镇压西班牙革命而召开的会议。1820年西班牙、葡萄牙、那不勒斯、撒丁和希腊先后爆发革命
[拼音]:Renaya Huiyi [外文]:Conference of Genoa 1922年4月10日~5月19日在意大利热那亚城讨论欧洲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亦称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参加会议的
[拼音]:Ya-Fei Huiyi [外文]:Asian-African Conference 1955年4月,亚洲和非洲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国际会议。通称万隆会议。第二次
[拼音]:Kailuo Huiyi [外文]:Cairo Conference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